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社區開展健康教育有何現實意義
社區健康教育是全科醫生進行社區動員的主要手段,也是與社區居民建立密切聯系、對社區居民的健康進行分類管理的基本方法。有效的社區健康教育既可以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也可以通過引導社區居民採取正確的健康消費觀念,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是一個投入小而收益大的衛生服務項目。
社區健康教育得不到社區居民響應和認同的原因可能是:①健康教育的內容針對性不強,不是社區居民所期望了解的,對居民的需求了解不夠深入和具體;②健康教育的內容科普化程度不夠,使用了過多的術語,居民看不懂或聽不懂,更記不住,無法產生發自內心的感觸,達不到激勵居民改變觀念和行為的目的;③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形式過於機械,不夠生動,僅僅停留於理論講解上,缺乏說服力和感召力。④居民參與太少,沒有使居民真正體會到參與健康教育活動的益處;⑤全科醫生沒有在健康教育方面接受過專門的訓練,包括成功學、激勵學、演講學、科普寫作、傳播學、營銷學等。要做好健康教育,首先要創新知識體系,要將知識體系科普化、口訣化、操作化、實物化,要有很好的演講口才、說服能力和溝通了解社區居民對健康教育的主觀需求,分析其普遍性、重要性、迫切性、可干預性、可接受性、有效性等要素,並對健康教育的需求進行排序。最後,結合需要和需求的排序情況,列出需要優先開展健康教育的問題(疾病)及其相應的、可干預的危險因素或原因
2、我國目前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原因及意義
原因:解決城市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根本出路在於大力發展社區醫療衛生服務。
意義:社區衛生服務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完善,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特有的客觀情況,是事物發展的必然。
社區衛生服務在發展中,只要堅持政府的正確領導、社會的全面重視,同時配以相關政策,完善補償機制,加速人才培養,引入競爭機制,進一步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完善管理體制和操作規范,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合理配置、利用和管理社會資源。
構築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框架,努力滿足社區群眾日益增長的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社區衛生服務事業就會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就會蒸蒸日上,蓬勃發展,成為社會進步和社區文明的重要標志。
(2)社區保健的意義擴展資料:
發展社區衛生服務,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堅持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深化衛生改革,滿足人民衛生服務需求,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同步,構築面向21世紀的、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現代化城市衛生服務體系。
到2000年,基本完成社區衛生服務的試點和擴大試點工作,部分城市應基本建成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框架;到2005年,各地基本建成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框架,部分城市建成較為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
到2010年,在全國范圍內,建成較為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成為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城市居民能夠享受到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衛生服務,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要合理調整和配置社區衛生資源。新增城市衛生投入要重點用於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既要將現有的一批小醫院轉型或改造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又要引導社會力量興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一方面要強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激勵機制,另一方面要加強監管和監督,不斷改進社區衛生服務工作。
特別是要建立和完善相關的配套政策,建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大中型醫院合理分工、密切協作、相互支持的機制,將符合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確定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大力發展社區醫療衛生服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區衛生服務
3、社區護理的重要性作文800字
根據我的提示你應該有構思了吧
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以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為重心的初級衛生保健需求日益增長。社區護理是隨著社區居民對健康需求、社區衛生服務需要而逐步發展起來的。社區護理工作的服務范圍非常廣泛,因此越來越被社區居民所接受。在當今社會來看是不可缺少的一門服務體系。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 社區護理工作的基本概念
1.1 社區護理的基本含義社區護理是在社區范圍內開展的以健康為中心,向個人、家庭以及人群提供集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宣傳指導為一體的系統化的整體護理服務。應用公共衛生與護理學理論與技術,藉助有組織的社會力量,以社區為基礎、人群為對象、服務為中心,對個人、家庭、社區提供連續動態、綜合服務。最終目的是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的健康。
1.2 社區護理工作的必要性(1)是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健康老齡化觀念的提出,而帶來了許多相應的社區保健需求;(2)是疾病譜與死因譜的變化,慢性病社區護理的需求量增加;(3)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4)醫療費用的高漲,居民難以承受,加之看病難、住院難的現象還客觀存在,這對社區護理的需求也就顯得越來越迫切;(5)衛生資源分配不當;(6)是實施計劃生育國策,家庭結構擴大化,一對夫婦應照顧4位老人,這就需要「簡、便、廉」的社區護理服務。
1.3 社區護理工作內容主要是在城鎮居民中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再根據社區面積及人口下設若干社區衛生站,以利附近居民就診和接受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包括:(1)傳染病的防治;(2)精神心理衛生保健;(3)環境衛生;(4)慢性病的防治與護理管理;(5)特殊人群的健康服務;(6)職業衛生與護理;(7)學校衛生保健服務;(8)院前急救護理;(9)臨終關懷與護理。
2. 社區護理工作的特殊性
(1)以人的健康為中心,醫院臨床護理大多以疾病恢復健康為主,而社區護理有別於醫院護理。它是把人群做為整體,應用健康促進、健康維護、健康教育的方法,對社區內服務對象提供協調、連續的護理,使居民達到健康。
(2)以群體為主,社區護理服務對象是整個社區的人群,社區護理工作是對整個社區的人群進行資料收集、分析,然後解決群體中主要健康問題。社區護士任務促使整個人群健康。
(3)獨立工作為主,社區護理工作從開始准備到實施至結束,都需自己去完成。醫院護士是在執行醫囑下進行工作的。
(4)以人為本,醫院的護士屬醫務人員,服務的對象的主要是患者,在院內工作。社區護士服務對象是社區人群,社區護士不僅承擔社區護理工作,還要承擔與當地教育、行政、福利、企業、事業及社區居民等聯系。所以社區護士要有很強的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
(5)深入社會,社區護理是一種公益型服務,服務對象是社會基層,它與醫院護理工作不同,醫院護理的對象是患者,社區護理服務對象是社區的每一戶、每個人及一些公共場所。
(6)關系多樣,社區服務對象是相對穩定的,由於社區居民扮演著多種社會角色,社會分工和社會地位不同,社區居民年齡結構和健康狀況不同,所以護理需求也不一樣。
(7)區別一般,社區服務對象應突出重點,老年人身體功能的衰退,患病概率較大,一旦患病都是比較嚴重;兒童特別是幼兒幾乎沒有自我保健意識,容易受到疾病和傷害侵襲;殘疾人行為不便,歷來是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愛;社區少數低保貧困人口,生活非常困難,其衛生健康問題應受到關注。婦女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到孩子健康,慢性病患者、心理疾病患者等重點關護患者,也需要社區護理的安慰和幫助服務。因此,上述的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特困戶以及一些重點關護患者應成為社區護理服務的重點對象。
(8)預防保健,由於社區護理是以健康為中心,家庭為單位,居民整體健康的維護和促進為方向,而進行長期有效的護理活動。
將個體和群體保健融為一體,給社區居民提供連續、方便、快捷、經濟、優質的衛生護理服務。
3.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以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為重心的初級衛生保健需求日益增長,社區護理發揮重要的作用責無旁貸。而且合乎社區需求、經濟效益,全面、全人、延續性的社區醫療護理服務。由此看出社區護理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必要性。
4、衛生保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什麼作用
一、大力推進城市社區建設,改善社區居民的衛生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構築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城市衛生服務體系新格局,必須把城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社區,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不斷豐富城市社區建設內涵。
二、社區衛生服務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須納入社區發展規劃和區域衛生規劃,要與城鎮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緊密結合,並充分利用中醫和西醫衛生資源。
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屬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為社區居民提供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服務的綜合性基層衛生服務機構。
四、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由地市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批。
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般以街道辦事處所轄范圍設置,服務人口約3-5萬人。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難以方便覆蓋的區域,以社區衛生服務站作為補充。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避免重復建設,擇優鼓勵現有基層醫療機構經過結構和功能雙重改造成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用房、床位、基本設備、常用葯品和急救葯品應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的功能、居民需求配置;衛生人力應按適宜比例配置。
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要堅持社區參與的原則。
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立、運行應引入競爭機制。
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命名原則是:區名+所在街道名+識別名(可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命名原則是:所在街道名+所在居民小區名+社區衛生服務站。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指導標准
一、基本功能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進行社區診斷,向社區管理部門提出改進社區公共衛生的建議及規劃,對社區愛國衛生工作予以技術指導。
(二)有針對性地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地方病與寄生蟲病的健康指導、行為干預和篩查,以及高危人群監測和規范管理工作。
(三)負責轄區內免疫接種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四)運用適宜的中西醫葯及技術,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
(五)提供急救服務。
(六)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
(七)提供會診、轉診服務。
(八)提供臨終關懷服務。
(九)提供精神衛生服務和心理衛生咨詢服務。
(十)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
(十一)提供康復服務。
(十二)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
(十三)開展計劃生育咨詢、宣傳並提供適宜技術服務。
(十四)提供個人與家庭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
(十五)負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與上報。
(十六)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十七)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二、基本設施
(一)業務用房使用面積不應少於400平方米,布局合理,符合國家衛生學標准及體現無障礙設計要求。
(二) 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居民需求、社區資源等可設置適宜種類與數量的床位。
(三) 具備開展社區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工作的基本設備以及必要的通訊、信息、交通設備,具體內容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四) 常用葯品和急救葯品的配備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科室設置
設有開展全科診療、護理、康復、健康教育、免疫接種、婦幼保健和信息資料管理等工作的專門場所。
四、人員配備
(一)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須具備法定執業資格。
(二)根據功能、任務及服務人口需求,配備適宜類別、層次和數量的衛生技術人員。轄區人口每萬人至少配備2名全科醫師。在全科醫師資格認可制度尚未普遍實施的情況下,暫由經過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合格、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臨床執業醫師承擔。醫護人員在上崗前須接受全科醫學及社區護理等知識培訓。
(三)待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標准後,按有關規定執行。
五、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其中包括:
(一) 各類人員職業道德規范與行為准則。
(二) 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三) 各類人員培訓、管理、考核與獎懲制度。
(四) 社區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各項技術服務工作規范。
(五) 家庭衛生保健服務技術操作常規。
(六)服務差錯及事故防範制度。
(七)會診及雙向轉診制度。
(八)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
(九)財務、葯品、設備管理制度。
(十)檔案、信息資料管理制度。
(十一)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管理與考核評價制度。
(十二)社會民主監督制度。
(十三)其它有關制度。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指導標准
一、基本功能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協助社區管理部門實施健康促進。
(二)開展免疫接種、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三)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以及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的規范化管理工作。
(四)提供院外急救服務。
(五)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
(六)提供雙向轉診服務。
(七)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
(八)提供康復服務。
(九)開展健康教育與心理衛生咨詢工作。
(十)提供計劃生育咨詢、宣傳服務。
(十一)提供個人與家庭的連續性健康管理服務。
(十二)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十三)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二、基本設施
業務用房使用面積不應少於60平方米,至少設診斷室、治療室與預防保健室,有健康教育宣傳欄等設施,符合國家衛生學標准及體現無障礙設計要求。
三、人員配備
(一)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須具備法定執業資格。
(二)根據功能、任務及服務人口需求,配備適宜類別、層次和數量的衛生技術人員。轄區人口每萬人至少配備2名全科醫師。在全科醫師資格認可制度尚未普遍實施的情況下,暫由經過全科醫學培訓、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臨床執業醫師承擔。醫護人員在上崗前須接受全科醫學及社區護理等知識培訓。
(三)待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標准後,按有關規定執行。
四、管理制度
參照《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指導標准》。
5、社區康復對建設小康社會有何重要意義
(1)服務面廣、受益面廣。在社區中60-70%的殘疾人可以通過社區康復而得到身體功能的改善,甚至得到不同程度的全面康復,重返社會,這就解決了殘疾人「康復無門」、「康復難」的問題,使廣大得不到城市醫院和康復中心治療的殘疾人,就地得到有效的康復服務。
(2)簡便易廉,減輕負擔。社區康復使用簡單、實用而方便的方法,花錢不多。據統計,殘疾人在社區康復所需費用,平均起來只相當天醫院或康復中心進行康復治療所需費用的五十之一,甚至百分之一,而往返旅費,住宿費更可免掉,因此,社區康復能大大減輕殘疾人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3)有利於重返社會。過去實行殘疾人長期住院治療呀療養、收容,使殘疾人長期與社會和家庭分融開來,不利於殘疾人與社會相結合,而實行社區康復,在社區解決殘疾人就業和參加社會生活的問題,促進殘疾人與社區內非殘疾人互相交流,打成一片,方便殘疾人重返社會。
(4)有利於廣泛參與。也就是說,有利於社區的領導和群眾,殘疾人和他們的家屬以及殘疾人組織,都參與康復工作。利用社會的力量、群眾的支持,加上殘疾人和他們的家屬的努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依靠社會辦康復、康復工作就能事半功倍,做得更全面,效果也更好。
( 5)有利於落實殘疾預防工作。社區的保健醫療部門----衛生院等也參與社區康復,便於落實各項預防措施,減少或避免殘疾的發生。
6、健康的教育意義?社區健康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社區健康教育是全科醫生進行社區動員的主要手段,也是與社區居民建立密切聯系、對社區居民的健康進行分類管理的基本方法。有效的社區健康教育既可以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也可以通過引導社區居民採取正確的健康消費觀念,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是一個投入小而收益大的衛生服務項目。社區健康教育得不到社區居民響應和認同的原因可能是:①健康教育的內容針對性不強,不是社區居民所期望了解的,對居民的需求了解不夠深入和具體;②健康教育的內容科普化程度不夠,使用了過多的術語,居民看不懂或聽不懂,更記不住,無法產生發自內心的感觸,達不到激勵居民改變觀念和行為的目的;③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形式過於機械,不夠生動,僅僅停留於理論講解上,缺乏說服力和感召力。④居民參與太少,沒有使居民真正體會到參與健康教育活動的益處;⑤全科醫生沒有在健康教育方面接受過專門的訓練,包括成功學、激勵學、演講學、科普寫作、傳播學、營銷學等。要做好健康教育,首先要創新知識體系,要將知識體系科普化、口訣化、操作化、實物化,要有很好的演講口才、說服能力和溝通了解社區居民對健康教育的主觀需求,分析其普遍性、重要性、迫切性、可干預性、可接受性、有效性等要素,並對健康教育的需求進行排序。最後,結合需要和需求的排序情況,列出需要優先開展健康教育的問題(疾病)及其相應的、可干預的危險因素或原因
7、社區康復的建設對構建和諧社會有何重要意義?
(1)服務面廣、受益面廣。在社區中60-70%的殘疾人可以通過社區康復而得到身體功能的改善,甚至得到不同程度的全面康復,重返社會,這就解決了殘疾人「康復無門」、「康復難」的問題,使廣大得不到城市醫院和康復中心治療的殘疾人,就地得到有效的康復服務。
(2)簡便易廉,減輕負擔。社區康復使用簡單、實用而方便的方法,花錢不多。據統計,殘疾人在社區康復所需費用,平均起來只相當天醫院或康復中心進行康復治療所需費用的五十之一,甚至百分之一,而往返旅費,住宿費更可免掉,因此,社區康復能大大減輕殘疾人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3)有利於重返社會。過去實行殘疾人長期住院治療呀療養、收容,使殘疾人長期與社會和家庭分融開來,不利於殘疾人與社會相結合,而實行社區康復,在社區解決殘疾人就業和參加社會生活的問題,促進殘疾人與社區內非殘疾人互相交流,打成一片,方便殘疾人重返社會。
(4)有利於廣泛參與。也就是說,有利於社區的領導和群眾,殘疾人和他們的家屬以及殘疾人組織,都參與康復工作。利用社會的力量、群眾的支持,加上殘疾人和他們的家屬的努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依靠社會辦康復、康復工作就能事半功倍,做得更全面,效果也更好。
( 5)有利於落實殘疾預防工作。社區的保健醫療部門----衛生院等也參與社區康復,便於落實各項預防措施,減少或避免殘疾的發生。
8、簡述預防保健工作的意義.
預防保健工作,進一步體現了預防為主的方針,也反映了疾病控制的必然趨勢和客觀需求。控制病因不明的疾病,預防慢性病和意外傷害等主要死亡原因,迫切需要開展健康教育,發展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社區保健,改變人群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這也是適應醫學模式轉變的客觀需要。
9、社區健康教育的意義
社區衛生服務是綜合性、連續性的衛生保健服務,以家庭和社區為服務對象,為居民提供 六位一體!的健康服務。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是落實初級衛生保健各項任務的集中體現。圍繞建設健康社區這一目標,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從整體上對社區群眾的健康相關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它既適用於急、慢性疾病的診治,又適用於社區生態和社會環境的改善,既可促進社區居民對社區醫療保健資源的利用
10、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第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應逐步成為城市居民健康的「守門人」,為群眾提供疾病預防控制等公共衛生服務,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以及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和康復服務等。第二,社區衛生服務是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通過逐步建立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制度,實現城市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分工協作,將有利於完善我國醫療服務體系,引導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方便群眾看病就醫,降低群眾醫葯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