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

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

發布時間:2020-07-27 15:36:28

1、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含義是什麼

學前教育可以藉助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幫助幼兒掌握健康知識,樹立科學的復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和和諧發展。因此,對學前兒童實施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學前期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實施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幼稚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由此可見,教育幼兒的首要目制的就是如何增強幼兒的身心健康。這是由於學前兒童身體器官的發育、系統的發育以及百功能的發育尚未完善,學前兒童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以及對疾病的預防能力和抵禦能力較弱,再加上學前兒童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適應能力較弱,易於受到傷害。

所以,學前兒童需要成人的精心養育和幫助,更需要鼓勵學前兒童積極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健度康活動,通過開展適宜的健康教育活動,促使學前兒童掌握健康知識,形成正確的健康態度,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

2、如何設計學前兒童身心保健教育活動?

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是指以保護和促進幼兒的健康為主要目標,以身體鍛煉和身體保健的有關知識、技能為主要內容而實施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那麼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設計有哪些?下面和學習啦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設計:
核心概念:
身體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安全自護教育;環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節 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的基本要求
一、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思路
現在幼兒園盛行整合性的教育活動,要想更好地整合幼兒園各領域的教育,必須首先把握各領域的特點和規律。目前,在健康教育領域,可以對如何以幼兒的健康成長為主線創設教育活動。
幼兒健康教育活動的設計一般考慮以下方面:
(一)關於活動目標
具體的活動目標是健康教育總目標和年齡段目標的細化。在表述中應簡潔清晰、准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目標條目不宜過多,一般2-3條。
(二)關於活動准備
一個成功的健康教育活動需要教師進行多方面的准備,包括物質條件和環境創設、幼兒的知識經驗和心理准備等方面。
(三)關於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一般包括活動導入、引導幼兒參與思考及引導幼兒總結這三個環節。教師應明確希望幼兒在哪些方面獲得發展?希望解決什麼問題?如何啟發幼兒思考?如何帶動幼兒參與活動?什麼時候提什麼問題?如何使用最佳的教育方法?如何讓幼兒對活動做出總結,使幼兒已有的經驗得到提升?
在開展活動時可以運用多種文學藝術載體,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提高活動的效率。常見的文學藝術載體有兒歌、兒童詩、詩歌劇、表演唱、童話、故事等。
(四)關於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不是止於特定的某一次活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特別是能力、習慣的培養,活動延伸不可缺少。活動延伸的方法有可以是家園共育、領域滲透、環境創設、區角活動等。如教師利用15分鍾時間教幼兒學會了正確的刷牙方法,在活動結束後就應該與家長聯系,要求家長在家中督促幼兒按時以正確的方法刷牙,以幫助幼兒鞏固刷牙的正確方法,並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二、具體教育活動設計的格式
×××教育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
[活動目標]
[活動准備]
[活動與指導]
1.
2.
……
[活動延伸]
三、開展活動時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組織的所有活動應盡量有幼兒的動手參與。
研究表明,活動的開展若只停留在「教師講,幼兒聽;教師演示,幼兒看」的基礎上,對幼兒的發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只有幼兒動手參與了,才能理解教育內容,才能使自身得到最優的發展。
(二)幼兒參與時可能不如成人做的好,應給予理解。
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較低,在參與時必會出現一些差錯,我們要予以理解,給予機會,鍛煉幼兒,使其發展得更好。
(三)老師的提問起著十分關鍵的導向作用。
教師的提問不夠清晰、偏難或偏易,都會影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教師要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給出適當的提問。教師的提問應盡量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問題的答案多樣性可使更多的幼兒有回答的機會,使幼兒的能力得到鍛煉。
(四)避免使用成人化語言。
成人化的語言使教師無法和幼兒進行有效的溝通,影響教育效果。如一位教師問到:「有一隻小蝸牛很無聊,它的家裡只有它自己,小朋友想想什麼辦法,能讓小蝸牛快樂起來?」小朋友答:「它太熱了。」在該例子中幼兒對「無聊」一詞不理解,所以答非所問,影響了幼兒的學習。

3、幼兒身體保健教育應注意哪些問題

第一: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幼兒園和家庭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不亂摸鼻子和眼睛知,不隨地吐痰等,要教會幼兒正確的擦拭鼻涕的方法,建議家長早晚用冷水為幼兒洗臉洗鼻,以增強幼兒鼻黏膜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冷水洗臉最好是在夏天或春天天氣漸暖時開始進行。
第二:安排科學合理營道養的膳食 在幼兒園時,幼兒園需要准備多種多樣的、色香味俱全的營養食譜,力求小孩獲得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滿足小孩的生長需要。在家裡,父母應該在家中為孩子提供合理的,具有營養價值版的正餐,要跟幼兒園的伙食同步,鼓勵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第三,要經常鍛煉孩子,增強孩子的體質 小孩子在幼兒園要保證每天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讓孩子得到足夠的日光照射,充分呼吸新鮮空氣。幼兒園還應該安排多樣化的體育鍛權煉項目,提高小孩自身的抵抗力。

4、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內容有哪些

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人體認識與保護知識教育、體育鍛煉與健康、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教育、環境教育、營養教育、疾病與意外傷害的預防教育、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教育、性教育。
1.人體的認識與保護知識教育
通過接觸常見的動物和植物,使學前兒童初步認識生物體簡單的結構和功能及其生長和發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地且粗略地認識人體各部分的解剖生理特點。學習保護身體的一些方法,逐步建立關心、保護身體健康的意識。
2.體育鍛煉與健康
通過體育活動,培養體育興趣和鍛煉的習慣,促進學前兒童身體發育,增強體質,並促進學前兒童智力、品德、心理素質和交往能力的發展。
在幼兒園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體操:包括徒手操、輕器械操、模仿操等(各年齡班具體內容見戶外體育活動設計流程體操部分)。
(2)體育游戲:是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它是以基本動作為主要內容,以游戲活動為形式,以增強幼兒體質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活動。 (3)「三浴」鍛煉:所謂三浴鍛煉即利用大自然的日光、空氣、水對學前兒童進行身體鍛煉,增強學前兒童的體質和抵抗能力。
(4)其他體育活動:不同地區學前兒童可結合本地氣候和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地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如爬山、遠足活動、民族、民間地域性體育活動等。
3.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教育
通過教育和訓練,學前兒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理發、洗頭、洗腳、洗澡、剪指甲、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用自己的水杯和手帕、不挖鼻孔、不將異物塞入耳鼻內等。讓學前兒童逐步懂得個人衛生不僅是個人的私事,還關繫到是否尊重他人,是否合乎社會公德和公共衛生的要求。通過教育和訓練培養學前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按時作息、早起早睡、每天參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按時進餐和排便等。
4.環境教育
教育和訓練學前兒童養成維護公共衛生的意識和習慣。讓學前兒童參與力所能及的公共環境的清潔衛生活動,遵守公共衛生准則,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大小便,不破壞公共衛生設施,懂禮貌、講文明、不打擾他人等。
加強對學前兒童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教育,讓他們懂得生活環境被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增強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野生動植物的意識,從而促進全社會都來保護環境。
5.營養教育
讓學前兒童懂得常見食物對機體生長發育的作用,知道營養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愉快地進餐,定時定量,不挑食、偏食或過食,細嚼慢咽,不撒飯菜,用自己的食具,飯前洗手,吃飯前後不做劇烈運動等。
6.疾病與意外傷害的預防教育
讓學前兒童初步了解身心疾病和缺陷的預防知識,樹立預防為主的觀念,積極主動地接受醫生體檢和預防注射,認識到傳染病不僅引起自己得病,還可以傳染他人,初步懂得一些預防措施。
意外傷害包括了意外事故和人為傷害,通過安全教育,加強學前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學會發生意外傷害進行自救和向成人求救的方法及措施。
7.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教育
培養學前兒童健全的個性和良好的情緒,學會友好與人交往,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如注意培養學前兒童健康的心理品質、協調的行為、適度的反應、較強的意志和正常的人際交往,為他們提供學習經驗,學習表達和調節情緒的方法,合理及時梳理不良情緒,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要讓學前兒童學會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懂得分享和合作。樂於幫助他人,熱愛集體。
8.性教育
讓學前兒童認識自己的性別,並對自己的性別產生正確而恰當的認同,防止「性混淆」。對學前兒童提出的性問題要自然、簡略、科學的回答,不迴避、不說謊、不指責,讓學前兒童懂得存在男女差別是很自然的事,是沒有什麼神秘和可怕的。注意糾正學前兒童的一些不良習慣,如玩弄生殖器。學前兒童的性教育可以從動植物的生殖現象入手。

5、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哪些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

①學前兒童日常生活行為教育。

(1)生活衛生習慣教育內容。

(2)安全行為教育內容。

②學前兒童營養教育。

(1)讓學前兒童學習淺顯的食品營養和衛生知識。

(2)讓學前兒童有自我控制飲食的意識及能力。

(3)培養學前兒童良好的飲食習慣。

(4)培養學前兒童的獨立生活能力。

(5)糾正營養不良。

③學前兒童疾病防禦教育。

(1)懂得疾病防禦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2)培養學前兒童關心自己或他人身體狀況的意識。

(3)培養學前兒童預防疾病的衛生習慣。

④學前兒童體育。

(1)學習和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規則和知識。

(2)培養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

(3)訓練運動能力,增強體質。

(4)認識自己身體的基本組成和功能,以及體育鍛煉對健康的作用。

(5)學習在體育活動中有關安全和自我保護的知識和技能。

(6)培養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質、個性、智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⑤學前兒童環境教育。

(1)懂得環境保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2)培養學前兒童環境保護意識。

(3)培養學前兒童保護環境的習慣。

⑥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1)學習表達和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

(2)培養社會交往的能力。

(3)性教育。

(4)學前兒童心理障礙和行為異常的預防。

(5)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擴展資料:

學齡前教育是當今教育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門知識學科,也是人生初始教育的源頭.學前教育是指出生至入學前兒童的教育,它包括學前社會教育和學前家庭教育。

也就是說,向0至6、7歲的兒童實施學前教育,一方面在家庭中進行,另一方面組織學前社會教育.學前教育學主要研究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學前社會教育發展的一般原理;

2、學前教育與社會發展、兒童發展的關系;

3、教育目的和學前教育的任務;

4、學前兒童全面發展教育的任務、內容、方法與途徑;

5、幼兒園主要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及指導;

6、托兒所、幼兒園和學校的銜接與配合;

7、幼兒教師應具備的素質、能力與專業發展。

我國的學前教育學,主要研究:

1、主要闡明社會主義條件下學前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原則;

2、總結教育實踐的工作經驗,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指導教育實踐。

3、加強學前教育的理論研究,提高學前教育科學水平。

4、學前教育學也為國家和有關部門制訂學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和進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兒童教育是「全素質教育」人的素質即與人的發展、發揮和個體幸福密切相關的,時刻起作用的諸因素的質量。素質培養分4個層次:胎兒的潛在素質,嬰幼兒的基本素質,中小學生的自我發展素質,青年後期到成人的發揮素質。

所謂「嬰幼兒全素質教育」是全面提高孩子基本素質的教育,它是非學歷教育、非義務教育、非專業教育、非系統文化知識的傳授,而是在孩子身心承受的范圍內極大地豐富生活體驗和感受;在激發興趣的前提下,教育不分學科,不講系統,不顧深淺,也不求甚解,任何認識都不是一次完成的。

人的基本素質,即:健美的身體、靈敏的頭腦、良好的性格、廣泛的興趣、趨向發達的語言(包括視覺語言和外語),善於人際交往和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喜愛。

6、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的特點

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人體認識與保護知識教育、體育鍛煉與健康、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教育、環境教育、營養教育、疾病與意外傷害的預防教育、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教育、性教育。
1.人體的認識與保護知識教育
通過接觸常見的動物和植物,使學前兒童初步認識生物體簡單的結構和功能及其生長和發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地且粗略地認識人體各部分的解剖生理特點。學習保護身體的一些方法,逐步建立關心、保護身體健康的意識。
2.體育鍛煉與健康
通過體育活動,培養體育興趣和鍛煉的習慣,促進學前兒童身體發育,增強體質,並促進學前兒童智力、品德、心理素質和交往能力的發展。
在幼兒園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體操:包括徒手操、輕器械操、模仿操等(各年齡班具體內容見戶外體育活動設計流程體操部分)。
(2)體育游戲:是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它是以基本動作為主要內容,以游戲活動為形式,以增強幼兒體質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活動。 (3)「三浴」鍛煉:所謂三浴鍛煉即利用大自然的日光、空氣、水對學前兒童進行身體鍛煉,增強學前兒童的體質和抵抗能力。
(4)其他體育活動:不同地區學前兒童可結合本地氣候和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地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如爬山、遠足活動、民族、民間地域性體育活動等。

7、大班學前兒童身體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孩子身心健康,塑造獨立完善人格的基礎教育。逐步「斷奶」,使他們成為生活自理,精神獨立,人格逐漸完善的少年。

8、學前兒童身體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的內容有哪些

一、1、 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 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會保護自己;

4、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內容與要求

1、 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2、 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3、 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與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