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有哪些
來源:童訊網
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早期的經歷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特別是五歲以前)所遭受的挫折。童年早期所經歷的創傷或挫折若沒有得到及時地解決,幼兒就會痛苦,受到壓抑,負性情緒潛藏於幼兒的內心,形成無意識。隨著幼兒的成長,再次遇到挫折時,潛藏的負性情緒被現實所激活,孩子就會產生心理疾病。可見,幼兒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多麼的重要!
一、環境適應教育隨著幼兒的成長,他們逐漸走出家庭,生活環境越來越廣闊。當然外面的環境與家庭小環境還是有較大的差別的,因此,必須對幼兒進行環境適應教育,讓他們逐漸適應幼兒園、培優班、青少年宮、圖書館、公園、商場等環境。
二、人際關系教育
隨著幼兒生活環境的擴大,他們面臨的人際關系也就越來越復雜。相應地要對幼兒進行人際關系教育,包括:親子關系教育、師幼關系教育、同伴關系教育等等。
三、學習困難教育
幼兒入園之後,學習就是幼兒的一大任務了。有些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或者沒有掌握合適的方法,而產生了學習困難,因此,必須加強針對性教育。
四、情緒情感教育
3-6歲的幼兒,情緒情感正處於迅速發展之中,如何發展積極情感,避免消極情感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幼兒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對孩子進行環境適應、人際關系、學習困難與情緒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有利於培養身心健康的幼兒!
2、如何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志是:動作發展正常、認知發展正常、情緒積極向上、人際關系融洽、性格特徵良好、沒有嚴重的心理衛生問題。那麼,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如何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通過多年的教育實踐及研究,筆者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闡述: 教師要以健康的人格影響幼兒美國學者witty指出:教師的病態人格將嚴重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緒不穩定的教師所教的班級里,出現人格障礙的學生人數也較多。為此,幼兒教師要善於調整自己的情緒,以積極進取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及孩子們,不斷改善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心理健康狀況,極力避免將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到幼兒園來。對於幼兒教師而言,重視和加強自身的心理衛生保健已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而是一項重要的社會義務,因為這關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教師要注意自身言行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心靈也很脆弱。因此,教師對待孩子不能因為他們年齡小,不懂事而忽視了他們的感受和承受力。幼兒教師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一次不經意的談話,一個不小心的失誤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成為影響兒童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幼兒教師對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貫認為正確的做法都應該做深刻的反思,以免不經意中使兒童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 教師要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1.從晨間接待開始為孩子們營造一種溫暖、關愛、民主的心理氣氛每天早晨我都會站在活動室門口迎接家長送來孩子,主動向孩子們問好,用溫暖、親切、關愛的態度接待他們。有的孩子來園後會主動給我一個擁抱,我也會高興地擁抱他們,給孩子們以安全感和親近感。通過和家長簡短的交流了解孩子早晨在家的狀況。當孩子情緒不太好時,我就會微笑著從家長手中接過孩子,抱抱他,與他說說悄悄話鼓勵他。孩子則會有一種充分的被重視感和被接納感,心情很快由陰轉晴。沐浴在溫馨和諧的氣氛里,孩子們才會始終保持積極愉快的活動情緒。 2.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不怕困難的幼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要以恰當的方法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自信。譬如:在健康活動中,個別孩子不敢走獨木橋,我並沒有訓斥他們,而是鼓勵他們,讓他們先放鬆心情,然後交給他們方法:眼睛向前看,雙臂伸開,一步跟著一步走。同時老師在旁邊做好保護他們的准備,孩子們知道了方法,而且看到有老師在旁邊,就敢大膽地走過去了。總之,要充分發揮幼兒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將幼兒的興趣與必要的規則相結合,幼兒會有我很棒、我能行的感覺,自型心也會逐漸增強,同時也會養成各種健康行為。 3.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經常會碰到一些沖突和矛盾,這時教師不要輕易介入,要讓幼兒學會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用理智去控制情緒。在遇到心理沖突時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穩定,積極地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保持健康的情緒,處理好與小朋友之間的人際關系。 發揮家庭教育作用,共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為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增強家長在家園配合中的主體地位,我們通過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充分了解幼兒在園的各項活動常規及生活習慣,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管理的要求,培養幼兒生活習慣的要求,以及培養幼兒任務意識的要求等內容;通過家訪還增進了教師和家長對幼兒在家、在園的了解,從而不斷調整教育方法。這些做法使孩子獨立自理能力和責任感大大加強,同時,也有機會讓家長觀察孩子在各種活動中始終處於積極主動、樂觀向上的狀態。 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任重而道遠。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心理培養目標有所不同,我們要不斷探索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把一批又一批幼兒培養成為積極向上、自信心強、品質優良的寶貝,為他們擁有快樂、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礎。
3、3-6歲幼兒的心理保健要點?
一、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它是一個人個性特徵的核心。幼兒期是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幼兒處於什麼樣的環境,具有什麼樣的經驗,主要來源於外界對它的態度和評價,這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其形成什麼樣的自我概念,從而成為其以後個性發展的基礎。這一時期的幼兒,由於受其認識能力的局限,常常還不能客觀的認識和評價自己,他們往往根據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來認識和評價自己的。
4、淺談幼兒園怎樣做好幼兒心理衛生保健工作
1.根據兒童不同年齡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2.為兒童提供合理的營養膳食,科學制訂食譜,定期進行營養計算與分析,保證膳食平衡。3.制訂與兒童生理特點相適應的體格鍛煉計劃,根據兒童年齡特點開展游戲及體育活動,並保證兒童戶外活動時間,增進兒童身心健康,增強抗病能力。4.建立健康檢查制度,定期開展兒童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健康檔案。
5、如何對幼兒進行心理保健教育
(一) 教幼兒學會尊重別人
讓幼兒學會尊重別人,是良好道德品質形成的首要條件。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學會 重別人良方。教師和家長應尊重孩子,作孩子的表率,讓孩子長在天長日久的受尊重的潛移默化中養成尊重別人的好習慣。
(二) 教幼兒學會愛、學會關心他人
孩子的愛心不是靠強行管束而在一夜之間培養出來的,更不是沒有原則,失去理智的溺愛換來的,它是通過自然而然的模仿,潛移默化的滲透而逐漸形成的。
1、 注重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和家長應從自身做起,在有意識地對哈子進行愛心教育時,要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來感染孩子。作為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教師之間也應該互相關心和尊重 ,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幼兒之間、家長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多使用愛的語言。
2、 培養幼兒形成助人為樂、關心社會、熱愛公益事業的良好思想品質。如組織幼兒給災區小朋友捐獻衣服、圖書、玩具等物品,組織幼兒想希望工程捐款活動,參加為殘疾兒童獻愛心等媒體力量引導幼兒觀看以關愛、善良、正義等內容為主題的作品把民主管理在身邊相互友愛的事跡講給幼兒聽,培養孩子的愛心,從小給孩子的心靈撥下愛的種子,是良好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
(三) 教幼兒學會禮貌待人
禮貌是人們的道德准則,是人與人相處的規矩。可從一個人說話用詞、語調口氣、 止態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養、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會身份。如謙遜文明的語言、恭敬有禮、落落大方的舉止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禮貌教育呀從小抓起,教師要為幼兒創造使用禮貌用語的重要條件的環境,使孩子從小就學會禮貌待人。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 教育孩子尊敬長輩承認。能禮貌語言主動、熱情、大方得打招呼、稱呼人,會問 早、問好、道別。
2、教育孩子當自己不注意影響別人時,會主動誠懇的道歉,當別人影響了自己時能剋制、諒解別人,會說「沒關系、不要緊。」
3、教育孩子當別人在談話時,不插嘴、不妨礙,成人對自己講話時,要專心聽,不要打斷別人說話。總之,教師和家長要做到孩子的模範,處處以身作則,說話要做到溫和有禮貌。
(四) 讓幼兒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一個人有無勞動的興趣和習慣,將影響自己的一生。無數事實證明,事業上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熱愛勞動、勤奮好學者。相反,懶惰往往使人愚昧無知而無所作為,熱愛勞動,不僅使幼兒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為幼兒今後的學習、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樹立了幼兒自信、自立,敢於克服困難的精神。
對幼兒進行熱愛勞動教育,還可以從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開始。如自己穿脫衣服、鞋襪、自己洗手、洗臉刷牙等讓幼兒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和快樂,明白了勞動是光榮的,從而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 。
6、幼兒園小小班幼兒心理健康有哪些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親百般呵護,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的成長。今天的父母已經傾盡所有來愛孩子、照顧孩子。但孩子們由於接受了太多的愛,漸漸的,連他們自己也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養成了對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不健康心理。為了培養幼兒從小感恩父母的情感,我設計了本活動《爸爸媽媽,我愛你》。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達的愛並嘗試用語言、行為等方法大膽表現。
2、體驗愛和被愛的快樂情感。
3、懂得怎樣用實際行動來關心父母、尊敬長輩。
活動准備:
1、故事《快樂地家》,爸爸媽媽寫給孩子的信,製作的相冊,說給孩子的話(錄音),感恩的心(歌曲)課件。
2、愛心卡。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導入活動。
(一)欣賞故事《快樂的家》。
提問:
1、小兔樂樂有一個快樂而溫馨的家,聽樂樂在說什麼?怎麼說的?他們的心情會怎樣?
2、樂樂說出了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那你們愛爸爸、媽媽嗎?
(二)小結:
愛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大聲說出來,是怎樣愛的?
二、傾聽書信,爸爸媽媽對小朋友的愛。
(一)讀爸爸媽媽的來信《寶貝,你長大了》
1、你們聽後有什麼感受?
2、用信可以傳遞我們的愛。
(二)欣賞"愛的相冊"1、請每位幼兒說一句最想向爸爸、媽媽說的話。
2、相冊可以留下我們的愛。
(三)聽錄音《親愛的孩子,我愛你》
總結:每個人都有爸爸媽媽,他們天天為我們忙碌著,的確很辛苦,我們也要好好的回報父母。
三、你對爸爸媽媽的愛(一)欣賞課件並提問:
1、你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
(二)"悄悄話"愛心卡。
我們愛爸爸媽媽的方式很多很多,為了表達對他們的愛,把我們的心願說在愛心卡上,送給爸爸媽媽。
(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把自己的愛心卡獻給爸爸媽媽。
2、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