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濕的血沉值多少為正常?
病情分析:您好,從你的描述看,36歲年輕女性,類風濕關節炎病史3年,已經使用生物制劑益賽普,目前關節疼痛,血沉檢查偏高,再次復查是6,咨詢相關的問題,這種情況下類風濕關節炎活動的指標是看CCP血沉和CRP進行綜合症狀判斷的。指導意見:1您好,你的這種情況屬於自身免疫性的病變,需要積極的堅持治療,避免類風濕病變引起關節骨質進一步的破壞,這種疾病是一種進展性的和殘毀性的病變,是逐漸發展的一種病變,需要積極的進行治療。2注意積極的就診風濕免疫科,目前血沉是反映風濕性病變活動一個指標,需要結合關節症狀有無,進行綜合性判斷疾病的狀態,注意本身血沉恢復正常是相對較難的,很多的類風濕患者是不需要完全恢復正常的,注意不要緊張。3目前這種情況需要看CRPCCP的情況,進行綜合性判斷是否是處於活動期,有問題及時咨詢,祝您健康。
2、血沉正常,類風濕因子高是類風濕嗎
你好,血沉是炎症的指標,但類風濕因子而是直接診斷病情的。類風濕因子是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的指標之一,在臨床上有70%的類風濕患者類風濕因子陽性(偏高)。類風濕因子高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等也可以出現偏高。所以要確診是否類風濕性關節炎,建議你還要到正規的專科醫院進步體格檢查結合臨床表現。
3、我的風濕檢驗,血沉是6,啥意思,好還是壞
6是在正常范圍內,單純查血沉意義不是很大,需要查其他風濕項目
4、類風濕血沉高怎麼辦
近些年來,類風濕可引起血沉高,而一旦出現血沉高的現象,則說明類風濕患者病情較重,須要及早進行治療,以免病症加劇,使患者飽受病痛折磨不說,還輕易並發其他疾病。那麼下面,骨科醫院專家為大家做了詳細的分析,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類風濕治療醫院專家介紹道:類風濕引起血沉高,患者可以經過阿司匹林、硫唑嘌呤、皮質激素、免疫制劑等葯物進行緩解。但是要注意這些葯物副作用很大,很輕易對肝、腎及胃腸等功能造成損害。所以患者使用時一定要謹遵醫囑,嚴厲操控用葯劑量。 另外,類風濕引起血沉想得到徹底治療,須要從根本上解決類風濕問題,而單憑這些葯物治療不能做到
5、類風濕因子血沉偏高怎麼辦
類風濕的病人血沉都高,中醫講正氣虛,就是本體虛了,導致外邪侵入細菌感染,所以抗O就高了,抗O一高就會出現鏈球菌感染,侵犯關節處,你的情況可以中葯外敷膏葯,消炎去痛,外加上口服葯
而且要看你平時有沒有自汗和盜汗的現象,自汗可服用玉屏風散,盜汗可以服用知柏地黃丸。這都是為了緩解氣虛的現象。
兩者結合才能治標治本~
6、血沉高是風濕病嗎 血沉高不一定是風
血沉高不一定是風
7、類風濕需要做什麼檢查,血沉又是什麼
血沉的快慢還可輔助觀察病情的變化。如風濕病、結核病血沉加快的程度常與病情輕重有關。活動期血沉加快;病情好轉時血沉速度減緩;非活動期血沉可以恢復到參考范圍。因此,測定血沉可大致推測疾病的發展及觀察治療效果。例如,紅斑狼瘡病人的血沉從平穩到加快表明病情進入活動期,長期穩定在參考范圍內就說明病情得到了控制。
8、風濕三項都是那三項
人們平常說的風濕三項指的是血沉、抗o、類風濕因子。
【紅細胞沉降率(ESR)】正常范圍:男性 0~15 mm/h;女性 0~20 mm/h。
檢查介紹:血液加抗凝劑後,置於特製的玻璃管中,測定紅細胞在一定時間內下降的距離,稱為紅細胞沉降率,簡稱血沉。
臨床意義:生理性增高:見於妊娠3個月至產後1個月、年幼小兒、60歲以上老人。
病理性增高:見於各種炎症、貧血、惡性腫瘤、大面積組織損傷或壞死(如心肌梗死、手術創傷等)、嚴重腎病、高膽固醇、高球蛋白血症、結核病和風濕病活動期等。
在類風濕裡面,類風濕輕度活動時20~40mm/1h;中年活動度40~80mm/1h;高度活動時>80mm/1h。
【類風濕因子(RF)】正常范圍:膠乳凝集試驗 RF<20IU。
檢查介紹:是類風濕關節炎和其他疾病病人血清中出現的抗人變性免疫球蛋白的自身抗體。
臨床意義:增高:見於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及其他結締組織病(如乾燥綜合征、硬皮病、多發性肌炎);慢性肝炎病人及老年人等也增高。
【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正常范圍:ASO<400U
檢查介紹:簡稱抗「0」或ASO試驗。鏈球菌溶血素是溶血性鏈球菌的代謝產物之一。
臨床意義:①抗「O」值超過400單位,提示有過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因此,凡由此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猩紅熱、丹毒、急性腎炎等)會使抗「O」值增高。由於抗「0」與血沉的變化均無特異性,即使病人抗「0」、血沉都增加情況下,對活動性風濕病的診斷,仍應結合臨床表現來考慮。
②某些與溶血性鏈球菌無明顯關系的疾病,抗「O」值也可增加。如少數肝炎、腎病綜合症、結核病、結締組織疾病、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以及有些過敏性紫癜等病人,鑒別診斷時應結合臨床資料綜合分析。
以上是確診類風濕關節炎的風濕三項指標,以及其標准,超過正常標準的情況下,可以確診是類風濕關節炎,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患者本身的症狀反應,綜合來判定。
9、我的血沉是45是不是風濕
類風濕因子陽性,血沉增快,但是都不能作為類風濕診斷標準的,診斷類風濕病有專門的標準的,這個是美國類風濕學會制定的 (1)晨僵。 (2)至少一個關節活動時疼痛或有壓痛。 (3)至少一個關節腫脹(軟組織肥厚或積液而非骨質增生,為醫生所看到)。 (4)至少另一個關節腫脹(為醫生所看到,兩個關節受累所間隔的時間應不超過3個月)。 (5)對稱性關節腫脹(為醫生所看到),同時侵犯機體兩側的同一個關節(如果侵犯近側指間關節、掌指關節或趾關節時不需要完全對稱),遠側指間關節的累及不能滿足此項標准。 (6)骨隆起部或關節附近伸側的皮下結節(為醫生所看到)。 (7)標準的X線片所見(除骨質增生外,必須有受累關節附近的骨質疏鬆存在)。 (8)類風濕因子陽性。 (9)滑膜液中粘蛋白凝固不佳。 (10)具有下述滑膜病理學改變中的三個或更多:明顯的絨毛增生;表層滑膜細胞增生及呈柵欄狀;明顯的慢性炎細胞(主要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及形成淋巴結的趨勢;表層或間質內緻密的纖維素沉積;灶性壞死。 (11)皮下結節中的組織學改變應顯示中心區細胞壞死灶,圍繞著柵欄狀增生的巨噬細胞及最外層的慢性炎症細胞浸潤。 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標准需上述項目中的7項。在(1)-(5)項中,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周。肯定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上述項目中的5項。在(1)-(5)項中,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周。 可能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上述項目中的3項,(1)-(5)項中至少有1項。其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周。 可疑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下列各項中的2項,而且關節症狀的持續時間應不少於3周: ①晨僵。 ②壓痛及活動時痛(為醫生所看到),間歇或持續至少3周。 ③關節腫脹的歷史或所見。 ④皮下結節(為醫生所看到)。 ⑤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 ⑥虹膜炎(除非在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否則價值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