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溻漬風濕

溻漬風濕

發布時間:2020-12-14 20:14:19

1、請問專家,中葯塌漬是什麼東西?

中葯溻漬是中醫抄外治法的一襲種,是用紗布或棉絮、棉球浸於配好的中葯葯液後取出濕敷於患處,有些會輔以熱療,由此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通經活絡的一種方法。
可用於治療急慢性皮膚炎症及風濕性、骨傷性疾病,同時可治療多種疼痛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頸腰椎間盤病變、肌肉勞損、各種跌打損傷等均有非常好的療效。
治療中保持適宜溫度,以耐受為度,避免溫度過高,防止燙傷。如治療過程中局部皮膚出現紅疹、瘙癢、水泡應停止繼續操作。
身體大血管處、孕婦腹部骶部、皮膚破潰或皮膚過敏時禁用。

2、痛風的治療

yJ漂盪 哥 匯總的我覺得很好

第一步:正確評估病情

尿酸測定真的准確嗎?
在非發作期測定尿酸更准確。另外,抽血前5天至少停用影響尿酸葯物;抽血前一天避免高嘌呤飲食、禁酒、晚12點後禁食。在抽血當天,需空腹,凌晨抽血,避免劇烈活動。

痛風是否反復發作?
ACR和EULAR指南認為,痛風發作≥2次/年,則降尿酸。但筆者個人認為,痛風發作≥1次/年的患者,60%都會在1年內復發,故需降尿酸治療。

有無痛風石?
要注意觀察有無淺表和深部、腎臟部位的痛風石;注意評估疼痛程度;檢查關節是否破壞;利用腎功能、尿常規、腎超聲檢查腎臟有無損害;患者有無肥胖、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合並症……

其他因素呢?
患者有無家族史?目前在間歇期還是發作期?有無長期服用噻嗪類、阿司匹林、環孢素、他克莫司的既往史?是否為鉛中毒?飲食情況如何?患者的尿酸增高屬於尿酸排泄不良型、生成過多型還是混合型呢?這些都是我們評估病情是應該考慮的因素。

第二步 正確選擇葯物

急性發作選鎮痛葯無優先
我國指南中推薦鎮痛葯一線葯物是秋水仙鹼和NSAID,ACR和EULAR推薦一線葯多了一項糖皮質激素,而美國曾經回顧了30項隨機對照研究[1]得出的結果是:NSAID、激素、秋水仙鹼、ACTH和卡納單抗治療急性痛風均有效。故筆者認為,急性發作時鎮痛葯的選擇,三者並無優先,可以根據患者喜好、相關禁忌症、先前治療反應史選擇用葯。
痛風鎮痛葯的三大選擇原則:
時機比種類更重要,用葯越早越好(24h內);非甾類抗炎葯需足量;秋水仙鹼需適量。這是急性痛風發作期選擇鎮痛葯的三大原則。
非甾體抗炎葯和秋水仙鹼不耐受的患者可採用以下方案:服用激素(0.5mg.kg·d),足量5~10d停,或者足量3~5天,逐步減量,7~10d停用。
根據ACR指南,不能口服葯者可以關節腔內注射激素(劑量依關節大小決定),可以靜點激素甲強龍0.5~2mg/kg·d,可以ACTH25~40U皮下注射,依治療反應重復。

3種聯合鎮痛葯用葯方案:
(1)秋水仙鹼+NSAIDS;(2)激素+秋水仙鹼;(3)關節腔注射激素+口服激素/秋水仙鹼/NSAIDS。不推薦NSAID+激素。劑量上兩葯均需足量,或一種足量+一種預防量。
VAS評分≥7分、尤其是多關節受累的患者,推薦起始聯合鎮痛,其他情況可以單葯起始治療,療效不佳者換另一種或聯合。
對於急性痛風首次治療反應不佳、24h內疼痛評分改善<20%。一線葯物更換治療後仍舊無效的患者可使用白介素1受體拮抗劑:阿那白滯素(連續3天,皮下注射)、利納西普(每周皮下注射)、卡納單抗(皮下注射、單劑量)。

痛風降尿酸治療的指征:
縱觀我國指南、EULAR指南、ACR指南,降尿酸治療指征無非3方面:發作數、痛風石、有無腎病。根據指南指征,筆者結合個人經驗,認為可按照以下標准進行降尿酸治療:
何時開始加用降尿酸葯?
傳統觀點認為,急性發作期的血尿酸水平變化可加重痛風發作,但此觀點缺乏循證醫學證據,缺乏大樣本臨床研究,國內亦無相關研究發表。筆者認為,降尿酸治療推後3~4周,對長期療效的影響並不大。
研究[2]結果顯示,別嘌醇急性期應用不會影響急性緩解期、不增加急性復發率。

降尿酸葯已加上,痛風再次發作怎麼辦?
已服降尿酸葯者發作時應繼續用葯,以免血尿酸波動,延長發作時間或引起轉移性發作。

首選哪種降尿酸葯?
EULAR和ACR指南推薦首選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別嘌醇或非布司他),次選丙磺舒,也可聯合用葯。而中國和日本指南中推薦抑制生成葯及促尿酸排泄葯均是一線葯,應根據患者尿酸代謝情況來定,尿酸排泄不良型以促尿酸排泄葯為主,尿酸合成過多型應以抑制尿酸合成為主。
而苯溴馬隆因其療效明顯優於丙磺舒和別嘌醇,且葯物相互作用少、副作用低、對腎功的要求也低(僅要求Ccr>25ml/min),故為促尿酸排泄葯中的首選葯。

難治性痛風可聯合用葯:
促尿酸排泄葯+抑制尿酸合成葯:別嘌醇(200~600mg/d)+苯溴馬隆(100mg/d)/丙磺舒(0.5g/d)/RDEA594(200~600mg/d)方案;RDEA594(600mg/d)+非布索坦(40~80mg/d)方案。
兩種抑制尿酸合成葯之間的聯合:別嘌醇(100~300mg/d)+BCX4208(20~80mg/d)方案。

第三步:治療理念要正確

理念1:非葯物治療是基礎,與葯物治療同樣重要
非葯物治療應該貫穿痛風治療的始終,一定要與患者強調飲食控制的重要性。啤酒、白酒、含糖飲料、肉類和海鮮都會使血尿酸升高,而適當紅酒可輕微降尿酸,維生素C、奶製品等有降尿酸作用,低脂奶和低脂酸奶可降低痛風發作風險,適當進食嘌呤含量高的蔬菜並不會增加痛風發作風險。

理念2:降尿酸期間預防痛風發作的關鍵:平穩降尿酸,用鎮痛葯
預防痛風發作應該在降尿酸治療前2周開始,服用低劑量秋水仙鹼或NSAIDs6~12個月。

理念3:痛風一旦發作,無論血尿酸高低,均應降尿酸
痛風發作提示尿酸已經超飽和,雙能CT示深部已有小痛風石沉積,所以,即使發作期尿酸不高,急性期後也會明顯升高。痛風一旦發作,均應降尿酸治療。

理念4:「尿酸持續達標」是關鍵
為何痛風難以真正的「痊癒」?筆者認為最關鍵的原因還是治療不規范,降尿酸不到位,尿酸含量不達標,或達標不持續。
而研究顯示,血尿酸長期控制在6 mg/dL以下,不僅可溶解已經存在的尿酸鹽結晶,同時還可避免新結晶的形成,大大降低痛風的復發風險。

總結下來,可以用這樣「一個中心,四個基本點」結束我的全文:即以血尿酸持續達標為中心,及時鎮痛保依從、正確選葯保平安、飲食控制是基礎、更新理念是關鍵。與大家共勉。

3、方劑的內服及外用方法是什麼?

(一)中葯內治法中葯內治法是最常用的中醫治療方法。清代醫家程鍾齡在《醫學心悟》中把內治法概括為「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盡管臨床實際中的治療方法及現代中醫方劑學的內容均已超出這一范疇,但八法仍不失為提綱摯領地掌握中葯治療原則的簡要方法。

1.汗法

汗法又叫解表法,是根據「因其輕而揚之」,「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原則而立法,用辛溫解表葯為主而組成的具有發汗解表作用以解除在表之邪的方法。汗法主要用於六淫之邪入於肌表,如外感初起症見惡寒,發熱,頭痛,身痛,脈浮等以及麻疹初期、瘡瘍初起、水腫初見伴有表證和風濕在表者,均可選用此法。

邪在肌表常有風寒、風熱之分,因而汗法也有辛溫、辛涼之不同。

汗法的代表方劑為麻黃湯、桂枝湯和銀翹散。

麻黃湯葯物組成:麻黃9g,桂枝6g,杏仁6g,甘草3g。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證。

桂枝湯葯物組成:桂枝9g,芍葯9g,甘草6g,生薑9g,大棗3枚。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

銀翹散葯物組成:連翹30g,銀花30g,桔梗18g,薄荷18g,竹葉12g,生甘草15g,荊芥穗12g,淡豆豉15g,牛蒡子18g。共杵為散,每服18g,鮮葦根煎湯送服。主治風熱感冒。

運用汗法時,應注意服葯後以微微汗出為宜,不可令大汗淋漓以耗氣傷津甚至亡陰亡陽。同時,表邪已入里或瘡瘍已潰及盜汗、自汗、吐瀉失水者,均不宜用汗法。

2.吐法

吐法是根據「其高者,因而越之」的原則立法,用涌吐葯為主而組成方劑,具有催吐作用,用來涌吐痰涎、宿食、毒物的方法。

吐法的代表方劑為瓜蒂散。

瓜蒂散葯物組成:瓜蒂3g,赤小豆3g。主治痰涎、宿食停積上脘之證。

吐法是一種急救之法,恰當應用,收效迅速;用之不當,易傷正氣,用之宜慎。

3.下法

下法是根據「泄可去閉」的原則立法,用瀉下葯物為主而組成方劑,具有通導大便,排除腸胃積滯,盪滌實熱,攻逐水飲、寒積等作用,用來治療胃腸積滯、實熱內結、大便不通或寒積、蓄水等里實證的方法。下法可分為寒下、熱下、潤下、逐水和攻補兼施五類。

下法的代表方劑為承氣湯、溫脾湯、麻子仁丸、舟車丸和增液承氣湯。

承氣湯葯物組成:大黃12g,厚朴24g,枳實12g,芒硝9g。峻下,主治痞、滿、燥、實之陽明腑實證。

溫脾湯葯物組成:大黃15g,當歸、乾薑各9g,附子、人參、芒硝、甘草各6g。溫下,主治陽虛寒積證。

麻子仁丸葯物組成:麻子仁500g,芍葯250g,枳實250g,大黃500g,厚朴250g,杏仁250g。煉蜜為丸,每服9g。潤下,主治胃腸燥熱、脾約便秘證。

舟車丸葯物組成:炒黑牽牛120g,酒大黃60g,甘遂、大戟、芫花、青皮、橘皮各30g,木香15g,輕粉3g。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次服1.5g,天明時白開水送服,以大便下利3次為恰當。主治燥實陽水證。

增液承氣湯葯物組成:玄參30g,麥冬20g,生地20g,大黃10g,芒硝10g。主治熱結陰虧之大便秘結。

表證未解里未成實者,不宜用下法。如表證未解而里實已成,可用表裡雙解法。

下法的方劑多較峻烈,孕婦忌用。產後、經期、年老體弱、病後津傷及失血者均應慎用。

必要時可攻補兼施或先攻後補。此外,下法易傷胃氣,臨床應用時要得效即止,慎勿過用。

4.和法

和法是具有疏泄調和作用,以疏泄氣機,調和臟腑,用來治療少陽病或肝脾、腸胃不和等症的方法。

和法原為治少陽病而設,由於和解少陽的一些方劑兼有疏肝解郁之功效,因此,調和肝脾的方劑也納入和法。後世醫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凡是具有調和作用或其症狀類似少陽病的方劑都歸納於和法的范疇。

和法的代表方劑有小柴胡湯、逍遙散、痛瀉要方和半夏瀉心湯。

小柴胡湯葯物組成:柴胡24g,黃芩9g,人參9g,甘草9g,半夏9g,生薑9g,大棗4枚。和解少陽,主治傷寒少陽證。

逍遙散葯物組成:甘草15g,當歸、茯苓、白芍葯、白術、柴胡各30g。疏肝解郁,養血健脾,主治肝鬱血虛脾弱證。

痛瀉要方葯物組成:白術90g,白芍葯60g,陳皮45g,防風30g。補脾柔肝,祛濕止瀉,主治脾虛肝旺之痛瀉證。

半夏瀉心湯葯物組成:半夏12g,黃芩、乾薑、人參各9g,黃連3g,大棗4枚,甘草9g。寒熱平調,消痞散結,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

使用和法時應當注意,凡邪在肌表未入少陽或邪已入里陽明熱盛者不宜使用此法。同時,凡勞倦內傷、飲食失調、氣血虛弱而見寒熱者也不適於和法。

5.溫法

溫法是根據「寒者熱之」的原則而立法,用甘溫辛熱葯物為主而組成方劑,具有溫中祛寒、溫經散寒、回陽救逆等作用,用以治療脾胃虛寒、寒凝經脈及腎陽虛衰等寒證的方法。

寒證有表裡之分,表寒證一般用汗法,里寒證當用溫法。

里寒證的成因,有因元陽不足寒從中生或外寒直入臟腑、經脈及誤治傷陽所致。里寒證中又有實寒與虛寒之不同。屬虛寒者當用溫補之法。就寒邪侵犯的部位及性質而言,凡寒邪直中中焦或陽虛中寒者,宜用溫中祛寒法;凡寒凝筋脈或寒邪阻絡之痹證等宜用溫經散寒法;屬元陽虛脫,陰寒內盛者,宜用回陽救逆之法。

溫法的代表方劑為理中丸、當歸四逆湯和回陽救急湯。

理中丸葯物組成:人參、乾薑、炙甘草、白術各90g。搗篩,蜜和為丸。溫中祛寒,補氣健脾,主治脾胃虛寒證。

當歸四逆湯葯物組成:當歸12g,桂枝9g,芍葯9g,細辛3g,甘草6g,通草6g,大棗8枚。

溫經散寒,養血通脈,主治血虛寒厥證。

回陽救急湯葯物組成:熟附子、制半夏、茯苓、炒白術各9g,乾薑、人參、炙甘草、陳皮各6g,肉桂、五味子各3g。回陽固脫,益氣生脈,主治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之證。

溫法多用辛溫燥熱之葯,禁用於熱證及陰虛證,尤其對真熱假寒者更勿誤用。於炎熱季節或內熱體質者,即使有寒證需用溫法者,也要中病即止,不可過用,免得溫熱過甚而耗傷陰液。

6.清法

清法是根據「熱者寒之」、「溫者清之」的原則而立法,用寒涼葯物組成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生津作用,用以治療溫熱、溫疫、熱毒等里熱證的方法。

清法是為熱證而設。從廣義上講,溫、熱、火證為同一屬性,只是程度不同,統稱為熱證。

一般認為,「溫之極謂之熱,熱之極謂之火」。暑病為夏季的熱病,亦屬清法的應用范疇。

外感六淫之邪,多能入里化熱,亦可五志化火而熱從中生。熱證在臨床中較為多見,《內經》病機十九條中言火者七條,言熱者三條。

清法是為里熱證而設,若熱邪在表尚未入里,當用汗法;若熱雖入里,但里熱已成實,則宜用下法。因此,清法應在表邪已化熱入里尚未成實之際用之。

熱證有實熱、虛熱之分,實熱治宜苦寒直折,虛熱治宜壯水制火。

熱為陽邪,易傷陰液,所以救陰存津為治療熱證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在使用清法時不可忽視此點。真寒假熱之證當用溫法,宜詳辨之,不可誤用清法。

清法的代表方劑為白虎湯、黃連解毒湯、清營湯和青蒿鱉甲湯。

白虎湯葯物組成:石膏50g,知母18g,甘草6g,粳米9g。清熱生津,主治氣分熱盛證。

黃連解毒湯葯物組成:黃連9g,黃芩、黃柏各6g,梔子9g。瀉火解毒,主治三焦火毒證。

清營湯葯物組成:水牛角30g,生地黃15g,玄參9g,竹葉心3g,麥冬9g,丹參6g,黃連5g,銀花9g,連翹6g。清營解毒,透熱養陰,主治熱入營分證。

青蒿鱉甲湯葯物組成:青蒿6g,鱉甲15g,生地12g,知母6g,丹皮9g。養陰透熱,主治陰液不足之虛熱證。

清法所用葯物多屬寒涼之品,易傷陽氣、損胃氣,應中病即止,不宜過用,對虛寒體質者更要注意。另外,在清法中有時使用滋陰之品,其性膩滯,若用之過早,恐反留邪不解,也應予以注意。

7.消法

消法是根據「結者散之」、「通可去滯」的原則立法的,是以消導、化積的葯物為主而組成方劑,用以行氣寬中、消食導滯、消痞化積而恢復臟腑功能的方法。

消法的適應范疇較廣,如癥積、痞塊、食積、蓄水、瘰癧、瘀血、痰核及癰疽初起等均可使用消法。食滯的形成多與脾失健運、胃失通降及飲食失節有關,癥積、痞塊多為寒熱痰食與氣血相搏日久漸積而成。食積、痞塊每易致氣機不暢,故消導劑中多配伍行氣葯;若積滯郁而化熱,則宜配伍清熱葯;積滯兼寒,則宜配祛寒葯;脾胃虛弱者,宜適當配伍補益葯。

消法與下法均有消除有形之邪的作用,但消法的葯力較緩和,適於逐漸形成的脘腹痞積宜於漸攻緩消者;下法一般攻力較猛,適於腸實便秘或大積大聚宜於急攻速下者。

消法的代表方劑為保和丸、半夏厚朴湯、血府逐瘀湯和導痰湯。

保和丸葯物組成:山楂180g,神曲60g,半夏、茯苓各90g,陳皮、連翹、萊菔子各30g。共為細末,炊餅為丸。消食和胃,主治食滯胃脘證。

半夏厚朴湯葯物組成: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生薑15g,蘇葉6g。行氣散結,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氣。

血府逐瘀湯葯物組成:桃仁12g,紅花、當歸、生地黃、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殼、甘草各6g,柴胡3g。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主治胸中血瘀症。

導痰湯葯物組成:半夏12g,天南星3g,枳實3g,橘紅3g,赤茯苓3g,生薑4片。燥濕祛痰,行氣開郁,主治痰厥證。

消法雖然較緩和,但畢竟屬於克削之劑,一般不宜長期使用,因此,多採用丸劑,以免損傷正氣。另外,正虛邪實者,宜消補兼施。凡純虛無實者,禁用消法。

8.補法

補法是根據「虛則補之」的原則而立法的,是以補養強壯類葯物為主而組成方劑,用以補益人體氣血陰陽之不足而治療各種虛證的方法。補法是「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原則的具體運用。

補法有補陰、補陽、補氣、補血之分,但人體的陰陽是相互依存的,《景岳全書》說:「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因此,補陽劑中宜適當配伍補陰之品,使陽有所依,並可借補陰葯之滋潤以制陽葯之溫燥;補陰葯中佐以補陽之品,使陰有所化,並可借陽葯之溫運以制陰葯之凝滯以達滋而不滯。《脾胃論》說:「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葯,血自旺矣」,「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因此,補血劑中多配伍補氣之品以助血之生化,或著重補氣以生血。至於大失血而致虛極氣欲脫者,則應峻補其氣,扶元固脫,使氣返血生,即所謂「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但補氣葯中一般很少加入補血之品,因補血葯性多為滋膩,易於滯氣之故。

補法中還有補五臟之分,但在五臟補法中,古人較為強調脾、腎二臟。腎為先天之本,舍元陰而寓元陽;脾為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在脾腎二臟中,古代醫者又有「補脾不如補腎」和「補腎不如補脾」之爭,但《醫學心悟》說:「須知脾弱而腎不虛者,則補脾為亟;腎弱而脾不虛者,則補腎為先;若脾腎兩虛,則兩補之。」這一論述較有實踐意義。

運用補法時應當注意,對於《顧氏醫鏡》所說的「大實有羸狀」即「真實假虛證」不可用補法,以免犯「實實」之戒。同時對於正氣雖虛而邪氣亦盛的病症也當慎重,以免造成「誤補益疾」或關門留寇。

補法的代表方劑為四君子湯、四物湯、六味地黃丸和金匱腎氣丸。

四君子湯葯物組成:人參、白術、茯苓各9g,炙甘草6g。益氣,主治脾胃氣虛證。

四物湯葯物組成:當歸9g,川芎6g,白芍9g,熟地黃12g。補血,主治營血虛滯證。

六味地黃丸葯物組成:熟地黃24g,山萸肉、山葯各12g,澤瀉、丹皮、茯苓各9g。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滋補肝腎,主治肝腎陰虛證。

金匱腎氣丸葯物組成:乾地黃240g,山葯、山茱萸各120g,澤瀉、茯苓、丹皮各90g,桂枝、炮附子各30g。共為細末,煉蜜為丸。補腎助陽,主治腎陽不足證。

一般說來,補氣與補陽葯性多溫熱辛燥,對於陰虛火旺者不宜用;補血補陰葯性多寒涼滋膩,對於陽虛陰盛者忌用。

補法多用於慢性虛損性疾患,在施行葯補的同時不可忽視食補。《素問臟氣法時論》說:「毒葯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外,還要注意精神因素和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可消極地單純依賴葯物,更不可濫用補葯,盡管是補葯,但其性味畢竟有所偏頗,若用之過久,難免「久而增氣」,若其超越人體臟腑的調節能力亦可致病,決非多補益善。

(二)中葯外治法中葯外治法是利用具有康復治療作用的中葯,經過一定炮製加工後,通過對病人全身或局部病位及穴位的敷、洗、熏、貼等外用途徑,以達葯物康復目的的治療方法。

中葯外治法,一方面是葯物被肌膚毛竅吸收,以疏通經絡氣血、調理臟腑功能而產生治療效果;另一方面是葯物與熱療等物理因素相結合而發揮治療作用。如葯熨法,既有葯物的作用又有熱療的作用,體現了中醫雜合而治共奏其效的治療特點。

中葯外治法的方葯選用原則基本與中葯內治法相同。正如清代醫學家吳尚先在《理瀹駢文》中所指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即內治之葯,所異者法耳。」也就是說,外治法與內治法的區別只在於療法的不同,而理、方、葯均相同。一般說來,中葯內治法所用的湯、丸、散劑都可以熬製成膏,用以「薄貼施病」。

外治法可分為膏葯療法、熏蒸療法、熨敷療法和燙洗療法等。

1.膏葯療法

膏葯療法,古稱「薄貼」療法。它是選用具有康復治療作用的方葯,用油類將葯物煎熬到一定程度,去渣後再加黃丹、白蠟等成膏,其常溫時呈固態,36~37℃時即開始溶化,故能貼敷於病位的皮膚或一定穴位,起到局部或全身的治療作用,或兼有機械性保護作用。

《理瀹駢文》認為膏葯「能治百病」,從三焦分治中再分臟腑進行治療,「膏有上焦心肺膏,有中焦脾胃膏,有下焦肝腎膏。有專主一臟之膏,臟有清有溫;有專主一腑之膏,腑有通有澀。又有通治三焦,通治五臟,通治六腑之膏。又有表裡寒熱虛實分用之膏,互用之膏,兼用之膏」。在中葯康復中,膏葯多用於跌打損傷、癱痿痹痛,並且慢性虛弱性疾病的湯、丸、散劑一般都可改用「薄貼」而收效。從功效上看,膏葯療法用於康復病證大體可分為兩大類,即祛風化瘀類及扶元固本類。

(1)祛風化瘀類:祛風化瘀類膏葯祛風除濕,活血化瘀,舒筋活絡,以幫助肢體、筋骨、關節恢復運動功能。

①狗皮膏:主治風寒濕邪侵入肌表、經絡、筋骨、關節所致的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骨攣縮,關節屈曲不利甚至口眼歪斜者。葯物組成:枳殼、防風、杏仁、澤瀉、地榆、天麻、川烏、浙貝、豬苓、石脂、白蘞、甘草、赤芍、五加皮、梔子、薄荷、山葯、首烏、羌活、苦參、青皮、故紙、熟地、香附、遠志、半夏、獨活、荊芥、麻黃、蓯蓉、小茴香、草烏、白芷、陳皮、前胡、銀花、牛膝、藁本、大茴香、木通、靈仙、官桂、連翹、僵蠶、川斷、桔梗、大黃、當歸、知母、茵陳、細辛、川柏、烏葯、川芎、生地、杜仲、蒼術、玄參、桃仁、蒺藜、山甲、白術、五味子、蛇床子、蒼耳子、川楝子、褚石子、大楓子、青風藤、菟絲子、蜈蚣、香油、章丹、膏油兌血竭、冰片、兒茶、丁香、木香、乳香、沒葯。

②祛風愈癱膏:主治風癱肢體痿廢者。葯物組成:蓖麻仁、桃枝、柳枝、桑枝、槐枝、椿枝、茄根、麻油、黃丹。

③風疾膏:主治風疾癱瘓,肢體痿廢不用。葯物組成:羌活、枳殼、北細辛、香附、桔梗、麻黃、防風、白芍、知母、半夏、當歸、甘草、薄荷、茴香、石膏、天麻、黨參、木香、菟絲子、白術、藁本、獨活、全蠍、僵蠶、菊花、川芎、杜仲、白茯苓、柴胡、黃芩、陳皮、熟地、蔓荊子、地骨皮、肉桂、生地、黃連、麻油、黃丹。

④鶴膝膏:主治鶴膝風,下肢膝關節變形不能步履者。葯物組成:羌活、獨活、玄參、生地、熟地、草斛、天麻、當歸、杜仲、防風、肉桂、牛膝、麻油、黃丹。

(2)扶元固本類①溫中膏:溫補脾胃,主治脾胃虛寒類疾患。葯物組成:乾薑、附子、川烏、良姜、吳茱萸、肉桂、麻油、黃丹。

②滋腎膏:滋補腎陰,主治腎陰不足,兼理痰濕。葯物組成:生地、熟地、山葯、山萸肉、丹皮、澤瀉、白茯苓、鎖陽、龜板、牛膝、枸杞子、黨參、麥冬、天冬、知母、黃柏、五味子、肉桂、麻油、黃丹。

③補肝膏:主治肝虛脅肋隱痛。貼痛處。葯物組成:鱉甲、黨參、生地、熟地、枸杞子、五味子、當歸、山萸肉、黃芪、白術、當歸、川芎、香附、山葯、棗仁、五靈脂、柴胡、丹皮、黑山梔。

④養心安神膏:治心虛痰火諸證,年老心怯,病後心神不復或怔忡夢遺等。貼膻中穴。

葯物組成:生地、五味子、當歸身、天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黨參、玄參、丹參、白茯苓、遠志、桔梗、硃砂、龍骨、龜板、九節菖蒲等。

2.熏蒸療法

熏蒸療法是用有康復治療作用的葯物燃煙熏烘或煎煮後產生的溫熱葯氣,通過熱療與葯氣相結合而作用於病人的皮膚毛竅,從而達到溫通經絡、活血化瘀、協調臟腑功能和扶正祛邪目的的一種康復療法。

(1)熏法:選用一定葯物燃燒後取其煙氣上熏,藉助葯力與熱力促進氣血通暢,殺蟲止癢,尤長於治療皮膚疾患。

(2)蒸法:目前施行蒸法多使用專用的熏蒸治療床,它由棉床墊、擱板、貯葯液器及電熱設備組成。電熱設備放在貯葯液器下面,配有電爐兩只,共2000)瓦,其中1000)瓦串聯,用以保溫,1000瓦並聯,用以升溫。其操作方法是:先將選定的方葯置於貯葯液器中,再加約3/4的水,加熱煮沸20min,調控恆溫擋至50℃左右。令病人暴露軀體躺在床上,若全身熏蒸,需在病人身上加蓋透明塑料罩,露出頭部。每次治療20~30min,每日治療1~2次,2~4周為一療程。治療後用毛巾擦乾皮膚。常用的熏蒸方劑有跌打損傷類如活血化瘀葯物及風濕痹痛類葯物。

3.熨敷療法

熨敷療法是將中葯加熱後直接熨療或敷於患部、穴位,在熱氣與葯力作用下以溫通血脈並從外治內而調理臟腑功能以促進身心康復的一種方法。

(1)葯熨法:葯熨法是將中葯加入酒、醋,炒熱布包,或用蒸氣將布袋中的葯物加熱後熨患部,稍冷即用熨斗熨之。腰脊、身軀部位疾患可用此法。《壽世保元》的熨風方用以治療冷痹麻木腫痛,身背關節疼痛等。《中醫傷科學》之正骨熨葯有舒筋活絡之效,主治肢體損傷之瘀血疼痛。

(2)葯敷法:根據病證選用不同的方葯,碾細末或搗碎後加酒、食糖、蜜、油、水或凡士林,調成糊狀,塗敷患部或穴位上,即葯敷法。葯敷法往往與熱熨並用,如《壽世保元》的禦寒膏即敷貼後以熨斗熨之,主治一切風冷肩背腰膝疼痛證。

4.燙洗療法

燙洗療法又稱葯浴療法,古稱溻漬法,是據具體病證選用不同的中葯煎湯乘熱淋洗患部或進行全身葯浴。一般分為浸漬、坐浴和沐浴法,以適應不同的部位。

(1)浸漬法:將中葯煎湯置於浴缸中,一般涼至38~42℃,將肢體患部或全身浸泡在葯液中燙洗,多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

(2)坐浴法:此法多選用消腫止痛、殺蟲止癢這一類方劑,多用於痔瘡及陰部疾患。如《瘍科選粹》的五倍子湯有收斂止痛作用,《瘍科心得集》的苦參湯能祛風除濕、殺蟲止癢,用於婦科陰癢等症。

(3)沐浴法:選用適當的葯物煎煮適度以洗滌患部,多用於濕疹、隱疹等。

中葯外治的方法還有很多,一般說來,外治法的運用與內治法「殊途同歸」,因此,必須按照辨證施治的原則來選用方葯,才能收到滿意的療效。

與溻漬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