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褥期保健有哪些?
由於產婦分娩後,臟腑功能暫時失調,身體虛弱,抵抗力弱,故必須加強產婦在產褥知期的養生保健。這正如中醫一些婦科專家所指出的,婦女在產後,常因分娩用力而損傷正氣,胎兒娩出之時出血,或因產創流血,以致氣血兩虛,真元大損,營衛失調,腠理空疏。這種情況有人形容為「產後一盆冰」,」產後百節空虛」。意思是說,由於產後氣血虛弱,營血不足,肌肉、骨骼、關節得不到氣血充分的溫煦滋養,以致發生麻木酸痛;產後陽道氣受傷,機體得不到足夠的陽氣溫煦,而感到畏寒、肢冷、怕風等症狀。另一方面,由於陽氣虛弱,臟腑、器官功能相應減弱,抵抗力低下,容易產生多種虛寒症。總之,「產後一盆冰」,內是指產婦陽氣虛弱,可致渾身寒冷;「產後百節空虛」,是指由於妊娠和分娩損傷,而使全身關節鬆弛、空虛。
有鑒於此,若產婦保養失宜,或產後下床勞累過早,或久視、久行、久坐、久言、久聽,皆耗氣血,勞傷筋骨。若七情過極,如悲哀、憂愁、思慮、惱容怒、恐懼過度等,皆可引起氣血紊亂,而發生各種產後疾病。那麼產後又如何保養呢?
2、女性產褥期保健的要點主要有哪些
產婦產褥期保健要點:
(一)預防產後出血。產後出血是引起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必須加強防治。產後出血時,應迅速查明原因,及時作出處理。
(二)產褥期衛生指導。為了預防感染和有利於康復,產後休養環境要做到安靜、舒適,室內保持清潔、空氣流通,防止過多的探視。室溫亦需合理調節。產婦要注意個人衛生,堅持刷牙、洗手、勤洗澡、勤更衣褲,特別要保持外陰部清潔。產後康復操有利於產婦恢復精力和消除疲勞,亦有利於恢復盆底和腹部肌肉的功能。產婦還需注意大、小便通暢。
(三)心理保健,以防治產後心理障礙 產褥期的心理保健很重要。近年的報導,產婦中50%-70%會發生產母郁悶,這是指從開始分娩至產褥第7天內出現的一過性哭泣或憂郁狀態,其特徵是:處於輕快心情的產婦,憑一時激動即可淚流不止,病程短暫,一般24小時內即可恢復如常。產後抑鬱的發病率在3.5%-33%之間,常出現在產褥第三周內或其後,抑鬱的內容往往以關於嬰兒或丈夫事為主,自責自罪,有自殺企圖並有他殺的念頭。產褥期產婦的心理障礙,原因是多方面的,與分娩後體內內環境發生調整,性激素的比例重新調配以及家庭關系、環境因素等都可能有關,做好產褥早期產婦的心理適應工作非常必要。
(四)母乳喂養指導 現在各醫院都在孕期對母親進行母乳喂養教育。產後半小時內即開始早吸吮,並實行產後母嬰同室,按需喂哺,為母乳喂養的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在產褥期內仍需不斷地給產婦以鼓勵、支持和指導,使她們能至少堅持純母乳喂養4-6月。指導的重點:①母乳喂養的技巧。注意嬰兒與母親乳頭的正確含接即嬰兒將乳暈的大部分含入口中將乳頭乳暈形成一「長奶頭」,吸吮時嬰兒的舌頭捲住「奶頭」,齒齦壓迫乳竇。②注意正確的哺乳體位即母親放鬆、舒適,嬰兒頭和身體呈直線,面向乳房,鼻子對著乳頭,身體緊貼母親,下頜貼乳房。③學會觀察和判斷嬰兒吸吮是否正確;④學會擠奶。
(五)產後檢查和計劃生育指導。產後42天,對母嬰都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產後檢查正常,可恢復夫婦間的性生活。產後排卵功能的恢復,往往難以預料,也可能發生在哺乳期閉經復潮前,因此必須落實避孕措施,避免意外妊娠,對母嬰都不利。
3、產褥期的衛生講的是什麼?
婦女懷孕後全身與生殖器官所產生的變化在產後逐漸恢復正常,這一段時間大約需要6 個星期,稱為產褥期,俗稱「月子」。此時產婦身體抵抗力較差,加上產後子宮內胎盤剝離後留下了創面,更容易得病。因此產褥期應注意下列幾方面。
(1)一般順產的產婦在產後2 ~ 3 天就可起床適當活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但也應當注意休息,避免做重體力勞動,防止以後發生子宮脫垂或腰酸背痛。
(2)產褥期產婦的外陰清潔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產後子宮腔內有血性分泌物自陰道排出,稱為「惡露」,開始時色鮮紅,量中等,數天後色變淡,雖也逐漸減少,一般持續一個月左右。因此每天要洗外陰1 ~ 2 次,產後的月經帶也要勤換、勤洗,月經紙最好在日光下曬2 ~ 3 天後再使用,防止細菌進入陰道。
(3)產婦的個人衛生也應當注意,那些在「月子」里不能梳頭、不能刷牙的舊習慣應當破除。產婦一般出汗較多,必須勤換衣衫,勤擦身,注意清潔,防止感冒。當產婦出汗過多時,可內服中葯如糯稻根一兩,淮小麥四錢,紅棗十隻。每日1 帖,連服3 ~ 4 帖,可減少出汗。
(4)室內空氣一定要流通,尤其是夏天更不應該門窗緊閉,以致發生中暑。
4、孕婦產褥期的保健方法有哪些?
(1)要注意衛生。特別是會陰部及乳房的清潔衛生。每copy天用稀釋1:2000新潔爾滅液清洗外陰,保護會陰及傷口的清潔,勤換無菌衛生巾。保護乳房及乳頭的清潔,哺乳前後要清洗,哺乳後將余奶吸空,清洗完畢敷以清潔毛巾及胸罩,以免患乳腺炎。產褥期應照常梳洗、刷牙百,可擦浴,勿行盆浴。
(2)要有合理、豐富的營養。產褥婦除自身需要恢復外,還有哺喂嬰兒的重任,因此應當提供豐富、合理的飲食。每日維持熱量10460千焦左右。以蛋白質、糖、鈣、鐵、維生素豐富的食品為主,如雞、魚、排骨、牛肉、蔬菜、粥、米飯,多喝魚湯或肉湯(去脂),每日進食5~6次。
(3)要休息與鍛度煉相結合。產褥期除晚間睡眠8~9小時外,白天應有2小時的午睡。正常分娩後應鼓勵產婦早下地,對體力恢復有益。此外,每天鍛煉1~2次,每次10~15分鍾。
5、產褥期如何衛生保健?
產褥期是醫學名詞,指女性產後身體的恢復期。女性在分娩後,子宮、產道等各個部位的創傷面積比較大,往往需要長時間來慢慢調養,這個期間就稱為產褥期。
產褥期女性調整恢復的時間為42-56天,此期間應以休息為主,避免幅度過大的肢體活動,特別是分娩後15天內最好進行卧床休息,做好身體調養,以幫助全身器官的盡快恢復。
產褥期護理與保健要注意以下方法:
1、注意產後外陰清潔
外陰的清潔是產後清潔不可忽視的一點。外陰清潔並不是說每天清洗,一周進行兩次外陰清潔就可以了。選擇洗液時,要注意安全性,防止產後陰道感染。
2、室內溫度需把控
分娩後,產婦毛孔和骨縫張開,易遭風寒,產褥期最好不要對著空調直吹。同時也要注意產後洗澡。產後洗澡水溫控制在37度左右為宜,不要過熱,不要泡澡,時間不宜過長,洗後要注意及時擦乾,冬天的時候更需要注意保暖。
3、母乳喂養更有利
無論是在在產前、產後都要注意乳頭、乳房的保養。有些產婦乳頭凹陷,在孕期時注意往外拉,有助於哺乳。此外,產後母乳,不僅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更有助於產後子宮的恢復,最好進行母乳喂養。
4、產褥期進補要適當
產褥期女性身體比較虛弱,為了哺乳和體能恢復需要適當進補。一些早產媽媽可適當補鈣,這樣不僅可以彌補早產兒存在的一些先天不足,還可以補充產後身體內輕微的鈣流失。但需注意進補適當、科學、合理,最好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
5、高齡產婦更需謹慎產褥期
20至35歲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一般情況下,高齡產婦比適齡產婦在產褥期患病的幾率大,容易出現妊娠性高血壓等疾病。產婦在產褥期要進行檢查,並積極治療,防止出現終身患病的風險。
6、產褥期的分期及定義
排除產褥症。產褥感染產褥感染是指產褥期生殖遭受致病菌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變化。由於分娩,破壞了機體正常防禦機制,並且產婦抵抗力降低,致生殖道被內源性或外源性細菌所感染,其中厭氧鏈球菌和桿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輕者炎症局限在生殖道局部,重者引起膿毒血症、敗血症,危及產婦生命。在引起產婦死亡的原因中;產褥感染居第3位,其發病率約為1%-7.2%。由於抗生素的早期應用,嚴重的產褥感染已很少見。中醫稱本病為「產後發熱、產後惡霹不絕」。產褥感染症的相關知識[臨床表現]主要症狀是發熱。急性外陰、陰道、宮頸炎時可見外陰傷口腫痛,不癒合,若已成膿,可有膿液流出;陰道灼熱疼痛,白帶量多,呈膿性。急性盆腔炎時出現下腹疼痛拒按,自帶多,呈膿性,或惡露不斷,臭穢。嚴重者可見寒戰、高熱、頭痛、嘔吐、腹脹、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明顯。炎性滲出積聚於子宮直腸陷凹處,則出現肛門墜脹,里急後重。若形成下肢血桂性靜脈炎,可見下肢疼痛,水腫,皮膚發白,局部靜脈壓痛或硬索狀,弛張熱。脫落的細菌栓子引起膿毒血症,可伴見肺部、腎臟或關節膿腫。最後形成敗血症,患者持續高熱、寒戰,全身中毒症狀明顯,譫妄、昏迷、甚至休克。[診斷]1.典型症狀。2.婦科檢查:外陰傷口紅腫,或形成膿腫。陰道黏膜及宮頸充血,有較多膿性分泌物。炎症侵及盆腔時,子宮活動受限有壓痛,宮旁片狀增厚、壓痛,或形成「冰凍骨盆」。有膿腫形成時,可觸及邊界不清的囊性腫物,不活動,壓痛明顯。3.化驗血常規: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4.血液及官腔分泌物細菌培養以確定病原茁。[治療]1,西醫葯治療(1)抗生京治療:同急性盆腔炎治療。(2)對症治療;外陰傷口縫合感染者,應提早拆線,局部換葯。子宮內膜、子宮肌炎時,使用宮縮劑,防止炎症擴散。胎盤殘留者,應控制感染後清除官腔殘留物。1.中醫葯治療(1)感染邪毒:發熱惡寒,或寒戰高熱,腹痛拒按,惡露臭穢如敗醬,心煩口乾,舌質紅、苔黃,脈數有力。治法:清熱解毒,涼血化淤。方葯:蒲公英、地丁、金銀花、連翹、敗醬草、赤芍、丹皮各15克,益母草20克,生甘草6克。中成葯:三黃丸。(2)熱塞成膿:高熱不退,外陰或盆腔有膿腫形成,疼痛拒按,惡露臭穢,口乾,尿赤便於,舌質紅,苔薄黃而干,脈滑數。治法:清熱解毒,化淤排膿。方葯:金銀花、天花粉、赤芍、穿山甲各15克,制乳香、制沒葯、皂刺、白芷、當歸尾、貝母各10克,生甘草6克。中成葯:水牛角解毒丸。(3)熱人營血、熱陷心包證:治療參見急性盆腔炎。[預防與調養]1.產時嚴格無菌操作。2.產後注意衛生,嚴禁房事。3.有感染可能者,預防性應用抗生素。4.發熱期間應多飲水,進食易消化食物。坐卧位,以利惡露的排出和炎症的局限。
7、產褥期處理及保健原則是什麼?
(1)產褥期處理
產後2 小時內的處理:產後2 小時內極易發生嚴重並發症,故應在產房嚴密觀察產婦。產後1小時:可讓產婦進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後可進普通飲食。小便與大便:應鼓勵產婦盡早自解小便,產後4小時即應讓產婦排尿。應預防產後便秘。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每日應在同一時間排尿後手測宮底高度,以了解子宮逐日復舊過程。每日應觀察惡露數量、顏色及氣味。若子宮復舊不全,惡露增多、色紅且持續時間延長,應給予子宮收縮劑。會陰處理:擦洗外陰,每日2 ~ 3 次。乳房護理:推薦母乳喂養,正確指導哺乳。哺乳期以10 個月至1 年為宜。產婦因病不能哺乳,應盡早退奶。其方法有:大劑量雌激素抑制垂體催乳激素的分泌而退奶,但必須在分娩後24 小時內盡早開始用,常用己烯雌酚5mg,每日3 次,連服3 日,或苯甲酸雌二醇4mg,肌內注射,每日1次,連用3 日;生麥芽60 ~ 90g,水煎當茶飲,每日1 劑,連服3 ~ 5 日;溴隱亭2.5mg,每日2 次,早晚與食物共服,連用14 日。乳頭皸裂嚴重者應停止哺乳。(2)產褥期保健
適當活動及做產後健身操:經陰道自然分娩的產婦,應於產後6 ~ 12 小時內起床稍活動,於產後第2 日可在室內隨意走動。行會陰側切或行剖宮產的產婦,可推遲至產後第3 日起床稍活動,待拆線後也應做產後健身操。產後健身操應包括能增強腹肌張力的抬腿、仰卧起坐動作和能鍛煉骨盆底肌及筋膜的縮肛動作。產後2 周時開始做胸膝卧位,以預防或糾正子宮後傾。計劃生育指導:產褥期內禁忌性交。於產後42 日起應採取避孕措施,原則是哺乳者以工具避孕為宜,不哺乳者可選用葯物避孕。產後檢查:包括產後訪視和產後健康檢查。產後訪視至少3 次,第一次在產婦出院後3 日內,第二次在產後14 日,第三次在產後28日,產婦應於產後42 日去醫院做產後健康檢查。
8、產褥期保健措施?
產褥期指產婦自胎盤娩出到全身器官逐漸恢復的時期。通常需6~八周時間。做好產褥期保健,對保證母嬰健康非常重要。
①注意陰道出血量及惡露,發現異常情況立即查找原因,及時處理。產後宮縮疼痛通常不需處理,如影響休息,可適量助服止痛片或行針灸等。
②保護乳房。母乳是嬰兒最好的天然營養品,哺乳能促進子宮的復舊和正常體型的恢復,因此要提倡母乳喂養。嬰兒出生後半小時內在母嬰接觸的同時,嬰兒開始吸吮母親乳頭,每次哺乳都要吸吮干凈。一旦發現乳頭破裂,應在哺乳間隔時暴露乳頭,哺乳結束時,在乳頭上留一滴奶,以促進破裂皮膚的癒合。產後3~4天,乳房膨脹、變硬、疼痛、發燒等,應將乳房托起,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用熱毛巾敷,輕輕按摩,直至乳房變軟,腺管通暢為止。如乳頭平、凹陷,可用手或負壓吸引器經常往外牽拉。
③母乳喂養。母親樹立母乳喂養的信心是母乳喂養成功的關鍵。應做到母嬰同室,按需哺乳;哺乳姿勢要正確,乳暈含進乳兒口內,乳房不要阻礙嬰兒鼻孔。哺乳後將嬰兒立起抱好,輕拍後背,以防胃中脹氣。
④注意飲食營養。產褥期的飲食應為高蛋白的平衡膳食。不要增加脂肪的攝入量,最好食用植物油。主食不應過於精細,應粗細糧搭配。多食蔬菜、水果、蜂蜜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粗纖維的食物。為了促進乳汁的分泌,可多食湯菜,如雞湯、鱸魚湯、梭魚湯、豬蹄湯、海帶湯等,不宜飲酒或吃辛辣和過於油膩的食物。
⑤保持大便暢通。產後早下床活動,多喝水,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蔬菜,並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⑥居住環境應舒適、整潔、安靜、空氣新鮮、光線柔和,室內理想溫度為22~25度,相對濕度為50%~60%,可定時開窗通風換氣,產婦和嬰兒要避開窗口。
⑦保持清潔衛生。產婦的被褥要整潔、松軟,衣著要寬松、輕便,內衣內褲要經常更換,飯前便後、哺乳前要洗手,每天用溫開水擦浴、沖外陰。
⑧適度休息與活動。產後卧床休息24小時後可以起床活動,並逐漸加大活動量或做產褥保健操,可促進子宮復舊、腹部及骨盆肌肉張力恢復、增進食慾,對防止尿失禁、膀胱、直腸膨出及子宮脫垂有重要作用。
⑨產後訪視和健康檢查。產婦在產後28天和產後42天,應帶嬰兒一道去醫院進行健康檢查。如在產褥期發生產褥感染、破傷風、晚期產後出血、產褥中署、產後抑鬱症等疾病,應及時到醫院治療,不可延誤病情。
④性生活與計劃生育。為了產婦的身心健康,產後二個月內應禁止性生活,以免發生產褥期感染。不論是否哺乳,只要開始恢復性生活,就應及時採取避孕措施。因產後婦女卵巢恢復排卵功能是在月經來潮之前,所以同房時倘若不採取避孕措施,很容易懷孕,而此時子宮充血、柔軟,一旦做人工流產,極易造成子宮穿孔。如產後哺乳,應選用工具避孕;不哺乳也可選用口服避孕葯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