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祛風濕葯處方

祛風濕葯處方

發布時間:2021-01-14 11:46:09

1、怎樣用蛇泡酒,蛇泡葯酒配方大全

蛇是我國民間俗稱「五毒」( 蠍子、蛇、蜘蛛、蜈蚣、蟾蜍)之一,因身帶劇毒,每多傷人而為老百姓所不喜。但實際上蛇渾身是寶,蛇膽、蛇骨、蛇蛻(處方名青龍衣,俗稱蛇殼、蛇衣)、對治療坐骨神經痛,偏頭痛、 類風濕關節痛和晚期癌症、麻風病等有較好的療效。蛇毒價格比黃金還貴十倍,是國際市場上十分緊缺的葯源。故有「天賜良葯」之美稱。

蛇類入葯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以蛇泡酒在中國更是有著悠久的歷史。現代葯理學也證明蛇酒具有抗炎鎮痛、鎮靜作用。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明顯癤效。蛇酒具有很強的疏風通絡之功效,而成為名副其實的「百葯之長」。蛇酒是將蛇與酒合理配伍,可用於保健、治病的一種酒劑。早在西周時期,中國勞動人民就開始飲用蛇酒,數千年來,中國醫學在蛇酒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蛇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歡迎。

蛇酒有很好的強身健體、驅除瘴氣、毒氣的功效,能治療多種疾病。馳名中外的三蛇酒、五蛇酒、蛇膽酒、蛇鞭酒、龜蛇酒等都堪稱是治病祛疾,滋補強身的佳品。蛇酒含多種人體所需元素,是人體高級滋補品。經常適量飲用,具有治療偏頭痛、腰風、腳風、年久風的作用。

但毒蛇泡酒千萬不能亂喝,有些毒蛇如眼鏡蛇、竹葉青蛇等毒蛇的毒性都很大,用其泡的葯酒既不能輕易內服也不能外用。蛇毒可滲透進皮膚,影響腎臟功能,還有些蛇體內的未知毒性會危及生命。所以,不能亂用毒蛇泡酒飲用。在泡酒的過程中要正確的選用泡葯酒,選擇合適的蛇種,還要採用成熟科學的泡製毒蛇葯酒的配方。否則,輕則有損身體健康;重則,甚至會危及生命。

蛇泡葯酒的選用和注意事項
1、泡酒的選用
(1)一定要是真正純糧食酒,酒的選用是泡葯酒最為關鍵的一步,大家都知道,最近據媒體接連報道,說市場上70%多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兌而的,中低端更達95%以上,很多打著純糧釀造旗號卻是食用酒精勾兌而成,這兩種酒最大的不同在於,
純糧釀造酒是天然發酵釀造而成,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天然物質,而這些天然形成的物質會和葯材發生反應,如此才會產生神奇的保健醫療作用,而食用酒精勾兌酒由於加入一些添加劑成分本身對人體無益,更會影響破壞葯材的功效,所以選擇泡酒很重要,一不小心選擇酒精勾兌酒當泡酒,再好的葯材也只會浪費掉,甚至起到反作用。因此,泡葯酒一定要選用純糧釀造的酒,好葯材配純真正純糧食酒,才能達到葯酒最大功效,這種無添加的純糧食酒在市場上不好找,在此,筆者向大家推薦一款本人一直在用的谷養康純糧酒,只有真正純糧釀造的酒才能達到葯酒的最大功效。

(2)度數:炮製葯酒一般採用含酒精量在50~60度的優質純糧食白酒最佳,從中葯材分析,不論中草葯,還是動物葯材,都含有水分,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細菌和病菌,而只有稍高的度數才能殺死細菌和病菌,還有,葯材水分的滲出會稀釋酒精度,所以選擇度數偏高一些的酒才是合適的。而酒度數低,不利於中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從而影響治療和保健效果。最後,從保質角度來看,低度酒,再加上葯材的稀釋,含水量過高,不利於長時間保存。另外,酒的存放隨著時間的推移,度數也會下降。所以選用50-60度的酒用來泡酒比較好。

(3)不宜選擇塑料桶裝酒:市場很多PET塑料桶裝酒,價格便宜,其實是很不好的,一定要選擇陶瓷或者玻璃瓶裝酒,切記不能用PET塑料桶裝的酒,雖說PET塑料桶裝水很安全,但酒和水不一樣,酒具有很強腐蝕作用,尤其是高度白酒,和塑料接觸,酒里極容易融入一些塑料有害成分,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最好不要選用塑料桶裝酒泡酒。

2、泡葯酒葯材的選用和處理
動物葯材,應除去內臟和污物,毒蛇要去頭,然後清水洗凈後,太陽底下自然曬干或用火爐或者烤箱烘烤,以達到除水滅菌的效果。植物葯材,要盡可能地除去泥污和雜質,陰干後使用,之所以要陰干,就是要保持葯材的葯力。

3、泡葯酒容器的選擇
泡葯酒的器皿一定要選擇陶壇或者玻璃器皿,有條件最好選擇陶壇,陶壇比玻璃更適合存酒放酒,我們熬制中葯、古時候存酒都是土陶,可以加速酒的老熟,不能選用塑料和金屬器皿。塑料和金屬中容易逸出有毒物質,或者產生毒化反應。而玻璃和陶瓷,就不會產生上述情況。這也是我給大家推薦谷養康純純糧酒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由,如果泡量不大可以直接把葯材加入陶壇里,如果量比較大,去集貿市場、菜市場購買專門泡菜、泡酒器皿。

蛇泡酒配方大全
1.龜蛇酒
【配方】金龜,眼鏡王蛇,當歸,杜仲,杞子各10克,蜜糖,冰糖各100克,香圓米1千克,礦泉水1千克。
【製法】圓米加礦泉水經發酵蒸餾釀純糧白酒。加龜,蛇浸6個月後加各葯浸漬。最後融入冰糖,蜜糖。早晚空腹飲30克。
【功效】滋陰補腎,驅風濕,強筋骨,延年益壽。用於肝腎不足,風濕侵擾等症。

2、天麻酒
【配方】茄子根30g 大麻仁30g 骨碎補15g 制附子8g 晚蠶沙30g
惡實根(切焙)10g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天麻15g
松節(碎細)15g 敗龜(醋炙)15g 龍骨10g 虎骨(酒炙)10g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羌活10g 獨活10g 當歸15g
牛膝(酒浸切焙)10g 川芎15g 熟地15g 純糧白酒1500ml
【功用】搜風祛邪,活血止痛,強筋壯骨。
【製法】1 將上述19味葯材粗搗碎如麻豆,裝入紗布袋內; 2 放入干凈的器皿中,用酒浸泡,密封; 3 春夏4日,秋冬7日後開啟,去掉葯袋,過濾後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5~20ml,不限時,將酒溫熱服用。
【葯材功效解析】天麻、松節、惡實根、羌活、獨活、茄子根、晚蠶沙;祛風濕,利關節,以治風痿之標。
骨碎補、龜板、龍骨、虎骨、烏蛇、白花蛇、制附子、牛膝:益肝腎,強筋骨,活血止痛。
當歸、川芎、大麻仁、熟地:滋養陰血,養血柔筋。
此酒能祛風於內外,邪正兩顧,燥潤相濟,主治肢體癱瘓,行動不利

3、天麻石斛酒
【配方】牛蒡子20g 制附子20g 烏蛇肉(微炒)20g 仙靈脾20g
五加皮20g 虎脛骨(塗酥炙黃)32g 牛膝20g 草薢20g 桂心20g
當歸20g 杜仲20g 茵芋20g 狗脊20g 丹參20g 石斛20g
川椒(去目並閉口者微炒出汗)25g 天麻20g 川芎20g 純糧白酒1500ml
【功用】舒筋活血,強筋壯骨,祛風除濕。
【製法】1 將上述葯材一同搗細碎,放入瓮中;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7日後開取。
【用法】每日10ml,不限時,將酒溫熱服用。飲10毫升加10毫升新酒,至葯味薄為止。
【葯材功效解析】石斛、川芎、當歸、丹參:舒筋活血。
天麻:息風平肝。
仙靈脾、杜仲、狗脊:補肝腎,強餓骨。
五加皮、牛膝、草解、牛蒡子、虎脛骨、烏蛇肉、茵芋:祛風濕,堅筋骨,止痛。
制附子、川椒:溫陽散寒止痛。
桂心:通血脈,暖脾腎。
此酒舒筋活血,強筋壯骨,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主治中風手足不遂,骨節疼痛,肌肉頑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腳腫脹。

4、烏梢蛇酒
【配方】烏梢蛇1條 上等純糧白酒1500ml
【功用】祛風通絡,攻毒。
【製法】1 將烏梢蛇放入干凈的瓶中; 2 倒入酒浸泡3~4日,葯酒則成。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3次。
【葯材功效解析】烏梢蛇:性味甘、平;無毒,能祛風濕,通經絡。
此酒主治風濕痹痛,肌膚麻木,骨、關節結核,小兒麻痹症,麻風,皮疹搔癢,疥癬,破傷風。

5、毓麟酒方 (奇方類編)
配方:肉蓯蓉、覆盆子、炒補骨脂各30克、桑椹、枸杞子、菟絲子、韭子、楮實子、巴戟天各23克,山萸肉、牛膝各22克,連須15克,蛇床子、炒山葯、木香各7.5克,純糧白酒3000克。
製法:將上葯加工成粗末,裝入紗布袋內,與白酒共置入容器內,密封,隔
水煮4小時後,埋入土中2天,退火氣既成。
功效:補肝益腎,助陽固精。適用於陽痿,早泄,補育。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20毫升。
6、長白山全株鮮參酒 配方:本產品集長白山民間秘方,以長白山全株鮮人參為主要原料,以制優質純糧白酒為基,由鹿茸、靈芝、天麻、不老草、枸杞子、蛇、蛤蚧、五味子、貝母等名貴葯材的固形物或浸汁液體配製而成。
功效:此酒具有強身健體,防病抗衰,益智養顏,滋補壯陽,延年益壽之功效,是中老年理想的滋補品。
用法:飲酒既可。

7、龜蛇酒 【配方】金龜,眼鏡王蛇,當歸,杜仲,杞子各10克,蜜糖,冰糖各100克,香圓米1千克,礦泉水1千克。
【製法】圓米加礦泉水經發酵蒸餾釀純糧白酒。加龜,蛇浸6個月後加各葯浸漬。最後融入冰糖,蜜糖。早晚空腹飲30克。
【功效】滋陰補腎,驅風濕,強筋骨,延年益壽。用於肝腎不足,風濕侵擾等症。

8、少林八仙酒

[ 配 方 ] 丁香30克,當歸、川芎、紅花各90克,三七15克,鳳仙花、蘇木各45克,烏梢蛇1條,優質純糧白酒1700克。
[ 制 法 ] 將上葯切碎,與白酒同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60天以上,浸泡期間宜常振搖。
[ 功 效 ] 活血祛瘀,通絡止痛。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疼痛,紅腫不消。
[ 服 法 ] 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15毫升。

2、專家幫我看看 我的中葯處方 何不合理 有沒有多餘的東西

該方中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為四君子湯,為補氣基本方;
當歸、川內芎、熟地容黃、白芍為四物湯,為補血基本方;
上八味相合系八珍湯,氣血雙補有特效。
另有淫羊藿、山茱萸為補益腎陽之品;
桂枝、丁姜?(或是丁香或者乾薑吧?二葯皆為驅寒之品)為發散寒邪,溫通經脈,治療氣血寒滯所引起的經閉、痛經等症,常配合當歸、芍葯、桃仁等同用。
樓主系女性,所患系氣血虛弱、腎陽虛弱,應有畏寒、腹痛或胸脅脹痛之症。
或有乳腺增生?否則方中用川貝母就失去意義了。用川貝母應是取其解郁散結之功效,常用於①鬱症,憂思郁結,胸悶脘脹。②.癭瘤。③乳癰,癰疽腫毒。④乳汁不下。
紅棗補益中氣,調和諸葯。
當然,醫生配方,自然是根據他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後根據病證所擬定,其遣葯配方自有其獨特的思路和醫葯方理,樓主既相信醫生,就不必懷疑用方的合理與否了。旁人也只能根據葯方揣摩、推測,不作數的,上面的話,只是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

3、老爸老是腰疼聽說蘇州有賣那個什麼葯酒不錯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名字大家知道嗎

?

4、祛風百脈療法的葯方是什麼?

效果好 我姑姑就是這種情況 祛風百脈療法屬於物理療法 沒有副作用 效果好 但是需要幾個療程 逐漸就好了 祝你早日康復

5、舒筋活絡,祛濕化瘀中葯處方

1.風濕熱中葯方-清熱除痹湯(葯方網編輯整理)組成與用法:金銀花20g忍冬藤20g薏苡仁20g大黃5g赤芍15g雞血藤15g絡石藤20g地龍干10g當歸10g紅花5g沒葯9g桂枝5g每日1劑清水煎分2~4 次服1 月為1 療程(葯方網編輯整理)功用評述:疏風祛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方中金銀花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而不遏邪既能宣散風熱又善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忍冬藤清經絡中風濕熱邪而止痛二葯為君大黃為活血祛瘀攻下瀉熱之要葯有毒能解有熱能清有滯能消有阻能通有瘀能化有結能散其苦寒瀉下氣味俱厚盪實瀉熱毒隨便解毒去熱清薏苡仁健脾利濕濕去熱清經絡宣通當歸為血中氣葯既能補血又可活血行氣止痛絡石藤祛風通絡涼血消腫在諸清熱祛風濕葯中佐桂枝有助於血脈暢通病邪清除根據「久痛多瘀」「久病入絡」的理論故用赤芍紅花雞血藤化瘀通絡沒葯能散血祛瘀消腫定痛疏通經絡之氣血凝澀地龍蟲類搜剔之品用於通絡頗有效驗諸葯相伍實為治療小兒風濕熱的有效良方2.風濕熱中葯方-加味小柴胡湯(葯方網編輯整理)組成與用法:柴胡9g黨參9g黃芩9g半夏9g甘草3g青黛6g青蒿9g桂枝9g牛膝9g秦艽9g大棗3 枚每日1 劑清水煎150~200ml分3次服(葯方網編輯整理)功用評述:和解表裡退熱升陽方中柴胡輕清升散疏邪透表黃芩清泄少陽之郁熱一散一清共解少陽之邪半夏生薑和胃降逆黨參甘草大棗補中扶正青黛清熱涼血解毒青蒿清熱除蒸桂枝溫通經脈助陽化氣牛膝強筋骨逐瘀通經秦艽祛風除濕通絡舒筋退虛熱蠲痹痛葯理研究表明青黛青蒿桂枝牛膝秦艽有解熱鎮痛抗炎抗菌作用同時秦艽對關節腫脹有抑製作用青蒿還對細胞免疫有促進作用牛膝可通過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細胞系統改善微循環促進炎症病變的吸收實驗證實本方對多種原因的發熱有明顯的解熱作用還有明顯的抗炎抗病原體作用能加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3.風濕熱中葯方-拈痛湯(葯方網編輯整理)組成與用法:當歸6g羌活6g防風6g蒼術6g白術6g豬苓10g澤葯10g葛根6g升麻3g丹參10g延胡索6g千年健10g川牛膝6g石菖蒲6g天仙藤10g諸葯冷水浸泡>20 分鍾文火熬煎分3 次服每日1 劑5 日為1療程(葯方網編輯整理)功用評述:祛風散寒除濕活絡養血止痛方中當歸丹參活血養血羌活防風祛風勝濕蒼術白術健脾利濕豬苓澤瀉利水滲濕葛根疏邪祛風延胡索天仙藤溫散寒邪理氣止痛川牛膝引葯下行直達病所升麻輕用以升陽舉陷綜觀全方陰陽相濟利而不峻疏而不妄共奏良效(葯方網編輯整理)。5.風濕熱中葯方-逐痹湯(葯方網編輯整理)組成與用法:當歸10g白芍10g川芎6g威靈仙6g白芷6g獨活6g秦艽6g延胡索6g細辛3g雞血藤10g五加皮6g 薟草6g甘草6g每日1劑分2 次服2 周為1 療程(葯方網編輯整理)功用評述:養血行血溫經散寒祛風濕止痹痛方中當歸白芍川芎延胡索雞血藤養血行血通經活絡這不僅汲取了前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經驗而且還可駕馭方中風葯的辛燥白芷秦艽五加皮 薟草細辛溫經通絡祛風濕利筋骨以鎮痛獨活辛苦微溫能通達全身祛風勝濕蠲痹止痛威靈仙辛溫祛風濕通絡止痛二葯與當歸川芎白芍相伍其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之效更為顯著甘草甘平益氣和中調和諸葯如此配伍可使氣血行而經絡通風濕去而痹痛止。4.風濕熱中葯方-活血通絡飲組成與用法:防風6g秦艽10g伸筋草10g川芎9g桑寄生6g川續斷10g雞血藤10g當歸10g牛膝9g甘草4g每日1 劑分2 次服2 周為1 療程(葯方網編輯整理)功用評述:祛風濕通經絡補肝腎強筋骨方中防己秦艽伸筋草祛風除濕舒筋通絡川芎為血中之氣葯與雞血藤當歸配伍取其補血活血祛風濕止痹痛之效符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天」的觀點桑寄生川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祛風通絡利痹甘草調和諸葯全方祛邪而不傷正切中病機療效顯著。

6、中草葯配酒

風痰麻木風濕葯酒--《瘍醫大全》卷二十八引江仍度方
1 【處方】大生地10兩,酸棗仁(炒),當歸身2兩,海桐皮2兩,羌活2兩,川萆薢(風濕加此2味)2兩,地骨皮1兩5錢,川牛膝1兩5錢,桂枝5錢,甘草5錢。【製法】火酒20斤,窨7日後,即可服。【功能主治】壯筋骨,健步履。主治風痰麻木,並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飲2-3小杯,不宜過多。
2 【處方】丁公藤1kg,桂枝30g,麻黃37.5g,羌活3g,當歸3g,川芎3g,白芷3g,補骨脂3g,乳香3g,豬牙皂3g,陳皮13g,蒼術3g,厚朴3g,香附3g,木香3g,枳殼20g,白術3g,山葯3g,黃精8g,菟絲子3g,小茴香3g,苦杏仁3g,澤瀉3g,五靈脂3g,蠶砂6.5g。
【製法】以上二十五味,丁公藤蒸二小時後,與桂枝等二十四味,置容器內,加入白酒4.25升,密閉浸泡,浸泡期間加溫2至5次,每次使浸泡液達35℃,浸泡四十天,濾過即得。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治風寒濕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跌仆損傷。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毫升,1日2至3次;外用,擦患處。若有腫痛黑瘀,用生薑搗碎炒熱,加入葯酒適量,3臨汝葯酒--《河南省葯品標准》
【處方】當歸250g,高良姜250g,生草烏750g,丁香250g。
【製法】取丁香製成粗粉,余葯切片,混合裝入袋內,加61℃白酒6000毫升,密閉,水浴加熱,使內溫達65~70℃,保持24小時,降至室溫,過濾,壓榨殘渣,合並濾液與壓榨液。另取紅糖1000g,炒至棕色味苦,加入酒內攪勻,靜置5~7天,紗布過濾,至澄清液灌裝,燈檢,包裝即得。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活血祛風。主治風濕麻木,腰背冷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產後中風。
【用法用量】口服,每服1毫升,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
【注意】服後兩小時內禁熱飲食;高血壓、心臟病、孕婦忌服。
3 跌打損傷葯酒--《瘍醫大全》卷三十六
1【處方】當歸,五加皮,生地各30克,補骨脂,骨碎補(去毛),功勞葉,薏苡仁,紫荊皮各15克,廣木香9克,羌活9克,川芎,杜仲各24克, 莪術,桃仁各9克,虎骨(酥炙)36克。【功能主治】祛瘀血,壯筋骨。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上葯用好酒10千克和,入壇封固,隔水煮三炷香,取起退火。七天後早、晚服。2【配方】當歸、生地、五加皮各30克,破故紙、紫荊皮、十大功勞、猴姜、薏苡仁、廣木香、羌活、莪術、桃仁、川芎、桂仲各24克,虎骨(酥炙)36克,好酒10公斤。
【製法】將上葯浸於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熱約1.5小時,取出後靜置數日,壓榨過濾後即可飲用。
【主治】跌打損傷,包括打撲、毆打、閃壓、運動損傷等。
【用法】每次服0.5~1兩。說明:如傷情復雜,嚴重時,應採取相應措施,此酒只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也適用於風濕性筋骨疼痛等症。紅花酒, 【原料】紅花10克,川芎10克,川牛膝10克,白酒500克。
【製作】川芎、川牛膝切片,與上等川紅花共同裝入酒瓶中浸泡,密封瓶口,每天搖晃數次,1周後即可飲用。
【作用】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適宜於血瘀經絡之頭痛、身痛、心痛、痛經以及跌打損傷所致的痛證。
【注意事項】有出血傾向者忌服。
4 人參枸杞酒:人參3克,枸杞子35克,熟地10克,冰糖50克,白酒400~5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後即可服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尤適用於病後體虛及神經衰弱者,無病者常飲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4紅花酒:紅花50克,白酒400~500毫升,密封浸泡,待酒液呈棕色時、味濃時即可飲用,飲用時需加2~4倍冷開水。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此酒有通經活血、降壓止痛之功效,尤適用於高血壓、頭痛、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及產後腹痛者。 5 杜仲米酒:杜仲、枸杞、當歸各15克,糯米20克,白糖50克,加入白酒500毫升,密封,置陰暗處存放1個月後即可飲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此酒有補中益氣、滋陰補腎之功效,尤適用於身體虛弱、氣短乏力、面容憔悴者。 6 黃精天冬酒:黃精、天冬各30克,松針15克,枸杞20克,蒼術12克,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後即可服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此酒有補虛、健身、益壽之功效,尤適用於體虛、食少、乏力者。7延壽酒(益氣活血)延壽酒滋陰助陽、益氣活血、清虛熱、安神志。【配方】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當歸、川牛膝、杜仲、小茴香、巴蛾天、構杞於、肉蓯蓉各60克,破故紙、砂仁、白術、遠志各30克,人參、木香、石菖蒲、柏子仁各15克,川穹、白芍、茯苓各60克,黃柏90克,知母印克,白酒30千克。 【製法】將前24味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熱1.5小時,取出容器,埋入上中3日以去火毒,靜置待用。 【功用】滋陰助陽、益氣活血、清虛熱、安神志。 【主治】氣血虛弱、陰陽兩虧、夾有虛熱而出現的腰酸腿軟、乏力、氣短、頭眩目暗、食少削瘦、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1-2次。延壽酒滋養肺腎、補精填髓、強身益壽。 8【配方】黃精、天門冬各30克,松葉15克,枸杞子20克,蒼術12克,白酒1000毫升。 【製法】將黃精、天門冬、蒼術切成約0.8Cm的小塊,松節切成半節,同枸杞子一起置容器中,加入白酒,搖勻,密封,浸泡15天後,即可取用。【功用】滋養肺腎、補精填髓、強身益壽。 【主治】體虛食少、乏力、腳軟、眩暈、視物昏花、須發早白、風濕痹證、四肢麻木等症。無病少量服用,有強身益壽之功。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2-39 【配方】黃芪30克,茯神30克,黨參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熟地30克,生地30克,麥冬15克,陳皮15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5克,當歸20克,肉桂10克,川芎15克,防風15克,龜板膠15克,五味子12克,羌活12克,高粱酒1500毫升。 【製法】將羌活以上18味葯挑揀干凈,去雜質,共搗為粗末,用清潔紗布包好,放入盛酒容器中,加蓋密封,浸泡60天。 【功效】補氣和血,益精補髓。用於氣血虛弱,腰膝酸軟,神疲乏力,怔忡健忘,自汗盜汗,畏寒易感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20~30毫升,空腹溫服。 【說明】周公百歲酒是中醫傳統補酒,受到歷代醫家的推崇,它用多種中葯,補脾肺之氣,益肝腎之陰,和血脈,填精髓,使精血旺盛,氣血充沛,運化調和,神清心寧,故可活百歲矣。此方陰陽兼顧,配伍全面,對體弱久病或中老年仁體衰者,常服可令陰陽氣血兩和,百病可祛。10【配方】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當歸、川牛膝、杜仲、小茴香、巴蛾天、構杞於、肉蓯蓉各60克,破故紙、砂仁、白術、遠志各30克,人參、木香、石菖蒲、柏子仁各15克,川穹、白芍、茯苓各60克,黃柏90克,知母印克,白酒30千克。 【製法】將前24味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熱1.5小時,取出容器,埋入上中3日以去火毒,靜置待用。 【功用】滋陰助陽、益氣活血、清虛熱、安神志。 【主治】氣血虛弱、陰陽兩虧、夾有虛熱而出現的腰酸腿軟、乏力、氣短、頭眩目暗、食少削瘦、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1-2次。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鹿茸補酒:
配方:鹿茸片10克,黃芪30克,山葯30克,杜仲15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肉桂3克,米酒2500毫升。
製作方法:將上述各葯同放入清潔乾燥的盛酒容器中,倒入35度以上米酒,加蓋密封,放置陰暗處浸泡3個月以上,取酒液飲用。
功效與主治:壯腎陽,益氣血,強筋骨,固膀胱。用於男子虛勞精衰,氣血兩虧,陽痿滑精,畏寒,夜尿頻數,骨弱神疲,以及女小腹冷痛,宮冷不孕,寒濕帶下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5~30毫升,空腹飲用。 2、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三子壯陽酒
配方:紅參、仙茅、韭菜子、丹參、蛇床子、枸杞子各50克,鹿茸25克,白酒2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韭菜子、蛇床子用紗布袋包,與其它葯物同放入酒壇內,倒入上好白酒,加蓋密封,浸泡2個月,取酒飲用。
功效與主治:溫腎壯陽,填精補氣,益壽延年。適用於常年感寒,體虛乏力,腰膝酸軟,陽事不舉,女子宮寒不孕等症。
服法:每日1~2此,每次10毫升,空腹溫服。
3、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雀菟益腎壯陽酒
配方:麻雀6隻,菟絲子30克,當歸15克,補骨脂15克,枸杞子15克,龍眼肉30克,米酒3斤。
製作方法:將麻雀去毛和內臟,洗凈,切去翼尖,瀝干,備用;當歸切片,與其餘各葯以米酒潤透,上鍋隔水蒸30分鍾;取出待涼,盛酒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20天,濾取上清酒液服用。
功效與主治:補腎壯陽,填精益智。適用於腎氣虛虧,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夜尿頻數,記憶減退,智力衰弱,精液稀冷,婦女陰冷,帶下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溫服。
4、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參茸補陽酒
配方:紅參20克,鹿茸6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紅參、鹿茸蒸軟,放入白酒中,加蓋密封,浸泡15天後,可以飲用。
功效與主治:補氣壯陽。用於陽虛畏寒,肢體不暖,腰膝酸冷,性功能低下等。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服15毫升。
說明:此酒對老年人陽虛火衰者有助陽之功效,但夏季不宜飲用,有火者慎服。 5、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壯腎補陽酒
配方:雄雞睾丸4對,龍眼肉200克,巴戟天50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選用從剛開啼的公雞身上取下的睾丸,蒸熟後剖開、晾乾,與龍眼肉和巴戢天一同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2~3個月即可飲用。
功效與主治:溫補腎陽,養心安神。用於陽虛畏寒、腰膝酸軟,性慾低下,頭暈目眩,心煩失眠,便溏瀉泄,夜尿頻數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早晚飲服。 6、 佛手30克,白酒1000克。
【製作】將佛手洗凈,用清水潤透後切片,再切成1厘米正方形小塊,待風吹略收水氣後,放入壇(瓶)內,然後注入白酒,封口浸泡。每隔5天,將壇搖動1次,10天後即可開壇,濾去葯渣即成。飲用時,根據自己的酒量,每次可服用3~5克。
【作用】疏肝理氣,和脾溫胃。適用於胃氣虛寒,胃腹冷痛,慢性胃炎等症。
7、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鹿血酒
配方:新鮮鹿血100毫升,白酒1斤。
製作方法:將鹿血注入酒瓶中,加入白酒,充分攪拌均勻,封口,至於冰箱冷藏24小時,取上清酒液飲用。
功效與主治:補腎填精。用於腎陽虛,精血虧之陽痿,腰膝酸軟,畏寒腹痛,虛寒帶下,崩漏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0毫升。
8、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海馬酒
配方:海馬1對,枸杞子60克,白酒1斤。
製作方法:將上述2味葯浸於白酒中,密封,置陰涼處,2周後即可。
功效與主治:補腎陽。用於腎陽虛弱,命門不足的陽痿、腰膝酸軟等。
服法:每日1次,睡前溫服1小杯。 9、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枸杞人參酒
配方:枸杞汁100克,地黃汁100克,麥冬汁60克,人參20克,茯苓30克,甜杏仁30克,白酒3斤。
製作方法:將人參、茯苓、杏仁3葯加工切碎,放入酒壇內,倒入三汁,再加白酒,密封浸泡10天,每天搖動數下。開封後,過濾去葯渣,裝瓶備用。
功效與主治:補腎填精,益氣健脾,潤燥。適用於氣陰不足的腰酸體倦,頭暈耳鳴,食慾不振,面容憔悴,肌膚粗糙,大便秘結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空腹飲服15毫升。 10、壯陽葯酒配方大全之陽春酒
配方:人參15克,熟地15克,當歸9克,白術15克,天冬9克,枸杞9克,柏子仁9克,遠志6克,白酒2斤。
製作方法:將上述各葯軋碎,用紗布袋裝,扎緊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搖動1次,2周後開封,去葯袋,過濾裝瓶備用。
功效與主治:補益氣血,安神定志。適用於氣血不足的食慾不振,皮膚乾燥,面色無華,頭暈心悸,失眠多夢等。老年體虛者亦克常服,而無流弊。
11五香酒【原料】甘草、菊花、甘松、官桂、白芷、藿香、青皮、薄荷、檀香、砂仁、丁香、大茴香、紅辛各1 20克,紅曲、木香各18克,於姜1 2克,小茴香1 5克,白酒4 500毫升。此副補腎葯酒原料在葯店很容易配置。【製作】先將上述葯切薄片或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多年陳燒酒佳),密封。浸泡10日後,過濾去渣即成。
【服法】每次1 O~1 2毫升,每日早、晚各飲1次。
【功效】補脾健胃,散寒止痛,芳香辟疫,發表祛暑。適用於脾胃氣滯、虛寒脘滿、食慾缺乏、腎虛怕冷等症,並可用於寒氣凝滯的小腸疝氣及暑月感受風寒等症 12千斤鍾乳酒
【原料】鍾乳石60克,薏苡仁、天冬、丹參、牛膝、杜仲、防風、山茱萸各20克,黃芪、當歸、石斛、胡l』麻仁各30克,肉桂、川芎、附子各15克,秦艽、乾薑各10克,白酒5 000毫升。【製作】①將鍾乳石先用甘草湯浸3晝夜,取出後浸入牛乳中約2小時,置鍋中蒸約2小時,待乳完全傾出後,取出用溫水淘洗干凈,研碎備用。②其餘各葯均加工粉碎,同胡麻仁、鍾乳石用絹袋盛裝,扎緊口備用。③將白酒倒入凈壇中,放人嘉袋,加蓋密封,置陰涼乾燥處。④每日搖動數次,經半月後開封,去掉葯袋,再用細紗布過濾1遍,貯入凈瓶中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飲10~25毫升。
【功效】補腎溫陽,益氣血,祛風濕。適用於腰膝冷痛、四肢不溫、行走無力等症。
【說明】 陰虛火旺或濕熱者忌服。13 人參枸杞酒【原料】人參20克,枸杞子350克,熟地100克,冰糖400克,白酒1公斤。
【製作】先將人參、熟地切片,枸杞去雜質,裝入紗布袋,扎緊袋口。冰糖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文火燒至冰糖溶化呈黃色,趁熱用紗布過濾去渣留汁。再將冰糖汁、紗布葯袋放入酒內,蓋嚴封瓶口,浸泡10~15天,每日翻動1次,泡至人參、枸杞顏色變淡,再用紗布濾去渣,靜置澄清,即可飲用。
【作用】大補元氣,安神固脫,滋肝明目。適宜於勞傷虛損、倦怠少食、健忘、陽痿、腰膝酸軟等症。13 健脾 [配方] 藿香9克.川厚朴5克.白術50克,蒼術、生苡仁各15克,黃酒500毫升。
[製法] 將前5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黃酒,密封,隔水煮沸後,浸泡1-2宿後,過濾去渣,即成。
[功用] 健脾燥濕、宣化表濕。 [主治] 脾虛濕停,兼感外邪之證。兼治中濕。 [用法] 口服。每次服50~80毫升,日服3次。
[附記] 引自《葯酒匯編》。驗之臨床,確有良效。  14八珍酒  【配方】 全當歸26g 炒白芍18g 生地黃15g 雲茯苓20g 炙甘草20g 五加皮25g 肥紅棗36g 胡桃肉36g 白術26g 川芎10g 人參15g 白酒1500ml。  【功用】 滋補氣血,調理脾胃,悅顏色。
【製法】 1 將所有的葯用水洗凈後研成粗末; 2 裝進用三層紗布縫制的袋中,將口系緊; 3 浸泡在白酒壇中,封口,在火上煮1小時; 4 葯冷卻後,埋人凈土中,五天後取出來; 5 再過三至七天,開啟,去掉葯渣包將酒裝入瓶中備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服3次,飯前將酒溫熱服用。
【葯材功效解析】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甘草:補脾益氣。 當歸、白芍、地黃、川芎:滋養心肝,補血而理氣。 川芎:可使地黃、當歸補而不膩。 五加皮:祛除風濕,強壯筋骨。 胡桃肉:潤肺補腎,烏須發,強記憶。 大棗:健脾而調和諸葯。 此酒可以起到氣血雙補的功效,用以治療因氣血虧損而引起的面黃肌瘦,心悸怔忡,精神萎靡,脾虛食慾不振,氣短懶言,勞累倦怠,頭暈目眩等症。
 15 丹參酒  【配方】丹參300g,米酒適量  【功用】養血安神。
【製法】1 將丹參切碎; 2 倒入適量的米酒浸泡15天; 3 而後濾出葯渣壓榨出汁,將葯汁與葯酒合並; 4 再加入適量米酒,過濾後裝入瓶中備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飯前將酒溫熱服用。
【葯材功效解析】丹參:味苦,性微寒,入肝腎二經,活血,通心包絡,去滯生新,調經順脈,安神寧心,治健忘怔仲,驚悸不寐。葯理實驗結果表明,丹參有擴張冠狀動脈作用。能使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並使心率減慢,對防治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是大有益處的。又因丹參含維生素E,所以也應有抗衰防老作用。此酒主治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失眠健忘。
 16 牛膝獨活酒 【配方】桑寄生30g 牛膝45g 獨活25g 秦艽25g 杜仲40g 人參10g 當歸35g 白酒1000ml
【功用】補養氣血,益肝強腎,除祛風濕,止腰腿痛。
【製法】1 將所有葯材洗凈後切碎; 2 放入紗布袋中,縫口; 3 放入酒中,浸泡30天; 4 將葯渣取出,過濾備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1次(上午9~11點服用為佳)。
【葯材功效解析】杜仲、牛膝、桑寄生: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當歸、人參:養血益氣。  秦艽:法濕宣痹止痛。
此酒主治腰膝發涼、麻木、酸軟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著不仁,肝腎兩虧,風寒濕痹。
 17 人參固本酒  【配方】何首烏60g 枸杞子60g 生地黃60g 熟地黃60g 麥門冬60g 天門冬60g 人參60g 當歸60g 茯苓30g 白酒6000ml
【功用】補肝腎,填精髓,益氣血。
【製法】1 將所有葯材搗成碎末; 2 裝入紗布袋,放進干凈的壇子里; 3 倒入白酒浸泡,加蓋再放在文火上煮沸; 4 約1小時後離火,冷卻後將壇子密封; 5 7天後開啟,將葯渣除去,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葯材功效解析】何首烏、懷熟地、枸杞子:補肝腎,填精髓。
懷生地、天冬、麥冬:滋陰。  人參:補氣。  白茯苓:健脾利濕。 當歸:補血活血。
此酒有補肝腎、填精髓、益氣血的功效,適於中老年因肝腎虛,氣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軟,體乏無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慾不振之症。 17烏須酒 【配方】何首烏500g 白首烏500g 胡桃肉90g 枸杞子60g 蓮子肉90g全當歸60g 生薑汁20g 蜂蜜90g 細曲300g 生地120g麥冬30g 糯米5kg  【功用】補腎養肝,益精血。
【製法】1 先將兩種首烏洗凈,用水煮過,搗爛; 2 除生薑汁、蜂蜜外,其餘葯材搗為粗末與首烏一起裝入白布袋,封口備用; 3 將細曲搗成細末,備用; 4 生地用酒洗凈,放入煮首烏的水中去煮,等水漸干時,再用文火煨; 5 待水汁盡後,取出搗爛備用; 6 將糯米放入鍋中,加水3000ml,放在文火上熬成粥狀,然後倒入干凈的壇子里; 7 冷後加入細曲末,用柳枝拌勻,加蓋密封,放在保溫處釀制,待有酒漿時開封; 8 將生地黃倒入酒糟中,用柳枝拌勻,加蓋密封,3~5日後開封; 9 壓榨去糟渣,貯入干凈的壇子里,再將葯袋懸入酒中,加蓋; 10 將壇放入鍋中,隔水加熱約80分鍾後取出,埋入土中; 11 過5日將酒壇取出,開封,去掉葯袋,將蜂蜜煉過,倒入葯酒中,再細濾一遍,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3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18 中醫稱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疼痛為「腰腿痛」或「腰痛連膝」,河南省中醫院骨病科副主任郭會卿說,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除了注意站姿、坐姿和加強鍛煉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配製一些葯酒來緩解症狀,防止復發。 1、烏藤酒:生川烏35克,生草烏35克,生杜仲35克,忍冬藤35克,當歸35克,五加皮35克,海風藤35克,烏梅2個,白酒1500毫升,冰糖100克,紅糖l00克。將前8味水煎2小時,取葯液加入冰糖、紅糖,待溶化後再加入白酒即成。早晚各服1次,每次10~20毫升。功效:溫經散寒,通絡止痛。適用於腰痛日久不愈者,療效高,收效快。2、獨活參附酒:獨活35克,制附子35克,黨參20克。上葯研末,裝瓷瓶中,用500毫升白酒浸之,春夏5日,秋冬7日,常飲服。功效:散寒逐濕,溫中止痛。適用於腰腿疼痛,小腹冷痛,身體虛弱者(

7、好聽的中葯名字

澤 蘭:為唇形科植物毛葉地瓜兒苗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水香、水澤、澤蘭
蒲公英: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等的全草。處方別名:公英、卜公英、蒲公英、黃花地丁、通天草
佩 蘭:為菊科植物佩蘭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佩蘭、香佩蘭、蘭草
荊 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荊芥、姜芥、鄭芥、荊芥炭
仙鶴草:為薔薇科植物龍牙草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龍牙草、龍芽、鶴草芽、仙鶴草、仙合草、金頂龍芽
鳳尾草:為鳳尾蕨科植物鳳尾草的全草或根。處方別名:井口草、井欄草、鳳尾蕨、鳳尾草、金雞腳、七星草、金星草
薄 荷: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卜荷、卜可、香荷、薄苛、薄荷、番荷葉、金葉薄荷、龍腦薄荷
芥 穗: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果穗。處方別名:芥穗、芥禾、荊芥穗、芥穗炭

中葯規范名別名

A
艾葉:醫草、艾蒿、灸草、五月艾

B
巴豆:巴米、江子、剛子
八月札:臘瓜、拿子
白果:銀杏
白礬:明礬、礬石、攀石、生礬
白及:白雞兒、地螺絲、連及草
白花蛇:銀環蛇
白頭翁:白頭公
白術:烘術、冬術、生曬術、於術
白芷:香草
百部:百奶根、野天門冬、婆婦草、虱葯
斑蝥:斑毛、斑貓、班蚝
板藍根:大青葉
半邊蓮:佛甲草、半邊花、蓮花草
半枝蓮:並頭草、韓信草、半向花、半面花
畢澄茄:山雞椒、山蒼子、木姜子
鱉甲:上甲、團甲魚、鱉蓋
檳榔:玉片、大腹子、海南子、大片白
冰片:龍腦、片腦、梅片
荸薺:鼻薺
薄荷:雞蘇
補骨脂:破故紙、破故脂、婆固脂、黑故紙、黑固脂

C
蟬蛻:蟬衣、蟬殼、蟲退
蠶砂:蠶矢
蟾酥:癩蛤蟆、蛤蟆酥
蒼術:茅術、赤術
蒼耳子:老蒼子、毛蒼子、蒼耳仁
常山:恆山
陳皮:橘皮、新會皮、廣皮、陳柑皮
沉香:沉水香、落水沉
檉柳:觀音柳、山川柳、紅荊條、紅柳
刺五加:五加參
赤小豆:紅飯豆、紅小豆
赤石脂:高嶺十
茺蔚子:益母實、小胡麻、充玉子
重樓:拳參、紫參、蝦參、山蝦、蚤休、倒根草、七葉一枝花、刀剪草、草河車
川貝母:平貝、京貝、尖貝、松貝、青貝、爐貝
川楝子:金鈴子
川牛膝:牛夕、牛七
川芎:川雄、香果、西撫芎、胡勞
穿山甲:綾鯉甲、鯪鯉甲、炮甲珠
穿山龍:爬山虎、穿地龍、穿龍骨、山常山
穿心連:斬蛇劍、一見喜、甲方草、苦膽草

D
大腹皮:檳榔皮、大腹絨、大腹毛
大黃:將軍、川軍、酒軍、錦紋、黃良、西庄黃、西中吉
大薊:虎薊、大刺兒菜、刺薊菜、千針草、野紅花、雞刺根
玳瑁:毒瑁、毒瑁
代赭石:赤石
丹參:赤參、血參根
膽南星:虎掌
淡竹葉:竹葉麥冬、野麥冬、淡竹米
黨參:文元參、台參、防黨
地骨皮:枸杞根皮
地錦草:鋪地錦、血見愁、麻蓑衣
地龍:曲鱔、蛐鱔、蚯蚓
地膚子:掃帚菜子
丁香:支解香、丁子香、雞舌香、公子香
冬葵子:苘麻子、苘實
冬瓜子:瓜瓣、冬瓜仁
獨活:獨搖草、大活
杜仲:思仙、木綿、絲連皮

E
阿膠:驢皮膠
鵝不食草:石胡荽、瘧疾草
莪術:蓬術、文術
兒茶:孩兒茶、方兒茶、棕兒茶

F
番瀉葉:洋瀉葉
翻白草:老鴰爪
蜂房:蜂巢
蜂蠟:黃蠟
蜂蜜:百花精、白蜜、石蜜、蜜糖
鳳仙草:指甲桃、透骨草
茯苓:雲苓、安苓、茯神、松苓、松薯
浮萍:水萍

G
蛤蚧:革蚧、仙蟾、石牙、舸蚧、何蚧、蛤蟹、蛤蛇
蛤殼:蛤蜊殼、白蜊殼、文蛤、青蛤
甘草:粉草、甜草、美草、蜜甘、國老
乾薑:均姜、白姜、泡姜
杠柳:羊奶子、香加皮、香五加、羊角葉
高良姜:蠻姜
葛根:革根、甘葛、干葛、粉葛、柴葛
鉤藤:雙鉤、勾葩、勾仝
枸杞子:貢果、津血杞、地仙、卻老子
狗脊:金毛狗、狗脊骨
狗尾草:谷莠子、莠子草、光明草
谷芽:稻芽、谷粟
谷精草:谷精珠、珍珠草、移星草
骨碎補:申姜、元姜、猴姜、毛薑
瓜蒂:苦丁香、甜瓜巴、瓜丁
瓜蔞:栝樓
龜板:下甲、元武版
桂枝:桂段、桂尖

H
海狗腎:膃肭臍
海龍:龍頭魚
海馬:馬頭魚
海螵蛸:魚古、烏鍘骨、烏賊骨、墨魚骨
寒水石:凝水石
含羞草:知羞草、怕丑草、感應草
旱蓮草:烏心草、金陵草、墨水草、鱧腸草
藁本:稿本
核桃仁:羌桃、核桃肉、胡桃仁、胡桃肉
合歡花:絨線花、絨花樹、馬纓花、合歡米
鶴草芽:龍牙草
黑芝麻:胡麻、烏麻、油麻
紅藤:血藤、紅葦、大活血、大血通、活血藤、血灌腸、血木通、血苞
紅花:紅藍花
胡椒:古月、玉椒
胡荽:香菜、芫荽、園荽、胡隨
虎杖:斑庄根、活血龍、川筋龍、舒筋龍
虎耳草:石荷葉、金絲荷葉
花椒:蜀椒、紅椒、川椒
花蕊石:花乳石
華山參:熱參
槐花:槐米
槐角:槐實、槐豆、天豆、槐子、槐連燈、九連燈
黃柏:黃檗、川柏、柏皮
黃精:太陽草、黃芝、雞頭參、野仙姜、筆管菜
黃連:雞爪連、鷹爪連、味連、雅連、川連、雲連、鳳尾連、古勇連
黃芪:黃耆、綿芪、箭芪
黃芩:腐腸、片芩、子芩、宿芩、枯芩、條芩
黃葯子:黃獨、紅葯子
火麻仁:麻種、麻子仁、大麻仁、大麻子

J
雞骨草:黃頭草、相思子、紅母雞草
雞冠花:雞公花
雞內金:雞肫皮、雞黃皮、雞舭胚
雞血藤:雞血葩、紅藤、雞血仝
積雪草:落得打、崩大碗
急性子:金鳳子、鳳仙花子
夾竹桃:柳葉桃
僵蠶:天蟲、僵蟲
椒目:花椒子
絞股藍:青葉膽、青魚膽
接骨木:順筋枝、續骨木
桔梗:包袱花、炮仗花、明葉菜、三葉菜
金沸草:旋覆梗、黃花草
金錢草:過路黃、對座草
金銀花:雙花、二花、二寶花、銀花、禹花、忍冬花
金櫻子:刺梨子
金果欖:青牛膽
錦燈籠:酸漿、紅姑娘
荊芥:假蘇
橘絡:橘絲、橘筋
菊花:黃華、金蕊、延壽客
九香蟲:臭屁蟲

K
訶子:訶黎勒、嗬子
苦楝皮:楝根皮
款冬花:艾冬花、九九花

L
老鸛草:五葉草
萊菔子:蘿卜子
連錢草:金錢草、遍地香
蓮子心:蓮蕊
靈芝:瑞草、仙草、長壽草、紫芝、赤芝
凌霄花:紫葳
劉寄奴:陰行草、鈴茵陳
龍齒:龍牙
龍葵:苦葵、天茄子
龍眼肉:桂圓、益智果、元肉
蘆根:葦根
蘆薈:奴會、納會
爐甘石:飛甘石
鹿茸:九女春、血茸、黃茸、青茸、關茸、南茸
鹿銜草:破血丹、金牛草、鹿安茶、鹿蹄草
路路通:九孔子、楓果、楓樹球、楓香果
羅漢果:拉汗果
絡石藤:爬山山虎、石盤藤

M
蔓荊子:萬金子、京子、荊子、蔓荊實
馬勃:灰菇
馬鞭草:鐵馬鞭
馬齒莧:馬踏菜、五行草、馬齒菜、馬齒草
馬錢子:番木鱉、方八
虻蟲:蜚虻、牛虻
芒硝:皮硝、鹽硝、盆硝、朴硝、馬牙硝
麥冬:箭門冬、寸冬、大寸冬
麥芽:大麥粟
滿山紅:映山紅、迎山紅、紅杜鵑、杜鵑葉、靠山紅、頭安杜鵑
貓爪草:小毛莨
木賊:節節草、節骨草、銼草、筆頭草
木蝴蝶:玉蝴蝶、千張紙、雲胡紙
木通:通草、野木瓜、活血藤、羊開口

N
牛蒡子:鼠粘子、鼠見愁、蝙蝠刺、夜叉頭、牛菜、大力子、牛子、惡實
牛 黃:西黃、犀黃、家黃、野黃、丑寶
女貞子:冬青子、蠟樹

P
胖大海:通大海
炮姜:黑姜
佩蘭:醒頭草、水香、女蘭、香草、香水蘭、蘭草
硼砂:月石
婆羅子:蘇羅子、開心果
蒲公英:婆婆丁、蒲公草、黃花地丁
蒲黃:蒲花粉

Q
蘄蛇:五步蛇、褰鼻蛇、白花蛇
茜草:血見愁、活血草、拉拉秧、掛拉豆、粘草、西草、小活血
鉛丹:黃丹、廣丹、東丹
牽牛子:丑牛子、喇叭花子、黑丑、白丑、黑白丑、二丑
前胡:白前
芡實:雞頭米
青果:橄欖
青黛:藍靛、靛花
青木香:馬兜鈴根
瞿麥:石竹花、石竹草、野麥、巨麥
全蠍:全蟲、蠍子、春蠍、伏蠍

R
人參:吉林參、移山參、石柱參、白乾參、大力參、邊條參、野山參、新開河參、生曬參、神草、地精、土精
忍冬藤:金銀花藤
肉蓯蓉:金筍、大雲、寸雲
肉豆蔻:肉果、玉果
肉桂:官桂、玉桂、薄桂、上油桂、安桂、黃瑤桂
乳香:熏陸香、乳頭香

S
砂仁:縮砂密、土密砂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
三棱:三楞、三凌、荊三
三七:山漆、田七、血參、金不換
山慈菇:金燈、鹿蹄草、土貝母、假貝母、毛姑、冰球子
山葯:懷葯、淮毛條、淮光條、山芋、野白薯、白葯子、薯蕷、署豫、薯葯
山楂:山鈴果、紅果、山裡紅
山茱萸:山萸肉、棗皮
蛇蛻:蛇皮、龍子衣、天龍衣
射干:剪刀草、山蒲扇、蝴蝶花、烏扇、扁竹
麝香:當門子、元寸、臍香、寸香
伸筋草:過山龍、穿山龍、
獅子香、蜈蚣藤、舒筋草、寬筋苴
石菖蒲:水劍草、菖陽、錢蒲
石斛:霍斗、楓斗
石決明:九孔石明、九孔貝、千里光
使君子:留求子、病柑子、建君子
松香:松脂、瀝青
守宮:壁虎、天龍
蘇合香:蘇合油、帝油流
秫米:術米、熟米
蜀漆:常山葉
水蛭:螞蟥

T
太子參:童參、孩兒參
天花粉:瓜蔞根、栝樓根、栝樓
天麻:定風草、神草、赤箭、春麻、冬麻
天南星:虎掌、掌葉半夏
天仙藤:馬兜鈴藤、青木香藤
天竺黃:竹膏
鐵莧菜:血見愁、海蚌含珠
通草:通脫木
透骨草:毒蛆草、毒繩草、葯蛆、接生草
土鱉蟲:簸箕蟲、地鱉蟲、土元
土茯苓:山地粟、仙余糧、冷飯頭
土貝母:地苦膽、草貝
土荊皮:土金皮、土槿皮

W
瓦楞子:瓦弄子、瓦壟子、甘子殼
威靈仙:百條根、鐵掃帚
烏梅:梅實、酸梅、梅子
烏梢蛇:黑花蛇、烏風蛇、劍脊蛇
蜈蚣:天龍、百足
五倍子:肚倍、角倍、百蟲倉

X
稀薟草:粘蒼子、粘糊菜、粘不扎、肥豬菜
西河柳:山川柳
西洋參:花旗參
細辛:小辛
仙鶴草:龍芽草、脫力草、黃龍尾
仙茅:獨茅根
香薷:山蘇子、野蘇麻、臭荊芥、蜜蜂草
小薊:貓刺、槍刀菜、青刺薊、刺兒菜
薤白:野白頭
辛夷:木筆花、毛辛花、春花
雄黃:腰黃、雄精
徐長卿:淋疾草
玄參:重台、元參、黑參
玄明粉:風化硝、元明粉
旋覆花:全福花、金復花、金佛花、金沸花
血竭:麒麟竭
血餘炭:發炭
尋骨風:貓耳草、馬蹄香、行骨風、白毛藤

Y
鴉膽子:苦參子、鴨膽油
鴨跖草:鴨舌草、鴨石草
延胡索:玄胡索、元胡
洋金花:曼陀羅花、山茄花、風茄花
陽起石:起陽石
夜交藤:何首烏藤
飴糖:膠飴、麥芽糖、米飴、米糖
益母草:坤草、茺蔚、貞蔚
薏苡仁:六穀米、籜珠、珍珠米、薏珠子、膠念珠、草珠兒、老雅珠、菩提珠
茵陳蒿:婆婆蒿
淫羊藿:仙靈脾
罌粟殼:米殼、大煙殼
魚腥草:蕺菜、摘耳草、側耳根、岑草
禹余糧:禹糧石、余糧石
玉竹:葳蕤
鬱金:玉京、玉金、益金
月季花:月月紅

Z
樟腦:潮腦、腦子
皂礬:青礬、黑礬、綠礬、絳礬
皂角刺:天丁、皂角針
皂莢:皂角、皂牙
灶心土:伏龍肝
澤蘭:山蘭、不老草、孩兒菊
澤漆:燈台草、腫手棵、澤七
珍珠:蚌珠、濂珠
紫河車:混沌衣、人胞、胎盤、胞衣
紫蘇子:玉蘇子、家蘇子、黑蘇子、杜蘇子
紫菀:夾板菜、小辮兒菜、驢耳朵菜
紫石英:螢石、氟石
紫珠:止血草、杜紅花
梔子:山枝仁、枝子、山梔仁、越梔
棕櫚:棕皮、棕毛
棕櫚炭:陳棕炭、棕炭
鍾乳石:滴乳石、殷孽、孔公孽、石鍾乳
豬毛菜:扎蓬棵、山叉明棵
豬牙皂:眉皂、牙皂
硃砂:丹砂、片砂、辰砂、光明砂、劈砂、鏡面砂
竹瀝:竹油
竹茹:竹皮、竹二青

與祛風濕葯處方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