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比較熟知的是類風濕關節炎會有遠端小關節的腫脹、疼痛、甚至畸形,但是很少人知道類風濕關節炎與肥胖有關,這到底是不是真的?類風濕關節炎真的與肥胖有關嗎?下面大家來進一步了解。 類風濕關節炎與肥胖之間的關系 類風濕一直在肉體上以及精神上困擾著廣大的患者朋友。據最新研究顯示,類風濕關節炎與肥胖之間有著一定的關系。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解讀類風濕關節炎與肥胖之間的關系。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統識別自身關節部位抗原而發病,導致關機疼痛,僵硬,腫脹和運動功能障礙。 肥胖會誘發對傳統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葯物的耐葯性,即使是聯合使用皮質醇激素和改變病情抗風濕葯。但是生物制劑能克服這些耐葯性,可能是因為這些生物制劑直接抑制炎症細胞因子。 體重超重的人含有大連多餘的脂肪細胞,這些細胞合成多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對炎症反應和免疫系統來說都很重要。 比如,其中一種稱之為腫瘤壞死因子的蛋白,這種蛋白是好幾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葯物的靶蛋白,這些葯物稱為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 如果患者體重超重,分泌的炎症因子會大大增多,治療用的葯物想發揮治療作用將變得困難。如果你肥胖又患有類風關,這真是一個不幸得事情。 體重超重,意味著關節承受的壓力增加。同時也因為分泌的炎症因子大量增加,兩者結合起來,就使得葯物的療效不佳,病情緩解的機會大大減少了。 通過文章以上內容的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
2、吃什麼能讓一個肥胖而且有風濕病關節炎,骨質增生的
運動時避免過度傷害已受損害的關節。,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讓關節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不要盲目地做反復屈伸。有條件可以佩戴四季兼用的關節護具。外擁要<荀※唂※瘋※膏?>(荀應是尋,瘋對應風),挺好,另外,還要特別注意避免關節的機械性損傷,盡量減少關節的磨損,
在日常門診工作中,經常有不少病人因為胸痛前來就診時,開口就問:「我會不會是得了冠心病?」對心臟科醫生來說,回答這個問題既容易,也不容易。
根據目前的診斷技術水平,綜合分析病人的症狀,加上心電圖改變和心肌損傷標志物的測定,一般可能確診75%左右的冠心病引起的胸痛。但對於某些症狀不典型的病人,則需要全面分析病情才能最後確診。我認為以下幾點有助於病人對胸痛症狀進行自我分析並協助醫生確診病情。其關鍵是把病情說明白並配合檢查。
1.如胸痛不具備典型的冠心病心絞痛發作時的特點,須注意有無與胸痛相關的其它症狀,如下齶部、頸部、上肢和上腹部疼痛。另外胸痛症狀的發作是否與活動有關,大多數初發的心絞痛都與活動量增加有關。活動時發作,安靜時可以緩解。有些病人表現為長時間安靜坐著時出現胸部不適,站立活動後症狀反而減輕,且平時活動量較大時並不出現類似的胸痛症狀,則不大可能為冠心病引起的胸痛。當然也有些冠心病人出現安靜時發作的心絞痛,這是當冠狀動脈病變較重時才出現的。其鑒別要點是:這些病人稍加活動後,症狀明顯加重,同時伴有明顯的胸部堵塞感,日常活動量極低,上二層樓或平地步行不到500米都可能出現胸痛症狀,幾乎不能進行任何活動,屬於重症心絞痛,出現這種情況應立即就醫。
2.如果你的胸痛症狀不典型,心電圖檢查也不能肯定時,應連續多次檢查心電圖和心肌損傷標志物,觀察它們的變化趨勢,最好保存平時無症狀時的心電圖,以便醫生分析時做對照。
3.在胸痛發作時,可立即做心臟超聲檢查,觀察有無心肌節段性運動異常。有資料證明:加上急診心臟超聲檢查,可大大提高冠心病胸痛的診斷幾率。
3、肥胖會導致什麼疾病呢?
大量證據顯示,在體質指數和死亡率之間存在著J型曲線關系。當體重過低,呼吸系統疾病、低出生體重等引起的死亡增加;當體重過高時,與肥胖相關疾病的死亡增加。
(1)肥胖綜合征
中度以上的肥胖病人常出現肥胖綜合征,如同其不良綜合征、心血管系統症狀、內分泌代謝紊亂、消化系統症狀等,一旦體重下降,相關症狀也隨之減輕。
(2)肥胖並發症
肥胖常導致嚴重的並發症,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膽石症、痛風、增生性骨關節炎等。WHO最近對肥胖者某些健康問題的相對危險度做了報道,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膽囊疾病以及血脂異常、代謝綜合征、呼吸困難、睡眠呼吸暫停的相對危險度高度增加;而患冠心病、高血壓、骨關節炎、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危險度中度增加;激素敏感性和胃腸道腫瘤等致命性疾病及其他一些非致命性疾病的危險度有輕度增高。
(3)兒童肥胖的影響
兒童肥胖不僅是成年後肥胖和心血管病發生和病死率高的危險因素,而且在兒童期就造成心肺功能損傷,肌肉有氧代謝能力降低,效率低,運動能力低下。台灣研究表明肥胖兒童中22%患高血壓,16.8%有糖耐量異常。心理健康也是肥胖兒童的一個問題,因為肥胖被他們自身及他人認為是一種殘疾,有人認為自身肥胖的患者發生心理障礙的可能性較大,其中青少年期是最危險的階段。
(4)肥胖的經濟損失
美國、澳大利亞、荷蘭因肥胖帶來的健康問題和心理問題所導致的直接費用(防治肥胖及相關疾病的費用),間接費用(由於肥胖及疾病過早死亡的經濟損失),以及無形損失(有肥胖和相關疾病導致的社會和個人損失),大約占衛生支出的4%。
4、風濕性肥胖,風濕好了,會不會瘦
風濕好了也不一定會瘦身的。如何減肥瘦身?請參考一下減肥秘決:
1,增加蔬菜、水果,蔬菜能生吃盡量生吃,並不放或少放色拉醬。涼拌菜放醋少放或不放油。
2、喝6-8杯白開水,飲料以喝綠茶減肥為主,少喝或不喝含糖及碳酸類飲料,不喝果汁以及含乳飲料。
3、睡覺前4小時不吃所有的食物。
4、保證乳類。每天1瓶227ml低脂或脫脂奶,上午或中午喝,飯前喝,切記:不能飯後喝。
5、動物性食物,以白肉為主,如魚蝦類、家禽類代替紅肉,每天100克,晚餐盡量不吃紅肉。雞鴨去皮,少吃內臟。
6、少吃或不吃薯片、瓜子、餅干、蛋糕等甜點零食。
7、食物多樣,穀物為主。每天攝入約200克-300克,其中米或面100克,玉米、南瓜、燕麥、小米等五穀雜糧約100克。
5、肥胖會引起哪些疾病?
肥胖容易引起那些疾病?
一般來說,體重過重者的壽命比體重正常者短。造成體重過重者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不外以下疾病,第一類是循環系統疾病,例如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等;第二類是糖尿病,且容易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第三類則是消化系統疾病,特別是膽囊的疾病。此外,過重的人也容易罹患其它疾病。
1.冠狀動脈心臟病
多餘的體重都堆積在腹部的人,要比額外體重累積在其它部位的人,更可能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超出正常體重15%一25%的男性死於此類疾病的比例,較正常人高出30%;超重50%的人,死亡的危險性更較正常人高出50%;超重60%的人,死亡率更是高出80%。
2.高血壓
和相同年齡、正常體重者相較,超重5%~15%的男性,高血壓的致死率增加了70%;而超重15%的男性則增加了兩倍。適度的減肥對降低血壓即有顯著的效果。
3.糖尿病
體重超重5%~15%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增加25%;而超過15%~25%的糖尿病患者,不論年齡,死亡率都高出2倍;超重2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為體重正常者的5倍。
4.呼吸困難
肥胖會干擾橫膈膜的運動,並增加心臟的負荷,而造成呼吸困難。
5.膽結石
肥胖會引起肝臟內膽固醇合成增加,也使膽汁中膽固醇的排泄增加,而導致膽固醇結晶的沉澱增多,而形成膽結石。
6.背痛及腰痛
如果上半身過重,肌肉又缺乏張力,身體的壓力就會落在脊椎骨較低的部位而引發背痛及腰痛。
7.關節炎
過重且患有關節炎的人,因肥胖其患病的關節必須承受較大的重量,但肥胖引起骨關節炎的原因尚不清楚。
8.磨擦產生之皮膚病
肥胖會造成乳房和胸部、腹部、大腿上側等部位皮膚和皮膚間的接觸(磨擦);特別是在溫暖的氣候中,身體活動產生的摩擦會引起擦傷和黴菌感染。
9.癌症
肥胖與結腸、乳房、子宮、膽囊、胃的癌症間的關聯,曾在各種人口研究中被特別提及,但其間真正的因果關系仍有待進一步證實。
10.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是肥胖者的困擾之一,尤其是肥胖又不好動會使靜脈曲張惡化。
6、肥胖是因為體內濕氣重嗎
濕氣重雖然不會直接導致肥胖,但是與肥胖難脫干係。
1、一般身體濕氣較重的人的口味也比較重,這樣高油高鹽的食物吃多了容易造成身體循環不暢,身體濕氣郁積,從而易造成身體酸鹼性不平衡。多數超重人士身體酸鹼性都呈酸性。
2、體內的濕氣過重身體容易怕冷,身體就會選擇用更多的脂肪來保溫,濕氣重造成氣血不足,沒有足夠的能量將身體內部的廢物排出體外,這些排不出去的垃圾就堆積在身體內部組的間隙,隨著體內垃圾的逐漸增加,人就慢慢地胖了起來。
3、此外,濕氣過重會造成氣血不足,代謝能力不足,身體的廢物就難以排出體外。毒素積壓,人就越來越胖,而且氣色也不好。
濕氣重導致的胖子要減肥,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排除環境濕氣
外在環境對人體的影響比你想像中的還大,住家和工作環境也會決定你的健康;台灣的環境本身濕氣就很重,尤其雨季時最好定期除濕,住在山邊的人也要特別注意室內濕度,室內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最理想,到達70%以上就容易產生塵蟎、發霉,長期下來也會讓身體產生頭痛、過敏、咳嗽等各種病痛。
2、加強運動減肥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能使身體大量出汗直接將濕氣排出體外。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非常有益,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同時幫助瘦身,強化身體肌肉。
由於現代人工作動腦多、體力消耗少,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3、拔罐療法
拔火罐是一種很傳統有效的祛濕氣的方法,通過拔火罐能夠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排毒的同時祛除體內的濕氣,加速身體內的血液循環,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非常有助於健康減肥。
7、肥胖會加重風濕性關節炎嗎?
2
8、為什麼肥胖也會引起痛風病
也許大復多數人對痛風病制感到十分陌生,但是痛風病已開始威脅人的健康。而造成痛風病的都是人們怎麼也沒有想到的肥胖症。所謂痛風是指長期嘌呤代謝障礙、血液中尿酸升高引起組織損傷的一件疾病。痛風的臨床特點是高尿酸血症、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最後導致痛風石形成,關節出現畸形,腎臟的實質受到損傷和腎尿酸結石。應該說,痛風病雖然不是致命的,但是後果是十分嚴重的。那麼作用於這種疾病的嘌呤來自何方呢?它與肥胖到底有著何種聯系呢?原來嘌呤是核蛋白的分解產物,主要來源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比如動物內臟、瘦肉等。因此有人簡單地認為,只要杜絕動物內臟和瘦肉的攝入,就不會有嘌呤的困擾了,似乎痛風與肥胖沒有任何關系。但是醫學統計表明,痛風不僅大都發生於肥胖病人中,而且肥胖症患者的痛風發生率比其他人高出50%以上。而肥胖病人一旦降低了體重,恢復到理想體重之後,痛風發生率卻大為降低。因此,肥胖與痛風絕對有關。所以有痛風史的肥胖者,應該嚴格控制體重,但不要攝入高蛋白食物,在限制熱量的同時,可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形成限嘌呤、低熱量、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結構。
9、風濕病導致肥胖的原因是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