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手術後經常咳嗽該吃什麼葯
風濕性心臟病會導致瓣膜受損,出現瓣膜狹窄及關閉不全,可進行瓣膜成形或置換手術,可徹底解決瓣膜病變問題,改善患者術前的浮腫、咳嗽等症狀,術後需遵照醫囑注意日常調理。 風濕性心臟病術後咳嗽,其發生原因有多種可能,常見的有術後感冒和心功能不全。患者最好及時復診,檢查心電圖、心臟彩超、X線胸片、胸部CT等,找出引起術後咳嗽的病因,才能採取恰當的葯物治療措施。 風濕性心臟病術後咳嗽,如果是感冒所引起的咳嗽,沒有發生心力衰竭或處於心力衰竭緩解期,要及時對症用葯。為避免繼發感染引起心內膜炎,影響術後恢復,可在醫生指導下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咳嗽症狀若同心力衰竭有關,主要是由肺淤血所引起的,應繼續規范服用強心和利尿葯物,長期利尿時要適當補鉀。 風濕性心臟病術後恢復期間,須在醫生指導下正確選用ACEI和β受體阻滯劑,規范應用抗凝葯物,定期復查,監測INR值。術前已有心力衰竭的風濕性心臟病患者,要繼續應用強心、利尿葯物,以控制心衰,緩解咳嗽等症狀表現。如果發現夜晚咳嗽和呼吸困難更加嚴重,可能是心衰反復的表現,應及早就醫診治,平時注意避免飽餐、用力排便、勞累、感染等誘因。 總而言之,風濕性心臟病術後咳嗽的用葯應根據具體發病原因而定。如果是心力衰竭所致的咳嗽,應用強心、利尿葯物有助於糾正心衰,緩解症狀。風濕性心臟病術後應規范用葯,堅持低鹽、低脂飲食,注意對抗凝葯物有影響的食物,適當攝取富含粗纖維的蔬果,保持出入平衡。戒除煙酒,遠離刺激性飲品。保證充分休息,不可勞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疾病。
2、風濕性心臟聯合瓣膜病,用什麼葯可以治
你好,風濕性心臟病兩盒瓣膜病是很嚴重的心臟疾病,可以採用瓣膜置換術,適於聯合瓣膜病變或合並二尖瓣關閉不全;瓣膜鈣化、呈漏斗型狹窄;二尖瓣分離術後再狹窄。還可以使用中葯進行調理,中葯不會對人體器官產生毒副作用,並經科學組方,不僅對治療心血管病有效,而且對其它臟腑也有調理、保健作用。
3、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導致的心衰能吃諾欣妥嗎?
找專業心內科醫生檢查治療,別耽誤了。
4、風濕性心臟病吃!應該吃什麼中葯
病情分析: 你好朋友,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主要是由於風濕病累及心臟,侵犯心臟瓣膜,在瓣膜上形成贅生物,造成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引發血液流通障礙,無法供應全身血液需求而引起的.對於風心病的治療主要有西葯,中葯以及手術,如果風濕處於活動期需要用青黴素控制感染,根據心臟功能的情況進行相應處理,嚴重的瓣膜病變需要考慮手術.另外也可以配合一些抗風濕的中葯治療,祝你康復。
5、護理問題,風濕性心瓣膜病?
這類專業性的問題,為何不直接問醫生呢?跑來這里有何意?
6、風濕性心臟瓣膜病能活多長時間?吃葯能治嗎?
提問:所患疾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患者以前開始消化不良,胸悶,乾咳嗽,腳腫。1.5個月之前住院檢查。醫生說風濕性心臟瓣膜病。住院的時候檢查結果如下:超聲測值:升主動脈內徑28mm。主動脈根部內徑25mm。左房內徑44mm。左室舒末內徑45mm。左室收內徑27mm。室間隔厚度(D/S)8/13mm。左室後壁厚徑(D/S)8/13mm。主肺動脈內徑22mm。心功能:EF 64%(57%-75%)。FS 0%(20%-40%)。SV 0ml(60-120ml)。CO OL/min(3.5-8.0L/min)Doppler:肺動脈瓣0.6m/s。主動脈瓣1.4m/s。二尖瓣口:單峰1.5m/s。DT480mms。三尖瓣返流速度2.2m/s。右室壓力24mmHg。2D:左房增大,余房室大小正常。室間隔,左室後壁厚度正常。左室壁運動正常。未見節段性運動障礙。主動脈瓣增強增厚,瓣口流速1.5m/s,主動脈瓣口返流量G1/4。二尖瓣回聲增強增厚,開放受限,瓣口面積2.0cm2,M型超聲:前葉呈城牆樣運動,後葉同向運動。二尖瓣瓣:單峰1.5m/s,PHT144ms。CDFI:二尖瓣口舒張期見窄帶五彩血流束,收縮期二尖瓣口未見返流。返流量G1/4。三尖瓣回聲增強增厚,三尖瓣口返流量G1/4。住院十天就出院了。出院以後還是胸悶,乾咳嗽,呼吸不良。
7、治療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哪個醫生好.風濕
心臟瓣膜病是心臟疾病中較為嚴重的疾病之一,起病較為隱匿,早期常常不為病人所感覺,當自己感到不適時心臟瓣膜已出現病變症狀即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才到醫院就診。引起心臟瓣膜病變的原因是什麼呢?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引起該病的常見原因為風濕性心臟病;其次是先天性瓣膜病變等。近20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國也與國外一樣,瓣膜退行性心臟病將成為常見病和多發病。其次是風濕性心臟病。如何對瓣膜病變進行早期發現呢?主要是進行定期體格檢查,若在體檢時發現心臟雜音,即使病人無任何不適,也應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目前臨床對心臟瓣膜病變進行超聲心動圖和超聲多普勒檢查較為理想且無創傷性。個別復雜病人在超聲心動圖檢查不能最後確診時,可行心臟造影一般均能最後確診。一旦確診心臟瓣膜病變如何進行治療呢?目前國內外治療該病的方法,歸納起來有以下三種:葯物治療、介入性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葯物治療包括確定病因和對症治療,若風濕性心臟病合並有風濕活動,可用抗生素和大劑量阿司匹林或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及時控制風濕性活動,防止瓣膜損害程度加重。對症處理心力衰竭時,可用地高辛、利尿劑和血管擴張的葯物;若出現合並陣發性房顫或其他嚴重的心律失常等症狀,可給予胺碘酮、阿替洛爾等治療。介入性治療主要適用於中、重度二尖瓣狹窄、肺動脈瓣狹窄和主動脈瓣膜病變等。在經過內科葯物治療病情穩定後對中、重度二尖瓣膜關閉不全,中、重度主動脈瓣膜關閉不全,可考慮進行外科手術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如何實施外科治療呢?風濕性心臟病是指風濕侵犯心臟而引起的心肌和瓣膜損害,造成一系列心臟病理和功能的改變。風濕性心臟病所致瓣膜損害主要侵犯二尖瓣,其次是主動脈瓣和三尖瓣。心臟瓣膜一旦受到損害,血液定向流動就會遭到破壞,心臟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就會出現一系列臨床症狀:主要為心慌、氣短、活動後加劇,嚴重者出現下肢水腫、肝脾腫大、甚至不能平卧、行動困難。根據瓣膜不同的病理改變採取不同的手術方式。如單純二尖瓣膜性狹窄,以往常採用二尖瓣閉式擴張術,目前還可以通過介入行球囊擴張術,瓣膜功能可維持10年左右;以關閉不全為主的瓣膜損害可以通過成形手術矯治。一旦瓣膜出現增生性或鈣化性改變,則需行瓣膜置換術。根據瓣膜損害的部位,則可行單瓣或雙瓣置換術,如三尖瓣有關閉不全可一並行三尖瓣成形術,心房內如有血栓可同時清除血栓,房顫患者可同時行房顫消融治療。手術最佳時機是風濕得到控制,心功能在2~3級,也就是患者能輕度活動、生活能自立、尚能自行上3樓。一旦患者出現心衰症狀,需經抗心衰治療,使心功能得到改善並穩定後方能考慮手術。目前植入心臟人工瓣主要為兩大類,一是機械瓣,二是生物瓣。兩者主要區別是機械瓣耐久性強,但需終身生抗凝治療;生物瓣一般壽命在10~15年,易老化,但不需終身抗凝。心臟瓣膜術後的患者必須定期復查,有些需長期服用強心、利尿劑以及增加心肌能量的葯物。對置換機械瓣的患者需定期復查凝血酶原時間,調整抗凝葯物華法林的劑量,避免術後出現出血或栓塞的嚴重並發症,目前外科治療的成功率已達97%~99%。
8、我有慢性風濕心臟病咳嗽氣喘吃什麼葯好呢
風濕性心臟病系風濕熱後遺症,是因急性風濕熱引起心臟炎後,遺留下來並以瓣膜病變為主的心臟病。臨床表現是病變的瓣膜區出現相應的心臟雜音;心室、心房增大,後期出現心功能不全等。 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是常見的一種心臟病,是風濕病變侵犯心臟的後果,表現為瓣膜口狹窄和/或關閉不全,患者中女多於男。受損的瓣膜以二尖瓣為最常見,其次為主動脈瓣,也可以幾個瓣膜同時受累,稱為聯合瓣膜病變。由於瓣膜炎症反復發作,瓣膜增厚並縮短、粘連和纖維化造成瓣膜關閉不全和狹窄。可伴有風濕性關節炎。早期可無症狀,隨時間的推移產生心臟增大、心律失常,一般經過10~15年逐步出現心力衰竭。 由風濕熱引起的瓣膜病占其發病率的50%以上。超聲心動圖是診斷風濕性瓣膜病的最佳檢查方法。正常成年人二尖瓣口面積為4cm2~6cm2。病變後二尖瓣瓣口面積可減小,1.5cm2-4cm2為輕度狹窄,1.0-1.5cm2為中度狹窄,1.0cm2以下為重度狹窄,這時血流梗阻即相當明顯,病人表現活動後心慌、氣短、咳嗽、乏力、陣發性呼吸困難.咯血或發生心衰等,部分病例可發生心房血栓,血栓脫落可能導致腦栓塞或其它臟器的栓塞。一經明確診斷,特別是年輕病人有肺間質水腫和陣發性呼吸困難,心功能不全,二尖瓣狹窄中、重度以上,經系統的內科葯物治療,收效不明顯者,應施行手術治療,手術能使病員早期解除病痛,恢復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 風濕性心臟病病因 風濕性心瓣膜病亦稱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是指急性風濕性心臟炎後所遺留下來的以心臟瓣膜病變為主的一種心臟病。 風濕性心瓣膜病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臟病,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本病約佔40%,多數病人為20至40歲的青壯年,女性稍多。臨床上以單純二尖瓣病變最為常見,佔70%至80%,二尖瓣合並主動脈瓣病變次之,佔20%至30%。 風濕性心臟病症狀 以二尖瓣狹窄、二尖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關閉不全分別敘述。 (一)二尖瓣狹窄: 青壯年有見濕熱病史,心功能代償期可無症狀,失代償後,出現活動後氣短、心悸,陣發性呼吸困難。嚴重時端坐呼吸,咯血等,晚期出現右心衰。明顯二尖瓣面容(兩顴及口唇紫紅,心尖部觸到舒張期震顫)。 (二)二尖瓣關閉不全: 心功能代償期可無症狀,一般可心悸、活動後喘促、疲勞,乏力,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後期出現右心功能不全症狀,如肝大,下肢浮腫。體征明顯,心尖部可見搏動增強及觸到有力的局限性抬舉樣沖動,叩診心界向左下擴大。 (三)主動脈瓣狹窄: 重症者出現頭昏,甚者暈厥,心絞痛,心律失常,甚或猝死。晚期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症狀,體征為主動瓣區聽到響亮粗糙的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向頸部傳導,並伴有收縮期震顫等。 (四)主動脈關閉不全: 失代償期可見心悸、頭部有振動感,偶有心絞痛,重者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咳嗽等左心衰竭的表現。頸動脈及足背動脈搏動明顯,心尖瓣搏動增強,向左下移位,呈抬舉性。 風濕性心臟病治療 (一)二尖瓣狹窄: 大咯血採取坐位,用鎮靜劑如安定,利尿劑如速尿等;急性肺水腫處理與急性左心衰所引起的肺水腫相似,不同之處是不宜用擴張小動脈為主的擴張血管葯及強心葯,當出現快速房顫時,才需用西地蘭降低心室律。當急性發作伴快速室律時,首選西地蘭降低心室律。右心室衰竭宜低鹽飲食,利尿劑與地高辛為主治療。 (二)二尖瓣關閉不全: 1)內科治療:注意預防風濕熱與感染性心內膜炎。適當的體力活動與休息,限制鈉鹽的攝入量及呼吸道感染的預防和治療。合並心衰時,使用洋地黃制劑,利尿劑和血管擴張劑。 2)外科治療:為恢復瓣膜關閉完整性的根本措施,應在發生不可逆的左室功能不全之前施行人工瓣膜置換術。 (三)主動脈瓣狹窄: 1)內科治療:預防風濕熱與感染性心內膜炎,定期復查。中度和重度狹窄者,限制體力活動,預防心絞痛、昏厥與心力衰竭。心力衰竭限制鈉鹽,用洋地黃制劑,小心應用利尿劑。 2)外科治療:重度主動脈瓣狹窄的患者伴有心絞痛、昏厥、或心力衰竭為手術治療的主要指征,人工瓣膜置換術為治療成人主動脈瓣膜狹窄的主要方法。 (四)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1)內科治療:預防風濕熱與感染性心內膜炎。 2)外科治療:人工瓣膜置換術為嚴重主動脈瓣返流的主要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 1)心血瘀阻 主要表現: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作,咳嗽甚則咯血,兩顴紫紅,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治療原則: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2)氣血兩虛 主要表現:心悸氣短,頭暈乏力,面色無華,睡眠欠佳,舌質淡紅,脈細弱。治療原則:補血養心,益氣安神。 3)心腎陽虛 主要表現:心悸眩暈,胸脘痞滿,咳嗽喘急,甚則不得卧。浮腫尿少,手足不溫,舌質淡紫,脈沉細而數或結代。治療原則:溫陽利水,左以扶正。 風濕性心臟病護理 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是常見的一種心臟病,是風濕病變侵犯心臟的後果,表現為瓣膜口狹窄和/或關閉不全,患者中女多於男。受損的瓣膜以二尖瓣為最常見,也可以幾個瓣膜同時受累,稱為聯合瓣膜病變。由於瓣膜炎症反復發作,瓣膜增厚並縮短、粘連和纖維化造成瓣膜關閉不全和狹窄。早期可無症狀,隨時間的推移產生心臟增大、心律失常,一般經過10~15年逐步出現心力衰竭。因此對患風心病者應注意休息和在醫師指導下治療。有的病人能作手術治療。 護理要點 ◆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避免過重體力活動。但在心功能允許情況下,可進行適量的輕體力活動或輕體力的工作。 ◆預防感冒、防止扁桃體、牙齦炎等。如果發生感染可選用青黴素治療。對青黴素過敏者可選用紅黴素或林可黴素治療。 ◆心功能不全者應控制水分的攝入,飲食中適量限制鈉鹽,每日以10克(2錢)以下為宜,切忌食用鹽腌製品。 ◆服用利尿劑者應吃些水果如香蕉、桔子等。 ◆房顫的病人不宜作劇烈活動。應定期門診隨訪;在適當時期要考慮行外科手術治療,何時進行,應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定。 ◆如需拔牙或作其他小手術,術前應採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風濕性心臟病中醫治療 治療建議 出現以上症狀應上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風心病出現心力衰竭、心房顫動、腦栓塞等並發症時,應及時治療。 可在中醫師的辨證基礎上選用以下中成葯: 1.屬心陰虧損型宜滋陰養血,寧心安神。可服天王補心丹、硃砂安神丸。 2.屬心氣不足型宜養心益脾,溫陽補氣。可服歸脾丸、柏子養心丸。 3.屬心血瘀阻型宜通陽益氣、活血化瘀。可服血府逐瘀丸、冠心蘇合丸、復方丹參片等。 注意事項 1.不要過度進行體力勞動,但又不能消極靜養。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以不增加症狀為度。 2.每頓飯都不可以吃得過飽而增加心臟負擔,宜少食多餐。食物宜細軟,易於消化,清淡;不要食入過多的鹽類,有心衰水腫時更要控制鈉鹽的攝入。 3.要避免著涼、感冒,積極治療扁桃腺炎等 醫園網祝您身體健康!
9、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可申請大病門診嗎
可以
僅供參考
心臟病治療:心臟病患者應該隨身攜帶救心丸。教學視頻指出:心臟病急救可以採用針灸方法:針刺關元、少府。針刺關元一針,心臟就會跳起來。如果不見效,再針刺少府。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二個穴位同時下針。
心刺痛:是有瘀血。針灸巨闕、心俞、少府、神門、勞宮、關元。
心悶痛:是氣阻。針灸公孫、內關、天突、巨闕、關元、肝俞。
公孫、內關、巨闕、關元,治療心刺痛、心悶痛。
短氣:公孫、關元。 中指尖痛:心臟有病,繆刺中沖。
心房纖顫:內關、郄門、大陵、神門、厥陰俞、心俞、膈俞、合谷、太沖。
心動過速:可分為竇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一般用針灸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的是室上性心動過速。主穴:內關、神門、大陵、厥陰俞、心俞、膈俞。配穴:失眠加百會、四神聰。煩躁加太沖、三陰交。
心動過緩:內關、郄門、足三里、心俞。
期前收縮:主穴:內關、大陵、神門、厥陰俞、心俞、膈俞。配穴:足三里、膻中、脾俞、百會、四神聰。
傳導阻滯:內關、郄門、足三里、三陰交、心俞。
心臟病可以採用中醫方法進行治療。
(1),血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瓜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胸背痛,就是有時候胸痛穿到背部,有時候背痛穿到前胸,但是,不是心痛徹背那麼強,只是微微的隱隱作痛,這是胸中陽氣悶在胸中造成的。這是最輕的症狀。
( 2),胸痹,不得卧,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這是病情進入第二階段。
(3),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橫膈膜炎),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此處的心中是指胃部。枳實薤白桂枝湯針對實症,人參湯針對虛症。
(4),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生薑湯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湯針對心包周圍有積水,橘枳生薑湯針對濕痰阻到心肺之間。
(5),胸痹緩急者(心臟病隨氣候而變化,風濕性心臟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仁與炮附子等量打粉口服,日服三次。服量咨詢中醫師,方子說服一湯匙,因為湯匙大小不同。風濕性關節炎如果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薏苡附子散,胸痹是寒造成的,寒,用附子;濕盛,而且,濕在上焦,用薏苡仁。
(6),心中痞,諸逆,心懸痛(心包膜炎),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
桂枝生薑枳實湯針對心懸痛。
(7),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縱膈膜炎),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這是最嚴重的心臟病。在臨床上,講課教師使用的是烏梅赤石脂丸。是使用烏頭赤石脂丸,還是使用烏梅赤石脂丸,存在爭議。 建議咨詢針灸師、中醫師。
10、風濕性心臟病的用葯
對於老年人風心病,抗風濕已經是沒有用了,就對症治療就可以了其實你用的葯,還不如古老的其他葯,心衰利尿,西地藍,補充電解質,激化液,對房顫也有好處,吸氧。維拉帕米,房顫,低血壓的人要慎用,最好是不用,左卡尼汀,是不是左卡巴斯汀,是抗過敏葯,米力農,實驗證明不會對心臟有遠期好處,現在都不主張用了,其實還是經典的方法有效。,還省錢,最好加一瓶胃部止血,保護胃粘膜的葯,西眯替丁,有條件適量輸些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