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補氣

風濕補氣

發布時間:2021-01-24 21:43:46

1、什麼葯治風濕麻木比較有效

僅供參考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2、治療風濕病?

治療風濕病就到當地的中醫院去。從此病屬於慢性疾病,中醫可以葯到病除。可以外敷葯還有擦。相應的葯酒治療效果很好。
但是如果是類風濕病的話就很麻煩。那個病很不好治療。

3、健脾補氣對除濕有益嗎?

健脾和除濕有什麼關系?

除濕葯必須和健脾補氣的葯一起吃才行,因為脾虛就會產生濕。這才是根本。脾沒有弄好,會不斷產生濕氣,不停的吃祛濕葯只是治標。這樣的話吃一輩子也不會好的。

沒聽人說去病如抽絲嗎,去濕不是單純的去濕,是要和健脾要同時應用效果才會快濕一般都帶有熱,簡稱濕熱.必須要吃清熱利濕和健脾的葯.如六君子湯加健脾散.
若體內有寒有濕,還是吃些溫葯的好,一味的吃涼葯不對症就是好不了
----------------------------------------------------------------------------------
你好!健脾主益胃,除濕主清熱,脾健運則濕難停滯。
健脾在中醫上指健運脾氣的一種治法。適用於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慾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常用方葯如參苓白術散、香砂六君子湯等。

除濕在中醫所說的濕有兩個方面,一是指身體里多餘的水分;二是指某些能引起身體免疫反應的物質(包括細菌、病毒等)。除濕就是把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利尿)或者減少、清除引起身體免疫反應的物質(包括提高免疫力)的過程。一些中葯有除濕的功效,就是說它在這兩個方面中至少一個方面具有功效。例如茯苓,中醫認為有利水除濕的功效,也就是認為它有利尿、增強抵抗力的作用。現代醫學對茯苓的葯理研究已經證明茯苓有:1、利尿的作用 2、能激活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並具有一定的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健脾除濕應多食小米、小豆和鯽魚——實際上本草綱目已經說明白了,小米能除濕、健脾、鎮靜;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赤小豆,《葯性論》說它能「通氣、健脾胃」;鯽魚甘鮮美味,有健脾、補虛的功能。三者合之,共奏健脾去濕、利濕消腫之效。

另外,健脾食物有:小米、鯽魚,蘿卜,蘋果,淮山,蓮子,茨實,豬肚,鴨子,鵪鶉等;去濕食物有:赤小豆,金針菜,意米,萵筍,扁豆,冬瓜等。還有兩中葯:1、白術: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療。具健胃強身和對四肢乏力及食慾不振等具療效。 2、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葯。具促進體內水分流動之功效,利尿並具安神之效。

平常應該注意:
1、不要久居潮濕之地,盡量不要到外面潮濕的地方勞作。 2、濕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但最好仍進行通風,注意室內的抽風和抽濕。3、潮濕往往與「寒」一起來,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濕食物。4、忌生冷食物,以免引致脾虛。5、天氣好時要多出外曬太陽,適當運動。

脾主運化水濕,脾健運則濕難停滯。

試用白術茯苓粥:白術15g,茯苓12g,加粳米煮粥食用。日一劑。

脾主運化水濕,但水濕有很多種,嚴重程度也不一樣。
四君子湯可煲湯,加些薏米可去除濕

4、如何改善風濕

【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理】 [編輯本段] 風濕病按西醫的觀點其患病原因是一種以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的非感染性炎症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很多學者認為與遺傳因素、自身免疫反應有關,總之目前西醫對病因病理至盡尚未明確。 中醫認為發病原因和發病過程的道理大體有四種: 1、臟腑陰陽內傷: 按中醫陰陽五行的觀點講,五臟是心、肝、脾、肺、腎。心主血脈: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腎主骨。發生風濕病主要是肝脾腎發生內傷,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體為骨是作強之官;肝為筋之本,、藏血生筋,統司筋骨關節;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來源,主四肢肌肉。人體的陰陽之氣必須保持平衡,如果陰陽不平衡,出現偏盛偏衰,受到邪氣侵入,所以發生風濕病的熱與寒的症狀表現。 2、外感六淫之邪: 六淫之邪氣是指風、寒、署、濕、燥、火六種正常之氣太過的六氣侵入人身體引起發病的氣就稱為邪氣,風濕病是受到風、寒、濕邪氣侵入人身而發生的。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生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風寒濕邪閉阻經絡和關節,不通則痛,故而引起關節腫脹疼痛。 3、痰濁瘀血內生: 痰濁與瘀血即是人體在病邪作用下的病理產物,也可以作為病因作用於人體,風濕病大多有慢性進行過程,疾病已久,則病邪由表入里,由輕而重,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臟腑功能失調的結果就產生痰濁與瘀血,這些就是風濕病情纏綿而難治的根本原因 4、營氣衛血失調: 中醫講營氣衛血,營氣脈中、衛行脈外,陰陽相貫,氣調血暢。營養四肢百骸臟腑經絡。營衛和調,衛氣在外保護人的體表,防禦邪氣侵入身體,營衛不和,邪氣乘虛而入,故營衛失調是風濕病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飲食注意事項】 [編輯本段]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般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膩之物。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要節制。飲食要定時、定量,食物的軟、硬、冷、熱均要適宜。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 (2)飲食宜清淡。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又長期以葯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茶飯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慾,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 (3)飲食不可偏嗜。雞鴨魚肉,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應搭配合理。 (4)正確對待食補與葯補。無論食補還是葯補,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須根據病情及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來進行。如牛奶、豆漿、麥乳精、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但體內有濕熱或舌苔粘膩者,多食反而腹脹不適,不思飲食;人參、白木耳、阿膠雖能補氣養血,但脾胃不和或濕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濕,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5)注意飲食宜忌。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的病程較長,如果患病後忌口太嚴,長年日久,影響營養的吸收,對疾病的康復不利。一般說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食用任何飲食,不必忌口。只是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關節紅腫灼熱時,不宜進辛辣刺激的食物;久病脾胃虛寒者,少食生冷瓜果及蝦、蟹、竹筍之類。一旦病情穩定,忌口即可放寬。 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配製葯膳時,應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採用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等法則。配膳時要根據「證」的陰陽、虛實、寒熱,分別給予不同的葯膳配方。一般而言,風(行)痹患者宜用蔥、姜等辛濕發散之品;寒(痛)痹患者宜用胡椒、乾薑等濕熱之品,而要忌食生冷;濕(著)痹患者宜用茯苓、苡米等健脾祛濕之品;熱痹患者一般有濕熱之邪交織的病機,葯膳宜採用黃豆芽、綠豆芽、絲瓜、冬瓜等食物,不宜吃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遊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症表現,急性炎症一般於2-4周消退,不留後遺症,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 風濕性關節炎飲食注意事項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般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膩之物。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要節制。飲食要定時、定量,食物的軟、硬、冷、熱均要適宜。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 飲食宜清淡。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又長期以葯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茶飯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慾,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 飲食不可偏嗜。雞鴨魚肉,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應搭配合理。 正確對待食補與葯補。無論食補還是葯補,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須根據病情及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來進行。如牛奶、豆漿、麥乳精、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但體內有濕熱或舌苔粘膩者,多食反而腹脹不適,不思飲食;人參、白木耳、阿膠雖能補氣養血,但脾胃不和或濕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濕,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注意飲食宜忌。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的病程較長,如果患病後忌口太嚴,長年日久,影響營養的吸收,對疾病的康復不利。一般說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食用任何飲食,不必忌口。 【風濕性關節炎的傳統治療方法】 [編輯本段] 風濕性關節炎的傳統治療方法法是益氣養血,祛風除濕,搜風通絡化痰祛淤。「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民間治療本病的良方妙葯有: 1:處方 海風藤、寬筋藤、忍冬藤、丁公藤、石楠藤、雞血藤各30克。 用法:共研細末,每服2克,日3次,28天為1療程。 療效:用葯1療程,有效率達91% 2:葯酒療法 內服葯方:白術、杜仲、仙靈脾各12克,全蠍、秦艽、防風、川烏、草烏、木瓜、牛膝、當歸、川芎、金銀花、麻黃、烏梅各9克,蜈蚣3條,白酒250毫升,紅糖250克。 製法:將葯、酒共致陶罐內,布封口,泥糊緊,文火煎2小時後,埋地下或放進井水中,去火毒, 1晝夜後濾渣取液備用。 用法:每飯後服35毫升,日3次,10天為1療程。 外用處方:大血藤、絡石藤、青風藤各30克,木瓜、沒葯各15克,牛膝、木防己、丹皮、乳香、 田七各12克,桃仁、桑支各6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葯浸酒內1周後用棉花沾葯酒塗擦患處,日3-5次 療效:治風濕性關節炎內服外擦1療程見效,3療程可愈。有效率達90%。 【風濕性關節炎的食療方法】 [編輯本段] 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不僅可以採用中醫、西醫治療,患者也可以輔以飲食療法,加快康復進程。 (1)木瓜湯 (組成):木瓜4個,白蜜1kg。 (做法):將木瓜蒸熟去皮,研爛如泥,白蜜1kg煉凈。將兩物調勻,放入凈瓷器內盛之。每日晨起用開水沖調1~2匙飲用。 (功效):通痹止痛。 (2)老桑枝煲雞 (組成):老桑枝60g,雌雞1隻約500g (做法):將老桑枝和雞加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喝湯吃肉。 (功效):能溫經散寒,清熱除濕。 (3)木瓜粥 (組成):木瓜10g,薏苡仁30,梗米30g。 (做法):木瓜與薏米、梗米一起放入鍋內,加冷水適量、武火煲沸後文火燉薏苡仁酥爛即可食用。喜糖食者可加入白糖1匙,宜每日或間日食用。 (功效):祛濕消腫,解熱鎮痛。 (4)川烏粥 (組成):生川烏頭3~5g,粳米30g,薑汁10滴,蜂蜜適量。 (做法):將烏頭搗碎研為極細末,粳米煮粥,沸後加入川烏頭末改文火慢煎,熟後加入生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溫服。患者有熱性疼痛,在發熱期間及孕婦忌服。本方不可與半夏、瓜蔞、貝母、白及、白蘞等中葯同服。 (功效):祛寒止痛。 【風濕性關節炎的普遍療法】 純天然鯊魚軟骨粉 80年代開始,在美日歐一些國家,開始把鯊魚軟骨粉作為代替療法的一環用於臨床治療。歐洲一些國家把鯊魚軟骨的萃取物認定為葯品。日本的一些醫療機構則選擇企業,提供臨床級別的純天然鯊魚軟骨粉。純天然鯊魚軟骨粉的不僅療效穩定得到驗證,更重要的是它沒有常規葯物所有的可怕的副作用,正在發達國家中逐步普及。

5、去身體里的濕氣吃什麼?還有補氣的?

要看你來的濕氣的輕重與存在部位了。自如果在中焦脾胃可以用白術、茯苓、薏仁等葯;如果是在肌肉關節中,比如風濕一類的病症的話,就要用祛風濕類的葯,比如蒼術、秦艽、徐長卿等葯。
補氣的主要是參類如人參、黨參、西洋參等還有黃芪。
中醫有個名方叫參苓白術散,具有益氣健脾滲濕功效,適合脾虛濕盛證。
以上回答是我個人意見,僅供參考,還是找專業中醫醫師診治調理為佳。

6、風濕吃什麼食物好

風濕病的人吃以下這些食療較好: (1)生薑雞:用剛剛開叫的公雞1隻,生薑100~250g,切成小塊,在鍋中爆炒燜熟,不放油鹽。會飲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內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於關節冷痛,喜暖怕寒者。 (2)鹿茸雞:以當年的公雞1隻,鹿茸3~6g,在鍋內燜熟,不放油鹽。吃肉喝湯,兩天吃完。可根據情況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關節紅腫疼痛者勿用。 (3)赤小豆粥: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濕熱。 (4)苡米粥:苡米30g、澱粉少許、砂糖、桂花適量。先煮苡米,米爛熟放入澱粉少許,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濕熱,健脾除痹。 (5)防風苡米粥:防風10g,苡米30g。水煮,每日1次,連服1周,能清熱除痹。 (6)木瓜湯:木瓜4個,蒸熟去皮,研爛如泥,白蜜1kg煉凈。將兩物調勻,放入凈瓷器內盛之。每日晨起用開水沖調1~2匙飲用。能通痹止痛。 (7)蔥白粥;煮米做粥,臨熟加入蔥白,不拘時食,食後覆被微汗,能解表散寒。 (8)生薑粥:粳米50g,生薑5片,連須蔥數根、米醋適量。用砂鍋煮米做粥,生薑搗爛與米同煮,粥將熟加蔥、醋。食後覆被出汗,能解表散寒。 (9)川烏粥:生川烏頭3~5g,粳米30g,薑汁10滴,蜂蜜適量。將烏頭搗碎研為極細末,粳米煮粥,沸後加入川烏頭末改文火慢煎,熟後加入生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溫服。患者有熱性疼痛,在發熱期間及孕婦忌服。本方不可與半夏、瓜蔞、貝母、白及、白蘞等中葯同服。此粥能祛寒止痛。 (10)老桑枝煲雞:老桑枝60g,雌雞1隻約500g,加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喝湯吃肉。能溫經散寒,清熱除濕。 (11)豬腳伸筋湯:苡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用紗布包好,與豬腳1~2隻,放於鍋內,文火煨爛,去渣,不放鹽。喝湯吃肉,分兩餐食用。能祛風濕,補肝腎。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般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膩之物。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要節制。飲食要定時、定量,食物的軟、硬、冷、熱均要適宜。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 (2)飲食宜清淡。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又長期以葯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茶飯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慾,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 (3)飲食不可偏嗜。雞鴨魚肉,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應搭配合理。 (4)正確對待食補與葯補。無論食補還是葯補,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須根據病情及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來進行。如牛奶、豆漿、麥乳精、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但體內有濕熱或舌苔粘膩者,多食反而腹脹不適,不思飲食;人參、白木耳、阿膠雖能補氣養血,但脾胃不和或濕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濕,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7、風濕吃什麼好

風濕病的人吃以下這些食療較好:(1)生薑雞:用剛剛開叫的公雞1隻,生薑100~250g,切成小塊,在鍋中爆炒燜熟,不放油鹽.會飲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內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於關節冷痛,喜暖怕寒者. (2)鹿茸雞:以當年的公雞1隻,鹿茸3~6g,在鍋內燜熟,不放油鹽.吃肉喝湯,兩天吃完.可根據情況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關節紅腫疼痛者勿用. (3)赤小豆粥: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濕熱. (4)苡米粥:苡米30g,澱粉少許,砂糖,桂花適量.先煮苡米,米爛熟放入澱粉少許,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濕熱,健脾除痹. (5)防風苡米粥:防風10g,苡米30g.水煮,每日1次,連服1周,能清熱除痹. (6)木瓜湯:木瓜4個,蒸熟去皮,研爛如泥,白蜜1kg煉凈.將兩物調勻,放入凈瓷器內盛之.每日晨起用開水沖調1~2匙飲用.能通痹止痛. (7)蔥白粥;煮米做粥,臨熟加入蔥白,不拘時食,食後覆被微汗,能解表散寒. (8)生薑粥:粳米50g,生薑5片,連須蔥數根,米醋適量.用砂鍋煮米做粥,生薑搗爛與米同煮,粥將熟加蔥,醋.食後覆被出汗,能解表散寒. (9)川烏粥:生川烏頭3~5g,粳米30g,薑汁10滴,蜂蜜適量.將烏頭搗碎研為極細末,粳米煮粥,沸後加入川烏頭末改文火慢煎,熟後加入生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溫服.患者有熱性疼痛,在發熱期間及孕婦忌服.本方不可與半夏,瓜蔞,貝母,白及,白蘞等中葯同服.此粥能祛寒止痛. (10)老桑枝煲雞:老桑枝60g,雌雞1隻約500g,加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喝湯吃肉.能溫經散寒,清熱除濕. (11)豬腳伸筋湯:苡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用紗布包好,與豬腳1~2隻,放於鍋內,文火煨爛,去渣,不放鹽.喝湯吃肉,分兩餐食用.能祛風濕,補肝腎.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般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膩之物.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要節制.飲食要定時,定量,食物的軟,硬,冷,熱均要適宜.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 (2)飲食宜清淡.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又長期以葯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茶飯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慾,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 (3)飲食不可偏嗜.雞鴨魚肉,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應搭配合理. (4)正確對待食補與葯補.無論食補還是葯補,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須根據病情及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來進行.如牛奶,豆漿,麥乳精,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但體內有濕熱或舌苔粘膩者,多食反而腹脹不適,不思飲食;人參,白木耳,阿膠雖能補氣養血,但脾胃不和或濕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濕,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8、類風濕病人氣虛吃什麼好

這個氣虛治療主要是通過補氣治療就可以的了,所以你的這個可以吃四君子丸進行補氣治療就可以的,

與風濕補氣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