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活動期風濕

活動期風濕

發布時間:2021-01-17 22:05:45

1、類風濕活動期治癒需要幾個療程

您好,類風濕早期一關節腫痛,晨僵等為典型表現,晚期病情進一步加重,可以出現關節畸形,功能障礙,甚至殘疾,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種致殘率非常高的疾病.目前常規治療類風濕的葯物主要有非甾體消炎葯,免疫抑制劑,激素以及生物制劑等,這些葯物可以暫時緩解症狀,但是不能抑制骨質破壞,不能治癒疾病.我院通過中醫蜂療治療類風濕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以蜂針治療為主,輔以中葯,蠟療等,消炎鎮痛,調整免疫,對中早期類風濕可以完全治癒.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歡迎隨時咨詢,祝早日康復.

2、類風濕患者(活動期)哪些工作適合?

該病要依病情來看的,一般來說,不適合室外的及重體力勞動,也不適合在陰冷、潮濕的環境中工作。精神高度緊張的工作也不太合適。手部也不宜過復度勞累。一般的辦公室工作、可以自由支配時間的工作是比較合適的。類風制濕的患者建議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過於寒冷的地方。平時一定要注意保暖。類風濕患者可以從事一般的輕松點的辦公室工作、還有可以自由支配時間的工作也是比較合適的。不能從事一些體力勞動工作和在陰冷潮濕的地方工作。如果有條件最好不要去工作了,靜養是最好的!

3、內風濕不在活動期能查出來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類風濕因子引起的,不管是不是在活動期內一般通過檢查類風濕三項都可以檢查出來。

4、得了類風濕每天堅持走路有好處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日常鍛煉
活動期:應適當休息,以減輕關節疼痛,預防炎症擴散,處級和減輕炎症對關節炎的破壞;此期患者可取卧位、坐位或靠坐在床頭,在肢體不負重的情況下被動或主動活動四肢,作肘膝關節屈伸、指腕關節舒展和屈曲等動作的練習。每天可多次進行。在病變關節的活動范圍內,作肌肉的主動靜力性收縮運動。(肌肉用力綳緊維持收縮5—10秒,連續10次)。主要有膝關節伸直,做股四頭肌的靜力性收縮等。對疼痛明顯的關節,根據情況可採用護腕、護膝、夾板等,將關節制動。但固定時間不宜過長,白天的固定應允許手指充分活動,或取下固定兩三次,以方便受累關節運動和關節肌肉的力量訓練;夜間要能予以關節最大的支持力,使受累關節保持功能位。
鍛煉宜早進行:練習時不應引起劇烈的疼痛,結束後疼痛不宜持續2小時。卧床與下地、卧位練習與坐位練習宜交替進行,運動量要嚴格控制,從小運動量開始,逐漸加大 ,不可一蹴而就。重症患者宜絕對卧床休息,交替仰卧及側卧,保持關節功能位。
好轉期:不宜進行大運動量的練習,可在床上練習、抗阻力練習、扶拐站立或步行;
為保持關節活動度,每天應做一定量關節活動,在關節可活動范圍內,被動或主動做各關節持續性全范圍運動,動作要輕柔、舒緩。如伸臂、屈肘、抬肩、用力伸指、握拳、伸膝、伸髖、搖踝等運動。每次盡量做到最大限度。即使關節局部有輕度腫脹、輕微疼痛也要進行。

穩定期:主張多做一些關節負重小或不負重的運動。此期關節活動應由被動運動轉為主動運動。最後為抗阻力運動。但各種運動訓練要循序漸進,針對關節炎所編的醫療體操、太極拳、健身操、游泳等有助於關節的康復。

5、你的類風濕關節炎是否正進入活動期?

類風濕關節炎雖然是個常見的疾病,但很多人對它的認識不是很透徹,在治療時往往出現誤區,比如說,類風濕關節炎在緩解期和活動期,治療葯物和日常護理都是有差別的。因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需要甄別疾病發展階段,接下來就跟大家聊聊如何判斷類風濕關節炎的活動性? 

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目標之一就是控制關節腫痛個數小於“1”。

如果關節腫痛數量多於1個,則認為治療不達標,數量越多,說明活動度越高。常見的腫脹關節部位為腕、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膝關節等,亦多呈對稱性。

關節炎必須是疼痛和腫脹同時存在,腫脹是因為疾病活動導致的,如果只是疼痛卻沒有腫脹,不一定是關節炎發作。

關節活動的難易檢查

(1)晨僵超過60分鍾,考慮疾病進入活動期

晨僵,是早晨起床後病變關節感覺僵硬(日間長時間靜止不動也會出現),如膠黏樣的感覺。簡單的判斷方法包括起床後手指僵硬不適、握拳困難或擰毛巾、持筷費勁等。

晨僵常被作為觀察疾病活動的指標之一,其持續時間和關節炎症的程度成正比,其他病因的關節炎也會出現晨僵,但由類風濕引起的會更明顯和持久。

(2)完成日常活動的難易程度

關節功能會隨疾病的不良進展而下降,完成活動的難易程度與關節受累狀況、急性炎症反應都有很好的相關性。

患者在完成以下日常動作時,如果感覺越痛苦,那病情可能越嚴重,需要及時就醫。

①穿衣服 ②上床、起床 ③拿水杯、喝水 ④走平路 ⑤洗澡 ⑥彎腰拾東西 ⑦開關水龍頭 ⑧上下車

實驗室指標檢查

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是個長期過程,需要定期檢查血沉、C反應蛋白、RF、CCP 等,以評價疾病是否活動以及活動程度。

與活動期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