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病早期症狀,風濕病怎麼治療呢?
貝赫切特綜合征又稱白塞病,是一種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屬於血管炎的一種。其可侵害人體多個器官,包括口腔、皮膚、關節肌肉、眼睛、血管、心臟、肺和神經系統等,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和會陰部潰瘍、皮疹、下肢結節紅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潰瘍、小腸或結腸潰瘍及關節腫痛等。貝赫切特綜合征需要規律的葯物治療,包括各種調節免疫的葯物,不治療則預後不好,嚴重者危及生命。
病因
目前該病的發病原因不完全清楚,可能與遺傳(如HLA-B51基因)、感染(部分患者可能與結核感染相關)、生活環境有關。目前認為,該病的發病機制是患者在各種發病原因的作用下出現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失常,嗜中性粒細胞功能亢進、內皮細胞損傷與血栓形成、免疫系統針對自身器官組織產生反應,導致器官組織出現炎症,產生破壞[1]。
臨床表現
1.好發人群[2]
該病可見於我國各類人群,從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見,男女均可發病。
2.口腔潰瘍
患者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疼痛,潰瘍面較深、底部多為白色或黃色,可以同時在多個部位出現多個潰瘍(俗稱「口瘡」),包括舌、口唇、上顎、咽部等。多數潰瘍可自行好轉,但常反復發作,嚴重者疼痛劇烈,非常影響進食。
3.生殖器潰瘍
除口腔潰瘍外,患者還可出現外陰部潰瘍,如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潰瘍,這些部位的潰瘍可較大,可以是單發的。
4.眼部病變
部分患者還可表現為眼睛病變,出現眼睛紅腫、疼痛、畏光或視力下降、視物不清,可以一隻或兩隻眼睛受累。
5.皮膚表現
還有些患者出現皮膚病變,表現為面部、胸背部或其他部位「青春痘「樣皮疹,或類似於「癤子」的表現,可自行好轉,但易反復發作。另外有的患者會出現下肢發紺、腫脹和疼痛,可以觸摸到「疙瘩」,還有的患者下肢會出現反復發作的紅斑,大小不一,可以從黃豆到銅錢大小,按壓時疼痛,這種現象稱為「結節紅斑」。還有的患者在輸液或抽血針眼局部會出現紅腫或水皰或膿皰,多數在注射後24~72小時內出現,這種現象被稱為「針刺反應」陽性。
6.關節病變
不少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或腫脹,可以單個或多個關節,下肢關節多見,可以伴胳膊和腿疼,嚴重者出現關節積液、滑膜炎。
7.消化道病變
另外一個比較常見的表現是消化道症狀,包括吞咽困難或吞咽時胸痛、反酸、燒心、腹痛、腹瀉、大便中有膿或血,或自己摸到腹部有包塊,體重下降、消瘦,沒有食慾,這些症狀可都出現或只出現其中一個,做過胃鏡或腸鏡的患者會被告知有「潰瘍」。
8.血管病變
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現血栓性靜脈炎以及深靜脈血栓,嚴重者還可以並發肺栓塞,患者可出現活動後氣短、憋氣,胸口疼痛甚至暈厥。還有的患者可以出現動脈瘤,引起局部栓塞、缺血,動脈瘤破裂後可以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9.神經系統病變
有的患者可有手腳不靈活、頭疼頭暈、惡心嘔吐、手腳感覺麻木、疼痛或無力,還可出現一側的手腳癱瘓,嚴重的可出現抽搐、翻白眼等類似「抽羊角風」的表現,這些有可能是貝赫切特綜合征損害到了神經系統。神經系統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腦干,也可見於脊髓、大腦半球、小腦和腦脊膜,可以出現腦萎縮。
10.全身症狀
不少患者伴乏力、納差、低熱和消瘦等全身症狀。
治療
貝赫切特綜合征以葯物治療為主,需要服用葯物時間長短不一。多數患者需要較長期服葯,主要是免疫調節葯或免疫抑制葯,包括外用葯物、口服糖皮質激素、甲氨蝶呤、秋水仙鹼、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環孢素、嗎替麥考酚酯和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等。在葯物治療之外還可選擇手術治療或介入治療,但都應以葯物治療為基礎[3]。
2、風濕病分為哪幾類?
從病因學、組織學、病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免疫學以及臨床醫學等不同角度對風濕病進行歸納後分為10 大類,包括100 余種風濕病。這樣既表達了風濕病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又突出了各類疾病的臨床特點和相互關系,更便於臨床實用,以糾正「風濕病就是單一的關節痛」的錯誤概念。下面把風濕病分為10 大類進行簡單的列名介紹。
(1)彌漫性結締組織病
①類風濕性關節炎。
②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型發病;多關節發病;少關節發病。
③系統性紅斑狼瘡。
④系統性硬化症。
⑤多發性肌炎與皮肌炎。
⑥壞死性血管炎及其他血管疾病。結節性多動脈炎;過敏性血管炎;肉芽腫性動脈炎;巨細胞動脈炎;黏膜皮膚淋巴結綜合征;白塞氏病;冷球蛋白血症。
⑦乾燥綜合征。
⑧重疊綜合征。
⑨其他。風濕性多肌痛症;脂膜炎;結節性紅斑;復發性多軟骨炎;彌漫性嗜酸性細胞增多性筋膜炎;成人發病型Still 病。
(2)與脊柱炎相關的風濕病
①強直性脊柱炎。
②瑞特氏綜合征。
③銀屑病關節炎。
④與慢性炎性腸病有關的關節炎。
(3)退行性關節病(骨關節痛、骨關節炎)
①原發性(包括侵蝕性骨關節炎)。
②繼發性。
(4)與感染因素有關的風濕病
①直接原因。
細菌性。革蘭陽性球菌(葡萄球菌及其他);革蘭陰性球菌(淋球菌及其他);革蘭陽性桿菌;分枝桿菌;螺旋體包括萊姆病;其他,包括麻風和支原體。病毒性(包括肝炎)、真菌性、寄生蟲性、原因不明及可疑的(Whipple)病。
②間接原因(反應性)。
細菌性。急性風濕熱;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腸道短路術後;痢疾後(志賀氏菌、耶爾森氏菌);其他感染後。
病毒性(乙型肝炎)、免疫接種後、其他感染因素。
(5)與風濕狀態有關的代謝性和內分泌病
①結晶引起的疾病。
單鈉尿酸鹽(痛風)。雷諾氏綜合征;尿嘌呤酸核糖基轉移酶活性增強;與其他紊亂有關的(Sicklecell)病;與葯物有關;鉛中毒;腎功能不全;原因不明的。
雙水焦磷酸鈣假性痛風(軟骨鈣沉著症)。假性痛風;假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假性骨性關節炎伴有反復急性發作;假性骨性關節炎不伴急性關節炎發作;無症狀型,易患膝內翻與腕部不適;假性神經病變性關節炎;其他類型,多有家族史,包括外傷後,與強直性脊柱炎或彌漫性原發性骨增生症症狀相近,腦膜刺激及脊神經根病症狀者;繼發性,多與代謝性疾病相關,包括: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血色素沉積病、甲狀腺功能不全、黃褐病、痛風及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醫源性柯興氏綜合征、澱粉樣變、低鎂血症、低磷血症、威爾森病等。
鹼性磷酸鈣結晶沉積病。鈣化性關節旁炎症,包括單發性、多發性和家族性;鈣化性肌腱炎和滑囊炎;關節內鹼性磷酸鈣結晶關節病:包括急性(痛風樣)發作、Milwaukee 肩膝綜合征、侵蝕性多發性關節炎、混合結晶沉積病等;繼發性鹼性磷酸鈣結晶關節病:
常見於慢性腎功能衰竭、結締組織病、嚴重神經損傷、局部糖皮質激素注射後等病;腫瘤性鈣化疾病:包括高磷酸血症和非高磷酸血症。
草酸鹽。
②生化異常。澱粉樣變性、維生素C 缺乏(壞血病);特殊酶的缺乏,包括Fabry 病、Farber 病、黑尿酸血症、雷諾氏綜合征等;高脂蛋白血症,常見於Ⅱ、Ⅱ a、Ⅳ型等;黏多糖病,包括黏多糖病Ⅰ、Ⅱ、Ⅲ、Ⅳ、Ⅴ、Ⅵ、Ⅶ、Ⅷ型;血紅蛋白病(SS 病及其他);真性結締組織病,屬於遺傳性結構蛋白病,包括馬凡氏綜合征、同型胱氨酸尿症、愛當氏綜合征(分為10 個亞型)、先天性成骨不全(分為4 個亞型)、彈力蛋白遺傳病;黏膜貯積症,包括三個亞型;血色素沉著症;威爾森症(肝豆狀核變性);褐黃病(尿黑酸尿症);高雪氏病;其他。
③內分泌疾病。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炎;其他。
④免疫缺陷病。包括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
⑤其他遺傳病。
遺傳性骨關節病。軟骨發育不全;軟骨發育低下;扭曲性骨發育不良;多發性骨骺發育不全;干骺端軟骨發育不全;先天性脊柱骨骺發育不全;Saethre-Chotzen 綜合征;Larcen 綜合征;Kniest 綜合征;Stickler 綜合征;Robinow 綜合征。
家族性低磷酸血症佝僂病:又名抗維生素D 佝僂病。
先天性多發性關節彎曲症:又名Guerin-Stern 綜合征。
進行性纖維骨發育不良:又名進行性骨化性肌炎。
過度活動綜合征。
(6)腫瘤引起的骨關節病變
①原發性(滑膜瘤、滑膜肉瘤)。
②轉移瘤。
③多發性骨髓瘤。
④白血病和淋巴瘤。
⑤絨毛結節性滑膜炎。
⑥骨軟骨瘤病。
⑦肺癌。
⑧其他。
(7)與風濕病有關聯的神經病變性疾病
①神經病變性關節炎、夏柯氏關節炎。
②擠壓性神經病變:包括外周神經受壓(腕管綜合征)、神經根病變、椎管狹窄③反射交感性營養不良。
④其他。
(8)伴有骨、骨膜和軟骨病變的風濕病
①骨質疏鬆:包括全身性和局限性。
②骨軟化。
③增生性骨關節病。
④特發性彌漫性骨肥厚。
⑤骨炎:包括Paget 骨病、恥骨炎和髂骨緻密性骨炎。
⑥骨壞死。
⑦骨軟骨炎。
⑧骨和關節發育不良。
⑨股骨頭骨骺滑脫。
⑩肋軟骨炎:包括Tietze 綜合征、Sapho 綜合征等。
骨溶解和軟骨溶解。
骨髓炎。
(9)非關節性風濕病
①肌筋膜疼痛綜合征。全身性,包括纖維質炎、纖維肌痛症;局部性。
②下背痛及椎間盤病變。
③肌腱炎和(或)滑囊炎。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二頭肌腱炎;鷹嘴滑囊炎;上髁炎;DeQuervein 氏腱鞘炎;凍結肩(粘連性肩關節囊炎);扳機指;其他。
④腱鞘囊腫。
⑤筋膜炎。
⑥慢性韌帶及肌肉勞損。
⑦血管舒縮功能紊亂:包括紅斑性肢痛症、雷諾氏病和雷諾氏現象。
⑧各種疼痛綜合征:包括氣候過敏、精神性風濕病。
(10)與風濕病有關的其他各種疾病
①常伴有關節炎的疾病。創傷;關節內紊亂;胰腺病;結節病;復發性風濕病;間歇性關節積水;結節性紅斑;血友病。
②其他情況。結節性脂膜炎(多中心性網狀組織細胞增生症);家族性地中海熱;GoodPasture 綜合征;慢性活動性肝炎;葯物誘發的風濕性綜合征;透析伴發的綜合征;異物性滑膜炎;痤瘡和化膿性汗腺炎;Sweet 綜合征;手掌或足底膿瘡病;其他。
3、風濕病一般在身體里會產生什麼症狀
一:症狀
1、晨僵
清晨起床後,關節、腰背、軟組織等出現黏著感,活動後可以減輕。類風濕關節炎的晨僵可持續1小時以上
2、長期口乾舌燥
清晨起床後,關節、腰背、軟組織等出現黏著感,活動後可以減輕。類風濕關節炎的晨僵可持續1小時以上
3、皮膚黏膜症狀
不明原因的皮疹、曬太陽後皮膚過敏、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皮膚結節、紅斑等也可能是風濕病。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可出現面部的蝴蝶疹,口腔潰瘍反復發作且伴有外陰潰瘍或眼炎可能是白塞病等。
4、關節腫痛與變形
多數風濕免疫病都有關節症狀,主要表現為關節腫或痛,可同時並發關節周圍皮膚發紅、發燙。如足部第一拇指的跖趾關節突發紅腫熱痛可能是痛風,遊走性的全身大關節腫痛要考慮風濕性關節炎等。
5、雷諾現象
指遇冷或情緒改變時,雙手或雙足變白進而發紫,保暖或情緒穩定後變紅,最後轉為正常顏色,這可能是硬皮病、各種血管炎等。
二:食物風濕病患者的飲食應以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為主要原則。
建議食用軟爛易消化食物,盡量選用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湯、藕粉、果汁、蛋湯、粥、面片湯;還需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鐵、維生素C、維生素B族、維生素D,如菠菜、紫菜、雞蛋、牛奶、新鮮的水果蔬菜、活力捷等食物;忌辛辣刺激油膩生冷食物,忌煙酒。
4、什麼是風濕病?
5、風濕病的症狀是什麼
6、怎樣判斷是不是得了風濕
類風濕一般表現有什麼
1、類風濕一般表現有什麼之發熱
風濕病的常見症狀,可為低熱、中等度發熱、也可為高熱,往往可表現為不規則的發熱,一般無寒顫,抗生素無效,同時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成人斯帝爾病、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症狀。
2、類風濕一般表現有什麼之疼痛
風濕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濕病的疼痛中,起源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也可見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關節痛、頸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風濕病的主要表現,有時還伴有關節的腫脹。類風濕性關節炎常有對稱性的關節腫痛,手指關節、腕關節尤為明顯;強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時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紅眼;風濕性多肌痛有頸肩背痛、肢帶肌的疼痛及肌無力。
3、類風濕一般表現有什麼之皮膚黏膜症狀
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乾燥綜合征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眼部症狀、網狀青紫、皮膚潰瘍等。
4、類風濕一般表現有什麼之雷諾氏征
指(趾)端遇冷或情緒激動時出現發白,然後發紫、發紅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嚴重的可有皮膚潰破,可見於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
5、類風濕一般表現有什麼之僵硬感
不少常見風濕病,病人在晨起時、開始活動時或機體在較長時間處於某一姿勢後變為另一姿勢時,常感到關節、肢體、腰部等受累部位僵硬及疼痛,活動一段時間後,這種僵硬及疼痛可以減輕甚至消失。
6、類風濕一般表現有什麼之腫脹
這種腫脹不是指手指壓迫後出現凹陷性水腫,而是指手指壓迫後不出現凹陷的水腫。可以因為骨質增生、關織增生、肥厚及關節積液、積血引起。
TIPS:可多吃活力捷等預防類風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