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臀部疼痛

類風濕臀部疼痛

發布時間:2021-03-25 20:59:11

1、我的類風濕已經有兩三年了,疼的時候我就吃止痛葯,可是止痛葯副作用大,我能不能痛時吃,不痛時不吃呢?

很多患者朋友,應該都深有體會,當出現腰痛、臀部痛時,吃一片止痛葯(如芬必得、莫比克或扶他林時)就會覺得症狀明顯改善,甚至疼痛消失,所以在用1-3個月之後,很大一部分患者都會字句或不自覺停掉這些葯,或不規律吃這些葯,及痛時吃,不痛就不吃。有著很多不吃的理由,其中擔心副作用大,所以不想吃。這是最常見的原因。
所以我的答案是還是去醫院進行全方位的治療

2、類風濕因子為陰性 可是四肢包括肩膀臀部長年遊走性疼痛 但是沒有過紅腫麻木 會不會是風濕性關節炎?風

建議你到醫院內分泌科或者風濕科檢查一下。如果沒有器質性病變,建議你找中醫辯證論治。

3、我有風濕,臀部疼痛,背部肌肉僵硬,請問應怎樣醫治呢?

腰椎紊亂壓迫神經.引起骶髂關節紊亂壓迫坐骨神經.首先把紊亂部位有效扶正.改善循環.風濕用.蘄蛇酒

4、臀部肌肉疼

各位請注意,這個是更可怕的一種疾病,如果有人感覺全身不適,尤其是臀部疼過,還是最好去醫院看看吧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主要累及脊柱、中軸骨骼和四肢大關節,並以椎間盤纖維環及其附近結締組織纖維化和骨化及關節強直為病變特點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強直性脊柱炎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其後由於病變發展,逐漸累及腰、胸、頸椎,出現椎間關節突關節間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體骨質疏鬆、破壞,韌帶骨化終致脊柱強直或駝背固定,甚至喪失勞動能力。
過去認為本病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樞型或其變異型,故有類風濕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中樞型之稱。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比,從發病年齡、性別、患病部位、實驗室檢查、X線檢查及對治療的反應等各方面分析,兩者都不相同,尤其是類風濕因子和組織相容抗原HIA—B27的發現,進一步證明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強直性脊柱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疾病。
目前公認本病屬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種類型,而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強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各民族間差異很大。
強直性脊柱炎屬中醫學的「骨痹」、「腎痹」、「腰痹」、「竹節風」、「龜背風」等。《內經》曰:「骨痹不己,復感於邪,內舍於腎。」「腎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頭。」這形象地描述了強直性脊柱炎晚期和脊柱強直畸形的狀態。
一、病因
(一)病因
本病病因至今未明,以下因素可能與本病的發生有關。
1.基因因素 強直性脊柱炎比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更強的家族遺傳傾向,不少學者在臨床上都看到過兄弟或父子同時患病的情況。Beweton等(1973年)曾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組織分型中,獲得明顯基因因素的證據。他們在75歷典型患者中,發現72歷(96%)的HIA—B27抗原為陽性,在其60名一級親屬中,31名(51%)HLA-B27抗原為陽性,而在75名對照者中,僅3人(4%)本抗原為陽性。盡管基因因素的重要性已被公認,但其遺傳方式仍不清楚。有人認為本病是由一個常染色體顯性因素所產生的,也有人認為本病為多因素遺傳。
2.感染因素 諾曼納斯(Romanus)在1953年強調生殖泌尿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他在114歷男性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發現102歷(89%)有此感染。他假定盆腔感染可通過淋巴途徑或Batson靜脈叢先到骶髂關節,然後再到脊柱;感染可從前列腺或精囊擴散到大循環,因而產生全身症狀,如周身關節、肌腱附著點和眼色素膜的病變。但在正常對照人群中,生殖泌尿系感染的發生率達35%-50%之多。由此看來,感染致病的因素尚難令人信服。
3.其他因素 包括外傷、甲狀旁腺疾病、肺結核、鉛中毒、上呼吸道感染、淋病、局部化膿性感染、內分泌及代謝缺陷、過敏等因素都曾被人提及,但都缺乏足夠的根據。總之,強直性脊柱炎很可能是由於基因和環境因素的綜合作用所引起的疾病。能夠解釋本病的家族傾向的學說是多因素遺傳。本病與生殖泌尿系感染和腸道疾病的關系仍然不易估計,尤其是脊柱炎發生在這種感染之前的病歷。
《靈樞·五癃津液別論》曰:「虛,故腰背痛而脛酸。」《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曰:「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椎痛。」《證治准繩》則稱腰痛「有風、有濕、有寒、有熱、有挫閃、有瘀血、有滯氣、有痰積,皆標也。腎虛其本也。」由於患者稟賦不足,或由於調攝不慎,房室不節,嗜欲無節,以及驚恐、郁怒、病後失調等,遂致氣血、肝腎虧損。肝腎虛所致營衛氣血澀滯不行,則筋骨無以充養。至虛之處,即容邪之所,風寒濕邪乘虛而入。因此,本病多以素體陽氣虛、肝腎陰精不足為內因,風寒濕熱之邪為外因。肝腎不足,邪戀經脈,痰瘀形成。經脈閉阻,氣血不行,督脈虛弱,而致脊椎骨變松、變形,不能直立、彎腰、垂項、突背,身體羸瘦,而形成「尻以代踵,脊以代頭」的殘廢狀態。
(二)病理變化過程
盡管本病是一種不同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疾病,但在早期兩者的病理卻很相似,都以增殖性肉芽組織為特點的滑膜炎開始,此時鏡檢可見滑膜增厚,絨毛形成,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這些炎細胞多聚集在小血管周圍呈巢狀。與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的是,在附近骨質中也可發生與滑膜病變無聯系的慢性炎症病灶。
本病多由骶髂關節開始,逐漸向上侵犯腰椎、胸椎、頸椎,髖、肩、肋椎等關節和胸骨柄體、恥骨聯合也常被累及。約25%的患者同時累及膝、距小腿等周圍關節。
本病晚期病變則與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在本病,關節破壞較輕,因而很少發生骨質吸收或脫位,但關節囊和韌帶骨化卻十分突出,因而最後容易發生骨性強直。
在本病,韌帶、肌腱、關節囊與骨松質結合部的病理改變是很有特點的。該處的肉芽組織既破壞骨松質,又向韌帶、肌腱或關節囊內蔓延。在組織修復過程中,骨質生成過多、過盛,新生的骨組織不但填補松質骨缺損處,還向附近的韌帶、肌腱或關節囊內延伸,形成韌帶骨贅。
上述病變不但見於四肢關節,也見於椎間盤、關節突關節、大轉子、坐骨結節、跟骨結節,髂骨嵴和恥骨聯合等處。
本病的心臟病變頗具特點,以主動脈瓣肥厚、纖維化,但不融合為特點。
屍檢,在大約8%的病歷可見澱粉樣變性,腎澱粉樣浸潤可影響患者生命。

5、我母親64歲,類風濕關節炎多年,服甲氨蝶蛉等葯,近來骨質疏鬆,腿、臀部位疼痛難忍,求教於高人指點!

你好
建議試試中葯治療。
風濕、類風濕病在給患者精神、肉體、財力帶來的痛苦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本人行醫十餘年深有感觸。

風濕、類風濕病的診斷並不難,治療是關鍵。有的醫生治療風濕類風濕病善於以毒攻毒。<<素問·五常政大論>>雲:「大毒葯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葯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也就是說無毒性的中葯,治病才能根除。本人謹遵古訓的這一原則,制訂出一套無毒、無副作用、療效好、老幼皆宜的治療方案。

本人根據祖傳秘方結合十餘年的臨床經驗總結出一套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治療原則,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來維持這一整體的有機物質是血液。血液為身體的百節之靈,營養全身、通利關節。風濕、類風濕病是血液為患的一類疾病,治療起來就是如何把體內的風濕血(陳血)排出體外,使患者體內重生的新血流動起來。

付氏中葯換血療法,是依據理、法、方、葯總結出專業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十四字方針:「調脾胃、強肝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

治療時首先調脾胃:脾胃在五行中屬土,孕育萬物;在人體脾胃乃為氣血生化之源,故精用調脾胃之葯物,使脾胃功能健旺,納谷則香,氣血生化有源而不絕也。

其次是強肝腎: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得以補養,則筋骨健壯,何懼風濕乎?

而後是活血化瘀:這一治則是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關鍵之所在。本人運用獨有的中葯(自采山中野生冷葯,本草無從考證)能夠把患者體內的風濕血化為水,通過人體的新陳代謝(汗液的蒸發、二便)排出體外。而後,通過調脾胃,生的新血,藉助肺氣的宣發、肅降注入經脈,濡潤全身。

最後佐以去風除濕葯,何愁風濕、類風濕病不愈乎?

與類風濕臀部疼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