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循證醫學
循證醫學通常的定義是,應用最多的有關信息,最佳的證據,通過謹慎明確和明智的確認和評估,做出醫學決策的實踐活動。
從臨床醫學的角度來說,"循證醫學",可以理解為一種"醫學觀",其核心內容是醫生對患者建議或實施任何診斷,治療,如拍x片治療,如開某種降壓葯或預防保健,每年做一次婦科檢查措施,都要盡可能基於可靠的證據,證明這種措施確實對患者有益,並且盡可能,有較好的成本_效益比,目前公認為最可靠的證據是來自於隨機對照實驗的證據,目前循證醫學的代表性成果,是大量的"臨床指南"的制定和實施。
傳統醫學較少考慮衛生經濟學,循證醫學將成本_效果分析,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列入,要求對現有眾多診斷,治療或其他干預措施和臨床決策採用客觀的證據,以衛生經濟評估,以盡可能少的成本投入滿足醫療衛生保健需求,使衛生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和利用。
2、14年醫改制訂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政策措施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新醫改政策導讀》題庫及答案
淄博市博山壽春堂中醫診所整理
1.智慧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錯誤)
2.我國現有公共衛生人力資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人員過多(錯誤)
3.在當今醫療服務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在其掌握信息優勢的情況下,思想上是傾向於保守秘密(錯誤)
4.世界衛生組織對基本葯物的定義是:滿足全部群眾的衛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時候均有足夠的數量和適宜的劑型,其價格是個人和社區能夠承受得起的葯品(錯誤)
5.新的醫改方案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西醫作用,但並未提及中醫葯(錯誤)
6.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立足國情,建立中國特色醫葯衛生體制(正確)
7.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所提供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不屬於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錯誤)
8.衛生醫療服務是實行中央集權制還是分權制,理論界不存在爭議(錯誤)
9.惠民醫院不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而是長期存在的(錯誤)
10.生命科學進展及基因技術的運用、克隆技術、安樂死、生物物種資源保護等有立法規范。(錯誤)
11.地方政府要按照本意見和實施方案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有效措施,精心組織,有序推進改革進程,確保改革成果惠及部分人民群眾(錯誤斷)
12.謹遵「先行試點,逐步推進」的原則來積極推廣新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一些重大政策(正確)
13.醫療改革方案只是完成了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方面的戰略規劃和相關配套措施,它只是從體制、政策、資源等方面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提供了行政手段,但是這並不等於從根本上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更不等於能徹底實現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目標(正確)
14.理論上說,新的醫療改革方案如果實施,會起到促進居民消費的作用(正確)
15.在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工作中,國家發改委下達200億元資金,確定了568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項目;全國對口支援工作全面開展;各省、區、市已落實對鄉村醫生的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正確)
16.國外發達國家醫葯行業協會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想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首先要避免成為完全獨立於政府的非政府組織(正確)
17.目前,我國醫療衛生人才的流動基本上是雙向的(錯誤)
18.所謂「以葯養醫」,也就是在政府財政投入不足的情況下,醫院通過減少開支增加醫院自身收入,以彌補其財政投入不足所需的運營和發展費用(判錯誤)
19.我國衛生資源分布稍微不均衡(錯誤)
20.醫改績效評價體系確定風險保護指標有3個: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災難性衛生支出發生率、因就醫花費致貧率(正確)
21.新醫療體制改革將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營利性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放開(正確)
22.衛生部門提出「萬名醫師支持農村衛生工程」,無疑對緩解農村的「缺醫少葯」有根本性的作用(錯誤)
23.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葯物,其他各類醫療機構也要將基本葯物作為首選葯物並確定使用比例(正確)
24.中國內地從1992年起開始制定基本葯物目錄並且每隔三年調整一次(錯誤)
25.新的醫改方案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西醫作用,但並未提及中醫葯(錯誤)
26.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立足國情,建立中國特色醫葯衛生體制(正確)
27.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所提供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不屬於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錯誤)
28.衛生醫療服務是實行中央集權制還是分權制,理論界不存在爭議(錯誤)
29.大量疾病發生與蔓延是「看病難、看病貴」的真正原因(錯誤)
30.醫葯價格制定要有利於激發企業和醫療機構提高創新能力和動力(正確)
31.我國不適用國家和省級經辦機構通過葯品生產商、供應商的談判,將專利葯、高昂費用葯品價格協商到保險基金和患者可以承擔的范圍,對價格有一定的掌控權,逐步嘗試與供應商就費用高昂的醫用器材、一次性醫用耗材等的價格談判(錯誤)
32.從衛生系統來看,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不是關鍵的問題(錯誤)
33.堅持統籌兼顧,著重解決當前突出問題(錯誤)
34.隨著現代健康觀和醫學模式的改變,健康保障模式正逐漸被醫療保障模式取代(錯誤)
35.國家制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從2010年起,逐步向城鄉居民統一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錯誤)
36.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所提供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不屬於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錯誤)
二、單選題
1.新的醫療改革方案力圖改變過去市場化取向的改革路線,逐步建立和完善由(A)資助的公共衛生醫療體系,切實降低居民在醫療衛生方面的支出(單選)A國家
2.(A)對困難人群參保及其難以負擔的醫療費用提供補助,保證了醫療保障底線(單選)A城鄉醫療救助制度
3.根據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基本醫療衛生保健制度就是一種(D)(單選)D由政府組織,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按成本收費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健康保障制度
4.公共衛生屬於(B)(單選)B公共產品
5.醫療衛生事業的根本屬性是(A)(單選)A公益性
6.社區醫院的理想狀態是,擁有更多的(D),能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需求(單選)D全科醫師
7.(C)年10月1日,我國的特殊葯品監控系統正式開通,目前全國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實現了實時監控(單選)C2007
8.1978年至2006年,隨著市場化的不斷演進,政府衛生投入絕對額逐年增多,政府投入占總的衛生費用的比重在(D)(單選)D下降
9.2005年7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媒體發布關於醫改的研究報告稱,中國醫改總體上不成功,其症結是近二十年來醫療服務逐漸(A)(單選)A市場化、商品化
10.下列不屬於當前我國醫療保障中政府責任缺失的表現的是(C)(單選)C政府承擔了過少的行政責任,阻礙了市場責任機製作用的發揮
11.基本醫療衛生保健制度的主要內容是,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導,以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為載體,以全體城鄉居民為對象,以適宜技術和基本葯物為手段,免費為群眾提供預防保健服務和(A)為群眾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單選)A按成本收費
12.加大醫葯衛生執法力度的基礎是(A)(單選)
A法律法規的制定
13.新醫改方案還強調了建立信息公開制度,這將吸引(C)對於政府部門和醫療體系的監管(單選)C全社會
14.所謂「以葯養醫」,也就是在政府財政投入不足的情況下,醫院通過(C)增加醫院自身收入,以彌補其財政投入不足所需的運營和發展費用(單選)C提高葯品價格
15.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主要覆蓋包括老人和孩子在內的(D)(單選)D全體人員
16.醫療衛生的監管首先要完善(B)建設(單選)B衛生法制
17.民眾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的前提和目標都是(D),我們只有站在這個高度,才能真正讀懂醫療改革的真正涵義(單選)D人們少得病
18.政府衛生投入是指各級政府用於衛生保健事業的(C)(單選)C財政預算撥款
19.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醫葯衛生科技創新機制和人才保障機制,推進醫葯衛生科技進步。就要以(C)作為國家科技發展的重點(單選)C醫葯衛生科技創新
20.市場的運行必須以(B)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單選)B消費
21.醫療衛生事業的根本屬性是(A)(單選)A公益性
22.社區醫院的理想狀態是,擁有更多的(D),能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需求(單選)D全科醫師
23.(C)年10月1日,我國的特殊葯品監控系統正式開通,目前全國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實現了實時監控(單選)C2007
241978年至2006年,隨著市場化的不斷演進,政府衛生投入絕對額逐年增多,政府投入占總的衛生費用的比重在(D)(單選)D下降
25.2004年,衛生部公布《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的報告顯示:中國內地城市沒有任何醫療保險的人口約占(C)(單選)C40%
26.我國現有公共衛生人力資源配置水平僅相當於美國的22.6%和俄羅斯的15.2%,現有人力資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B)(單選)B人員素質過低
27.到(C)年,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醫葯價格形成機制和完善的醫葯價格管理體系。(單選)C2020
28.財政用於醫療服務的補助從主要補助供方向主要補助需方轉變,用於公共衛生服務的補助要恢復原有的(C)機制(單選)C供方與需方共同主導
30.我國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是(D),承擔著預防、醫療、保健、健康教育、康復、計劃生育等職能,是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主體,對改善居民健康狀況具有重要作用(單選)D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31.在全國衛生總費用的支出當中,用於醫療費用支出的比重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一直高居(B)以上,造成疾病預防、公共衛生服務等環節則因資金、人才的缺乏而機構萎縮(單選)B80%
32.從世界各國衛生支出占財政支出和GDP的比重來看,隨著經濟發展和財政支出的增長,衛生支出占財政支出和GDP的比重應該是(C)的(單選)C逐步上升
33.「看病難、看病貴」的真正原因是(c)(單選)
C大量疾病發生與蔓延
34.新的醫療改革方案力圖改變過去市場化取向的改革路線,逐步建立和完善由()資助的公共衛生醫療體系,切實降低居民在醫療衛生方面的支出(單選A)A國家
三、多選題
1.除了國家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為公共衛生服務機構的人員經費、發展建設和業務提供全額經費保障,通過(BC)也將降低葯品的價格。(多選)
B規范葯品采購,堅決治理醫葯購銷中的商業賄賂
C加強葯品不良反應監測,建立葯品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
2.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要做到(ABCD)(多選)A強化政府責任,加大財政投入B深化體制改革,完善運行機制C明確有關政策,加快人才培養D建立信息平台,加強長效管理
3.國外醫療衛生事業出現的問題主要有(ABCD)(多選)A醫療費用急劇增長,醫療費用增長的速度快過經濟發展的速度,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越來越高B衛生資源分布不合理C衛生資源利用效率不高D醫療服務質量不如人意
4.針對我國醫療體制的現狀,政府至少應該扮演重要角色是(ABCD)(多選)
A充當保險者,建立普遍覆蓋的醫療保障體系
B充當購買者,約束醫療服務的費用
C充當規劃者,建立健全初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D充當監管者,抑制醫療服務中的市場失靈
5.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前提是信息系統的(BD)(多選)B高效D快速
6.國家將逐步解決「以葯養醫」問題,公立醫院必須強化內部管理,可從()方面,構建規范高效的運行機制(多選)(ABCD)
A建立規范的組織架構,合理科學地定編定崗
B建立質量標准,構建質量管理體系
C改進工作流程,構建優質服務體系
D推行全成本核算,建立以成本控制為核心的經濟運行系
7基本醫療衛生保健制度的主要內容是(ABCD)免費為群眾提供預防保健服務和按成本收費為群眾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多選)A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導B以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為載體C以全體城鄉居民為對象D以適宜技術和基本葯物為手段
8.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人們對公共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政府的工作重心應該逐步從經濟工作轉移到(BC)的方向上來,建立公共服務型的政府(多選)B提供公共服務C著重進行社會發展
9.為(AC),為(D),衛生部委託統計信息中心制訂了《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監測與評價方案》(多選)
A實時了解醫改階段性成果
B保障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條件
C及時發現改革中的問題
D決策部門調整和完善政策措施提供循證依據
A充當保險者,建立普遍覆蓋的醫療保障體系
10.針對我國醫療體制的現狀,政府至少應該扮演重要角色是(ABCD)(多選)A充當保險者,建立普遍覆蓋的醫療保障體系B充當購買者,約束醫療服務的費用C充當規劃者,建立健全初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D充當監管者,抑制醫療服務中的市場失靈
11.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前提是信息系統的(BD)(多選)B高效D快速
12.國家將逐步解決「以葯養醫」問題,公立醫院必須強化內部管理,可從()方面,構建規范高效的運行機制(多選)(ABCD)A建立規范的組織架構,合理科學地定編定崗B建立質量標准,構建質量管理體系C改進工作流程,構建優質服務體系D推行全成本核算,建立以成本控制為核心的經濟運行體系
13.衛生部部長高強指出:為中國的城鄉居民建立起一個公平享有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使每一個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這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ABCD)(多選)A認真制定衛生發展規劃
B大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C逐年加大政府衛生投入D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
14.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組織方式與投入方式的問題表現在(ABCD)(多選)A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本身條塊分割B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缺乏整體協作C臨床醫療與預防保健被割裂D現行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投入方式效率偏低
15.農村公共衛生籌資方面的問題主要是(ABCD)(多選)A政府投資不足B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被迫創收C地區間差異較大D結構不合理、重硬體輕軟體
16.湖北省醫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主要表現在哪幾個個方面(ABD)(多選)A醫改工作全面展開B經過努力,部分醫改年度工作任務已經完成D推進醫改工作的良好環境初步形成
17.我國葯品監管突出的問題有(ABCD)(多選)A葯品安全意識有待強化B葯品監管體制不夠完善
C我國葯品監管力度有待加強D葯品監管隊伍尚顯年輕
18.醫療信息化在具體操作層面,以下幾方面應為著重解決的問題(ABC)(多選)A從國家層面出發,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意見》為指引,盡快出台國家醫療衛生信息模型B出台醫學數據交換標准C以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以生命周期為主線、以數據中心為載體、以地市一級為單位,構建全民健康信息化保障體19.衛生部部長高強指出:為中國的城鄉居民建立起一個公平享有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使每一個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這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ABCD)(多選)A認真制定衛生發展規劃B大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C逐年加大政府衛生投入D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
20.完善我國公立醫院管理體制的對策有(CD)(多選)
C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建立與公立醫院之間的新型監管關系D調整公立醫院在現行醫療服務體系中所佔的比重,形成多元化競爭主體
21.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是一項長期任務,任重而道遠,必須要堅持遠近結合,從基礎和基層起步,近期重點抓好(ABCD)(多選)A基本醫療保障制B國家基本葯物制度C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D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22.改革葯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基本原則是(ABCD)(多選)A堅持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B鼓勵研發創新與使用基本葯物和適宜技術並重C促進業和醫療機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D醫葯價格改革與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協調推進
23.在對生產企業進行檢查中,可以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監管(BCD)(多選)B幫企業把好原材料采購關,保證使用合格原料輔料投產C依法進行GMP認證,加強生產過程監管D加強企業人員培訓,嚴把葯品出廠關
24.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是一項十分復雜艱巨的任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ABCD)A人口多B人均收入水平低C城鄉、區域差距大D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5.針對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不健全的現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BCD)(多選)
B改革目前的預算補助辦法,充分發揮國家宏觀調控機制的作用C政府要簡政放權,逐步使醫療衛生服務收費定價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D發揮國家監督調控職能,控制葯品收入的增長
26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特點(AC)(多選)A涉及面廣C情況復雜
四、填空題
1.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體系,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填空)
2.目前,政府衛生投入方式主要有政府預算撥款和專項經費兩種。(填空)
3.新醫療改革方案指出,從2009年開始,逐步在全國建立統一的居民健康檔案。(填空)
4.2010年2月23日,衛生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選定(16)個城市作為國家聯系指導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地區。(填空)
5.我國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和可及性問題嚴重體現在「看病難、看病貴」。(填空)
6.我國農村衛生投入的特點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農村衛生投入)大大低於城市、(農村衛生投入資金)更多來自農民個人、以及政府投入增長緩慢且主要用於維持機構運轉。(填空)
7.國家醫葯基本制度的建立,是為了遏制葯價虛高,維護葯品生產的(公益性)。
8.廣義上講,補助醫療保險除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等,還包括(商業健康保險)。
9.基本醫療服務由(政府)、(社會)、和(個人)三方合理分擔費用。(填空)
10.新醫療改革方案指出,從2009年開始,逐步在全國建立統一的居民(健康)檔案。(填空)
11.2010年2月23日,衛生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選定(16)個城市作為國家聯系指導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地區。(填空)
12.我國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和可及性問題嚴重體現在「看病難、看病貴」。(填空)
13.我國農村衛生投入的特點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農村衛生投入)大大低於城市、(農村衛生投入資金)更多來自農民個人、以及政府投入增長緩慢且主要用於維持機構運轉。(填空)
14.醫改方案中,政府將醫學技術進步的責任明確無誤地交給了(醫葯衛生事業)
15.(2009)年3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個醫葯衛生體系改革近期的目標,其中提出積極穩妥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和保障措施重點是加強組織領導。(填空)
16.為推進基層醫葯衛生體制綜合改革,按照我國政府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的時間安排,制定各省級補助資金的以獎代補辦法,計劃對各地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組織建設、(制度設計)、工作進展、(信息溝通)、創新程度等五方面進行考核,並根據各地工作開展情況予以補助。(填空)
17.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指出,要建立政府主導的多元衛生投入機制。(填空)
18.廣義上講,補助醫療保險除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等,還包括(商業健康保險)。
19.公共衛生體系是以(保護和增進人群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全部要素的集合。(填空)
20.新醫改意見要求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葯物)。
21.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必須(立足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正確的改革原則。(填空)
五、問答題
1.如何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簡答)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使用適宜技術、適宜設備和基本葯物,大力推廣包括民族醫葯在內的中醫葯,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務。鄉鎮衛生院要轉變服務方式,組織醫務人員在鄉村開展巡迴醫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對行動不便的患者要實行上門服務、主動服務。鼓勵地方制定分級診療標准,開展社區首診制試點,建立基層醫療機構與上級醫院雙向轉診制度。全面實行人員聘用制,建立能進能出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建立以服務質量和服務數量為核心、以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的考核和激勵制度。
2.切實做好基層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資金保障,如何合理核定收支,保障正常運轉?(簡答)
一是科學核定收入;二是合理核定支出;三是嚴格績效考核;四是收支兩條線管理;五是保證離退休人員經費。
3.針對我國醫療體制的現狀,政府至少應該扮演哪四個重要角色?(簡答)
充當保險者,建立普遍覆蓋的醫療保障體系;充當購買者,約束醫療服務的費用;充當規劃者,建立健全初級衛生保健體系;充當監管者,抑制醫療服務中的市場失靈。
4.切實做好基層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資金保障,如何合理核定收支,保障正常運轉?(簡答)
一是科學核定收入;二是合理核定支出;三是嚴格績效考核;四是收支兩條線管理;五是保證離退休人員經費。
5.建立公共衛生體系的基本原則有哪些?(簡答)
(1)堅持公共衛生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
(2)公平與效率兼顧的原則。
(3)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相結合的原則。
(4)統一性與獨立性相結合的原則。
6.政府的社會性管制內容主要有哪幾個方面?(簡答)
一是醫療服務市場進入和退出控制;
二是競爭行為;
三是市場組織;
四是從業人員待遇;
五是醫療服務數量;
六是醫療服務與質量控制。
7.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原則和方向是什麼?(簡答)
(1)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
(2)堅持立足國情,建立中國特色醫葯衛生體制;
(3)堅持公平與效率統一,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相結合;
(4)堅持統籌兼顧,把解決當前突出問題與完善制度體系結合起來。
8.政府辦非營利性醫院的融資模式有哪些?(簡答)
(1)政府財政補助;
(2)醫院自有資金積累;
(3)引入社會資本,改造公立醫院占壟斷地位的格局;
(4)多種形式的銀行貸款;
(5)項目融資;
(6)吸引慈善捐款;
(7)探索免費債券發行;
(8)嘗試設立醫療福利彩票;
9.現階段加快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存在哪些問題?(簡答)
(1)關於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認識問題。(2)關於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運行的資源投入問題。(3)關於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問題。(4)政府對公共衛生資源配置不均衡,。(5)公共衛生服務的效率低下。(6)政府對公共衛生服務監督職能的缺位。(7)關於基層公共衛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問題。
3、什麼是循證醫學
循證醫學(英語:Evidence-based medicine,縮寫為EBM),意為"遵循證據的醫學",又稱實證醫學,港台地區也譯為證據醫學。
其核心思想是醫療決策(即病人的處理,治療指南和醫療政策的制定等)應在現有的最好的臨床研究依據基礎上作出,同時也重視結合個人的臨床經驗。
循證醫學創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在2000年新版"怎樣實踐和講授循證醫學"中,再次定義循證醫學為"慎重、准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據。
同時結合醫生的個人專業技能和多年臨床經驗,考慮病人的價值和願望,將三者完美地結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療措施"。
循證醫學不同於傳統醫學。傳統醫學是以經驗醫學為主,即根據非實驗性的臨床經驗、臨床資料和對疾病基礎知識的理解來診治病人。
循證醫學並非要取代臨床技能、臨床經驗、臨床資料和醫學專業知識,它只是強調任何醫療決策應建立在最佳科學研究證據基礎上。
(3)循證衛生保健擴展資料:
目的:
循證醫學的目的是解決臨床問題,包括發病與危險因素→認識與預防疾病;疾病的早期診斷→提高診斷的准確性;疾病的正確合理治療→應用有療效的措施;疾病預後的判斷→改善預後,提高生存質量。合理用葯和促進衛生管理及決策科學化。
核心:
循證醫學的核心思想是在醫療決策中將臨床證據、個人經驗與患者的實際狀況和意願三者相結合。 臨床證據主要來自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系統性評價(systematic review)或薈萃分析(meta-analysis)。
實施條件:
最佳的科研證據,高素質的臨床醫生,臨床流行病學的基礎,現代的醫療措施。
參考資料:網路---循證醫學
4、什麼是循證護理?
循證護理是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活動過程中,審慎地、明確地、明智地將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患者願望相結合,獲取證據,作為臨床護理決策依據的過程。也是循證醫學和循證保健必不可少的環節。
循證護理,即以有價值的、可信的科學研究結果為證據。提出問題,尋找實證,用實證,一對病人實施最佳的護理。它包含了3個要素:
(1)可利用的最適宜的護理研究依據;
(2)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和臨床經驗;
(3)病人的實際情況、價值觀和願望。
這3個要素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樹立以研究指導實踐、以研究帶動實踐的觀念,護理學科才能進步。同時,專業護理人員的經驗積累也是護理實踐不可缺少的財富。整體護理的中心理念就是要以病人為中心,從病人的實際情況出發,這同樣也是循證護理的基本出發點,如果只注重統一化的所謂最佳行為。就會忽視個體化的護理。
5、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是什麼?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有以下6種,它們是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災難性病傷管理、殘疾管理和綜合的群體健康管理。現分述如下。
一、生活方式管理。
生活方式與人們的健康和疾病休戚相關,這一點對於已被醫生診斷為「病人」的人和健康的人來說,都是「真理」。國內外關於生活方式影響或改變人們健康狀況的研究已有很多。研究發現,即使對於那些正在服用降壓和降膽固醇葯物的男性來說,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明顯降低他們患心臟疾病的風險。這項研究從1986年開始,對43000名40~75歲,沒有糖尿病、心臟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男性進行跟蹤調查,每年對他們進行兩次問卷調查,然後根據長期積累的數據找出生活習慣與心臟疾病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正在服葯的中年男性,如果飲食合理、不吸煙、適量飲酒、保持健康體重和定期運動,他們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將降低57%;不服葯的男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將患心臟疾病的風險降低87%;僅不吸煙1項就能降低50%的患病風險。如果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所有5項內容(飲食合理、不吸煙、適量飲酒、保持健康體重和定期運動),男性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指數zuidi。研究同時發現,即使被調查者從前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生活方式改變後所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能被葯物和其他所替代。改變生活方式永遠不會晚,即使到中年或是晚年開始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從中受益。
(一)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
從衛生服務的角度來說,生活方式管理是指以個人或自我為核心的衛生保健活動。該定義強調個人選擇行為方式的重要性,因為後者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通過健康促進技術,比如行為糾正和健康教育,來保護人們遠離不良行為,減少健康危險因素對健康的損害,預防疾病,改善健康。與危害的嚴重性相對應,膳食、體力活動、吸煙、適度飲酒、精神壓力等是目前對國人進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點。
(二)生活方式管理的特點。
1.以個體為中心,強調個體的健康責任和作用。不難理解,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純屬個人的意願/行為。我們可以告知人們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是有利於健康應該堅持的,比如不應吸煙,如果吸煙應該戒煙;不應挑食、偏食而應平衡飲食,等等。我們也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和渠道幫助人們做出決策,比如提供條件供大家進行健康生活方式的體驗,指導人們掌握改善生活方式的技巧等等,但這一切都不能替代個人做出選擇何種生活方式的決策,即使一時替代性地做出,也很難長久堅持。
2.以預防為主,有效整合三級預防。預防是生活方式管理的核心,其含義不僅僅是預防疾病的發生,還在於逆轉或延緩疾病的發展歷程(如果疾病已不可避免的話)。因此,旨在控制健康危險因素,將疾病控制在尚未發生之時的一級預防;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而防止或減緩疾病發展的二級預防;以及防止傷殘,促進功能恢復,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壽命,降低病死率的三級預防,在生活方式管理中都很重要,其中尤以一級預防最為重要。針對個體和群體的特點,有效地整合三級預防,而非支離破碎地採用三個級別的預防措施,是生活方式管理的真諦。
3.通常與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聯合進行。與許多醫療保健措施需要付出高昂費用為代價相反,預防措施通常是便宜而有效的,它們要麼節約了更多的成本,要麼收獲了更多的邊際效益。根據循證醫學的研究結果,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經確定乳腺癌、宮頸癌、直腸癌、心臟病、老人肺炎、與騎自行車有關的頭部傷害、低出生體重、乙肝、結核等19種疾病或傷害是具有較好成本效果的預防領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疫苗的應用,如在麻疹預防上花費1美元的疫苗可以節省11.9美元可能發生的醫療費用。
(三)健康行為改變的技術。
生活方式管理可以說是其他群體健康管理策略的基礎成分。生活方式的干預技術在生活方式管理中舉足輕重。在實踐中,4種主要技術常用於促進人們改變生活方式。
1.教育。傳遞知識,確立態度,改變行為。
2.激勵。通過正面強化、反面強化、反饋促進、懲罰等措施進行行為矯正。
3.訓練。通過一系列的參與式訓練與體驗,培訓個體掌握行為矯正的技術。
4.營銷。利用社會營銷的技術推廣健康行為,營造健康的大環境,促進個體改變不健康的行為。
單獨應用或聯合應用這些技術,可以幫助人們朝著有利於健康的方向改變生活方式。實踐證明,行為改變絕非易事,形成習慣並終生堅持是健康行為改變的zhongji目標。在此過程中,親朋好友、社區等社會支持系統的幫助非常重要,可以在傳播信息、採取行動方面提供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在實際應用中,生活方式管理可以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出現,也可以融人到健康管理的其他策略中去。例如,生活方式管理可以納入疾病管理項目中,用於減少疾病的發生率,或降低疾病的損害;可以在需求管理項目中出現,幫助人們更好地選擇食物,提醒人們進行預防性的醫學檢查等。不管應用了什麼樣的方法和技術,生活方式管理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通過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或傷害的發生。
二、需求管理。
(一)需求管理的概念。
健康管理所採用的另一個常用策略是需求管理。需求管理包括自我保健服務和人群就診分流服務,幫助人們更好地使用醫療服務和管理自己的小病。這一管理策略基於這樣一個理念:如果人們在和自己有關的醫療保健決策中扮演積極作用,服務效果會更好。通過提供一些工具,比如小病自助決策支持系統和行為支持,個人可以更好地利用醫療保健服務,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利用正確的服務類型。
需求管理實質上是通過幫助健康消費者維護自身健康和尋求恰當的衛生服務,控制衛生成本,促進衛生服務的合理利用。需求管理的目標是減少昂貴的、臨床並非必需的醫療服務,同時改善人群的健康狀況。需求管理常用的手段包括:尋找手術的替代療法、幫助病人減少特定的危險因素並採納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自我保健/干預等。
(二)影響需求的主要因素。
四種因素影響人們的衛生服務消費需求:
1.患病率。患病率可以影響衛生服務需求,因為它反應了人群中疾病的發生水平。但這並不表明患病率與服務利用率之間有良好的相關關系。相當多的疾病是可以預防的。
2.感知到的需要。個人感知到的衛生服務需要是影響衛生服務利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它反應了個人對疾病重要性的看法,以及是否需要尋求衛生服務來處理該疾病。有很多因素影響著人們感知到的需要,主要包括:個人關於疾病危險和衛生服務益處的知識、個人感知到的推薦療法的療效、個人評估疾病問題的能力、個人感知到的疾病的嚴重性、個人獨立處理疾病問題的能力、以及個人對自己處理好疾病問題的信心等。
3.病人偏好。病人偏好的概念強調病人在決定其醫療保健措施時的重要作用。與醫生一道,病人對選擇何種治療方法負責,醫生的職責是幫病人了解這種治療的益處和風險。關於病人教育水平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病人被充分告知了治療方法的利弊,病人就會選擇那些創傷低、風險低、更便宜的治療手段,甚至在醫生給他們提供別的選擇時也如此。
4.健康因素以外的動機。事實表明,一些健康因素以外的因素,如個人請病假的能力、殘疾補貼、疾病補助等都能影響人們尋求醫療保健的決定。保險中的自付比例也是影響衛生服務利用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需求預測方法與技術。
目前已有多種方法和技術用於預測誰將是衛生服務的利用者。歸納起來這些方法主要有:
1.以問卷為基礎的健康評估。以健康和疾病風險評估為代表,通過綜合性的問卷和一定的評估技術,預測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個人的患病風險,以及誰將是衛生服務的主要消耗者。
2.以醫療衛生花費為基礎的評估。該方法是通過分析已發生的醫療衛生費用,預測未來的醫療花費。與問卷法不同,醫療花費數據是已經客觀存在的,不會出現個人自報數據對預測結果的影響。
(四)需求管理的主要工具與實施策略。
需求管理通常通過一系列的服務手段和工具,去影響和指導人們的衛生保健需求。常見的方法有:24小時電話就診分流服務、轉診服務、基於互聯網的衛生信息資料庫、健康課堂、服務預約等。有的時候,需求管理還會以「守門人」的面目出現在疾病管理項目中。
三、疾病管理。
疾病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又一主要策略,其歷史發展較長。美國疾病管理協會DIease:Management.Association of America,DMAA)對疾病管理的定義是:「疾病管理是一個協調醫療保健干預和與病人溝通的系統,它強調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疾病管理支撐醫患關系和保健計劃,強調運用循證醫學和增強個人能力的策略來預防疾病的惡化,它以持續性地改善個體或群體健康為基準來評估臨床、人文和經濟方面的效果。」該協會進一步表示,疾病管理必須包含「人群識別、循證醫學的指導、醫生與服務提供者協調運作、病人自我管理教育、過程與結果的預測和管理、以及定期的報告和反饋」。
由此可以看出,疾病管理具有3個主要特點:
1.目標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個體。如糖尿病管理項目的管理對象為已診斷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的病人。
2.不以單個病例和/或其單次就診事件為中心,而關注個體或群體連續性的健康狀況與生活質量,這也是疾病管理與傳統的單個病例管理的區別。
3.醫療衛生服務及干預措施的綜合協調至關重要。疾病本身使得疾病管理關注健康狀況的持續性改善過程,而大多數國家衛生服務系統的多樣性與復雜性,使得協調來自於多個服務提供者的醫療衛生服務與干預措施的一致性與有效性特別艱難。然而,正因為協調困難,也顯示了疾病管理協調的重要性。
四、災難性病傷管理。
災難性病傷管理是疾病管理的一個特殊類型,顧名思義,它關注的是「災難性」的疾病或傷害。這里的「災難性」可以是指對健康的危害十分嚴重,也可以是指其造成的醫療衛生花費巨大,常見於腫瘤、腎衰、嚴重外傷等情形。
疾病管理的特點對災難性病傷管理同樣適用。因為災難性病傷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點,如發生率低,需要長期復雜的醫療衛生服務、服務的可及性受家庭、經濟、保險等各方面的影響較大等,註定了災難性病傷管理的復雜性和艱難性。
一般來說,youxiu的災難性病傷管理項目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1.轉診及時。
2.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制訂出適宜的醫療服務計劃。
3.具備一支包含多種醫學專科及綜合業務能力的服務隊伍,能夠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多種醫療服務需要。
4.zuida程度地幫助病人進行自我管理。
5.患者及其家人滿意。
五、殘疾管理。
殘疾管理的目的是減少工作地點發生殘疾事故的頻率和費用代價。從僱主的角度出發,根據傷殘程度分別處理,希望盡量減少因殘疾造成的勞動和生活能力下降。對於僱主來說殘疾的真正代價包括失去生產力的損失。生產力損失的計算是以全部替代職員的所有花費來估算的,必須用這些職工替代那些由於短期殘疾而缺勤的員工。
造成殘疾時間長短不同的原因包括醫學因素和非醫學因素。
(一)醫學因素。
1.疾病或損傷的嚴重程度。
2.個人選擇的治療方案。
3.康復過程。
4.疾病或損傷的發現和治療時期(早、中、晚)。
5.接受有效治療的容易程度。
6.葯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
7.年齡影響治癒和康復需要的時間,也影響返回去工作的可能性(年齡大的時間更長)。
8.並發症的存在,依賴於疾病或損傷的性質。
9.葯物效應,特別是副作用(如鎮靜)。
(二)非醫學因素。
1.社會心理問題。
2.職業因素。
3.工人與同事、主管之間的關系。
4.工作壓力。
5.工作任務的不滿意程度。
6.工作政策和程序。
7.即時報告和管理受傷、事故、曠工和殘疾的情況。
8.訴訟。
9.心理因素包括壓抑和焦慮。
10.過渡性工作的信息通道不流暢。
(三)殘疾管理的具體目標。
1.防止殘疾惡化。
2.注重功能性能力而不是疼痛。
3.設定實際康復和返工的期望值。
4.詳細說明限制事項和可行事項。
5.評估醫學和社會心理學因素。
6.與病人和僱主進行有效溝通。
7.有需要時要考慮復職情況。
8.要實行循環管理。
六、綜合的群體健康管理。
綜合的群體健康管理通過協調上述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來對個體提供更為全面的健康和福利管理。這些策略都是以人的健康需要為中心而發展起來的,有的放矢。健康管理實踐中基本上應該都考慮採取綜合的群體健康管理模式。
一般來說,在美國,僱主需要對員工進行需求管理,醫療保險機構和醫療服務機構需要開展疾病管理,大型企業需要進行殘疾管理,人壽保險公司、僱主和社會福利機構會提供災難性病傷管理。
6、循證護理的關於實證
在《辭海》中,「實證」一詞被定義為可以證明或推翻某一結論的證據、事實、或信念。因此實證必須是可探知的和可認同的。實證必須首先是可以被公眾了解的現象,同時它還必須是獲得公眾的認同和接受的事實或原則。在「實證為基礎的實踐」中,實證指科研結果、臨床經驗、以及病人需求三者的有機結合。其中科研實證通過對相關的系統研究進行系統回顧獲取。
根據 AHCPR 1992年對臨床實證的分類,護理實證分為以下四類:一類實證:通過系統文獻回顧(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或研究趨勢分析(Metaanalysis)獲得的多項隨機控制實驗性科研結果,科研設計嚴密,並有流行病學資料,可推薦給所有醫院;二類實證:通過至少一項隨機控制的實驗性科研獲得的實證;三類實證:通過類實驗性科研獲得的實證,科研設計比較嚴密,科研在不同場合得以重復,可推薦給符合條件的醫院;四類實證:通過定性研究或描述性研究獲得的實證,或來源於護理專家的臨床經驗,或專家組的報告,可供醫院參考。
定量研究中隨機控制的實驗性研究結果能提供最有力的實證,是衛生保健系統實踐活動中設計最精密的、最能科學地反映干預效果的實證,被稱為「最佳實證」。因此,「實證為基礎的實踐」應首先建立在對設計嚴密的實驗性研究的系統回顧基礎上。然而,護理專業獨特的人文性決定了護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定性研究在國外護理研究領域佔有較大的比重(Cullum曾查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護理文獻資料庫CINAHL,結果發現一年中有1908篇研究文章採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只有195篇研究採用隨機控制的定量設計方法),定性研究在發展護理專業的理論基礎和學術內涵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相對於定量研究而言,定性研究因其主觀性較大,對研究條件不加控制而往往認為所提供的實證不夠有力。然而護理專業的實質決定了過分強調定量研究而輕視定性研究的價值將忽視護理學科的人文性、藝術性、倫理性,因此「實證為基礎的護理」其范圍比「實證為基礎的醫療」廣泛,定性研究也提供護理實證。
7、國家對抗生素的要求和保健品循證醫學大家對國家的行為有什麼看法?
抗生素的濫用會引起很多細菌發生葯物耐葯,長期不加以控制會發生嚴重的公共醫療衛生健康問題,所以,國家對抗生素的控制是很必要的。保健品市場的泛濫也會給廣大的國民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故對保健品循證醫學的要求是很好的,嚴格控制保健品的濫用。給廣大市民安全的環境。防止各種欺騙和不必要的浪費。
8、什麼是循證護理?
循證護理是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活動過程中,審慎地、明確地、明智地將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患者願望相結合,獲取證據,作為臨床護理決策依據的過程。也是循證醫學和循證保健必不可少的環節。
循證護理,即以有價值的、可信的科學研究結果為證據。提出問題,尋找實證,用實證,一對病人實施最佳的護理。它包含了3個要素:
(1)可利用的最適宜的護理研究依據;
(2)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和臨床經驗;
(3)病人的實際情況、價值觀和願望。
這3個要素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樹立以研究指導實踐、以研究帶動實踐的觀念,護理學科才能進步。同時,專業護理人員的經驗積累也是護理實踐不可缺少的財富。整體護理的中心理念就是要以病人為中心,從病人的實際情況出發,這同樣也是循證護理的基本出發點,如果只注重統一化的所謂最佳行為。就會忽視個體化的護理。
9、特需護理是什麼專業
大專畢業的高級護理奇缺!!!4)熟練護士 (proficient)(5)護理專家 (expert) 6.護理教育發展目標(資料來源: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 衛生部規劃目標:到2010年,使護理人員大專以上學歷不低於30%,其中三級醫院中大專以上學歷護士不低於60%,二級醫院中大專以上不低於40%。 四、護理研究(nursing research): 研究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在提高 1.護理研究是提升護理專業學術性的基礎 美國在1952年創建《Nursing Research》雜志,同年成立「美國護理研究基金會」,標志著護理研究進入新紀元;20世紀全球護理教育研究生層次的迅速發展,為護理研究的發展提供了有力基礎;國際上護理專業期刊雜志數量的增長為展示護理研究的發展提供了有力平台:2004共計174冊護理專業期刊;其中36冊進入ISI的SCI-expansion。 2.我國的護理研究:期刊數量在增長 1995年護理專業期刊只有6冊(中華護理雜志,實用護理雜志,護理學雜志,護士進修雜志,護理研究,國外醫學護理分冊),2004年護理專業期刊增加到17 冊。 3.我國的護理研究:論文數量在增加(資料來源:程金蓮, 韓世范, 孫玉梅等. 護理人員開展護理研究現況調查.護理研究, 2004, 18(3): 457-461) 1994-1996年發表在上述5本護理期刊上的護理研究課題論文為17篇,而2000-2002年發表在該5本護理期刊上的護理研究課題論文增加到239篇 (X2=43.03, P<0.05);但研究論文占總體論文的比例仍較低(9.5%)。 4.護理研究方法呈多樣化發展 定量研究設計的論文數量佔主要比例:研究論文的設計范圍較廣,包括臨床實驗性研究、類實驗性研究、調查性研究等。同時除傳統的定量研究外,質性研究在我國護理研究領域正在悄然興起,例如:現象學研究法、根基理論研究法、護理人種志研究法,等等。2002版的《護理研究》教科書上將質性研究方法加入。近一年來,全國舉行了多次質性研究在護理研究中的應用研討學習班。 5.我國的護理研究:科研設計方法的進步 1995年發表在5本護理期刊上的護理論文共計1655篇,在資料分析方法上只有11%用統計推斷,9.27%用統計描述;而2002年發表在該5本護理期刊上的護理論文總數增加到3046篇,資料分析方法24.39% 用統計推斷,9.39%用統計描述 (X2=55.01, P<0.05) (程金蓮,韓世范,孫玉梅等,2004)。 RCT論文從1993-1995年的0.8%上升到1999-2000年的7.7%。(朱丹, 黃文霞, 劉莉等.《護理研究》隨機對照臨床護理試驗性文獻評價. 護理研究, 2002, 16(2):183-184.)。然而質性研究文章在該5本期刊中很少。 6.我國的護理研究存在的問題:跨學科的科研合作還很不夠 1994-2002年研究課題論文的作者大多為同一單位內部合作,不同單位合作課題只有16.85%(資料來源:程金蓮,韓世范,孫玉梅等,2004)。因此呼籲護理研究中跨學科、跨單位、跨地域合作。 7.我國的護理研究存在的問題:需要爭取多方資助 1994-1999年發表的2410篇研究論文中只有89篇(3.69%)獲得基金資助,2000-2002年發表的2460篇研究論文中有239篇(9.71%)獲得基金資助(資料來源:程金蓮,韓世范,孫玉梅等,2004)。護理研究基金資助來源較狹窄:較少獲得市、省、部級、國家級科研基金;一般從醫院、學院、CMB、香港護士訓練與教育基金等途徑獲得少量基金。 8.小結:我國的護理研究存在的問題 人文類相關的選題相對較少;前瞻性研究和專科特色研究論文較少,總結性文章較多;運用科學的方法分析資料的文章較少;護理管理、護理理論、護理教學方法方面的研究論文較少;質性研究論文很少。 五、護理觀念(philosophy of nursing):整體護理(holistic nursing)的護理觀念在逐步滲透、深入 1.整體護理觀念的滲透 整體護理是以現代護理理論為指導,運用護理程序,根據病人身體、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發展等方面狀況提供適合個體健康需要的身心護理,其目的為保證病人得到滿意的、連續的護理。整體護理成為當前護理領域的熱門話題:1994年-2004年以整體護理為題的論文共1009篇。 2.整體護理質量標准應以病人為中心,內容應包括: 1) 病人對住院期間提供的護理服務滿意; 2) 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和健康狀況,並能積極配合治療; 3) 病人了解自己所服主要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並能正確服用和自我觀察; 4) 病人學會一定的促進自己健康的方法; 5) 出院時病人和家屬掌握回家後康復及照顧病人的應注意的事項; 6) 出院時病人及家屬知道需要復診的日期和再次醫療的指征和途徑; 7) 醫生滿意度、護士滿意度。 3.當前在實施整體護理過程中存在問題(資料來源:衛生部醫政司王羽副司長講話,2001年) 1) 護士數量不足:醫院管理原因,如科室捆綁承包、護理管理原因,如人力資源配備的科學依據; 2) 護士職責界定問題:界定不清,輔助系統不到位;計算機管理帶來的護士工作量增加; 3) 護士觀念問題:注重技術操作,忽視專業能力;注重醫囑落實,忽視病情觀察;注重治療措施,忽視健康教育、心理與康復等護理的提供。 4.總之,我國整體護理實踐的現狀和局限性主要是: ●整體護理已從模式病房到全面鋪開,但仍缺乏與之相適應的護理體制和整體護理觀念 ●護理程序作為一種基本的工作方法已深入到護理各領域,但護士對護理程序仍停留於形式上 ●整體護理病歷書寫要求與現行法律法規的沖突:主客觀資料認定、危險因素的理解問題 六、臨床護理方式(Nursing care delivery system):臨床路徑的嘗試 1.臨床路徑的特點: 適應衛生保健制度改革的需要;體現多學科多部門合作;以個案管理的形式體現護理的連續性;更新文件書寫的方式。因此臨床路徑簡潔、高效、全面,能夠體現治療和護理的共性和個體的差異性,具有較好的前景,但應與醫療保健制度改革相適應,由其是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 2.我國臨床路徑的實踐: 理論探討: 姚梅琪,夏秋欣,黃夢娟. 21世紀實施臨床路徑的思考. 護士進修雜志, 2002, 17(4): 270-271 臨床實踐: 殷秀娟,金鈺梅,曹浩強. 臨床路徑在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 實用護理雜志, 2002, 18(9): 27-29 張偉英,葉文琴. 臨床路徑在心臟術後ICU監護中的應用.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3, 20(4): 45-47. 護理碩士研究生論文: 戴紅霞(2003): 膝關節鏡手術患者實施臨床路徑前後效果評價的對照研究 曹紅霞(2003):Ⅱ型糖尿病臨床路徑和雙向轉診路徑的開發及應用研究 七、護理管理(Nursing Management):護理管理人員的視野逐步開闊 1.護理管理人員開始應用變革型領導理論(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實施護理管理和領導 變革型領導理論是現代管理與領導理論界所公認的具有最大發展空間的領域,變革型護理管理人員具有以下特點:具有遠見意識;批判性分析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方式;善於認識下屬的能力和需求;注重激勵員工的創造力;敢於授權於部下;敢於挑戰工作過程,創新並打破常規;能夠把握專業發展最新信息,並能夠從失敗中成長。變革型領導是與執行型領導方式相對應的新型領導方式,兩者的特徵比較如下:變革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執行型領導(transactional)具有遠見(vision)強調日常工作(Daily task oriented)善於授權(empowerment)保守(conservative)善於激勵(motivation)執行命令(Follow order)變革者(change agent)沒有變革(No change initiated)強調工作的成效(proctiveness)強調工作的可預見性(predictive) 2.變革型領導方式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的相關研究:上海的研究結果(胡雁,楊英華,馬敏芝等.關於護士長領導方式與護士工作效率 的研究. 中華護理雜志, 1999, 34(8): 453-457.) 位次: 1.煥發民心 2. 榜樣作用 3.授權他人 4. 激勵作用 5.挑戰工作過程 護士長的激勵作用是對護士的組織凝聚力、工作滿意度最具預測性的領導方式,是最重要的領導方式;「授權他人」對護士的組織凝聚力和團體士氣有較強的預測性;「挑戰工作過程」 是護士工作業績的惟一預測變數;「榜樣作用」和「煥發民心」是所調查的護士長運用的首要領導方式,同時,「煥發民心」與護士的工作滿意度呈高度相關。 護士長的「榜樣作用」 和「煥發民心」並不足以提高護士的工作業績和護理隊伍的團體凝聚力。 3.美國的研究結果: 位次:1. 授權他人 2. 挑戰工作過程3. 煥發民心 4. 榜樣作用5. 激勵作用 「激勵作用」是工作滿意度和工作業績的最強預測變數;「煥發民心」是工作業績的負性預測變數;「挑戰工作過程」是組織凝聚力的最強預測變數。 4.結論: 我國護理管理者應建立變革和創新意識,並善於積極地激勵臨床護理人員投入到護理工作中。 八、護理專業的范疇在逐步擴展(expanded scope of nursing care):社區護理、專科護士、開業護士 1.社區護理(Community Nursing) (1)基本概念(馮正儀,社區護理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pp15):社區護理是是公共衛生學和護理學的理論結合,以人的健康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貫穿服務對象生命全過程,以社區為范疇,家庭為單位,個人為對象(三位一體預防模式),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為重點,積預防、保健、醫療護理、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六位一體」,是有效、經濟、方便、綜合、連續的基層護理服務。 (2)護理服務的發展展望 社區護理成為醫療衛生服務新的增長點;社區護理成為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護理隊伍將占護理人員總數的一半以上。 美國1993年從事社區護理的護士已經達到總數的33.5%,而我國2003年從事社區護理的護士不到護士總數的10%。 (3)上海的社區護理實踐(Community Nursing): 上海的社區衛生服務網路(至2004年) 1998-2004年市政府投資9.64億元,進行地段醫院轉制和社區人才培訓。在城區建立了98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22所社區衛生服務站(1200萬居民);在郊區建立了127所鄉鎮衛生院,2251個中心村衛生室(300萬農民。主要特點為:將以往的地段醫院從醫院框架轉變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三部一室」結構(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後勤供應);從專科門診過渡到全科門診,負責雙向轉診;建立戶籍制預防保健;完善家庭病床管理;保留少數病房,並轉變為老年護理康復。 (4)社區護理研究(Community Nursing): 近年來發表的社區護理碩士論文 張玉梅(2001):社區護理需求及社區護士培訓設想 曹育玲(2002):上海市社區老年人健康意識與生活方式的相關性研究 沈慧霞(2002):三年制社區護理專業(高職)課程計劃的研究 張 華(2002):社區腦卒中患者家庭康復護理干預研究 張少茹(2003):老年痴呆照料者的困擾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 賈守梅(2004):社區老年抑鬱病人的支持性心理干預研究 (5)社區護理教育(Community Nursing)的發展: ●社區護理納入護理大專、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課程設置中:理論課程和實踐 ●2002年起開展了三期上海市社區護士崗位培訓項目 ●但尚無特定的社區護理方向的學歷教育項目 2.關於專科護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 APN)的發展 (1)專科護士的基本概念:專科護士指在某一專業領域受過高級/特定專業教育並具有實踐經驗的注冊護士,可包括護理麻醉師(nurse anesthetist)、護理助產士(nurse midwife)、臨床護理專家(CNS)、開業護士(nurse practitioner)等。專科護士應由相應的教育准入標准(例如美國為本科後教育)和資格考核制度。 (2)發展專科護士是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的趨勢之一: 近年來相關的文獻豐富: ●角色定位: 關於工作內容以及在我國的前景的探討,例如「尤黎明.專科護士在護理專業中的角色和地位.中華護理雜志,2002, 37(2::85-88。」 ● 關於專科護士的臨床實施:例如「糖尿病和造口護理專科護士,馮金娥,胡宏鴦,樓青青. 開展高級臨床專科護士角色的探討. 中華護理雜志,2004, 39(2):115-117」 ● 近年來廣州中山大學護理學院和北京均和香港合作開設了造口護理專科護士培訓項目。 ●目前在上海市:上海第二人民醫院傷口換葯專科門診、華山醫院的壓瘡專科護理門診均為專科護士發展的雛形。 (3)但呼籲應進一步規范專科護士的教育、培訓、審核和注冊制度 3.關於開業護士(nurse practitioner, NP)的發展 (1)開業護士的基本概念:開業護士是承擔高級臨床護理角色的執業護士,並根據法律規定在一定范圍內具有診斷、處方、轉治建議的許可權。 (2)國外開業護士的工作場所:主要活躍在初級衛生保健場所(護理院、社區診所),但同時也活躍在急症醫院(包括公立和私家醫院)。 (3)國外開業護士的培養:需經過本科後教育或碩士教育,護理學院大多開設專門的NP培養項目。 (4)開業護士在我國的前景:專科護士在我國還只是一塊尚未開墾的領域,有待進一步發展。 九、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practice)的實踐在興起: 1.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基本概念 * 理論基礎:實證主義 (positivism) * 「循證實踐」 (EBP):是指衛生保健人員審慎地、准確地、明智地應用最佳科學證據,並使之與熟練的臨床知識和經驗相結合,參照病人的願望,以在某一特定領域作出符合病人需求的臨床變革的過程。 2.循證護理的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循證階段--系統綜述: 1) 尋找臨床實踐中的問題,並將其特定化、結構化; 2) 根據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系統綜述,以尋找來源於科研的證據; 3) 對科研證據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進行審慎評審; 第二階段:施證階段--根據證據實施循證護理: 4)將所獲得的證據與臨床專門知識和經驗、病人需相結合,得到臨床證據,作出護理計劃; 5)實施護理計劃,並通過動態評審的方法監測效果,監測項目實施情況。 3.證據的等級和推薦意見分級 * I級證據:● 對多項RCT的系統綜述 (I-a)● 單項RCT(95%CI較窄)(I-b) * II級證據● 多項隊列研究(cohort study)的系統綜述 (II-a)● 單項隊列研究(包括質量較差的RCT,如隨訪率小於80%)(II-b) * III級證據● 多項病例對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的系統綜述 (III-a)● 單項病例對照研究 (III-b) * IV級證據● 系列個案分析、描述性研究及質量較差的病例對照研究* V級證據● 未經分析評價的專家意見 4.護理領域的證據的特點 隨機對照試驗(RCT)能提供最有力的證據,是衛生保健系統實踐活動中設計最嚴密的、最能科學地反映干預效果的證據,被稱為「最佳證據」; 但護理專業獨特的人文性決定了護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所以描述性研究、質性研究、專家報告也提供護理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