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頭痛的中葯處方有哪些?
(1)黃連香薷zd飲加味
[主治]祛風除濕,通絡利竅。
[處方]黃連12克,香薷12克,藿香12克,佩蘭12克,厚朴9克,荷葉6克,竹茹6克,知母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早晚分服。
(2)新加香薷專湯
[主治]各種邪濕外侵肌膚引起的頭痛。
[處方]香薷10克、絲瓜絡10克、厚朴12克、連翹10克、扁豆花15克、金銀花10克、木棉花12克。
[用法]將上葯洗凈後加入3碗水,先用武火煲滾再用文火煲10分鍾即可
(3)獨活寄生湯
[主治]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
[處方]獨活9克,桑寄生、細辛、秦艽、防風、肉桂、牛膝、杜仲、熟地、當歸、川芎、白芍、黨參、茯屬苓、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
2、風濕病的中醫治療
3、什麼中葯方子在風濕疼痛方面效果最好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4、治風濕的中草葯有哪些
用於治療風濕常用中草葯很多,按其要要功用可分為以下幾類: 1、疏散風邪類:獨活、羌活、防風、麻黃。 2、溫經散寒類:桂枝、川烏、草烏、熟附子、細辛。 3、除濕蠲痹類: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蒼術、蠶砂、豬苓、澤瀉、滑石。 4、清熱通痹類:忍冬藤、銀花、連翹、黃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藍根。 5、通經活絡類:豨薟草、清風藤、威靈仙、絡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節、木瓜、海楓藤、千年健、透骨草、雞血藤、穿山甲、姜黃。 6、搜風剔絡類:全蠍、蜈蚣、地龍、蘄蛇、烏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蠶、蜂房。 7、活血化淤類:當歸尾、桃仁、紅花、赤芍、乳香、沒葯、五靈脂。 8、化痰散結類:半夏、茯苓、陳皮、制南星、白芥子、象貝。 9、益氣養血類:黃芪、黨參、當歸、白芍、熟地、雞血藤。 10、補腎壯骨類:熟地、補骨脂、骨碎補、淫羊藿、狗脊、續斷、杜仲、桑寄生、牛膝、仙靈脾、鹿茸、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
5、風濕麻痹用什麼中葯
針對風寒濕痹證有祛風止痛葯,通過辛溫發散,溫經散寒,以達到驅邪通絡止痛作用,常用葯物有:羌活、獨活、白芷、威靈仙、秦艽、細辛、川椒、桂枝等。但多為辛溫香燥的葯,易耗傷陰血,陰血不足的患者當慎用或禁用。
針對風濕熱痹證有清熱消腫止痛葯,通過清熱解毒葯物祛除熱毒之邪,以達到祛邪止痛的目的。常用葯物有:金銀花、連翹、黃柏、丹皮、土茯苓、薏苡仁、澤瀉、萆薢。木防己等。但多為苦寒的葯物,不適合脾胃虛弱的患者。
針對瘀血痹阻證有活血化瘀葯,通過活血化瘀通絡來止痛。常用葯物有:丹參、紅花、赤芍、三七、川穹、莪術、桃仁、水等。這類型的葯易耗血動血,不適合有出血傾向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