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熱痹"?和「痹熱」有區別嗎?
熱痹,病名。熱毒來流源注關節,或內有蘊熱,復感風寒濕邪,與熱相搏而致的痹症。又稱脈痹。出《素問·四時刺逆從論》。《證治准繩·痹》:「熱痹者,臟府移熱,復遇外邪,客搏經絡,留而不行,陽遭其陰,故(疒帬)痹熻然而悶,肌肉熱極,體上如鼠走之狀,唇口反裂,皮膚色變。」並可見關節紅腫熱痛,發熱,煩悶,口渴等症。治以清熱祛邪,宣痹止痛,用白虎加桂枝湯、升麻湯。熱毒盛者,用《千金要方》犀角湯加減。本病見於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期、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痛風急性發作期。痹熱就是發生熱痹時人體內的熱毒.
2、請問類風濕中醫是如何辨證的?
中醫治療注重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根據症狀,中醫將類風濕性關節炎分為行痹、痛痹、著痹、熱痹。常分為風濕熱痹、風寒濕痹、痰濁痹阻型、肝腎虧虛型等證型來用葯,如果關節紅腫熱痛,痛得十分厲害,並且遇到熱的東西後腫痛加劇,冰敷後腫痛緩解,關節活動不方便這就是熱痹,如果關節酸痛,不紅腫,不發熱,肌膚麻痹,患者手足沉重,舌苔白膩。那就要考慮是「風寒濕痹
3、如何區分風濕痹症的寒與熱?
那就選沒有蛇蠍蜈蚣的葯啊!
苗老爹肩周痛貼主要含大血藤、七葉蓮、土茯苓、土一枝蒿、金銀花,大血藤作為該膏葯的重要原料,在《簡易草葯》中就有記載:「筋骨疼痛,追風,健腰膝」之功效。該膏貼適用於急慢性肩周炎、肩關節疼痛、伸屈不利、活動障礙等的康復保健。
4、風濕熱痹與痰瘓痹久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及葯物配方有什麼?
風濕熱痹:症見關節疼痛
5、風濕與類風濕的區別
平時老百姓所說的風濕一般是指風濕熱和風濕性關節炎。它和類風濕雖都是風濕免疫病但卻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1、發病情況不同:風濕初發年齡以9-17歲多見,男女比例相當。類風濕以中年女性多見。
2、病因不同:風濕性是鏈球菌感染造成,而類風濕是多種原因引起的關節滑膜的慢性炎症。
3、症狀不同:風濕性常見累及大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不造成關節的畸形。還有環形紅斑、舞蹈症、心臟炎的症狀。類風濕往往侵犯小關節(尤其是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腕關節),也會侵及其他大小關節,晚期往往造成關節的畸形。還可出現類風濕結節和心、肺、腎、周圍神經及眼的內臟病變。
4、實驗室檢查不同:風濕抗O高,類風濕往往類風濕因子高,早期即可出現CCP、AKA陽性。
5、治療不同:風濕以消除鏈球菌感染為主,青黴素是首選葯物。同時對於關節疼痛、心臟炎等進行相關處理。類風濕以防止關節破壞,保護關節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目標。用葯上及早應用慢作用抗風濕葯。在關節疼痛腫脹期間應用非甾體抗炎葯控制疼痛等症狀。出現內臟並發症時進行相關治療。
6、預後不同:風濕治療後關節無變形遺留。類風濕晚期會出現關節畸形。
無論是風濕還是類風濕早期都可以出現關節的遊走性疼痛的,所以不能依照這個來判斷是風濕還是類風濕,檢查是可以區別出來的。
6、類風濕關節炎怎麼樣區分炎寒症 (寒痹)和熱症 (熱痹)
疼痛較劇,痛有定處,遇寒痛增,得熱痛減,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脈弦緊,為痛痹 (寒痹);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觸,關節活動不利,可累及多個關節,伴有發熱惡風,口渴煩悶,苔黃燥,脈滑數,為熱痹。
7、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本病辨證可分為風痹(行痹)、寒痹(痛痹)、濕痹(著痹)、熱痹(風濕熱痹)。
1.風痹(行痹)
肢體關節疼痛、酸楚,痛無定處,且以肩背、上肢症狀明顯,關節屈伸不利,初期或有惡風發熱等表證,苔薄白,脈浮。
2.寒痹(痛痹)
肢體關節疼痛劇烈,甚或冷痛,痛處不移,得熱痛減,遇寒加重,關節屈伸不利,苔薄白或白潤,脈弦緊。
3.濕痹(著痹)
肢體關節酸痛,沉重或麻木,關節腫脹,活動不便,痛有定處,苔白膩,脈濡緩。
4.熱痹(風濕熱痹)
關節疼痛、灼熱,甚至紅腫杴痛,不可觸近,得冷則舒,遇熱轉劇,或四肢肌膚伴有環形紅斑及結節,並多以下肢明顯,多兼有發熱,惡風,汗出,舌質紅,苔黃燥或黃膩,脈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