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虛假保健品廣告

虛假保健品廣告

發布時間:2020-07-25 17:40:59

1、如何識別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廣告

近日以來,記者經常接到不少老年人投訴保健品違規宣傳自己被騙,甚至購買名為「神葯」實際上是非法葯物(即沒有正規生產批號)的經歷。以下一一給出保健品虛假宣傳的套路。
主騙中老年人
《大河健康報》讀者張大爺曾經拿著一盒「降壓葯」來到報社,講述了自己的受騙經歷。「宣傳頁上寫著可以免費領取降血壓葯。我和老伴都是高血壓,所以就按照上面的地址去了。現場是一家賓館會議室,到場後,工作人員十分熱情,一口一個『叔叔阿姨』地叫著。」

張大爺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看到年輕人和自己親近都很開心。但當他想領取葯品時,對方表示「領取的葯品療程太短,基本起不了效果,需要多療程使用,並要我們先聽講座。講座一開始還算正常,但隨後就慢慢地開始宣傳正規治療的副作用,例如降壓葯會引起腎臟損傷,僅僅是擴張血管治不了病等。隨後,就開始推銷他們的保健品,並且說保健品沒有副作用,能治好高血壓,還有什麼買5盒送2盒的活動。當時那裡有不少老年人直接掏錢購買了。我和老伴禁不住誘惑,花了1000多塊錢買了幾盒葯。回家停了降壓葯,吃了幾天保健品,發現沒什麼效果,血壓卻有點升高,老伴還出現了頭暈的症狀,就打電話給那個銷售人員,對方的回答是:『葯物需要連續使用才能最終起到療效』。於是,我們又買了1000多元的保健品。後來聽說,凡是沒有『藍帽』(保健品標示)的保健品都是不正規的,而這個保健品上根本沒有藍帽,所以就打電話質問銷售員,對方語氣立馬變了,要麼說沒時間,要麼直接不接電話,最後我們找到地方時,發現對方早已退房走了」。

攻擊葯物副作用是重點
後來記者了解到,這是保健品營銷通常的宣傳思路。張大爺提到的直接掏錢的老年人很可能是銷售方安插的「托兒」。
其實,任何葯物都有副作用,但只要按照醫生處方進行治療,疾病完全能得以控制,且副作用很小,即使出現並發症,也是因為沒有較好地控制病情,使得疾病惡化導致的。「對腎功能正常的人來說,降壓葯控制了血壓,是能保護腎臟的,長期高血壓不控制才會損傷腎臟。」河南省人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王浩告訴大河健康報記者。

療效明顯定有非法添加
一般來說,違法保健品分兩種,第一種是沒有任何治療效果,產品多由蔗糖、澱粉組成,既治不了病也害不了人。第二種是吃了以後效果非常明顯,尤其是一些標榜降血壓、降血糖、治療冠心病的葯品。
那麼,為什麼這些保健品的「療效」這么明顯呢?「肯定是非法添加,例如,很多違法保健品中都添加有胰島素增敏劑羅格列酮,這種葯降血糖效果不錯,但副作用較大,會增加患者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衰的風險,已經被衛生部門嚴格管控(只能在其他降糖葯無效或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才考慮使用),目前有更安全的吡格列酮替代其使用。但是,很多違法保健品中仍然添加大量羅格列酮。」鄭州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於江紅告訴大河健康報記者。
也有患者指出,既然服用這些保健品能控制血壓血糖,那繼續用不就行了?「雖然能控制,但這些保健品中到底非法添加了哪些葯品,劑量是多少都不知道,對身體的損害也是未知數。」於江紅說。
廣東健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宏友表示,所有正規的保健品都只能起輔助營養的作用,或者是配合葯物進行一些保養,保健品不可以替代葯物進行治療。保健品更適合一些有經濟實力、對自身生活質量有更高要求的人服用。
保健品沒「藍帽」就是假貨
那麼,如何知道一個保健品是否合法呢?首先,正規保健品必須有「藍帽」標識,包含該產品的批准文號,例如國產保健品,批號是國食健字+G+批准日期,進口保健品則是國食健字+J+批准日期,並附有「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字樣。
消費者可以登錄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進行查詢。輸入產品的名稱或者批號進行查詢,只要查不到,就可斷定這是假冒產品。如果能查到,則能在查詢處看到該產品的功能范圍,只要國家批準的范圍和商家宣傳的不一致,即可斷定產品存在虛假宣傳。

2、對保健品廣告誇大其詞如何定罪

我國刑法規定有虛假廣告罪,是指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行為。
處罰:1、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上述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3、對保健品虛假宣傳如何定罪的?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一、虛假宣傳的認定要點:

1、虛假宣傳行為的主體:是廣告主、廣告代理製作者和廣告發布者。

2、虛假宣傳的行為:上述主體在客觀上對其商品或服務做虛假廣告或以其他方式進行虛假宣傳。

3、虛假宣傳的後果:上述虛假廣告或虛假宣傳達到了引人誤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會危害性。

4、虛假宣傳的主觀方面,廣告經營者在明知或應知情況下,方對虛假廣告負法律責任;對廣告主,則不論其主觀上處於何種狀態,均必須對虛假廣告承擔法律責任。

二、虛假宣傳的認定依據: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對這一條的有關內容作出了具體界定:「經營者具有下列行為之一,足以造成相關公眾誤解的,可以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

1、對商品作片面的宣傳或者對比的;

2、將科學上未定論的觀點、現象等當作定論的事實用於商品宣傳的;

3、以歧義性語言或者其他引人誤解的方式進行商品宣傳的。」

司法解釋同時規定,以明顯的誇張方式宣傳商品,不足以造成相關公眾誤解的,不屬於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相關公眾一般注意力、發生誤解的事實和被宣傳對象的實際情況等因素,對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進行認定。

(3)虛假保健品廣告擴展資料:

虛假宣傳處罰規定:

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廣告的經營者和發布者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規定,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如:

僱傭或者夥同他人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現場虛假的演示和說明,張貼、散發、郵寄虛假的產品說明書和其他宣傳材料,在經營場所對商品作虛假的文字標注、說明或解釋,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作宣傳報道,對商品的價格、質量、性能、用途、製作成份、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市場信息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

對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對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廣告的經營者、廣告的發布者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

4、如何識別保健品虛假宣傳?

近日以來,記者經常接到不少老年人投訴保健品違規宣傳自己被騙,甚至購買名為「神葯」實際上是非法葯物(即沒有正規生產批號)的經歷。以下一一給出保健品虛假宣傳的套路。

主騙中老年人

《大河健康報》讀者張大爺曾經拿著一盒「降壓葯」來到報社,講述了自己的受騙經歷。「宣傳頁上寫著可以免費領取降血壓葯。我和老伴都是高血壓,所以就按照上面的地址去了。現場是一家賓館會議室,到場後,工作人員十分熱情,一口一個『叔叔阿姨』地叫著。」


張大爺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看到年輕人和自己親近都很開心。但當他想領取葯品時,對方表示「領取的葯品療程太短,基本起不了效果,需要多療程使用,並要我們先聽講座。講座一開始還算正常,但隨後就慢慢地開始宣傳正規治療的副作用,例如降壓葯會引起腎臟損傷,僅僅是擴張血管治不了病等。隨後,就開始推銷他們的保健品,並且說保健品沒有副作用,能治好高血壓,還有什麼買5盒送2盒的活動。當時那裡有不少老年人直接掏錢購買了。我和老伴禁不住誘惑,花了1000多塊錢買了幾盒葯。回家停了降壓葯,吃了幾天保健品,發現沒什麼效果,血壓卻有點升高,老伴還出現了頭暈的症狀,就打電話給那個銷售人員,對方的回答是:『葯物需要連續使用才能最終起到療效』。於是,我們又買了1000多元的保健品。後來聽說,凡是沒有『藍帽』(保健品標示)的保健品都是不正規的,而這個保健品上根本沒有藍帽,所以就打電話質問銷售員,對方語氣立馬變了,要麼說沒時間,要麼直接不接電話,最後我們找到地方時,發現對方早已退房走了」。


攻擊葯物副作用是重點

後來記者了解到,這是保健品營銷通常的宣傳思路。張大爺提到的直接掏錢的老年人很可能是銷售方安插的「托兒」。

其實,任何葯物都有副作用,但只要按照醫生處方進行治療,疾病完全能得以控制,且副作用很小,即使出現並發症,也是因為沒有較好地控制病情,使得疾病惡化導致的。「對腎功能正常的人來說,降壓葯控制了血壓,是能保護腎臟的,長期高血壓不控制才會損傷腎臟。」河南省人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王浩告訴大河健康報記者。


療效明顯定有非法添加

一般來說,違法保健品分兩種,第一種是沒有任何治療效果,產品多由蔗糖、澱粉組成,既治不了病也害不了人。第二種是吃了以後效果非常明顯,尤其是一些標榜降血壓、降血糖、治療冠心病的葯品。

那麼,為什麼這些保健品的「療效」這么明顯呢?「肯定是非法添加,例如,很多違法保健品中都添加有胰島素增敏劑羅格列酮,這種葯降血糖效果不錯,但副作用較大,會增加患者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衰的風險,已經被衛生部門嚴格管控(只能在其他降糖葯無效或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才考慮使用),目前有更安全的吡格列酮替代其使用。但是,很多違法保健品中仍然添加大量羅格列酮。」鄭州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於江紅告訴大河健康報記者。

也有患者指出,既然服用這些保健品能控制血壓血糖,那繼續用不就行了?「雖然能控制,但這些保健品中到底非法添加了哪些葯品,劑量是多少都不知道,對身體的損害也是未知數。」於江紅說。

廣東健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宏友表示,所有正規的保健品都只能起輔助營養的作用,或者是配合葯物進行一些保養,保健品不可以替代葯物進行治療。保健品更適合一些有經濟實力、對自身生活質量有更高要求的人服用。

保健品沒「藍帽」就是假貨

那麼,如何知道一個保健品是否合法呢?首先,正規保健品必須有「藍帽」標識,包含該產品的批准文號,例如國產保健品,批號是國食健字+G+批准日期,進口保健品則是國食健字+J+批准日期,並附有「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字樣。

消費者可以登錄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www.sfda.gov.cn)進行查詢。輸入產品的名稱或者批號進行查詢,只要查不到,就可斷定這是假冒產品。如果能查到,則能在查詢處看到該產品的功能范圍,只要國家批準的范圍和商家宣傳的不一致,即可斷定產品存在虛假宣傳。

5、廣播中充斥著虛假、誇大的保健品廣告,為什麼不被查處和治理?

這些廣告多出現在地方台,一是因為審查不嚴格抄,二是葯商與電台之間的利息百關系,甚至是與相關部門的利益關系。的確這些缺度德的廣告坑害了很多缺乏醫學知識問的人,有的還延誤了病情。希望能引起重視,讓答這些無良廣告消失。

6、對於虛假宣傳的保健品要怎麼舉報?

去國家食品葯品監督局舉報,現在搞四非檢查非常嚴格的,不信抓不住他。嚴厲打擊:非法宣傳、非法經營、非法生產、非法銷售,這幾項我看這個所謂的教授佔了幾項了。

7、請幫忙介紹幾個最近的虛假葯品廣告案例

案例一
2004年,上海各級工商部門共查處各類違法廣告1039件,罰沒款822萬元,有力地規范了上海的廣告宣傳秩序。為進一步懲戒違法主體,維護消費者權益,昨天市工商局向社會公布2004年上海工商部門查處的十大虛假違法廣告案件。
北京九九方元保健品經銷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發布虛假保健食品違法廣告案。2004年6月以來,該公司利用媒體、宣傳冊等宣傳「富硒靈芝寶」保健食品,廣告內容中誇大了產品的功效,稱「適合各個時期的腫瘤患者」、「明顯降低腫瘤復發與轉移的幾率」、「全國服用腫瘤患者數已超過50萬」等,嚴重誤導腫瘤患者。
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8000元。
案例二
上海教衛進修學院發布虛假招生廣告案。2004年7月,該學院利用媒體發布「航空乘務員就業培訓班」,稱可以「保證入選學員順利進入民航系統就業。」實際上無任何單位授權該學院開設航空乘務員培訓班,以及定向就業招生,學院無法保證入選學員進入民航系統就業。
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8600元。
案例三
上海林賽嬌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發布虛假違法保健食品廣告案。2004年3月,該公司利用報紙發布廣告宣傳「腸清茶」保健食品廣告,廣告超出批準的保健功能范圍,稱「毛孔變小、皮膚細膩,失眠得到改善」。
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24000元。
案例四
上海智繪生物醫學研究有限公司發布虛假葯品廣告案。2004年6月,該公司為其經銷的「東方靈芝寶」靈芝膠囊葯品自行設計並散發印刷品進行廣告宣傳,稱這種葯品可以「治癌、抗癌」,而這種葯品實際經批準的葯理作用與「治療癌症」無任何關系。
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0000元。
案例五
上海金谷葯物研究有限公司發布虛假保健食品違法廣告案。該公司在明知其產品核定的保健功能為「改善記憶、抗疲勞、延緩衰老」的情況下,利用產品的成分進行虛假的廣告宣傳,誤導消費者以為產品「對腦萎縮、老年痴呆」等疾病有治療作用。
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0000元。
案例六
上海中科敬業生化技術有限公司發布違法保健食品廣告案。2004年2月,該公司在本市報紙發布「中科甲爾膠囊」保健食品廣告,廣告中的「溶解沉積在血管內壁的血斑、血栓,疏通血管經脈;調節血粘」等內容,超出了該產品實際被批準的保健功能范圍,誤導了消費者。
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2300元。
案例七
上海可麗可心保健品有限公司發布虛假減肥產品廣告案。2004年2月,該公司在本市某報紙發布廣告,稱「一個月減肥20斤,兩個月40斤」,「45天就能減30斤」,並承諾少減一斤可全額退款,這些說辭無相關證明,片面誇大產品減肥效果,欺騙和誤導了消費者。
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5000元。
案例八
上海南洋醫院有限公司發布違法醫療廣告案。2004年5月,該醫院通過其擅自發布的印刷品,大肆進行治療尖銳濕疣、淋病等性病的醫療廣告宣傳,並含有「保證治癒」的內容,嚴重違反了法律、法規的規定。
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2000元。
案例九
上海楊浦區醫聯門診部發布虛假醫療廣告案。2004年9月,該門診部利用報紙發布醫療廣告,稱其推出的「光子減肥」項目,「只需一次,終結漫漫減肥路」,「只需一次一小時,做到想減哪兒就減哪兒,讓您真正擁有永久苗條的身材」,誤導了消費者。

8、保健品市場虛假宣傳究竟亂在哪?

在保健品的推銷中,虛假宣傳、誇大功效的現象十分普遍。老年人高價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事件屢見不鮮,消費者對於保健品「不是葯品,對於疾病沒有治療效果」的認知意識不夠強。為什麼雖然保健品受騙的事件時有發生,嚴重侵犯消費者健康和利益,但是打著各種「治療效果」的保健品依舊「野蠻生長」?保健品市場究竟亂在哪?


有人說,現在的保健品幾乎都成了「保騙品」。這話並不過分。這不,在電視上洗腦式播放的「極草」保健品廣告,日前被食葯監總局叫停了。「極草」的問題,就出在其生產廠家相關經營活動存在「騙」的成分。業內人士指出,該企業宣傳的「微粉粉碎和純粉壓片專利技術」及「含著吃」的概念,根本不是什麼高科技,而「比原草多7倍精華溶出」的說法,也沒有科學依據。



媒體調查發現,近年來,火熱的保健品市場背後,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誇大宣傳等佔領市場,成本和研發費用則只佔很小比例。保健品偽裝成葯品、普通食品號稱有保健功能等現象層出不窮,不少產品靠忽悠蒙騙消費者賺取暴利。而一些表面上效果明顯的保健食品,實際上是非法添加了一些對人體有害的違禁成分。特別是減肥類保健食品,很多都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違禁葯物。


從保健品企業商家的忽悠術看,其技術含量也不是很高,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上當受騙呢?據中國保健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2000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佔了50%以上。老年人是保健品消費的主力,而這個消費群體的一個明顯特徵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容易被忽悠。

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發布過一份關於中國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調查報告,其中的數據顯示,中國老年人中有21.9%的人平常會服用保健品,而且近7成服用者的保健品是自己購買的。購買保健品的老年人中,60.3%的人關注「保健品的功效作用」,遠高於「保健品成分」,而在選擇服用保健品的原因方面,超過4成的老年消費者認為保健品「能夠調理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或者免疫力,預防疾病」,而對於保健品「畢竟不是葯品,對於疾病沒有治療的效果」的認知意識不夠強。


正是抓住了老年人「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普遍心態,保健品才有了市場,也正是抓住了老年人辨識能力及自我保護能力差的特點,一些不法廠商才瞅准了機會鑽了空子,大肆生產銷售低成本高售價甚至是假冒偽劣的保健品,從老年人兜里賺錢。當然,為了能夠做到財源不斷,企業商家也都會很小心,其保健品基本都是「不求有益但求無害」,最起碼不能吃死人。至於怎麼推銷宣傳,就看各自的忽悠手段了。什麼「廣告+渠道」、會議營銷、親情營銷等,營銷模式不一而足,多條腿走路。

而「不能吃死人」的所謂底線,恰恰點出了我國保健品市場之所以亂的主因。「不能吃死人」,意味著違法風險和成本都不高,而這也是對我國相關法規標准不健全,市場監管不嚴、對違法行為懲處不重的諷刺性表達。目前,我國保健食品行業准入門檻太低,沒有一個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加之審批相對簡單,故而大量的非專業化企業湧入保健食品行業,給保健食品市場的監管造成很大困難。另外,我國政府對保健品的管理體制「重審批,輕監管」,且監管職能分散在多個部門,容易導致見利都上、遇責都躲的情況,加之現行法規對違規商家處罰過低,不足以對其產生威懾作用,這就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顯然,要治保健品市場之亂,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健全保健品相關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提高市場准入門檻和違法犯罪成本。在監管方面,相關部門不只是要做到嚴查、嚴打、嚴管,還需深化制度改革,改變當前「重審批、輕監管」的弊端,建立完善著眼事中、事後的保健食品監管新機制,完善日常監管和長效監管。當然,還要做好普法宣傳和科普教育,提高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人對保健食品的辨識能力和防範能力,正確引導消費者合理使用保健食品,養成科學飲食、安全消費的習慣。

9、保健品虛假宣傳案如何處理?違反了什麼法律?

這樣算起來這些東西應該屬於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吧?那應該是誰處理?適用哪些法律...在廣告中對食品質量作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與虛假保健品廣告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