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人參可以治腦血稠和風濕嗎
參為滋補強壯葯,幾乎世人皆知。我國使用人參預防和治療疾病,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效果不僅早為古今中外無數醫學家所肯定,而且為近代科學研究所證明。最早對人參葯理功用給予高度評價的,首推《神農本草經》。這是我國第一部葯物學經典。書中將懼的365種常用葯材分為上、中、下三品,把那些具有良好的滋補強壯性能,並且無毒、副作用的葯物選為上品。人參便是上品葯材之一。書中明確指出,人參「主補五臟,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寥寥數語,充分說明人參的補益作用是多方面的。祖國醫學認為,人參的主要作用是大補元氣。宋朝蘇頌《嘉佑圖經本草·論人參》中就記載有這么一段話,相傳"欲試二人同走,一含人參一空口,各走三五里許,其不含人參者必大喘,含者氣息自如"。以此鑒別人參的真偽優劣。據傳,時進洪承疇兵敗,為清軍所獲,絕食數日,氣息奄奄,因飲了皇太後博爾濟吉特一小壺人參湯而頓時精神大振。這些說法,對人參的作用雖有誇大之嫌,但亦說明人參確有良好的補氣功效。《本草蒙筌》還強調說:「大抵人參補虛,虛寒可補,虛熱亦可補;氣虛宜用,血虛亦宜用。」明代大葯物學家李時珍說得好,人參專主「男婦一切虛證」。由此不難看出,人參具有補虛扶正等多方面的葯理功效,適用於各種虛弱性疾病患者服食。因此,古代醫學家強調,凡屬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者,皆可選用人參進補調理。如與其它葯物配伍,其臨床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中外學者通過對人參進行分析,初步搞清了人參所含的主要成分。研究發現,人參主要含有皂甙、肽及氨基酸、維生素等物質。值得說明的是,肽和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而蛋白質又是人類七大營養要素之一,是構成人體乃至一切生物的主要成分。因此說氨基酸及肽類物質對人體是至關重要的。人參所含有的氨基酸,初步發現,達10餘種。如精氨酸、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賴氨酸、脯氨酸、蛋氨酸、甘氨酸、纈氨酸、蛋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等。在這眾多的氨基酸中,以賴氨酸、蛋氨酸、纈氨酸對人體成為重要,它們是構成人體的必需氨基酸,同時,又是人體自身所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只能從飲食物中攝取。毋庸贅言,人參具有特殊的營養補益價值和良好的治療作用。 除此之外,人參還含有人參酸(系軟脂酸、硬脂酸、油酸及亞油酸的混合物)、植物甾醇、膽鹼、葡萄酸、果糖、麥芽糖、蔗糖、人參三糖、果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泛酸等。這些物質對人體的健康是不可缺少的。有關人參的文獻資料,可謂浩如煙海。現將人參的臨床應用,特別是配伍後的應用,概括如下: 1.大補元氣 人參為大補元氣之聖葯。祖國醫學認為,元氣包括元陰之氣和元陽之氣,乃先天之精所化生,賴後天攝入之營養不斷滋生。元氣發源於腎,藏於臍下「丹田」,借三焦的通路敷布全身,推動臟腑等一切組織器官的活動,可以說,元氣是人體生化動力的源泉。因此,元氣的盛衰決定著人體的強弱。《本草經疏》稱:「人參能回陽氣於垂絕,卻虛邪於俄頃。其主治也,則補五臟,蓋臟雖有五,以言乎生氣之流通則一也,益真氣(此即元氣),則五臟皆補矣。」人參能五臟並補,先天、後天同益,從而使元氣充足。《景岳全書》中的保元湯,葯用人參、甘草、肉桂和黃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四君子湯,葯用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外科正宗》的參術膏,葯用人參、白術為膏等。用於面色萎黃、言語輕微、四肢無力、飲食減少、眩暈、自汗、脈象虛弱等,有益氣培元的良好功效。 2.益氣固脫 脫證,是疾病的危險證候。這是指疾病過程中,陰、陽、氣、血大量耗損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其主要症狀有:汗出如珠、四肢厥冷、口開目合、手撒尿遣、脈微細欲絕等。它相當於現代醫學所說的休克及心、肺、肝、腎等的功能衰竭。《成方切用》救急門條下載有「獨參湯」,用以救急拯危。急救暴脫,包括各種原因引起的大出血虛脫,都可應用此方。前賢認為:「斯時也,有形之陰血,不能急生,無形之氣,所宜急固。故以獨參主之,取其為固元益氣之聖品爾。」有時還常將人參和附子等溫壯元陽的葯物配伍使用,以救治循環衰竭、元氣虧損者,以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能力,起到「回陽救逆」的功效。不過,在這些情況下,選用野山參為好,移山參及園參則顯得力不能及。如果熱甚昏厥或痰壅氣厥,則萬不可應用。 3.益氣生血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相依,互為根本。金元醫家李東垣說:「以人參為補血者,蓋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葯乃生,陽生則陰長,血乃旺矣。」現代葯理學也證實,人參能刺激造血功能旺盛。《景岳全書》載有兩儀膏,葯用人參、熟地熬膏,兩葯一個益氣,一個補血,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具有較好的益氣生血作用。此外,人參養榮丸、人參歸脾丸、八珍丸等常用的養血補血方劑,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對於血分虧損而致的面色無華、口唇淡白、頭暈眼花、爪甲不榮、手足麻木、脈細無力等症,人參是理想的補氣生血葯。 4.益氣補肺 著名醫家李東垣指出:「人參能補肺中之氣,肺氣旺則四臟之氣皆旺,肺主諸氣故也。」綜觀古代醫家治療肺虛喘咳的許多方劑,諸如《類證活人書》的五味子湯、《衛生寶鑒》的人參蛤蚧散、《濟生方》的人參胡桃湯等,均以人參為主葯補益肺氣,並同時輔以其它祛邪之品,標本同治,邪正兼顧,共奏功效。對於因久咳久喘耗傷肺氣而臨床證見氣短、喘促、聲音低微、體倦懶言或咳嗽無力、痰多清稀、自汗怕冷、易於感冒等,都可以選用人參,以補肺益氣。 5.益氣養心 中醫一直認為,心主神志,從而把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功能都歸於心。《本草匯言》稱人參為「助精養神之葯」,而專主驚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現代葯於是學研究證明,人參可以提高人的腦力和體力勞動效率,有顯著的抗疲勞作用,能改善睡眠和情緒。因此,對於不同類型的神經衰弱患者,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能使病人體重增加,消除或減輕全身疲乏、頭痛、失眠等症狀。動物試驗發現,人參還能減輕或消除由氯仿—腎上腺素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此丹選用人參,蓋取其益氣養血、寧心安神的功效。 6.益氣補腎 《本草經疏》指出,「人參本補五臟真陽之氣者也」,對於真陽衰少、腎氣乏絕、陽道不舉諸症尤有良效。現代葯理學研究發現,人參可以影響調節性功能的高級神經中樞部位,呈現促性激素樣作用,還能增進精子的活動能力。臨床應用表明,對因神經衰弱所引起的皮層性的脊髓性陽痿,也有一定治療效果,但對精神型則沒有效。古今大量有關益腎壯陽的良方,如全鹿丸、茸桂百補丸、參茸衛生丸等,對於腎氣虛弱、腰膝酸軟、陽痿早泄、遺精等,每獲良效,人參在方中均起著益氣補腎助陽的作用。 7.益氣養陰 益氣養陰是針對氣陰兩虛而言的。氣陰兩虛往往表現於熱性病的過程中。如溫熱病耗津奪液,出現大汗、氣促、煩渴、舌嫩紅或干絳、脈散大而數,有虛脫傾向者;或者是溫熱病後期及內傷雜病,真陰虧損、元氣大傷,出現神疲倦怠、少氣懶言、口乾咽燥、低熱或潮熱;抑或五心煩熱、自汗盜汗、舌紅苔少、脈虛大或虛數者。此外,亦可見於多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結核、糖尿病等。《本草正義》稱人參「功能養陰而清虛火,今用之陰虛有火,及吐血後宜於清養,或汗家、或失精家,陰液耗損,虛陽偏熾者」。主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虛而咳」的生脈散,方用益氣養陰的人參、配合養陰寧心的麥冬、收斂肺氣的五味子,三葯同用,氣陰並補。再如《醫部全錄》的人參固本丸、《顧松園醫鏡》的集靈膏等益氣滋陰的方劑,都是以人參為主葯的。祖國醫學所說的「消渴病」,類似於現代醫學的糖尿病,據其症狀,屬於氣陰不足、津液虧損。人參的益氣養陰、生津止渴作用,已為現代葯理學研究所證實。人參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況,如口渴思飲、多汗、周身疲乏,減少尿糖、降低血糖。如果和胰島素配合應用,對於控製糖尿病的並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及神經病變等,優於單獨應用胰島素。服用人參後,還可以減少胰島素的用量。 8.益氣溫中 《湯液本草》稱人參可「補五臟之陽」,「調中益氣」。這里所言之「中」系指中焦脾胃而言。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壯,則氣血旺盛。漢代著名醫家張仲景創立理中湯方,以人參為主葯,配合乾薑、白術、甘草,溫暖脾胃,以祛虛寒,主治脘脹腹痛、嘔吐腹瀉、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淡苔白,多有良效。關於人參對於消化系統作用,現代葯理學研究初步發現,人參能夠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加消化能力,增進食慾。對於慢性胃炎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過低者,服用人參制劑,可使食慾增加,症狀減輕乃至消失。 9.消炎抗癌 人參具有消炎解毒、抗癌祛邪的功效,這種作用的發揮是通過「扶正」來實現的。所謂「扶正」,即扶助正氣,調動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有人通過動物實驗證明,人參能夠抑制松節油或兔耳殼人工凍傷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還能使某些實驗性損傷產生加快癒合的效果。 人參能夠增加機體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能力,增強腫瘤患者免疫系統的監視功能,從而抑制腫瘤的發展。並能增加白細胞,防止因化療所致的白細胞減少,還能促進健康人淋巴細胞的轉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了,產生腫瘤的機會就減少了,得了腫瘤,也較也容易穩定病情。在這種情況下,人參常配合其它一些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和軟堅散結葯物同時應用,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扶正祛邪」的功效。 10.雙向調節 據《月池人參傳》雲:「人參,生用氣涼,熟用氣溫,味甘補陽,微苦補陰。」《本草蒙筌》說:「大抵人參補虛,虛寒可補,虛熱亦可補;氣虛宜用,血虛亦宜用。」《本草正》強調說:「人參,氣虛血虛俱能補。」由此可見,人參對機體的氣、血、陰、陽均有補益作用。用現代醫學語言來說,人參的這種功用叫做「雙向調節」。國內外的許多學者,從分子生物學角度對人參進行了研究,證實人參具有增強機體非特異性防禦能力的功用,表現為雙向調節的形式,即向著有利於機體的方面發展,從而改善整體代謝,維持內環境的穩定平衡,限制疾病的發展變化。例如人參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主要表現在對興奮和抑制兩類神經過程都具有增強作用,結果使興奮和抑制均衡協調起來。對血壓的調整也是這樣,有實驗表明,對麻醉動物,人參在小劑量時可以使血壓輕度上升,大劑量則使血壓下降。人參能夠增強人體適應氣溫變化的能力,使人既能耐受高熱,又能耐受嚴寒。因此,一些學者把人參的這種作用稱為「適應原樣作用」,即具有加強機體對有害因素的抵抗能力,從而使內環境向著有利於機體的方面變化。這是化學合成葯物所無法比擬的。所以,國內外醫學家對人參的這種作用特別推崇。 11.抗老延年 古代醫家把人參視為延年益壽的聖品,當今時代,風靡市場的一些健身抗老、延年益壽葯物,如人參蜂王漿、天然營養口池液---王中王、首烏延壽丹、洞天長壽膏、十全大補膏、參茸葯酒等,都離不開人參。國內外學者研究證實,人參有防止細胞衰老的功能。它具有促進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質合成的作用,能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提高機體的代謝水平。因此,對於抵抗衰老和改善老年人頭暈、腦鳴、健忘、疲乏等症狀,均有較好的作用。 血脂過高、血液粘稠度增高,是老年病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人參能夠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會量,並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和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從而起到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良好作用。因此,對於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老年病,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它可以程度不同地減輕或消除這類疾病所造成的頭昏、頭痛、胸悶、氣短、心前區疼痛等症狀。 由此可見,無論是人參的葯物成分,還是人參的葯理作用,都充分證明,人參不失為滋補葯物之聖品,功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功效是「益氣」,「補益五臟」。了解這些,對我們合理選用人參是大有裨益的。
2、你們或者你們身邊人有沒有靠中葯治好病的經歷?
96年我copy牙疼的不能吃飯,也睡不著。看了特色牙科診所,三甲醫院口腔科,排了片,探針檢查,都說沒病。一老中醫開了三副葯,吃完就好了。又三個月後,牙齒有洞,牙科診所補牙洞,至今安好。
還有2012年,連續四天睡不著,眼睛都疼,就是全無睡意。醫院門診無病,葯房不賣安眠葯。計程車不敢再開了,去東莞市醫院檢查,懷疑甲亢,葯也沒吃就回老家了。還是那位老中醫開了幾副中葯,吃過當天就睡著了,一睡就是11個小時。正常了。
我現在是不舒服先看西醫。有疑難改看中醫。
3、我得了肩周炎,醫生說我風濕太重,有沒有不看醫生能去除體內風濕?謝謝!
?
4、如果不是風濕,還有什麼會引起膝關節疼痛。
水寒木郁嚴重的話都可導致這些情況。首要燥土溫水疏木。呃。你有空可以看看黃元御的回四聖心答源,嗯,真要結合你的實際開方還是找現實中的中醫師,當然要是經方大家,嗯,任啟松是民間中醫網的醫醫金針老師,任明志是民間中醫網的行者老師。這兩個都是算是黃元御派的經方大家。呃,不過他們都在北京。不管怎麼樣,別相信網上給的方子。
5、濕疹應該怎樣防治?
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的皮膚病,分急性、亞急性、慢性3種。任何性別、年齡、任何部位均可發生。
發於四肢者,常對稱發作,主要表現為患部劇烈瘙癢、紅斑、丘疹、水泡、糜爛、結痂、脫屑、苔癬樣改變等皮膚損害,常反復發作,但皮疹消退後,不留永久性痕跡。中醫認為是風濕熱侵入肌膚而成。急性、亞急性以濕熱為主,慢性的乃久病耗血所致。
濕疹常易與神經性皮炎等皮膚病相混淆,未確診時勿用葯。皮疹發作前,如有服葯史,而過去又從未發過,可能是葯物過敏。忌用手抓剝患處,否則會使其擴散,嚴重者可引起感染。忌大面積使用激素類軟膏(膚輕松、地塞米松等軟膏),避免引發不良反應。避免用熱水洗燙及過多使用肥皂、清潔劑。避免使用化妝品和油脂。不宜穿毛及化纖等製品,衣被勿過暖。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冬季淋浴不宜過勤,注意皮膚清潔及潤澤。忌海魚、辣椒、毛筍、蝦、蟹等物,少吃葷菜。一些人對花粉、羊毛、羽毛、寄生蟲、奶糖等過敏,故要細心尋找過敏物品,盡量避免接觸。
西醫葯治療
撲爾敏片,每次1~2片,每日3次;或息斯敏片,每次10毫克,每日1次。
中醫葯治療
中成葯為龍膽瀉肝丸,每次6~9克,每日3次。防風通聖丸,每次6~9克,每日3次。除濕丸,每次6~8丸,每日2次。
徐長卿洗劑配方:徐長卿31克,加水熟煮,去渣。外洗患部。治療急性濕疹。
復方四皮洗液配方:桃樹嫩皮、花椒樹皮各100克,苦楝樹皮90克,白蘚皮、苦參、葛根各60克。上葯加開水2000毫升,水煎30分鍾,待溫度降至30℃時加入硫磺3克、明礬30克。每次用前加熱水30℃。外洗患處,每日1次,5日1劑,10日為1療程。
止癢祛濕洗劑配方:防風12克,地膚子、白蘚皮、蒲公英各9克,金銀花15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上葯加水煎煮,去渣。乘熱浸泡或塗擦患處,以能忍受為度。每日1劑,每劑可用2~3次,連洗3~5日。止癢消腫,消炎鎮痛,治療濕疹,腳氣,膿皰疹等。
飲食療法
綠豆、粟米各30克,水煎加紅糖溫服。用於慢性濕疹。
蕹菜30克,玉米須15克,荸薺10隻,煎湯服。
米仁、荸薺各10克,加適量白糖煮湯服。
紅棗10隻,白扁豆30克,加適量紅糖煮湯服。用於慢性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