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病怎麼治療
你好,風濕病的主要治療目的是解熱鎮痛消炎,緩解症狀。推薦選擇使用非甾體抗炎葯,如扶他林、莫比可、樂松、萬洛等,新型的非甾體類抗炎葯作用好、療效高,副作用明顯減少。不科學治療的話長期發作容易造成關節病變,對於關節病變還可以採用關節鏡治療,大大提高療效。
2、多年風濕病怎麼根治?求幫助?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
(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6)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熏洗療法?
熏洗療法是將中葯煎煮後,乘熱對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葯性從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現介紹幾種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鍾,連續使用1個月(《實用中醫內科學》方)。
②川、草烏各20g,白芷50g,羌活、獨活各50g,細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靈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鍾,5~10天為一療程(貴州醫學院附院方)。
③艾葉、紅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鱉蟲12g,蘇木30g,大戟6g,尋骨風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風、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次。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葯?
風濕性關節炎病在肌肉、關節、經脈,膏葯外貼可使葯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較服葯更有有利的一面。現將常用膏葯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1)傷濕止痛膏(橡皮貼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止痛。使用時先將皮膚用溫水清洗擦乾,貼於患處,用手掌將膏葯按摩,使其粘在皮膚上。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者及外傷合並化膿者,不宜貼用。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止痛膏等。臨床可任選一種使用。
(2)狗皮膏(膏葯):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使用時將膏葯加溫軟化後,貼於患處。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萬靈筋骨膏、追風膏、老鸛草膏等,亦可選用。
(3)武力拔寒散(散劑):功能祛風除濕,通陽活血,止痛消腫。用時取葯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或人乳與葯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於穴位或患處。使用時注意忌生冷,不可內服。皮膚貼葯處10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等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
(4)五虎散(散劑):功能與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於患處。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內服。每次6g,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葯敷療法?
外敷療法:本法是將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散寒祛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鹽500g,同炒熱,布包,燙患處。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者。
(2)石蒜、生薑、蔥適量搗爛,外敷患處。適用於關節疼痛,怕風畏寒者。
(3)新鮮骨碎補3~5根搗爛敷患處。適用於關節冷痛者。每次5~10分鍾即可見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外敷關節痛處,3~4小時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黃膏塗患處,用紗布蓋好,每日換1次。適用於關節紅腫者。
(6)仙人掌適量搗成泥狀,塗敷患處。
(7)鮮紫花地丁適量,搗爛敷患處。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葯液,用毛巾浸透,濕敷患處。
(9)山梔末、飛羅面各等份,用開水或醋、黃酒、蛋清調成糊狀,敷痛處。敷處現青色,無礙,數日可退。
(10)綠豆粉和雞蛋清調敷患處。
以上6~10療法,均適用於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劇烈、得冷則舒、屈伸不利者。有較好的清熱、消腫、止痛作用。
(11)坎離砂(熨劑):用鐵屑和醋混合後,產生溫熱效應,直接熨敷局部。已被製成外用熨劑成葯。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重著,或痛處有腫脹者。
針灸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嗎?
針灸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療效。治療中,根據不同的疼痛部位選取相應的穴位。如肩關節痛,取肩前、三角肌;肘關節痛,取曲池、尺澤、手三里;腕關節痛,取陽池、外關、合谷;髖關節痛,取秩邊、環跳、殷門;膝關節痛,取陽陵泉、犢鼻、伏兔、足三里;踝關節痛,取丘墟、昆侖、解溪、太溪、承山。針刺手法,急性期用瀉法,強刺激,甚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放血量為0.5~1.0ml。慢性期用平補平瀉,中等刺激,並可酌加溫針或艾灸。除手法外,還可採用電針,以加強刺激,提高療效。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常用的新針療法有哪些?
療法1
(1)取穴:外關、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外膝眼、陽陵泉、血海、風市、環跳、條口、絕骨、昆侖、腎俞、命門、至陰、阿是穴。
(2)葯物及方法:選用復方馬錢子注射液,根據患病部位,每次選穴2~3個,每次注射0.5 ~1ml葯液,日1次,7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4~7日。
療法2
(1)取穴:上肢取外關為主穴,配曲池、合谷;下肢取陽陵泉為主穴,配絕骨、解溪;腰背取大杼為主穴,配大椎、身柱、至陽、陽關、命門。
(2)葯物及方法:用鳳仙透骨草、骨碎補注射液,每次選3~6個穴位,每穴注葯0.5~0.8ml。10次為1療程,隔日1次,3個療程後休息2~4周。
療法3
(1)取穴:①膝眼、鶴頂、陽關、曲泉、委中。②梁丘、血海、陰陵泉、陽陵泉。③足三里、三陰交、昆侖、照海。
(2)方法:每次取各組的1~3穴,隔日1次,交替取穴。用28號毫針5~6寸及電針機。用捻轉瀉法,重刺激,留針20~30分鍾,5~10分鍾行針1次。電針用疏密波20~30分鍾,刺激強度以能耐受為度,10次為1療程。
推拿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方法?
推拿法(一)
(1)取穴;指掌關節取合谷、後溪、二間、中渚、勞宮、四縫;腕關節取曲池、天井、小海、手三里、等;肩關節取肩貞、天宗、肩井、臂;踝關節取昆侖、丘墟、懸鍾、解溪、商丘、太溪、申脈;膝關節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委中、梁丘、豐隆、足三里;髖關節取環跳、秩邊、髀關、承扶;下頜關節取下關、合谷、翳風、頰車、內庭;脊柱關節取病變部位相應的督脈和膀胱經有關穴位。
(2)操作手法
①上肢:a.患者取仰卧或坐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禪推法,繼用滾法、揉法,沿指、腕、肘反復施術,在受累關節處作重點治療。b.捻指間關節;按掐四縫、勞宮;點陽溪、大陵、曲澤,拿合谷、曲池、肩井。c.屈伸、搖、搓、拔伸各受累關節。d.擦熱患處再施拍打諸法,使熱透入關節。
②下肢:a.患者取卧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禪推法沿足太陽經施推、滾、揉、運諸法。b. 拿太溪、昆侖、委中;點承扶、環跳、秩邊;擦熱患處再施拍打諸手法,使熱透入關節。
③下頜關節:凡下頜關節受累者可推下關,頰車;按太陽、翳風、外關;拿合谷、內庭。
以上推拿隔日1次,30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期內囑患者進行關節功能鍛煉。1月後再進行下1療程治療。
推拿法(二)
(1)病變在四肢者
①取穴:以病變關節為治療重點。常取八邪、陽溪、陽池、陽谷、內關、外關、後溪、小海、天井、曲池、曲澤、肩貞、天宗、八風、商丘、解溪、丘墟、照海、昆侖、太溪、申脈、飛揚、承山、懸鍾、陰陵泉、陽陵泉、膝眼、鶴頂、血海、梁丘、秩邊、環跳、承扶。
②操作手法:a.患者取坐姿,術者按常規用滾法在患肢手臂內、外側施治。從肩至腕部,上下往返3~4遍。b.接上勢,術者循患臂上下循經用拿法,同時重點在肩、肘、腕部配合按、揉曲池、曲澤、手三里、合谷等穴。指間關節作捻法,然後在病變關節施以按揉局部穴位以痛為俞。最後再用揉法施於患肢,並配合被動活動有關關節而結束上肢治療。時間約10分鍾。c.患者仰卧,術者一手握住患者踝關節上方,另一手以滾法從大腿前部及內、外側至小腿外側施術,同時被動伸展活動下肢。隨即在踝關節處以滾法治療,同時伸展內、外翻活動該關節。再循髖、膝關節、踝關節上下先按揉伏兔、梁丘、丘墟、八風等穴。時間約10分鍾。d.患者俯卧,術者以滾法施於臀部至小腿後側,並重點施術於髖、膝關節,然後再按揉環跳、秩邊、承扶、承山、委中、飛揚、懸鍾、太溪、申脈、昆侖等穴。時間約5分鍾。
(2)病變在脊柱者
①取穴:以脊柱兩旁肌肉為治療重點。常取夾脊、大椎、大杼、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命門、志室、腰陽關穴。
②操作手法:a.患者俯卧,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其兩側用滾法施術,並配合後抬腿活動,時間約5分鍾。b.患者取坐姿,術者於後方用滾法、拿法交替施於頸項兩側及肩部,同時配合頸部左右旋轉及俯卧活動,再拿肩井,時間約2分鍾。c.接上勢,用按揉法從頸至腰臀部循經施於上述穴位,先取夾脊,再取其餘穴位,最後平推脊柱以熱
風濕病只能緩解不能根治,只要保養得當就不會發作,注意氣溫和季節的變化,工作不可過累,久坐久站都不利於風濕病患者。
3、跪求有關類風濕所有知識
貝赫切特綜合征又稱白塞病,是一種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屬於血管炎的一種。其可侵害人體多個器官,包括口腔、皮膚、關節肌肉、眼睛、血管、心臟、肺和神經系統等,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和會陰部潰瘍、皮疹、下肢結節紅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潰瘍、小腸或結腸潰瘍及關節腫痛等。貝赫切特綜合征需要規律的葯物治療,包括各種調節免疫的葯物,不治療則預後不好,嚴重者危及生命。
病因
目前該病的發病原因不完全清楚,可能與遺傳(如HLA-B51基因)、感染(部分患者可能與結核感染相關)、生活環境有關。目前認為,該病的發病機制是患者在各種發病原因的作用下出現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失常,嗜中性粒細胞功能亢進、內皮細胞損傷與血栓形成、免疫系統針對自身器官組織產生反應,導致器官組織出現炎症,產生破壞[1]。
臨床表現
1.好發人群[2]
該病可見於我國各類人群,從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見,男女均可發病。
2.口腔潰瘍
患者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疼痛,潰瘍面較深、底部多為白色或黃色,可以同時在多個部位出現多個潰瘍(俗稱「口瘡」),包括舌、口唇、上顎、咽部等。多數潰瘍可自行好轉,但常反復發作,嚴重者疼痛劇烈,非常影響進食。
3.生殖器潰瘍
除口腔潰瘍外,患者還可出現外陰部潰瘍,如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潰瘍,這些部位的潰瘍可較大,可以是單發的。
4.眼部病變
部分患者還可表現為眼睛病變,出現眼睛紅腫、疼痛、畏光或視力下降、視物不清,可以一隻或兩隻眼睛受累。
5.皮膚表現
還有些患者出現皮膚病變,表現為面部、胸背部或其他部位「青春痘「樣皮疹,或類似於「癤子」的表現,可自行好轉,但易反復發作。另外有的患者會出現下肢發紺、腫脹和疼痛,可以觸摸到「疙瘩」,還有的患者下肢會出現反復發作的紅斑,大小不一,可以從黃豆到銅錢大小,按壓時疼痛,這種現象稱為「結節紅斑」。還有的患者在輸液或抽血針眼局部會出現紅腫或水皰或膿皰,多數在注射後24~72小時內出現,這種現象被稱為「針刺反應」陽性。
6.關節病變
不少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或腫脹,可以單個或多個關節,下肢關節多見,可以伴胳膊和腿疼,嚴重者出現關節積液、滑膜炎。
7.消化道病變
另外一個比較常見的表現是消化道症狀,包括吞咽困難或吞咽時胸痛、反酸、燒心、腹痛、腹瀉、大便中有膿或血,或自己摸到腹部有包塊,體重下降、消瘦,沒有食慾,這些症狀可都出現或只出現其中一個,做過胃鏡或腸鏡的患者會被告知有「潰瘍」。
8.血管病變
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現血栓性靜脈炎以及深靜脈血栓,嚴重者還可以並發肺栓塞,患者可出現活動後氣短、憋氣,胸口疼痛甚至暈厥。還有的患者可以出現動脈瘤,引起局部栓塞、缺血,動脈瘤破裂後可以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9.神經系統病變
有的患者可有手腳不靈活、頭疼頭暈、惡心嘔吐、手腳感覺麻木、疼痛或無力,還可出現一側的手腳癱瘓,嚴重的可出現抽搐、翻白眼等類似「抽羊角風」的表現,這些有可能是貝赫切特綜合征損害到了神經系統。神經系統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腦干,也可見於脊髓、大腦半球、小腦和腦脊膜,可以出現腦萎縮。
10.全身症狀
不少患者伴乏力、納差、低熱和消瘦等全身症狀。
治療
貝赫切特綜合征以葯物治療為主,需要服用葯物時間長短不一。多數患者需要較長期服葯,主要是免疫調節葯或免疫抑制葯,包括外用葯物、口服糖皮質激素、甲氨蝶呤、秋水仙鹼、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環孢素、嗎替麥考酚酯和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等。在葯物治療之外還可選擇手術治療或介入治療,但都應以葯物治療為基礎[3]。
4、類風濕性關節炎怎麼治療?
可以用蠟療調理,蠟療的作用是活血、消炎、祛風、除濕。對於疏通人體的經絡,使人體體內的風寒濕邪能夠排除體外,對於頑固性疾病效果最好。蠟療具有非常大的方便性,而且可以隨意地貼敷身體的任何部位,療效比較肯定,見效也很快,主要適用於治療肌肉、韌帶挫傷,以及手術後的粘連瘢痕,還有燒傷、凍傷的後遺症,常見於治療滑膜炎、神經痛,還有肌肉的炎症、胃腸道的炎症,各種類型的關節炎、慢性的胃腸炎、胃潰瘍以及皮膚粗糙、精神萎靡、慢性疲勞症狀,都可以通過蠟療進行調整和治療。
5、健康知識
我來給你談談關於消除「疲勞」的問題。
人所以會疲勞是由於左右手神經迴路相反,左大腦和右大腦在延髓部相交叉,反射神經被交換,頭腦功能變新所致。還有的人頭腦之所以昏沉欲睡,這是由於香煙使空氣污濁或姿勢不正確,使得體內需要氧氣。因此只要使室內空氣流暢,端正自己姿勢,偶爾做個深呼吸,就能使頭腦清晰。
拿破崙曾說,勝利者的條件是「擁有不覺疲勞,能忍耐長途騎馬的身體。具有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能做短暫睡眠,能自由睡覺、起床的能力。具有能將任何粗食完全消化吸收的胃腸」。大富豪歐那西斯說「具有就寢3小時仍倍於別人的工作力。只吃細面條仍然忍受的肉體。能3天3夜不就寢的持久力」。現代條件和當時的確有所不同,但是僅一夜通宵就疲憊至極,這是不應該有的現象,這種人應該採用穴道指壓法使他消除疲勞,有充沛精神工作。
消除疲勞的穴位及指壓法:
1)指壓位於心窩下的「鳩尾」穴。指壓時採用手刀劈擊法,先深吸一口氣,用手刀輕劈之時,一口氣將氣吐出,如此重復20次。如此便能恢復短暫性體力消耗。
1. 位置:位於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2. 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鳩尾穴位於人體的心窩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處。
3. 主治:消除疲勞、治療暈車暈船、可以緩解焦躁性格等。
2)指壓兩肩中央的「肩井」穴,指壓時緩緩吐氣用力強壓6秒鍾。如此指壓後能治療因疲勞而產生的肩部酸痛,使你精力重現。
1. 位置:位於肩上,前直乳中穴,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
2. 方法: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勢,肩井穴位於人體的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3. 主治:開竅通經,理氣活絡,振奮陽氣。適用於元氣不足、頭頸強痛、肩背疼痛、麻木、上臂抬舉困難、高血壓、感冒、風濕病、頸椎病等病症。
6、風濕腿痛怎麼辦
風濕性疾病是一類侵犯多種組織多系統和內臟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程度不同的免疫性炎症反應,可致成各種組織和器官
損傷,嚴重影響其正常功能。甚至造成致命性損害。此外,大多數風濕性疾病都有關節症狀;每個病人,同一種疾病,不同病程都有其特殊性。應該仔細評價,以制
訂出其個人的治療計劃。治療目標應包括緩解症狀,改善病情,恢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盡可能延續患者的生命。由於大部分風濕性疾病目前還不能根治,因此要
爭取病人的合作,長期堅持治療。治療的方法包括葯物,理療,休息及鍛練,矯形及手術。要教育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配合治療。
以下僅就治療風濕性疾病的葯物進行討論。
葯物治療
治療風濕性疾病的葯物可分為如下幾類:
1. 非甾類抗炎葯(NSAIDs):此類葯物的作用,主要為解熱,消炎和鎮痛,而達到減輕炎症反應和目的。最早為阿司匹林(乙醯水楊酸)至今仍為治療急性風濕熱及風濕性關節炎的有效葯物。後來生產出各種水楊酸類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雙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羅昔康,萘普生等,但各種葯物的葯代動力學及不良反應各不相同,主要對胃腸,腎,肝和血液系統,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劑量,用法,副作用等。
2. 腎上腺皮質激素:主要是指糖皮質激素,因為這類葯物有抗炎和免疫抑製作用,有較強和快速的消除
炎症及炎症反應帶來的各種症狀,如發熱,關節腫脹和疼痛。所以對各種風濕性疾病,常被用為第一線葯物。臨床上應用的有短效,中效和長效等制劑。用法有口
服,肌肉或關節腔內注射,靜脈注射,可根據病種,病情作不同的選擇。但由於其並非根治葯物,長期大量使用可誘發感染,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糖尿病,消化性潰瘍,高血壓,精神異常等;且如停葯過快易產生病情反跳現象,故應注意根據病種和病情,調節使用葯物的種類和劑量。除重症患者外,原則上以小劑量,短療程為宜。
3. 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葯物(DMARDs)又稱為慢作用抗風濕葯物。此類葯物包括許多種類結構不
同,作用各異的葯物。它們的共性是起效比較慢,有一定蓄積作用,故停葯後,作用消失也較慢,仍可維持一段時間。它們並無直接消炎止痛作用,但通過不同的機
制可以起到抗炎及免疫或免疫抑製作用。因而,也可以改善關節腫脹,疼痛,僵直和減輕系統性症狀,降低急性期反應蛋白,血沉。如使用時間較長,也可改善其他
免疫指標,如RF,ANA等。有的尚可使放射影像得到改善。DMARDs類的葯物包括有抗瘧葯-氯喹、羥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環磷醯
氨,青黴胺,金制劑,環孢素A及來氟米特。
以上各種葯物對人體重要的臟器(肝,腎,膀胱,肺,胃腸,生殖腺)和組織(骨髓)各有不同的毒性作用,應注意適應症的選擇。
4. 其它:其它治療包括雷公藤多甙、帕夫林、雲克等。
(1) 雲克: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膠原酶的活性,防止軟骨分解和破壞,抑制破骨細胞。可消炎,鎮痛。
(2) 雷公藤總甙:抑制T、B細胞增殖,抑制T-細胞產生IL-2及B-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抑制前列腺素產生。有較強的抗炎和免疫抑製作用。
其他措施
風
濕病患者,除葯物治療外,對血中有很多循環免疫復合物,有高免疫球蛋白,可選用免疫吸附及血漿清除療法;去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
白,RF,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採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粘滯度,疏通微循環,可
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
手術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早期可作滑膜切除術,晚期可作關節置換術,或肌腱修復或轉移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7、門診「風濕病飲食須知」健康教育講座(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