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為什麼可以治療風濕性疾病?
大劑量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治療免疫缺陷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些感染性疾病開始於本世紀80年代初,近來國內也有用其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病,並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目前,該療法主要用來治療下列疾病: (1)抗磷脂抗體綜合征:大劑量靜脈輸注免疫球蛋白可以明顯降低抗心磷脂抗體的滴度,減輕臨床症狀。尤其對於妊娠婦女,更可減少胎死宮內、先兆子痛和動靜脈栓塞的可能性,避免先兆流產、流產的發生,促進母嬰健康。 (2)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大劑量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可以使病人的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水平下降,臨床症狀好轉並減少激素的用量。但對於合並惡性腫瘤的肌炎患者療效不明顯。 (3)系統佐血管炎:尤其適於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陽性病人。 (4)類風濕關節炎:可使病情緩解,症狀改善並可顯著降低類風濕因子的滴度。對難治性的類風濕關節炎需持續使用該療法。 (5)難治性紅斑狼瘡:國外有應用大劑量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成功治療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所不能控制的紅斑狼瘡的報道,國內也有類似的經驗。該療法對不同病人差異較大,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大劑量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的副作用有:頭痛、寒戰、低血壓、皮疹及靜脈炎等,可與少量氫化可的松合用。因其易增加心血管系統發生血栓、栓塞的可能性,故一般情況下老年人不宜使用。大劑量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價格較昂貴,也給臨床應用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如何讀懂風濕病化驗單
風濕性疾病是一大類常見病,多發病,且多數疾病需經過一系列的化驗檢查才能確診。由於風濕病診斷治療在我國起步較晚,有很多大型醫院都尚未成立風濕病專科。而風濕病的化驗項目發展很快,近幾年發現了多種用於風濕病早期診斷和幫助判斷疾病預後的化驗指標,不僅大多數病人看不懂風濕病化驗單,甚至連其他專業的醫生也不能正確理解這些化驗。風濕病化驗項目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自身抗體的檢測。所謂自身抗體是我們自身體內的防禦組織過度反應,對體內的正常組織產生抵抗,也就是自身抗體,用來破壞這些正常組織。自身抗體的檢測對於風濕病的診斷,特別是對於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診斷至關重要。現在應用於風濕病臨床的自身抗體主要有:類風濕因子、抗角蛋白抗體譜、抗核抗體譜、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抗磷脂抗體等。一、 類風濕因子(RF)類風濕因子最初在類風濕關節炎(RA)病人的血清中發現,故認為可以用來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目前RF作為RA的篩選試驗有一定的價值,至少75%的RA病人RF是陽性。而且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提出了7條RA診斷標准中, RF陽性為其中之一,符合其中的四條者可診斷為RA。RA患者出現RF,提示病情預後不良,同時也提示該病人不僅可由關節症狀,還可有關節外表現也就是多系統受累的表現。且隨著RA病人關節症狀持續時間的延長,RF的出現率也隨之增高,如:3個月時33%,1年75%,18個月90%。因此,當初次檢測結果為陰性而臨床上仍高度可疑時,重復檢測RF有一定意義。RA也不能完全依靠RF陽性來診斷,也就是說,不是RF陽性且有關節腫痛的就一定是RA,而RF陰性的就一定不是RA。這是因為RF還可以出現於下列一些疾病,乾燥綜合征、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硬化症、急性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慢性炎症性疾病、腫瘤、其它高球蛋白血症狀態、慢性肝病,大約5%的老年人也可出現RF陽性。二、抗角蛋白抗體譜 抗角蛋白抗體譜中包括抗角蛋白抗體(AKA)、抗核周因子抗體(APF)、抗CCP抗體等,它們都是用於RA早期診斷的自身抗體,可以輔助RF,提高RA的早期確診率,早期正確治療,改善預後。三、抗核抗體譜抗核抗體(ANA)中的「核」字指的是細胞核及細胞核中的成分。ANA是指抗細胞核內成分的抗體。因為細胞核包含多種成分,所以ANA其實是抗核內多種物質的抗體譜,又稱為抗核抗體譜ANAs。ANAs 陽性的病人要考慮結締組織病的可能性,但應多次或多個實驗室檢查驗證為陽性。此外,正常老年人或其他非結締組織病的病人血清中也可能存在低滴度的ANAs。因此,ANAs的檢測應有滴度的測定和報告。根據細胞核內各種成分的理化特性和分布部位及其臨床意義,將ANAs 分成抗DNA,抗組蛋白,抗非組蛋白,和抗核仁抗體四大類。其中抗非組蛋白抗體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用到的抗ENA 抗體。 對於ANAs陽性的病人除了檢測滴度外,還應分清是哪一類。不同類別的ANAs有不同的臨床意義,具有不同的診斷價值。抗DNA抗體,特別是抗dsDNA抗體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特異性診斷抗體,而且對於狼瘡腎炎有很強的診斷價值。抗組蛋白抗體陽性的紅斑狼瘡患者多考慮葯物性狼瘡的可能。抗核仁抗體陽性多見於系統性硬化症的患者。抗ENA抗體譜中抗Sm抗體最早發現在一名名叫Smith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血清中,後發現可以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且特異性很強;抗SSA、SSB抗體是兩種用於乾燥綜合症患者診斷的自身抗體;抗RNP抗體可用於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的診斷;抗Jo-1抗體陽性可以幫助診斷多肌炎/皮肌炎;抗Scl-70抗體可用於系統性硬化症的診斷。四、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ANCA)對血管炎病尤其是韋格納肉芽腫的診斷和活動性判定有幫助。五、抗磷脂抗體 抗磷脂抗體與血小板減少、動靜脈血栓、習慣性自發性流產有關。上述的多種抗體對風濕病的診斷極有價值,但敏感性和特異性有一定范圍,而且檢測的技術也可引起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因此風濕病的診斷仍要通過臨床與實驗室自身抗體的結合。
3、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都偏高,類風濕因子高可以診斷是什麼病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初步考慮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可以參照類風濕診斷標准逐條對照。
類風濕屬於自身免疫系統疾病,需要注意控制。另外,也不排除單純的關節炎的可能。
建議:
1、規范檢查,根據醫生的建議,做針對性的檢查,方便確診;
2、如果確診為類風濕,積極治療,因為類風濕的致殘率比較高,而且非常容易復發,痛苦系數高;
3、治療時可以中醫並重,治療效果往往更加理想,尤其是中醫的理療,對類風濕病人非常重要。
祝早日恢復健康,請採納!
4、IgG免疫球蛋白-G和ESR血沉高是風濕還是類風濕?謝謝!
1、風濕病患者在進行葯物治療的同時,切勿忽視「對症進食」,特別是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量。低脂牛奶、奶製品和魚肉是風濕患者的理想食品,特別是魚肉可以緩解風濕病人由於關節腫脹帶來的疼痛感。
2、風濕病人飲食一般以進食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為總原則,加強營養,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生冷、油膩之物。禁止飲酒,宜多喝水。
3、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受濕。任何諸如感冒等感染性疾病都會加重病情。居住的房屋應向陽、通風、乾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不要在風口處睡卧。
4、使用膝關節理療儀輔助治療,現在市面上口碑比較好的就實惠商城的九耀理療儀吧,一般情況下1個星期左右能緩解疼痛,適合受到寒氣侵襲所導致的各種涼、痛、酸、麻。
5、免疫球蛋白E高,是不是有風濕
免疫球蛋白e高原因很多,大部分原因是風濕免疫性疾病,也有慢性肝病,血液病等建議配合醫生做進一步檢查為好。
6、免疫全項+風濕抗體.
你好
血鉀低,而且伴心律失常,首先應該是補鉀,使鉀維持在3.5~5.5。
免疫球蛋白G明顯偏高,抗核抗體陽性,抗ro52弱陽性,考慮結締組織病如狼瘡、類風濕。建議詳細查下抗核抗體譜(包括抗DNA抗體、抗SSA抗體等),以明確診斷。
7、類風濕免疫力低是什麼意思?還有免疫球蛋白G低是什麼意思?
類風濕關節炎實驗室檢查
現有的血液、生化、血清和其他實驗室檢查,雖無特異性,但有助於邊緣病例的診斷、預後的判斷及對治療效果的評價。
(1)血液檢查 ①血紅蛋白和紅細胞 類風濕關節炎病人,鐵貯存正常,但其利用有缺陷,因此病人常見貧血;若服用抗類風濕關節炎葯物引起胃腸道出血,則更會引起貧血。
②白細胞 疾病活動期稍增多,少數病人有嗜酸性細胞的升高。
③血小板 在疾病活動期略有增高。
④血沉活動期增快。
⑤C反應蛋白 在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升高,在緩解期下降,有助於判斷疾病的變化和治療效果。
⑥免疫方面 早期出現免疫球蛋白M(IgM)增加,以後免疫球蛋白C、A(IgC、IgA)均升高,但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升高與該病的病程或階段,以及類風濕因子滴度無關。總補體、補體C3在嚴重病例可下降。
⑦類風濕因子 80%左右類風濕關節炎病人血液中呈陽性。類風濕因子滴度越高,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的可能性越大。類風濕因子滴度越高,出現越早,病變有逐漸加重的趨勢,可作為判斷預後的一個指標。
⑧抗核抗體 在10%—20%類風濕關節炎病人中,有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相似的抗核抗體。與系統性紅斑狼瘡不同的是,這些抗核抗體屬於免疫球蛋白M型,而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其部分抗核抗體屬免疫球蛋白G。此外,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抗核抗體滴度一般低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
(2)滑液檢查 呈混濁草黃色漿液,白細胞計數(2~ 7.5)X109/升,約50%—70%為中性粒細胞。補體水平常有降低,類風濕因子一般陽性,黏蛋白凝固試驗塊鬆散。
(3)活組織檢查 當須排除其他疾病時,可取滑膜活組織檢查;類風濕結節也可進行活組織檢查證實。
8、抗核抗體+1:100就是類風濕
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可以弱陽性,但抗核抗體陽性不能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