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品和葯品的區別是什麼?
保健品和葯品的區別:
1、說明書的區別
葯品都有詳細的說明書。
保健食品沒有詳細說明書,只有簡單介紹。
2、適應症的區別
葯品是有規定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質。
保健食品只有適用人群,沒有適應症和功能主治。
3、能否治療疾病的區別
葯品是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
保健食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葯品治療疾病。
4、副作用的區別
葯品允許有一定的副作用。
保健食品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危害。
5、給葯方式不同
保健食品經口,以腸道吸收為主。
葯品可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皮膚給葯、腔道給葯、口服等。
(1)葯療保健擴展資料:
1、保健品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准》第3.1條將保健食品定義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2、葯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條關於葯品的定義:葯品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化學原料葯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葯品、放射性葯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葯品等。
2、什麼是葯學保健
所謂葯學保健,是指醫院的葯師與臨 床醫師和病人合作.制定病人用葯計劃, 並在用葯過程中通過監測加以完善,以獲 得確切的治療效果.葯師對病人的葯物治療!
葯學保健(pharmaceutial care,PC)的統一定義是:葯師的使命是提供葯學保健。葯學保健是提供直接的、負責的與葯物有關的關心照顧,目的是提供負責的葯物治療,獲得改善病人生存質量的確定結果。因此葯學保健不是一個專業,而是一種工作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葯師的業務工作以保障葯品供應為主向臨床移伸,從以葯品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轉移。隨著形式的發展,葯學保健將成為醫院葯學新的工作模式。
葯學保健的主體是葯師,客體是病人。葯學保健的核心是葯師的工作直接面向病人,葯師對病人的葯物治療負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在實施葯學保健過程中,葯師與病人之間構成新型的信託關系,葯師與病人以及與其它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合作,設計、執行和監測將會對病人產生特定治療結果的治療方案。在葯物治療全過程中為病人爭取利益,保護病人不受與用葯有關的傷害。這包括三種主要功能:發現潛在的和實際存在的與葯物有關的問題;解決實際存在的用葯問題;防治潛在的用葯後可能發生的問題。實施葯學保健將加大葯師的工作量,也加重葯師的責任。從發展的角度考慮,實施葯學保健反映了社會進步對葯師和葯學服務提出的客觀要求,是醫院葯學改革的方向,關繫到葯師職業的前途。重要意義有以下幾方面。
1 滿足社會衛生保健水平提高的需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衛生保健需求不斷增加,促使醫院的工作內容、范圍、特點逐漸變換,由過去的單純治療病人,轉變為在完成醫療工作的同時,成為社會保健中心。醫院的社會功能擴大了,作為醫院醫療工作組成部分的葯學工作,也應順應發展的要求,實現功能的轉變,直接為病人提供葯學保健服務,不僅要滿足人們不同層次的葯品需求,還要通過改進葯物治療質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且用葯水平和質量是社會衛生保健水平提高的標志之一,人們已不滿足有葯可用的狀況,而是追求高質量的葯品和葯學服務,提出合理用葯要求,而這只有開展葯學保健才能實現。
2 改革醫院葯學工作模式的方向
長期以來,醫院葯學工作一直處於醫療的輔助地位,以往醫院的主要任務就是保障葯品供應,並通過葯品差價和制劑收入彌補醫院經濟開支的不足。而把醫院葯學業務的專業知識性和技術性淡化了,這就偏斜了醫院葯學的服務方向。對現行醫療制度的改革,其目標之一是逐步改變以葯養醫經營模式,提倡「病人利益至上」的經營思想,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在改革的大潮中,現有的醫院葯學工作模式已受到沖擊。醫院葯學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也深刻體會到現有的醫院葯學工作模式必須改革以求發展。新型的醫院葯學工作模式必須體現「以病人為中心」來開展,牢固樹立保障病人健康是葯學工作者的社會責任的觀念。在從傳統葯學服務模式轉變為葯學保健模式的過程中,必須強調葯師對病人的責任。葯師不是對其配製和發售的葯品質量負責,也要對葯物可能對病人保健結果產生影響的後果負責,從倫理學上講,葯師也有義務保護病人不受葯物負面作用的傷害。顯然葯師的職能如果沒有對病人用葯後的保健結果負責將是不完整的。
3 實現葯師職業的重新設計
傳統的葯師職業是「以葯品為中心」設計的。傳統的醫院葯師雖然有調劑、制劑、葯檢、葯品采購、保管的分工,但都是以保障臨床用葯為中心。這種葯師職業帶有明顯的商品經濟不發達社會的特點,該時期葯品屬於稀缺的衛生保健資源,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葯品的匱乏迫使葯師盡一切所能滿足臨床用葯需求,醫院制劑也是在這種形勢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從客觀環境看,也要求葯師把主要精力放在保障葯品供應上。在這種形勢下,葯師最終退到封閉式的發葯窗口後面,遠離病人。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醫葯高科技的崛起和葯品供應社會化程度的提高,葯品供不應求的局面基本得到了改變。即將到來的高度發達葯品商品經濟可以隨時滿足醫療單位對葯品的需求,葯師不必到處奔波采購葯品,也不必因擔心短缺而大量儲備保管葯品。大型高科技工業化葯品生產,具有低成本、高質量的明顯優勢,並正逐漸取代醫院制劑,使醫院制劑漸趨萎縮,醫院葯檢任務將承擔監控醫院使用的全部葯品。在發達國家醫院調劑業務實現了自動化,不僅提高了調劑工作效率,而且取代了葯師日常的大量常規工作。那時,傳統的醫院葯學業務對葯師的需求相對減少,葯師面臨供過於求的境地。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葯師的職業內容仍然保持不變勢必會被社會淘汰。為此葯學人員必須更新觀念,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的觀念。實現由對保障葯品質量和供應負責向對病人的用葯結果負責轉變。葯師對保證供應所調配和制備的葯品質量負責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提到對病人的治療結果負責,一時可能難以讓葯師接受,特別是目前葯物治療決策是由醫師制定的,葯師當然沒有義務也沒有必要替他人的行為承擔責任。實施葯學保健,葯師授權參與用葯決策,不再是單純向醫師提建議,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出謀劃策。此外,葯師還要負責監控給葯過程,觀測病人的用葯反應,實行必要的調整,追蹤葯物使用的最後結果,並進行必要的評價。一旦葯師置身葯物治療過程中,直接接觸病人,自然要對病人的健康負責。葯學保健的含義和意義尚屬新的概念,對很多葯學人員可能還很生疏。但這是21世紀10年代醫院葯學的發展方向。
3、常用的保健療法有哪些?
《瑣碎錄·雜說》指出:「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我國有一首歌謠雲:「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民間流傳有「晨起三百步,睡前一盆湯」的說法。可見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足部保健作為養生手段之一。
足部按摩足部按摩療法包括足穴(通常使用膝以下的穴位)及足部反射區兩種方法。穴位是一個點,它存在於經絡的循行線上,多用針刺。按摩通常多利用手指,指尖的面積是針尖的幾百倍。因此,足部按摩中多使用「區域」這個概念。
足部腧穴按摩法按摩又稱推拿,古稱按蹺、案杌等,是人類最早的治病手段,屬於物理性質的外治法。足部腧穴按摩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它是根據中醫的經絡腧穴理論,按每個穴的功能主治進行運用的。
足部反射區療法足部腧穴按摩傳到西方後,經過長期實踐驗證,並在其基礎上加以發展,在歐美形成了反射區療法的理論。它是由美國威廉·菲特茲格拉德博士首先提出的。後來,又經德國的瑪魯卡多女士研究驗證,使其更加准確完善,從而確立了足部反射療法。
反射區理論與穴位療法之間有些區別,但二者的本原是一致的。與穴位療法一樣,人們身心健康發生異常,通過神經的感測反映在身體各部分的反射區。刺激反射區,可以活化機體功能,用以治病防病、強身健體。
足部貼敷足部貼敷包括足穴和對應區兩部分。根據疾病的需要,把葯物敷貼在足底某一位置,對相應的部位進行刺激,並通過神經反射來調整體內各器官的相互關系,使之得以協調。同時,通過滲透作用,葯物成分直接進入機體,起到治療的目的。
貼敷方法所用的葯物及配製,包括葯物的選擇和賦形劑的使用,可以自己獨立操作。倘若是用中草葯的鮮品,只需將葯弄碎壓成糊狀,即可貼敷於足對應區或穴上。若所用的葯物是干品,需將其研成細粉末,而後加賦形劑,如酒、醋、水、薑汁、蛋清、蜂蜜等,調勻即可使用。
上述治療方法在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皮膚過敏者,無法應用本法。
2.足部皮膚有嚴重潰瘍、糜爛及創傷者無法應用本法。
3.急腹症、有手術指征者無法用本法。
足部熏浴足部熏浴保健包括足部熏蒸法和足部洗浴法,因為它簡便易行,療效明顯,沒有毒副作用,所以頗受大眾的喜愛和推崇。
葯物熏浴法能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組織代謝。同時葯物可通過皮膚吸收,從而起到治療作用。
熏蒸法又稱蒸氣療法或中葯蒸氣浴,是利用葯液蒸氣進行治療的方法;洗浴法又稱浸洗法,是用熱水或葯物水煎液,浸洗雙足以達到保健目的的方法。熏蒸法與洗浴法可分別使用,也可配合運用,應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使用熏蒸法時,將中草葯煎劑倒人大小適宜的容器(約佔1/2~l/3)內,將雙足置於容器中,與葯液保持一定的距離,以溫熱舒適為度,嚴防燙傷。上部蓋上毛巾,防止熱氣外透而便於保溫。每日1~2次,每次約30分鍾。
洗浴時,溫度以保持在40℃左右為宜,小心燙傷。葯液稍冷時,應調換葯液或加溫後再使用。每日1~2次,每次約30分鍾。
熏浴時,要注意保暖,避免遭受風寒。熏浴後要用干毛巾將雙足擦乾。患有惡性腫瘤、癲癇、急性炎症、心功能不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患者禁用熏蒸法。其他刺激療法香煙灸點燃艾柱以溫熱透經的方法稱為「灸」,它和針刺同樣具有療效,只是適應的症狀不同。
其實也可以用香煙代替艾柱,用線香亦可。將其點燃後,用煙頭靠近穴位,灸時要以穴位能感到溫熱為度(小心燙傷),太熱時可稍移開一會兒。最好不要垂直對著穴位,以免落下的灰屑燙傷皮膚。
牙簽或發夾刺激以牙簽或發夾代替針刺,比指壓、按摩等刺激更強,效果也較快。刺激時,以能感到疼痛為佳,千萬不要刺破皮膚,以免感染。
一根牙簽用力集中,效果當然比較理想,但是太過尖銳,並且對認穴不夠准確的人而言,命中率太低。因此,可用多根牙簽為一束,縛牢後使用。需要強刺激時可用尖端,反之,用尾端即可。發夾的用法亦同。
此外,還可視情況用刷子、發梳、牙刷等物摩擦,或用吹風機吹熱穴位,尤其適用予「功能區」等范圍較大的地方。
4、保健品和葯有什麼區別?
保健品和葯品的區別:
第一:生產及配方組成不同。葯品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條件,都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嚴格審查,並通過葯理、病理、病毒方面的嚴格檢查及多年的臨床觀察,經有關部門鑒定批准後,方可投入市場。而保健品根本勿需經過醫院臨床實驗,可直接投入市場。這樣,屬於葯品的必然具有確切的療效和適應症,不良反應明確;屬於保健品的則不然。
第二: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不同。作為葯品維生素類產品(葯字型大小),必須在制葯廠生產,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氣清潔度、無菌標准、原料質量等,要求所有的制葯都要達到GMP標准(葯品生產質量規范);而作為食品的維生素類產品(食字型大小),則可以在食品廠生產,標准比葯品生產標准低。
第三: 療效方面的區別。作為葯品,一定經過大量臨床驗證,並通過國家葯品食品監督管理局(SFDA)審查批准,有嚴格的適應症,治療疾病有一定療效;而作為食品的保健品,則沒有治療作用,僅僅檢驗污染物、細菌等衛生指標,合格即可上市。
第四:說明書和廣告宣傳方面的不同。作為葯品,一定要有經過SFDA批準的詳細的使用說明書,適應症、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十分嚴謹;而作為食品的保健品,說明書不會這樣詳細、嚴格。
(4)葯療保健擴展資料:
葯品的特性:
1.種類復雜性:具體品種,全世界大約有20000餘種,我國中葯制劑約5000多種,西葯制劑約4000多種,由此可見,葯品的種類復雜、品種繁多。
2.葯品的醫用專屬性:葯品不是一種獨立的商品,它與醫學緊密結合,相輔相成。患者只有通過醫生的檢查診斷,並在醫生與執業葯師的指導下合理用葯,才能達到防止疾病、保護健康的目的。
3.葯品質量的嚴格性:葯品直接關繫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存亡,因此,其質量不得有半點馬虎。我們必須確保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穩定。
另外,葯品的質量還有顯著的特點:它不像其他商品一樣,有質量等級之分: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等等,都可以銷售,而葯品只有符合規定與不符合規定之分,只有符合規定的產品才能允許銷售,否則不得銷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保健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葯品
5、物理療理、葯物療理,創傷療理可以稱保健養生嗎?
可以稱保健養生
(1)胰島素低血糖療法:應用此療法後,患者自覺症狀改善很快,尤其是 對於消化系統的症狀、衰弱狀態、睡眠障礙和焦慮情緒的患者療效較好。百方法是每晨空腹,皮下注射4~20單位的胰島素,以達低血糖為度,3~4 小時後口服糖水終止治療。每周6次,30~40次為一個療程。
(2)針灸和中葯:可應用一般的針療、耳針、梅花針和中草葯治療,如養血安度神丸,酸棗仁湯等。
(3)抗焦慮葯:對失眠者,可交替應用以下安眠劑,佳樂定0.4~0.8mg,或氯硝安定2~4mg,每晚睡前服。
(4)其他:對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者,可應用谷維素10~20mg,每日3次。恆溫水浴對促進睡眠療效很好,輕微的體力勞動或體育療法,氣功和太極拳均是有效的。
神經衰弱的本質是一種功能性疾病,所以是可專以治好的。有人認為患了神經衰弱就得休息療養。剛入院治療時見效,但是再往下住,症狀又全部出現,仍覺四肢無力,頭痛,失眠等。在休養過程中,有的為了保護腦子而不敢看書報,實際不然,腦子不用會漸漸的廢退,不但不能因休養使其精神健屬康起來,反而會使自己的工作能力逐漸下降。神經衰弱治療應以心理治療為主,同時輔以葯物、物理療法。
6、葯品和保健品的區別
葯品和保健品的區別
2008年08月25日
星期一
13:35
葯品是用於疾病的治療、診斷和預防的。葯品的作用就是治病救人,它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保健品顧名思義,就是用來保健和輔助治療用的。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有的產品如維生素、礦物質元素類產品有的是葯品,有的卻是保健品。那麼,應該如何看待同一產品的葯品和保健品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區別:
1.
定義不同
葯品的定義:具有葯品人基本特徵(葯品有選擇性、適應症、不適應症、禁忌症、毒副反應)。葯品有劑量、療效、療程及用葯注意事項的限制,並應在醫生監督指導下使用;葯品是用於疾病的治療、診斷和預防的。葯品的作用是治病救人,它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使用對象是病人。//
保健品的定義:衛生部《
保健食品管理辦法
》規定:保健品是指表明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食品。
2.
原料不同
葯品的選材多以化學合成元素為主。//
保健品的選材一般以天然植物為材料,不以化學合成為主料。
3.
適用人群
葯品:適用范圍比較狹窄,只適宜疾病類人群服用。//
保健品:適用范圍比較全面,
適宜市中心各類
人群服用。
4.
葯品的生產及其配方的組成、生產能力和技術條件都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嚴格審查並通過葯理、病理和病毒的嚴格檢查和多年的臨床觀察,經過有關部門鑒定批准後,方可投入市場。而保健品只是用來保健和輔助治療用的。不須經過醫院臨床實驗等便可投入市場。這樣,屬於葯品的必然具有確切的療效和適應症,不良反應明確。而屬於食品的則沒有這個過程,沒有明確的治療作用。
5.
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不同。作為葯品維生素類產品(葯字型大小),必須在制葯廠生產,而國家葯品食品監督管理局對制葯廠的葯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求是很高的,比如空氣的清潔度,無菌的標准,原料的質量等,目前,要求所有的制葯都要達到GMP標准(葯品生產質量規范);而作為食品的維生素類產品(食字型大小),則可以在食品廠生產,其生產過程的標准要比葯品的生產標准低。
6.
療效方面的區別。作為葯品,一定經過大量的臨床驗證,並通過國家葯品食品監督管理局審查批准,有嚴格的適應症,可以用來治療疾病有一定療效;而作為食品的保健品,則沒有治療的作用,不需要經過臨床驗證,僅僅檢驗污染物、細菌等衛生指標,合格就可以上市銷售。
7.
說明書和廣告宣傳不同。作為葯品,一定要經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詳細的使用說明書,適應症、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十分嚴謹;而作為食品的保健品的說明書不會有這樣詳細、嚴格,尤其是保健食品的廣告宣傳任意性很大,有很多空子可鑽,消費者容易被誤導。
所以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為了確保安全,最好選擇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SFDA)批準的標有「OTC」(非處方葯)字樣的葯品,在購買時看看是否附有詳細說明書。因為國家食品和葯品監督管理局明文規定葯品劑量、用法和儲藏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不可缺的。在服用屬於葯品(葯字型大小)的保健品前必須仔細閱讀說明書,要按推薦劑量服用,不要超劑量服用。盲目服用混淆於普通食品中的高劑量保健品很容易導致過量使用引起不良反應,所以選用產品必須慎之又慎,決不能掉以輕心。
以上內容來源
http://hi.baidu.com/217666883/blog/item/54fb8d124ea3a4866438dbb4.html
7、保健品和葯品的主要區別是哪些保健品到底能不能治病
顧名思義。葯品是用來治病的,而保健品是用來保健的,這點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現在有個別保健品經營企業,為了擴大銷售,人為誇大保健品的功能,甚至說有葯品的治療功效,這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也是國家葯品監督部門、衛生部門重點打擊的對象。大家都知道,保健品就是對健康人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決不可能有治療的功效,這也是其沒有被批准為葯品,而是保健品的最主要原因。但是,還是有些不理智、不理解的患者只看其廣告宣傳達室,不惜重金購買,結果對自己的病症沒有起到明顯的效果。
葯品和保健品最大的區別在於:
1、葯品是治病的,有具體的療效;而保健品是食品,只具有保健功能,並標明:不能替代葯品。
2、葯品要不得過國家葯監部門嚴格審批,首先是審批組方是否科學,其次要經過至少三年的臨床驗證,確切療效後方可。而保健品只是衛生防疫部門批準的。
3、國家已嚴格了葯品的審批,取消了葯健字型大小產品,對於不能通過臨床的全部視為保健食品。
4、葯品必須通過專業部門如葯檢所的檢驗合格方可上市,保健品則不需要。
5、國家嚴格規定保健品不能談論任何療效,即不能治病。
6、葯品都有「葯准字型大小」,而保健品則沒有。
你明白了嗎?最好不要服用一些不太正規廠家生產的保健品,否則不單起步到保健的作用,反而對人的身體有害。
8、葯品的自我葯療是什麼意思?
自我葯療是指,在沒有醫生或其他醫務工作者指導下,恰當地使用OTC葯品,專用以緩解輕度的短屬期的症狀及不適,或者用以治療輕微的疾病。
自我葯療的概念已被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所確認,我國政府也正在將其納入衛生保健體系。
自我葯療主要是指使用OTC葯品。OTC葯品是由國家依據法定程序遴選、審批發布的,被認為是安全性的葯品。我國第一批OTC葯品就有165個品種的西葯、160個品種的中成葯。其中,每個品種含有不同的劑型。這些劑型大多是口服和外用的常用劑型。
OTC葯品適用的病症(如頭痛、咽痛),消費者通常都能自我辨別,服葯後也能自我了解是否得到了緩解。這類葯品的有關主要信息都十分詳細地記錄在標簽和說明書上,並且通俗易懂。
若自我診斷不明,可向醫院葯房或葯店的執行葯師咨詢,或查詢有關OTC葯品的說明和使用手冊。此種情況下,切不可過早服用自以為對症的葯物,以免症狀緩解或消失後,掩蓋病情,而疾病卻潛在地發展惡化,甚至釀成嚴重後果。
凡需使用處方葯葯療的疾病不應該進行自我診斷和評估。
服用中、西葯自我葯療,其關鍵是要對因、對症、用量合理。
9、葯品和保健葯有什麼區別
葯品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化學原料葯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葯品、放射性葯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葯品等。
保健食品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保健品,適用於特定人群的保健作用。保健品不能代替葯品。
保健食品俗稱保健品,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所以在產品的宣傳上,也不能出現有效率、成功率、等相關的詞語。
葯品和保健品的批准文號也有不同:
葯品在包裝上一定能夠看到批准文號:「國葯准字H(或Z.S.J.B.F)+8位數字」,它的意思是國家葯監局批准生產、上市銷售的葯品,H字母代表化學葯品、Z中成葯、S生物製品、 J進口葯品國內分包裝、B具有輔助治療作用的葯品、 F葯用輔料。
如果包裝上沒有「國葯准字」批准文號,肯定不是葯品,如果有「國葯准字」你登陸國家葯監局數據查詢,輸入葯品名稱或「國葯准字」後面的字母和8數字,查不到的也是假葯。
保健品在包裝上一定能夠看到國家葯監局的批准文號:國食健字G(J)+年號+流水號,字母G指國產J指進口。或衛生部的批准文號:衛食健字(衛食健進字)+年號+流水號。 並且規定在包裝或標簽上方必須標有保健品的特殊標識:「藍帽子」,一個類似藍帽子的圖案,下面有保健食品四個字,保健食品四個字下面是批准文號。沒有藍帽子和保健品批准文號的就是假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