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中醫保健的內容

中醫保健的內容

發布時間:2020-07-28 04:57:54

1、中醫食療與養生的內容簡介

2、健康養生包括哪些方面

人們常將養生保健活動稱為「養生之道」或「養生之術」。「道」指法則、原則;「術」則指具體方法、手段。其特點是蘊育在日常諸多行為之中。 中國傳統的「延年益壽」之法稱為「衛生」、「養生」、「厚生」或「道生」。「衛生」是保衛生命之義;「養生」是養護生命之義;「厚生」是厚待生命之義;而「道生」則是要求以上諸法皆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誡人們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的規律。 所謂「養生」就是根據生命規律,採用養護身心,保持或增進健康,減少疾病,以延年益壽的一種措施,也就是相當於現代醫學中所謂的「保健」活動。養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是中華民族在維護人類健康和種族延續的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傳統性和延續性。 由於養生活動涉及到研究人的生命現象,其內容自然會貫徹到日常生活諸多方面,這就必然涉及到各種文化現象,因此古代養生的內容多分散在許多文化范疇之中,如醫葯文化、食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武學文化等。 歷代養生家由於各自的實踐和體驗的角度不同,他們的養生活動在調節飲食起居、服用葯物、採用醫術(針灸、按摩、推拿等)、練習武術氣功、修養精神、節制慾望、修養品德等方面各有側重,也各有所長,各有所用。 中醫養生的基本內容與特色 中華民族養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葯、飲食、宗教、民俗、武術等文化方面的養生理論。其內容不外以下四點: 1.順其自然:體現了「天人合一」思想。強調在養生過程中要符合自然規律,不可違背自然規律。同時也要重視人與社會的統一協調,人要與自然環境統一,也要與社會統一。正如《黃帝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2.形神兼養:在養生過程中既要注重形體養護,更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調攝,所謂「形神兼養」、「守神全形」、「保形全神」。 3.動靜結合:現代醫學主張「生命在於運動」,中醫也主張「動則生陽」,主張運動健身,但中醫養生也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正如《周易外傳》所說「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類經•醫易》所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 4.綜合和審因施養:養生不拘一法、一式,應形、神、動、靜、食、葯……多種途徑,多種方式進行養生活動。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時之不同用不同的養生方法,所謂「審因施養」、「辨證施養」。 養生之術內容是在養生理論指導下,歷代逐漸建立起來的,並不斷發展與完善。其內容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養: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內容。 2.行為養: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調養。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術藝術文化等內容。 3.氣養: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4.形養:主要包括形體鍛煉,體育健身活動。內容融合了醫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5.食養: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制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內容包括了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養為中醫養生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應用范圍廣,適合人群較多。 6.葯養:主要內容為養生葯劑的選配調制。其制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對此,古代常有「葯膳」、「法膳」之稱。其應用范圍也較廣,適合人群較多,營養內容也涉及到醫、葯、飲食文化等方面。 7.術養:是以上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進行養生。其內容主要涉及醫葯文化。 總之,養生的特點是強調個體行為,所採用的方法應因人之不同採用不同的養生方法。所謂「審因施養」,「因人施養」,在群體中並不強求統一。例如,甲需要重點鍛煉形體,而乙需要著重調理飲食,而丙則需要著重調攝精神等等。如果我們對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要求他們加強形體鍛煉或改變某種飲食結構,就不一定符合每個人養生需要了。

3、中醫保健的含義是什麼

中醫保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copy它與其它文化源流之間既有其同的淵源,又有密切的聯系,都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特色。中醫保健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百目的。中醫養生有食養、葯養、針灸、按摩、氣功、武術等豐富的養生技術。

中醫養生保健認為,人體只要適當的調理,固本培元,臟腑協調,氣血暢達,則調節身體機能的器官自然回復正常功能。身體的健康和強度壯所以,精、氣、神的保養是最重要的內容,為人體養生之根本。

4、請問一些學院里有一項專業是中醫養生保健,這一項的具體課程是什麼,學什麼內容

有中醫養生學,

主要的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醫古文、中醫診斷學、中葯學、方劑學、中醫經典
讀、中醫養生學、中醫康復學、中醫葯膳食療學、針灸學、推拿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氣功學版;正常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診斷學基礎、葯理學、內科學、營養及食品衛生學、康復醫學概論與評權定、康復醫學治療技術、臨床康復學等課程。

5、中醫葯特色的康復和健康指導知識有哪些

中醫葯特色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怎樣體現中醫特色
中醫特色健康教育內容包括生活起居指導, 情志指導, 飲食調護指導, 用葯護理指導, 康復護理, 專科護理
生活起居護理的基本原則
順應自然
平衡陰陽
起居有常
勞逸適度
慎避外邪
形神供養
情志指導
七情內容 喜, 怒, 憂. 思, 悲, 恐, 驚, 七情致病損傷五臟.
情志護理的基本原則
誠摯體貼,全面關心
有的放矢,因人施護
清凈養神,寧心寡慾
怡情暢志,樂觀愉快.
情志護理的基本方法
言語開導
清凈養神
移情易性
情志相勝
順情解郁

飲食調護
飲食調護的基本原則
飲食有節、按時定量
調和四氣、謹和無味
飲食清淡、吃忌厚味
衛生清潔、習慣良好
辨證施食、相因相宜
辯葯施食、特殊忌口
因人施食、因時施食
按食物性質分類 包括 熱性食物 溫性食物 寒性食物 涼性食物 平性食物 補益性食物 (清補類食物溫補類食物 平補類食物) 發散類食物
食物的性能
熱性食物 具有溫里祛寒、益火助陽的作用,適用於陰寒內盛的實寒證。如白酒、生薑、蔥、蒜、辣椒、花椒等。但熱性食物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傷津,凡熱證及陰虛者應忌用。
涼性食物 具有清熱、養陰等作用,適用於發熱、痢疾、癰腫以及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里熱證。如李子、芒果、檸檬、梨等。涼性食物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損傷陽氣,故陽虛、脾氣虛弱患者應慎用。
補益性食物 具有益氣、養血、壯陽、滋陰的作用。根據其寒涼溫熱的不同,分為溫補、清補和平補三類。
清補類食物:清補類食物一般具有寒涼性質、有滋陰、清熱的作用。適用於陰虛證
或熱性病需要補養或調養者,寒證和素體陽虛者慎用或禁用。如鴨、鵝、甲魚、豆腐、蓮子、冰糖等。
溫補類食物:溫補類食物一般具有溫熱性質,有溫中、助陽、散寒的作用,適用於陽虛證,寒證或久病體弱,稟賦不足需進行補養和調護者,熱證和陰虛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圓等。發散性食物
發散類食物習慣上稱為「發物」 ,是中醫飲食調護中應十分重視的一類食物。發散類食物多腥、膻、葷、臊,食之易於動風生痰,發毒煮火助邪,誘發舊病尤其是皮膚病,或加重新病。比較典型的發物大部分海腥類。禽畜類中的豬頭、雞頭、公雞、狗肉、驢肉、各種野味、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蔥、蒜、生薑、辣椒,蝦、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
按食物的味分類分為 辛味食物 甘味食物 酸味食物 苦味食物 鹹味食物
補氣類:粳米、糯米、小米、黃豆、豆腐、牛肉、雞肉、兔肉、鵪鶉、雞蛋、鵪鶉蛋、土豆、胡蘿卜、大棗等,用於氣虛證。
補血類:豬肉、羊肉、豬肝、羊肝、牛肝、甲魚、海參、菠菜、胡蘿卜、黑木耳、桑椹等。用於血虛證。
滋陰類:雞蛋黃、鴨蛋黃、甲魚、烏賊、豬皮、鴨肉、桑椹、枸杞子、黑木耳、銀耳等,用於陰虛證。
補陽類:羊肉、狗肉、鹿肉、兔肉、羊腎、豬腎、鴿蛋、鱔魚、蝦、韭菜、枸杞子、刀豆、黑桃仁等,用於陽虛證
辛溫解表類:生薑、大蔥、蒜等,用於風寒感冒。
辛涼解表類:楊桃、茶葉、豆豉等,用於風熱感冒。
清熱瀉火類:苦瓜、苦菜、蕨菜、蘆根、西瓜等,用於實熱證。
清熱燥濕類:茄子、蕎麥、馬齒莧等,用於濕熱病證。
清熱解毒類:綠豆、赤小豆、馬齒莧、苦瓜、薊菜、豆腐、豌豆等,用於熱毒證。
清熱解暑類:西瓜、綠豆、綠茶,用於暑熱證。
清熱利咽類:荸薺、羅漢果、青果、無花果等,用於內熱咽喉腫痛。
清熱涼血類:茄子、藕節、絲瓜、黑木耳等,用於血
通便類:香蕉、菠菜、竹筍、蜂蜜、黑桃仁、黑芝麻等,用於便秘證。
風濕類:薏仁、木瓜、櫻桃、鱔魚等,用於風濕證。
芳香化濕類:扁豆、蠶豆等,用於濕溫、暑濕、脾虛濕盛證。
利水類:玉米、玉米須、黑豆、綠豆赤小豆、冬瓜、冬瓜皮、白菜、鯉魚等,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淋病、痰飲等。
溫里類:乾薑、肉桂、花椒、茴香、胡椒、辣椒、羊肉等,用於寒證。
行氣類:香櫞、佛手、刀豆、玫瑰花等,用於氣滯證。
活血類:山楂、茄子、酒、醋等,用於血瘀證。
止血類:藕節、黑木耳等,用於出血等證。
化痰類:海藻、昆布、海帶、紫菜、蘿卜、橘絡、杏仁、生薑等,由於痰證。
止咳平喘類:杏仁、梨、枇杷、百合等,用於咳喘證。
安神類:蓮子、小麥、百合、龍眼肉、酸棗仁、豬心等,用於神經衰弱、失眠。

收澀類:烏梅、蓮子等,用於泄瀉、尿頻等滑脫不禁。
辨證施膳
根據中醫「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虛證患者以其陰陽氣血不同之虛,分別給予滋陰、補陽、益氣、補血的食療食品治之;實證患者應根據不同實證的證候,給予各種不同的祛除實邪的食療食品,如清熱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寒性病證,給予溫熱性質的食療食品治之;熱性病證,給予寒涼性質的食療食品治之。另外,在辨證施膳的時候,還必須考慮個人的體質特點。例如形體肥胖之人多痰濕,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體消瘦之人多陰虛血虧津少,宜多吃滋陰生津的食品。春季萬物始動、陽氣發越,此時要少吃肥膩、辛辣之物,以免助陽外泄,應多食清淡之菜蔬、豆類及豆製品;夏季炎熱多雨,宜吃些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綠豆、西瓜、鴨肉等;

用葯指導
給葯時間
1、一般葯,宜在進食後半小時服用;
2、急性病者可隨時多次給葯;
3、滋補葯、開胃葯,宜飯前服;
4、消食導滯葯,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葯,宜飯後服;
5、安神葯、潤腸通便葯,宜睡前服;
6、驅蟲、攻下、逐水葯,宜清晨空腹服;
7、調經葯,宜在行經前數日開始服用,來月經後停服;
8、解表發汗葯可隨時服用;
9、某些葯物的服用時間遵醫囑。
給葯方法
1、湯劑一般每日一劑,分2次服,上下午各一次;或遵醫囑服用;
2、急症、高熱、危重病人遵醫囑服用;
3、丸、片、散、膏、酒等中成葯按說明定時服用,一般每日2—3次;
4、一般中成葯宜用白開水送服;
5、祛寒葯可用姜湯送服,
6、祛風濕葯可用黃酒送服,以助葯力;
7、胖大海、番瀉葉等容易出味的葯物可用沸水浸泡後代茶飲;
8、嘔吐病人在服葯前,可先服少量薑汁或嚼少許生薑片或橘皮,以預防嘔吐;
9、病在口腔、咽喉者宜緩慢頻服或隨時含服;神昏病人可給予鼻飼。
服葯溫度
1、一般湯劑宜溫服,以免過冷過熱對胃腸道產生刺激;
2、寒證用熱葯宜熱服;
3、熱證用寒葯宜涼服;
4、一般理氣、活血化瘀、補益、發汗解表葯宜熱服;
5、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暑葯等宜涼服。
中葯內服法與護理
解表類葯的服法與護理
1、溫服,服後加被並進熱飲,已達到發汗驅邪的目的,但發汗不宜太過,以免損傷正氣,傷耗陰液。
2、患者應避風寒,禁冷飲。
3、應慎用解熱鎮痛類西葯,以防汗出過多。
4、飲食宜清淡,忌酸性、生冷食品。
瀉下類葯的服法與護理
1、空腹服用,因其易傷脾胃,停瀉即止,不宜再服。
2、單純為通便而服用潤下葯,應於睡前服用。
3、服瀉下葯後注意觀察大便的質、量、次數等變化,以免虛脫。
4、服葯期間,宜食清淡、易消化飲食,忌硬固、油膩、辛辣之品。可多食水果和蔬菜。
溫里葯的服法與護理
1、服葯期間宜保暖,防止風寒侵襲。
2、宜進溫熱飲食以加強葯效,忌食生冷寒涼之品。
3、溫里類葯多辛溫香燥,易傷津液,陰虛津虧者慎用
清熱類葯的服法與護理
1、清熱類葯多屬苦寒,易傷陽氣,應中病即止,以免損傷脾胃。
2、清熱類葯宜飯後服用,服葯期間宜服清涼食品,忌辛辣油膩。
3、脾胃虛寒者及孕婦禁用或慎用。
理氣活血類葯的服法與護理
1、理氣活血類葯多辛香燥烈,入葯以丸劑多見。
2、理氣活血類葯性多走竄通行,易於耗血、動血,虛症患者和有出血傾向者及孕婦,應慎用或禁用。
3、服葯期間忌生冷寒涼,脾胃虛弱者應注意飲食調護。
補益類葯的服法與護理
1、補益類葯應於飯前空腹服用,以利葯物吸收。
2、補益類葯易使胃氣壅滯,而造成消化不良,故脾胃虛弱而食滯不化者慎用,或同時配用消導葯。
3、外感期間不宜使用補益類葯。
4、補益類葯需長期服用方能見效,應鼓勵病人堅持服葯。
5、服葯期間應忌油膩、辛辣、生冷及纖維素多而不易消化食品。
安神類葯的服法與護理
1、安神類葯應於睡前半個小時服用,患者的病室應保持安靜。
2、應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做好精神護理,特別應使患者在睡前消除緊張、激動情緒,保持平常心態。
3、飲食以清淡、平和為宜,忌食辛辣、肥甘、酒、茶等刺激性食品,晚飯不宜過飽。

康復護理指導
中醫葯特色的康復護理
(包括語言、肢體功能鍛煉、心理康復等)
太極拳
八段錦
推拿按摩
音樂療法
中醫保健操
中醫特色專科護理
重點專科專病的管理熟練開展辯證施護和專科(專病)特殊護理工作
1、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95%,五表書寫合格率≥ 95%
2、制定單病種護理常規並開展單病種護理工作(三級醫院甲單≥2個,乙單≥4個;二級醫院甲單≥1個,乙單≥2個)
3、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4、配備適應專科(專病)業務工作需要的專科設備。(設備完好率100%,進行專科設備使用效益分析)

與中醫保健的內容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