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抗風濕葯機制

抗風濕葯機制

發布時間:2020-12-25 16:02:29

1、阿司屁匹林的解熱鎮痛抗炎機制為抑制什麼酶

解熱鎮痛抗炎葯:
又稱為非甾體抗炎葯(NSAIDs)
一類具有解熱、鎮痛,而且大多數還有抗炎/抗風濕作用的葯物
一、分類
1.水楊酸類:阿司匹林、水楊酸鈉等

2.苯胺類:對乙醯氨基酚、非那西丁。

3.吲哚基和茚基乙酸類:吲哚美辛。

4.芳基丙酸類:布洛芬。

5.芳基乙酸類:雙氯芬酸。

6.烯醇類:吡羅昔康。

7,吡唑酮類:保泰松。

8.烷酮類:如萘丁美酮。

9.異丁芬酸:舒林酸

二、共同作用機制
抑制體內環氧化酶(COX)活性,從而減少局部組織前列腺素(PGs)的生物合成

三、葯理作用
1.解熱作用
特 點:
1)僅使高熱體溫降至正常,對正常體溫無影響。
2)僅影響散熱過程,不影響產熱過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解熱機制是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環氧酶(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從而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

2.鎮痛作用
特點:
1).為非麻醉性(非成癮性)鎮痛葯,無欣快感、耐受性、呼吸抑制。
2).鎮痛強度弱於哌替啶,對慢性鈍痛有效,對創傷性劇痛、內臟絞痛無效。可用於關節炎、粘液囊炎、肌肉血管起源疼痛、牙痛、痛經、癌症骨轉移痛
3).鎮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4).鎮痛機制是抑制局部PG合成,減輕PG致痛作用,且降低痛覺感覺器對緩激肽致痛作用的敏感性。

3.抗炎作用
大多數解熱鎮痛葯都有抗炎、抗風濕作用,即葯物能使炎症的紅、腫、熱、痛反應減輕或消退,其抗炎作用亦是與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有關
苯胺類幾乎無抗炎作用

NSAIDs可抑制PG合成酶,減少血栓烷 A2(TXA2)形成,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對腫瘤的發生、發展及轉移可能均有抑製作用。抗腫瘤作用除與抑制PGs的產生有關外,還與其激活caspase-3和caspase-9,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以及抗新生血管形成等有關。

尚有預防和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發病、延緩角膜老化等作用。

四.不良反應
PGs在體內同時具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調節腎血流、增加腎小球濾過率、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不良反應就是由於抑制了PGs的這些反應而發揮作用
1.消化道反應:最常見,包括惡心、嘔吐、出血和潰瘍等,口服前列腺類似物如枸櫞酸鉍可減輕
原因:COX-1 被抑制
2.皮膚反應:
第二大常見,以舒林酸、萘普生、甲氯酚酸和吡羅昔康多見,皮疹、蕁麻疹、剝脫性皮炎等
3.腎損害:水腫、慢性腎炎、腎衰等
4.肝損傷
5.心血管不良反應:高血壓、心悸、心律不齊等
6.血液系統--粒細胞缺乏、再障
7.中樞神經系統--頭暈、頭痛、耳鳴

水楊酸類
阿司匹林(aspirin,乙醯水楊酸)
體內過程
口服易吸收,主要在小腸吸收
分布於全身組織包括關節腔、腦脊液和胎盤
肝臟代謝:<1g: 一級動力學消除
>1g: 零級動力學消除
鹼化尿液,加速其排泄
葯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1.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作用:
常用劑量(0.5g):解熱鎮痛作用
臨床應用:配成復方
(1)慢性疼痛:頭痛、肌肉痛、神經痛、牙痛、關節痛、痛經等
(2)感冒發熱
大劑量(3~5g):抗炎、抗風濕作用 臨床應用: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
控制急性風濕熱症狀及鑒別診斷首選葯之一
2.影響血小板功能:
小劑量(50~100mg):預防血栓形成
大劑量:促進血栓形成
機制:小劑量:抑制血小板環氧酶,使血小板中
TXA2 (抗凝)
大劑量:抑制血管壁PG合成酶,PGI2合成
減少(促聚集)
臨床應用:小劑量
⑴ 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心梗)
⑵ 一過性腦缺血,防止腦血栓形成
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最常見,潰瘍病禁用
合用米索前列醇可減少潰瘍發生率
凝血障礙:
小劑量:抑制血小板環氧酶,抑制TXA2生成
大劑量:抑制凝血酶原形成--VitK可預防
嚴重肝損害、有出血傾向患者及VitK缺乏者禁用
手術前一周停用
水楊酸反應:劑量≥5g/d
水楊酸反應: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視聽力減退,嚴重者可出現過度呼吸、酸鹼平衡失調、甚至精神錯亂
急救:停葯,碳酸氫鈉靜脈滴注
2.過敏反應: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休克
阿司匹林哮喘:抑制了環氧酶途徑,使脂氧酶途徑加強,白三烯生成過多所致
腎上腺素治療無效
可用抗組胺葯和糖皮質激素治療
哮喘、鼻息肉及慢性蕁麻疹患者禁用
3.瑞夷(Reye)綜合征:
病毒感染伴發熱的兒童或青少年服
用阿司匹林可發生此征
表現:嚴重肝功能不良合並腦病
少見,但預後差,不宜用(<10y)
可用對乙醯氨基酚代替
4.水楊酸反應 大劑量服用可出現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處理:停葯, 並靜滴碳酸氫鈉, 以促進葯物排泄。
復方阿司匹林(APC):
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

苯胺類
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
解熱鎮痛作用強,無明顯抗炎作用
抑制中樞PG合成酶,對外周環氧酶沒有明顯作用
對胃腸刺激較小,不引起胃腸出血
臨床應用:各種慢性疼痛:
感冒發熱:小兒退熱首選
不良反應:過敏反應,肝壞死,腎損害,
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溶血性貧血

吡唑酮類
保泰松
葯理作用及機制:
抗炎抗風濕作用強
解熱鎮痛作用弱抑制PG生物合成

臨床應用:
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
急性痛風:促進尿酸排泄

不良反應
胃腸反應: 潰瘍病患者禁用
鈉水瀦留: 高血壓、心衰患者禁用
過敏反應: 皮疹、剝脫性皮炎、粒細胞減少、再障等
肝腎損害: 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甲狀腺腫大及粘液性水腫:抑制甲狀腺攝取碘

芳基乙酸類
吲哚美辛(消炎痛)
葯理作用:
最強的PG合成酶抑制葯之一
解熱、抗炎作用強

臨床應用:
僅用於其他葯物不能耐受或療效不顯著者
急性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
關節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
癌性發熱及其他不易控制的發熱

不良反應
胃腸反應:食慾減退、惡心、腹痛、上消化道潰瘍等
中樞神經系統:前額頭疼、眩暈、精神失常
造血系統: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再障
過敏反應:皮疹、哮喘

禁忌症
妊娠、哺乳期婦女、兒童
精神失常
潰瘍病
癲癇、帕金森病
腎病
「阿司匹林哮喘」者禁用

芳基丙酸類
口服吸收迅速
血漿蛋白結合率高,可緩慢進入滑膜腔,並在此保持高濃度
有效的PG合成酶抑制葯:抗炎、解熱及鎮痛作用
臨床應用: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解熱鎮痛
優點:胃腸反應較輕,易耐

2、阿司匹林的作用機制和葯理作用有哪些??

阿司匹林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解熱鎮痛葯,誕生於1899年3月6日。最早用於解熱鎮痛,現多用於預防血栓等疾病,阿司匹林有一定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是最早被應用於抗栓治療的抗血小板葯物,已經被確立為治療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穩定心絞痛及心肌梗死(MI)二期預防的經典用葯。作用原理是阿司匹林通過與環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中的COX-1活性部位多肽鏈530位絲氨酸殘基的羥基發生不可逆的乙醯化,導致COX失活,繼而阻斷了AA轉化為血栓烷A2(TXA2)的途徑,抑制PLT聚集。
COXs是AA生成TXA2和前列腺素I2(PGI2)過程中的關鍵限速酶,在人體內有COX-1和COX-2兩種形式,COX-1是PLT固有的。臨床研究表明,對各種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其他高危人群短期或長期阿司匹林治療對預防在隨後可能發生的心肌梗死、腦卒中、血管性死亡方面有明確的益處,但在最佳劑量和阿司匹林抵抗問題上仍存爭議。隨著對抗血小板聚集葯物研究的不斷深入,臨床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確定抗血小板聚集葯物的療效和副作用的實驗室監測指標。
①鎮痛作用:主要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覺對機械性或化學性刺激敏感的物質(如緩激肽、組胺)的合成,屬於外周性鎮痛葯。但不能排除中樞鎮痛(可能作用於下視丘)的可能性;
②消炎作用;確切的機制尚不清楚,可能由於該品作用於炎症組織,通過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應的物質(如組胺)的合成而起消炎作用,抑制溶酶體酶的釋放及白細胞活力等也可能與其有關;
③解熱作用:可能通過作用於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引起外周血管擴張,皮膚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熱增加而起解熱作用,此種中樞性作用可能與前列腺素在下視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關;
④抗風濕作用:該品抗風濕的機制,除解熱、鎮痛作用外,主要在於消炎作用;
⑤對血小板聚集的抑製作用:是通過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環氧酶(prostaglandin cyclooxygenase)、從而防止血栓烷A2(thromboxane A2TXA2)的生成而起作用(TXA2可促使血小板聚集)。此作用為不可逆性。

葯物代謝動力學
口服後吸收迅速、完全。在胃內已開始吸收,在小腸上部可吸收大部分。吸收率與溶解度、胃腸道pH有關。食物可降低吸收速率,但不影響吸收量。腸溶片劑吸收慢。該品與碳酸氫鈉同服吸收較快。吸收後分布於各組織,也能滲入關節腔、腦脊液中。阿司匹林的蛋白結合率低,但水解後的水楊酸鹽蛋白結合率為65~90%。血葯濃度高時結合率相應地降低。腎功能不良及妊娠時給合率也低。半衰期為15~20小時;水楊酸鹽的半衰期長短取決於劑量的大小和尿pH,一次服小劑量時約為2~3小時;大劑量時可達20小時以上,反復用葯時可達5~18小時。一次口服阿司匹林0.65g後,在乳汁中的水楊酸鹽半衰期為3.8~12.5小時。該品在胃腸道、肝及血液內大部分很快水解為水楊酸鹽,然後在肝臟代謝。代謝物主要為水楊尿酸(salicyluric acid)及葡糖醛酸結合物,小部分氧化為龍膽酸(gentisic acid)。一次服葯後1~2小時達血葯峰值。鎮痛、解熱時血葯濃度為25~50μg/ml;抗內濕、消炎時為150~300μg/ml。血葯濃度達穩定狀態所需的時間隨每日劑量及血葯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大劑量用葯(如抗風濕)時可長達7天。長期大劑量用葯的患者,因葯物主要代謝途經已經飽和,劑量微增即可導致血葯濃度較大的改變。該品大部分以結合的代謝物、小部分以游離的水楊酸從腎臟排泄。服用量較大時,未經代謝的水楊酸的排泄量增多。個體間可有很大的差別。尿的pH對排泄速度有影響,在鹼性尿中排泄速度加快,而且游離的水楊酸量增多,在酸性尿中則相反。
該品可在乳汁中排泄,哺乳期婦女口服650mg,5~8小時後乳汁中葯物濃度可達173~483μg/ml,故長期大劑量用葯時嬰兒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

與抗風濕葯機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