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是一種

類風濕是一種

發布時間:2020-12-06 04:53:20

1、類風濕關節炎本來就是風濕病裡面的一種為什麼要叫做類風濕呢?

問題分析:
類風濕關節炎病因尚不明確。現代醫學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與環境回、細答胞、病毒、遺傳、性激素及神經精神狀態等因素密切相關的疾病。 

意見建議: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2、類風濕真的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嗎?

治療目的是解除關節疼痛,防止關節破壞,保留和改善關節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有:

一、理療 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發療法及石蠟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適。急性滲出性病變可用冷敷來減輕疼痛。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症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並以增強葯物對局部的作用。

二、葯物治療

(一)水楊酸鹽 阿斯匹林仍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葯物。具有退熱、鎮痛和抗炎作用。用法每日3~4g,分3~4次服用。長期服用易發生惡心、嘔吐、胃痛及食慾減退等消化道症狀,嚴重者可發生胃粘膜糜爛、潰瘍和出血。大劑量服用數年可引起腎損害。

(二)消炎痛indomethacin非類固醇抗炎葯,效果較好,其鎮痛、退熱及抗炎作用都較強,也有抑制肉芽形成的作用。夜間或睡前服用可抑制晨僵劑量25-50mg,口服每日三次,副作用,惡心、嘔吐、食慾減退、頭痛、皮疹及白細胞減少等。類似制劑有炎痛靜bengydamine,用法,劑量同消炎痛。

(三)異丁苯丙本酸1buprofen,brufen抗炎、鎮痛及退熱作用均較阿斯匹林強10倍以上,副作用較阿斯匹林小。劑量0.2-0.3g口服每日三次。

(四)皮質激素 對急性炎症有顯著療效,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多,停葯後極易復發。適應證為①嚴重活動性關節炎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或血管炎、肺、心及眼合並症。②嚴重關節炎應用其它葯物治療無效。③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血沉明顯增快,類風濕性結節陽性。在使用期間應注意副作用及並發症。開始應用時應以小劑量開始,如強地松5-20mg,口服每日1-2次,有效後再調整到最小有效量,或改為隔日療法。為了避免全身性副作用,可用關節內注射療法;適應證為①少數關節患病,全身症狀不明顯。②全身約葯後,症狀基本控制,但殘留幾具關節症狀不見好轉。③關節急性症狀明顯,為緩解局部症狀。常用醋酸氫化可的松10-20mg關節內注射,每周一次。膝關節或踝關節內注射後,應卧床休息,以防誘發無菌性壞死。應嚴密消毒、以防感染。

(五)青黴胺(d-penicillamine)作用機制為①離解類風濕因子。②抑制免疫反應,主要作用於淋巴細胞,③穩定溶酶體膜。④通過絡合銅和鐵,使單氨氧化酶、賴氨酸酶和脯氨酸羥化酶活性降低,防止膠原纖維的交叉聯結;抑制可溶性膠元纖維的生成。應用青黴胺治療,除使關節症狀緩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降低,類風濕因子轉為陰性。療效較金制劑好,用葯後一個月以上顯示療效。因此,開始用葯時應與其它抗炎葯並用。開始用0.125g,每日一次,一周後每周增加0.125g,四周後0.25g,每日2~3次,共用6個月為一療程,本口副作用較多,如皮疹、骨髓抑制及腎臟損害等,應定時查血及尿常規,也引起消化道症狀,如味覺喪失、惡心、嘔吐,少見的副作用為肌無力、肌炎、goodpasture綜合征,毛細支氣管炎及狼瘡樣綜合征。

(六)疏甲丙脯酸(captopril) 與青黴胺分子結構相類似,具有抑制膠無纖維成熟,養活關節腔滑膜增生的作用,且可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吸收;也有免疫抑製作用。用法,25mg口服,每日三次。2周後加大到25mg,每日4次,4周後改為50mg,每日3次。最大可用到50mg,每日4次。3-6個月為一療程。6個月後逐漸減量,25mg每日1-2次長期維持。治療4周關節腫消痛減,3-6個月達顯效。副作用,血壓下降,皮疹。

(七)雷公藤 具有消炎、抗菌、調節免疫、活血化瘀、殺蟲等作用。劑量每日1-1.5mg/kg,分3次服。或有雷公藤合劑,20-30ml,一日三次。連用3-6個月,有效率83.7%。副作用,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月經紊亂、精子生成受抑制、肝腎損害、白細胞減少,色素沉著等。

(八)金制劑 可能幹擾細胞的生化反應。對關節疼痛及晨僵有明顯療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好轉,有效率可達70-90%。目前常用金制劑有硫代蘋果酸金鈉gold sodium thiomalate myochrysine,一個療程總劑量1.5-2.0g,用葯後3個月或總量達0.3-0.5g時,方見效果。副作用:口炎,皮炎、胃腸反應、腎損害及造血系統損害等。金制劑療效肯定,但副作用也很多,可慎用。

(九)免疫抑制劑 對本病有一定療效,常用者有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開始100-200mg,稀釋後靜脈注射,隔日一次,有效後改為50-100mg,每日一次,維持治療。應注意觀察白細胞變化,以防白細胞減少,副作用還有毛發脫落、卵巢功能障礙及出血性膀胱炎。硫唑嘌呤(afathiprine),劑量與環磷醯胺同、副作用較輕,50mg,每日一次即可見效。

(十)免疫增強劑 由於本病多有t細胞功能低下,故可用免疫增強劑,常用者有左旋咪唑(levamisole),每周或隔周給葯3日,50mg口服,一日3次,胸腺素(thymosin)。可使未成熟的t細胞分化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細胞,尚在試用階段。轉移因子(transfer factor)能將致敏淋巴細胞的細胞免

3、類風濕是什麼

【類風濕】全名是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其特徵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症,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
RA的發病可能與遺傳、感染、性激素等有關。RA關節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襯里細胞增生、間質大量炎性細胞浸潤,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軟骨和骨組織的破壞等。
【臨床症狀】
1、晨僵:早晨起床時關節活動不靈活的主觀感覺,它是關節炎症的一種非特異表現,其持續時間與炎症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2、關節受累的表現:
(1)多關節受累:呈對稱性多關節炎(常≥5個關節)。易受累的關節有手、足、腕、踝及顳頜關節等,其他還可有肘、肩、頸椎、髖、膝關節等。
(2)關節畸形:手的畸形有梭形腫脹、尺側偏斜、天鵝頸樣畸形、鈕扣花樣畸形等。足的畸形有跖骨頭向下半脫位引起的仰趾畸形、外翻畸形、跖趾關節半脫位、彎曲呈錘狀趾及足外翻畸形。
(3)其他:可有正中神經/脛後神經受壓引起的腕管∕跗管綜合征,膝關節腔積液擠入關節後側形成腘窩囊腫(Baker囊腫),頸椎受累(第2、3頸椎多見)可有頸部疼痛、頸部無力及難以保持其正常位置,寰樞關節半脫位,相應有脊髓受壓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3、關節外表現:
(1)一般表現:可有發熱、類風濕結節(屬於機化的肉芽腫,與高滴度RF、嚴重的關節破壞及RA活動有關,好發於肘部、關節鷹嘴突、骶部等關節隆突部及經常受壓處)、類風濕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動脈的壞死性小動脈炎,可表現為指、趾端壞死、皮膚潰瘍、外周神經病變等)及淋巴結腫大。
(2)心臟受累:可有心包炎、心包積液、心外膜、心肌及瓣膜的結節、心肌炎、冠狀動脈炎、主動脈炎、傳導障礙,慢性心內膜炎及心瓣膜纖維化等表現。
(3)呼吸系統受累:可有胸膜炎、胸腔積液、肺動脈炎、間質性肺疾病、結節性肺病等。
(4)腎臟表現:主要有原發性腎小球及腎小管間質性腎炎、腎臟澱粉樣變和繼發於葯物治療(金制劑、青黴胺及NSAIDs)的腎損害。
(5)神經系統:除周圍神經受壓的症狀外,還可誘發神經疾病、脊髓病、外周神經病、繼發於血管炎的缺血性神經病、肌肥大及葯物引起的神經系統病變。
(6)貧血:是RA最常見的關節外表現,屬於慢性疾病性貧血,常為輕至中度。
(7)消化系統:可因RA血管炎、並發症或葯物治療所致。
(8)眼:幼年患者可有葡萄膜炎,成人可有鞏膜炎,可能由血管炎所致。還可有乾燥性結膜角膜炎、鞏膜軟化、鞏膜軟化穿孔、角膜溶解。
4、Felty綜合征:1%的RA患者可有脾大、中性粒細胞減少(及血小板減少、紅細胞計數減少),常有嚴重的關節病變、高滴度的RF及ANA陽性,屬於一種嚴重型RA。
5、緩解性血清陰性、對稱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腫綜合征(RS3PE)男性多見,常於55歲以後發病,呈急性發病,有對稱性腕關節、屈肌腱鞘及手小關節的炎症,手背可有凹陷性水腫。晨僵時間長(0.5~1天),但RF陰性,X線多沒有骨破壞。有56%的患者為HLA-B7陽性。治療上對單用NSAIDs葯物反應差,而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療效顯著。常於1年後自發緩解,預後好。
6、成人Still病(AOSD):以高熱、關節炎、皮疹等的急性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的一種少見的RA類型。因臨床表現類似於全身起病型幼年類風濕關節炎(Still病)而得名。部分患者經過數次發作轉變為典型的RA。
7、老年發病的RA:常>65歲起病,性別差異小,多呈急性發病,發展較快(部分以OA為最初表現,幾年後出現典型的RA表現)。以手足水腫、腕管和跗管綜合征及多肌痛為突出表現,晨僵明顯,60%~70%RF陽性,但滴度多較低。X線以骨質疏鬆為主,很少侵襲性改變。患者常因心血管、感染及腎功能受損等合並症而死亡。選用NSAIDs要慎重,可應用小劑量激素,對慢作用抗風濕葯(SAARD)反應較好。

4、什麼是類風濕?

類風濕是一種病因未明的百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度統性疾病。其特徵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問性、侵襲性關節炎症,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的,嚴重的時候可以出現關節答畸形的。應該去當地醫院就診,檢查化驗類風濕因專子,血沉,明確屬診斷以後應該積極進行治療的。

5、類風濕和風濕一樣么 有什麼區別嗎

風濕病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類疾病的統稱,風濕病全稱應該是「風濕類疾病」或稱「風濕性疾病」。凡侵犯肌肉骨骼系統(如關節、肌肉、韌帶、肌腱滑囊等)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無論其發病原因如何,均屬風濕病范疇。
風濕病可分為10大類,其中就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症狀一般表現為晨僵、手指腫脹、小關節疼痛、發熱等。
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表現為膝關節、肘關節、踝關節腫痛。腫痛持續較短,只有幾天時間。

6、什麼是類風濕,它是一種什麼病,能治好嗎?

類風濕其實是一種關節疾病,對身體的傷害還是很大的,患上這樣的疾病的話,疼痛就會經常出現,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而且也是一種慢性疾病,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堅持鍛煉,初期治好的可能性還是有,如果嚴重到一定程度,很難了,曹清華膠囊可以緩解

7、類風濕是一種什麼病啊?誰能給詳細解釋一下?

中安類風濕骨病專科醫院為您揭秘:
雖然100多年以前,已經提出類風濕關節炎這個病名,而且此後世界各國對本病的病因也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可惜直到如今,仍無定論。發病的原因,目前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許多年來,感染曾被懷疑為本病的病因。因為這也有一定證據:本病的發熱、白細胞增多、局部淋巴結腫大等炎症現象,都與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十分相似。有關報告提到過的病原體種類甚多,如類白喉桿菌、梭狀芽孢桿菌、支原體(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和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以及Ⅰ型人T細胞白血病病毒等,都被認為是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原體。但這些微生物都不能經常地被培養出來或被移植。用抗生素或手術清除感染病灶,對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和病程無直接影響。有人曾將病人的白細胞;淋巴細胞或血漿輸入健康志願者身上,並未引起類似的疾病。近年來,有人認為類風濕關節炎可能與EB病毒有關。,研究注重機體對微生物的免疫反應,發現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對某些微生物的高免疫反應現象,提示可能與該病的發病有關。感染致病的一個途徑是慢性感染持續存在的刺激,另一途徑是感染僅早期存在,激發免疫反應後被清除,但此免疫反應則持續存在,作用於關節內自身的抗原。 因為類風濕關節炎好發於女性,懷孕期間、口服避孕葯可減輕類風濕關節炎的嚴重程度,甚至可防止發病,應用糖皮質激素能抑制本病等,所以有人認為,內分泌因素和類風濕關節炎似有—定關系。但根據研究,病人的腎上腺結構和其他內分泌功能多屬正常。

類風濕關節的發病與遺傳有關。據報道,同卵雙生子皆患病為30%—50%,而異卵雙生子為5%左右;近親中母系比父系患類風濕關節炎的為多。另外,對人類白細胞抗原系統(HLA)的研究,也表明類風濕關節炎與遺傳有關。多年的研究認為,本病為多種因素誘發機體的自身免疫反應而致病。

他們認為,本病起病為先有感染原(細菌、病毒、支原體等)侵入關節腔,以病原體作為抗原刺激滑膜或局部引流淋巴結中的漿細胞,可以產生特異性免疫球蛋白G抗體。抗原抗體復合物形成後,抗體即轉變為異體,再刺激漿細胞,就會產生新的抗體,這就是類風濕因子。類風濕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結合成免疫復合物。這種物質能激活身體內的另一個部門——補體系統,釋放出炎症介質,如組織胺,引起關節滑膜和關節腔內炎症,從而促發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和滑膜細胞的吞噬作用。這些吞噬免疫復合物的細胞稱為類風濕細胞。為了消除這種免疫復合物,類風濕細胞自我破裂,釋放出大量的酶,這些酶叫做溶酶體酶,其中就包括多種酸性水解酶,它們專門破壞滑膜、關節囊、軟骨和軟骨下骨的基質,造成關節的局部破壞。

一般說來,受涼、潮濕、勞累、精神創傷、營養不良、外傷等,常為本病的誘發因素。筆者曾對100例類風濕關節炎病人進行統計,以寒冷(42%)和潮濕(27%)誘發者占絕大多數。此外,尚有感染(10%)和外傷(8%)及無明顯誘因可查者(13%)。

祖國醫學對該病早有精闢的記載。古代醫家所稱的「白虎歷節」、「痛風」、「痹」等都像這類疾病,認為多由風寒濕邪氣乘虛侵入人體,或素有蘊熱,風寒濕郁久化熱,留滯經絡,閉塞不通而成,若日久不愈,肝腎虧損,筋骨失於濡養,以致關節畸形僵硬。

8、什麼叫類風濕

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早期風濕性關節
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都有發熱,關節疼痛和血沉增塊等表現,但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為對稱性發生,主要在手指和手掌小關節處,後期指間關節呈梭性腫大,關節強直
或變形。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年齡多見於20---45歲的成年人,受累的關節周圍皮膚蒼白,變薄,肌肉萎縮,部分患者在關節隆突偶見皮下小結,類風濕性關
節炎不會影響心臟病變等。
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發病於漆,踝,肘,腕等大關節,急性期過後關節功能可以完全恢復,關節無畸形,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常見於5--20歲青少年,病變關節紅,
腫,熱,痛顯著,並有遊走性和反復發作的特點,一般關節不會留下畸形,部分患者出現風濕性環形紅斑和皮下小結。風濕性關節炎可能引起心臟炎或永久性損害。
綜上所述,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不是同一種病,它們的發病原因和症狀都不相同。

9、類風濕是風濕病的一種么?隸屬於風濕么

醫學上的風濕病和風濕是不同的,分類都不同,不是類屬關系

與類風濕是一種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