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寒熱風濕邪

寒熱風濕邪

發布時間:2020-12-25 19:17:56

1、黃斑狼瘡是怎麼回事

是紅斑狼瘡吧?這里介紹的很詳細,還有圖,您可以去看看!

http://ke.baidu.com/view/38398.htm

2、慢性蕁麻疹常用的幾種鑒別方法

蕁麻疹的危害是很多的,很多的蕁麻疹患者對治療不重視,蕁麻疹一般是不易治癒的,不難發現蕁麻疹的趨勢越來越高了。引發蕁麻疹的一些常見的致病因素人們要注意了解,在慢性蕁麻疹的診斷中有時候易與濕疹等疾病相混淆。
慢性蕁麻疹的症狀看起來的確與濕疹比較相似,但是它們並不是同一種疾病。可以從下面進行分辨:發病時間。蕁麻疹患者一般在接觸過敏源後,皮疹會立即出現,但在24小時內會自行消退,而且沒有痕跡,來得快去得也快。濕疹的持續時間比較長,經久不愈還會形成脫屑。發病原因。蕁麻疹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皮膚和粘膜小血管擴張及其滲透性增強而產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濕疹則是在多種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引發的皮膚炎症。症狀表現。蕁麻疹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一些紅色的大小不一的風團和丘疹
,伴有暫時性的劇癢。濕疹的症狀與皮炎相似,皮疹的形態多樣,而且具有對稱性,伴有劇烈的瘙癢。
慢性蕁麻疹的發病可以是在各個季節,但是天氣得上此病的可能性明顯增加。夏季蕁麻疹的發作原因是和季節緊密聯系的,這也是此病的由來。特別是在盆地氣候潮濕,而潮濕又特別容易滋生病菌。秋季成為了病菌的傳播者,人們暴露在外的皮膚,就成了病菌滋養的溫床。夏季型蕁麻疹表現為皮膚突然發癢,繼而出現扁平的高出皮膚的風團,皮膚發紅、突起,掃有瘙癢這樁,越抓越多,大小及形態不一,但邊界清楚,晚間加重。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可疑相互融合成片,既可局限於某個部位,也可全身泛發。
由此可見,慢性蕁麻疹易在夏天得病,這主要是因為天氣炎熱對皮膚造成比較大的刺激、天氣潮濕、感染因素等有關,而人們要學會慢性蕁麻疹與濕疹等疾病的鑒別,避免使用不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

3、請問:人參和鹿茸治療類風濕

人參:(補益葯:補氣葯)
甘、微苦,微溫。歸脾、肺、心經。
功效:
補氣挽脫,補益脾肺;生津,安神。
應用:
1、用於氣虛欲脫,氣息短促,脈微欲絕的危重病證。單用有效,如《景岳全書》獨參湯。亦可用於其它虛脫證,如配伍熟地補血滋陰,用於血脫亡陰證;配伍附子溫中回陽,尤適用於陽氣衰微,汗出肢冷的亡陽證。
2、用於脾肺氣虛的病證。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慾不振,或便溏久瀉,常與白術、茯苓、甘草配伍,以增強補脾益氣的功效,如四君子湯;肺氣虛弱,短氣喘促,常配伍胡桃仁、蛤蚧、五味子,以補肺腎、斂肺氣。
3、用於正虛邪實或邪氣未盡,正氣已衰的病證。常與祛邪葯同用,以扶正祛邪。如與解表葯同用,治虛人感冒;與瀉下葯同用,治虛人便秘等。
4、用於熱傷氣津及消渴證。熱傷氣津,口渴汗多,脈虛,常與麥冬、五味子同用,以益氣生津,如生脈散;消渴證,常與黃芪、山葯等配伍。
5、用於心虛血少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可與當歸、酸棗仁等養血安神葯配伍。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3—9克。
大劑量可用15—30克。
使用注意:
入煎劑一般宜另煎,同渣服。
用於虛脫的危證,須大劑量,或採用注射劑。
一、鹿茸:(補益葯:補陽葯)
甘、鹼,溫。歸腎、肝經。
功效:
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
應用:
1、用於腎陽虛衰或兼見精血不足的證候。單用研末服,或製取鹿茸精口服、肌肉注射,均有一定療效。常配入復方中應用,如《普濟方》治陽痿,用本品同山葯浸酒服;用治腎虛陽衰、陽痿、遺精、尿頻等,常與山茱萸、杜仲、熟地等配用,如十補丸。若屬氣虛陽衰之證,則與人參配伍。
2、用於筋骨痿軟及小兒發育不良,行遲齒遲,囟門不合等。可單用,或與山茱萸、熟地、五加皮等補肝腎、健筋骨葯配用。
3、用於虛寒性的崩漏失血。常與蓯蓉、熟地、烏賊骨等補肝腎、收澀止血葯同用,如鹿茸散。
此外,還用於瘡瘍久潰不斂,陰疽瘡腫內陷不起等。常與黃芪、當歸、肉桂配用。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作丸、散劑,每次0.5—1克。
研究:
本品的提取物鹿茸精能增強機體工作能力,加速消除疲勞,改善食慾和睡眠;能促進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狀紅細胞新生。中等劑量的鹿茸精,能增強心臟的收縮,使心臟收縮幅度增大,心率加快,對已疲勞的心臟作用更明顯。能提高子宮的張力和增強其節律性收縮。能促進創傷骨折和潰瘍的癒合。口服鹿茸精對伴有低血壓的慢性徨障礙,可使脈搏充盈,血壓上升,心音增強。
從葯性上看是不能治療類風濕病的。

4、風濕的病理原因是什麼

中醫認為類風濕的病理病機是什麼?

一.邪氣偏勝致病:
因風、寒、濕、熱、寒熱、痰、淤等病邪所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此皆屬實證范疇。臨床上既可單一的病邪致病,又可相並致病。其病邪總以邪阻絡脈常見。
1.風邪致病:風為陽邪,其性善動而數變,又為百病之長。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中,約有70%的病人因風邪傷害而致病。一般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或間歇後的再發時,易見到風邪侵害的表現。
2.濕邪致病:濕為陰邪,其性重濁。濕氣重者為著痹。著,不易消除之意。肢體困著疼痛,經久難愈,乃是濕邪致病的特徵。氣候潮濕或涉水作業,多可導致濕邪致痹。臨床上濕邪多與風、寒、熱相兼為病。
3.寒邪致病:寒為陰邪,其性凝滯,主痛。寒邪致病多關節疼痛劇烈,痛位固定,伴四肢不溫、形寒,逢陰寒之氣則痛著。臨床上單純寒邪致病並非少見,但與濕邪相合為病更為多見,亦可與風邪相兼為病。
4.熱邪致病:熱為陽邪,多以關節灼痛、腫脹紅赤、惡熱為主要表現。每因感於外界陽熱之邪;或素體陽盛,又感風寒濕之邪,郁而化熱致病。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中,熱盛郁久,則發為火毒,其症狀加劇,證情險惡,俗雲「白虎歷節」以名其證,根據熱盛所極之變,實為「火毒痹」之證。
5.濕熱致病:初發既具濕熱表現者為感受自然界的「濕熱」之邪,此病不是兩種邪氣相加而致,而是一種單獨的邪氣,即「濕熱」之邪。
6.寒熱致病:初發即具寒熱表現者為感受自然界的「寒熱」之邪,此病不是兩種邪氣相加而致,而是一種單獨的邪氣,即「寒熱」之邪。
7.痰濁致病:在類風濕中晚期多可見到痰濁之證,痰邪大多來源於津傷和濕聚,津傷有寒邪凝濁和熱邪灼煉而成;濕聚有外濕浸漬壅盛和內濕停蓄而致。
8.淤血致病:在類風濕中晚期多可見到淤血之證,淤血的生成,可見於寒濕痰濁痹阻、氣滯失運、陽虛寒凝等因素,以致絡道不通而發病,則可見「淤痹」。淤痹多以關節、肌肉刺痛,肢體麻木,淤斑為主要表現。
二.正氣虛衰致病:
因臟腑虛弱、氣血陰陽不足等正氣虛衰所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此皆屬虛症之疇,統稱為「虛痹」。其病機總以氣血陰陽不足,致臟腑形體的絡脈失養所致。
1.臟虛致病:臟腑虛弱不足,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較常見的一種發病原因, 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以腎虛較為常見。
(1)先天稟賦不足:由於先天不足,腎精素虧,骨絡失充,骨節失於奉養,則發生病變。
(2)後天虛勞損傷:由於房勞、產傷;長期勞累,抗邪力下降;飲食不節,久之傷及脾胃;精血暗耗,肝失所藏,筋失所養等,均可導致關節、肌肉、筋膜的病變。
2.氣血虛損致病:由於脾虛氣化不足,或久勞氣血暗耗,或大病久病之後,或失血之後,均可導致氣血不足。氣血不足,不能充養絡脈,以致皮、肉、筋、骨和臟腑失養,而發生「氣血虛痹」。

5、衡然枕頭腦血管堵塞可以墊嗎?

桑葉:清潤並用的佳品

現在早晚頗感涼意,中午卻是烈日當空,溫差較大,容易讓人患上感冒。又因為天氣乾燥,所以秋季感冒時,容易出現頭痛、口鼻發干、咽喉燥痛、咳嗽無痰或痰少而黏,嚴重時出現痰中帶血等症狀。

因此,大家在選用治療秋燥感冒葯物的時候應該有針對性,過於辛溫燥烈之品如麻黃、生薑等不能使用,治療的關鍵在於清、潤並用,清能散火、潤能治燥,清、潤合用才能治療秋燥感冒,其中常用的葯物之一就是桑葉。

桑葉為桑科植物桑的葉,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功效,一種葯物兼有清、潤兩種功效。

桑葉在古書籍中又稱神仙葉,世界上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有記載:「桑葉除寒熱、出汗。」《本草綱目》:「治勞熱咳嗽,明目,長發。」

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桑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此外,桑葉中的植物防禦素有抗微生物的作用。傳統中醫認為桑葉以經霜後為佳,採集後曬干備用,亦可直接到葯店購買。

如何使用桑葉

可以選用干桑葉30克泡水,每日一次,也可以與梨皮、杏仁共煮,熬成湯當作茶喝,既可防治秋燥感冒,又能養生。

針對因燥熱傷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肺系病症,以及各類急慢性咽喉炎及支氣管炎患者均可用桑葉配麥冬(2:1比例),泡水代茶飲用,療效顯著。

除了茶保健外,桑葉味道可口,無副作用,又有豐富的葉綠素,即使煮熟了,也依然能長時間保持青綠,散發清香。如清淡滋潤的桑葉荷葉粥、桑葉紅薯粥能祛風清熱、健脾利濕、降壓清脂等。

將桑葉配菊花當茶飲,用於預防治療外感風熱感冒,效果極好。又以桑葉配杜仲葉當茶飲,用於治療多年缺血性心絞痛和腎虛引起的腰痛效果也很好。

現代醫學在研究桑葉化學成分和動物試驗基礎上,發現桑葉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低膽固醇、抗菌、抗過敏、抗氧化抗衰老、美容、通便利尿等功用。下面簡單介紹幾種:

桑葉枸杞茶

取鮮枸杞苗30克、鮮車前草30克、鮮桑葉60克,加水適量煎湯服。有利尿、清熱作用。

桑葉菊花茶

取干桑葉、干菊花各20克煮水,當茶服,對溫邪、熱邪所引起的發熱有涼解作用。

桑菊青豆茶

取冬桑葉20克,菊花15克,黃豆60克,白糖30克。此方具有清肝明目、消炎散風熱的作用,對急性眼結膜炎及眼部紅腫赤痛有良好的療效。

桑葉菊花山楂茶

菊花、銀花各30克,桑葉12克,山楂15克,用沸水沖泡4次,每次10~15分鍾,代茶飲。適用於高血壓、高膽固醇、動脈硬化等症。

另外還有桑葉面、桑葉小甜餅、桑葉蕎麥面等系列食品。桑葉提取物又可用作糕點的安全色素,真可謂用處多多,好處多多。總之,大家不妨在這個秋季里多了解一下桑葉,它確實是我們身邊一件不可多得的、實惠的養生保健品。

桑葉防病治病功效多
桑葉為桑科植物桑的葉子,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有祛風清熱,涼血明目功效。治風溫發熱、頭痛、目赤、口渴、肺熱咳嗽、風痹、癮疹、下肢象皮腫。

桑葉在古書籍中又稱神仙葉,世界最早的葯書《神農本草經》記載:「桑葉除寒熱、出汗。」《本草綱目》:「治勞熱咳嗽,明目,長發。」《重慶堂隨筆》說「桑葉,雖治盜汗,而風濕暑熱服之,肺氣清肅,即能汗解。息內風而除頭痛,止風行腸胃之泄瀉,已肝熱妄行之崩漏,胎前諸病,由於肝熱者尤為要葯。」
主要成分

據現代研究,干桑葉中含粗蛋白25%~45%,碳水化合物20%~25%,粗脂肪5%,以及豐富的鉀、鈣和維生素C、B1、B2、A等,還有各種微量元素銅、鋅、硼、錳等物質。桑葉中含有蛻皮固酮、羽扁豆酮、芸香甙、桑甙、維生素、絛原酸、葉酸、延胡索酸、內消旋肌酸、植物雌激素等人體所需物質。

其中每100g干桑葉中約含粗蛋白24.0g,粗脂肪5.0g,含食物纖維52.9g,鈣2699mg。桑葉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含神經傳遞物質及降壓物質γ-氨酪酸平均有226mg,谷氨酸高達2323mg,天冬氨酸2049mg,可見桑葉是氨基酸的寶庫。
桑葉的功效
1.降血糖:
桑葉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其作用機理與桑葉中豐富的氨基酸、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及多種生理活性物質(生物鹼和多糖)有關,其中主要功能物質是桑葉中的DNA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從而抑制及延緩澱粉,食物分解為葡萄糖、果糖,明顯抑制食後血糖上升。
2.抗菌: 體外試驗表明,鮮桑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均有較強抑製作用。桑葉中的植物防禦素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3.降血壓: 降血壓的主要功效成分是γ-氨基丁酸。
4.降血脂: 主要的功效成分是植物甾醇。
5.抗氧化、抗衰老:
這兩種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是異黃酮化合物。據浙江大學臨床葯理研究所通過4年實驗,證實桑葉具有類似人參的補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參屬於熱補,而桑葉屬於清補,老幼均可使用,四季皆宜。
6.緩解更年期綜合征: 桑葉具有穩定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可緩解老年人更年期情緒激動,性情乖戾。
7.美容
(1)治黃褐斑:
臉部褐色斑常使不少女性為之苦惱,可用桑葉治療:取冬桑葉500g,隔水蒸煮消毒,去除雜物,乾燥處理後備用。每日取15g,沸水浸泡當茶飲。1個月為一療程,一般服用20天後即有明顯療效,斑塊消退或色素變淺。治療期間應多吃些豆製品,如豆腐、豆芽等。
(2)護膚:
用桑葉浴護膚,能使皮膚光潔。取經霜的干桑葉50~100g,放入鍋中,加水煮10~15分鍾後,倒入浴盆內晾涼後洗浴,護膚而不脫脂,是很好的健美浴方,皮膚粗糙的人可使皮膚盡快變得細嫩起來。若取冬桑葉適量,水煎15分鍾後去渣取汁,再加熱濃縮,藏入冰箱內備用。每天清晨洗臉時,於洗臉水中加入30ml冬桑葉煎液,可治療面部雀斑、黧黑斑,使肌膚美白增色、光潔如玉。
(3)治痤瘡:
痤瘡是常見於青年人的一種炎症性皮膚病。進入青春發育期後,體內性激素分泌旺盛,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導致皮脂淤積,堵塞毛囊口,容易形成痤瘡。用桑葉煎劑治療痤瘡,每日取鮮桑葉50g,煎水分3次服,一般
15天可見效。若取鮮桑葉適量,搗爛後敷於痤瘡處,每日30分鍾,也有滿意的效果。
(4)美發:
使頭發烏黑、光澤、柔軟。桑葉含有較豐富的銅,有防治毛發和皮膚白化的作用。取霜桑葉或鮮桑葉500g,除去梗葉,研末;另取黑芝麻250g,炒熟研末;二者加白糖調勻或製成大蜜丸,每日早晚各服20g,白開水送服。長期堅持可使白發轉黑,面容紅潤,並能預防少白頭發生。

(5)減肥:
堅持長期飲用桑葉茶,可明顯減肥。桑葉的利水作用,不光可以促進排尿,還可使積在細胞中的多餘水分排走,所以桑葉能夠消腫。桑葉還可以將血液中過剩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排清,即清血功能。肥胖是腹部、脊背的脂肪細胞中貯存了過多的脂肪。當血液里的中性脂肪減少時,貯存的脂肪就會被釋放出來,以熱量的形式被消耗掉。這樣反復下去,身體里的脂肪就會減少。因此減肥和改善高脂血病是相互關聯的。另外,高脂血病人的血液粘度高,在毛細血管中的流動特別不暢通。毛細血管只有我們頭發的1/100那麼粗,所以當然容易堵塞。心肌梗塞和腦溢血都是毛細血管堵塞的結果。桑葉中含有強化毛細血管,降低血液粘度的黃酮類成分,所以在減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時,又有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溢血的作用。
8.通便、消腫:
在桑葉的作用下未被小腸吸收而輸送到大腸內的糖質由腸內菌群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氫氣、丁酸、丙酸、醋酸、乳酸等有機酸,使腸內外環境酸性,抑制了有害細菌增殖,起到整腸效果,改善便秘,改善腹脹。桑葉還能去除體內多餘水而改善水腫。
桑葉有一個特殊的功效,可能不被人熟悉,那就是止汗。《神農本草經》說:桑葉「氣味苦甘寒,有小毒,主寒熱出汗」。《本草綱目》雲:「經霜桑葉,除寒熱盜汗,末服。」《得配本草》:載,桑葉「甘,寒。入手足陽明經。清西方之燥,瀉東方之實。去風熱,利關節,疏肝,止汗。」可見,單用桑葉研末服用,可治出汗。《本草備要》不但有相類的記載,而且還記錄有生動的病案:桑葉「末服止盜汗,嚴州有僧,每就枕,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能療。監寺教采帶露桑葉,焙乾為末,空心米飲下二錢,數日而愈。」
歷代醫家也有不少經驗之談。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醫朱丹溪常用桑葉治盜汗。他在《丹溪心法》一書中記載:「經霜桑葉研末,米飲服,止盜汗。」明末清初的名醫傅青主,很擅長用桑葉止汗,還創制了不少以

6、膝蓋疼痛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膝蓋痛可能是因為局部受涼、外傷以及過度運動導致的,也可能是膝關節炎、痛風以及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的。注意局部的情節衛生,可以使用熱敷、按摩以及針灸的方法緩解症狀,禁止劇烈的運動。

7、風寒感冒葯哪種最有效

對於風寒感冒相信所有的朋友都不陌生,因為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應該都有過風寒感冒的症狀。風寒感冒是常見病也是高發病,我們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治療風寒感冒的葯物,這樣才能在風寒感冒帶來之時積極的對病症做出有效的治療。那麼治療風寒感冒的特效葯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給朋友們介紹幾種對風寒感冒治療效果好的葯物,希望能讓病人的感冒症狀得到治療。

治療風寒感冒的有效葯:清開靈顆粒。此葯對風寒感冒的治療效果也是不錯的,組成此葯的成分主要有珍珠母,金銀花,甘草,梔子,板藍根,牛角等。此葯的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能讓風寒感冒病人咽喉腫痛等症狀得到治療。

治療風寒感冒的有效葯:小柴胡顆粒。此葯的成分主要是柴胡,黨參,黃芩,大棗,甘草,生薑等。此葯讓風寒感冒病人按醫囑服用,能起到祛風解表的作用,能讓風寒感冒病人食慾不振,頭痛,鼻塞等症狀得到緩解,從而起到治療風寒感冒的作用。

治療風寒感冒的有效葯:風寒感冒沖劑。此葯在臨床上也經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此葯的中葯成分主要有麻黃,甘草,防風, 葛根,白芷,蘇葉,陳皮,杏仁,乾薑,桂枝等。以上葯物風寒感冒病人得到治療,一般服用三天就能看到效果。

風寒感冒是需要病人第一時間進行治療的,對症治療才能讓風寒感冒症狀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療。文中介紹的葯物需要讓風寒感冒病人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能自行使用。風寒感冒病人在平時也需要合理的飲食和適量的鍛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減少風寒感冒等病症的出現。

與寒熱風濕邪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