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活動期是什麼意思?現在該如何治療?
?
2、什麼是風濕活動
風濕炎症活動的證據,反應非特異性炎症的指標
1.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輕度至中度增高,中性粒細胞增多,核左移;常有輕度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含量的降低,呈正細胞性,正色素性貧血。
2.非特異性血清成份改變 某些血清成份在各種炎症或其它活動性疾病中可發生變化。在風濕熱的急性期或活動期也呈陽性結果。常用的測定指標有:
⑴紅細胞沉降率(血沉,ESR):血沉加速,但合並嚴重心力衰竭或經腎上腺皮質激素或水楊酸制劑抗風濕治療後,血沉可不增快。
⑵C反應蛋白:風濕熱患者血清中有對C物質反應的蛋白,存在於α球蛋白中。風濕活動期,C反應蛋白增高,病情緩解時恢復。
⑶粘蛋白:粘蛋白系膠原組織基質的化學成份。風濕活動時,膠原組織破壞,血清中粘蛋白濃度增高。
⑷蛋白電泳:白蛋白降低和γ球蛋白常升高。
3.免疫指標檢測
⑴循環免疫復合物檢測陽性。
⑵血清總補體和補體C3:風濕活動時降低。
⑶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急性期增高。
⑷B淋巴細胞增多,T淋巴細胞總數減少;T抑制細胞明顯減少,T輔助細胞與T抑制細胞的比值明顯增高。T抑制細胞減少後,引起機體對抗原刺激的抑制減弱,破壞了免疫系統的自穩性。
⑸抗心肌抗體:80%的患者抗心肌抗體呈陽性,且持續時間長,可達5年之久,復發時又可增高。
上列各項檢查聯合應用,具有較大診斷意義。若抗體和特異性血清成份測定均為陽性,提示活動性風濕病;若二項均陰性,可排除活動期風濕病。抗體升高而非特異性血清成份測定陰性者,表示在恢復期或發生了鏈球菌感染的可能性較大;若抗體正常而非特異性血清成份測定陽性;應考慮其它疾患。
風濕性 關節炎
以四肢大關節 (膝、髖、踝、肘、 肩、腕 )為主 , 急性者發病急高熱、關節紅熱痛;慢性者關節 遊走竄痛或兼低熱 抗鏈「 O 」升高 (1:600單位以上),若陰性需有結節性或形紅斑現症.血沉多快.類風濕因子陰性 ,四肢皮膚伴有結節性或環形紅斑,以及心臟病變。四肢關節愈後不留畸形。
迄今為止,風濕熱活動性的判斷仍是一個困難的問題。患者經過一個階段的治療之後,疾病的活動性有所降低,或在一些特殊的臨床症型如遷延型、亞臨床型的患者,風濕熱活動性的確定,不但對診斷,而且對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後均有很重要的意義。傳統採用的指標血沉和 C反應蛋白,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因為血沉常在心力衰竭時,或在激素治療後迅速下降至正常,而C反應蛋白僅在疾病早期呈一過性的陽性,這說明他們對判斷風濕活動性意義有限。下面是可以採用的判斷步驟和方法:①近期有無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②詳詢病史及細致檢查以發現輕症的關節炎或關節痛。③系統地監測體溫以發現有無發熱(尤其是低熱)。④檢查有無心臟炎的存在,注意原有心音、心率、心律和心臟雜音性質有無發生肯定的變化或出現新的病理性雜音。如收縮期雜音在Ⅱ級以上或新出現舒張期雜音意義較大。⑤注意短期內心功能有無出現進行性的減退或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⑥化驗室指標,如血沉、C反應蛋白陰性時應進行其他化驗室檢查。糖蛋白電泳(或粘蛋白)α
3、類風濕活動期治癒需要幾個療程
您好,類風濕早期一關節腫痛,晨僵等為典型表現,晚期病情進一步加重,可以出現關節畸形,功能障礙,甚至殘疾,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種致殘率非常高的疾病.目前常規治療類風濕的葯物主要有非甾體消炎葯,免疫抑制劑,激素以及生物制劑等,這些葯物可以暫時緩解症狀,但是不能抑制骨質破壞,不能治癒疾病.我院通過中醫蜂療治療類風濕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以蜂針治療為主,輔以中葯,蠟療等,消炎鎮痛,調整免疫,對中早期類風濕可以完全治癒.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歡迎隨時咨詢,祝早日康復.
4、你的類風濕關節炎是否正進入活動期?
類風濕關節炎雖然是個常見的疾病,但很多人對它的認識不是很透徹,在治療時往往出現誤區,比如說,類風濕關節炎在緩解期和活動期,治療葯物和日常護理都是有差別的。因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需要甄別疾病發展階段,接下來就跟大家聊聊如何判斷類風濕關節炎的活動性?
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目標之一就是控制關節腫痛個數小於“1”。
如果關節腫痛數量多於1個,則認為治療不達標,數量越多,說明活動度越高。常見的腫脹關節部位為腕、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膝關節等,亦多呈對稱性。
關節炎必須是疼痛和腫脹同時存在,腫脹是因為疾病活動導致的,如果只是疼痛卻沒有腫脹,不一定是關節炎發作。
關節活動的難易檢查
(1)晨僵超過60分鍾,考慮疾病進入活動期
晨僵,是早晨起床後病變關節感覺僵硬(日間長時間靜止不動也會出現),如膠黏樣的感覺。簡單的判斷方法包括起床後手指僵硬不適、握拳困難或擰毛巾、持筷費勁等。
晨僵常被作為觀察疾病活動的指標之一,其持續時間和關節炎症的程度成正比,其他病因的關節炎也會出現晨僵,但由類風濕引起的會更明顯和持久。
(2)完成日常活動的難易程度
關節功能會隨疾病的不良進展而下降,完成活動的難易程度與關節受累狀況、急性炎症反應都有很好的相關性。
患者在完成以下日常動作時,如果感覺越痛苦,那病情可能越嚴重,需要及時就醫。
①穿衣服 ②上床、起床 ③拿水杯、喝水 ④走平路 ⑤洗澡 ⑥彎腰拾東西 ⑦開關水龍頭 ⑧上下車
實驗室指標檢查
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是個長期過程,需要定期檢查血沉、C反應蛋白、RF、CCP 等,以評價疾病是否活動以及活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