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教師的心理保健

教師的心理保健

發布時間:2020-07-22 17:36:10

1、教師如何進行心理保健

一是要認識自己,悅納自己。認識自己,就是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既要看到社會對教師的尊重,認清自己的社會責任,努力盡自己的職責,又不作繭自縛。不必因一點點的失誤耿耿於懷、求全自責,從而增加焦慮。應接受現實中的自我,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選擇適當的目標,逐漸完善自我。同時,還應欣然接納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二是要面對現實,淡泊寧靜。要為自己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充分發揮聰明才智。要正確認識教師的職業特點,具有甘為人梯的精神。努力工作但不苛求至善盡美,不為力所不及的事懊惱,不為功名利祿所累,以達觀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一切。
三是要樂於交往,融洽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增進友誼,保持心理平衡,促進身心健康。教師可以向親友傾訴自己的喜怒哀樂,交流感情,緩解和消除緊張心理。

2、談談教師自身是如何維護心理健康的。

一、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
1、端正認知
(1)、樹立正確的自我概念
(2)、正確認識和對待失敗
(3)、換個角度想問題
2、調控情感
(1)、情緒控制
(2)、合理宣洩
(3)、從其它地方尋求滿足感
3、改變行為
(1)、角色學習
(2)、個別或集體討論
(3)、堅持鍛煉
(4)、尋求專業版幫助
(5)、積極參與繼續教育
(6)、尋求新的工作體驗
(7)、調換環境
二、心理健康(正常心理狀態)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權社會保持同步。

3、教師如何維護和促進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與促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和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針對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我從教師自身角度提出以下幾條建議,希望能對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有所幫助。 1.加強角色學習,樹立正確的角色認知和自我概念。隨著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需要根據時代特徵與教育對象的特點對教師職業角色作出必要的調整。在看到教師職業角色轉變的同時,教師本人需要弄清這些轉變的真正含義,樹立正確的角色認知,預防角色焦慮。角色學習是預防焦慮的途徑之一。當多種角色發生沖突時,當教師已分不清自己是誰的時候,焦慮就容易產生。事實上,教師適應職業生涯的主要問題就是學會扮演好合適的角色。在新教師參加工作的頭幾年裡,幾乎把時間都花在教師這個新角色的學習上。當教師開始覺得他所扮演的這些角色有效而且合適時,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他的焦慮水平就會減低。因為這時,即使面對在教學工2.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認知活動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基礎。教師不合理的認知,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會導致教育行為上的偏差,進而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經常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不合理認知有:對教師職業的錯誤看法。認為教師社會地位虛高,經濟地位實低,自己看不起自己的職業;錯誤的學生觀。認為學生都難管,把學生的頑皮和違紀行為看成被家長寵壞或本性頑劣,而不是偶爾的過失或成長中的問題,不把學生看成是獨立自主的發展個體;錯誤的人才觀。部分教師認為,只有學習好的學生才是天才,因而對他們總是高看一眼,而對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則打心眼裡瞧不起,由此在不經意中對他們有截然不同的兩種對待。以上不合理認知,是教師產生不良心態的主要思想基礎,必須引起重視並予以改正。作中不得不面對的各種情況時,教師也知道該做什麼,該如何要求自己,如何要求學生。新教師的許多焦慮之所以會產生,大多是因為他們不能預料將發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處理。通過職業角色學習,可以減輕或消除教學情境的這些不確定因素和難預測性。這樣,角色學習也就幫助教師消除或降低了教學中可能會產生的焦慮。

4、談談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怎樣面對工作壓力

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意味著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由此可以顯示出,教師是一份承載著重大責任與使命的特殊職業。教師的根本職責,就是培養社會主義新人,換句話也可以說,教師的職責,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自覺履行教師職業責任,就是要求教師把職業責任變成自覺的道德義務,為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新人而無私奉獻。正因為教師的責任重大,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問題。
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師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急劇變革,種種壓力不期而至,使人們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作為教師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普通的社會人、自然人,也同樣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但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師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心目中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去培養學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熏陶學生,而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源於教師的心理健康。
教師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師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要與社會的要求相協調,為社會所容納,並具有創造的思想,即教師必須有廣泛的生活興趣、融洽的人際關系、健康的情緒體驗、積極的進取精神、穩定的工作熱情。因此,只有重視教師的心理研究,才有利於更好地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怎樣培養提高教師心理健康(面對工作壓力也是心理健康范圍):
主要靠自我的調節
1.轉變觀念:教師應努力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以學生為友,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提升自身修養,素質,養成良好的性格。克服自身不良心理,情緒,學會反思自身不良心理,學會給自己減壓,學會寬容學生,這樣,就可以逐漸形成健康心理。
2.加強學習:通過自身系統的培訓完善掌握心理學、心理衛生學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識,主動解決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這點每個教師都會有培訓就不掰了)
3悅納自我:作為教師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師這樣一種角色,這樣才能在繁重、瑣碎的教育教學中取得樂趣。一個厭惡教育工作的人天天面對教育工作是一種折磨,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當做樂事而不是負擔的教師,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
4拓寬心胸:有些心胸不寬廣、遇事想不開的人經常會有心理疾病困擾。因此,廣大教師要養成樂觀、豁達的性格,努力加強自身修養,遇事泰然處之。爭我所得,棄我應棄,該放下就放下,不要為一時的不平,一些名利得失而困擾自身。
5學會放鬆:有休息才能更好的工作,該休息時盡情把握自己的假日時間,盡情的玩吧。釋放出平時繁重的工作壓力才會有為接下來的工作熱情與動力。
其次靠外部的支持
需要靠學生家長校方以及社會各界通過各種渠道增強教師的職業威望,不斷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切實改善辦公條件,滿足教師的合理要求,為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為教育提供良好的人文環境,使教師能夠安心工作,為社會培養更多有用的人才........
(大概就這樣了,估計你也是要寫演講稿的`(*∩_∩*)′如有幫助 請採納 謝謝)

5、如何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說:「作為一位教師,他要麼是在幫人,要麼就是害人。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中小學教師對他們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教師心理健康如果出了問題,給學生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因此,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比他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更具重要性。國內近年來的研究顯示,中小學教師的身心健康狀況低於普通人的水平。這讓我們為中小學教師的身心健康狀況擔心,也為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擔憂。教師的職業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並重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適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祥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認為教師心理健康的標准包括五方面:一是對教師角色的認同,教師只有對教育工作有熱情,才能更加的投入工作並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二是教師要了解實時的教育政策,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三是能在教育界建立和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四是具有穩定而積極的心境;五是能夠進行創造性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教師要懂得如何調整自己,學會如何去面對自己的工作,如何使自己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在這我將聯系自己的實際來談談自身對心理健康的維護!(一)要有正確的自我意識,凡事首先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讓心大一點: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變大了,所有的大事都變小了。很多的事情往往都是自己把它給想得太復雜了,千里之行始於腳下,萬事開頭難……這些告訴我們的是事情的開始或許有點難度,但只要平心靜氣的把心放寬一點,放大一點千里之行也不過是難在第一步,萬件事也不過是第一件事情難完成。再大的事情也不過如此,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的心釋放出來,要看到這大千世界的氣象萬物。死死的握住你的雙手,你什麼也沒抓住,伸出你雙手你就擁有的整個世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二)必須加強身體鍛煉。心理健康其實與身體健康也是有一定的聯系存在的,現代的教師不應當追求自己身心都健康。多做戶外運動,提高自己的保健意識,注意飲食的結構,根據自身的特點來選擇運動方式,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心理健康起著很大的影響。(三)學會簡單化生存人生的追求是什麼?如果要說起來有很多金錢,名譽,地位,有太多太多,但作為老師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點,讓自己的人生追求簡單化:有個伴、有個窩、有點錢、有好友!(四)確立對自己的信心人的毛病是不相信自己,因此總看別人。要正確的認識自己、接受自己並且要相信自己,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優點和特長,學會揚長避短才是正確看自己。(五)永保一顆平常心對生活、對工作、對自己、對別人,都不要有過高的要求。面對生活工作上的種種困難,我們都要以平常的心態去面對,只要盡力的去付出,結果也不過成功或失敗。成功了內心充滿了喜悅與成就感,可這種感覺又能持續多久?失敗了帶來的是痛苦與失望!其實無論成功或者失敗,我們都應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既積極主動地做事,對任何事情都要盡力而為,但又順其自然,不苛求事事都完美,始終保持從容淡定的心。

6、教師如何保持心裡健康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不僅是「教書匠」,而且是學生的引導者,心理健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師整體素質提高和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基礎與保障。如果教師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夠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種意義上遠遠超過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只會源源不斷地「製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學生,教師心理健康是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我們教師面對的是祖國將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代學生的成長直接影響到祖國的前途命運。教師的心理健康更直接關繫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業成就和人格發展。教師良好的個性人格是學生個性發展的不可替代的「陽光」。一、教師心理問題探因首先,隨著教育改革的廣泛、深入開展,教師自身的基本素質已成為決定素質教育能否落實的關鍵。面對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素質教育不斷提出的新要求,廣大群眾日益增強的教育需求和對教育質量越來越高的社會期望,不斷拉大差距的社會分配體制和日益松動的人事管理體制,繁重的工作負荷和高速運轉的工作節奏,知識體系的快速更新和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不斷推陳出新,學校管理中的嚴格考核和教師聘任制的逐步推行,涉及上崗、評優、晉級、提職等方面日趨激烈的公開競爭,這些都會給教師帶來新的壓力,造成激烈的沖突,同時也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身心素質要求。時常能聽到老師的抱怨:小考評,大考比,中考高考更要比,老師的評優晉級、獎金發放都與學生成績掛鉤,各種考核指標更像一道道繩索一樣勒得人喘不過氣。特別是畢業班老師和班主任,長期處於備戰的緊張狀態,心理壓力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可能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據有關資料顯示,教師行業因此引發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其他職業更為嚴重。教師的心理健康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健康文明的學習生活方式的選擇。其次,社會贊美教師的是春蠶精神、蠟燭精神,強調的是奉獻、責任,可卻忽視了教師作為一個平凡人的需要、獲得。教師的人格、心理健康水平甚至比他的專業知識水平更重要,教師地位依然太低,教師需要的多元化長期被忽視。給教師設計、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心理成長環境,給教師以真正的幸福。善待教師,教師才會全身心地善待學生。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教育領域的矛盾日漸明顯。積淀下來的許多教育、教學弊端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有過之而無不及,素質教育遲遲不能推展,在錯誤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作用下形成的教育環境,造成教師思想的矛盾與困惑,壓抑了教師的個性發展、扼殺了創造精神;而且,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愈來愈高,加之教師教學技能的欠缺和素質發展的滯後,教師無法適應教育,身心不堪重負。所以,教師心理的焦慮、困惑日漸增多,教師承載了太多,導致出現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知識的不斷更新,社會對教師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正如《學會生存》中說到那樣:「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的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這對我們教師的要求更高。由於信息源急劇增多,學生視野開闊,思維活躍,知識面廣,教師以有限的知識或權威的地位已經很難駕馭課堂,引導學生。最後,教師職業的神聖感和為人師表的角色,迫使教師不得不掩蓋自己的喜怒哀樂,而教師本來也是一名普通的人,而不是機器,或許有理由要求他們有超常的業務與道德素質,但不可能要求他們沒有常人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面對家長的望子成龍、學校升學率,在無形的壓力中焦慮不安。據報載,某市市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在近20年的教學生涯中,一貫對學生呵護有加,頗受學生、家長的愛戴。然而有一天卻因一學生上課時過於調皮、搗亂而勃然大怒,不能自已,對該學生連拉帶扯,最後竟抓住學生的手在牆上蹭。據業內專家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多年累積下來的「心理疲憊素」並發所致!更耐人尋味的是,一位因體罰學生而被學校開除的體育教師,並沒有因失去這份工作而懊喪,反而覺得心裡輕鬆了許多,他說:「我心裡終於可以解脫了,我不用再承受社會給予我那麼大的重壓了,我終於可以為自己而活了!」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多重壓力,是形成教師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社會和家長對教育的期望值日益增長,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廣大教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競爭。為應付來自學校、社會、升學到壓力,來自責任心和時間緊迫感的壓力,來自高付出與低收入的壓力,來自用人制度改革,教師面臨落聘、下崗的壓力,教師就像根始終綳緊的弦在超負荷的工作,這使教師的心理障礙比一般人更多,自卑心理嚴重,嫉妒情緒突出,焦慮水平偏高,神經質、和失眠等時有發生,教師也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感。當前教師的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六個方面:自卑心態嚴重;嫉妒情緒突出;虛榮心理明顯;焦慮水平偏高;性格憂郁孤僻;逆反心理較強,易激易怒,反應不夠靈活;的心理問題症狀主要表現為抑鬱、精神不振、過分擔心、有說不出原因的不安感、無法入睡。孤獨、無助乃至絕望。教師心理問題的疏導刻不容緩,讓我們呼籲全社會都來關注教師的心理問題!――共同營造輕松、愉悅、和諧、發展,有利於教師心理健康的氛圍。教師的心理問題世機上就是社會問題在教師身上的具體反映。要從政策、管理等各方面盡可能地為教師創造寬松、愉快的工作環境,千方百計提高教師待遇,不斷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要進一步加大素質教育的力度,採取有效措施減輕教師負擔,把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師考核項目和繼續教育的內容,全面啟動「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社會工程,定期不定期地為在職的中小學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測試。同時舉辦一些心理衛生知識講座和培訓輔導,提高教師素質,增強教師抗挫折和適應生活的能力。1、我們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應充分認識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並採取有效的措施。如學校領導要轉變管理觀念,發揚民主,關心教師,為教師創設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要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使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體驗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計為教師解決生活困難,決出教師後顧之憂;配備心理健康工作者,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指導教師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論知識,促進教師心理健康。2、我們的教師應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教師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識,要認識到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維護,一切外部的幫助都是間接的,心理醫生能做的也只是「助人」。因此教師應善待自己,幫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調適方法,來維護心理健康。第一,面對現實,確認自我價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師由於自我認識偏差,不能正確把握自己,帶來諸多心理問題,甚至形成心理疾病。人是獨立而特殊的個體,對自己的認識越深刻,越能幫助自己有效的調試工作壓力、生活挫折及內心沖突所帶來的困擾。不少教師在工作中的壓力是對自己缺乏了解,教學工作不能從實際需要出發,目標定得太高或者過於理想化,最終難以避免挫敗,導致付出與成功不相符、心理失衡。此外,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優勢,在教育教學中揚長避短。正如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一樣,也不存在完美的人,只有實事求是的對待自己的缺點,才有勇氣去革新自己、突破自己。教師若不能勇敢的目的教育現實的挑戰,仍然採用一成不變的教育策略,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感,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如果一個教師能正確認識自我,接受自我,揚長避短地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並體現自身的價值。第二,積極進取,努力工作。多做事,少抱怨。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個體,其重要特點是具有積極的進取精神。他們在工作中盡可能發戶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並從工作的成果中獲得滿足和激勵。也只有熱愛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當作樂事而不是負擔的教師,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一個不安於現狀、具有強烈進取精神的人,是不會被社會淘汰、被人所遺忘的。工作中能不斷最終增長才幹,工作的成果也能使我們獲得滿足和激勵。也只有熱愛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當作樂事而不是負擔的教師,才能保持心理健康。第三,學會給自己減壓,保持心理平衡。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情緒在心理疾病中具核心作用,積極的情緒對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極的情緒不僅對健康有減力作用,且易導致人的心理障礙。善於控制情緒是教師心理調節的有效措施,教師的職業特點需要教師具有穩定的情緒和自控能力。當前的教師工作中競爭日益激烈,教師承擔著多種角色,事業、家庭、以及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高期望值,都使教師身心疲憊。因此我們要學會給自己減壓,方法很多,具體方法有:一是意識調節法。即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認定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時刻想到為人師表應具有的心理修養,自覺駕御自己的情緒情感。二是「宣洩法」。這是一種適當渠道把胸中的郁悶釋放出來的方法。如「阿Q」式的精神自慰法;通過體育鍛煉、瑜伽、旅遊、聽音樂等活動的合理宣洩法;轉換思維方式,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認識調適方法。第三,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教師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之一,人際關系惡化很容易導致心理障礙,使人陷入名利紛擾中而不能自拔。心理學家早就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具有良好人際關系的個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就愈強,在社會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師要學會與人交際,善於與人交際,將自己和諧地融於社會之中,保證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師往往是樂於和學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於與學生打交道的教師。教師應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第四,磨礪意志,塑造性格是教師心理調節的基本方法。教師的工作特點是周期長,見效慢,極其復雜而艱巨。教師若沒有堅韌的意志和優良的性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師的意志品質和性格還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意志品質和性格的形成。因此,要求教師應該自覺地磨礪意志,矯正不良性格,達到教師必須具備的心理標准。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不僅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啟迪學生的智慧,還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學生的人格。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有效地優化教育教學的心理環境,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心態。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教師工作是一項復雜的腦力勞動,是塑造人類靈魂的職業。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應當受到社會各行各業和每個學生家庭的高度關心和支持。讓教師的精神世界能充滿理解、關心和溫暖。

7、教師如何進行心理保健?

從本質上講,教師是一項崇高的職業。教師需要滿足來自學生、同事、學生家長以及校方管理者很廣泛的要求,需要付出額外的時間來完成工作任務,有許多工作需要佔用他們的業余時間,他們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以適應新的教育教學形勢,而自己學生的成敗又會使一位有責任心的老師情緒波動。但教師的職業卻又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健康的身心狀態,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個性,要求教師把不健康的情緒、不良的個性和不當的行為消除在與學生交往之外,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注意自我心理保健,下面就是關於這方面的幾點建議:

(一)獲取支持

教師這一職業註定了教師整天與未成年人、准成年人在一起,而與其他的成年人相對隔離。但是只有在共同的工作中才可以得到相互鼓盛和相互理解,只有相互扶持,職業的壓力才會消於無形,因此教師應當構建一個溫暖的人際關系網,以期在關鍵的時候得到來自親朋、同事的強有力的支持,從而渡過難關。當然謀求受過專業訓練的專家的幫助,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二)改善自我

由於職業的關系,每一個教師恐怕不乏心理學知識,但重要的是要在現實生活中將心理學原理運用出來。我們應該改善自己個性中不太完善的地方,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改變認知模式,學習一些放鬆技巧,以期提高自我心理保健能力。

(三)與學生一起成長

成長是我們每個人畢生的課題,當我們全身心投入我們的工作,並能從中領悟到教師工作的真諦和作為教師的我們還欠缺些什麼,我們就會超然得多。這樣,當我們面對一群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生命時,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成就感、喜悅感就會油然而生,我們才會悲傷著他們的悲傷,幸福著他們的幸福,在年輕的生命成長的同時讓自己的生命之樹更加茁壯。

8、教師怎樣自我調節心理健康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教師如何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一)積極應對壓力 首先,教師要學會減壓。 其次,採取積極的壓力應對模式。 (二)善於調節情緒教師如何調節情緒,使自己達到最佳狀態呢?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是非常關鍵的。 首先,學會控制情境。控制情境的首要一點就是要熟悉教育工作的特點,了解教育的基本過程,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做到「心中有數」。控制情境也包括客觀分析自己,正確定位,以適應情境。 其次,運用積極認知。 再次,合理宣洩不良情緒。 最後,注意行為調節。 (三)主動尋求社會支持 尋求社會支持是我們應對壓力和調節情緒的有效手段。當個體受到壓力威脅時,他人的幫助和支持可以使我們恢復信心。研究表明,社會支持水平會直接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症狀越少。因此,要重視家庭生活,重視和親朋好友的交往,樂於合群。 (四)科學用腦 教師的工作以腦力勞動為主,勞動的對象、內容和過程都是復雜的,如果不注意科學用腦,容易引起身體和心理的疲勞。長期的身心疲勞,不僅會導致生理疾病,而且容易造成教師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思維遲鈍、情緒不穩等,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如何科學用腦呢?教師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適時用腦 每個人的生物節律是有差異的,教師要熟悉自己的節律,確定用腦的最佳時間,使有限的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益。 2.交替用腦 (五)積極參與繼續教育 積極的參加繼續教育也是教師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措施。

9、教師如何進行心理保健?

從本質上講,教師是一項崇高的職業。教師需要滿足來自學生、同事、學生家長以及校方管理者很廣泛的要求,需要付出額外的時間來完成工作任務,有許多工作需要佔用他們的業余時間,他們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以適應新的教育教學形勢,而自己學生的成敗又會使一位有責任心的老師情緒波動。但教師的職業卻又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健康的身心狀態,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個性,要求教師把不健康的情緒、不良的個性和不當的行為消除在與學生交往之外,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注意自我心理保健,下面就是關於這方面的幾點建議:(一)獲取支持

教師這一職業註定了教師整天與未成年人、准成年人在一起,而與其他的成年人相對隔離。但是只有在共同的工作中才可以得到相互鼓盛和相互理解,只有相互扶持,職業的壓力才會消於無形,因此教師應當構建一個溫暖的人際關系網,以期在關鍵的時候得到來自親朋、同事的強有力的支持,從而渡過難關。當然謀求受過專業訓練的專家的幫助,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二)改善自我

由於職業的關系,每一個教師恐怕不乏心理學知識,但重要的是要在現實生活中將心理學原理運用出來。我們應該改善自己個性中不太完善的地方,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改變認知模式,學習一些放鬆技巧,以期提高自我心理保健能力。(三)與學生一起成長

成長是我們每個人畢生的課題,當我們全身心投入我們的工作,並能從中領悟到教師工作的真諦和作為教師的我們還欠缺些什麼,我們就會超然得多。這樣,當我們面對一群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生命時,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成就感、喜悅感就會油然而生,我們才會悲傷著他們的悲傷,幸福著他們的幸福,在年輕的生命成長的同時讓自己的生命之樹更加茁壯。

與教師的心理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