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黃帝內經風濕

黃帝內經風濕

發布時間:2021-03-02 19:29:34

1、黃帝內經中對風濕寒症的講敘

您好,風濕疾病 對人的身體有著很嚴重的影響
上海 虹橋 醫院治風濕病的醫生,,建議您早日去醫院治療。

2、黃帝內經的13個葯方是哪些葯?

黃帝內經的13個葯方

《內經》中的治療措施,多以針刺為主,而略於方葯。對方葯的運用,僅提出了十三首方劑,通稱「內經十三方」。但其中的小金丹,載於《素問遺篇·刺法論》,顯系後世之方。這十三方方葯雖少,但它是我國運用方劑治療疾病的早期記載,在我國方葯史上,有一定的歷史意義,而且其中某些方葯,仍為現今臨床所運用。現將十三方附錄於後。

湯 液 醪 醴

《素問·湯液醪醴論》說:「黃帝問曰:為五穀湯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對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
湯液和醪醴,都是以五穀作為原料,經過釀制面成。古代用五穀熬煮成的清液,作為五臟的滋養劑,即為湯液;用五穀熬煮,再經發酵釀造,作為五臟病的治療劑,即為醪醴。雖然五穀均為湯液、醪醴的原料,但經文又指出,「必以稻米」。因其生長在高下得宜的平地,上受天陽,下受水陰,而能得「天地之和」,故效用純正完備;春種深秋收割,盡得秋金剛勁之氣,故其薪「至堅」,所以必以稻米作為最佳的原料,稻薪作為最好的燃料。
古代的這種湯液醪醴,對後世方劑學的發展,有很深的影響。例如現代所用的湯劑、酒劑,以及方葯中使用的粳米、秫米、薏米、赤小豆等,都是直接從《內經》的湯液醪醴發展而來的。

生 鐵 洛 飲

《素問·病能論》說:「帝曰:有病怒狂者,……治之奈何?岐伯曰:……使之服以生鐵洛為飲。夫生鐵洛者,下氣疾也。」
洛,與「落」通用,生鐵落即爐冶間錘落之鐵屑;氣疾,丹波元簡雲:「凡狂易癲眩,驚悸癇瘈,心神不定之證,宜概稱氣疾焉」。生鐵落,其氣重而寒,能墜熱開結,平木火之邪,又能重鎮心神,所以它能治怒狂。
生鐵落治怒狂有良效,現臨床亦常用。由於怒狂多由惱怒傷肝,肝氣不得疏泄,郁而化火,煎熬津液,結為痰火而成。因此,近世治療多佐以化痰開竅之品。

左 角 發 酒

《素問·繆刺論》說:「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屍,或曰屍厥……鬄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手足少陰、太陰和足陽明五絡,皆會於耳,上於額角。若邪氣侵犯,五絡閉塞不通,因而突然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狀如屍厥,但全身血脈皆在搏動。可剃其左角之發,約一方寸,燒制為末,以美酒一杯同服,如口噤不能飲,則灌之。
李時珍說:「發為血之餘」,故發亦名血餘。性味苦澀微溫,能治血病,為止血消瘀之良葯。功能消瘀利竅,治血瘀阻塞,通利小便。酒性溫熱,功能溫經散寒,活血通血脈,通達表裡。所以本方具有通行經絡,消瘀利竅,和暢氣血等作用。五絡通,氣血行,陰陽調,則神志清。因血餘功能止血消瘀,現常用作止血葯,治療吐血,衄血、血淋、崩漏等證。

澤 瀉 飲

《素問·病能論》說:「有病身熱解墮,汗出如浴,惡風少氣,此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風。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澤瀉、術各十分,麋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後飯。」
酒風,即《素問·風論》所說的漏風病。主要症狀是全身發熱,身體倦怠無力,大汗如浴,惡風,少氣。這是因為患者素常嗜酒生濕傷脾,濕郁生熱所致。濕熱傷筋,以致筋脈弛縱,身體懈墮倦怠無力;濕熱鬱蒸,則汗出如浴,汗多則衛氣虛而惡風;熱甚火壯,「壯大食氣」,故氣衰而少氣。治療用澤瀉、白術各十分,麋銜五分,三葯混合研末每次三指撮,飯前空腹服,溫開水送下。
澤瀉淡滲,能利水道,清濕熱。白術苦溫,能燥濕止汗。麋銜又名薇銜、鹿銜,為治風濕病葯。本方對濕熱內蘊,汗出惡風,筋緩身重體倦,有一定的療效。本方在服法方面,提出了「為後飯」,這是我國對服葯時間的最早記載。

雞 矢 醴

《素問·腹中論》說:「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食,此為何病?岐伯對曰:名為鼓脹。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
矢,同屎。《本草綱目》說:「(雞)屎白,氣味微寒,無毒。」鼓脹生於濕熱,亦有因積滯而形成的。雞屎能下氣消積,通利大小便,故治鼓脹有特效。但若屬於虛證之鼓脹病,則不宜使用本方,正如張介賓說:「雞矢……攻伐實邪之劑也,……凡鼓脹由於停積及濕熱有餘者,皆宜用之。若脾胃虛寒發脹及中氣虛滿等證,最所忌也,誤服則死。」
雞矢醴的製作及服用法,《本草綱目》引何大英雲:「用臘月干雞矢白半斤,袋盛,以酒醅一斗,漬七日,溫服三杯,日三;或為末,服二錢亦可」。此方民間現仍常用以治小兒消化不良之腹脹有佳效。用法,將雞矢白曬干,焙黃,研末或作丸劑,溫開水送服。又法將雞矢白曬干,焙黃一兩,米酒三碗,煎數沸,去滓,過濾,澄清,空腹服,一日二次。

烏 鰂 骨 藘 茹 丸

《素問·腹中論》說:「帝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傷肝,故月事衰少不來也。帝曰:治之奈何?復以何術?岐伯曰:以四烏鰂骨,一藘茹,二物並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及傷肝也。」
血枯,即精血枯竭,月經閉止不來的病證。其成因,可由少年時有所大脫血,如吐、衄、崩、漏,失血過多,或因醉後行房,陰精盡泄,精血兩傷,氣亦耗散。肝主藏血,腎主藏精,肺主氣。血亡精竭氣耗,則肝、腎、肺三臟俱傷,以致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氣逆於上,則見胸脅脹滿,甚則妨礙飲食,常聞到腥臊氣味及鼻流清涕等症狀,由於血不歸經則唾血,氣不榮於身則四肢清冷,氣血兩虛則頭目眩暈,氣血逆亂則時常大小便出血。治療可用烏鰂骨四分,藘茹一分,二葯研末混合,以麻雀卵和丸,如小豆大。每次飯前服五丸,鮑魚湯送下,取其通利腸中和補益肝臟。
烏鰂骨,即烏賊骨,又名海螵蛸。氣味咸溫下行,主女子赤白漏下及血枯經閉。藘茹,即茜草。氣味甘寒,能止血治崩,又能和血通經。麻雀卵,氣味甘溫,能補益精血,主男子陽萎不舉及女子帶下,便溺不利。鮑魚,氣味辛溫,能通血脈益陰氣,煮汁服之能同諸葯通女子血閉。故本方具有補養精、氣、血,強壯肺、肝、腎,活血通經的作用,所以能治血枯精虧諸證。

蘭 草 湯

《素問·奇病論》說:「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癉,是熱病。脾癉,即脾胃濕熱證。它主要的症狀就是口中時有甜味,舌苔膩。其成因多由肥甘厚味太過,助熱生濕,脾氣滯而不能輸布津液,上溢於口,而見口甘之症。治用一味蘭草,煎汁內服,可以清化濕熱,消脹除滿。
蘭草,即佩蘭。氣味辛平芳香,能醒脾化濕,清暑辟濁。臨床用佩蘭一兩,煎湯代茶,治口甜苔膩,久久不除者有良效。駱龍吉《內經拾遺方論》說:「蘭草一兩,用水三盞,煎一盞半,溫服無時。」

豕 膏

《靈樞·癰疽》篇說:「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寫,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寫則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塗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豕膏,即豬脂,欲名豬油。嗌,即咽喉處,為肺氣出入之道路。癰發於嗌,影響呼吸,病勢兇猛,故叫猛疽。如發於腋下,堅硬紅腫而小形如米粒的,叫做米疽。猛疽和米疽,從其所生部位及症狀辨證,皆屬肺經積熱,毒火入侵而成。
豬脂,氣味甘,微寒,無毒,用以泄肺經之積熱。《本草綱目》引孫思邈說:「利血脈,散風熱,潤肺。入膏葯,主諸瘡。」此癰疽屬毒熱,尤其是在咽喉部,故宜冷服之,以加強解熱的效力,使邪由下而出。後世用豬脂做膏葯,即從此方演變而來的。

翹 飲

《靈樞·癰疽》篇說:「發於脅,名曰敗疵,敗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癰膿。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銼 翹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為取三升,則強飲,厚衣,坐於釜上,冷汗出至足,已。」
敗疵,亦稱脅癰。李杲說:「脅者,肝之部也,如人多郁怒,故患此瘡。」治用銼 、翹草根各一升,水煎三次服,並以蒸氣熏之,使能身汗出而愈。
,菱角,翹,即連翹。菱角根能清熱發汗;連翹根能涼血解毒。《本草綱目》說:「連翹苦平無毒,主治寒熱、鼠瘺、瘰癧、癰腫、惡瘡、癭瘤,結熱蠱毒。」又說:「主治下熱氣,益陰精,令人面悅好,明目,久服輕身耐老。」
此方提出的「厚衣,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對後世輔助療法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如仲景用桂枝湯的「溫覆」,用防已黃芪湯的「坐被上,以被繞腰下」,用甘草麻黃湯的「慎風寒」等,可見其理法皆來自《內經》。

半 夏 秫 米 湯

《靈樞·邪客》篇說:「今厥氣客於五藏六府,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卧立至。……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卧,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
衛氣行於陽則寤,行於陰則寐。如厥逆之氣入侵臟腑,迫使衛氣行於陽分,不得行於陰分,則陽盛於外陰虛於內而不得眠。治以半夏湯一劑,以除其厥逆之邪,陰陽通調,就可以睡眠。半夏秫米湯是用長流水八升,多次揚之,取在上的清水五升,用葦薪燃火煮之,水沸後,放入秫米一升,和炮製過的半夏五合,以文火繼煎至湯一升半,去滓,每次服一小杯,一日服三次,逐次加量,以發生葯效為度。如果是病初起,服完葯後應靜卧,汗出後即愈。病程較久的,服至三次也可以痊癒了。
半夏、秫米,所以有如此療效,主要是調和陰陽的作用。因半夏味辛,直驅少陰厥逆之氣,使其上通於陽明;秫米甘寒,能泄陽補陰,致使陰陽和調,故能治不眠之證。流水千里,揚之萬遍(《金匱要略》稱為「甘瀾水」),取其流暢而無阻滯,以加強葯效。

馬 膏 膏 法

《靈樞·經筋》篇說:「足陽明之筋……,其病足中指支脛轉筋,腳跳堅,伏兔轉筋,髀前腫, 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塗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頰,且飲美酒,噉美炙肉,不飲酒者,自強也,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
經筋分手足三陰三陽,合稱十二經筋。這里舉足陽明之筋,感受寒邪後所發生的一系列症狀為例。寒主收引,熱則縱緩。陽明之筋受病,或轉筋,或急引,或 僻,或目不合,都是外邪入侵,經筋收引和緩縱所致。所以表現為一側拘急,一側緩縱的 僻、目不合等症狀。由於經筋不與內在的臟腑直接相連,而布於體表,同時其受寒必因氣血之虛,因此,治療的原則是補虛劫寒,壯陽除陰,通絡和肌表,調和氣血。「急者緩之」,甘以緩急,故用馬膏之甘平,以緩其急。「寒者熱之」,「虛者補之」,故用馬膏熱熨,桑炭火烤以劫寒。再噉炙肉以補其虛。壯陽除陰,調和氣血,通經絡,和肌表,故用白酒、官桂和燒針劫刺。同時,用桑鉤牽引,以正其 僻。正如張介賓說:「馬膏,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潤,能養筋治痹,故可以膏其急者。白酒、辣桂,性味辛溫,能通經絡,行血脈,故可以塗其緩者。桑之性平,能利關節,除風寒濕痹諸痛,故以桑鉤鉤之者,鉤正其口也。復以生桑火炭,置之地坎之中,高下以坐等者,欲其深淺適中,便於坐而得其緩也。然後以前膏熨其急頰,且飲之美酒,噉之美肉,皆助血舒筋之法也。雖不善飲,亦自強者。三拊而已,言再三拊摩其患處,則病自已矣。」

寒 痹 熨 法

《靈樞·壽夭剛柔》篇說:「寒痹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種皆 咀,漬酒中,用棉絮一斤,細白布四丈,並內酒中,置酒馬矢熅中,蓋封塗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棉絮,曝干之,干復漬,以盡其汁,每漬必 其日,乃出干,干,並用滓與棉絮,復布為復巾,長六七尺,為六七尺巾,則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處,令熱入至於病所。寒,復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內中,無見風。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
寒邪入侵經絡血脈之中,久留不去,以致血脈不行,凝滯而痛。病情嚴重者,影響營衛運行,致成麻木不仁的寒痹證。導致寒邪的侵襲,乃是命火不足,心血虛損,肝筋失養的緣故。因此,寒痹的治法,必以補命門真火,益肝心血源,通行經絡,調和營衛為原則。本方用棉布浸葯酒熨貼以治寒痹,是最早的一種外治方法。方中葯物,酒性熱而悍急,有通行十二經循行肌膚之力。蜀椒賦純陽之性,為交通心腎的主葯;乾薑健胃培土,化生血氣;桂心引火歸源,溫養肝筋。三味又得酒力及炭火的熱力,裝入夾袋中,在針剌前後,熨貼患處,久久施行(三十遍),則營衛通,汗液出,寒痹自能痊癒。此方雖然製作較繁,然其理法,頗有深意。

小 金 丹

《素問遺篇·刺法論》說:「小金丹方,辰砂二兩,水磨雄黃一兩,葉子雌黃一兩,紫金半兩,同入盒中,外固了,地一尺,築地實,不用爐,不須葯制,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七日終,候冷,七日取,次日出盒子,埋葯地中,七日取出,順日研之三日,煉白沙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東吸日華氣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氣咽之,服十粒,無疫干也。」
本方的煉制方法,是將辰砂、雄黃、雌黃、紫多(金箔),放入乳缽中研細,傾入磁罐中,外用鹽泥封好。另在空地上挖一個坑,約尺許,將罐置於坑內,封以薄土,築實。另用桑柴或桑炭,燒其地面,燒七天,至第八日,候冷,把罐取出,將葯刮出,入於另一罐,再埋於地下,以消除火熱之氣,埋七天,再取出,將葯傾入缽中,研細,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服法:每晨當太陽初出時,面向東方,吸一口氣,用冷水和氣送下一丸,共服十粒。可免受疫癘的傳染。
本方的服食,是採用道家的益氣養生法。方中四味葯物,特別是辰砂、雄黃,是辟瘟防疫常用的葯物。

小 結

上述《內經》十三方,就其所用葯物來說,已包括了動物、植物、礦物三類;就其劑型來說,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酒劑;就用法來說,有內服、外用;就其功能來說,有用於治療,有用於預防;就其方制來說,其中的湯液醪醴、生鐵洛飲、左角發酒、雞矢醴、蘭草湯、豕膏等六方,屬於奇方中之小者;澤瀉飲、烏鰂骨藘茹丸、 翹飲、半夏秫米湯、馬膏等五方,屬於偶方中之小者;小金丹,屬於偶方中之大者。這些方劑,不僅有其歷史意義,而且其中某些方劑,現在還有其實用價值,特別是對後世方劑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3、黃帝內經中「風勝濕」這么理解呢?如何才能「勝濕」呢?具體方法是什麼?謝謝!

風能勝濕,解表助運 風為百病之長,外邪致病,首先犯表,令人惡寒發熱,汗出頭痛,身重技疼。風邪內客脾胃,胃陽不振,脾失健運,濕濁不化,分清降濁功能紊亂,水谷並走於大腸,則腹痛腸鳴泄瀉。
*此「風能勝濕」之風並非「邪風」。正如五行相生相剋之言「木克土」,此克有相害之義,亦有相制之義。中土濕困而壅滯失運,我們則用風的疏導之功去輔助脾運而使氣機舒暢。同樣道理,風葯解表之濕困亦為如此。此兩個「風」字,又如「六氣」和「六淫」的關系一樣,淫者為過,物極必反嘛。
(用祛風葯祛濕 則是風勝濕的方法)

-------------------
我用素問中的一段話說明一下: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 在竅為目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 在竅為舌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 在竅為口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 。。。 在竅為鼻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 。。。。 在竅為耳

在中醫五行理論中木克土
所以風勝濕!

4、黃帝內經里講的「風邪」,比如《風論》里提到的風邪,是指具體能感受到的風,還是無形的風?

內經的風本身就是具體的自然界的風和抽象的風邪兩種都有。
中醫不是這樣思專考問題的,睡熱炕後屬發熱了,即使僅僅感染了熱邪,但症狀是風熱也是風熱,
被燙傷了感染破傷風呢?對吧,肯定有風邪。沒感染,單純的皮膚燙傷,就是一個熱毒。
中醫看病是你發病時的狀態,就是病機,同樣睡熱炕,內熱者發熱,內寒著反惡寒,不同的體質,邪氣進入人體後產生的變化也不同,

5、請問,濕氣與風濕的區別在哪?

有風濕病的病人 血液檢查不一定全部都可以檢查出來,具體的還有下面的觀察方法 類風濕不僅要通過醫院的相應檢查進行確診,還要通過患者本身的症狀總體來進行確診。
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標准如下:
一.晨起關節僵硬至少1小時(>=6周)
二.3個或3個以上關節腫脹(>=6周)
三.腕,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腫脹(>=6周)
四.對稱性關節腫脹(>=6周) 啊
人參補壯、風濕筋骨痛痹丸、療效獨特 ­­
在人類諸多疾病中,類風濕病被國家醫學界稱為「不可知,不可治」之症,又稱為「第二癌症」。我家祖傳秘方取「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義。在治療風濕病上取得了喜人的奇效,收效迅速,療效突出,奇效如神,服用安全。望廣大患者莫失良機,前來醫治,早日恢復健康。 ­ 葯方:馬錢子、人參、天麻、杜仲、木瓜、牛夕、全蠍、蜈蚣、地龍、川芎、紅花、麻桂、當歸、草烏、故紙等四十餘味中葯。 ­ ­­ 功效:追濕散寒、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骨質增生、骨質增生、肩周炎頸椎痛。全身關節痛、腰椎間盤突出、局部腫大、僵硬畸形、腰膝疼痛、腰肌勞損、風濕癱瘓、半身不遂、伸屈不利 、四肢麻木(疼痛、麻涼)、筋骨疼痛、淤血腫塊等(腰腿痛、雙膝腫脹、胳膊痛、渾身痛、渾身麻木、坐骨神經痛、兼治胃氣寒痛、胃炎、胃疼痛、風寒性頭疼、婦女宮寒、月經不調、男子陽痿、腦中風等)。對此類病不問久新均可治癒。 服葯時間:兩天吃一次。就是隔天吃一次。臨睡前溫開水送下。 ­
用量與用法:如第一次用量六粒,服葯兩個小時左右即見效,有效是:「⒈全身發熱或微汗(排邪)。⒉次日晨起頭少有暈感(到劑量)。⒊莫肢有不自主的抽動現象或患腰及下巴骨有不自主感(葯力作用)⒋各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或出現短暫性膚癢、失眠惡夢等。如略出現上面兩種反應,下次仍按6粒,如沒有反應,下次加1--2粒,直加到略見反應,如反應較重,下次吃減1--2粒,每次吃帶點反應為好。 ­ 禁忌:感冒有高燒不吃,孕婦不吃,肌膚潰爛不吃,有嚴重高血壓不吃、心臟病、肝炎、腎炎、肺結核、糖尿病不吃.女子經期,癌和瘤,j結石等身體炎症不吃. ­ 注意事項:⒈越吃越痛,屬正常現象(要是病人疼的受不住還可以在吃點輔助的葯把疼痛去掉)⒉不可隨意加倍服用,如誤服超量葯物飲涼開水解之。⒊此葯不可和其他葯物並放,以免誤服。⒋服葯時間,不吃生冷食物,不用冷水洗手洗臉,綠豆、酒煙類不吃。 ­ 聯系人:劉醫生 ­
地址:安徽省 宿州市 蘆嶺煤礦­

6、關於風濕

一、什麼是風濕和類風濕
風濕和類風濕是當前對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簡便稱呼。從西醫學的角度講,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兩種寒性炎症性病變。我們簡單解釋為風濕性關節炎輕一些,本病以全身遊走性疼痛為主要症狀,其關節等沒有形態改變;類風濕關節炎除疼痛外,還有腫脹、關節強直、軟組織攣縮、關節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改變,比風濕性關節炎要重得多。兩者間雖有病因相同之處,但病理機制、臨床症狀表現乃至治療,都不完全一樣。
二、什麼是痹(證)一痹病一風濕病
痹證、痹病、風濕病是中醫的病名,中醫有5000年的歷史,早在2500年前《黃帝內經》中就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的記載。清朝的林佩琴在《類證治裁痹證》一書中最早提出痹證的病名;宋朝的竇材在《扁鵲全書.痹病》一書中最早提出痹症的病名。漢代的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痙溫病脈證》一書中最早提出風濕為病兩字。因為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各醫家散居全國的天南海北,荒山野嶺,交通、通訊不便,各自為醫,所以病名據統計多達3744個,總觀其各自的論述,都很相似於現代醫學風濕或類風濕等疾病。近代中醫專家,學者按歷史的沿革把中醫的病名確定為風濕病。所以我研究院按全國統一稱此病的稱號—風濕病。
三、風濕病的病因和病機是什麼?
風濕病按西醫的觀點其患病原因是一種以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的非感染性炎症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很多學者認為與遺傳因素、自身免疫反應有關,總之目前西醫對病因病理至盡尚未明確。中醫認為發病原因和發病過程的道理大體有四種:
1、外感六淫之邪:
六淫之邪氣是指風、寒、署、濕、燥、火六種正常之氣太過的六氣侵入人身體引起發病的氣就稱為邪氣,風濕病是受到風、寒、濕邪氣侵入人身而發生的。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生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風寒濕邪閉阻經絡和關節,不通則痛,故而引起關節腫脹疼痛。
2、營氣衛血失調:
中醫講營氣衛血,營氣脈中、衛行脈外,陰陽相貫,氣調血暢。營養四肢百骸臟腑經絡。營衛和調,衛氣在外保護人的體表,防禦邪氣侵入身體,營衛不和,邪氣乘虛而入,故營衛失調是風濕病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3、臟腑陰陽內傷:
按中醫陰陽五行的觀點講,五臟是心、肝、脾、肺、腎。心主血脈: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腎主骨。發生風濕病主要是肝脾腎發生內傷,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體為骨是作強之官;肝為筋之本,、藏血生筋,統司筋骨關節;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來源,主四肢肌肉。人體的陰陽之氣必須保持平衡,如果陰陽不平衡,出現偏盛偏衰,受到邪氣侵入,所以發生風濕病的熱與寒的症狀表現。
4、痰濁瘀血內生:
痰濁與瘀血即是人體在病邪作用下的病理產物,也可以作為病因作用於人體,風濕病大多有慢性進行過程,疾病已久,則病邪由表入里,由輕而重,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臟腑功能失調的結果就產生痰濁與瘀血,這些就是風濕病情纏綿而難治的根本原因。
四、得了風濕病都有哪些症狀?
患風濕病的病人,因為患者年齡、性別、體質不同,所受的病邪不同,也就是得病的原因不同,所以表現出來的臨床症狀先後不一樣,但總的來說最早的症狀是疼痛,有時串痛,有時是局部劇疼。疼痛是每個病人第一個出現的症狀,其次出現關節的病變,某處一個關節、二個關節,或多處關節同時出現疼痛、腫脹、發熱、變形,關節活動受限,晨僵(每天早晨起床時關節僵),關節強直等一系列症狀,人體的指(趾)小關節、頸、胸、腰椎關節,上肢的肩、肘,腕、下肢的髖、膝、踝等關節處都可發生。
五、應當怎樣治療風濕病
風濕病的治療原則,是根據四診所收集的客觀臨床表現,以中醫的整體觀念為指導,運用辨證論治的方法,在對風濕病綜合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做出的臨床治療法則,如扶正祛邪、標本緩急,正治反治、三因制宜、血散疏通、同病異治與同病同治等。而在具體治療方法上有散寒通痹法、除濕通痹法、清熱通痹法、散寒祛風法、祛風化濕法、散寒除濕法、祛濕清熱法、養陰祛風法、寒溫並用法、通經活絡法、行氣活血法、祛濕化痰法、化痹散結法、化痰祛瘀法、補益脾胃法、益氣養血法、滋腎養肝法、溫補肝腎法等四十多種方法,我院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經篩選後,主要以散寒通痹,祛風化濕、行氣活血、通經活絡、緩急止痛、滋補肝、腎為指導的治療方法。
六、調動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是治療風濕病的關鍵
治療風濕病,我院多年的治療經驗之一是:必須調動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首先向病人介紹得病的原因病理機制,治療的方法,說明治療風濕病,病人和醫生要很好配合才能治好風濕病。因為風濕病的主要症狀是疼痛,病人出現活動就痛,所以病人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動,這樣使氣血不活,經絡不通,肌肉組織緊張拘急,關節筋腱粘連和攣縮,使肌肉、筋腱、關節變形,失去正常的功能。所以必須鼓勵病人除參加日常家務活動,做慢步走、快步走、慢跑、快跑,做各種鍛煉身體的功法,打太極拳,進行自我保健按摩等,調動自身的活動能力。活動是治療風濕病的關鍵,這些是我院治療大量病人成功經驗。
七、大家共同努力預防風濕病的發生
預防為主是我國衛生工作的四大方針之一,預防是指人民大眾了解衛生知識,把疾病消滅在萌芽之中,以保證身體健康不發生疾病,對風濕病的預防我們提出以下五點,供大家參考:
1、保持精神愉快。疾病的發生與人的精神狀態有密切關系,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的內傷是發病的重要因素,節情內傷多由陰陽失調、氣血虧損、抵抗力減弱,易使外邪侵入發病。
2、堅持經常鍛煉。「生命在於運動」說明經常注意身體鍛煉才能健康,才能提高御邪能力,鍛煉的方法很多,諸如:散步、慢跑、練氣功、做體操、打太極拳、做自我按摩等。
3、防範風寒濕邪
風寒濕邪是風濕病的發病原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受風寒濕邪的侵害。不能在潮濕的地方久留,不能席地而坐,更不能卧地大睡;不能在風口處貪一時涼爽受風,不能長年受寒,更不能汗後當風,總之感覺受風寒濕邪易於成疾,受累一世,終身遺憾。
4、合理調配營養
「只要營養豐富,身體就會健康」這句話並不全面也不可取,人體需要各種元素和營養物質,不是吃的好,營養好就身體好,而要調配合理,雞、鴨、魚、肉、蛋、蔬菜、五穀雜糧、豆製品的食用,必須按年齡、性別、身體狀況和身體需要,合理調配為原則。
5、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當身體健康情況有變化或感到某一處有不正常時,應盡早就醫,要求檢查、診斷、治療。這是保護自身健康的要點,因為有些疾病若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則治癒率比延誤治療高出幾倍。對風濕病也不例外,如果出現關節、肌肉、筋骨等處疼痛、腫、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我研究院就有很多延誤治療的病人,尤其是誤服一些激素葯物又並發股骨頭壞死,造成終身遺憾。
參考資料: 風濕和類風濕常識

7、《黃帝內經》五味所禁中的肉病、血病指的是什麼?

我不是高人,就個人理解交流一下:
樓主所述內容系內經素問二十三篇「宣明五氣」中內容,要了解內經原文,必須上下連貫,以經解經,不能摘錄一句或一段,這里應與整篇通讀,才可略解一二。
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為五入
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

《黃帝內經·素問》第五篇——陰陽應象大論這樣說: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征,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這樣就能明白:氣病、血病、骨病、肉病、筋病指的是體病,對應的是五臟病。

8、什麼是風濕病?

風濕一詞起源於古希臘。公元前4世紀,《希波克拉底全集》有關人體解剖一文中認為:人體的體液由於濕冷而下注於四肢、內臟引起疾病,即為風濕。我國《黃帝內經》(公元前5世紀)也把風寒濕三氣雜合稱為痹。因為風濕病大多累及關節而引起疼痛,所以風濕一詞一直沿用至今。 隨著醫學的發展,人類對風濕病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其實風濕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結締組織,大多數病人有關節、肌肉、皮膚黏膜的病變,與機體的免疫學異常有關,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包含了許多疾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皮肌炎、乾燥綜合征、硬皮病等,特別是紅斑狼瘡,是這類疾病中發病率高、病變范圍大、危害重的一種疾病。經過數代醫學專家的努力,用於治療風濕病的手段越來越多,對於風濕病的研究也已深人到分子生物學領域,但是還有許多未知領域等待著揭示,相信在科學飛速發展的今天,本病治癒率會越來越高。 目前風濕病的難點在於疾病的早期診斷,在許多風濕性疾病早期,病人往往僅僅表現為關節炎,或表現為白細胞低/血小板低,或發熱或口腔潰瘍,而在臨床其他科室中反復就診,延誤病情。希望隨著科普知識的普及,能有更多的人來認識風濕疾病,能讓風濕病患者及早得到正規、有效的治療。

與黃帝內經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