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篇關於《生物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2000字論文
一篇關於《生物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
對我還是好的肯定你認真的嗎
2、一篇關於涉外禮儀中的日常禮儀的2000字的論文怎麼寫啊?
我們是做活動的,建議你可以從不同階層的人去分析,從打工族,管理層,企業負責人,領導人這樣的路線,可以從日常的握手,參加宴會等場地去寫每一段,具體的可以參考一下我們網站上的一些文章
3、談計算機系統日常維護及保養 求2000字論文就行了!
如何保養和維護好一台電腦,最大限度地延長使用壽命,是我們廣大電腦愛好者非常關心的話題。
一、環境
環境對電腦壽命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電腦理想的工作溫度應在10℃~35℃,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計算機配件的壽命,條件許可時,計算機機房一定要安裝空調,相對濕度應為30%~80%,太高會影響CPU、顯卡等配件的性能發揮,甚至引起一些配件的短路。如:在南方天氣較為潮濕,最好每天使用電腦或使電腦通電一段時間。有人認為使用電腦的次數少或使用的時間短,就能延長電腦壽命,這是片面、模糊的觀點;相反,電腦長時間不用,由於潮濕或灰塵、汗漬等原因,會引起電腦配件的損壞。當然,如果天氣潮濕到一定程度,如:顯示器或機箱表面有水汽,此時絕對不能給機器通電,以免引起短路等不必要的損失。濕度太低易產生靜電,同樣對配件的使用不利。另外,空氣中灰塵含量對電腦影響也較大。灰塵太大,天長日久就會腐蝕各配件、晶元的電路板;含量過小,則會產生靜電反應。所以,計算機室最好有抽濕機和吸塵器。
電腦對電源也有要求。交流電正常的范圍應在220V±10%,頻率范圍是50Hz±5%,且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統。條件允許時,使用UPS來保護電腦,使得電腦在市電中斷時能繼續運行一段時間。
二、使用習慣
良好的個人使用習慣對電腦的影響也很大。請正確執行開、關機順序。開機的順序是:先外設(如:列印機、掃描儀、UPS電源、MODEM等),顯示器電源不與主機電源相連的,還要先打開顯示器電源,然後再開主機;關機順序則相反:先關主機,再關外設。其原因在於盡量地減少對主機的損害,因為在主機通電時,關閉外設的瞬間,會對主機產生較強的沖擊電流。關機後一段時間內,不能頻繁地開、關機,因為這樣對各配件的沖擊很大,尤其是對硬碟的損傷更嚴重。一般關機後距下一次開機時間至少應為10秒鍾。特別要注意當電腦工作時,應避免進行關機操作。如:計算機正在讀寫數據時突然關機,很可能會損壞驅動器(硬碟、軟碟機等);更不能在機器正常工作時搬動機器。關機時,應注意先退出Windows 10操作系統,關閉所有程序,再按正常關機順序退出,否則有可能損壞應用程序。當然,即使機器未工作時,也應盡量避免搬動計算機,因過大的震動會對硬碟、主板之類配件造成損壞。
三、硬體故障
一般情況下,一台剛安裝完畢的計算機出現故障的可能性較大,機器運行一段時間後,其故障率相對降低。對於硬體故障,我們只要了解各種配件的特性及常見故障排除的方法,就能逐一排除各個故障。
1.接觸不良的故障 接觸不良一般反映在各種板、卡、內存、CPU等與主板的接觸不良,或電源線、數據線、音頻線等的連接不良。其中各種介面卡、內存與主板接觸不良的現象較為常見,通常只要更換相應的插槽位置或用橡皮擦一擦金手指,就可排除故障。
2.未正確設置參數 CMOS參數的設置主要有硬碟、軟碟機、內存的類型,以及口令、機器啟動順序、病毒警告開關等等。由於參數未設置或設置不當,系統均會提示出錯的警告。
3.硬體本身故障 硬體出現故障,除與其自身的質量有關外,也可能是因負荷太重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如電源的功率不足或CPU超頻使用等,均可能引起計算機的故障。
四、軟體故障
軟體故障通常是由硬體驅動程序安裝不當引起的。
1.未安裝驅動程序或驅動程序間產生沖突 則會在Windows 95/98操作系統下的資源管理器中發現一些標記,其中「?」表示未知設備,通常是設備沒有正確安裝;「!」表示設備間有沖突,「×」表示所安裝的設備驅動程序不正確。
2.病毒防治 病毒對電腦的危害是眾所周知的,輕則影響機器速度,重則破壞文件或造成死機。為方便隨時對電腦進行保養和維護,必須准備一些必要的工具,如360等,以應付系統感染病毒或硬碟不能啟動時使用(現在的360除了殺毒功能之外,還有類似QQ的看新聞的功能)。此外還應准備各配件的驅動程序,如光碟機、音效卡、顯示卡、MODEM等。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4、請問要寫關於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法的論文(2000字),怎麼寫,急!
個人認為: 你到百度搜一下 「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 先簡單粗略的介紹一下 選出幾項重點做一下論述 一總結 OK了
5、世界經濟放緩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2000千字論文
中國經濟或在今年中期遇最大困難
金融海嘯已經在全球許多國家登陸,面對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全球正在採取救市措施。在我國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走向如何?我想談幾點看法。
經濟下行難以逆轉
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以此來推算,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因此許多人對中國經濟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勢表示擔憂。
實際上,經濟下滑已經相當嚴重,根據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電量增速已經滑落至3%,1~9月用電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經驗值,這個用電量水平對應的經濟增速應該至少在9%以下。 主要問題在於出口和投資貢獻下降,其中出口貢獻下降了0.9個點。 現在看來,經濟下行加劇正在進行中,很難判斷何時見底,因為未來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一旦發生,底可能是一個很長時期。 從金融動盪到全球總需求大幅下降,會存在一個滯後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個很困難的時期。
四大因素影響通脹壓力
國內9月份CPI上漲4.6%,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PPI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PPI與CPI雙降之後,四季度及2009年的通脹形勢如何?
其實,CPI回落主要是翹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國際商品市場近期大幅下跌。當前國內通脹壓力減輕,四季度通脹有望繼續回落,但2009年通脹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西方國家兜底式規模空前的救援計劃,始終是未來中長期內引發通貨膨脹的潛在源頭。就國內來看,幾個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糧食等初級產品的價格會否震盪後返身向上。因為市場流動性疏緩後,資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國經濟沒有出現新的產業亮點的話,只可能有三個去向,消費信貸、新興市場和能源等資源市場。如此一來,商品市場反彈,從而對PPI產生新的推力。 2、財政能力的減弱將迫使政府放鬆價格管制,從而使積壓已久的通脹壓力釋放出來。 3、製造業大量企業倒閉後,製造品的供給層面將產生新的通脹壓力。 4、不得不採取的擴張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將從貨幣供應層面推動物價上漲。
企業最大壓力是外需驟降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11.4%。這一數據反映出了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加劇,增速回到個位數是大概率事件。 企業面臨四大壓力:匯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外需驟降。如果歐美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對於一個出口
已經佔到GDP40%的國家,是致命的。
現在看來,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穩,主要是上半年訂單延續,而1~9月美國金融危機還沒有從市場明顯擴散至實體經濟層面,美國經濟還維持2%的增長。但是9月份後期,雷曼事件後,感覺明顯不一樣了,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防火牆被沖垮,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將進入顯著衰退,溢出效應波及全球,中國出口很不樂觀。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個位數增長。
明年人民幣貶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2.92%。9月份外匯儲備增加214億美元,遠低於當月29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總的看來,7、8、9這三個月資本流入下降很厲害。金融海嘯過後,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撤離應該是一個趨勢,而且正在發生。 美國經濟去杠桿,消費信貸會大幅萎縮
,與之對應的新興市場出口模式的經濟前景悲觀。同時,變賣資產大量資本撤離去回補母國金融機構的損失,滿足去杠桿的財務調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
若趨勢延續下去,不排除中國外儲2009年中期後出現下降的月份。 事實上,2007年,中國經濟已經走到了一個既有經濟模式的盡頭,勞動生產率的進步已經出現明顯拐點。在中國新的模式出現以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升值空間已經耗盡。 這一點,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幣匯率已經出現了明顯貼水。2009年人民幣匯率出現貶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國製造業很脆弱
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製造業影響有多大呢? 在我看來,這是災難性的。因為中國製造業都是大進大出的結構,資源和市場都捏在美歐的手裡。 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得承受原材料價格上升這種輸入型通脹的壓力;而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又無法將成本壓力外移,因為全球製成品的定價權不在中國,盡管中國被冠以「世界工廠」或者「世界車間」。但現代製造業價值鏈的兩端都不在中國掌控,研發、原材料采購、品牌設計、銷售渠道管理、售後服務、零售壟斷巨頭等等高附加值領域都在美歐手裡。中國製造業只是拿訂單幹活,並不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 這樣的結構非常脆弱,資源和市場雙向一擠,必然是企業大量倒閉。
要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
中國是否存在新的增長點支撐經濟呢?對於這個問題,要傷筋動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宏觀上看,主要是調節投資和消費的結構,通過加快資源性產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力度,通過加快居民、政府、企業以及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財富分配上的調整,堅定地轉向內需消費主導的經濟體。 微觀層面上,企業所謂轉型也好,升級也好,都不準確,並不是把我們勞動密集型趕走,內遷,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中國製造業的問題是處於價值分配鏈的低端,在國際分工中任人宰割 。
所以問題關鍵是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只有向兩頭延伸,如原材料采購、研發、物流、倉儲、銷售網路、品牌等,才能創造出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從而也就達成了與宏觀目標的一致。
6、跪求一篇2000字的論文:1.論述人的內在品格修養的重要性2.對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的探索
人文素養教育是通過優秀的人文文化實現的,而優秀的人文文化則是在歷史的長河中通過不斷的積累、提煉和升華而逐漸形成並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在當今時代以優秀的人文文化來武裝大學生的頭腦、陶冶大學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加強人文素養教育以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早在1995年,原國家教委就開始倡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並將之視為進一步深化高校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1995年12月28日,原國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學召開的「關於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報告會」上,時任原國家教委副主任的周遠清大聲疾呼:應努力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並認為「加強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更應當成為我們面向21世紀改革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思考問題。」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強高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新舉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隨後,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設立了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同時,一些著名的專家學者如季羨林教授、楊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積極地呼籲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可見,無論是教育管理部門,還是社會輿論,都為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首先,通過人文素養教育能夠豐富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們的民族精神,增強其精神力量。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全社會共同培育起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以增強我們的精神競爭力,這是克服腐朽、消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推動我國社會全面進步與發展的重要法寶。對此要務,優秀的人文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功能。因此,通過加強大學優秀人文文化的教育,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豐富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對世界、對民族和社會、對人生的理性認識,從而大大增強新一代大學生的精神力量,這對於推動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其次,通過加強人文素養教育,有助於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類為爭取自身的生存、發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價值理想為核心,不斷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種自覺的文化精神。人文精神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守護的不朽長城。與強調知識和科學本身價值的理性精神不同的是,人文精神強調追求、運用知識時的良知、責任感和價值觀,而這恰恰是保障社會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加強大學人文素養教育,不斷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內化為青年學生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這是培養其人文精神的關鍵環節。 第三,通過人文素養教育,可以大大豐富大學生的內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 情感智慧主要是指個人對自己情緒的把握和控制、對他人情緒的揣摩和駕馭,以及對人生的自我激勵、面臨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際交往技能等,它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或者說它主要是把對人的素質要求的某些方面更加具體化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情感智慧對人的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人文社會科學,尤其是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號形式,藝術家掌握了創造藝術符號形式的本領,把無形的內在情感,變成了可供人感知、觀賞的東西。」(蔡運桂《藝術情感學》)因此,通過加強人文素養教育,促使情感智慧的提升意義重大。 第四,針對當今世界普遍存著重科技、輕人文的傾向,加強人文素養教育將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於教育的太專門化所造成的科學與人文的分裂,改變各專門人才的「單向度」傾向,使得21世紀高校所培養的學生既有科學素養,又富人文精神,既有專業知識,又有健全人格。這將是我國走向真正意義的現代文明的可靠保證。 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政治素質教育、科學素質教育及身心素質教育等同等重要,因此必須予以充分的重視。我們應高度認識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不斷實踐,努力探索,推動高校人文素養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現代教師人文素養的基本構架(只是框架,請自己充實之) 關心學生生存、促進學生發展是教師區別於其他社會角色的職業特徵,也是教師人文素養的核心。支撐和服務於這個核心的是教師的人文知識、人文精神和人文化育方法。 1、人文知識 人文知識是教師人文素養的基本組成材料。 (1)歷史知識。現實是歷史的延續,現實的教育應該考量如何使學生更有力地推動歷史,如何接續人類文明成果,進而使自身走向更高層次的文明。 (2)哲學知識。教育如果把人的解放當作理想的目標,就會正確地引導學生如何處理現實生活中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 (3)宗教知識。可以這樣說,學生品德教育的核心應該就是人性「向善」的教育。「向善」的力量足以使學生做人講誠信、做事守承諾,足以使學生胸懷擴大,拒斥淺薄、超越功利。 (4)美學知識。教育中的審美教育,就是讓學生與世俗人生保持適度距離,生活得有情致、有韻味、有活力、有光彩、有價值。 2、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現代教師人文素養的核心要素。 現代教師的人文精神應該包括下面幾方面的內容: (1)具有強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責任心。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處在歷史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如何將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寶貴的人力資源,一代新人的精神面貌如何、生存方式如何,他們是否有道德、有能力、有信心、有活力、有尊嚴,全靠我們今天的教育,全靠我們廣大教師的辛勤勞作。重任在肩,光榮而又艱巨。作為教師,應該懷著一份激動、懷著一份榮幸、懷著一份莊重,把歷史的重擔挑起來。 (2)對教育的理想不斷追求。沒有理想的教育,便不能造就理想的人,沒有理想的人,便不能創生理想的社會。我們應該不斷追問:什麼是教育的真諦?什麼是教育的源頭?什麼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們應該不斷追求:教育的路途應該怎樣走?教育的桎梏應該怎樣打破?教育的遠景應該怎樣繪就?一句話:什麼是教育的「應然狀態」?是的,我們不能脫離現實、不能遮蔽現實,不能拋開「實然」空談「應然」。但是,教育的理想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陽光,是必要的「烏托邦」,擁有教育的理想才能立足現實、改造現實,而不是在現實面前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3)積極維護教育的公平和正義。教育是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的重要途徑。在存在各種不平等的社會中,教育能增強人的社會能力,提供相對公平的競爭和向社會上層流動的機會,幫助弱勢群體改善生存狀態,縮小社會性的不平等。我們要積極維護和支持教育的公平和正義,關心農村教育,關心弱勢群體的教育,關心教育資源的分配,關心教育機會的平等。在教學活動中,擯棄標准化、同步化、統一化,對待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性格、不同相貌的學生,一視同仁、一律平等地對待。 (4)以學生生存和發展為本。以學生的生存為本,就是我們的教育教學要提升學生的生存質量,讓學生在現實的學校生活中積極勤奮,心靈充實,安逸愉悅,並為學生未來生活的幸福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學生發展為本,不僅體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而且要體現在學生對教育的選擇上,要給學生提供最大的選擇機會,包括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等等,要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最大的張揚。簡單地說,以學生發展為本,就是要使學生對教育享有「參與性」和「選擇性」。 (5)以寬容之心善待學生。以寬容之心善待學生意味著教師要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和學生一起去感受和體驗,去感受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期待及沮喪時的心情,去體驗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挫折、渴望,以心對心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去包容學生的過失,去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以寬容之心善待學生是一種愛,是教育學生的一種特殊方式,是對學生心靈的點撥。 3、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現代教師人文知識、人文精神得以實現的手段。 應該包括下面幾方面的內容: (1)直覺。直覺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是我自己內心的「原始人」的活動,是一種人們沒有意識到的信息加工活動,是一種洞察,是一種穿透,具有整體性、突發性、非邏輯性的特點。 作為教育教學人文方法的直覺,是指對學生狀況和教學情境的觀察、判斷是直接覺察的,不需要進行仔細地分析和思考,憑借經驗能准確地發現問題,並採取適當的解決方法。對學生狀況和教學情境中的問題的解決不僅達到了快捷性、流暢性和靈活性的程度,而且達到了自動化的水平,在沒有意外發生的情況下,不需要有意識的努力就可以處理遇到的各種問題。 (2)體驗。一般是指個體在親身經歷過程中,通過反復觀察、感受、實踐、探究,對認知、情感、行為和認識的深度體察、感悟,最終認識某些可以言說或者未必能夠言說的事物,從而掌握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養成某些行為習慣,形成某些觀念、情感、態度乃至心理品格的過程。體驗具有個體性、親歷性和內在性。體驗可以以不同的標准分為感覺體驗、視覺體驗、動手體驗、情感體驗或者成功體驗、挫折體驗等。 作為教育教學人文方法的體驗,一方面從教的角度體會、品味、覺察自己的職業意義和價值,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深入班級,深入學生,拋開教師的心理角色,以學生的視角觀察,以學生的心態感受,真實經歷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過程,從而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內省。內省是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認識、自我矯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過程,是個體在頭腦中對問題進行反復、嚴肅、執著的沉思,是對過去的經驗反饋,同時又是做出新計劃和行動的依據。 作為教育教學人文方法的內省,首先是指向自己的師德修養、敬業精神和職業習慣,反省自己是否符合教師規范和標准,還要指向自己的職業發展水平和教育實踐能力,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成果的達成度。
贊同1| 評論
7、!!!!!!!!!!請大家幫忙找點論文材料!!!!!!!!!!!!!!!!!!!!!!!!!!!!!
完善公司治理與管理會計創新
[摘要]本文認為,會計信息系統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全面認識。財務會計信息由於受多種因素的限制,不能完全滿足公司治理的要求;而管理會計也需要重新構造其目標和方法體系,才能有助於公司治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都是為公司的內外部服務,兩者的差異從根本上說源自信息披露是否具有強制性。為推進管理會計的改革和發展,應重視會計系統的環境因素、管理制度創新與規范的結合和會計信息的內在性質。
[關鍵詞]管理會計會計信息系統公司治理
一、會計信息系統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會計信息系統與公司治理有著天然的聯系,有效的會計和審計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關重要的手段。根據當代企業理論和證券市場理論,完善的會計信息系統在公司治理領域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第一,有助於抑制"內部人控制"。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問題,是出資人如何激勵或約束經理人員,使其盡可能地努力經營以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完善的會計信息系統有利於減少信息不對稱現象,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從而達到控制代理成本、抑制 "內部人控制"的目的。
第二,有助於遏制管理腐敗。盡管有效的會計和審計制度對遏制管理腐敗的作用程度與公司治理的模式有關,但這種作用是其他治理手段無法替代的。
第三,有助於完善ceo和執行董事的激勵機制。ceo和執行董事的報酬如何與公司的績效相匹配才能達到最好的激勵效果,是公司制度中倍受矚目的課題。一般認為,高級管理人員的短期激勵應以會計盈餘為基礎,長期激勵則以市場價值為基礎。所以,會計盈餘的計量也是激勵機制的核心基礎之一。
第四,有助於資本市場對公司的監控。盡管國際上自80年代之後,人們對資本市場監控公司的有效性存有懷疑,但充分有效的會計信息有助於增進這個有效性則仍是共識。尤其是如年代以來,通過資本市場重構公司的浪潮一直未見消退,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以降低資本重組的代價,廣受關注。
第五,從根本上說,有助於投資者信心的提高。因為充分有效的管理和信息披露機制有助於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的形成,有效地保護作為"委託人"的外部投資者的利益,從而增強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筆者認為,除上述這些方面外,有效的會計信息系統還與公司治理的下述層面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第一,董事會有效性的提高和對股東責任的履行。在公司治理實務中,董事會的角色日益受到關注。為了真正對股東負責、確保公司目標的實現,董事會成員必須在推動公司的全面成功中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重大決策的制定者,而這種參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有效的會計信息。
第二,對其他利益相關者責任的履行。公司的目標不能只是股東利益最大化,還要考慮與其有長期利益關系的其他人員的利益。80年代以來,美國已有一半以上的州對公司法進行了修改,要求公司經理為公司的利益相關者服務,而不僅僅為股東服務。保障各方面利益相關者的應有權利、維持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良好關系,同樣需要建立在可靠、豐富的會計信息基礎上。
第三,ceo業績目標的確定。盡管ceo的業績目標取決於公司對ceo職位角色的認定,不同企業或同一企業在不同時期的目標價值取向會有所不同,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ceo的業績目標總會包括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業績要素,這些業績要素往往需要用一定的會計指標予以反映,業績實現情況也需要通過會計信息系統加以披露。
第四,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業績評估。與ceo業績評估不同的是,對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業績評估主要在於對它們自身活動有效性的評估,而不是判斷公司日常業務決策的有效性,因而這種評估往往不是以公司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作為出發點。盡管如此,這類業績評估仍會注意到公司財務的成敗,而且評估程序和披露途徑也仍要涉及到會計信息系統。
第五,人力資本定價。人力資本定價是管理人員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報酬的確定基礎。只有在對人力資本恰當定價的基礎上,對管理人員的各種激勵機制才能有效地運作。而人力資本定價是一種典型的市場化行為,它也必須依賴充分有效的會計信息。
綜上所述,要達到公司治理目標,必須進一步認識會計信息系統的作用,切實維護會計和審計活動的權威性,提高會計和審計信息質量。
二、管理會計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為什麼財務會計信息不能完全滿足公司治理的要求
要全面發揮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應有作用,單靠財務會計系統顯然是不夠的。由於財務會計信息的披露是一項公開性很強的行為,受到下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第一,信息披露的范圍、數量和質量必須遵循一定的會計標准。財務會計信息更多地承擔對公眾的責任,因而必須嚴格遵從 "透明性"的要求,強調信息的規范性,在性質上完全是強制性的。
第二,財務會計報告的內容以財務信息為主。盡管現在財務報告也強調要提供某些非財務信息,但畢竟這些非財務信息只具有補充性質。
第三,成本效益原則的遵循。盡管信息披露的成本與效益往往難以准確計量,但這並不妨礙信息提供者在披露信息時對與之相關的成本與效益做出自己的判斷。在規定的基本信息之外,只有那些被認為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經濟利益的信息種類,企業才有可能"額外地"予以披露。
第四,商業秘密的限制。任何涉及商業秘密的信息,尤其是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信息,企業在披露問題上一定會持謹慎態度。
第五,市場和文化背景。市場和文化背景,如對信息不足與信息過剩的不同理解、對 "自願披露"的不同接受程度等,對信息披露的數量也有直接的關系。
正因為上述這些原因,財務報告所承載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無法從現行財務報告中得到充分的信息滿足。實證研究結果也支持這一判斷。如據吳聯生博士調查,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認為未來機會與風險、財務預測、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對會計信息的分析等信息是有用的,都佔60%以上。這些信息傳統上均屬於管理會計的范疇,顯然在現行財務報告中缺乏有效地披露。這樣,提供滿足公司治理目標的信息,很大程度上依靠管理會計系統,管理會計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維持治理結構的高效運轉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遺憾的是,由於傳統理論的局限性,現有的管理會計系統還很難承擔起這個責任。因此,拓展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的必要性,己顯得十分重要。
三、圍繞公司治理的需要,拓展管理會計體系--目標構造與方法構造
(一)目標構造
1.管理會計目標所包含的兩大問題。會計目標實際上包含了會計信息向誰提供 (服務對象)和提供什麼 (服務范圍)兩個問題。管理會計現行理論在這兩點上的定位都有缺陷。
就服務對象而言,長期的誤區是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區分為對外服務和對內服務,一般的描述是"財務會計主要滿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管理會計主要滿足企業內部需要"。這個提法在理論上非常含糊,導致了許多歧義。最受非議的是,難道企業內部管理者不關心財務會計提供的財務報告?人們還注意到,現在公司外部對過去認為屬於管理會計范疇的許多信息也十分關注。因此,會計信息系統的內外區分法已越來越與現實相悖。實際上從滿足企業系統的最終目的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並沒有本質區別,都可以並且應該為公司的內外部服務,一切形式上的不同均源於信息披露強制性程度的差異。況且,財務會計信息的披露范圍和質量要求,與政府政策需要也有直接聯系,而並非一成不變。因此筆者認為,對外財務報告和對內管理報告的稱呼,不如用 "強制性信息報告"與"非強制性信息報告"的名稱更為恰當。也就是說,凡按法定要求必須公開披露的信息,均屬於"強制性信息報告"的范疇;沒有強制性披露的要求但也與公司治理與公司管理有關的其他信息,則屬於"非強制性信息報告"的范疇,由企業自行決定向誰提供、提供多少和如何提供。
就管理會計的服務范圍而言,西方的主流觀點是:第一,為制定決策和計劃提供信息,並作為管理隊伍的成員參與制定決策和計劃過程;第二,協助經理們指導和控制經營活動;第三,激勵經理和其他雇員完成組織目標;第四,計量和評價組織機構中業務活動、部門和其他雇員的績效;第五,評價組織機構的競爭位置,並與其他經理一同保證組織在產業中的長期競爭力。這樣的表述盡管己涉及到公司治理領域,比如激勵經理完成組織目標,但從整體上看,它還沒有全面反映公司治理的客觀需要。筆者認為,管理會計目標必須明確指出服務於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雙重要求。服務於公司治理是管理會計創新的根本需要。借用"相關性消失了"這一名言,當代管理會計所失去的最大相關性恰恰是沒有充分關注公司治理的需要,以服務於公司管理層面為主的傳統管理會計理念在解決現實信息需求上已顯得極不適應。
2.管理會計的總目標和具體目標。根據上述分析,會計兩個子系統的總目標可否作這樣的表述:財務會計是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強制性信息,管理會計是為實現公司治理與公司管理的多重目的提供非強制性的相關信息。圍繞其總目標,管理會計的具體目標是:
第一,向公司利益相關者提供非強制性相關信息。在這個領域內,有三個方面特別值得關註:一是未來預測信息。相對於財務會計報告反映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狀況,未來預測信息對利益相關者進行經濟決策的相關性更大。至於預測信息披露的范圍、程度和方式,在信息的供求雙方自會達到"均衡點"。二是非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有助於對企業深層次的了解和評價,同時也有助於預測企業的未來。對信息使用者而言,非財務信息在某種程度上比財務信息具有更大的價值。三是社會責任信息。包括對債權人、職工、消費者、供應商、政府、社區和公眾等方方面面責任的履行情況,都需要適當披露。
第二,輔助和審核管理決策。盡管這是管理會計的傳統職能,但要從體現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和在長期經營中最佳使用經濟資源的要求重新認識。
第三,服務於內部控制、快捷准確的信息傳遞和反饋機制。這里所言的內部控制包括兩個層次,一是適應公司治理的需要,對執行董事和ceo的控制;二是作為公司管理的重要形式,ceo對公司日常運作的控制。
第四,建立激勵與補償系統,為業績考評和確定報酬方案提供依據。包括對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各責任中心及其各類員工不同層次的評價和激勵。
第五,為企業經營創新和組織制度創新提供信息支持。
上述具體目標沒有區分哪些是服務於公司治理,哪些又是服務於公司管理,因為在實務中它們往往交織在一起。但管理會計必須為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兩個層次服務的目標指向是明確的。
(二)方法構造
目標構造決定了方法構造的基本方向,而方法構造的質量又將制約目標構造。
當前管理會計方法體系存在的兩個主要缺陷是:①直接針對"公司治理"層面的手段薄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高層對管理會計的重視;②方法之間多半是簡單堆積,缺乏系統整合,與企業管理其他領域的界限也不清晰。
從實現公司治理職能的角度,管理會計應創造新的方法或對傳統方法實施改造,以適應下列要求:①公司價值 (或企業核心能力)的評估;②前景財務資料的編制;③內部會計和審計控制;④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保障信息披露;⑤ceo業績責任的制定;⑥各個管理層次的業績評價和激勵補償系統的設計 (包括針對高層管理人員的獎勵與補償合同的制定);⑦人力資本定價,等等。
至於實現公司管理職能的各種管理會計方法 (如預測決策、預算編制、成本控制、責任會計等等),主要是滿足內部決策與控制、實現最佳資源配置的需要。這類方法 (包括理念)也同樣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尤其是要在管理會計活動中貫徹戰略管理的指導思想。
(三)對管理會計定義的再認識
根據對管理會計目標和方法體系的討論,有必要量新認識管理會計的定義。
美國會計學會 (aaa)下屬的管理會計委員會 (cma)所下的管理會計定義是:管理會計是運用適當的技術和概念來處理某個主體的歷史的和預期的經濟數據,幫助管理當局制定具有適當經濟目標的計劃,並以實現這些目標做出合理的決策為目的。國際會計師聯合會 (ifac)的常設分會"財務和管理會計委員會"所下的定義是:管理會計是指在一個組織內部,對管理當局用於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信息 (財務的和經營的)進行確認、計量、積累、分析、編報、解釋和傳輸的過程,以確保其資源的利用並對它們承擔經管責任。這些定義的出發點都是為公司管理當局服務,顯然已不完全符合管理會計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為了能夠同時反映公司治理方面的特徵,管理會計的定義可以表述為:管理會計是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一個分支,提供各種強制性財務報告之外的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目的是滿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特殊信息需求。
從管理會計定義的討論,還可以引出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對 "財務報告"名稱的質疑。如上所述,當今會計系統所處理的信息實際上已不再局限於財務范疇。1994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報告特別委員會發表的《論改進企業報告》,概括了用戶所需信息的五種類型,即財務和非財務數據、管理部門對財務和非財務數據的分析、預測信息、關於股東和管理部門的信息、公司的背景。同顯然已經無法用"企業財務報告"的名稱來囊括所有這些內容。因此,本人認為將來可以用較有容納力的"企業經濟報告"來代替財務報告的稱謂。企業經濟報告包含由資產負債表、收益表、現金流量表和全面收益表四組成的"核心報表"(屬"強制性信息報告"范疇,主要提供基本財務信息),以及由企業基本概況、分部報告、社會責任報告、人力資源報告、財務預測報告和特殊管理會計報告等構成的"外圍報告"(大體上屬 "非強制性信息報告"范疇,提供擴充的企業經濟信息)。這樣既可滿足企業報告的多種目標,報告的提供也比較便利。盡管遵從習慣,可能在相當長時間內仍沿用"企業財務報告"的稱呼,但其內涵實際上已在發生變化,今後勢必會發生更多變化。
第二,對財務報告提供機構的認識。單靠傳統意義上的企業財務部顯然己無法完成當今信息披露的所有需要,目前財務部的職能實際上已接近於一個綜合信息部。比較徹底的解決辦法是設立一個職能較門的機構,比如稱之為"信息部"(包容現行財會部門的職責)。也可考慮按不同的功能分設財務部和綜合信息部,將一部分提供信息的工作交由綜合信息部來執行,但這總不如單由一個部門來運作更有效率。若企業內仍沿用財務部的設置和名稱,則應明確其職能已不再局限於提供 "純"財務信息,同時其他職能部門也必須有清晰的責職和程序來配合財務部的信息披露工作。否則,"財務部"這樣一個職能復雜、任務繁重的機構,與企業其他職能部門協調信息披露方面的任務,將會越來越困難。
第三,對管理會計原則的認識。管理會計系統中引進公司治理這個理念後,對傳統的些管理會計原則需要有新的認識。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管理會計活動不能按過去理解那樣通常可以不考慮會計標准,否則管理會計信息無法滿足公司治理層面的需要;二是不同層次對管理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有時是有矛盾的,比如同樣是運用在管理決策上的信息,董事會與ceo對穩健原則的要求就可能不一致。
第四,對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論"的認識。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關系,一直存在"融合論"與"分立論"兩種觀點。作為會計信息系統中的兩個子系統,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原本就甚為密切,從理論上說,在一個企業里完全沒有必要同時存在兩個不同的數據採集和處理系統。也許多年以後,信息技術 (尤其是網路技術)的發展將使企業只要採集和提供源數據,至於信息的篩選、加工和分析完全可由信息使用者通過專門的計算機軟體自行操作完成,到那時就不再需要學者煞費苦心地去區分哪些是財務會計信息、哪些是管理會計信息了。但是,至少目前還無從實現這樣的理想,信息的提供還只能以成品形式而不是原料形式。同時,正如前面所說,由於財務報告的局限性,目前財務會計不僅不可能包容管理會計,而且還需要更加充分地發揮管理會計在信息發布上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因此,會計信息系統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個分支既不是完全分立的(如在原始數據的採集方面),也還無法完全獨合 (如在信息報告方面)。"管理會計報告"或稱 "非強制性信息報告"在未來較長的一個時期內仍會處於獨立存在的狀態。
四、推進管理會計改革和發展的途徑
要完成管理會計體系的拓展和改革,任務艱巨,有關理論也遠末成熟。關於推進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途徑,本文不再重復諸如管理會計職業化、創辦管理會計專業刊物、在企業管理者和會計人員中普及管理會計知識等在會計界已形成共識的意見,僅闡述以下三點想法:
第一,應重視管理會計系統的環境因素。環境和組織的改變意味著應用於決策制定的信息類型和信息用途的改變。公司治理理論對管理會計的對象、任務和特徵提供了一個新的認識思路,另一方面,也正因為管理會計系統必須直接為公司治理服務,因此,公司治理自身的特徵和狀況也會直接影響管理會計系統的質量和效率。一旦決策層與管理層真正分離,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構成和功能更加完善 (比如外部董事、非執行董事的監督權得到強化,董事會內的提名委員會、工薪委員會、投資委員會、預算委員會等機構比較俱全並且發揮作用),勢必會更有效地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此外,還要深入研究在現行社會經濟環境下管理會計的定位問題,既要創造良好的企業環境以進一步發展管理會計,又要使管理會計的技術、方法更加適應企業環境的要求。
第二,管理制度創新與規范的結合問題。在管理活動中,創新與規范相輔相成。現在這兩個方面都存在嚴重不足,尤其是新創體制往往沒有及時地予以規范。例如:0財務總監制這幾年發展較快,但如何使其運作更為有效,還沒有與傳統會計系統 (包括管理會計系統)的改造結合起來考慮。①企業改制中雖然成立了董事會和監事會,但其素質要能保證治理結構的有效性,離不開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的財務和會計知識背景,否則就不能承擔起監控公司業績的職責。②現在許多公司內部審計制度的有效性取決於ceo的態度,從規范治理結構的角度看,內審機構更應直接對監事會或董事會負責。較大規模的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是否應設立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的許可權和職業如何清晰地界定,便其保持相當的獨立性;審計委員會的運作如何與管理會計系統相互配合,以降低監督成本、提高監督效率,這些都需要探討和實踐。
第三,充分認識會計信息的"准公共物品"性質。公開披露的財務會計信息和管理會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由於信息披露中外在性的存在,政府可以並且應該發揮作用。因此,不僅是財務會計信息,對管理會計信息的規范性,政府機構同樣應予關注。另一方面,從信息市場的角度來說,會計信息的數量和質量要求取決於信息需求者,所以會計信息的提供從根本上說會形成"買方市場"。現在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卻或多或少是一種"賣方市場"的心態,"我提供什麼,你得接受什麼"。然而,無論是財務會計報告還是管理會計報告,任何改進若不聽取廣大信息需求者的意見,終將於事無補、勞民傷財。因此,建議設立專門機構便會計信息的需求調研經常化,除不斷改進財務會計報告 ("強制性信息報告")外,還要逐步對管理會計信息的搜集、加工、處理,以及需要公開發布的管理會計信息的披露 ("非強制性信息報告")提供各種指南,以利於提高管理會計基本概念范疇的規范性和管理會計實務運作的效率。
主要參考文獻
1、項兵·公司治理結構:中國的實踐與美國的經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57-62
2、吳淑琨、席酉民·公司治理與中國企業改革,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24
3、崔之元·美國29州公司法變革的理論背景及對我國的啟示·經濟研究,1996;4
4、吳聯生·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需求的調查分析,經濟研究,2000;4
5、 ronald w·hilton·管理會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4
6、李天民·管理會計研究·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4;47
7、陳毓圭譯·論改進企業報告·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19一27
8、葛家澍·損益表(收益表)的擴展--關於第四財務報表·上海會計,1997;1
8、求淺談大學生日常口語交際的重要性論文2000字
論文主體。論文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選題背景、方案論證、過程論述、結果分析、結論或總結等內容。要求層次清楚,文字簡練、通順,重點突出,(論文)文字數,一般應不少於8000字(或20個頁碼)。師哥這里有大把的範文能提供。
9、化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論文
這方面的文章很多
提供一篇《淺談健康飲水》吧
水是生命物質溶劑,也是生命的營養物質,正常人每天需要2500毫升水。在機體內,水一部分與蛋白粘多糖等生物分子結合存在,在塑造細胞、組織方面起重要作用;另一部分非結合狀態的水,主要作為細胞內外重要溶劑而起作用。
既然水如此重要,是否飲水越多越好呢?傳統觀點認為,大量飲水可稀釋尿中存在的任何致癌物質,可增加水的流動性,能及時把體內代謝產物排除干凈,從而防止結石等多種疾病。而現代觀點則認為,過量飲水會對身體有危害。如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工作者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飲用水過多者會增加膀胱癌的危險性。另一醫學專家通過研究發現,飲水過多會沖淡血液,使全身細胞的氧交換受到影響。特別是腦細胞一旦缺氧,人就會變得遲鈍。可見不是飲水越多越好。
飲水過多,會增加有關器官負擔,可能引起不良後果,還有水質不佳,更對機體有危害。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世界上80%的疾病與水或水源污染有關。例如, 洪水災難時,人們往往容易患腹瀉病。原因是喝了被霍亂孤菌等物質污染的水。鉛廠周圍居民為什麼易腹痛,原因也是喝了破鉛污染的水而發生鉛中毒。故人們的生活用水,必須是不含致病菌和有毒物質的清潔水。
但也必須指出,喝上清潔水,也並非就可高枕無憂,比如經常喝未燒開的自來水,可加大膀耽癌和直腸癌的發病率。這是因為氯與水中殘留的有機物相互作用產生二羥基化合物—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合物。又如經常喝硬水者可增加結石的患病率,這也是因為硬水中含有較多鈣、鎂離子,它們能轉化成難溶性的鹽沉積於腎,可引起腎結石。
看來,喝水也有它的科學性,怎佯健康飲水?首先水應是無臭、無味而又透明的液體,水中含的細菌數應不超過國際標准。水中應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如礦泉水就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
其次喝水喝茶都不可過量,所謂飲水不可過量,這只是指一般情況而言,並非不能多量,有時如人體發 熱、腹瀉、嘔吐、多尿或昏迷以及炎熱出汗時,都會失去大量水分,這就要補充水量;早晨人的血液凝固度比晚上大20倍,早晨鍛煉者應多喝水,這樣能把血液中可能產生的活化因子加以稀釋,並經血液的沖刷作用又可把局部的凝血物沖散。同時也能補充運動和夜晚丟失的水分;還有,吃大量肉或雞蛋的人,也必須多喝水,因為肉含脂肪多,脂肪的代謝給人體提供的能量也多,會產生酸和丙酮,血液中這兩種物質多了,人就會患酮病;雞蛋含蛋白質高,它的消化產物為尿素等,將逐漸聚集在血液中,引起尿毒症。故多喝水可增加尿量,以消除血中的毒性物質。故雖飲水不可過量,但並不排除特定情況下某些人可多量飲水。
第三,生理功能不同,飲水方式也不同。老年人結腸直腸肌肉易於萎縮,排便能力較差,加上腸道中粘液分泌減少,所以大便容易秘結。因此老年人應多飲水,但老年人心腎處於衰竭期,多飲水必會加重心腎負擔,因此,老年人飲水又要適量,一般飲水量控制在每日2升左右。初生嬰兒水分量雖佔全身60% ,但2歲以下嬰兒各系統還處在發育中,如果只考慮嬰兒需要水分的比例大,不考慮他們的生理功能,就大量補給水分,這實際上只會造成大量果汁或水分填滿他們小小的胃,使他們不想吃或不能再吃那些含有他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和卡路里食物,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發育,更有甚者,如果對嬰兒短期內過量給水,由於排泄系統發育不完全,一時排出困難,則勢必血液與間質液被稀釋,滲透壓降低,致使水會自由滲人細胞內,使細胞增脹,發生水中毒,故對嬰兒宜多次少量給水。生理功能不同,飲水方式也不盡相同。
第四,不同的生理需要,應飲用不同性質的水。如運動員喝保健飲料,稍加點鹽和糖料。又如高血壓病人,一般應少鹽少水,老年人和小孩最好是飲用溫開水,溫開水對人刺激小而且有利於酶的活性。這就是基於生理需要不同,飲用水性質也不同。
最後,吃飯時該不該喝水,一般認為飲水可沖淡消化液,不利於消化,其實水是營養素良好的溶劑,可使體內大分子、蛋白、脂肪等生化反應在溶液中或界面上順利進行,也有利於消化酶的活性。放吃飯時適當補充水,即多增加些湯羹食品不是有害而是有利於消化的。
總之,水雖是生命物質、但我們飲用時,要注意科學用水。衛生用水。飲多飲少,這要視情況而定,不可一概而論。
10、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如何逾越城鄉差距論文 2000字
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做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定到2008年,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已經整整延續了30年。毫無疑問,無論是從總體上還是細節上來看,我們偉大的祖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點只要我們比較一下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今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期間國家和社會救援能力的巨大反差,便可以清晰地看出來。經過改革開放30年建設,我國綜合國力和社會動員及應急能力都有了極大提高。本文將以社會變遷理論視野下的人民生活作為研究的對象,對改革開放給方大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所帶來的變化進行一次初步的梳理和探討。
一、從社會變遷理論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人民生活
眾所周知,在西方社會學理論中社會變遷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和范疇。雖然對此人們看法不一,但是都毫無例外地非常重視社會變遷問題,並將社會變遷作為一個或宏觀或微觀、或動態或靜態的社會事實加以深度描述和學理分析。
1.關於社會變遷理論的幾個概念
按照美國社會學伊思.羅伯遜在《社會學》一書中的歸納,社會學家、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提出的社會變遷理論包括進化理論、循環理論、功能主義理論與沖突理論。其中,帕森斯所倡導的社會秩序導向的功能主義理論影響較大。他認為,社會變遷不是擾亂社會均衡,而是改變社會均衡,其結果是造成一種新質的均衡,而這種社會變遷的均衡作用分別來自於社會之外和社會內部。並且認為,社會變遷通常是在一個社會變得日益復雜的情況下發生的。日本著名的社會學家富永健一在其《社會結構與社會變遷》一書中則認為,「所謂社會變遷,就是社會的結構發生變化,即結構變遷的發生」。應該補充說明的是,在富永健一看來,為了更好地分析社會變遷,就不能缺少社會結構分析這個前提。如果沒有關於社會結構的意識,社會變遷的概念也是不可能得到深入認識和充分理解的。
事實上,在對改革以來社會變遷的學理探討中孫立平等學者早就注意到了社會結構的角度。他和他的合作者認為,將改革開放引起的中國社會的一系列總體性的結構轉型或結構變遷過程的重要變遷作為研究視角是很有社會學特色的。孫立平教授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認為在改革之前我國的總體性社會結構中國家幾乎壟斷了包括人們生存與發展機會及信息資源在內的全部重要資源,而且國家對社會生活的控制還有相當任意的特點。然而,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已不再是一個具有較強同質性的社會,而社會結構的分化與市場化程度的增加更是使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日益呈現出多樣化和現代化的社會變遷特徵。
2.改革開放進程中人民生活結構的變遷
這里的「生活結構」是指一種廣義的現代人的「生活體系」。它既包括內隱的生活觀念,又包括外顯的生活場域、生活行動和生活模式或生活風格。很顯然,如果我們認同馬克思生產與生活互構的歷史唯物主義社會理論的本質就是人類社會變遷的主要動力的話,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不重視人自身在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所遇到的生活選擇與生活質量背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為此,我們在對中國改革開放所導致的社會生活變遷進行理論反思時,必須緊緊地把握住「日常生活實踐」。黃宗智和孫立平在對中國變遷的思考中,都曾提出了「實踐」這一概念。黃宗智先生在2005年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上的《認識中國》一文中對比了二者的異同:孫立平的「實踐」主要相對於制度而言的,他的「實踐」則更傾向於理論和表述;孫立平的「實踐」主要指市場轉型這一「過程——事件」,他自己則指整個近現代的長期歷史變遷。
在中國人民日益豐富和多元化的「生活實踐」過程中,始終貫穿著一個線索,那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生活實踐」。而且正如李伍榮、胡德寶等學者所說:「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是一個浩大的系統工程,但最終落腳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全面小康生活水平是一個廣泛、綜合、系統的范疇。它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環境和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具體應包括經濟發展、物質消費生活、社會進步、人口素質、社會保障與社會安全、生態環境與衛生七大指標。這些標准體現出來的是改革開放進程中人民生活結構變遷的重要方面,是我們今後評價和引導人民日常生活實踐的關注點。
必須強調指出的是,改革開放進程中人民生活的變遷除了受到市場化和技術化等因素的影響之外,還是由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所提供的生活環境基礎決定的。和30年前不同的是,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第四大經濟體,這意味著中國的國家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據統計,2007年,我國GDP已達到246,619億元,人均GDP也達到2,460美元。這無疑已成了改革開放進入轉折階段,並使中國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國政府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舉辦北京奧運會表現出的巨大的國家能力,以及「以人為本」的立國精神和開放心態,都為中國人民生活變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時代背景。
二、從對生活史的梳理看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變化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居民生活由貧困到溫飽、由溫飽到小康實現了兩次歷史性跨躍,人民物質生活整體上由量的滿足逐步轉向質的提高,由以生存資料消費為主逐步轉向以發展和享受資料消費為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閑暇生活日漸豐富,社會流動活躍,價值觀念開放,進入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生活方式逐步建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結構和體制模式的雙重轉換,給中國城市的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下面將通過對衣、食、住、行、用和通訊六個日常生活領域的生活史的梳理,從整體社會背景探討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變化。
1.衣:由穿暖到個性化
近30年來,城鄉居民消費生活變化最快、最大的是服裝。不僅衣著數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穿著質量明顯提高,服裝功能也由過去的單純遮體禦寒演進為體現個性化的審美意識與塑造自我形象。人們的衣著原料和質地提高,成衣率也不斷提高,購買原布自己動手做衣服的數量減少。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年服裝生產量只平均每人一件,而今高檔商場、品牌專賣店裡的國際名牌服裝琳琅滿目,各種品牌、不同款式的服裝爭奇斗艷,使我國居民服裝綺麗多彩。
2.食:由吃得飽到吃得好
這一變化,首先表現在糧食消費比重下降,表明人民不再為吃飽而發愁。而在糧食消費內部構成中,對玉米、高粱、紅薯等粗糧消費明顯下降,而對大米、小麥等精細糧消費上升。在主食消費比重下降的同時,副食特別是動物性食品消費的比重明顯提高,在對原糧消費相對下降的同時,對加工食品特別是風味、療效、方便食品的消費上升。
3.住:由擁擠到舒適寬敞
城鎮居民住房,由缺房、擁擠逐步向比較寬敞、比較舒適方向發展。1978年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僅6.7平方米,2005年增加到26.1平方米,增長了2.9倍。住房的質量和配套性也不斷提高。截止2000年末,有68.3%的城鎮居民家庭住上了單元配套住房;74%的家庭居室內有廁所和浴室,84.2%的家庭用上了煤氣或液化石油氣,41.1%的家庭有可取暖的空調或其他暖氣設備。農村居民平均每戶使用住房面積由1978年末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末的30.7平方米,增長了2.8倍,人均住房面積中,磚木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住房面積佔81%,住房質量不斷提高。
4.行:由閉塞受限到舒適快捷
隨著各種運輸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國交通建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基本形成以鐵路為骨幹,公路、水運、民用航空組成的綜合運輸網。各地的城市公用交通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公路汽車擁有量由1990年的10.76萬輛提高到2006年的161.92萬輛,私人汽車擁有量由1985年的28.49萬輛增加到2006年2333.32萬輛,地鐵通車里程不斷延伸,計程車隨叫隨到。這些都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條件,使居民的生活比過去舒適和快捷。
5.用:由物資緊缺到琳琅滿目
城鄉居民的用品消費,呈現出以非耐用消費品為主向以耐用消費品為主,以日常生活用品等生存資料為主向彩電、冰箱、空調、微機等發展和享受資料為主,以功能單一、低檔用品為主向高科技、多功能中高檔用品為主轉化的趨勢。同時,城鄉居民家庭用品的更迭速度明顯加快,經歷了由「老四件」向「新六件」的轉換過程。近幾年又開始轉向以電話、家用電腦、商品房、家用轎車等為主要代表的新的消費「熱點」。耐用消費品大量「飛入尋常百姓家」,是城鄉居民消費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一個重要標志。
6.通訊:由鴻雁傳書到人遠天涯近
截至目前,中國固定電話用戶已達3.6億多,行動電話用戶總數接5.7億,已成為全球行動電話用戶規模最大的國家。如今,無論走到國內哪個大中城市,電話可以直撥1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電話普及率(含行動電話) 63.39部/百人,行動電話普及率35.26部/百人。城鎮每百戶家用電腦擁有量達47.2部/百戶。從日常生活、醫療保健、文化教育等其他指標來看,我國目前許多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指標已經達到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有的已經達到和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已基本消除了長期以來消費品供應短缺的現象,初步形成了「買方市場」,部分消費品還出現了過剩現象。從商品短缺到「買方市場」的形成,居民消費從限量供應的抑制型消費轉為敞開供應的自主型消費,這是我國居民消費方式的根本性變化。城鎮憑票供應制度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退出歷史舞台,農民自給性消費比重明顯下降,逐漸向商品化、市場化方式轉化。此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流動性增大,地區、城鄉交往頻繁,民族、國際往來增多,城鄉二元結構已被鄉鎮企業的發展和流動人口的增多打破,國人已經走出國門,日益和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打交道。
三、從科學發展觀審視當下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成就,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是,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這與科學發展觀倡導的「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存在著尚未逾越的屏障。從科學發展觀的視角審視當下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和諧因素,將對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未來良性生活方式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
1.經濟條件制約人的全面發展
改革開放30年來的經驗證明,為了提高生產力,必須發展市場經濟,而商品、貨幣關系的存在除了給人的發展帶來積極效應外,也會帶來消極效應,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市場經濟可能滋生拜金主義,導致人的腐化。由於市場經濟以物質利益為基本的追求,這就可能導致在市場競爭中出現見物不見人的現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與人的經濟關系通過商品、貨幣等物的形式表現出來,在一定條件下,商品、貨幣可能變成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強大力量,反過來支配人,使人拜倒在它們面前,成為它們的奴隸。
其次,市場經濟可能導致個人主義的膨脹和人際關系的冷漠。市場經濟是主體獨立和個人自治的權利經濟,在這種制度下,人的私人領域擴大,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空間、財力等相對增加,因此自我意識和權利意識得以發展。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可能把人與人的友愛、關懷、情感等和諧關系變成赤裸裸的物的關系。市場經濟的競爭法則可能導致個人發展的片面化和人格的異化。
最後,市場經濟可能導致貧富兩極分化,拉大人的發展差距。人們由於各種條件的差異可能使其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完全不同的地位,市場競爭就可能像不同級別的拳手之間的比賽,出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現象,形成貧富兩極的嚴重分化,使處於弱勢地位的個人和群體的發展受到制約和不利的影響。
2. 上層建築制約人的全面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我們的成績還是初步的,無論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體制本身,還是在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都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在經濟領域,不合理的分配製度嚴重影響著勞動者積極性的發揮;在政治領域,民主與法制特別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健全,影響著人的權利和價值的更好實現;在文化領域,脫離實際的教育體制嚴重影響著人的全面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伴隨著對「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恢復,關於人的問題開始受到關注,並逐漸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研究領域。但是,時至今日,認為人的全面發展在現階段無法推進或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虛無主義」傾向仍然存在;只把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作為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的片面認識依然存在;只重視經濟發展、不重視人自身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錯誤觀念仍未徹底得到澄清;只重視專業教育、不重視人文教育的錯誤認識仍未徹底得到糾正。上述種種片面的認識和錯誤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也影響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歷史進程。
3.人的自身條件制約人的全面發展
從人的自身條件來看,人的全面發展主要受人的自身素質、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三個方面因素的制約。
(1)人的自身素質
我們在看到當前我國人的素質已較過去普遍有所提高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差距仍然相當明顯。從人的全面發展角度來看,當前我國人的素質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思想素質方面。我國大多數人口的思想素質基本上是適應自然、半自然經濟舊體制的觀念,對新的市場經濟體制總體適應不好,商品觀念、市場經濟觀念、競爭觀念等仍較薄弱。
第二,科學文化素質方面。一是人口素質水平普遍偏低,高等教育相對落後,高層次人才短缺。二是不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或社會教育,都只重視分數,卻程度不同地忽視體能訓練、品質修養,出現了較大范圍內的「缺德」教育以及高分低能的情況。三是人口素質結構不合理。突出表現在農村專業技術人才資源嚴重不足;與外向型經濟發展相配套的工程技術型人才、技術與管理復合型人才、金融貿易人才和高新技術開發型人才普遍短缺。尤其是城鄉人口素質差距較大,農村人口素質偏低,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突出矛盾。
(2)人的生活水平
我們在充分肯定人民生活水平己得到很大改善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在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城鎮貧困人口呈增長趨勢。由於近年來物價不斷上漲,部分退休人員實際生活水平下降,各種改革相繼出台後部分低收入職工負擔越來越沉重。二是居民主體素質和創造新的生活方式的能力不高,不少人的業餘生活單調,缺乏業余愛好,沒有開拓意識,自我封閉,往往被動地打發時光。三是城鄉居民消費結構沒能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而及時合理地調整,居民消費行為不合理、非理性化。
(3)人的精神需求
從當前中國人的精神需求方面來看,也存在著一些與現代化不相適應的傾向。例如,人們在要求改善生活的同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抬頭;要求思想解放的同時,少數地區封建迷信乃至黃色文化泛濫;要求民主的同時,自身的行為主動性卻較差等等。但是,總的說來,中國人民對精神的需求是大大地提高了。
四、簡短的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以改革開放後近30年來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變遷為中心對社會變遷理論視野下的人民生活史進行了宏觀和微觀的分析。我們清醒地意識到,雖然人民的日常生活實踐存在個體生活因素的影響,但是,應該說這30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體系和生活景觀以及未來的生活趨向都是得到了或將得到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所提供的生活條件和社會文明環境所支持的結果。因此,不管是作為一種社會變遷還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變遷,中國人的生活實踐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改革開放的時代色彩和歷史烙印。對此我們應有足夠的社會自覺。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建構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的和充滿幸福感的,多樣化的中國社會生活方式時要與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時代精神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