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病療養

風濕病療養

發布時間:2020-03-09 06:50:21

1、風濕病滿身痛到哪裡療養好

看你是想看中醫還是西醫了,西醫積水潭,中醫德勝門

2、關於鞍山湯崗子療養院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問題

不太清楚,畢竟是療養院,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遊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症表現,急性炎症一般於2-4周消退不留後遺症,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
風濕在醫學上是指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風濕性疾病則指一大類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點為累及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包括肌、韌帶、滑囊、筋膜的疾病。關節病變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呈發作與緩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於患者的血液循環不通暢,導致肌肉或者組織所需要的營養無法通過血液循環來輸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營養而加速老化變得僵硬,嚴重的會導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縮,部分患者且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
葯物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葯。常用的抗風濕病葯物如下:
1.非淄體抗炎葯 此類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產生抗炎止痛作用,對解除疼痛有較好效果,但不能改變疾病的病程。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萘普生、雙氯酚酸等。
2.慢作用抗風濕葯 此類葯物多用於類風濕關節炎。對病情有一定控製作用但起效較慢。常用的有金合劑(肌注或口服)、青黴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3.細胞毒葯物 此類葯物通過不同途徑產生免疫抑製作用。常用的有環磷醯胺、甲氨蝶呤等。它們往往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和血管炎的二線葯物,副作用雖較多且較嚴重,但對改善這些疾病的愈後有很大的作用。
此外外科療法包括不同的矯形手術、人工關節的置換、滑膜切除等。手術不能治癒疾病只能改善關節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其他治療如GS骨研素。中葯方面可用葯貼輔助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者,可以同時服用西葯維生素B1(每次20mg、每日3次)和GS骨研素綜合治療GS骨研素30天修復軟骨,強效促進關節滑膜正常分泌,選擇性的分解異常增生骨垢,祛除風濕性關節炎,修復軟骨組織。60天營養骨骼,形成軟骨保護層,恢復韌帶彈性,增強肌腱伸縮力、提高關節抗磨性,康復不易復發,從根本上治癒風濕性關節炎!打通骨內血氧通路,見效更快,治療更徹底,解決增生的深層病源與治療難題。修復骨膜細胞的超活性物質ST歧化酶,直接識別並糾正變性軟骨細胞,修復損傷、壞死的骨膜與骨皮質再生活性,恢復和提高其原有生理機能,逐步打通和聯接內外兩個循環網,恢復增生軟骨部位的血氧供應,使因缺血缺氧而變異的軟骨細胞恢復原來的生理活性與形態。骨刺剋星棗酸性骨康因子,透髓吸收後層層包裹侵蝕鹼性骨刺,當酸性比例大於鹼性時,風濕性關節炎自然減輕,實現了根治風濕性關節炎。包括物理、康復、職業訓練、心理等治療,是本類疾病綜合治療的不可少的部分。

3、什麼氣候條件適合療養風濕病患者,或者什麼樣的氣候出現風濕病的幾率最小。

氣候一年四季溫暖、乾燥的地域。

4、我有類風濕去巴馬療養好嗎

風濕病類的不建議去巴馬常住,巴馬濕氣比較重,實在想去巴馬,建議冬季可以在那住上一個月,建議住在中醫村,有事了可以找醫生,身體不舒服直接走。

5、風濕如何去療養

風濕是由甲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中醫屬「痹症」范疇。 風濕是常見、多發且致殘率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位十二大醫學攻關難題。 風濕的傳統治法是益氣養血,祛風除濕,搜風通絡化痰祛淤。「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民間治療本病的良方妙葯有: 1:葯酒療法 內服葯方:白術、杜仲、仙靈脾各12克,全蠍、秦艽、防風、川烏、草烏、木瓜、牛膝、當歸、川芎、金銀花、麻黃、烏梅各9克,蜈蚣3條,白酒250毫升,紅糖250克。 製法:將葯、酒共致陶罐內,布封口,泥糊緊,文火煎2小時後,埋地下或放進井水中,去火毒,1晝夜後濾渣取液備用。 用法:每飯後服35毫升,日3次,10天為1療程。 外用處方:大血藤、絡石藤、青風藤各30克,木瓜、沒葯各15克,牛膝、木防己、丹皮、乳香、田七各12克,桃仁、桑支各6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葯浸酒內1周後用棉花沾葯酒塗擦患處,日3-5次 療效:治風濕內服外擦1療程見效,3療程可愈。有效率達90%。 2:處方:海風藤、寬筋藤、忍冬藤、丁公藤、石楠藤、雞血藤各30克。 用法:共研細末,每服2克,日3次,28天為1療程。 療效:用葯1療程,有效率達91%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四位一體養生保健法(一招兩式法打開太陽傘、泡腳法、推腹發、金雞獨立法) ~s% Md 一、一招兩式法打開太陽傘 1s%#$ 7 `rgn<I" 一招兩式即: }0eF~>Df 一招就是早睡覺,在每天的22點至1點必須在熟睡中 Z9:-rcr 兩招Yb +yw_5 1、 敲膽經:從環跳穴開始沿著大腿的外側也就是褲縫,半握空拳往下敲至膝 `)` n(B VSrr`B 蓋部的膝陽關穴, L{hnU7sY 只能從上網下,不能從下往上,每天敲三次,一次5-6分鍾。 wT `a3Ymm 2、 壓心包經: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並攏,用右手拇指壓左液窩處的極泉穴, Q.]}]QE  hO';{Nl/$ 亞腋窩處中間的一根經也是壓擠(手指一張一合的擠壓),壓完右液窩再壓左腋 &2`Fn!m ^4,a8` 窩,一天兩次一次5-6分鍾。 :cGt#d6 3、 做兩試15天之後打開太陽傘。 Ti'}MC+0 打開太陽傘 |7X:TfJ 在做完敲膽經和壓心包經15天以後,同樣每天要做敲膽經和壓心包經三次以後就 ]p;FZ4-T '1$!jmY 可以打開太陽傘,方法如下: lWqrU1Sjl 1、 雙手十指交叉,手心向上置於背後,雙肩用力向後聚攏同時頭往後仰整個 hWKJ,r%9; '3<fsK= 動作5秒種,做五次。 v@wb"jdFi$ 2、 做完(1)以後將雙手十指交叉,手心向上置於身前,身體向前傾斜45度 =e8bNg 7f~Sf 角,雙肩用力向前聚攏,同樣是聚攏5次,每次5秒鍾。 5vw{b? 3、 做完(2)動作後身體直立,將雙手十指交叉,手心向上置於身前,然後 Gkp< o =IUUeFv +r 深吸氣同時將交叉的雙手向上移動至檀中穴(心口向上三指處),然後翻轉雙手 .VkbYK 1*dRK6 吐氣雙手至丹田穴,同樣做5次。 L*Me."* 4、 做完以上三個動作後,將雙手心搓熱後在檀中穴處順時針方向搓揉3-5分 MdXchO-Lyc M4d47<'*~ 鍾,這就是打開太陽傘。 )x]3Zq 二、泡腳法 cetvQAGXY 每天用溫水泡腳15--20分鍾,如果有時間的朋友最好是上午的辰時9--11點,下午 P) uDLFp] NuYkz"O] 的申時3—5點這兩個時辰泡腳最好,再泡腳的同時楺壓太沖穴、用雙手指關節敲 ;/0 Q1- e5OsI Vtjr 打兩腿足三里穴100下,泡腳法的作用在於:疏肝理氣、健脾健胃、降低血壓、緩 )LdyC`S\c &<+ A((/i 解心腦血管。 <&!v1yR 三、推腹法 ;3 F"TH 每天晚上在睡覺前平躺在床上用自己的雙手疊加用手掌心從檀中穴沿著任脈線 M gC:b-&5_ cS.-7 (任脈線間人體經絡圖)往下推至中極、關元穴處也就是丹田處,每天推20下即 1pCieTz!PN 0[F:'_ 可。作用在於:提升元氣、排除濁氣、提高臟腹的功能。 x)UwV 四、金雞獨立法 a,o_`s< 每天的早、午、晚做三次單腿獨立閉上雙眼,開始的時候可能只能站三五秒種 jt@SZI` }@+NN ?P ,開始站不穩可以扶一點東西,但必須鍛煉的能獨立站住,逐漸就會延長時間起 $o+5/c?| *0_yT$ 道養生強體的作用,其作用在於:增強自身的平衡能力,對心腦血管病、高血壓都 2qi'g:qe m'-|{c 有調理的作用。 )>7%pz 養生的重要理念是:重在調理、貴在堅持

6、風濕怎麼療養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如何調理日常生活?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為促進疾病的恢復,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居住的房屋應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被褥要乾燥,輕暖。床鋪要平整。切勿在風口處睡卧。
(2)洗漱宜用溫水,晚間洗腳,熱水應能浸及踝關節以上,時間在15分鍾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
(3)出汗較多者,須用干毛巾及時擦乾,衣服汗濕後應及時更換,避免受風。
(4)注意氣候變化,天氣劇變寒冷時,及時添加衣服。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5)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慮,也不可滿不在乎,更不能情緒低落。要善於自製,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心胸寬廣,愉快生活。
(6)堅持鍛煉身體,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飲食應注意什麼?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般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膩之物。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要節制。飲食要定時、定量,食物的軟、硬、冷、熱均要適宜。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
(2)飲食宜清淡。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又長期以葯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茶飯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慾,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
(3)飲食不可偏嗜。雞鴨魚肉,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應搭配合理。
(4)正確對待食補與葯補。無論食補還是葯補,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須根據病情及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來進行。如牛奶、豆漿、麥乳精、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但體內有濕熱或舌苔粘膩者,多食反而腹脹不適,不思飲食;人參、白木耳、阿膠雖能補氣養血,但脾胃不和或濕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濕,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與風濕病療養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