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活動性風濕

活動性風濕

發布時間:2020-03-09 12:37:24

1、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性指標有哪些

紅細胞沉降率即血沉

2、治療伴高血壓的慢性活動性風濕性關節炎宜首選葯物

你好,這個可以用硝苯地平緩釋片,降壓治療效果比較理想,平時多測測血壓,風濕熱可以注射長效青黴素治療

3、排除活動性風濕病的檢查有幾項,是否需要空腹做

北京軍區總風濕免疫科介紹:風濕病--化驗項目
抗核抗體(ANA)
抗核抗體是血清中存在的一組抗多種細胞核成份自身抗體的總稱。
臨床意義: ANA可見於多種風濕性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物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類風濕關節炎(RA)、乾燥綜合征(SS)、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症(PSS)、多發性肌炎(PM)、皮肌炎(DM)及慢性活動性肝炎等。
抗雙鏈DNA抗體
脫氧核糖核酸分為雙鏈DNA(dsDNA)和單鏈DNA(ssDNA)兩種。
臨床意義: 前者可視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標記性抗體。後者則見於多種風濕性疾病。
抗組蛋白抗體
是一種鹼性核蛋白,是抗核抗體的一種。
臨床意義: 主要與物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有關。
抗核周因子
抗核周因子存在於頰粘膜上皮細胞核周胞漿內,為不溶性蛋白質。主要為IgG,也含有IgM及IgA成分,是上皮細胞的中等纖維結合蛋白或其前體。
臨床意義: 抗核周因子與類風濕關節炎有明顯的相關性,不僅陽性率高,特異性也好。抗核周因子可出現在類風濕關節炎早期,甚至在發病之前。在早期RF陰性的類風濕關節炎病人中可有53.3% 抗核周因子呈陽性。抗核周因子陽性、RF陰性的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往往預後較差,不僅有助於早期診斷,也有助於判斷預後。同時其與類風濕關節炎病情活動性指標也呈正相關。
抗角蛋白抗體
臨床意義: AKA角質層型陽性與RF、抗RA33/RA36抗體無關。因此,該抗體的檢測可對RF陰性或抗RA33/RA36抗體陰性的RA患者提供診斷指標。抗角蛋白抗體與疾病嚴重程度和活動性相關,在RA早期甚至臨床表現出現前即可出現。因此,對RA早期診斷和預後判斷很有意義。
M3 受體抗體:
M3受體抗體(即毒蕈鹼3受體)是一種主要分布於外分泌腺及平滑肌的膽鹼能受體,也是一種G-蛋白偶聯受體。
臨床意義
(1)抗M3受體抗體在SS診斷中的敏感性高(86.00%)、特異性強(96.03%),是診斷SS的標記性抗體之一;
(2)抗M3受體抗體在抗SSA、SSB、a-Fodrin抗體陰性的SS患者中的陽性率分別為81.00%、77.50%72.00%,因而該抗體對於抗SSA、SSB、a-Fodrin抗體陰性的SS患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3)該抗體陽性組ANA、RF陽性率高,IgG、IgA、CIC、ESR升高的發生率高。
BiP 抗體:
BiP抗體, 是一種內質網分子伴侶,該蛋白屬於HSP70 家族。
臨床意義
(1)抗BiP抗體可以在RA病程早期出現,並且具有較高的陽性
率。可能對RA的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
(2)BiP抗體可以在RF、CCP、HRF、RA33、 AKA、 APF等抗體陰性的血清中有很高的陽性率,對RA的診斷是一個很好地豐富和補充。?
(3)抗BiP抗體陽性組的RA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重於該抗體陰性組者。
抗細胞膜DNA抗體
抗細胞膜DNA抗體是一種可以在人B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外周血白細胞膜上表達的DNA分子。
臨床意義
(1) 抗細胞膜DNA抗體是一種診斷敏感性高、特異性強的SLE血清學指標之一。
(2)尤其對dsDNA、抗Sm、抗DNP、AHA、AnuA陰性的SLE的診斷有參考意義。

4、風濕三項是哪三項?

人們平常說的風濕三項指的是血沉,抗o,類風濕因子.
【紅細胞沉降率(ESR)】正常范圍:男性 0~15 mm/h;女性 0~20 mm/h.
檢查介紹:血液加抗凝劑後,置於特製的玻璃管中,測定紅細胞在一定時間內下降的距離,稱為紅細胞沉降率,簡稱血沉.
臨床意義:生理性增高:見於妊娠3個月至產後1個月,年幼小兒,60歲以上老人.
病理性增高:見於各種炎症,貧血,惡性腫瘤,大面積組織損傷或壞死(如心肌梗死,手術創傷等),嚴重腎病,高膽固醇,高球蛋白血症,結核病和風濕病活動期等.
在類風濕裡面,類風濕輕度活動時20~40mm/1h;中年活動度40~80mm/1h;高度活動時>80mm/1h.
【類風濕因子(RF)】正常范圍:膠乳凝集試驗 RF<20IU.
檢查介紹:是類風濕關節炎和其他疾病病人血清中出現的抗人變性免疫球蛋白的自身抗體.
臨床意義:增高:見於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及其他結締組織病(如乾燥綜合征,硬皮病,多發性肌炎);慢性肝炎病人及老年人等也增高.
【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正常范圍:ASO<400U
檢查介紹:簡稱抗「0」或ASO試驗.鏈球菌溶血素是溶血性鏈球菌的代謝產物之一.
臨床意義:①抗「O」值超過400單位,提示有過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因此,凡由此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猩紅熱,丹毒,急性腎炎等)會使抗「O」值增高.由於抗「0」與血沉的變化均無特異性,即使病人抗「0」,血沉都增加情況下,對活動性風濕病的診斷,仍應結合臨床表現來考慮.
②某些與溶血性鏈球菌無明顯關系的疾病,抗「O」值也可增加.如少數肝炎,腎病綜合症,結核病,結締組織疾病,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以及有些過敏性紫癜等病人,鑒別診斷時應結合臨床資料綜合分析.
以上是確診類風濕關節炎的風濕三項指標,以及其標准,超過正常標準的情況下,可以確診是類風濕關節炎,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患者本身的症狀反應,綜合來判定.
收費標准各個醫院不同

5、活動性風濕是怎麼引起的,會有什麼後果

上學了!但看到人們這么努力的捐錢,我又明白了世界上的一種愛!
當看見父母教育子女時,我明白了一種愛,那就是父愛和母愛.當看見老師教育學生時,當時大家都覺得很討厭,但長大之後就明白了,他們都很感謝老師.我又明白一種愛.
當看見我們班的錢琴芳同學生病沒來上學時,我們全班又湊了點錢去醫院看望了她……我又明白了一種愛――關愛.
當看見小孩小店裡貪了小便宜,回到家中後,父母卻反而說自己的小孩聰

6、風濕熱活動性的判斷方法與步驟是什麼?

迄今為止,風濕熱活動性的判斷仍是一個困難的問題。患者經過一個階段的治療之後,疾病的活動性有所降低,或在一些特殊的臨床症型如遷延型、亞臨床型的患者,風濕熱活動性的確定,不但對診斷,而且對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後均有很重要的意義。傳統採用的指標血沉和 C反應蛋白,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因為血沉常在心力衰竭時,或在激素治療後迅速下降至正常,而C反應蛋白僅在疾病早期呈一過性的陽性,這說明他們對判斷風濕活動性意義有限。下面是可以採用的判斷步驟和方法:①近期有無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②詳詢病史及細致檢查以發現輕症的關節炎或關節痛。③系統地監測體溫以發現有無發熱(尤其是低熱)。④檢查有無心臟炎的存在,注意原有心音、心率、心律和心臟雜音性質有無發生肯定的變化或出現新的病理性雜音。如收縮期雜音在Ⅱ級以上或新出現舒張期雜音意義較大。⑤注意短期內心功能有無出現進行性的減退或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⑥化驗室指標,如血沉、C反應蛋白陰性時應進行其他化驗室檢查。糖蛋白電泳(或粘蛋白)α 1或α 2可升高,前者提示病情活動性增高,後者提示慢性遷延活動,或疾病仍處於恢復期。CIC的檢測也能較正確反映風濕活動性;在風濕活動時如無其他免疫性疾病同時存在時,CIC可持續升高。如條件許可應測定抗心肌抗體和PCA試驗。抗心肌抗體在急性期或慢性期風濕活動性增高時可呈陽性。P CA試驗對風濕熱活動期,細胞免疫反應的存在有較高的特異性意義。⑦通過上述各步驟,如風濕活動存在很大的疑點時,可進行抗風濕治療兩周;如病情改善,提示有風濕活動的存在。

7、伴有高血壓病的活動性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應選用什麼葯?

針對高血壓的治療,
建議你使用長效制劑的中葯 利壓肽 葯性平和,葯效持久,無副作用與依賴性,具有理想的康復療效,對因高血壓引起的頭痛 、眩暈、耳鳴及腰酸腿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功效,還可以軟化血管,清除血液垃圾,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壓並發症,並能起到保護心腦腎等靶器官的作用。

可結合蕃楸草調理,沸水沖泡可做茶飲,有消炎抗菌、清熱解毒、調節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等功效.

8、風濕熱活動是什麼意思

風濕炎症活動
1.血常規白細胞計數輕度至中度增高,中性粒細胞增多,核左移;常有輕度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含量的降低,呈正細胞性,正色素性貧血。 2.非特異性血清成份改變某些血清成份在各種炎症或其它活動性疾病中可發生變化。在風濕熱的急性期或活動期也呈陽性結果。常用的測定指標有: ⑴紅細胞沉降率(血沉,ESR):血沉加速,但合並嚴重心力衰竭或經腎上腺皮質激素或水楊酸制劑抗風濕治療後,血沉可不增快。 ⑵C反應蛋白:風濕熱患者血清中有對C物質反應的蛋白,存在於α球蛋白中。風濁濕活動期,C反應蛋白增高,病情緩解時恢復。 ⑶粘蛋白:粘蛋白系膠原組織基質的化學成份。風濕活動時,膠原組織破壞,血清中粘蛋白濃度增高。 ⑷蛋白電泳:白蛋白降低α2和γ球蛋白常升高。 3.免疫指標檢測 ⑴循環免疫復合物檢測陽性。 ⑵血清總補體和補體C3:風濕活動時降低。 ⑶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急性期增高。 ⑷B淋巴細胞增多,T淋巴細胞總數減少;T抑制細胞明顯減少,T輔助細胞與T抑制細胞的比值明顯增高。T抑制細胞減少後,引起機體對抗原刺激的抑制減弱,破壞了免疫系統的自隱性。 ⑸抗心肌抗體:80%的患者抗心肌抗體呈陽性,且持續時間長,可達5年之久,復發時又可增高。 上列各項檢查聯合應用地,其診斷意義較大。若抗體和特異性血清成份測定均為陽性,提示活動性風濕病變;若二才均陰性,可排除活動期風濕病。抗體升高而非特異性血清成份測定陰性者,表示在恢復期或發生了鏈球菌感染的可能性較大;若抗體正常而非特異性血清成份測定陽性;應考慮其它疾患。

9、什麼叫做類風濕三項正常指標

抗溶血性鏈球菌抗體試驗(ASO):滴度超過500單位為增高,特別提示近期曾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急性風濕熱患者約有80%ASO增高,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風濕性關節炎也可見滴度增高。
血沉(ESR):血沉增快提示有風濕活動存在。部分患者病情緩解可降至正常。它的正常值:兒童0-10mm/H;成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類風濕因子(RF):類風濕成年患者陽性率高達70% -80%,兒童病人陽性率為30%左右。類風濕因子檢查對類風濕病不是惟一的診斷依據,因正常人中約1%~5%可見類風濕因子陽性。其他疾病也可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相反,類風濕因子陰性也不能排除類風濕關節炎,需要結合臨床全面考慮。

與活動性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