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官林保健

官林保健

發布時間:2020-07-19 00:34:33

1、茶葉的知識

飲茶的起源和發展
茶最先是作為食用和葯用的,飲用是在食用、葯用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人利用茶的年代久遠,可上溯到神農時期,但飲茶的歷史相對要晚一些。先秦時期可能在局部地區(茶樹原產地及其邊緣地區)已有飲茶,但目前還缺乏文字和考古的支持。
(一 ) 飲茶始於西漢
關於飲茶的起源,到目前為止是眾說紛壇,爭議未定。大致說來,有先秦說、西漢說、三國說、魏晉說
1、先秦說
陸羽根據《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的記載,認為飲茶始於神農時代,「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茶經·六之飲》)神農即炎帝,與黃帝同為中國上古都部落首領。然而《神農食經》據今人考證成書在漢代以後飲用始於上古原始社會只是傳說,不是信史。 清人顧炎武認為,「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日知錄·茶》)顧炎武認為飲茶始於戰國時代也只是推測,並無直接的證據。先秦飲茶,不是源於傳說,就是間接推測,並無可靠材料來證明。
2、三國說
《三國志·吳書·韋曜傳》有「密賜荼荈以代酒」,這種能代酒的飲料當為茶飲料,足以證明吳國宮廷已經飲茶。據此,《南窗紀談》認為中國飲茶始於三國。 三國時代東吳飲茶是確鑿無疑,然而東吳之茶當傳自巴蜀,巴蜀的飲茶要早於東吳,因此,中國的飲茶一定早於三國時代。
3、魏晉說
唐裴汶《茶論》、《膳夫經手錄》認為飲茶始於晉,宋《集古錄》認為飲茶始於魏晉。
4、西漢說
清代郝懿行在《證俗文》中指出:「茗飲之法,始見於漢末,而已萌芽於前漢。司馬相如凡將篇有荈詫,王褒僮約有武陽買荼。」郝懿行認為飲茶始於東漢末,而萌芽於西漢。
西漢著名辭賦家王褒《僮約》「烹荼盡具」的約定,是關於飲茶最早的可信記載。《僮約》中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一般都認為「烹荼」、「買荼」之「荼」為茶。《僮約》訂於兩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故中國人飲茶不會晚於公元前一世紀中葉的西漢晚期。我們認為中國的飲茶始於西漢,而飲茶晚於茶的食用、葯用,中國人發現茶和用茶則遠在西漢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王褒是四川資中人,買茶之地為四川彭山。最早對茶有過記載的王褒、司馬相如、揚雄均是蜀人,可見是巴蜀之人發明飲茶。
從兩漢到三國,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層社會享用的珍稀之物,飲茶限於王公朝士。《三國志·吳志·韋曜》記:「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荼荈以代酒。」孫皓密賜韋曜以茶代酒,可見東吳宮中飲茶。
西晉詩人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雲:「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說成都的香茶傳遍九州,這雖有文人的誇張,卻也近於事實。《桐君錄》記:「西陽、武昌、廬江、晉陵皆出好茗。巴東別有真香茗。」晉陶潛《搜神後記》:「晉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晉王浮《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采茗。」說明在兩晉時期,湖北、安徽、江蘇、浙江這些地區已產茶。
兩晉時期,飲茶由上層社會逐漸向中下層傳播。晉干寶《搜神記》:「夏侯愷字萬仁,因病死,……如坐生時西壁大床,就人覓荼飲。」這雖是虛構的神異故事,但也反映普通人家的飲茶事實。《廣陵嗜老傳》:「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竟買。」老姥每天早晨到街市賣茶,市民爭相購買,這反映平民的飲茶風尚。
南朝宋人山謙之《吳興統記》載:「烏程 溫山,出御荈」「長興 啄木岑,每歲吳興、毘陵二郡太守採茶宴會於此,有境會亭。」烏程溫山產貢茶,長興縣有境會亭,兩郡太守在此宴集,督造茶葉。江南一帶不僅飲茶,茶葉生產也有一定的規模。《南齊書·武帝本紀》:「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荼飲、干飯、酒脯而已,天下貴賤,咸同此制。」南朝齊武帝詔告天下,靈前祭品設茶等四樣,不論貴賤,一概如此。可見茶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中。
後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卷三城南報德寺:「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槳,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時給事中劉鎬,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北朝人原本渴飲酪槳,但受南朝人的影響,如劉鎬等,也喜歡上飲茶。
飲茶始於西漢,起源於巴蜀,經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逐漸向中原廣大地區傳播,飲茶由上層社會向民間發展,飲茶、種茶的地區越來越廣。
茶與宗教結緣

漢魏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固有的宗教——道教的形成和發展時期,同時也是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時期,茶以其清淡、虛靜的本性和卻睡療病的功能廣受宗教徒的青睞。
(一)道教與茶
道教徒煉丹服葯,以求脫胎換骨、羽化成仙,於是茶成為道教徒的首選之葯,道教徒的飲茶與服葯是一致的。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雜錄》記:「苦荼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丹丘子、黃山君是傳說中的神仙人物,飲茶可使人「輕身換骨」,可滿足道教對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追求。 晉惠帝時著名道士王浮的《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曰:『予丹邱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犧之餘,乞相遺也。』」神仙丹邱子向虞洪乞茶喝。
道教徒的宣揚,提高了茶的地位。
(二)佛教與茶
《晉書·藝術傳》記:「單道開,敦煌人也。……時夏飲荼蘇,一二升而已。」單道開乃佛徒,曾往後趙京城——鄴城(今河南安陽)的法琳寺、臨漳縣的昭德寺,後率弟子渡江至晉都城建業(今南京),又轉去南海各地,最後歿於廣東羅浮山。他在昭德寺首創禪室,坐禪其中,晝夜不卧,飲茶卻睡解乏以禪定。 晉僧懷信《釋門自鏡錄》:「跣足清淡,袒胸諧謔,居不愁寒暑,食不擇甘旨,使喚童僕,要水要荼。」魏晉之際,析玄辯理,清談風甚。佛教初傳,依附玄學。佛徒追慕玄風,煮茶品茗,以助玄談。
《續名僧錄》:「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年垂懸車,飯所飲荼。」法瑤是東晉名僧慧遠的再傳弟子,著名的涅盤師。法瑤性喜飲茶,每飯必飲茶。
《宋錄》:「新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曇濟十三歲出家,拜鳩摩羅什弟子僧導為師。他從關中來到壽春(今安徽壽縣)創立了成實師說的南系——壽春系。曇濟擅長《成唯實論》,對「三論」也頗有研究,曾著《六家七宗論》。他在八公山東山寺住了很長時間,後移居京城的中興寺和庄嚴寺。兩位王子拜訪曇濟,曇濟設茶待客。
佛教徒以茶資修行,單道開、懷信、法瑤開茶禪一味之先河。
客來敬茶

王褒《僮約》中的「烹荼盡具」便是規定在家中來客之後烹茶敬客。
南朝宋人何法盛《晉中興書》記:「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安既至,所設唯荼、果而已。」陸納以茶和水果待客。
南朝宋人劉義慶《世語新說·紕漏》記:「任育長年少時,甚有令名。……坐席竟,下飲,便問人雲:『此為荼,為茗?』」客人入坐完畢,便開始上茶。同書還記:「晉司徒長史王蒙好飲荼,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雲今日有水厄。」王蒙「人至輒命飲之」,這是他好客的表現。
弘君舉《食檄》:「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客來到來,見面寒暄之後,先請飲三杯茶。
客來敬茶不僅是世俗的禮儀,曇濟和尚也是以茶待客,道俗相同。
客來敬茶在兩晉南北朝時成為中華民族普遍的禮俗。
茶文學初興

晉宋時期的《搜神記》、《神異記》、《搜神後記》、《異苑》等志怪小說集中便有一些關於茶的故事。左思的《嬌女詩》、張載的《登成都白菟樓》詩、王微的《雜詩》是最早的茶詩。南北朝時女文學家鮑令暉撰有《香茗賦》,惜散佚。西晉杜育的《荈賦》是文學史上第一篇以茶為題材的散文,才辭豐美,對後世的茶文學創作頗有影響。宋代吳俶《茶賦》稱:「清文既傳於杜育,精思亦聞於陸羽。」可見杜育《荈賦》在茶文化史上的影響。
杜育《荈賦》也是只剩殘篇,存文如下:「靈山惟岳,奇產所鍾。厥生荈草,彌谷披崗。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農功少休。結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擇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惟茲初成,沫沉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 。」「調神和內,慵解倦除。」
兩晉南北朝時期,茶文學初步興起。
茶藝萌芽

茶藝是飲茶藝術,是藝術性的飲茶,它包括選茶、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的程式和技藝。
杜育的《荈賦》中有對於茶藝的描寫,如擇水:「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擇取岷江中的清水;選器:「器擇陶簡,出自東隅」,茶具選用產自東隅(今浙江上虞一帶)的瓷器;煎茶:「沫沉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 。」煎好的茶湯,湯華浮泛,象白雪般明亮,如春花般燦爛;酌茶:「酌之以匏,取式公劉。」用匏瓢酌分茶湯。
《荈賦》所描述的,是中華茶藝的雛形,且茶藝發源於巴蜀。
飲茶習俗的形成

陸羽《茶經·六之飲》也稱:「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間,以為比屋之飲。」《茶經》認為當時的飲茶之風擴散到民間,以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及湖北、山東一帶最為盛行,把茶當作家常飲料,形成「比屋之飲。」 陸羽《茶經》初稿約成於代宗永泰元年,定稿於德宗建中元年。《茶經》的流行,進一步推動了飲茶風俗的形成。
中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狹,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窮曰竟夜,殆成風俗。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封演認為禪宗促進了北方飲茶的形成。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彌漫朝野,「窮日竟夜」,「遂成風俗」,且「流於塞外」。
晚唐楊華《膳夫經手錄》載:「至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歷遂多,建中以後盛矣。」楊華認為茶始興於玄宗朝,肅宗、代宗時漸多,德宗以後盛行。
《茶經》、《封氏聞見記》、《膳夫經手錄》關於飲茶發展和普及的觀點基本一致。開元以前,飲茶不多,開元以後,特別是建中(公元780)以後,舉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農工商,無不飲茶。不僅中原廣大地區飲茶,而且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也飲茶。甚至出現了茶鋪,「自鄒、齊、泡、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買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
《舊唐書·李鈺傳》:「茶為食物,無異米鹽,於人所資,遠近同俗,既祛竭乏,難舍斯須,田閭之間,嗜好尤甚。」茶於人如同米、鹽一樣不可缺少,田閭農家,同樣嗜好。
由上可知,中國人飲茶習俗形成於中唐。
飲茶的普及
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宋梅堯臣《南有嘉茗賦》雲:「華夷蠻豹,固日飲而無厭,富貴貧賤,亦時啜無厭不寧。」宋吳自牧《夢梁錄》卷十六「鰲鋪」載:「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為開門「七件事」之一。 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序雲:「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顧近歲以來,采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
吳自牧《夢梁錄》卷十六「茶肆」記:「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頓奇松異檜等物於其上,裝飾店面,敲打響盞歌賣,止用瓷盞漆托供賣,則無銀盂物也。夜市於大街有東擔設浮鋪,點茶湯以便遊玩觀之人。大凡茶樓多有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司學樂器、上教曲賺之類,謂之『掛牌兒』。人情茶肆,本非以點茶湯為業,但將此為由,多覓茶金耳。又有茶肆專是王奴打聚處,亦有諸行借買志人會聚行老,謂之『市頭』。大街有三五家靠茶肆,樓上專安著妓女,名曰『夜茶坊』,……非君子駐足之地也。更有張賣店隔壁黃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內王媽媽家茶肆名一窟茶坊,大街車兒茶肆、將檢閱茶肆,皆士大夫期明約友會聚之處。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門點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點送鄰里茶水,倩其往來傳語。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點送門面鋪席,乞覓錢物,謂之『齪茶』。僧道頭陀欲行題注,先以茶水沿門點送,以為進身之階。」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市)茶肆林立,不僅有人情茶肆。花茶坊,夜市還有東擔浮鋪點茶湯以便游觀之人。有提茶瓶沿門點茶,有以茶水點送門面鋪席,僧道頭陀以茶水沿門點送以為進身之防。茶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無錫陽光花園C去到無錫江蘇國際旅遊保健中心公交怎麼走?

無錫陽光花園C區到無錫,江蘇國際旅遊保健中心公交怎麼走?如果你要坐公交的話,選擇66路車就可以了。

3、茶葉的來歷

茶,又稱「茗」,是山茶科常綠灌木,有二十三個屬,三百八十多種。我國遠在四千多年前就知道茶葉了, 作為一種作物是在公元350年間,發源中心在雲南地區,《神農本草經》曾記載:「茶葉生益州川穀山陵道 旁」。現四川省敘永縣天堂鄉發現三棵甜茶樹,茶葉內含甜味素是白糖的三百倍。《晏子春秋》有記載: 「把茶作為一種珍貴的祭品」。公元778年陸羽所著《茶經》成為世界第一部茶葉生產的著作。據考,我國 南方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栽培歷史,黃山產茶始於唐天寶年間,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茶葉原產我 國,是由我國向世界傳播的。早在1515年前,葡萄牙海員從中國帶回去一些茶葉,開始被看著是一種神奇的 東西,直到1664年被葡萄牙公主卡塔里娜.布拉甘斯卡亞看中,她很喜歡喝這種飲料。在這前後,俄國沙皇、 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都愛上了茶葉,據說,華盛頓為了喝奶茶,自己在府邸飼養了一頭奶牛。由此 而陸續傳播到歐洲各國。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亞洲許多國家開始引種茶葉,而第一個試種的是印度,時間是 1834年。直到十九世紀末期,已在亞洲、南美洲一些國家種植,現在已在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落了戶,而英 國人是世界上最喜歡飲茶的民族之一,但他們不種茶 葉,由於茶葉的祖先在中國,我國也是產茶最多的國家,故稱:「中國為世界茶葉的故鄉」。

4、有哪路公交車到宜興市新婦幼保健所

宜興市新婦幼保健所在東虹路上,城北大潤發西南放下大約7-8百米不到的樣子!不知道有什麼公交車。你可以做公交車在轉車過去

5、幫忙介紹一下無錫!!

無錫是中國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南瀕太湖,西接常州,北依長江,東臨蘇州,中間流淌著古運河,是在江南蒙蒙煙雨中孕育出的一顆璀璨的太湖明珠,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08年中國百強城市排名第15位。無錫總面積為4787.61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622.64平方公里),2009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465.65萬人,人口出生率6.98‰,人口死亡率6.7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619.57萬人,比上年增長1.4%。人均期望壽命77.5歲。 中文名稱: 無錫 外文名稱: WUXI 別名: 梁溪 金匱 小上海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江蘇 下轄地區: 崇安等7個區,江陰市,宜興市 政府駐地: 崇安區解放南路 電話區號: 0510 郵政區碼: 214000 地理位置: 江蘇省東南部 太湖北端 面積: 4787.61平方公里 人口: 619.57萬(2009年) 方言: 吳語太湖片方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寄暢園,太湖黿頭渚,無錫中視影視基地,蠡園,梅園,靈山勝境 機場: 無錫(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火車站: 無錫站 滬寧城鐵無錫站 無錫東站 車牌代碼: 蘇B 市花: 杜鵑,梅花 市樹: 香樟樹 市長: 毛小平 市委書記: 楊衛澤 目錄[隱藏] 一、行政區劃 二、自然環境 三、建制沿革 四、歷史文化 無錫縣城牆的變遷: 五、地名由來 六、交通區位 七、旅遊名勝 八、綜合經濟 九、無錫特產 十、無錫住宿 十一、無錫民俗 十二、著名人物 十三、高等院校、著名學校 十四、友好城市 十六、體育運動 十七、相關神話 十八、無錫小吃和果品 十九、無錫市歌、市花 二十、無錫大事記 一、行政區劃 二、自然環境 三、建制沿革 四、歷史文化 無錫縣城牆的變遷: 五、地名由來 六、交通區位 七、旅遊名勝 八、綜合經濟 九、無錫特產 十、無錫住宿 十一、無錫民俗 十二、著名人物 十三、高等院校、著名學校 十四、友好城市 十六、體育運動 十七、相關神話 十八、無錫小吃和果品 十九、無錫市歌、市花 二十、無錫大事記 無錫市 ,別名梁溪, 簡稱錫, 江蘇省 轄地級市。無錫市位於北緯31°7′至32°2′,東經119°33′至12° 眺望蠡湖38′ ,位於長江三角洲江湖間走廊部分,北扼長江、南控太湖,是蘇南地區的交通中樞、長江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東南部鄰蘇州,距上海128公里;南瀕太湖,與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去南京183公里;北扼長江,與泰州市所轄的靖江市隔江相望。 無錫市全市總面積為4787.61平方公里(市區1659平方公里,2008年其中建成區面積203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和丘陵面積為78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6.8%,水域面積為150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1.4%。2006年耕地面積為2180535畝。 無錫市位於太湖北端,太湖風景區的黿頭渚、蠡湖,靈山大佛等重要景區在該市區域。 特產 太湖三白,宜興紫砂壺,無錫楊梅,惠山泥人,小籠包,無錫排骨、油麵筋、陽山水蜜桃 無錫傳統四大特產為:醬排骨、油麵筋、惠山泥人、陽山水蜜桃。 無錫物產豐饒,水產豐富。太湖「三白」:銀魚、白蝦、白緦魚為水中上品 無錫惠山「大阿福」,憨憨墩墩,裂著嘴笑,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每個孩子看到都愛不釋手,「惠山泥人」是購物單上不能缺少的一項。清慈禧太後曾大量使用淡水珍珠養顏,酷愛太湖珍珠並給予很高的評價。太湖珍珠不僅可作為裝飾品配戴,又可入葯,還可口服。無錫第一百貨商店、商業大廈的珍珠製品,從手飾到口服液、珍珠粉、珍珠膏和保健品、化妝品,總有一樣讓你動心。 無錫宜興的紫砂壺名揚天下;另外還有三鳳橋醬排骨、油麵筋、水蜜桃、惠山金剛肚臍、惠山臘燒片(已失傳)、馬山楊梅、無錫小籠、拱北樓陽春面、聚豐園腐乳肉等眾多有著傳奇歷史的土特產等您去發掘。十、無錫住宿 ※此處僅列四星、五星級類飯店供參考 五星級(包含超五星和准五星) 凱賓斯基飯店 永和路18號 太湖廣場 太湖飯店 環湖路 君樂大酒店 中山路401號 湖濱飯店 環湖路388號 華美達廣場酒店 惠山區政府正對面 金陵大飯店 解放東路1000號、保利廣場旁 1881半島酒店 環湖路1881號 日航飯店 永樂東路9號 洲際酒店 永和路(太湖廣場)2號 木棉花酒店 運河西路288號 金陵山水麗景酒店 山水東路19號 雷迪森廣場酒店 金城路8號 錫州花園酒店 二泉中路68號 白金漢爵大酒店 北塘區盛岸西路18號 江陰海瀾大酒店 江陰市新橋鎮海瀾工業園 江陰昊柏國際酒店 江陰市綺山路 江陰泓升苑酒店 江陰西門車站對面 黃嘉喜來登酒店 江陰濱江路北側 長晟豪生酒店 江陰通渡路東、通惠路北側 桃園山莊休閑酒店 江陰新橋鎮 皇冠假日大酒店 新長江大酒店 江陰普惠路東 東方馬可波羅酒店(在建) 希爾頓酒店(在建) 潤華大飯店(在建) 凱萊大酒店(在建) JW萬豪酒店(在建) 萬達索菲特大酒店(在建) 民航大酒店(在建) 海神諾富特酒店(在建) 國信雅都飯店(在建) 保利達配套酒店(在建) 中邦城市商務酒店(在建) 千禧大酒店(在建) 世貿中心酒店(在建) 四星級 無錫萬怡酒店 中山路335號 無錫大飯店 梁清路1號 錦江大酒店 中山路218號 太湖明珠國際大酒店 馬山 黃金海岸大酒店 北大街 山明水秀大酒店 湖濱路 國際飯店 縣前東街118號 錦湖大酒店 馬山梅梁路 太湖花園度假村 漆塘路 舜天碧波花園度假村 馬山 戴斯國際商務廣場 宜必思酒店 御嘉精品酒店公寓(鳳凰城) 江陰來富島大酒店 江陰暨陽山莊 江陰國際大酒店 江陰興澄大酒店 江陰金塔賓館 江陰法爾勝大酒店 江陰朋生雅居大酒店 [編輯本段]十三、高等院校、著名學校 江南大學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東南大學(無錫分校) 南京農業大學(無錫漁業學院) 江南影視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太湖創意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 江蘇信息學院 無錫高等師范學校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原無錫衛校 無錫市醫葯學校 無錫市醫院管理中心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無錫衛生分院) 無錫技師學院 無錫市大橋中學 江蘇省天一中學 無錫市第一中學 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原東林中學) 無錫市第二高級中學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 無錫市第六高級中學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 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 無錫市太湖高級中學(錫南高級中學和華庄高級中學合並所得) 無錫市青山高級中學 無錫旅遊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無錫旅遊商貿學校 旅商高職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無錫旅遊商貿分院) 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原無錫市職教中心 機電高職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無錫機電分院) 無錫交通高等職業學校(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無錫交通分院) 無錫交通技師學院 無錫宏源技師學院 無錫國際學校 無錫市市北高級中學(舊稱無錫四中) 無錫市外國語學校 無錫市胡埭中學 江蘇省羊尖高級中學 無錫市洛社高級中學 無錫市玉祁中學 江蘇省懷仁中學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江陰青陽高級中學 江陰市第一中學 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 江陰市中學 江陰市華士中學 江陰市長涇中學 江陰市成化高級中學 江蘇省宜興高級中學 宜興第一中學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 宜興市官林中學 宜興市和橋高級中學 宜興市張渚高級中學 旅遊推薦行程: 主要旅遊景點:真山真水無錫第一名勝太湖黿頭渚(門票105元/人,含觀光車,去三山仙島游輪) 自然風光與人造景觀相溶合的央視基地三國水滸城(兩城聯票90元/人,不含古戰船游太湖) 世界第一高青銅大佛88米高靈山大佛景區(靈山大佛從2009年1月25日開始150元/人,景區為一票制,包括靈山大佛,祥符禪寺,靈山文化園,靈山梵宮,五印壇城) 江南名園范蠡西施隱居地假山真水蠡園(35元/人 淡季有時會變動) ,梅園35元,海底世界80元。 無錫旅遊線路安排: 無錫一日游: A線 上午三國水滸城 下午太湖黿頭渚 B線 上午靈山大佛 下午太湖黿頭渚 C線 上午靈山大佛, 下午三國水滸城 D線 上午蠡園、三國城,下午太湖黿頭渚 E線:上午蠡園---唐城 下午太湖--三山仙島,水上觀三國水滸城(無錫一日游旅行社線路)。

求採納

6、求韓國簡介

http://ke.baidu.com/view/3299.htm

與官林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