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診斷

風濕診斷

發布時間:2020-03-06 12:23:14

1、類風濕怎麼確診?

三年前我確診了是類風濕,一直靠吃葯,最近去了東方類風濕專科看,做了幾次治療,現在感覺好多了。

2、類風濕關節炎的鑒別診斷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侵蝕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四肢小關節對稱性腫痛,伴有晨僵,可伴有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多關節腫痛,具體發病原因不明,可能和遺傳、環境因素和理化因素等有關,治療的目的是緩解症狀,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3、ASO在風濕病診斷中的意義

風濕四項臨床意義
抗溶血性鏈球菌「O」(Anti-Streptolysin 「O」;ASO)
是A族溶血性鏈球菌的重要代謝產物之一,它是一種具有溶血活性的蛋白質,能溶解人及一些動物的紅細胞。同時溶血性鏈球菌「O」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稱為ASO。
【標本要求】靜脈血、空腹;不需空腹
【參 考 值】 1:400及以下為陰性
0-200IU/mL (西南醫院;免疫比濁法)
【臨床意義】診斷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症(增加),活動性風濕熱,猩紅熱,丹毒等均可增高。
1)ASO俗稱抗「O」,測定其效價可知病人最近或以前有無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鑒於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相當常見,故正常人能測到ASO的低滴度,但一般在500u以下。
2)ASO增高,常見於急性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兒童多見。還可見於皮膚急軟組織感染。
3)風濕性心肌炎、心包炎、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小球腎炎,ASO滴度升高。多次檢驗所呈現的趨勢與病情平行,如漸漸下降提示病情好轉。
4)A組溶血性鏈球菌所致敗血症、菌血症心內膜炎等ASO均可升高。
注意事項:
1)不能認為ASO升高就是風濕病,須結合臨床症狀考慮。但ASO升高的各種致病因素中與A組溶血性鏈球菌最密切相關。
2)人體感染A組溶血性鏈球菌後ASO上升在4-6周內達到高峰,然後在血清中ASO升高可達數月至數年。故一次檢查尚難肯定是否為最近感染所致,須多次檢查,觀察變化動態。在風濕熱病人感染後4-6周,有80%可見ASO升高,常伴有血沉增快及白細胞增多,有助於鑒別診斷。
近期建立的A群溶血性鏈球菌胞外產物的抗鏈酶試驗(ASZ),比單測ASO陽性率高。對於診斷ASO不增高的急性風濕熱和急性腎小球腎炎病人有助。
3)免疫機制不全及大量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者,鏈球菌感染後ASO可不升高。
C-反應蛋白(CRP)
標本要求】靜脈血、空腹;不需空腹
【參 考 值】 <10mg/L(免疫單向擴散法)
<8mg/L (西南醫院;免疫比濁法)
【臨床意義】
1)各種急性化膿性炎症、菌血症、組織壞死(如心肌梗死、大手術、燒傷、嚴重創傷等)、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病等患者CRP升高,凡有器質性病變時升高,而功能性疾病正常,這對於鑒別器質性或功能性疾病有幫助。大於20mg/L為醫學決定水平的提示值,強烈提示上述情況的存在,應及時採取診治。
2)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血清CRP增高。
3)急性風濕熱活動期CRP可很明顯增高,甚至可達200mg/L,經治療好轉後,CRP可逐漸下降至正常。這對風濕熱的診斷及療效觀察有重要參考價值。
4)CRP在病毒性感染時不增高,而細菌性感染時增高,在需鑒別病原體是細菌還是病毒時,很有參考價值。如腦膜炎時作腦脊液CRP測定,有助於確定細菌性還是病毒性(病毒性CRP正常)
【注意事項】
1)CRP測定是非特異性指標,需結合臨床體征和相關實驗室檢查項目考慮其意義。
2)孕婦CRP升高。大手術24小時內可增高1倍。兒童年齡越小,CRP相應降低。判斷時應予以注意。
類風濕因子(RF)
【參 考 值】陰性(<30u/L,ELISA法
0-30IU/mL (西南醫院;免疫比濁法)
【臨床意義】RF是一以變異IgG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陽性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RA)、SLE、硬皮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慢性肝炎等。RF在冷球蛋白血症、結核病、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患者也可升高。
【標本要求】抽血0.8ml注入含0.2ml/mmol/l枸櫞酸鈉抗凝劑的專用血沉管,並立即混勻,不能過度震盪和有凝塊。
紅細胞沉降率( ESR)的測定
【參 考 值】 男 <15mm/60min
女 <20mm/60min
【臨床意義】輔助檢查診斷急性或局限性感染及慢性活動性感染。
血沉增高:生理性:《12y兒童或》60以上高齡者、婦女月經期及妊娠三個月至產後一個月;其增高可能與生理性貧血或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有關。
病理性:1,各種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細菌性炎症、風濕熱、結核病等。臨床最常用ESR來觀察結核病及風濕熱有無活動以及其動態變化。疾病活動期ESR增快,若病變漸趨靜止則ESR逐漸正常。
2、組織損傷及壞死:較大組織損傷或手術創傷,或臟器梗死後造成組織壞死可致ESR加快。故可藉助ESR結果鑒別功能型與器質性疾病。如AMI時ESR增快,而心絞痛(angina pectoris)時ESR正常。
3惡性腫瘤:良性腫瘤ESR多正常,惡性腫瘤病人經手術治療,化療或放療明顯有效時,ESR漸趨正常,復發或轉移時可增快。
4。各種原因所致血漿球蛋白相對或絕對增高:如慢性腎炎,肝硬化,多發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SLE,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黑熱病等。
5.其他:部分貧血患者當Hb《90g/l,ESR可輕度增快。此外,動脈粥樣硬化,DM,腎病綜合征,粘液水腫等患者,血中膽固醇高,ESR亦可增快。
血沉減慢:一般臨床意義較小,嚴重貧血,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纖維蛋白含量嚴重缺乏,ESR可減慢。

4、風濕病的診斷標准

目前通常採用美國風濕病協會1987年的診斷標准:
(1)晨僵持續至1小時(每天),病程至少6周;
(2)有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腫,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關節腫,至少6周;
(4)對稱性關節腫,至少6周;
(5)有皮下結節;
(6)手X線片改變(至少有骨質疏鬆和關節間隙的狹窄);
(7)類風濕因子陽性(滴度>1:20)。

5、類風濕診斷標准

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自身抗體及X線表現。診斷要點有:
1.晨僵:晨起時關節及其周圍僵硬感至少持續1小時(病程6周或以上)。
2.多區域關節炎:3個或3個以上區域(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肘、膝、踝及跖趾關節等)出現關節炎,且同時有軟組織腫脹、積液或疼痛。
3.手關節炎:腕、掌指或近端指間關節炎中,至少有一個關節腫脹及疼痛(6周或以上)。
4.對稱性關節炎:兩側關節同時受累(雙側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跖趾關節受累時,不一定對稱),病程6周或以上。
5.類風濕結節:醫生能觀察到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關節周圍有皮下結節。
6.類風濕因子陽性:任何檢測方法證明血清類風濕因子含量異常(正常人群中的陽性率小於5%)。
7.X線檢查:早期關節炎X線表現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附近輕度骨質疏鬆;中後期可表現為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破壞、關節脫位或融合,並有骨質侵蝕或病變關節有明確的骨質脫鈣。
以上7條能滿足4條並排除其他關節炎,即可診斷為
地址:南京市察哈爾路10號

6、類風濕的診斷標准

您好!為明確本病的診斷、病期和發展情況,在病初應攝包括雙腕關節和手及(或)雙足X線片,以及其他受累關節的X線片。RA的X線片早期表現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附近輕度骨質疏鬆,繼之出現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破壞,關節脫位或融合。根據關節破壞程度將X線改變分為Ⅳ期
I期 (早期)
1* X線檢查無破壞性改變
2 可見骨質疏鬆
II期 (中期)
1* 骨質疏鬆,可有輕度的軟骨破壞,有或沒有輕度的軟骨下骨質破壞
2* 可見關節活動受限,但無關節畸形
3 鄰近肌肉萎縮
4 有關節外軟組織病損,如結節和腱鞘炎
III期(嚴重期)
1* 骨質疏鬆加上軟骨或骨質破壞
2* 關節畸形,如半脫位,尺側偏斜,無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3 廣泛的肌萎縮
4 有關節外軟組織病損,如結節或腱鞘炎
IV期(末期)
1* 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2 III期標准內各條
合肥黃山路446號

7、怎樣判斷是不是有風濕病

你好,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其整體或局部鍛煉的種類或方式,有計劃的實施。如:太極拳、輕體操、散步、慢跑、快步走、爬樓梯等,要根據自己的關節障礙程度酌情選用,不要強求。鍛煉要量力而行,關節活動度的鍛煉是非常重要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首先受到破壞的就是關節,而關節的融合強直是患者致殘的主要原因。

8、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診斷類風濕關節炎有統一的標准:1 早起關節僵硬至少一小時(>=6周) 2 三個以上關節腫脹(>=6周) 3 手指關節或掌指關節一或近端指關節腫脹(>=6周) 4對稱性腫脹 5 手的X線改變。6皮下結節 7 類風濕因子陽性。如具備4項以上指標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9、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准有哪些?

對於任何疾病都應該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晚期類風濕患者,因多已出現多關節病變及典型畸形,所以診斷多無困難。但在本病的早期,僅少數關節受累時,診斷常比較困難。尤以單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僅靠病史和臨床表現決不能確診。那麼,怎樣正確診斷類風濕病呢?美國風濕病學會在廣泛徵求有關專家的意見之後,在1958 年提出了經過修改的診斷標准,目前,很多國家都採用這一標准。另外,國內也提出了有關本病的診斷標准。現介紹如下。

(1)美國風濕病學會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准①晨僵。

②至少一個關節活動時疼痛或有壓痛(為醫生所看到)。

③至少一個關節腫脹(軟組織肥厚或積液而非骨質增生,為醫生所看到)。

④至少另一個關節腫脹(為醫生所看到,兩個關節受累所間隔的時間應不超過3 個月)。

⑤對稱性關節腫脹(為醫生所看到),同時侵犯機體兩側的同一個關節(如果侵犯近側指間關節、掌指關節或拇趾關節時不需要完全對稱)。遠側指間關節的累及不能滿足此項標准。

⑥骨隆起部或關節附近伸側的皮下結節(為醫生所看到)。

⑦標準的X 線片所見(除骨質增生外,必須有受累關節附近的骨質疏鬆存在)。

⑧類風濕因子陽性。

⑨滑膜液中黏蛋白凝固不佳。

⑩具有下述滑膜病理學改變中三個或更多:明顯的絨毛增生;表層滑膜細胞增生及呈柵欄狀;明顯的慢性炎細胞(主要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及形成淋巴結的趨勢;表層或間質內緻密的纖維素沉積;灶性壞死。

皮下結節中的組織學改變應顯示中心區細胞壞死灶,圍繞著柵狀增生的巨噬細胞及最外層的慢性炎細胞浸潤。

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標准需上述項目中的7 項。在①~⑤項中,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 周。

肯定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上述項目中的5 項。在①~⑤項中,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 周。

可能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上述項目中的3 項,①~⑤項中至少有1 項。其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 周。

可疑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下列各項中的2 項,而且關節症狀的持續時間應不少於3 周。晨僵;壓痛及活動時痛(為醫生所看到),間歇或持續至少3 周;關節腫脹的病史或所見;皮下結節(為醫生所看到);血沉增快,C 反應蛋白陽性;虹膜炎(除非在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否則價值可疑)

(2)國內診斷標准(1988 年全國中西醫結合風濕類疾病學術會議修訂通過)。

①症狀。以小關節為主,多為多發性關節腫痛或小關節對稱性腫痛(單發者須認真與其他鑒別,關節症狀至少持續6 周以上),晨僵。

②體征。受累關節腫脹壓痛,活動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強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結節。

③實驗室檢查。RF(類風濕因子)陽性,ESR(血沉)多增快。

④ X 線檢查。重點受累關節具有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X 線所見。

對具備上述症狀及體征的患者,或兼有RF 陽性,或兼有典型X線表現者均可診斷。並有如下分期。

早期。絕大多數受累關節有腫痛及活動受限,但X 線僅顯示軟組織腫脹及骨質疏鬆。

中期。部分受累關節功能活動明顯受限,X 線片顯示關節間隙變窄及不同程度骨質腐蝕。

晚期。多數受累關節出現各種畸形或強直,活動困難,X 線片顯示關節嚴重破壞、脫位或融合。

10、診斷風濕病有哪些方法

症狀:
(一)疼痛:疼痛的部位有助於判斷疼痛是否來自關節病變。必須分清局部病變引起的疼痛與系統性病變引起的廣泛性疼痛的區別。
(二)僵硬:晨僵這種情況主要表現為晨起或休息較長時間後,關節呈膠粘樣僵硬感,活動後方能緩解或消失。晨僵在內風濕關節炎中最為突出,可以持續數小時,而其他關節炎則持續時間較短。
(三)關節腫脹和壓痛:往往出現在有疼痛的關節,是滑膜炎或周圍軟組織炎的體征,其程度因炎症輕重不同而異。可由關節腔積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則多見於骨性關節
(四)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指關節喪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關節有尺側偏斜,關節半脫位等。這些改變都與軟骨和骨遭破壞有關。在內風濕關節炎常見。
(五)乏力:乏力指的是肌力下降或喪失。由於乏力常與其他症狀一起出現,例如,疼痛、晨僵、疲勞等,因此患者有時會分辨不清什麼是乏力。在患者無法完成行走、咀嚼、吞咽等動作時,患者才會發現自己出現了乏力的症狀。乏力是否對稱、是中軸性還是外周性分布,對疾病的鑒別診斷非常有用。
(六)疲勞:疲勞是風濕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在嚴重時甚至會使患者無法完成日常活動。疲勞在炎性及非炎性疾病都會出現,如RA及纖維肌痛綜合征等。
風濕是由於人長期受風、寒、濕、邪的侵蝕,在關節里產生一種叫「神經毒素」的有害物質。

與風濕診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