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
多看電視台的養生節目,可以增強保健意識,千萬不要參加賣保健品的介紹會,騙錢還當誤看病
2、六十歲的老人如何做好自我保健
威脅老人健康十大疾病及預防:
一、高血壓
高血壓病是威脅老年人健康的「頭號殺手」。治療高血壓並非僅僅是降低血壓,阻止發生心、腦、腎等嚴重的並發症也是治療目的。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降壓治療上應採取慎重的態度,在治療時,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檢查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險因素並合理治療。二是用葯劑量要小。因為老年人對葯物作用比較敏感,葯物在體內代謝緩慢。三是盡量避免使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製作用的降壓葯。四是老年人容易發生直立性低血壓,所以,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壓的葯物如胍乙啶、甲基多巴等應避免使用。
高血壓患者要堅持「三個三」的健康處方,就是「三個半分鍾」、「三個半小時」和「三杯水」。「三個半分鍾」指:夜間起床時,醒來睜開眼睛後,繼續平卧半分鍾,在床上坐半分鍾,然後雙腿下垂床沿半分鍾,最後才下地活動,以適應體位的變化。「三個半小時」是:早上走半小時,中午睡半小時,晚上散步半小時。「三杯水」就是晚上睡前飲一杯溫開水,半夜醒來飲一杯溫開水,早晨起床飲一杯溫開水。因為夜間血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睡前飲一杯水可稀釋血液。
二、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種慢性進行性呼吸道疾病,是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總稱。慢阻肺的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長時間咳嗽、氣喘並伴有咳痰。如不注意防治,病情會持續加重,患者呼吸功能逐漸下降,最終會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患者要盡早就診,早期診斷及治療對控制減緩慢阻肺非常重要。由於慢阻肺是一種反復發作的慢性疾病,所以患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堅持用葯。不但要在急性期積極用葯治療,緩解期也應堅持用飲食、體育、按摩、針灸等進行綜合治療。
在預防方面,老年人應戒除吸煙的習慣,注意環境衛生,消除煙霧、粉塵和刺激性氣體對呼吸道的影響。還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耐寒抗病能力,在寒冷季節或氣溫驟變時,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此外更要防治各種呼吸道疾病。
三、糖尿病
糖尿病屬於內分泌系統的疾病,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在發達國家呈下降趨勢,而一些正由貧變富的國家糖尿病發病率呈現驟增的狀況。已經患上了糖尿病的老年人,要通過服葯和生活上的調節達到理想控制。適當運動對糖尿病患者的康復極為重要,這樣可降低血糖,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
恰當用葯對幫助病人血尿糖達標也不可少。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好葯、用好葯、調整好葯量,同時慎防葯物的毒副作用。糖尿病專科醫生認為必須注射胰島素治療的病人,進行定期的療效評估,以保證血糖長期達標。
四、腦中風
中風是嚴重威脅老年人生命的重症之一,在缺乏特效治療的今天,防患於未然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老年疾病患者除遵醫囑系統治療外,還必須注意養生之道,提防中風發生。
中風首先要戒酒。雖然少量飲低度酒(每日50克)對於心腦血液循環不無裨益,但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長期飲酒則是有害健康的。酒會加快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使腦血管彈性減弱。其次要防便秘。第三,要保持穩定的情緒,避免大喜大悲,過於激動會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驟高,容易發生腦溢血致死。
一旦家中出現了中風患者,家人應保持鎮靜,讓病人平卧在床上,盡快與醫院或急救中心聯系。在送醫院前盡量減少移動患者,對昏迷較深、呼吸不規則的危重病人,可先請醫生到家中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送往醫院。
五、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包括記憶障礙、視覺空間技能障礙、語言障礙、計算障礙等表現形式,目前還沒有理想的治療方法。過去認為老年痴呆症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老化現象,但事實上年老並不一定痴呆。
除因疾病引起的外,痴呆症最多見於那些無所追求、慵懶消極的人。因為用腦少,腦細胞減少和腦功能衰退都較快,而終身勤奮、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雖到老年,依然思維活躍,反應靈敏。所以進入老年後,應多活動,多與人接觸,主動學些新的東西,給腦細胞以不斷的刺激,這樣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症的發生。
六、冠心病
由於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多發病,所以老年人應該對冠心病的症狀有所了解,如果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等情況以及體力勞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或是反復出現脈搏不齊、不明原因心跳過速或過緩,都要及時就醫,並在專科大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治療期間,老年人還要進行適當活動。運動宜從輕量級開始,逐漸增加活動量。盡量避免奔跑、跳躍。對於高齡患者來說,由於他們的出汗反應差、散熱慢,所以在氣溫高或濕度大的情況下應暫停鍛煉。
七、耳聾耳鳴
老年人聽力下降大多是逐漸發生的,但有時也可突然發生,有時一夜之間,一側或雙側耳聽不到聲音,即所謂突發性耳聾(突聾)。由於突聾會使聽神經細胞受到損傷,而人體最難恢復的就是神經細胞,所以一旦發生突聾,必須爭分奪秒地治療,以減少神經細胞的損傷。
預防耳聾、耳鳴首先要避免雜訊刺激。其次要積極防治高血壓、高血脂和內分泌疾病,有條件的應定期檢查身體。三是慎用耳毒性葯物,對易致內耳中毒的葯物盡量不用。四要少吃高脂肪食物和動物內臟,多吃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C、E的食物。五要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堅持鍛煉身體,每天做一些耳、眼等器官的保健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聽力有減退現象,應引起重視,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葯,以預防耳聾、耳鳴的發生。
八、白內障
預防白內障,首先要避免視力過度疲勞,注意正確的用眼方法,盡量不要長時間在昏暗環境中閱讀和工作。其次,避免長期過量接觸輻射線。長期接觸長波紫外線輻射,可誘發或加速白內障的生成和發展。第三,堅持定期按摩眼部,這樣可以加快眼部血液循環,提高眼球自身免疫力,延緩晶體混濁。第四,注意飲食。白內障的產生與晶體內缺乏維生素C、氨基酸、某些微量元素有關,應多食富含上述物質的蔬菜、水果、魚、肉(動物肝臟)、蛋類食物,少食辛辣、油膩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並戒煙酒。
九、關節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軟骨會發生退行性變化(又稱老化),因此,老年人常患骨關節病。通過適當的鍛煉並注意合理飲食,可使這一老化過程延遲、程度減輕。尤其是體重較重的老年人,更要保持一定的活動量,以通過減肥減輕關節負重。
在骨關節病急性發作時,患者應注意休息,減少負重。待急性發作過後,疼痛一旦減輕,應積極進行保持活動度的練習,盡可能將每個關節練習到其活動度的極限,每日至少做一次,以防止畸形。但不能刻意進行爬樓梯、下蹲的鍛煉,以免加重關節損傷。
合理飲食也可以幫助預防骨關節病。老年人應多進食高鈣食品,以確保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不少於1200毫克。對於症狀較明顯的骨關節病患者,可用物理療法,也可用按摩、葯浴或針灸等方法治療。病人症狀較嚴重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非激素類抗炎葯物治療,對個別頑固的關節疼痛,可採用局部封閉治療。
十、瘙癢症
老年性瘙癢症是老年人常見的皮膚疾患,其誘發因素較多,如情緒波動、氣溫變化、使用鹼性過強的肥皂、飲酒、進食辛辣食物、洗浴、衣被摩擦,甚至有時候連相關暗示都能誘發瘙癢。
防止老年性瘙癢症最主要的是要避免誘發或加重瘙癢的一切因素。不要用太熱的水燙洗,不要亂搽刺激性葯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避免使用鹼性肥皂。飲食宜清淡,有習慣性便秘者應及時糾正。
老年人一旦患了皮膚瘙癢,尤其是有久治不愈的劇癢時,應到醫院檢查,找出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皮膚瘙癢的老年人不要直接使用市售的各種葯膏,因為此類葯膏多含有皮質類固醇激素,用後容易形成激素依賴性皮炎。
3、老年自我保健的自我預防包含哪些內容?
應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一是生活中的自我保健,二是可適當服用某些保健品和葯物。生活中的自我保健包括:1、有高血壓病的中老年患者必須控制血壓在正常百值范圍內,並防止血黏度升高,這樣可以避免發生中風,因為多次發生缺血性中風,可導致腦萎縮。2、中老年人應注意自己的精神與心理健康,積極參加各度種社會活動,防止腦部功能退化。如廣交朋友,經常談談天,可訓練思維,使思維敏捷。有空經常讀書看報,最好能讀出聲音來。進行各類有益的文體活動,如彈琴唱歌,玩電知腦游戲,可鍛煉記憶、計算、理解和思考的能力。據科學家和醫學界研究,下列一些保健品與葯物可能對於老年性痴道呆症有效:1、雌激素。老年女性絕經後容易發生智能障礙,在醫版師指導下服用雌激素,有預防作用。2、維生素與微量元素,尤其是維生素e,對抗氧化,清除大腦內堆積的自由基的作用,對預防腦老化有一下功效。權3、松果體褪黑素。有人認為痴呆的發生與缺乏此物有關,經常服用一些可以清除自由基。4、深海魚油。其富含w-3脂肪酸,而據認為缺少w-3脂肪酸與患老年痴呆症有關。
4、如何開展老年人保健
一百保健法
1、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 一切葯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葯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 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天黑後~午夜1點40)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 暢通的經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慾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 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 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12 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脈經絡的暢通;3)增加體內的氣血。
14 與其相信葯物,相信檢查的數據,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 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平後都會出現一些「有病」的現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 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 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飢渴才是對養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常保持「虛靈」的狀態,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餘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代人生病,大多數是飲食不節的緣故.
21 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 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 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 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盪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慾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7 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 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慾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這樣的人吃一點葯物就會立即見效。二是經絡不通,氣也就無處存身。表現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麼毛病,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而且這種人經常是吃什麼葯都見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發謂之機。箭在弦上要發出去,必須撥動這個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有一個機,只有觸動這個機,事情才會發生,不觸動這個機,其他的條件再多,也沒辦法引發事件。機就是這么一個東西,它是事情發生的最關鍵因素。它是點,不是面。可是觸動這個點,就能帶動面。所以,病機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最關鍵因素,(也可以講,病機一開,人的病狀就會顯現出來,人就進入了「病」 的惡性循環當中。和病機相對的就是「生機」。生機一開,人就會進入康復這個良性循環當中。實際上病機和生機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是一對陰陽。病機開了,生機就關了,而生機開了,病機也就自然開始關閉了。這個就是辯證法。)
32、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為致病致死之總因。故安心法,為衛生第一要訣。心可以主動一切。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內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
34 風寒陰陽暑濕,在在皆可使人致病。萬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虛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衛力,如衣食住等等。貧人有抵抗力,如氣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傷胃傷齒。貧人多餓,所食不雜,故無腸病。富人多逸,故多氣惱。貧人多勞,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盡則窮。窮人能勤儉,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衛力富,則精氣神之抵抗力弱。保衛力弱,則抵抗力強。
35 大病初癒,切忌理發洗足沐浴
36 故求長壽無病,常強肉身。欲強肉身,當調伏精氣神。欲調精氣神,當拒絕擾亂之賊。欲杜此賊,當先攝心。欲求攝心,當化貪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學心戒。但空口言戒,無益於事,必求開慧,方不為所愚。欲求開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學靜坐。
37 能靜則仁,有仁則壽,有壽是真幸福。
38 一切修身修心法門,只有兩字訣:曰放下、曰回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頭,病者頓愈,迷者頓覺。此真無量壽者。
39 心過勞的人,心疲肝旺,心過勞就是心太滿,不虛。心滿,則不納肝(木)生之火,心不納肝生之火,則肝氣必積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營養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於是腎水大虧,水不足則火更旺,心腎相聯,心氣更弱,肺病即成。內部相互關聯,一動全動,一病全病。而擾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覺,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靜坐。
40 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補充,已足可以增長。現在病可去,未來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則神明,神明則機靈,靜者心多妙,觀機辨證,格外敏捷,見理既正,料事益遠,遇亂不驚,見境不惑,能一切通達,自無主觀偏執之弊,而大機大用,由此開啟矣。
41 人在生病的時候最忌諱是嗔恚心起。這個時候一定要安然順受,讓心安定。然後慢慢調理,健康很快恢復。心安才能氣順,氣順才能除病。否則心急火上,肝氣受損,加重病情。心神寧一,那渾身的血氣,自可健全發揮。
心有兩種,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風動,風止波息,而水不動。寂然無念,是無心心也。
42 子時失眠,腎水必虧,心腎相連,水虧則火旺,最易傷神。
43 睡時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
44 午時屬心,此時可靜坐一刻鍾,閉目養神,則心氣強。
45 早起如在寅時三點至五點,此時切忌郁怒,不然必損肺傷肝,萬望注意。
46 人生一切事業,皆以精神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強弱,全賴心神之靜定不亂,一個亂字,足以妨礙一切工作。
47 人生以血氣流通為主,氣滯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結毒為癤為瘰,為癌為瘤,皆是血氣不流通之故。氣以順為主,血以通為暢。百病無不先由氣滯,氣郁於內,肝先受傷。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訣。而化除要訣有二:第一尋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則一切自化。第二以葯石、按摩助其化除,幫助血氣之流通。
48 養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損氣,反而不美。另不可貪多,貪則無恆而性急,況百病由貪而起,不可再貪以重增病苦也。
49 心屬火、腎屬水,心腎相連。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濟,則蒸氣內發。各部機體運動,可求得健康。此可於舌上察知。舌無水則不活,故活字以三點水加舌字。舌上可以報告內部各種病狀深淺,以斷生死。
50 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決信我這個病,非但可以養好,並且身體可以格外健康,保證長壽。因為自己機體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二、相信不用醫葯或靠何種營養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從今日起,我決定不許再去打擾我那病體,不許想著我那個病是如何病的,好壞都不許去計較它,只做個無事人。四、在這修理期內,不許想念工作,也不許悔恨喪失了時間和工作,專心一致,否則又遲誤了。
51 靜養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52 修行要訣:寂照照寂 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無他秘密。
具體要求:不許任何部分用一點氣力,包括意念、呼吸、肢體,做到:眼不觀,耳不聞,鼻不嗅,舌不嘗,口不納,心不想。此是唯一條件。若有所思所聞所覺,即是用氣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氣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氣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內出納,而渾身八萬四千毛孔中有了動作,或張或翕,此時無我無身無氣無心,天然心歸本位。所謂引火歸元,又名水火既濟,為治療百病之總訣。
53 為了養生而死的,佔十分之三。到底怎麼回事?是因為太愛惜自己的身體了。為了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寵,怕吃虧,怕上當,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擔驚受怕,患得患失……這樣,他那顆心整天縮成核桃樣,像是被狗反復啃過,怎麼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養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遠離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會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槍,就是遇上,刀槍也不傷他。為什麼?因為他不把死當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沒法了。養生,並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經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經不再怕死,那麼死也就不再是問題。生死這一關過去,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夠長生。沒想到長生,反倒能長生。一心想著長生,反而死得快。長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帶現象。
54 人有病,人還不以為有病,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 天天三更半夜還在網上的人,本身就是養生的大忌。包括一些所謂的名醫也是這樣。還有,他們的心量也是斤斤計較,試問這樣的人連自己都保不住,還怎麼醫人呢?
56 別貪那個小便宜,大便宜也別貪。一個貪字就含著禍。貪,患得患失會導致人得心臟病。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現。
57 不要天天想著吃什麼補陰,吃什麼壯陽。記住了,運動就可以生陽;靜坐就可以生陰。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用。
58 人在氣不足的時候,不能盲目補氣,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是因為血不足,就需要先補血,因為血為氣之母,否則就成了干燒器皿,把內臟燒壞;如果是因為淤滯不通,就可以增加氣血,血氣同補。這樣才能達到補氣的作用。
59 環境對人養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就是為什麼人在空氣清新的深山老林里,會把痼疾養好的道理。因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質(負離子)會通過人在放鬆情況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體內部,從而滋潤孕養五臟六腑,使人重新煥發活力。還有重要的一點常人並不所知,就是人不僅僅是通過口鼻來呼吸,人身體的每個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們吸取著天地的精華。
60 人在松靜的狀態下,慢慢深呼吸就能體會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氣的交換:在吸氣時,實際除了肺在吸氣,整個身體是在把體內的氣向外排,即把人的氣釋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氣時,實際人是在通過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氣。這大概就是老子所說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61 運動有兩點禁忌:一是不能在氣血不足的時候運動;二是不能在污濁的環境中運動。
62 運動的作用有二:一是增加氣血的運行速度,促進體內的垃圾排出體外;二是打開皮膚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氣。
63 什麼是悟性?什麼是智慧?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擾的人總是把簡單的事情看復雜了、做復雜了。繁和簡其實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兩個方面。聰明的人看到的是簡單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復雜的一面。
64 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佛是什麼?佛是心。
65 現代的醫院和法院差不多,動不動就給病人下了死刑判決通知書。而好多情況下,是把不該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為什麼這么說呢?就以「癌症」為例,癌症現在在人們的心裡=死刑。其實如果我們不叫它癌症,那麼對於病人來講,就等於給病人留下了希望,等於留下了生機。所以我講,現在的癌症病人有大半是被嚇死的,是被精神壓力折磨死的。同時也是被醫院折磨死的。因為你一旦被診斷成了癌症,那麼他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處理你,治不死是你命大,治死了,因為你是癌症。事實上講,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從心生,一切病從心治。只要你還活著,你就有生機。找到了這個生機,對症而治,你就會康復。
66 現在是一個競爭,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亂了,把人引入了魔道。競爭是什麼?競爭就是把人們引入無限的貪欲世界。你一方面提倡競爭,一方面又談什麼構建和諧社會,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嗎。
67 根據陰陽互抱的原理來看,清與濁相互吸引。所以人食入清新之物必將與體內污濁之物相抱,從而把它們排除體外。
68 污濁之物的產生一是因為食入不幹凈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過多的食物,體內不能運化造成食物堆積成垃圾。
69 順應自然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一個人生下來,他的命運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數的。他該干什麼,不該干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如果能順著他的運數去做,就會平安無事。有悟性的人會發現、知道自己的運數,知道他應該干什麼,不應該干什麼。所以養生絕對不是簡單模仿,人雲亦雲。不要去羨慕別人,要從自己的心裡找到自己的悟性。那麼人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是否順其自然了呢?其實這太簡單不過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違背自然了。要做到順外面大自然的自然,還要順自己內在命運的自然,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70 很多人一聽到醫師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時,往往都會顯現出一副無辜的模樣,希望用切、割、毒、殺等外來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會沒來由地產生嗎?世上絕對沒有這種「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以感冒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話,通常患者都會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經一連熬了好幾個通宵;有些人會說,自己最近吹了冷風、淋了雨;有些人則說,工作的壓力很大,常常頭痛又失眠。事實上,諸如此類現象,都是導致感冒的因素,接句話說,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覺性夠的話,自然能夠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標。
71 真正的科學是什麼?就是因緣果報。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學。
72 沒有怕吃虧的心,沒有占別人便宜的心。換句話說,就是你能吃虧,別人就是要你命你都捨得,你都給他,而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去貪便宜,那你的心還能不定嗎?世人誰能做到?但佛就做到了。
73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但願您也能和我們一樣擁有這份自信。
74 學問深時意氣平,心定則氣平。所以對於一個得道的人來說,觀察一個人,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也是相隨心轉的結果。
75 名為五欲之最難破者,色次之,財又次之,食與睡更次之。名心不死,無以入道。
76 百病之始,起於風邪乘入。如體氣虛弱,營衛失調,或憂思驚恐,酒色勞力,真氣耗而外邪入矣。
77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78 對於醫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79 從當年希特勒繞開盟軍堅固防線攻克馬其諾防線的案例中,我悟到了:對付一些頑固的病症,不能正面硬攻,要從其他的相關方面突破。如治療腎病,肝病這些頑固之症,可通過調肺、脾等來達到效果。
80 中庸,是養生的根本原則。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所以,只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 人只有悟到什麼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後能順其自然,這個人就是神人。懂得陰陽了,懂得順其自然了,你就一定會成為良醫大德了。
82 什麼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生、長、收、藏的過程。你順應這個過程,採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去調節病人的平衡,怎麼會治不好病呢。
83 簡單和復雜是一對陰陽,越是復雜的事情,往往用最簡單的辦法就可以解決。同樣,看似最簡單的問題,你往往解決起來並不容易,你付出極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決得了。這就和剛柔一樣,柔極能克剛,剛極柔不防。所以,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要有這個思路,遇到復雜的問題要去找簡單的方法解決,遇到簡單的問題不要忽視它,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就和毛主席所說的那樣,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就是對問題給予藐視,對過程引起重視。
84 我們看看這個世界上是不是這個道理。吃飯睡覺有幾個人能順其自然,有幾個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為什麼?因為它太簡單了,正因為太簡單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這就是辯證法。
85 什麼是平衡?平衡就是陰陽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約,哪一方太過或不及都會失去平衡。怎麼會傷元氣,失去平衡就是在傷元氣。經常處於平衡的狀態,元氣就會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86 陰陽之道就是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任何一對矛盾,如果一方脫離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約了。那它離消失、滅亡就不遠了。你看,當今社會,領導們都不喜歡制約,喜歡獨來獨往,我行我素,貪污受賄,其結果是什麼就可想而知了。陰和陽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個事物的出現,總有另它產生的因素,但同時總會出現另一因素來制約它。這就是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也是陰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道理。所以養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總有一個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時也會有一個制約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葯存在一樣。
87 什麼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陰的制約了,所以其下場畢竟是……,同樣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這就是失去陽對他的制約了。
88 如何具有大智慧,沒有博大的胸懷,哪來的大智慧。
89 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也要應時,到什麼年齡就要學他這個階段應該學的東西,否則就是不應時,不順其自然。但看看我們現在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有多少是學了應該學的東西。小時候應該學什麼,應該學德,學孝道,接著學識字斷句,再往下學如何做事。到青年學如何優生優育、家庭幸福。到了中年,學習養生之道。到了老年,學放下心態,安享晚年。繼續教育學什麼,就是要學這些。
90 情志跟疾病的相關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葯物治療,治來治去都不好,對於這類疾病,解鈴還需系鈴人。五志能夠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 養生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死神就會找到你。這就是道家所講的,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 當你把什麼學問理解到她是非常簡單樸素的時候,這時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還感到她是那麼博大精深,深不可測,那是你還沒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見到茂密的樹葉,而沒看到她的根本,這時候你還是處於「有」的階段,沒有達到「無」的境界。一切離不開陰陽,萬事萬物離不開陰陽。這個根本就是陰陽。知其一,萬事畢。
93 凝神定氣,物我兩忘。---養生的真諦。
94 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95 五行相生相剋的應用:凡是因五臟太過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剋的方法對治。同樣,凡是因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決。這是運用五行的根本原則。
96 現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質生活方面下工夫,這種追求的後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們對於物質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旦這種慾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們的就是無止境的痛苦。其實,物質能帶來的享受,精神也能;葯物能治療疾病,心理療法也能做到。所以,我們用一生來追求財富,不如用一生來培養出一種好的心態,讓我們的精神達到一種超凡的境界。
97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願我們都能擁有這份自信。
98 我們人體是一個充滿智能的機體,我們的身體有好多「哨兵」:牙齒、闌尾、扁條體等。本來一旦我們的身體有異常時(通常是「上火」),這些哨兵會立即做出反應通知大腦。聰明的人這時候就應該調整心態,檢討自己,讓自己平和下來。但現在我們的西醫都做了什麼?你疼不是嗎,我把你們通通切除掉。現在更有甚者,發明了一種儀器,你不是得了過敏性鼻炎打噴嚏嗎?我把你鼻子里的敏感區神經燒毀,這樣以後你怎麼刺激它都不會打噴嚏了。西醫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可能我們再生病後,切掉的就是我們的五臟六腑了。 99 記住,我們偶爾拉肚子、打噴嚏、咳嗽、發燒等都是我們自己的身體修復系統在工作,不要一出現這些症狀就濫用葯物。
100 很多重病或絕症,都只有一個理由:恨。當這恨沒了,病也必一起消失。這世間最難解的是綿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開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5、老年應該如何進行心理健康保健?
老年人的悲哀,莫過於魯迅筆下的「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的哀嘆。事實上,社會責任應由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擔當,「山阻石攔,大江畢竟東流去」,老年人應該領悟到社會的進步,要有「江山代有人才出」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積極心態,有「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與兒孫作馬牛」的樂觀精神,來使自己順應社會的需要,做好離退休、做好安享晚年的心理准備,才能真下做到心理健康,做一個幸福的百歲老人!
相傳一位老太太,她有兩個兒子,老大賣傘,老二曬鹽。一逢晴天老二好曬鹽,老太太就擔心老大的傘賣不出去;一逢雨天老大好賣傘,老太太就擔心老二沒法曬鹽,以致終日滿面愁容。
一位大師知曉後勸她:「你何不在晴天想,這是老二曬鹽的好日子;一逢下雨,老大賣傘的生意一定做得紅火。」
如此一來,老太太真的終日樂得合不攏嘴了。
老年心理健康的動態
心理健康對人體健康是至關重要的,老年人的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差,需要社會、集體、家庭的支持和幫助。情緒愉快、性格開朗、樂觀豁達是長壽的重要心理條件;在我國有名的長壽地區廣西馬瑤族自治縣的長壽老人中,60%以上性格開朗樂觀、從容溫和,急躁易怒的僅佔7%,沒有性格孤僻憂郁的。
負性情緒、不良性格是老年人致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大量事實表明,惡劣的心理狀況是誘發各種疾病的重要因素;有人曾對100名白血病人和淋巴病人患病前後的生活經歷進行調查,發現患者致病前,大部分都有過愁腸百結的個人經歷或悲痛的家庭遭遇;而在醫院門診中,60%的發病原因直接與心理因素有關;有專家認為,心理狀態影響健康,最重要的是取決於個體對外界刺激的認知和評價。若評價積極正確,可使心理狀況趨於平衡,否則可導致心理狀況惡化。
一些研究表明,退休前曾做過妥善計劃的老年人,退休之後的生活適應較好。退休計劃一般包括經濟上的收支、生活上的安排和對保健方面的預先策劃,以及對老年配偶的生活照顧等。一般的老年人,在退休後六個月,即能適應新的生活方式。但仍有許多老人,不能適應退休生活,離退休綜合征表現明顯。這種情形常發生於突然失去日常工作及社會職業的老人中,尤其在退休以後又沒有伴侶的老人,更難適應退休後的生活。
解釋老年人適應成功與否的活動學說認為,個體必須盡力維持中年所有的態度和活動,去發現適當的活動以取代要放棄的興趣和退休的工作;組織適當的補償活動;最好能有些居委會工作,社會福利工作等以充實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再一點,家人團聚,也是他們最感快樂和欣慰的事。
從一個角度看問題,可能引起消極情緒體驗,陷入心理困境。換一個角度看,用積極的觀念去看問題,就可發現其積極意義,走出心理困境。
老年人不妨把眼睛總是盯住油炸圈餅而不是它的洞孔,把半空的玻璃杯看成是半滿,這將於我們的生活十分有利。
老年期的心理保健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研究了「自我實現的人」,即精神健康的人,曾提出了人的「需要層次論」: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相屬關系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其中,高層次的需要是以低層次需要的實現為基礎的;老年人雖已從生活的正台退到了幕後,從第一線退居為第二線,但他們仍有著各種要求和需要;國外研究老年心理學的人認為,老人有「三惡」:貧困、孤獨、不健康。其實,這正是老年人的某些需求未得到滿足的反映。
據國內有關調查,60歲以上退休工人中,患有器質性疾病的約佔50%,70歲以上則高達65.9%。日本心理學家荒井曾對一般家庭中的老人所需作過調查,他們在回答「你現在最關心什麼」時,多數人都回答關心腦出血、癌、高血壓等健康問題,這些問題就是老年人焦慮煩躁,憂心忡忡,悲觀失望,深感不安的一大原因。
老年人的擔心還來自一個經濟安全因素,英國社會學家史密斯曾調查發現,擔心缺乏經濟安全的老人佔43%,幫助消除顧慮,學會自我調養;此外,家屬的照顧也十分重要。
離職退休,兒女另立門戶,好友分離,老伴去世,交往的人日漸減少,使老人深感寂寞、孤獨而痛苦,這種情況在西方國家尤為嚴重。老年人的一個心理特點是人越老就越需要愛,老年夫妻相依為伴是老年人良好心情的重要激勵因素。
獨生女成家立業後應盡可能與父母住在一起,即使是分開居住,子女也應經常去看望或寫信問候。家庭關系和睦,心理氣氛融洽,共享天倫,則有利健康長壽;相反,家庭不和,家庭人際關系惡劣,致人早衰,對身心健康極其有害。
我國著名老中醫岳中美教授曾歸納了老年人的八大怪病,是生理老化的標志,只記遠事,不記近事;笑時有淚,哭時無淚,喜歡孫子不喜歡兒子,喜歡軟食,不喜硬食;眼昏花,看不見近處,耳朵聾,好打聽閑事,遇怪事,不觀察就問,撒尿常常溺在鞋上。
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
老年人雖年近古稀,但人老心宏,壯志未酬,仍想發揮余熱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但老年人已離開工作崗位,無力實現自己的夙願,以致自我實現的需要難以滿足,從而產生不安、消沉和空虛之感。
滿足老年人自我實現需要的關鍵是充實他們的生活,使他們能重新認識生活的意義,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要防止心理老化、空虛和無聊,首先,須讓老年人具有好奇心和保持積極性。好奇心是追求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心理動力,啟發好奇心和積極性的有效措施是組織老人學習。國外有人做過調查,90%的老人都希望學習,所以終生教育觀念的提出不無道理,應開辦老年大學、老年學院等以滿足老人的學習需要,充實老人的生活。
其次,幫助老年人安排一些力所能及、自己擅長而又不很緊張的工作,使精神有所寄託,人生價值得以體現。有科學家指出:「勞動,包括腦力勞動,能鍛煉神經系統,而游手好閑則對神經系統有害。」積極、適度的大腦思維活動和體力勞動,還能減緩人的老化和衰退過程。
此外,還要克服各種適應障礙。適應障礙是指人對所處環境不能恰當地適應,例如有的老年人把一句善意玩笑當成對自己的誣蔑和嘲諷而大發雷霆,把旁人的耳語視為商量謀害自己而感恐懼。
郭恩曾對老年人的適應提出8條建議:在自己身體條件許可范圍內生活;適應經濟收入減低的生活水平;要有醫療的保障;能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把對家庭的愛擴展到朋友們中間;在社會上能受到別人的尊重;維持自我的統合性;能夠把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後代。此外,我們應了解老年人其他未能滿足的需要,在可能條件下予以解決。
美國萊斯大學心理學家安德森說:「假如我們能教人們更為積極地思維,就有可能使他們免受心理疾病之苦。」另一位心理學家沙伊雷爾說:「你有成功的能力,但成功並不完全依賴於能力,你對成功的信念影響著你是否會取得成功。」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感覺是一種主觀的東西。而生活就是一種感覺,人以什麼樣的態度感覺它、對待它,它就以什麼樣的姿態回報你,只要你熱情、積極、樂觀、進取,你的生活將充滿陽光。」
老年人要保持勞逸適度
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強調勞逸適度,孔子認為「勞逸過度,疾共殺之」,強調「動靜以義」;西晉養生家葛洪認為,「勞逸過度」,均礙養生,因而主張「節宣勞逸」,「不欲甚勞甚逸」。老人適當參加家務勞動,對於身心和延緩衰老均有益處;其次,讀書學習也很重要,可增加信息,鍛煉大腦,延緩老化,但不可過度,否則危害大腦,加速衰老。
古人雲:「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以一日不養。」因為心「不用則滯」,而「不養則瘦」,所以「善治心者,於勤勞之餘,當有寬間之候」;此外,逸樂之中也應勞逸適。總之,善勞者,勞中得逸,不善逸者,雖逸亦勞。所以,老人要勞逸結合,勞逸適度,善於勞逸。
運動可以延緩衰老。衰老是一個很復雜的現象。人在成熟後,隨著年齡的增加,大多數器官的功能減退,從30歲以後,機體功能每年約下降o.6%~0.7%,在30歲至70歲的40年裡,總的功能下降近30%。
不運動是衰老的一個重要因素。生命在於運動,生命不息,運動不止,運動最好從中年開始,長期堅持,成效顯著,可達年輕10~20歲的效果。老年人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鍛煉,安排好適合自己身體情況的鍛煉計劃,循序漸進,過度的運動不可取。
當情緒不好時,千萬不要消沉,不要隨意中斷或放棄,和朋友一起鍛煉往往比單獨鍛煉更易堅持;還應提高運動的趣味性,對鍛煉項目的選擇不應注意季節時令,運動的均衡性,使四肢、內臟均得到鍛煉。
老年人不可像年輕人那樣去拼搏,只有適度運動才有益健康,為取得有益的活動效應。老年人應每天運動30分鍾,每周至少三次,每次鍛煉間隔不要超過兩天以上。運動對老年患者還有一種鎮靜效果,可減輕或消除老人的焦慮和憂郁情緒。
社會與年輕人要關心老人
我們都知道,老人居於社會競爭的劣勢,這是人人都應面對的事實。面對這種殘酷的事實,不論個人、家庭、團體或整個社會,均應盡量以理性的方式來處理老年人的問題。同時,社會大眾也必須確認老年人是一個衰弱的社會群體,社會有責任加以保護,不應功利主義的觀點,以為老年人社會價值不高而不予尊重。
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托爾斯泰,給世界文學寶庫留下了寶貴遺產,但這位大文豪的晚年卻是不幸的,夫人索妮婭性格暴躁。經常與他吵鬧。1910年他82歲時,被迫與妻子離婚,離家出走了。由於心情憂郁,健康漸趨惡化,10天之後,這顆世界文壇巨星就隕落了。
首先,應尊敬和照顧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自己的長輩要以尊重的禮節和細致的照顧來對待,同樣也要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別人的長輩和老年人。其次,政府和社會應建立一些利於老年人的服務和保健機構,如老齡委員會、老齡學會、老年病研究中心、老年精神衛生中心、老年樂園、托老所、敬老院等。此外,還應普及老年精神衛生常識,使老年人能歡度晚年,延年益壽。因為,贍養老人,孝敬老人是我民族傳統的義務美德,相信年輕的一代能夠將其發揚光大。
一對對卿卿我我浪漫純真的戀人帶著美妙多姿的夢想,帶著親朋好友的祝福與自己甜蜜的期待,步入了婚姻的聖殿,卻發現在神聖的婚姻裡面沒有多少心馳神往的羅曼蒂克情調,接踵而來的是太多的無聊平凡與單調瑣碎的家庭生活,是再真實不過的「鍋碗瓢盆」交響曲。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之說,好像也成了千古不變的真理,使大多數的婚後男女常常產生「結婚真沒勁,心愛的人變得沒有一點情趣」等心理感覺,這就是由戀人成為夫妻的婚姻不適應的主要根源。
戀愛時,情人的約會使人怦然心動,「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心情讓人焦灼不安,總在埋怨時光腳步的緩慢;雙方為了取悅對方、博得好感,都竭力表現自己的長處和可愛之處;對自己的不足與缺陷多加註意,獻給對方的是最完美的形象;戀人可謂是天然的表演藝術家。
因此,當結婚後,男女雙方仍然用戀人的眼光去看待妻子或丈夫,用戀人的心態去感受妻子或丈夫,用戀愛的自由天地去要求繁瑣的家庭生活時,對婚姻適應的問題就產生了,於是,家庭里種種矛盾的出現,夫妻間說不清的感情糾紛,所有的婚姻問題都會隨之而發生。
但是,結婚畢竟是愛情的升華,是愛情的特殊表現形式,美滿和諧的婚姻必將促進愛情的深化和發展,因此,怎樣適應愛情到婚姻的這一新階段的轉變便成了對夫妻的首次考驗。
6、社區老年人保健促進可採取哪些具體措施
給老人講講保健知識;做做體檢。。。。。。
7、老年人自我保健的意義?簡答題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廣大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群體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尤其是隨著我國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體壽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群體的心理保健水平,使億萬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狀況下安度晚年,已成為我們老年學研究領域研討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試圖從四個方面探討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問題。一是關於老年心理保健的意義,二是關於老年心理健康標準的基本界定,三是如何認識和把握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因素,四是關於做好當代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幾點建議。下面筆者從這四個方面分別進行探討,懇請各位專家同仁給予批評指導。
一、關於老年心理保健的意義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和心理衛生問題,對於老年人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傳統的健康觀認為,身體無病就是健康,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確立,使人們對健康的認識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的健康觀念是身心與環境處於安寧和諧的狀態,是體格與心態的協調發展,即不僅要有好的軀體,而且要有最佳的心理狀態。現代醫學科學證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著密切關系,若心理不健康,就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最終必然影響甚至損害軀體健康。所以要把學習心理保健知識、掌握心理保健手段、學會身心愉快地生活、樹立起心理健康的新觀念,作為每個老年人安度晚年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
我國魏晉時代著名養生學家嵇康在《答向子期難養生論》中指出:「養生有五難,名利不滅此一難也;喜怒不除此二難也;聲色不去此三難也;滋味不絕此四難也;神慮轉發此五難也。」「五者無於胸中,則信順日濟,玄德日全,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大理之所效也。」(《全三國文》卷四八)這里提到的五難,有四難是屬於心理方面的,就是說幾乎全部與心理有關。可見,古代養生學家談保健養生就是以心理保健為主。在現代社會,心理健康是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健康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老年人生活質量評價和健康測量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1. 老年心理保健的生理基礎
心理學研究與生活實踐表明,積極的情緒有利於身體健康,而消極的情緒則對健康帶來不良影響,這是因為情緒有它的生理機制。當人處在情緒狀態時,會引起身體的外部和內部的一系列的生理反應。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發怒時,心跳加快,常達80-200次/分;血壓上升,收縮壓從正常的130毫米汞柱到230 毫米汞柱以上;呼吸每分鍾可達40-50次。人在恐懼時或突然震驚時,呼吸加強而短促,甚至會出現中斷;心跳加速,每分鍾增加20次;血壓也會隨之增加。人在焦慮、憂郁時,會抑制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對老年人來說,抑鬱、煩惱、發怒等消極情緒往往是引起或激發某些疾病的心理因素。例如,由於過分抑鬱或恐懼,會導致心肌梗塞、腦溢血等疾病。臨床實踐證明,許多癌症患者在發病前大多曾有過持續的消極情緒,或遭受過重大的情緒挫折。生物學實驗表明,消極情緒因素可以使人的大腦活動功能降低,引起免疫力的降低,使有機體抗癌力量下降。在具備其他內因與外因時,使癌症得以形成。而相反,積極的情緒可以增進身體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俗語說,「笑一笑,十年少」。據研究,笑可以促進身體內部的激活水平。大笑一次,身體內橫膜大約可以蠕動18次,而小笑的蠕動程度略小些,笑可以促使肌肉放鬆。臨床觀察發現,很多疼痛是由於肌肉緊張所造成的,大笑可以降低或緩和肌肉的緊張程度,從而減輕或消除疼痛。這些主要是闡述心理保健對老年個體健康上的直接影響和意義。
2. 老年心理保健的社會基礎
進入老年,退出家庭的主角地位,退出社會的工作崗位,這是社會為老年人創造的安享晚年的大好機會,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然而,離退休前後往往在一些老同志中引起一些心理變化。有相當一部分人由於難於適應,心理上還出現一些毛病,如空虛、寂寞、焦慮、憂傷、抑鬱等,人稱為退休綜合症。從調查的情況來看,爭強好勝的人,事業心強的人,工作嚴謹的人,性格固執的人,好爭好鬥的人,缺乏離退休心理准備而突然退下來的人發病率高。老年社會學研究表明,退休綜合症主要是由於產生的失落感、空虛感、懷舊感造成的。失落感會使人感到老年期真正是人生的喪失時期,工作喪失了,規律喪失了,地位喪失了,優勢喪失了,人際關系喪失了,進而認為人到老年乃是人生的盡頭;空虛感會使人感到無所事事,生活無聊,人生乏味,一切都是虛無的;懷舊則容易使人追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尤其是自己過五關斬六將的經歷。轉念一思早成過去,而眼下一片冷冷清清,令人慘然。在懷念過去的同事和朋友時,發現有的作古,有的喪偶,有的長病卧床,有的遠隔千里無緣相見,難免無限凄涼。有調查統計表明,退休綜合症一般經過半年到一年時間的反應,個別人需要稍長的時間。這種現象對絕大多數剛退休的老同志是一大困擾,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水平。尤其是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老年群體現象,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就是說,探討和解決好這一問題,將對廣大離退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關於老年心理健康標準的基本界定
我國著名的老年心理學專家許淑蓮教授把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標准概括為五條:①熱愛生活和工作;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③情緒穩定,適應能力強;④性格開朗,通情達理;⑤人際關系適應強。
國外專家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標准方面研究得比較具體,他們訂出了10條參考標准:①有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並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恰當的估計;③有切合實際的目標和理想;④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⑤能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⑥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⑧適度的情緒和控制;⑨在不違背集體意識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個性;⑩在不違反社會道德規范的情況下,能適當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綜合國內外心理學專家對老年人心理健康標準的研究,結合我國老年人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標准基本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界定。
1. 有正常的感覺和知覺,有正常的思維,有良好的記憶。就是說在判斷事物時,基本准確,不發生錯覺;在回憶往事時,記憶清晰,不發生大的遺忘;在分析問題時,條理清楚,不出現邏輯混亂;在回答問題時,能對答自如,不答非所問;在平時生活中,有比較豐富的想像力,並善於用想像力為自己設計一個愉快的奮斗目標。
2. 有健全的人格。情緒穩定,意志堅強。積極的情緒多於消極的情緒,能夠正確評價自己和外界的事物,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辦事較少盲目性和沖動性。意志力表現的非常堅強,能經得起外界事物的強烈刺激。在悲痛時能找到發泄的方法,而不至於被悲痛所壓倒。在歡樂時能有節制地歡欣鼓舞,而不是得意忘形和過分激動。遇到困難時,能沉著地運用自己的意志和經驗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唉聲嘆氣或怨天尤人。
3. 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樂於幫助他人,也樂於接受他人的幫助。在家中與老伴、子女、兒媳、女婿、孫子、孫女、外甥等都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發自內心的理解和尊重。在外面,與過去的朋友和現在結識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關系。對人不求全責備,不過分要求於人,對別人不是敵視態度,而從來都是以與人為善的態度出現。無論在正式群體內,還是在非正式群體內,都有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
4. 能正確地認知社會,與大多數人的心理活動相一致。如對社會的看法,對改革的態度,對國內外形勢的分析,對社會道德倫理的認識等等,都能與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態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不接納社會,與時代前進的步伐不能同向同步。
5. 能保持正常的行為。能堅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等活動。其一切行為符合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身份和角色。
以上這五個方面只是界定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標准。因為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從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許多具體標准。但無論多少標准,都不約而同地認為最重要的一條是「基本正常」,即說話辦事、認識問題、邏輯思維、人際交往等都在正常狀態之中。只要不偏離「正常」的軌道,那麼其心理健康就是達標的。
三、如何認識和把握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許多因素所決定的。大致說來有四個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腦和其它生理機能開始退化。如果此時能有效延緩大腦衰老,這對於人的心理健康無疑是一個良好的基礎。如果大腦衰老過快或者個人不能很好地調適自己,有可能導致心理上失常。二是環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與否,與環境有直接的關系。如果生活在一個良好和諧的環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個外部的良好環境。如果生活在一個經常受到惡性刺激的環境里,有可能產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變態。三是生活因素。有意義的活動,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益於人的心理健康,若參與一些不良活動,如賭博、酗酒等就會損害人的心理健康。四是文化因素。一個人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他會對人生有一個正確態度,能正確處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會因意外情況的產生而導致心理失常。
那麼,老年人如何做到年高而不老、壽高而不衰,把高質量的生活和愉快的身心把握在自己手中呢?筆者根據我國古今養生保健的理論和實踐,概括為四個字,即「動」、「仁」、「智」、「樂」,現概述於後,供廣大老年朋友參考。
1. 「動」,就是多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實踐證明,運動不僅延緩衰老,生物學家的研究已經證明人的肌體「用進廢退」,古人也早就提出「不動則衰」。日本一位研究老人問題的專家指出「君欲延年壽,動中度晚年。」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強身體的適度鍛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這個道理。
2. 「仁」,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寬厚。「仁者壽」為無數長壽老人的實踐所證實。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長壽老人幾乎個個慈祥善良。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同情與幫助他人,也有利於自身的心理健康。哈佛大學心理系曾作過一個實驗,讓學生看一部婦女在印度幫助病人與貧苦人的影片,看完電影就對學生的唾液進行化驗分析,發現學生機體的A種免疫球蛋白顯著增加。專家們為此得出結論,對他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情與援助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機制。人常說:「心底無私天地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說,對人寬厚、幫助別人,不僅有益於別人,也有利於自身。有位年逾九旬但身體頗健的老醫生說:「我不可能無私、但以『少私』兩字為座右銘,『少私』好處很多,可以開心,可以寬曠。名利淡泊了,與人少爭了,就能心平氣和、身心健康。我有今日之健,也許是對人寬厚,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專心工作的緣故。」
3. 「智」,就是勤於學習,科學用腦,尤其要善於用科學的知識指導養生保健。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最主要的心理准備就是重新學習,豐富精神生活,延緩大腦衰老。「樹老怕空,人老怕松。」要「活到老,學到老」。進入老年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會學、老年心理學、家政學等。同時還要了解國內外大事,了解社會變更,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緊跟時代的步伐。另外,還應該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兩手具有新時代特徵的技術,如打電腦、上網等。 「網上的世界真精彩」,英特網上有很多值得老年人驚喜的東西。
4.「樂」,就是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好奇心,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前幾年我在《關於現代家庭對老年人身心健康負面影響及調適對策》一文中曾總結了三句話,即「正視現實,接受挑戰;樂觀豁達,安享晚年;適應今天,迎接明天」。這就是說,只要每個人都能樂觀豁達,與時俱進,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那麼其生活質量和人生價值將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句名言: 「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葯更能解決生理的疲憊和痛苦。」快樂與豁達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不僅要會享用,更要善於發掘。清代著名畫家高相軒曾總結有「十樂養生延壽法」:①耕耘之樂。②把掃之樂。③教子之樂。④知足之樂。⑤安居之樂。⑥暢談之樂。⑦漫步之樂。⑧沐浴之樂。⑨高卧之樂。⑩曝背之樂。可謂「樂者壽」之集大成者,當代老年朋友應當效法學習。
以上關於老年心理保健的四個字,也可以歸納為「動者壽,仁者壽,智者壽,樂者壽」。這十二個字的內涵非常寬泛豐富,因為篇幅所限,不再展開論述。另外,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有機結合、互相滲透,同時又是相得益彰的。
四、關於做好當代老年人心理保健工作的幾點建議
根據科學的推測,人類自然壽命應比現在實際的壽命更長。但由於疾病、創傷或心理、社會等不良影響,使人們未能達到預期壽命而過早死亡。危害老年人常見的病為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癌症。而這些疾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均屬「心身疾病」,其中50%以上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包括不良情緒、吸煙、酗酒、飲食過度、睡眠和休息不足等)引起的。可見,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行為,此類疾病即可大大減少。因此,我們應該採取積極有力的措施,及時給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服務,指導他們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和自我保健,以達到不斷提高廣大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的群體水平。下面結合我國老年心理保健現狀談幾點思考性的建議,以期引起大家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1.要把老年心理保健工作提到老年社會保障和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高度來認識。就是說,老年心理保健不僅僅是醫療就醫機構、離退休管理部門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全社會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要關心有關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都要採取積極措施支持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以期不斷提高全社會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意識。
2.要大力宣揚老年心理保健成功的典型,廣泛進行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宣傳教育。據我們了解,我國在進行老年心理保健教育方面的普及水平還很低,城裡老人、文化老人還稍懂一些,而在鄉下,文盲老人的絕大部分對老年心理保健還屬於一無所知。應該說,我們這方面的工作任務還很大,還必須利用一切有利條件,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積極引導廣大老年人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樹立健康的老年心理保健的新理念。
3.要經常組織開展一些老年心理保健研討活動,及時總結推廣科學的老年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要利用新聞媒體等現代手段,組織一些通俗易懂的老年心理保健的專題講座,介紹一些科學健康的心理保健方法。要充分利用鄉鎮、社區、離退休工作部門等有關組織,在老年人比較集中的地方進行老年心理保健的咨詢服務活動。
4.要大力營造老年心理保健的無障礙環境,及早在全社會構建並啟動老年心理無障礙工程。所謂「老年心理無障礙工程」,就是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愛和尊敬老年人,處處都有敬老助老的良好設施,確實使老年人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社區,無論走到何處何地,都能感受到人格的尊嚴和獨立,都能無憂無慮,心情舒暢地安享晚年。應該說,這一提法在我國經濟、文化、社會現代化還不夠發達的情況下似乎還有點超前。但就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我國老年心理保健的社會現狀來看,做為一種老齡工作的遠景規劃目標這個提法還必須盡早地提出來,以期及早地做一些有關的思想輿論的准備。其實,這一提法已完全可以在我國一些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城市或地區先行開展試驗。一旦取得進展或成功,將會在全國引起積極的示範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