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性性心臟病病歷

風濕性性心臟病病歷

發布時間:2021-02-10 13:31:05

1、風濕性心臟病人如何服用抗生素我是一個有幾十年病歷的

建議找專業的中醫辨證施治,可達到標本兼治的治療目的。祝您和家人身體健康,感謝你對尋醫問葯的支持,有問題歡迎您咨詢,我們會及時為您解答.

2、心臟病病例分析

1.發病經過的特點是:反復發作,由輕逐漸加重,先由皮膚骨骼結締組織受累,逐漸累及內臟,先出現左心衰竭,逐漸累及右心,最終死於全心衰竭。患者先以喉痛、關節痛和發熱為初次發病症狀,此時僅為關節炎的症狀,後來逐漸出現心悸,即有心律失常產生,再後來逐漸出現氣促、活動耐力下降等心功能不全症狀,接下來出現不能平卧、咳嗽,是為左心衰竭表現,最後出現氣促加重、下肢浮腫、腹脹,是為全心衰竭,最終死亡。
2.主要損害了:外周結締組織,如咽部粘膜和關節;內臟:以心臟內膜和瓣膜為主,心衰後又波及肺和肝臟,主要是肺水腫和肝臟淤血,並出現了腹水。
3.考慮為風濕性心臟病,由於風濕因子侵犯心臟,在心內膜和瓣膜上形成贅生物,先導致二尖瓣狹窄和相對關閉不全,導致左心室負荷增加,左心室代償性肥大,同時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失去屏障,左房壓力增大,左房擴大,最終造成左心衰竭。繼而肺內淤血,肺動脈壓力增大,右心室壓力增大,引發右心衰,最終死於全心衰竭。
4.左心衰:多見於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二尖瓣疾病(包括先天和後天的)、主動脈瓣狹窄、室間隔缺損等左心負荷增加的疾病。心臟結構多以左室肥大常見,可出現二尖瓣及主動脈瓣相對關閉不全,血流動力學改變最主要是肺循環淤血,肺靜脈壓力增高,出現肺水腫,臨床上表現為咳嗽、氣促、勞動耐力下降,可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咳吐粉紅色泡沫樣痰等等。 右心衰:多見於肺源性心臟病、法洛氏四聯征、三尖瓣疾病(包括先天和後天的)、肺動脈瓣狹窄等右心負荷增加的疾病。心臟結構以右心室肥大常見,可出現三尖瓣及肺動脈瓣相對關閉不全,血流動力學改變主要是體循環淤血,中心靜脈壓力增高,出現下肢浮腫、肝臟腫大,門靜脈壓力增加,腹水出現。

我就知道這么多了,沒查資料,不保證一定對,希望能夠幫到你。

3、心臟病病例怎麼寫

心內科 風濕性心臟病

姓名
辛XX
工作單位職別
上海飯店副經理

性別

住址
上海市鳳陽路716號

年齡
60歲
入院日期
2008-3-11,10:00

婚否
已婚
病史採取日期
2008-3-11,10:00

籍貫
山東平原縣
病史記錄日期
2008-3-11,10:00

民族

病情陳述者
本人

入院類型
門診
入院方式
平車

入院診斷:風濕性心臟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Ⅳ級

主訴:反復發作勞累後心悸、氣急、浮腫20年余,加重2月余。

現病史:患者於20年前(1988年)起,無明顯誘因發現晨起時雙眼瞼浮腫,午後及傍晚下肢浮腫,未經特殊治療。1990年起於快步行走0.5km後,感胸悶、心悸,休息片刻即能緩解。1996年後快步行走200m,即感心悸、氣急;同時易患「感冒」,偶於咳嗽劇烈時痰中帶血。2003年起,多次發生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被迫坐起1小時左右漸趨緩解,無粉紅色泡沫樣痰,仍堅持工作。2005年以後則經常夜間不能平卧,只能高枕或端坐,同時出現上腹部飽脹、食慾減退,持續性下肢浮腫,尿少,活動後感心悸、氣急,不能堅持一般工作。在外院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房顫」。一直服地高辛,每日0.25mg,同時輔以利尿劑、擴血管葯物。2個月前,病人浮腫明顯加重,由小腿發展至腰部,尿量明顯減少,每日400~500ml,服利尿劑效果亦差,腹脹加重,腹部漸膨隆。休息狀態下仍感胸悶、心悸、氣急,夜間不能平卧,有陣發性心前區隱痛,輕度咳嗽,咯白色粘痰,自覺無發熱,無咯血。今日入院治療。

健康管理型態:患者於1972年至1976年間常宿營野外及經常發熱、咽痛,此後常感四肢大關節遊走性酸痛,但無紅腫及活動障礙。1996年起發現血壓增高,20.0~21.3/13.3~16.0kPa,間歇服復降片等葯治療。2006年後血壓正常。平時體質較差,易患感冒。無肝炎及結核病史。吸煙40年, 每日20支,近10年已少吸,戒煙2年。喜飲酒,每日100ml,近2年已少飲。無中毒及食物、葯物過敏史。家族中無類似病患者。

營養代謝型態:無異常。

排泄型態:每日排便1次,黃色成形軟便,排尿400~500ml每日,顏色淡黃。

活動/運動型態: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需輔助生活護理。

睡眠/休息形態:夜間不能平卧。

認知與感知型態:陣發性心前區隱痛。

自我概念型態:對自我滿意,感抑鬱、焦慮。

角色/關系型態:十年前病休、家庭關系和諧、社會交往正常、經濟好。

性生殖型態:30歲結婚,一妻一子二女,妻健。

壓力應對型態:對住院適應、無重大生活事件、家庭支持滿足、無宗教信仰。

4、病例分析

1.患者,男,58歲;
主訴:高血壓十餘年,突發暈厥,伴大小便失禁和右側肢體麻痹5天。
診斷:1.高血壓;2.腦血管意外:腦出血?
分析:患者為58歲老年患者,有高血壓病史10餘年,有長期便秘表現,以上均為腦血管意外的危險因素;5天前突發暈厥,並伴有大小便失禁和右側上下麻痹,提示左側大腦內囊區突發病變,結合危險因素,考慮為紋狀動脈出血所致。
臨床措施:CT檢查以明確診斷;檢測血壓、吸氧;降壓(180/100mmhg水平,不可太低);通便(開塞露或軟瀉葯,出血期禁用灌腸);護腦治療(防止腦水腫的進一步加重);止血治療;酌情考慮降顱壓治療(甘露醇有一定風險,酌情使用);必要時手術治療(出血灶>30ml)。

2.患者,女,60歲;
主訴:腦動脈粥樣硬化5年,突發頭暈伴上下肢麻痹4天;
診斷:1.腦動脈粥樣硬化;2.腦梗死;
分析報告:患者為60歲女性患者,有AS病史,是發生腦血管栓塞的高危因素;突發頭暈,並發現右側上下肢麻痹,提示左側基底節區供血不足,故考慮為腦梗死診斷。
臨床措施:CT平掃+增強以明確診斷;抗凝治療;抗血小板治療;降脂治療;護腦治療;擴管治療;不推薦溶栓,因為已超過溶栓時間窗。
3.患者,女,27歲;主訴略;
診斷:1.風濕性心臟病;2.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3.腦血管栓塞;
分析報告:患者為27歲年輕女性,有風濕性心臟病伴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病史,存在二尖瓣贅生物,容易發生贅生物脫落,隨血循環栓塞遠端血管;且患者起床下地活動時突發頭暈,以及兩天後出現的上下肢麻痹均提示贅生物脫落,栓塞顱內血管,造成大腦局部缺血,引起相應的神經系統症狀。
臨床措施:心臟B超、頭顱CT+DSA檢測,明確診斷;長程青黴素抗風心病治療;介入取栓;炎症控制後行二尖瓣瓣膜置換術;抗凝治療;抗血小板治療。
答案補充 這個題目其實就是考你對於腦出血、腦梗塞和腦栓塞的鑒別診斷。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5、先天性心臟病病歷怎麼寫

如果你抄是醫學專業人士,你應該不會到這里來問
先天性心臟病有很多種,沒有什麼固定的病例模板和葯物名稱,治療過程
不知道你是出於什麼目的
估計和醫療糾紛有關,請通過正常渠道解決問題 一知半解往往會誤人誤己
如果不是這樣,請諒解!

6、心臟病病歷

分析病歷啊》?

與風濕性性心臟病病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