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熱的治療方法

風濕熱的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0-03-07 00:02:52

1、什麼是熱風濕

人體感染鏈球菌後,會產生抵抗病菌的抗體,由於鏈球菌與人體關節滑膜、心臟等產生的成分存在共同抗原,在對抗細菌的同時,導致自身關節、心臟甚至腎臟同時受累,這種疾病稱為風濕熱。常有以下幾種表現:
1、關節炎:關節紅、腫、熱、痛、功能障礙;
2、皮膚損害:四肢皮膚出現結節紅斑、環形紅斑;
3、心臟損害;
4、神經損害:如舞蹈症,出現閉眼、歪嘴等不協調動作;
5、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高、血沉快、C反應蛋白升高等。

2、請問得風濕熱可治好?且平時注意點什麼?

你好,這個是一種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細菌的問題,注意注意消炎的治療的問題,平時需要注意預防感冒的問題

3、急性風濕熱的一般治療內容是什麼?

急性風濕熱的急性期需要安靜休息,加強護理,如保暖、防寒、防潮濕等。有心臟病者,在臨床症狀消失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恢復正常,揭示風濕活動已被控制時,仍需繼續注意休息,逐步增加活動。

若無明顯心臟受損表現,在臨床症狀消失和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後,即可下床活動。飲食宜進高蛋白,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 和維生素C。

4、治療風濕熱該用什麼葯?

(1)阿斯匹林:用於無心臟受累或心臟輕度受累者。每日100毫克/公斤體重,分4次飯後服。4~6周後逐漸減量,每月遞減0.5克,直到0.5克每日3次服。總療程不少於一年。

(2)腎上腺皮質激素:適用於中、重度心臟炎者。強的松初始1~1.5毫克/公斤體重/日(每日量

5、風濕熱活動性的判斷方法與步驟是什麼?

迄今為止,風濕熱活動性的判斷仍是一個困難的問題。患者經過一個階段的治療之後,疾病的活動性有所降低,或在一些特殊的臨床症型如遷延型、亞臨床型的患者,風濕熱活動性的確定,不但對診斷,而且對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後均有很重要的意義。傳統採用的指標血沉和 C反應蛋白,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因為血沉常在心力衰竭時,或在激素治療後迅速下降至正常,而C反應蛋白僅在疾病早期呈一過性的陽性,這說明他們對判斷風濕活動性意義有限。下面是可以採用的判斷步驟和方法:①近期有無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②詳詢病史及細致檢查以發現輕症的關節炎或關節痛。③系統地監測體溫以發現有無發熱(尤其是低熱)。④檢查有無心臟炎的存在,注意原有心音、心率、心律和心臟雜音性質有無發生肯定的變化或出現新的病理性雜音。如收縮期雜音在Ⅱ級以上或新出現舒張期雜音意義較大。⑤注意短期內心功能有無出現進行性的減退或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⑥化驗室指標,如血沉、C反應蛋白陰性時應進行其他化驗室檢查。糖蛋白電泳(或粘蛋白)α 1或α 2可升高,前者提示病情活動性增高,後者提示慢性遷延活動,或疾病仍處於恢復期。CIC的檢測也能較正確反映風濕活動性;在風濕活動時如無其他免疫性疾病同時存在時,CIC可持續升高。如條件許可應測定抗心肌抗體和PCA試驗。抗心肌抗體在急性期或慢性期風濕活動性增高時可呈陽性。P CA試驗對風濕熱活動期,細胞免疫反應的存在有較高的特異性意義。⑦通過上述各步驟,如風濕活動存在很大的疑點時,可進行抗風濕治療兩周;如病情改善,提示有風濕活動的存在。

6、我風濕性關節炎吃什麼葯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通常所說的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紅腫、疼痛為特徵。臨床醫學表明中葯蠟療可以通過擴張局部毛細血管,增加其通透性,促進局部滲出的吸收,消除肌痙攣和增加軟組織的伸展性,達到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

7、風濕熱的治療,有什麼好辦法啊?

介紹一個小處方:
紅花一兩配米醋一斤浸泡一周左右(顏色呈黑紅色,注意不是藏紅花),每天擦拭患處,方便就多擦拭幾次,不能根治,能緩解症狀。比較管用。
另外,注意多散步或吊單杠,不要做過於劇烈的運動。
還有校果最理想的就是日本的硫穅,我就靠它好起來的,希望我的建義對你有幫助。

8、過敏性紫癜的有效治療方法是什麼?

過敏性紫癜療法的治療原則是設法除去致敏因素,單純者可用復方蘆丁、鈣劑、維生素C、抗組治胺制劑,發熱及關節炎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但不能阻止腎臟侵犯,對頑固的慢性腎炎者可加免抑制劑。
治療方法
急性期應卧床休息,尋找致敏因素,對可疑的食物或葯物,應暫時不用,或對可疑的食物,在密切觀察下,從小量開始應用,如無影響,逐漸增加食用量和種類。

中醫療法
根據該病的臨床症狀辨證論治。

西醫治療
常用西葯
1、抗過敏葯物:息斯敏、撲爾敏、葡萄糖酸鈣。
2、降低血管通透性葯物:安絡血、蘆丁、維生素C。
3、血小板聚集抑制葯:潘生丁
4、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強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
5、對於腎型或強的松治療不佳者,還採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醯胺、硫唑嘌呤等化療葯物。
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腎上腺皮質激素對部分患兒有效,可改善症狀,對腹痛伴便血及關節症狀者療效好,但不能防止復發,對腎炎往往療效不佳,單純皮膚紫癜者可不用。常採用強的松 1~2 毫克/公斤/日,分次口服,症狀緩解後逐漸減量至停葯,療程一般為1~2周。腹痛便血嚴重或有腦出血者可用氫化考的松 150~300 毫克/日( 5~10毫克/公斤/日 ),或地塞米松 15~30 毫克( 1~2.5毫克/公斤/日 )靜脈滴注,腎臟受累呈腎病綜合征表現時,按腎病綜合征治療。
對症療法
1、關節腫痛者可用阿司匹林(參見風濕熱一節)。
2、腹痛者可用鎮靜劑,如魯米那等,同時觀察腹部有無腸套迭的體征。
3、消化道出血者,量少時限制飲食,量多時禁食,亦可用普魯卡因( 應先做過敏試驗,陰性者,方選用 )作靜脈封閉,用8~15毫克/公斤/日加入10%葡萄糖200毫升中靜脈滴注,7~10日為一療程。
4、有感染者,尤其是鏈球菌感染時,可用青黴素等抗菌素控制感染。
5、有腸寄生蟲者,須待消化道出血停止後驅蟲。
6、有病灶者,如齲齒,鼻竇炎,扁桃體炎等應徹底治療。
7、一般可補充維生素C、P或鈣劑等。
8、出血量多,引起貧血者可輸血。
治療經驗
傳統過敏性紫癜的治療辦法是對症處理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但使用激素會使免疫系統更加紊亂,長期使用副作用多,易復發,停葯困難。1980年後有人使用山莨菪鹼為主治療過敏性紫癜,收到較好療效,之後加用復方甘草甜素等,無論是緩解症狀、縮短病程及治癒後的復發,都優於使用皮質激素,介紹供參考:
基礎治療(入院後常規處理)
山莨菪鹼(654-2),具有改善微循環,恢復微血管自律運動,
減少滲出、調節免疫、改善變態反應炎症等作用。
用法:5%葡萄糖250ml加山莨菪鹼20~120mg1~2次/日靜滴,用葯量與病情呈正比(用葯以病人視物輕微模糊、口稍乾等,為最適宜。)
復方甘草甜素具有抗過敏、抗炎、抗病毒調節免疫、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用法:5%葡萄糖300ml加強力寧5~8支/日靜滴。
對症處理
腎損害:初次發病基礎處理即可恢復,反復發病者或反復使用激素(可減停激素)加大基礎處理量,如山莨菪鹼可2/日靜滴,也可加用雷公藤。
腹痛:一般基礎處理即可控制,嚴重者(大便隱血陽性、出血等),可溫鹽水甲氰咪胍灌腸1~2/日,VK1注射等。 關節痛:心功能異常,基礎處理很快恢復。
精神神經系統:如患兒出現嗜睡,意識模糊,可能有顱內血管炎或出血,是危險先兆,也遇到搶救無效死亡病例,應及時配合脫水處理。
也可根據病患情況中西醫結合治療,以西葯穩定急性期症狀,中葯調理,一般治療時間為半年左右,期間要重點防止反復。

物理治療
很多的過敏性紫癜的患者都會在皮膚上出現明顯的紅斑、瘀點等皮損,在進行治療的時候如果單純的使用葯物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夠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如果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可以讓患者的皮膚症狀加速消退,是很好的輔助治療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的體質不適合使用物理方法進行治療,所以患者在選擇的時候應該向自己的主治醫生進行詢問,確定之後再進行治療。
中葯熏蒸療法:
中葯熏蒸療法是通過溫度、機械和葯物的作用,對機體發揮治療效能。由於溫熱刺激,引起皮膚和患部的血管擴張,促進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環及淋巴循環,使新陳代謝旺盛,改善局部組織營養和全身機能,通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促進經絡的調節活動功能;通過葯物配伍,有的葯物能通過皮膚吸收進入體內,而有的葯物則附著在皮膚上發揮作用,同時又能刺激皮膚的神經末梢感受器,通過神經系統,形成新的反射,從而破壞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聯系,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9、有沒有治療風濕骨病的方法

風濕性疾病泛指影響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一組疾病。風濕病種類繁多,包括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痛風等,多得慢性疾病,明確診斷後,應盡早開始治療,治療的目的是改善預後,保持關節、臟器的功能,緩解相關症狀。所以一旦發現風濕病,應該盡早規律治療,避免病情加重,提高生活質量。只能控制不讓其發展

與風濕熱的治療方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