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後及哺乳期的營養保健方法是什麼?
產褥期營養保健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分娩對於產婦來說是一項體力消耗很大的活動,特別是那些產程較長,分娩不夠順利的產婦,在待產和分娩過程中的消耗就更大了。正常分娩或剖宮產時都會造成產婦的失血,如果發生產後出血,失血量會更大。大量的體力消耗和失血使產婦除應注意休息外,還需要及時補充能量、各種營養素和水分,以促進身體的盡快復原,保證有高質足量的乳汁喂養嬰兒並有充足的體力照顧嬰兒。
鑒於產後1~3天,產婦體質虛弱,消化功能較差,乳腺尚未通暢,所以不宜過多攝入高蛋白、高脂肪等濃厚、不易消化的動物性食物,以防消化不良及乳汁分泌過濃過多而導致乳房腫痛甚至發炎。分娩後1~3天,可選用清淡、稀軟、易消化而且含蛋白質、鈣、鐵、維生素B2、β-胡蘿卜素等營養素豐富的食物,如紅糖水、牛奶、蒸蛋羹、蛋花湯小米粥、藕粉、面片、面條和混沌等,以後逐漸增加魚類、禽類、海產品、瘦肉和動物肝臟等富含多種營養素動物性食物。
為滿足產褥期營養需要量的增加,建議在三餐主餐外,再加2~3個間餐,這樣既能保證營養的需要,又可避免一餐攝入過多而引起消化功能失調。
乳汁大約50%是水分,所以水分的攝入也很重要,可適當用魚,骨頭,雞煮湯以保證足夠的乳汁分泌。
針對產婦產褥期容易便秘的特點,飲食中多選擇含纖維素和果膠豐富的水果、蔬菜、海帶、蘑菇等以保證排便通暢。
經過一個產褥期,有部分產婦會迅速發胖,這與產褥期多吃少動,攝入過多能量有關。考慮到分娩消耗的營養素大多是在妊娠過程蓄積的,除非大量失血,對一個產婦來說,應該避免攝入過多能量,在保證足夠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供給的基礎上,適當限制脂肪的攝入,以免肥胖。產後肥胖不僅影響體形,而且潛在多種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腫瘤等危害,應該引起每一位產婦的重視。
哺乳期的營養保健
哺乳期乳母生理上最大特點是,乳汁分泌量持續增加。乳母營養特別是蛋白質是否量足質優,直接關繫到所分泌的乳汁的量與質。
哺乳期的營養要求是:熱能要充足,蛋白質多選用動物蛋白和豆製品。對於動物性食品如魚類、禽類、畜肉類的烹調方法應以煮或燉為好,少用油炸方法。要經常食用一些湯汁,如黃豆燉排骨、紅豆燉鯉魚等。這樣既可以增加營養,又可以補充水分,促進乳汁分泌。
此外,可通過每日攝入牛奶和豆漿來補充乳母通過泌乳丟失的大量鈣和水分。如果從膳食中攝取足量的鈣有一定困難,可適量選擇補充鈣制劑,同時多曬太陽使機體合成較多的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充足的鈣可以防止哺乳期婦女患骨質軟化症。哺乳期盡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葯物攝入。
一般6個月後,乳母分泌乳量明顯降低,但膳食中包括的營養成分與哺乳期要求基本相似,只是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量應根據泌乳量的下降程度而相應減少。到完全斷奶時,母親的膳食應恢復到孕前狀態。為避免產後發胖,完全斷奶後,應重新調整飲食結構,減少能量和脂肪攝入,科學地選擇食物和烹調方法,同時進行產後運動鍛煉。
2、哺乳期拉肚子還能餵奶給寶寶嗎
哺乳期拉肚子就不能餵奶了,會傳染給寶寶的。
因飲食不潔或是病原(細菌、病毒)的感染引起的拉肚子,這些病原絕大多數不會經由奶水而傳染給寶寶。一些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多在新媽媽發病前二、三天就已有傳染力,會經由飛沫或是接觸而傳染,待新媽媽發病,再來預防,多已來不及。
對於孕婦拉肚子的原因很多種,所以治療的方式也要分開對待。孕婦在發現自己拉肚子的時候,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首先應該分析病因,然後對症下葯,如果分析不了病因的情況,應該立馬去醫院。
拓展資料
1、為了保護母嬰健康,降低乳幼兒死亡率,國際上已將保護、促進和支持母嬰喂養作為婦幼衛生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哺乳期保健為指導母乳喂養與哺乳期衛生,包括母乳分泌量、影響乳汁分泌量的因素,喂養方法及乳房護理,乳母飲食、休息、睡眠、斷乳等。
2、哺乳期是哺乳動物生長發育所應當經歷的重要階段。如:獅子的哺乳期是三個月;狗的哺乳期是30~45天;母兔的哺乳期一般為30~40天。哺乳動物的乳汁成分很復雜。
3、物種、食物、季節、年齡、胎次、泌乳期以及個體特性等都能影響乳汁的成分。各種哺乳動物的乳汁都含水﹑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和維生素。乳汁中的蛋白質主要為酪蛋白,其次是乳清蛋白和乳球蛋白。
3、哺乳期是多長時間?關於哺乳期不允許辭退員工是如何規定的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女員工的哺乳期是六個月,在哺乳期內除非是女員工自願辭職,否則用工單位不得辭退該員工
單位應補償你雙倍補償金,按你工資標准X4個月;你個人承擔的部分保險金應由你個人補繳。
4、哺乳期突然沒奶了怎麼辦
首先建議多吃豬蹄,花生,鯽魚湯,醪糟。芝麻炒熟,加入鹽少許,進餐時作副食或燉湯,可快速增乳汁,吃得越多奶來的越快。保持好的心情和休息時間和質量。而且一定注意要讓小孩吃奶,吮吸,這個也是催乳的強有力的刺激。如果確實不行還是要注意添加配方奶粉。乳汁多少,不僅僅是需要營養,還需要休息,精神愉快。另外也有個體差異的 。
為了保護母嬰健康,降低乳幼兒死亡率,國際上已將保護、促進和支持母嬰喂養作為婦幼衛生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哺乳期保健為指導母乳喂養與哺乳期衛生,包括母乳分泌量、影響乳汁分泌量的因素,喂養方法及乳房護理,乳母飲食、休息、睡眠、斷乳等。
哺乳期是哺乳動物生長發育所應當經歷的重要階段。如:獅子的哺乳期是三個月;狗的哺乳期是30~45天;母兔的哺乳期一般為30~40天。哺乳動物的乳汁成分很復雜。物種﹑食物﹑季節﹑年齡﹑胎次﹑泌乳期以及個體特性等都能影響乳汁的成分。各種哺乳動物的乳汁都含水﹑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和維生素。乳汁中的蛋白質主要為酪蛋白,其次是乳清蛋白和乳球蛋白。
產後女性哺乳,雖然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中醫學認為乳汁為血所化生,是人體之陰血,哺乳期乳汁的不斷損耗,會使女性機體處於血分相對不足的狀態,正如「婦女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從而導致女性的體質會進入「陰常不足」的「生理維持期」。
同時,加以緊張的生活節奏、繁重的工作壓力、環境的影響等「傷陰」的因素的存在,也會使得女性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更年期生理階段提前,伴隨出現疲乏無力、健忘失眠、貧血、皮膚失去潤澤,甚至發生皺紋、白發、脫牙、步履蹣跚等症狀。產後女性若要追求面容靚麗、肌膚水潤、身材窈窕,必須重視養陰,注重哺乳期後的保健。
5、女性生育期
《女性生育期保健》內容簡介:本冊30餘萬字,共分五章,主要介紹了新婚期保健中的婚前准備、新婚指導、婚姻注意事項來、新婚防病和避孕注意事項等;妊娠期保健中的孕前須知、孕期檢查、生活、飲食與用葯,以及異常妊娠和不適症狀的處理等;產褥期保健中的分娩注意、產婦保健、飲食和分娩疾病防治等;哺乳期保健中的母源乳喂養、乳母飲食、用葯安全和衛生保健等;育兒期中的女性健身和疾病防治等等。因此,《女性生育期保健》既可以作為女性婚姻指導和建立幸福家庭的手冊,更可作為女性在妊娠期、產褥期、哺乳期和育兒期進行保健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