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是怎麼來的
「風濕」一般認為風濕病就是關節炎,這是不正確的,其實「風濕」並不是指一種病,風濕是以骨、關節、肌肉、韌帶、滑囊、筋膜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我國最常見的且危害性最大的風濕病有:急性風濕病(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骨性關節炎、痛風等。祖國醫學認為,風濕就是風寒濕氣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致使氣血遠行不暢引起的肌肉關節麻木疼痛,區伸不利或腫大。
風濕病的病因有哪些?
1 、免疫功能紊亂; 2 、環境因素,如風、寒、濕等; 3 、感染; 4 、創傷與勞損; 5 、退行性改變(老化); 6 、遺傳因素; 7 、代謝障礙。
風濕病的常見臨床症狀有哪些?
1 、疼痛 2 、壓痛 3 、僵硬感 4 、腫脹 5 、活動障礙。
什麼是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簡稱風關炎)是一種與 A 組溶血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以成人為多見。典型表現為遊走性多關節炎,常不對稱累及膝、踝、肩、腕、肘等大關節,局部呈紅、腫、熱、痛,急性炎症消退後關節功能恢復正常,不留關節強直與畸形。
如何診斷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准)
1 、病前多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史。
2 、症狀。四肢大關節(腕、肘、肩、踝、膝、髖)遊走竄痛或腫痛。
3 、體征。受累關節紅、腫、熱、痛或腫痛,活動功能受限,部分病例可兼有低熱、結節性紅斑或環形紅斑或心臟病變等。
4 、實驗室檢查。活動期血沉( ESR )一般多增快,非活動期正常,活動期抗 O ( ASO )多陽性( 1:600 單位以上)如抗 O ( ASO )陰性者( 1 : 400 單位以下)必須見有環形紅斑或結節形紅斑,否則不能診為風關炎。
5 、 X 線檢查。受累關節僅見軟組織腫脹,無骨質改變。
6 、預後。緩解期或治癒後受累關節不留畸形。
2、經常會有低燒出現是因為有疾病在身嗎?
經常會有低燒出現確實是因為有疾病在身體,應該第一時間去醫院做一個全身檢查,這樣才能確定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疾病。
3、是因為地域問題,我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比較多嗎?
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的升高是有一定時間的,一般在人體受到甲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2周左右,機體即可產生抗鏈球菌溶血素「O」的抗體,在3~4周達到最高峰。若無合並症時,經過8~10周後,抗鏈球菌溶血性「O」抗體可逐漸恢復正常,但也有的病人直至病癒後數月至1年以上才消失,故如果抗「O」水平持續維持在高水平,而臨床症狀穩定,也可認為病變為非活動期。
也有的專家認為,對活動性風濕熱、急性腎小球腎炎恢復期,不論其抗「O」水平是否正常,都應該用長效青黴素作預防性治療半年至1年,甚至有的病人需2~5年之久。
澳抗陽性
我國是病毒性肝炎的高發地區,目前已確知至少存在有甲、乙、丙、丁、戊、已、庚型7種肝炎病毒,各型病毒之間沒有共同抗原,互相間不產生交叉免疫。病毒性肝炎是兒科常見的傳染病,其中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是兒童期間最常見的病毒性肝炎。
在兒童出現低燒、厭食、無力、黃疸時,多數考慮甲型肝炎。甲型肝炎往往呈流行性,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常由於日常生活接觸、水源污染、食物傳播等原因引起。
目前危害我國居民健康最主要的肝炎是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在我國患病者多,帶病毒者多。
所謂澳抗即指澳大利亞抗原,是首先在澳大利亞土著人肝炎患者測到的一種病毒抗原,目前已知它就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人體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後最先出現的血清學指標。一般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後4~7周,血清中開始出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後再出現轉氨酶異常和臨床症狀。HBsAg陽性可見於急性乙型肝炎患兒的潛伏期、急性期及慢性肝炎患者中無症狀的HBsAg攜帶者,所以HBsAg可被認為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指標之一。
我國是乙型肝炎的高發地區,HBsAg陽性者約佔10%,但各地也有差別。HBsAg攜帶者的傳染性強弱取決於血液中HBsAg滴度的高低。另外HBsAg是否陽性與傳染性有密切關系。兒童HBsAg陽性往往同時伴有HBsAg抗原,故兒童HBsAg陽性者多數有傳染性,一旦發現應及時隔離,以防止托幼機構及住院病人之間的水平傳播。
4、鏈球菌感染綜合症
鏈球菌感染綜合症就是風濕熱是一種常見的反復發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結締組織炎症,主要累及心臟、關節、中樞神經系統、皮膚和皮下組織。臨床表現以心臟炎和關節炎為主,可伴有發熱、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結、舞蹈病等。急性發作時通常以關節炎較為明顯,但在此階段風濕性心臟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發作後常遺留輕重不等的心臟損害,尤以瓣膜病變最為顯著,形成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或風濕性瓣膜病。
A組鏈球菌對風濕熱和風心病的病因學關系,得到了臨床,流行病學及免疫學方面一些間接證據的支持。已有多項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顯示A組鏈球菌感染與風濕熱密切相關,免疫學研究亦證實,急性風濕熱發作前均存在先期的鏈球菌感染史;前瞻性長期隨訪時的抗菌治療和預防鏈球菌感染可預防風濕熱的初發及復發;此外,感染途徑亦是至關重要的,鏈球菌咽部感染是風濕熱發病的必須條件。
盡管如此,A組鏈球菌引起風濕熱發病的機制至今尚未明了。風濕熱並非鏈球菌的直接感染所引起。因為風濕熱的發病並不在鏈球菌感染的當時,而是在感染後2~3周起病。在風濕熱病人的血培養與心臟組織中從未找到A組鏈球菌。而在罹患鏈球菌性咽炎後,亦僅1%~3%的病人發生風濕熱。
近年來,發現A組鏈球菌細胞壁上含有一層蛋白質,為M、T和R三種蛋白組成,其中以M蛋白最為重要,既能阻礙吞噬作用,又是細菌分型的基礎,亦稱「交叉反應抗原」。此外,在鏈球菌細胞壁的多糖成份內,亦有一種特異抗原,稱為「C物質」。人體經鏈球菌感染後,有些人可產生相應抗體,不僅作用於鏈球菌本身,還可作用於心瓣膜,從而引起瓣膜病變。心瓣膜的粘多糖成份隨年齡而變異,因而可解釋青少年與成年人中的心瓣膜病變的不同發生率。免疫學研究提示,急性風濕熱的免疫調節存在缺陷。其特徵為B細胞數和輔助T細胞的增高,而抑制T細胞相對下降,導致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增強。慢性風濕性心臟病雖無風濕活動,但持續存在B細胞數增高,提示免疫炎症過程仍在進行。鏈球菌感染後是否發生風濕熱還與人體的反應性有關,這種反應性的高低,一方面與對鏈球菌抗原產生的抗體的量呈平行關系,抗體量多時發生變態反應的機會大;另一方面與神經系統功能狀態的變化有關。
5、所有癌症的早期症狀
癌症的早期症狀
一、 原因不明的消瘦、無力,上腹無規則的疼痛,食慾日下,特別厭食肉類食品。
二、 非懷孕和哺乳的婦女,有乳頭流水或能擠出液汁。
三、 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頸部或腹部出現逐漸增大的腫塊。
四、 乾咳、痰中帶血、胸悶胸痛、久治不愈。
五、 中年以上的婦女,性交後陰道有少量出血,或平時不規則的陰道出血,或是停經 後數年又來月經,白帶明顯增多。
六、 不伴腹痛的逐漸加深的黃疸和上腹包塊
七、 肝臟腫大的速度增快,並伴有肝區疼痛。
八、 不明原因的無痛性血尿。
九、 皮膚潰爛長久不能癒合。
十、 黑痣突然增大,同時伴有癢、破潰、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發脫落。
十一、 反復發熱和頑固性的牙齒出血,皮下出血和進行性貧血。
十二、 反復出現的不明原因的高熱。
十三、 口腔粘膜,或女性外陰或男性陰莖龜頭上出現白斑,而且迅速擴大和灼立癢不適。
十四、 進行性雙下無力,感覺異常,動作失調或伴有大小便有時失禁。
十五、 無明顯外力作用所致的股骨和肱骨等大骨的骨折.
十六、 進食吞咽時胸骨後有異物梗塞感、刺痛感或自覺食物通過緩慢。
十七、 鼻塞、經常少量出血或鼻涕中常帶血絲,伴有偏頭痛、頭暈、耳鳴和頸上部耳垂下方前後部位摸到腫大淋巴結。
十八、 大便習慣改變或腹瀉或便秘經常交替出現,或大便常帶濃血,或大便變細變扁。
十九、 逐漸加劇的頭痛,伴突然出現的短暫的視力障礙和嘔吐。
二十、 青少年肘或膝關節劇痛、腫脹,用抗風濕葯或抗菌素類葯治療無效。
6、經常扁桃體發炎是什麼原因?
扁桃體經常發炎的原因是:
扁桃體作為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門戶」,當細菌病毒來臨時,扁桃體首當其沖,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細菌病毒就會在此大量繁殖,扁桃體就會發炎。發炎的扁桃體充血、腫脹、化膿。扁桃體的陷窩上出現許多小膿栓,嚴重的會布滿膿苔。
而一般來說,小於兩歲的小兒不會發生扁桃體炎,因為兩歲以下小兒的扁桃體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對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反應不強烈。武漢北斗星兒童醫院提醒家長~隨著扁桃體這一免疫器官的發育成熟,兩歲以後開始發炎,4—6歲為扁桃體炎高峰期。因此家長要對孩子的扁桃體炎重視起來,不要因為錯過了治療時機而轉為慢性扁桃體炎,更有甚者發生腎炎。
7、風濕是怎麼引起的啊?
風濕在醫學上是指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風濕性疾病則指一大類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點為累及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包括肌、韌帶、滑囊、筋膜的疾病。關節病變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呈發作與緩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