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類風濕檢驗

風濕類風濕檢驗

發布時間:2021-01-23 13:15:40

1、類風濕抗體化驗結果

中醫怎樣診斷風濕類風濕病?
在我們的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一些患者,他們認為檢查結果陽性就是類風濕病,結果陰性就否認類風濕病其實這樣的認為是大錯特錯。

類風濕的化驗指標只是作為診斷類風濕病的一個參考值,在類風濕病的早期、活動期陽性率較高,最高有的指標達80%,也就是說有20%的指標可呈陰性。再者受服葯影響和在類風濕病的靜止期,其檢查結果可以是陰性。所以在類風濕病的診斷上,我認為輔助檢查結果只是一個輔助參考值,不能只憑檢查結果陽性或陰性來確診類風濕病與否?

診斷類風濕病在中醫學主要是依靠臨床表現:症狀和體征結合脈象,最後參考輔助檢查來確診疾病;有的患者手關節對稱性腫痛、變形、晨僵等類風濕明顯的臨床表現,但它的檢查結果卻是陰性,難道說它就不是類風濕疾病?所以診斷類風濕病,輔助檢查結果陽性更能支持診斷,如遇到檢查結果陰性類風濕疾病的診斷也不能排除。

綜上所述類風濕病的診斷是根據症狀和體征來確診,不能只憑檢查結果來判斷。希望類風濕患者讀到這篇文章,應該根據自己的表現來判斷自己的病情。

2、哪些檢查可確診類風濕

科學、有效的檢查,不僅有利於類風濕疾病的確診,也有利於主診醫生根據患者病情檢查採取合理化、科學化的有效治療方式。1、血液化驗檢查血小板升高、貧血、血沉增快和C反應蛋白升高都可能是RA病情活動導致,不過尚有一部分RA患者臨床上腰背痛等症狀較明顯但上述個別指標正常。類風濕因子是廣泛存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清中一種抗體,是被多數人熟知的、診斷類風濕關節炎是否存在的標准之一。需要注意的是,類風濕因子一般在0-20的范圍內,一旦出現偏高,引發疾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檢查出類風濕因子高,務必做進一步檢查,確診是否患了類風濕,從而採取科學治療。2、X線檢查是主要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檢查方法,通常按X線片關節部位的病變程度分為5級:0級為正常;Ⅰ級可疑;Ⅱ級有輕度關節炎;Ⅲ級有中度關節炎;Ⅳ級為關節融合強直。X線檢查還有助於關節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3、類風濕因子檢查RA病人類風濕因子高的機率高達90%~96%,而出現偏高,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就高,所以類風濕因子檢測,對確定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註:類風濕因子是出現在人體內的一種抗體,是類風濕發病的主要表現細胞抗原之一。4、骶髂CT、MRI檢查對於用X線等方式不能確診的、並且對病情有所懷疑的患者可進行CT檢查,這種檢查可清晰的看到各關節間隙及關節密度、關節間隙模糊情況、骨質糜爛及明顯破壞情況。同時可測定關節間的縫隙是否有變窄、變寬、強直或者部分強直等現象。5、關節液檢查關節液又稱滑液,是由關節滑膜細胞分泌而成,在無菌條件下,行關節腔穿刺,抽出關節液,進行顯微鏡觀察。一般會出現以下五種情況:正常關節液、非炎症性關節液、炎症性關節液、化膿性關節液、血性關節液。這些對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在診斷關節病變如:畸形、軟組織腫脹、關節滲液、骨性腫脹上也有很好的效果。6、免疫學檢查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與免疫系統發生病變有關。1)免疫球蛋白:血清IgA可輕至中度升高,IgA水平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活動有關,伴外周關節受累者可有IgA、IgM升高;2)血清補體:C3碎片和C4升高多見於外周關節受累者;3)抗肽聚糖抗體:有類風濕患者出現血清抗肽聚糖抗體升高的案例;4)抗93KD抗體:有報道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清發現抗果蠅染色體93KD區的抗體,用免疫印跡法還發現80%患者存在抗36KD、45KD、52KD和74KD核蛋白抗體,有助於早期診斷;5)循環免疫復合物:有類風濕患者出現血清循環免疫復合物升高的案例。7、微生物學檢查利用一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或分子、細胞研究各類微笑生物的形態結構、生長繁殖、生理代謝、遺傳變異、生態分布和分類進化等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使脊柱內部有機物溶解,達到檢查的目的。8、超聲影像檢查適於肌腱受累、肌腱端炎、滑膜炎、滑囊炎、囊腫及關節面軟骨和軟骨下骨的糜爛、侵蝕等病變的診斷。經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引流術及葯物注射等治療性檢查,尤其適用於處於深部的髖關節,或者是結構復雜及局部血流豐富的關節。由於類風濕的病因復雜,病因種類較多,所以除了以上的檢測方法之外,本著對病人負責人的原則,有時醫生還會採取一些其他檢查方式,如:微生物學檢查、超聲影像檢查(上文已介紹)等,有利於真正判斷是否患有類風濕以及時採取有效的方法治療。

3、類風濕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1.常規檢查:
(1)血常規:約30%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合並貧血,多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內病情活動期血小容板升高。少數情況下有白細胞降低,如Felty綜合征。
(2)急性時相反應物:大多數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活動期血沉增快及C-反應蛋白升高,病情緩解時可恢復正常。
2.自身抗體:
(1)類風濕因子(RF):75%~85%的患者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並與病情和關節外表現相關。
(2)抗瓜氨酸化蛋白抗體(ACPA):抗瓜氨酸化蛋白抗體是一類針對含有瓜氨酸化表位的自身抗體的總稱,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並與類風濕關節炎的病情和預後密切相關。

4、風濕病檢查,風濕病應該做哪些的檢?

風濕病的種類相當繁多,包括十大類二百多種疾病,多為慢性疾病。在實驗時檢查方麵包括血常規,血沉、尿常規、大便常規檢查以及肝腎功能的檢查都是必不可少的,如白細胞數量的變化、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低、蛋白尿等都可能與風濕病密切相關,血沉、c反應蛋白、球蛋白定量、補體的檢查對於診斷和判斷病情活動度也很有幫助。此外,還需要做一些特異性檢查,比如自身抗體的檢測,包括抗核抗體譜、類風濕因子、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以及抗磷脂抗體、抗角蛋白抗體譜和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的檢測以及關節液的檢查等。

5、想化驗自己是不是類風濕,需要化驗些什麼

如果有關節的紅腫,疼痛表現,有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可查類風濕因子、血沉、C反應蛋白、抗CCP抗體。RA標准供你參考。
ACR/EULAR2009年的類風濕關節炎診斷標准:分關節受累、血清學、滑膜炎持續時間、急性時相反應物4個部分,評分為10分。總得分大於等於6分以上可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可疑類風濕關節炎大致設為3~4分(3-5分疑似類風濕關節炎)
1、關節受累 (0-5分)
1個中大關節 0分
2-10中大關節 1分
1-3個小關節 2分
4-10小關節 3分
>10個至少1個為小關節 5分
2、滑膜炎持續時間 (0-1分)
<6周 0分
≥6周 1分
3、血清學 (0-3分)
RF或抗CCP抗體均陰性 0分
RF或抗CCP抗體至少1項低滴度陽性(規定高於正常人上限水平且低於3倍正常人上限水平) 2分
RF或抗CCP抗體至少1項高滴度陽性(規定高於3倍正常人上限水平) 3分
4、急性時相反應物 (0-1分)
CRP或ESR均正常 0分
CRP或ESR增高 1分
備註:患者接受的每個評分范疇,按最高得分。例如,患者5個小關節受累同時四個大關節受累,評分為3分。

6、憑一些化驗判斷是否是類風濕

這些血液免疫學檢查有多種方法,各種方法的試驗數值不一樣的。
你化驗結果單上應該有個參考來數值范圍,你可以對照,只源要在那范圍之內就是正常的。從你的情況看,三個結果應該是正常的。

但是,要診斷不能單靠一兩項檢查作出結論。一般要綜合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百查結果,只有達到診斷要求的度幾個項目結果都異常的時候,才能診斷為類風濕。如果沒有臨床表現,應該可以排除類風濕。

7、如何鑒別類風濕

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一種表現。風濕性關節炎有兩個特點:一是關節紅、腫、熱、痛明顯,不能活動,發病部位常常是膝、髖、踝等下肢大關節;二是疼痛遊走不定,一段時間是這個關節發作,一段時間是那個關節不適,但疼痛持續時間不長,幾天就可消退。治癒後很少復發,關節不會受損。 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屬自身免疫性疾病,雖不屬於遺傳性疾病,但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多發生於20—40歲女性。早期症狀多為關節疼痛、腫脹、發僵、活動不便,時輕時重,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發展到晚期則會導致骨關節強直、變形,患者終生致殘,還可誘發心血管疾病。

8、已做風濕、類風濕系列檢查確診為類風濕

?

9、關於類風濕的鑒定

正常的。

與風濕類風濕檢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