1、寒凝血瘀怎麼調理
寒客沖任,血為寒凝,瘀滯沖任,氣血運行不暢,經行之際,氣血下注沖任,胞脈回氣血壅滯,「不通答則痛」,故痛經發作;寒客沖任,血為寒凝,故經血量少,色黯有塊;得熱則寒凝暫通,故腹痛減輕;寒傷陽氣,陽氣不能敷布,故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脈沉緊,為寒凝血瘀之徵。
主要證候: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熱則痛減,經血量少,色黯有塊,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脈沉緊
2、寒凝血淤該吃什麼才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寒」是中醫病因學中的「六淫」之一和辨證診斷學中的「八綱」之一.中醫理論認為,血得溫而行,得寒則凝寒性凝滯,收引.這是中醫對寒邪(包括外感寒邪和內生寒邪)的兩個主要致病特點的高度概況.凝滯即凝結,阻滯不通,是指氣血,營衛,津液等具有流動,升降出入運動特徵的物質,其流動性減弱,流行緩慢,甚至停滯,凝結,產生氣滯,瘀血,痰飲,水濕等病理產物.收引即收縮牽引,攣急,是指皮膚,腠理,肌肉,筋,脈等組織產生的收縮,緊張,攣急,產生惡寒,拘急,疼痛等表現.一方面,寒邪侵入機體後,會引起經脈收縮痙攣,血脈絀急而痛.另一方面,寒邪又可導致血流緩慢,血液凝滯而形成瘀血。寒凝血瘀導致血栓病的辨證要點包括:①可有感受外寒,過食生冷的病史,或素體陽虛,偏寒體質;②症見面色淡暗或蒼白,手足厥冷,或出冷汗,畏寒喜熱,疼痛雖如絞如錐如刺,但得溫則減,逢寒則加甚,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暗,紫暗或見瘀斑,苔白,或白膩,滑潤,脈弦,緊,細,沉遲或澀.中醫認為「血得溫而行,得寒則凝.」因此,溫通活血是治療寒凝血瘀證的總原則。桂枝山楂紅糖湯: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花椒姜棗湯:生薑25克,大棗30克,花椒100克。將生薑去皮洗凈切片,大棗洗凈去核,與花椒一起裝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湯。飲用,每日一劑。具有溫中止痛功效。適用於寒性痛經,並有光潔皮膚作用。
3、寒凝血瘀體質應注意什麼?
寒凝血瘀:經產之際受寒,寒凝血脈而致。畏寒肢冷,下腹冷痛,腰尻酸內痛下墜,得暖則舒,經行容量少,腹痛加劇。苔薄白,舌質黯,脈沉弦。確認是這樣的症狀嗎?
這種體質,吃葯的話建議用溫經湯(吳茱萸 當歸 芍葯 川芎 人參 桂枝 阿膠 牡丹皮 生薑 甘草 半夏 麥冬),飲食上少食肥膩寒涼的東西,多吃行氣活血溫性的食物。
4、氣滯血瘀,濕熱瘀阻,腎虛血瘀,寒凝瘀滯
婦科的話,可以用烏雞白鳳丸試試看,有效的
5、求寒凝血瘀證,和氣虛血瘀證的明顯的、主要區別?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七八年了。求中醫大師一針見血吧,
寒凝和氣虛都會導copy致血瘀,要點在於寒凝(陽虛)和氣虛的辨證區別,陽虛的指征在於畏寒,特別是冬季,常有四肢逆冷的特點,鄭欽安有辨陰陽十六字訣可以參考。氣虛通常沒有畏寒等陽虛指征,通常面白易出汗易感冒,脾胃上則容易有補中益氣湯諸症狀。細細對比下當歸四逆湯和補陽還五湯的區別,是應該可以看出其中之不同的。
6、中醫為寒凝血瘀,那西醫診斷是什麼?
因為人體不會出現寒凝這個現象(寒、冷不會導致疾病),所以中醫的結論是錯誤的,不能用於疾病診斷。而中醫所謂的血瘀是個很籠統的概念,現代醫學有血液粘稠或血管堵塞的病理現象。
7、氣滯血瘀和寒凝血瘀我屬於哪種?該如何
我經期抄肚子墜痛,伴隨腰疼,又是特別嚴重,疼起來手腳冰涼,冒冷汗,伴隨昏厥,眼前發黑,血量少、顏色暗紅。。。家裡中醫說是氣滯血瘀哈爾濱祖研的醫生說是寒凝血瘀我比較敏感比較愛生氣不知道誰能給我點建議啊哪個大夫准啊。。。拍了彩超一切正常。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半年前吃過三副重要第一個月有緩解第二個月復發前幾天又開了四個療程的中葯,無作用無得過結核性胸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