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後風濕病怎麼治療?
產後風濕病它主要是女性在特殊生理期出現的,單關節或多關節的酸、困、沉、脹、疼痛、麻木、無力、晨僵一系列症狀,對於這種疾病,中醫有獨特的優勢,產後風濕病的治療有:
1、辨證調護:保持情志舒暢,飲食禁忌生冷、辛辣,起居要防寒防潮,避免勞累過度,適當運動來接受陽光的照射,促進體內鈣的轉移;
2、調理氣血:飲用當歸、人參、熟地等中葯,對於嚴重並且有哺乳需求的女性,配合非葯物療法,常用大椎穴、至陽穴、命門穴振奮激發機體陽氣的穴位,在配上脾俞、腎俞起到溫腎的作用;
3、還有一部分病人,可以選擇任脈的穴位,如關元穴,具有培元固本的作用。
2、產後風濕和風濕的區別
一、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 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血液中多可檢查出不同的自身抗體,可能與不同HLA亞型有關。
1.免疫反應:機體對外源性或內源性抗原物質直接或通過巨噬細胞呈遞的刺激,使相應T-細胞活化,部分T-細胞產生大量多種致炎性細胞因子造成各類組織器官不同程度的損傷或破壞;部分T-細胞再激活B-細胞,產生大量抗體,直接或與抗原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使組織或器官受到損傷或破壞。此外由單核細胞產生的單核細胞趨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參與炎症反應。大部分風濕性疾病,或由於感染產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質,或由於體內產生的內源性抗原物質,可以啟動或加劇這種自身免疫反應,血清內可出現多種抗體。
2. 遺傳背景:近年來的研究證明一些風濕性疾病,特別是結締組織病,遺傳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達密切相關,對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預後都有一定的意義;其中HLA(人類組織白細胞抗原)最為重要。
3. 感染因素:根據多年來的研究闡明,多種感染因子,微生物產生的抗原或超抗原,可以直接或間接激發或啟動免疫反應。
4. 內分泌因子:研究證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調、與多種風濕病的發生有關。
5. 環境與物理因素:如紫外線可以誘發SLE 。
6. 其他:一些葯品如普魯卡因醯胺,一些口服避孕葯可以誘發SLE和ANCA陽性小血管炎
二、產後風濕是產後或人工流產術後體虛之時,傷及關節、肌肉、皮膚等組織所引起的肌肉關節酸困、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是兩個不一樣的病症!
V X
↓
3、產後風濕什麼時候出現
保暖不好會引起產後風濕
媽媽們生產後,大汗淋漓未及時去汗,同時又沒有及時保暖,從而使風寒等有機會趁虛而入,此外,產後盜汗處理不好一樣會影響產後風濕。
家居環境潮濕會引起產後風濕
家居環境也會影響媽媽坐月子的,如果居住環境有限,媽媽的卧室陰暗潮濕,會致使血脈不通,尤其在坐月子時期,門窗關不嚴,媽媽受風都會導致產後風濕病。
每個人出現產後風濕的時間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會在產後延遲一兩個月出現產後風濕的症狀,也有可能是一兩年也說不定,這個具體情況還得看個人的身體標准和產後恢復情況來看。
4、產後風濕病如何治療?
產後風濕是產後或人工流產術後體虛之時,感受風寒濕邪,傷及關節、筋脈、肌肉、皮膚等組織所引起的肌肉關節酸困、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意見建議:產後風濕怎麼治療好?產後風濕採用心理療法、理療、康復鍛煉、按摩等療法加以輔助治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使身體處於冷熱適度狀態;室內既要通風,又不能讓風直接吹,尤其夏天避免吹電扇、空調直吹。避免寒冷潮濕環境。產後風濕應當合理的治療
5、生完孩子後,產後風濕能自愈嗎?
當然有小部份產後風濕病人再次懷孕後,激發了自身免疫功能,加上自己調養得當氣血恢復,風濕反而好了,但這畢竟是少數,四川中山建議還是要早治療,避免留下病根
6、什麼是產後風
首先要搞清楚產後風是怎麼來的,中醫有論風邪濕寒入浸所導致的,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門大開,氣血虛弱,內外空虛,不慎風寒濕邪侵入。中醫理論為寒邪入骨它難治的一個原因是:婦女在月子里100天一個自然恢復期,筋骨與腠理一個合閉,可以把風濕寒邪包入體內,不得排出,病邪長期滯留於體內,損壞腠理與筋骨組織,導致的產後風濕。普通的方法是無法去除的,比如吃葯,打針裡面的寒濕邪是不會自己跑出去的。我之前也是產後風好多年了,錢花了好幾萬不說,還受了不少罪,後來是朋友介紹用 醉八蟲葯.酒_貼 調理好的,醉八蟲葯.酒_貼 裡面的葯性通過透皮吸到達患處,使裡面的風寒濕邪排出體外,達到治療的效果,個人意見僅做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7、產後風濕多久能治好嗎,需要多少費用的
此種病症治癒時間,基本取決於患者的體質以及是否採取正確的調治方法,一般產後時間短,沒有錯誤治療的,多在一個療程30天時間就可以解決。 具體康復就需要看患者體質如何,以及是否配合治療有關。慢性病症,沒有去除病症的具體時間。
8、產後風濕和產後抑鬱/焦慮如何鑒別
產後風濕是產後或人工流產術後體虛之時,受風寒或勞累、情志不舒等傷及關節、肌肉、皮膚等組織所引起的肌肉關節酸困、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又叫產後身疼。
產後抑鬱症是產後因經神受到刺激、不暢、生氣等而產生類似產後風濕的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至今無統一的判斷標准,目前一般採用兩步篩查法,即先使用篩查量表篩查出可疑患者,再採用研究使用的診斷標准進行診斷。應用較多的是美國精神病學會在《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手冊》(1994年)中制定的:在產後4周內出現下列症狀的5條或5條以上(其中第1條和第2條是必須具備的),且持續2周以上,患者自感痛苦或患者的社會功能已經收到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