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膝關節痛艾灸什麼穴位
可灸大椎、身柱、曲池、合谷、陰陵泉、三陰交、行間、阿是穴。
隨症加穴:1、便干尿黃者,加大腸俞、膀胱俞
2、心煩口渴者,加神門、金津玉液。
除了這些,給你推薦一款膏貼:由西安道元堂出品的五行溫灸膏,此秘方源自千年道家醫學珍藏,結合現代高科技中草葯提純技術精製而成,刺激經絡,激活組織細胞,採用先進的透皮緩釋技術使葯物快速滲透,直達病灶!它遵循「人天和一」「天地相應」的道家之理,與中醫理論精髓中「人身無處不太極」相契合。陰陽二儀互容,互生,互化。道元五行溫灸膏能讓您在短時間內感覺到葯物快速滲透的作用,實現化瘀通絡,溫陽固氣,祛寒止痛這一神奇效果。
主治各類: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坐骨神經痛、風濕關節炎、骨質增生、痛風、老寒腿、跌打瘀痛、腎虛腰痛、胃寒胃痛及女性宮寒、痛經等。
2、風濕腿疼艾灸時取哪幾個穴位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3、痛風怎樣用艾灸
痛風治療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發生障礙,血液和組織中積聚大量尿酸和尿酸鹽而引起。症狀是手指、腳趾、膝、肘等關節疼痛腫脹,甚至變形。
痛風,是由於長期在風濕寒的環境下而導致的;因此,應該遠離風濕寒的環境,生活在相對溫暖乾燥的環境下。痛風,可以少吃酸性食品,少攝入鹽;吃海鮮喝啤酒,會導致痛風。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可以到當地的中醫院進行咨詢:能否利用上面經方進行治療。
4、寒濕體質乃百病之源,艾灸能消除困擾,艾灸哪些穴位可以改變濕寒體質呢?
俗話說,「十病九寒」。寒是冬季的主要表現,邪寒侵入皮膚,表證稱為傷寒。寒邪直接影響臟腑,有內證者稱為「中寒」。《黃帝內經》有這方面的記載。我們的大多數疾病都是由受寒引起的,幾乎占所到了99%。寒邪導致氣退。當人們感覺到寒邪發病後,會引起皮膚收縮、汗孔不開、筋脈拘急等症狀。這就是為什麼一些病人抱怨他們不流汗,感覺很不舒服,並且到處尋找治療出汗的方法。
特別注意:寒濕氣侵蝕身體的幾個通道是:從「大椎穴」進入的「寒濕」容易引起「肩頸部疼痛、肩周炎、頸椎病、頭暈頭痛、失眠多夢」;從「膻中穴」進入的「寒濕」容易引起我們的「乳腺脹痛、乳腺導管阻塞、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症狀」;從「神闕穴」進入的「寒濕」容易積聚在我們的盆腔,尤其是女性。盆腔「寒濕」較重時,容易引起各種婦科疾病,如婦科炎症、月經不調、月經失調、痛經、血凝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等。
從「命門穴」進入的「寒濕氣」會導致我們腰膝酸痛、腎虛、性功能障礙等症狀。從「湧泉穴」進入的「寒濕」容易向上流動,容易引起漆關節疼痛、風濕性關節炎等症狀。艾灸在古代被用來治療疾病。許多名醫對這種療法評價很高。黃帝內經: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選擇適當的位置長期艾灸,對改善寒濕體質很有幫助。一般來說,選擇的穴位有關元、足三里、三陰交、氣海等。艾條點燃後,建議在穴位上方約1~3厘米處熏蒸或焚燒艾條,通常在每一點熏蒸約10分鍾,直至皮膚溫熱發紅,而又不會引起灼痛或燒傷為宜。也可用各種艾灸裝置,如溫灸盒、溫灸架等。主要用於固定艾條,使用方便。
5、風濕適合汗蒸還是艾灸
肩周炎是肩部周圍的組織粘連在了一起,活動會受限制,很疼痛的,。一般汗蒸對肩周炎有幫助的,可以使蒸完有點受寒冷的,平時去做做按摩針灸,疏通經絡,緩解痙攣肌肉,注意保暖
6、風濕可以用艾炙嗎?效果如何?
風濕可以用艾炙, 艾灸對風濕有效果的,艾灸火力直達皮膚,深通經絡。特別是孫絡、厚絡和血絡的作用,主要在於體表,經絡環流氣血津液,滲灌臟腑組織,即達到溫經散寒、燥濕健脾、調節臟腑功能的作用。艾灸具有很強的激發機體免疫作用,提高機體免疫機能,增強抗病能力,使其真皮和皮下組織的神經,血管、淋巴管和肌肉功能漸超正常,灸法治療多種疾病,如對久不癒合的慢性皮膚潰瘍、風濕性關節炎、月經不調、崩漏、中風偏癱(出血性和缺血性)、胃潰瘍、慢性胃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三叉神經痛等,均取得較好的療效。灸法有著極為廣泛的適應范圍 《本草綱目》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艾葉苦辛,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灸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將點燃的艾條懸於穴位和病損部位,稱薰灸。另一是隔蒜隔姜灸:將艾作成半粒小花生米大小的艾柱,在穴位和病灶部位置放2~3mm厚的蒜片或鮮薑片,薑片可用牙簽刺成數個小孔,將艾柱置於蒜或薑片上點燃,局部組織灼燙重時,稍挪動蒜或薑片即可,然後放回原部位。一般灸13~15柱艾即可
7、艾灸哪些穴位可以去體內寒濕
一般濕氣重都是因為脾胃寒濕引起。
建議艾灸中脘穴、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足三里這些地方就行。
艾條也要好些的,個人比較喜歡用長生鶴的,可參考
8、艾灸可以治療類風濕嗎?
艾灸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臨床採用艾絨製成的艾柱或艾條溫灸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激發經絡的經氣,達到治病目的。其主要適用於虛證和寒證,起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對於辨證類型屬於寒證、濕證、虛證,且脾胃功能較弱的類風濕患者較為適用。但艾灸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單純依靠艾灸的力量無法將類風濕關節炎治癒。
9、風濕性關節炎用艾灸管用嗎?
類風濕,主要發病在關節部位!建議您最好是找中醫診治!指導意見:艾灸是中醫的特色療法,它最大的功效就是溫陽通經絡!對疼痛寒症有療效!最好在中醫指導下進行艾灸!平時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