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兒童保健知識

兒童保健知識

發布時間:2020-04-27 11:45:00

1、兒童保健學的內容簡介

我國在高等醫葯院校中開辦婦幼衛生專業教育已有近20年歷史,兒童保健是婦幼衛生專業的主幹學科之一。由於種種原因,至今全國尚無統編的規劃教材。為了滿足婦幼衛生專業教學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在衛生部教材辦公室的領導下,來自全國 8所大學的15位具有豐富的兒童保健、臨床和教學經驗的教授,以1997年由衛生部原婦幼司組織8所部屬醫科大學兒童保健專家制訂的《兒童保健學》教學大綱為基礎,結合近年來的學科發展新進展,遵循培養目標,在突出「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實用性)的基礎上,共同編寫了此書。
全書共分20章,既包括小兒生長發育、營養和保健等,也涉及兒童時期常見的身、心健康偏離和常見疾病,同時還引進了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思想和適宜技術,如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發展中國家兒童保健工作者推薦的「兒童疾病綜合管理」策略,以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學生能更好地了解和吸收國際上疾病防治的先進經驗,樹立疾病綜合管理的科學思想。為了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兒童臨床與保健的緊密聯系,書中還增加了一些插圖和表格來幫助學生對某些少見的遺傳代謝性疾病的的理解。總之,本教材在注重有利於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總體掌握的同時、還適當擴展了教材在大綱范圍內的廣度,特別是新進展和新技術的介紹,有助於學生在宏觀上了解事物的本質。

2、兒童健康小常識

1、定時定量吃飯,不暴飲暴食,不隨便吃零食,過多的甜點不僅會使幼兒對正餐的食慾下降,而且容易長蛀牙。

2、幼兒吃的東西要新鮮,瓜果一定要洗凈,開水燙過後再吃,掉在地上的東西要洗干凈後才能吃,碗筷煮沸消毒。另注意,大人咀嚼過的食物不要喂給幼兒,幼兒抵抗力較弱,以免傳染疾病。

3、有意識地在平常游戲、交流中,介紹飲食來源、製作、營養價值,以及如何吃、吃多少等知識。

4、飲白開水不光能滿足兒童對水的生理需要,還能為他們提供一部分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飲料、營養保健型飲料,還是當前許多家庭熱衷的純凈水和礦泉水,都不宜代替自來水作為人的主要飲用水。

5、油炸薯條、雪餅、薯片、蝦條、蝦片、雞圍、雞條、玉米棒……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膨化食品。 檢測顯示,膨化食品雖然口味鮮美,但從成分結構看,屬於高油脂、高熱量、低粗纖維的食品。從飲食結構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爾食之。長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會造成油脂、熱量吸入高,粗纖維吸入不足。若運動不足,會造成人體脂肪積累,出現肥胖。

6、市場上銷售的果凍,絕大多數並不是用水果製成的,而是採用海藻酸鈉、瓊脂、明膠、卡拉膠等增稠劑,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人工著色劑、甜味劑、酸味劑等配製而成。其中的海藻酸鈉、瓊脂等雖屬膳食纖維類,但吸收過多會影響脂肪、蛋白質的吸收,尤其是會使鐵、鋅等無機鹽結合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混合物,從而影響機體對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3、兒童保健知識問答的內容簡介

本書是介紹百兒童保健知識的書籍,全書採用問答形式,以國內外兒童保健醫學的進展為基礎,並結合多位兒童保健專家在兒童保健工作積累的經驗基礎上編度寫而成。全書共905個問題,包含兒童保健學總論;兒童生長發育;預防接種;兒童營養喂養及營養性疾病;兒童心理及發育行為知;圍產期保健、新生兒保健及常見新生兒疾病保健、嬰幼兒道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春期兒童保健;兒童意外傷害及女童問題;兒童常見症狀及小兒用葯、兒科常見疾病保健等,內容新穎豐富,針內對兒童保健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從基礎到臨床、從診斷到防治均有介紹,不容僅可供兒科臨床醫師及兒童保健工作者選用,同時也適用於具有一定保健知識的父母。

4、兒童保健知識

兒童早期是兒童體格和心理快速發抄展的時期,也是十分脆弱的時期,容易發生各種營養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兒童心理行為問題也往往在這個時期種下根源。要培養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請及早進行系統保健。
兒童系統保健包括那些內容
國家衛生部要求:0~1歲每年至少檢查4次,1~3歲每年至少檢查2次,4~7歲每年至少檢查1次。具體項目包括:1、知體重、身長、頭圍、胸圍測量,進行生長發育檢測;對頭顱、五官、胸腹、四肢等進行系統檢查。2、在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36個月進行一次DDST兒童智力發育檢測。3、選擇6個月、1歲、2歲、3歲各進行一次血常規檢查。4、酌情選擇性的進行微量元素、血鉛、膳食評道價、骨鹼性磷酸酶測定。5、保健指導:對喂養、營養、生活護理、疾病預防、智力發展等方面指導和促進。

5、社區兒童保健工作內容是什麼?

保健科負責全市兒童保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各項管理制度和技術常規。

抓好全市兒童系來統保健管理工作,做好散居兒童系統管理和體弱兒管理,指導基層開展業務工作,抓好質量評審。開展「五病」監測,推廣兒童保健適宜技術,努力降低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促進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源

兒童保健科負責全市兒童保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各百項管理制度和技術常規,並制定質量評價標准考核制度。對托幼園所衛生保健工作進行監測和指導,促進集體兒童生長發育及心理衛生保健,防止疾病流行和意外傷害的發生,保護促進集體兒童身心健康。

(5)兒童保健知識擴展資料:

社區兒童保健工作度的相關要求規定:

1、掌握全市兒知童健康狀況及影響群體健康主道要因素,掌握全市6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變化趨勢,定期召開兒童保健工作會議,協助上級行政部門制定全市干預措施並組織實施。

2、積極組織開展科研工作,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經常深入基層,熱情支持、指導下級婦幼保健機構開展業務工作。

6、兒童健康小常識 媽媽該如何讓寶寶更健康

巧用牙膏
1、若有小面積皮膚損傷或燒傷、燙傷,抹上少許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也可防止感染,療效頗佳。
2、 洗污垢,大家平時喝茶的杯子,和咖啡的杯子,喝水的杯子用久了內壁上就會有一些殘留的印子洗也洗不掉,這時候就可以把牙膏塗在內壁上反復擦洗一下,要不了一會兒杯子就會乾乾靜靜了呢,除了杯子,像一般廚房的的污垢啊,瓷磚,不銹鋼器皿,水槽上的水銹和污垢,灶台上的,鏡子上的,都可以塗上牙膏,用廢棄的牙刷刷一刷,用清水沖洗掉就可以了呢。
3、洗水果的時候光用清水洗會不會擔心洗不幹凈了,雖然現在也很多清洗水果的機器啊,洗潔精啊,不過我總覺得牙膏方便多了,在水果外層塗上牙膏,在用水洗掉,接可以洗去水果上的殘留物質了。
4、牙膏中的薄荷腦、丁香油可以鎮痛,暈車的朋友在坐車的時候不舒服的話可以塗一點牙膏塗在太陽穴上就可以緩解一下頭暈頭痛。
5、牙膏也有潔膚功能!洗澡時用牙膏代替浴皂搓身去污,既有明顯的潔膚功能,還能使浴後渾身涼爽,而且還有預防痱子的作用。
6、在衣領和袖口處均勻地塗上一些牙膏,用毛刷輕輕刷洗,再用清水漂凈,即可除去污漬。
7、祛痘痘去黑頭,洗臉的時候把洗面奶換成牙膏,多按摩一會,經常使用,效果看得見。
8、皮膚被蚊、蜂、蠍、蜈蚣等嚇咬後,患處疼痛難忍,用牙膏擦抹患處,可起到止癢、止 疼的作用,起到涼血消腫的效果。
9、夏季有些人愛犯腳氣病,若用牙膏與阿斯匹林(壓碎成粉)混合攪勻,塗於患處,有止癢 殺菌作用。

巧用花露水——消滅生活細菌
1、爽身止癢:洗頭或洗澡時,在水中加5~6滴花露水,能起到很好的清涼除菌、祛痱止癢作用。清潔雙手:乘坐公共汽車、地鐵,逛商場或者外出郊遊時,雙手不可避免地要觸及公共欄桿或扶手,將花露水滴入掌中,雙手揉搓,能起到很好的清潔作用。
2、浸泡口罩和毛巾:用臉盆裝半盆清水,滴入4~5滴花露水,將洗凈的毛巾、口罩等置入其中,浸泡15分鍾左右;或者將口罩等先用水煮沸消毒,漂洗之後,放在陽光下暴曬,使用之前滴上1~2滴花露水,能夠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
3、噴灑居室:將清水與花露水按40:1的比例配好,裝入噴水壺中均勻噴灑居室地面(特別是房間死角),然後關閉門窗10分鍾,再開窗通風。早晚各進行一次(如有條件,也可多噴幾次),可使居室空氣潔凈清新。
4、擦拭涼席:夏天,用滴加了花露水的清水擦拭涼席,可使涼席保持清爽潔凈。當然,擦拭時最好沿涼席紋路進行,以便花露水滲透到涼席的紋路縫隙。這樣,清涼、舒適的感覺會更加持久。
5、擦拭電話、手機:用紙巾蘸少許花露水,擦拭電話機身、聽筒及按鍵或手機,能使電話、手機保持潔凈。
6、除菌、止痱:頭發是病菌藏身的最佳場所,用臉盆裝上半盆溫水,滴入5~6滴花露水,將頭發放入先行浸泡,再進入常規洗頭程序,每天如此,頭發中的細菌就可被去除干凈。如習慣浴缸泡澡,尤其是小孩,可根據水量在澡盆放入8~10滴花露水,亦有清涼、除菌、祛痱、止癢的功效。
巧用醋——好媳婦必知
1、外出容易暈車,如喝下不很酸的食醋水,可以清爽精神,減輕暈車症狀。
2、在烹調水產品蟹、是、海蜇時,先用1%的醋液浸泡一小時,可防止嗜鹽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3、新購的瓷製餐具、茶具、酒具、放入10%的醋水內煮上兩三小時後再用,可除去新瓷器所含的微量鋁,避免鋁毒危害身體。
4、醋煮花生米或黃豆,是高血脂、肥胖症和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佳餚,具有隆脂、隆壓的療效。
5、餐後的食具,如果使用1%食醋液煮沸消毒,可防止病毒性肝炎、痢疾等傳染病。
6、宴飲進食,如感胸滿腹脹,可用醋50毫升加水至100毫升沖淡服下,增加胃酸,促進消化。
7、飲酒過量已有醉意者,可服50%食醋100至200毫升,解酒毒、養肝腎。
8、有人發生昏厥,可把手帕浸過食醋後捂在昏厥者的鼻子上,刺激患者清醒。
9、失眠,可將一湯匙食醋倒入冷開水中,攪勻喝下,即可迅速入睡。如果加入等量的蜂蜜,則效果更佳。
1.膳食營養要均衡,飲食要有規律。
兒童營養均衡不必每餐而是數天內保持平衡即可。定時定量吃飯,不暴飲暴食,不隨便吃零食,過多的甜點不僅會使幼兒對正餐的食慾下降,而且容易長蛀牙。
2.飲食衛生。
幼兒吃的東西要新鮮,瓜果一定要洗凈,開水燙過後再吃,掉在地上的東西要洗干凈後才能吃,碗筷煮沸消毒。另注意,大人咀嚼過的食物不要喂給幼兒,幼兒抵抗力較弱,以免傳染疾病。

3.培養幼兒樹立正確飲食文化觀。
從幼兒能進行語言簡單交流起,就應有意識地在平常游戲、交流中,介紹飲食來源、製作、營養價值,以及如何吃、吃多少等知識。
4.白開水是兒童的最佳飲品
飲白開水不光能滿足兒童對水的生理需要,還能為他們提供一部分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飲料、營養保健型飲料,還是當前許多家庭熱衷的純凈水和礦泉水,都不宜代替自來水作為人的主要飲用水。

5.膨化食品對兒童身體有害無益
油炸薯條、雪餅、薯片、蝦條、蝦片、雞圍、雞條、玉米棒……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膨化食品。 檢測顯示,膨化食品雖然口味鮮美,但從成分結構看,屬於高油脂、高熱量、低粗纖維的食品。
從飲食結構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爾食之。長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會造成油脂、熱量吸入高,粗纖維吸入不足。若運動不足,會造成人體脂肪積累,出現肥胖。
兒童經常食用膨化食品,會影響正常飲食,導致多種營養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給,易出現營養不良。膨化食品中普遍高鹽、高味精,將使孩子成年後易導致高血壓和心血管病。
6.常吃營養補品並非好
家長們認為,給孩子吃補品會促進生長發育,更希望通過它提高孩子的智力,因此會選購各種營養滋補劑,如含有人參、鹿茸、阿膠、冬蟲夏草,花粉等營養品。
熟不知,這些補品對成人可能有益而無大礙,但對兒童卻經常會引發很多不利的後果,如食慾下降和性早熟。因為這些補品中含有激素和微量活性物質,對兒童正常的生理代謝有影響。
如果孩子確實身體比別的孩子弱,使用時也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不能隨意去給孩子吃,否則只會拔苗助長。
7.常吃果凍不益兒童健康
市場上銷售的果凍,絕大多數並不是用水果製成的,而是採用海藻酸鈉、瓊脂、明膠、卡拉膠等增稠劑,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人工著色劑、甜味劑、酸味劑等配製而成。
其中的海藻酸鈉、瓊脂等雖屬膳食纖維類,但吸收過多會影響脂肪、蛋白質的吸收,尤其是會使鐵、鋅等無機鹽結合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混合物,從而影響機體對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8.易拉罐飲料對兒童有危害
倍受孩子們喜歡的易拉罐是以鋁(AL)合金為材料製成的。
為避免鋁合金與飲料接觸,其內層塗以有機塗料以作隔離。有些廠家在生產過程中,保護塗料未全塗滿罐壁,或者在封蓋、灌裝和運輸途中出現塗層破損,都會導致飲料與鋁合金直接接觸,而使鋁離子溶於飲料中

7、兒童保健健康教育宣傳知識有哪些

隨著秋天的到來,氣溫早晚多變,天氣也變得乾燥起來。幼兒適應能力差,皮膚稚嫩,與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陰虛內熱的徵象。做好各項保健措施,對維護幼兒健康十分重要。

給幼兒多喝水

秋高氣爽,幼兒應該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如果幼兒排斥白開水,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銀耳湯等。在幼兒園里時,老師尤其要關照小朋友多喝水。平時多給幼兒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餚的鹽分,並保持幼兒體內水分平衡。

少吃"上火"食物

上火、刺激性食物應該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鹹的食品,因為鹽分太多容易加速體內水分的散失。熱量過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熱性水果,如荔枝、桂圓、橘子等,也應盡量少吃。

呵護幼兒皮膚

媽媽在給幼兒擦拭或洗臉時宜選用柔軟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畢後,需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兒童護膚品。

冷水鍛煉

中醫認為"寒涼傷脾"。即使體質好的幼兒也不能天天吃冷飲。除了限製冷飲以外,從冰箱拿出的飲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溫下15分鍾後食用。

預防腹瀉

入秋後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高峰期,又稱秋季腹瀉。媽媽一定要把住"入口關",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兒園發現幼兒有腹瀉症狀,應立即隔離治療並處理好糞便。

營養調理

多給幼兒吃牛奶、豆製品、魚、肉等高蛋白飲食。多補充玉米、全麥麵包、小米、黑米等五穀雜糧,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菠菜、蘿卜、胡蘿卜、芹菜、花菜等,也應增加。總之,要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做到平衡飲食,才能減少秋季發病。

預防接種

及時打預防針及時預防接種,防範冬春季節高發的傳染病。一般在注射疫苗後至少一個月,才能在幼兒體內產生抵抗傳染病的抗體。

8、我想了解一下,各個年齡段兒童保健知識

兒童時期生理、心理發育很快,處於生長發育的動態變化過程中,不同的月齡和年齡具有不同的生理與心理特徵。根據兒童各年齡時期的生理與心理特徵及發展規律,進一步將兒童時期分為以下各年齡階段:
1.新生兒期:出生至滿28天內為新生兒期。這一時期小兒脫離母體開始獨立生活,內外環境發生巨大變化,但其生理調節和適應能力不夠成熟,易發生體溫不升、體重下降、各種疾病如窒息、感染等,不僅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在發達國家約占嬰兒死亡率三分之二,尤以第一周為高。根據這些特點,新生兒期保健特別強調護理如保溫、清潔衛生、消毒隔離等,應定期(至少2次)進行訪視,堅持母乳喂養,做好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以降低新生兒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2.嬰兒期:28天至滿1周歲為嬰兒期。此期是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所需的熱能和蛋白質比成人相對高,因此提倡母乳喂養和合理的營養指導十分重要。嬰兒期抗病能力較弱,易患傳染性和感染性疾病,需要有計劃地接受預防接種,完成基礎免疫程序,並應重視衛生習慣的培養和注意消毒隔離。定期3個月查體一次。
3.幼兒期:1─3歲為幼兒期。此期是小兒語言、思維、動作、神經精神發育較快的時期,要根據其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早期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斷奶後的營養指導,注意小兒口腔衛生,繼續做好計劃免疫接種和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定期半年查體一次。
4.學齡前期:3─6歲為學齡前期。這時期體格生長較以前緩慢,達到穩步增長,而智力發育更趨完善,求知慾強,能做較復雜的動作,學會照顧自己,語言和思維進一步發展。應根據這個時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點,從小培養優良的品質,養成良好的衛生、學習和勞動習慣,為入學做好准備。此期兒童所接受的教育屬兒童啟蒙教育,對他們一生中的學習及獲得知識的能力、勞動技能的水平都極為重要。因此有條件的家庭都應該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去接受系統的啟蒙教育,並使其由家庭或托兒生活轉入集體、夥伴生活,該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時期。學齡前期小兒與外界環境的接觸日益加多,故意外事故較多,應根據這些特點做好預防保健工作,每年查體一次。
5.學齡期:6─12歲為學齡期。此期小兒體格仍穩步增長,大腦皮層功能更加發達,對一些事物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兒童進入學齡期的重大變化是把以游戲活動為主的生活方式轉變為以學習為主,從家庭或幼兒園進入學校這對兒童是一個重大的轉折,因此要做好其銜接工作即要做好兒童適應學習生活的心理准備,否則將會發生對學校環境、學習生活環境適應不良等心理障礙。這個時期發病率較前為低,但要注意預防近視眼和齲齒,矯治慢性病灶,端正坐、立、行姿勢,安排有規律的生活、學習和鍛練,保證充足的營養和休息,注意情緒和行為變化,避免思想過度緊張,每2年查體一次。
6.青春期:12─18歲為青春期。這一期個體差異較大,可相差2─4歲。此期特點為生長發育在性激素作用下明顯加快,體重、身高增長幅度加大,第二性徵逐漸明顯,生殖器官迅速發育,趨向成熟,女孩子出現月經,男孩子出現遺精。此時由於神經內分泌調節不夠穩定,常引起心理、行為、精神方面的不穩定;另一方面由於接觸社會增多,遇到不少新問題,外界影響越來越大。在保健工作上,除了要保證供給足夠營養以滿足生長發育加速所需。加強體格鍛練和充分注意休息以外尚應根據其心理、精神上的特點加強教育和引導,使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培養優良的道德品質,保證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每2年查體一次。

9、幼兒養生保健知識15條

1、要養好孩子,現代家長必須注意飲食不要過精、營養過高,要以五穀為主,以粗糧為主。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都一味提高兒童們飲食檔次,進食過精、營養過高。食品過精影響了孩子的納吐機能,營養過高會使孩子早熟,兩者均有害。

2、兒童在飲食的時候也要注重七分飽。兒童養生保健常識:讓孩子「三分飢寒七分飽」是最好的。嬰幼兒的飲食不要以飽為度,應以「七分飽」為度。因為嬰幼兒的臟器嬌嫩,脾胃的運化功能尚未健全,如果飲食不加節制,就會損傷脾胃。

3、小兒睡覺時都會微微出汗,如果一味地加 以嚴密捂蓋,就會讓孩子的汗得不到揮發,身體常處於濕潤狀態中。兒童養生保健常識:因此,孩子上身的被子衣服不宜捂得太緊。反而,要特別注意孩子足部的保暖,因為這是保護好 關節的關鍵。

4、不要讓她肆意接觸玩弄涼水。水之於人是離不開之物,夏天尤甚,與水打交道的頻率那叫一個高。小孩子幾乎個個樂意賴在水裡玩。可是對於女孩兒,爸媽要監督禁止著點,不能由著她玩。游泳的時候要注意衛生,不要長時間泡在水裡。特別是冬季,不要用涼水洗手洗東西,容易導致手蛻皮不說,還有可能中涼,落下病根以後出毛病。

5、不要讓她太貪涼。冷飲不要由著喜好可勁吃,空調不能由著性子可勁吹,不然容易感冒,影響健康,對膚色也不好,還可能會發胖。特別是進入青春期後,更要提醒她多加註意,涼物盡量少接觸。

6、注意不要讓她吃太多甜食和肥肉。因為,據說甜食和肥肉是很容易使人發胖的東西。還有,甜食吃多了,對牙齒也不好;肥肉吃多了,會膩,影響胃口和行動。如果孩子一旦胖起來,再想減肥就有點難了。

10、怎樣補辦兒童保健手冊

1、去當時建檔時所在的社區衛生院說明自己的補辦理由,需要帶好家長的身份證、戶口本、孩子出生證明等材料。具體材料還需要看下當地衛生院的要求

2、另外,在衛生院只是補辦了工本,里邊的一些孕檢記錄需要去當時檢查的醫院補錄,一般電腦里都有記錄。

3、寶寶出生後的每月體檢記錄需要去免疫接種的地方補錄,這里一般電腦上也會有詳細記錄。

4、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已經實行了全網查詢 ,可以在一個地方直接查詢出所有記錄。但無論哪一種,都需要帶齊所有材料。最好提前打電話確認或預約 。

注意事項:每個地方辦理流程都不同,最好提前預約 。

(10)兒童保健知識擴展資料:

兒童保健工作手冊:

《兒童保健工作手冊》是2010年5月1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曉丹。本書適用於兒童保健工作的醫護工作者和關注兒童保健的所有同仁。

內容介紹:

《兒童保健工作手冊》全書12章,64節。內容的編寫以兒童生命成長周期為框架,涵蓋了體格生長發育、神經心理發育、生活行為規范、膳食營養安排、基礎計劃免疫、意外傷害防範、常見疾病防治以及兒童保健技術等知識和技術。

《兒童保健工作手冊》具有章節銜接順暢、內容簡明扼要、技術操作規范、文字條理清晰、便於查閱使用等特點。

(資料來源:網路:兒童保健手冊)

與兒童保健知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