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類風濕食療方法是什麼呢?
1、粗大鱔魚4~6條,黃酒適量,陰干剖去臟,熔研細粉,瓶貯備用。每次鱔粉10~15克,黃酒2~3匙,開水沖服或調粥服,每日服2次,2個月為一療程。鱔王祛風力強。作用:補虛助力,通利血脈,善治三痹。
2、枳棋0.5公斤,白番鴨肉1公斤,植物油1匙,黃酒3匙,燉鴨酥爛,喝湯,吃肉及果,分2~3天吃完。枳棋果祛風除濕,潤五臟,利筋骨,治風濕筋骨痛。
3、類風濕食療方法之一狗(或羊)腳肉連骨2公斤,植物油、生薑、蔥白少許,干桔皮2隻,桂皮10克,花椒少許,紅干辣椒1隻,黃酒、細鹽、醬油適量,小火燒至狗(羊)肉酥爛,作佐膳食。狗(羊)肉性熱,功能暖胃益腎,補虛除寒,暖腰膝,助腳力,對腎陽虛腰膝冷痛之寒痹,食之最宜。
4、蜜餞黃精:干黃精、蜂蜜各200克。將黃精洗凈,放鍋內,加水適量浸泡發透,用文火煮至熟爛,晾乾,加入蜂蜜,煮沸,調勻即成。每次20~50克,宜常食。
5、黑大豆1公斤,松節200~300克,黃酒250克,用小火將黑豆煮至酥爛,收水曬干。每次50粒黑大豆,隨時嚼食,每日3次。作用:補脾腎、強筋骨、通血脈,祛風濕,除骨寒,可治寒痹。
6、五加皮50~100克,糯米500~1000克。將五加皮洗凈,加水適量泡透煎煮,每30分鍾取煎液1次,只煎取2次。再將煎液與糯米同煮成糯米干飯,待冷,加酒麴適量拌勻,發酵成為酒釀。每天隨量佐餐食用。本方治療濕邪偏勝,重著酸楚的濕痹。
7、辣椒、生薑、大蔥各9克,同面條煮食,趁熱吃下,以出汗為度,每日2次,連服10日,本方治療寒型頑痹。
8、治療類風濕的飲食,五加皮醪:五加皮50克,糯米500克,酒麴適量。將五加皮用水泡透,煎煮,每30分鍾取煎液1次,共取2次,將糯米放入煎液內共同燒煮,做成糯米干飯,待冷,加入酒麴,拌勻,發酵成酒釀。本品可供佐餐。作用:祛風散寒,除濕止痛。
9、燉牛髓:牛髓骨500克,熟地黃50克,黃精50克,鹽適量。將牛髓骨洗凈劈破,與熟地、黃精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武火燒沸,後文火燉至熟,加鹽調味即成。髓肉與湯同食,每日1次,晨起空腹食用,每次約1飯碗,宜常吃。作用:健脾胃、益腎精,強筋骨。
10、核桃芝麻骨髓粉:牛骨髓粉500克,核桃仁500克,黑芝麻炒後研末,與牛骨髓和勻,臨服時加入適量白糖。每次9克,每日3次。作用:強身健骨,滋補肝腎。------安徽省人大醫院(合肥市南一環屯溪路段(屯溪路435號省人大站))
2、類風濕因子高哪些食物不能吃
類風濕是一個難纏的慢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確,目前研究發現和免疫功能失調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話很容易致殘,因此患者應該引起重視,不僅僅是在治療上面,在飲食上面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下面我們來看看。
對類風濕患者有益的飲食:
一:苦瓜、苦菜、絲瓜等食物,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緩解局部發熱、發痛等。
二:薏仁、豆腐、芹菜、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可用於緩解腫脹症狀。
三:多種青菜、水果可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纖維素的需求,同時具有改善新陳代謝的功能,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作用,從而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症狀。
四:香菇、黑木耳等食品,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可以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等症狀。
五:瘦豬肉200克,辣椒根150克,共煮湯,調味後服用,每日分2次服。可以緩解劇烈疼痛症狀。
患類風濕飲食禁忌:
一:禁食花生、巧克力、小米、乾酪、奶糖等含絡氨酸、本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為這些物質能產生致關節炎的介質如前列腺素等,容易導致類風濕關節炎加重。
二:禁食肥肉,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因其產生的酮體、酸類、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生物和炎症介質容易加重類風濕關節炎疼痛和腫脹的症狀。
三:禁食甜食,因其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加重關節腫脹和疼痛。
除開以上的飲食要點外,還有很多其他要注意的,這個還需要咨詢專業的醫務人員,並且在治療類風濕上面我們建議最好選用中醫療法,因為西醫療法目前沒有有效控制類風濕的治療方法,所有的葯物和激素不僅有巨大的副作用,還有依賴性,而療效僅能緩解當時的痛苦,治療費用也非常昂貴。中醫的優勢恰恰是西醫的缺點,中醫胡氏營養免疫療法治療類風濕辯證施治,從病因入手,通過滋補脾胃肝腎,調節內分泌,平衡免疫系統幫助患者恢復,達到停葯不容易復發的治療效果。
3、吃什麼東西可以治類風濕
飲食的話優先選擇清淡的,做到飲食均衡、豐富。
1、飲食宜清淡: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加上長期服葯,脾胃功能自然不如正常人水平。所以類風濕患者平日宜食清淡,可以維持良好的脾胃運作功能,盡量避免打亂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轉。
2、飲食宜豐富:類風濕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常有低熱、肌肉萎縮和貧血等病發症。患者因此應注意補充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營養,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慾,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以提高機體抗病免疫能力。
3、飲食宜均衡:在營養豐富的情況下,均衡飲食並針對性食補有利於類風濕的調養。類風濕患者應當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水果、蔬菜、穀物應該占患者日常飲食來源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應該包括脫脂或低脂牛奶製品和瘦肉等高蛋白食品。
4、吃什麼食物能緩解類風濕疼痛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這可能是要盡量少吃寒性涼性的食物
多吃熱性甘性的食物吧
5、類風濕的營養調理
1. 類風濕飲食調養
高蛋白適合類風濕,茶葉、咖啡不利病情控制首先,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慾,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其次,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不宜服用於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陰虛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
糖類及脂肪也要少用,這是因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導致糖代謝障礙,血糖增高,而脂類食物多粘膩,可使血脂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並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食鹽用量也應比正常人少,因為鹽攝入過多會造成鈉鹽潞留。另外,茶葉、咖啡、柑橘、奶製品也可能會使類風濕病人的症狀加重。
秋季多發類風濕飲食調養---類風濕有不同類型,飲食宜忌各不同風熱型和濕熱型:風熱型主要症狀為關節遊走性疼痛,發熱,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紅,脈數或弦數,血沉也明顯增快;而濕熱型的病人可出現低熱、胸悶、納差、關節腫痛有積液、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數、血沉增快等表現。
出現這些症狀的病人應該多選用寒涼的飲食,如米仁粥、綠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蘆根等,可以協助清除內熱;而不應食用溫熱型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為吃這些會傷陰助火,加重症狀。
寒濕型:主要表現為關節腫痛或有積液,納差,大便溏薄,小便清長,畏寒,舌淡苔白膩,脈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應選用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如豬、牛、羊骨頭煮湯,及姜、桂皮、木瓜、葯酒等。
肝腎兩虛型:這型患者可表現為關節疼痛畸形,肌肉萎縮,筋腱拘攣,畏寒,消瘦,面色無華,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補益的食品,如甲魚肉、雞肉、鴨肉、鵝肉、豬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圓、芝麻等。
秋季多發類風濕飲食調養---多種食物可緩解類風濕症狀苦瓜、苦菜、馬齒莧、絲瓜等食物,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緩解局部發熱、發痛等。
薏仁、豆腐、芹菜、山葯、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可用於緩解腫脹症狀。
蛇類、蟲類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食品,既可做菜,也可泡酒後飲用,可以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症狀,還可起到防止病變向其他關節走竄的作用,因此是作用較強的食物。
多種青菜、水果可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纖維素的需求,同時具有改善新陳代謝的功能,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作用,從而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症狀。
一場秋雨一場涼,由於最近氣溫驟降,前來就診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比平日多了近三成。醫生提醒患者:90%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對氣候變化敏感,患者應盡早做好預防,避免復發。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陰天、下雨、寒冷、潮濕時,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這是因為患者關節及其周圍的神經、血管功能不全,血管舒縮緩慢、不充分,而且皮溫升降遲緩。氣溫降低時,由於患者血流緩慢,血中和滑膜內纖維蛋白原增多,再加上血中腎上腺素水平升高等一系列原因,加大了關節運動的阻力,從而使關節疼痛加重。
寒冷潮濕的氣候和環境,冷水的不斷刺激,都可誘發風濕病發作或使病情加重。患者在這個季節要注意保暖、防潮,內衣汗濕後應及時換洗,被褥要勤曬,感冒後要徹底治療。應穿長袖、長褲睡覺,注意用護套保護好關節部位,避免直接吹風。天陰下雨時,病情往往加劇,此時患者應少外出活動;晴天宜多在戶外曬太陽,並開窗通風,以通氣祛濕。要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C的食物;在症狀明顯,關節紅、腫、熱、痛時,要忌吃辛、熱、燥的食物,如姜、辣椒、蔥、羊肉、狗肉等都應忌吃。
6、女性類風濕患者飲食需注意什麼
女人風濕是婦女在生產孩子時期,因筋骨腠理大開,身體虛弱,內外空疏不慎風寒侵入。在「月子里」的恢復期,筋骨腠理合閉,使風寒包入體內,為之月子產後風難治的原因。主要表現:
1、婦女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門大開,氣血虛弱,內外空虛,不慎風寒濕邪侵入,它在臨床症狀是,渾身怕冷,怕風、出虛汗,活動關節疼痛,遇冷、遇風、疼痛症狀加重,中醫理論為"寒邪入骨"它難治的一個原因是:婦女在月子里100天一個自然恢復期,筋骨與腠理一個合閉,可以把風濕寒邪包入體內,不得排出,病邪長期滯留於體內,損壞腠理與筋骨組織,導致嚴重的筋骨病。
2、情緒憂郁,容易引起肝氣郁結,導致氣血不暢,氣血受滯容易失去營養,不慎風邪可以侵入,它的臨床反應症狀是:怕冷、怕風、活動關節疼痛之外還伴有麻木、抽搐、脹痛等症狀。
3、婦女在月子里禁動房事生活,過多房事傷陰、傷精,陰精兩虧導致筋骨空虛,風邪可乘虛侵入,它的主要臨床症狀是:除渾身怕冷、怕風,關節疼痛之外,主要是渾身沉重,無力,腰酸、困、疼、不耐疲勞,部分病人伴有風濕與類風濕症狀。
4、好急燥之人,易生志火,多思多想之人暗耗陰血,前者志火可傷陰動內風,後者陰血暗耗生內熱而至血燥,中醫理論為「血虛生風」也就是血不養筋骨導致的一種風,也就是類風症,具體臨床症狀是渾身各大小關節疼痛,頭痛或者是局部性疼,有的病人伴有怕冷、怕風現象天陰下雨渾身不適感、浮腫,嚴重者可導致渾身水腫,長期治療不當,可以導致嚴重的風濕病和類風濕病晚期。
產後風最好用中葯來治療,這里推薦用:「 苗風神浴 」,它產用熏蒸療法使筋骨與腠理打開,苗風神浴 裡面的葯性通過透皮吸到達患處,使裡面的風寒濕邪排出體外,達到治療的效果,不清楚可以叟下。因中醫從根上來治,會除根。用西葯來治,暫時 不除根,後果不好,到年紀大了極易癱瘓. 醫書有雲: 女子之病十倍難治於男子, 因女子多憂愁思慮也. 三分治七分養, 心情好病好得就快, 所以一定要保持樂觀的心態.
7、吃些什麼食物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效果?
類風濕關節炎飲食注意:
1、類風濕關節炎正確選食一般挑選味佳可口、增強胃口的飯菜,以素食為主,飯後食用水果類(蘋果、葡萄等);
2、類風濕關節炎飲料以不含任何添加劑的果汁等天然飲料為宜,少用汽水等易導致胃酸的飲料;
3、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適量選食富含維生素E、C、A、B等豐厚的蔬菜和水果,如蘿卜、豆芽、紫菜、洋蔥、海帶、草莓、烏梅、香蕉,以及含水楊酸的西紅柿、橘柑、黃瓜等;
4、飲食上應挑選簡單消化的食物,烹調方式應以清淡爽口為原則,少吃辛辣、油膩及嚴寒的食物,多吃開胃的食物如大棗、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濕祛風的效果,煮成薏仁粥或和綠豆一起煮都是極好的挑選;
5、適當補足維他命A、C、D、E或含鈣、鐵、銅、鋅、硒等礦物質食物,以增強組免疫力及預防安排氧化或貧血。盡可能的削減脂肪的吸取,熱量來源要以醣類和蛋白質為主,若是體重超越規范就需要逐漸減輕體重;
6、患者不宜過多地吃海產品,如海帶、海參、海魚、海蝦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體吸收後,能在關節中構成尿酸鹽結晶,使關節表現加劇;
7、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身體若屬熱性,應多吃綠豆、西瓜等食物。若屬寒性,則應吃羊或牛肉等,不過吸取量不宜過多;
類風濕吃什麼食物好?類風濕關節炎的飲食食譜大全45
8、若有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在飯後才幹服葯,因為此葯簡單對胃形成傷害,並且簡單形成缺鐵性的貧血;
9、若有服用類固醇簡單形成胃口大增、鈉停留和骨質疏鬆症,因而需要操控食物的吸取,以免體重急遽上升,而含鹽量高的調味料和加工食品盡量削減食用,多吸取含鈣食物如脫脂牛奶、傳統豆腐等。
8、類風濕的飲食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