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保健品老人騙局

保健品老人騙局

發布時間:2020-07-18 22:41:14

1、老年人保健品騙局是違法嗎

2、三無保健品專盯老年人 老人為何屢屢被「忽悠?

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17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老年保健品成為十大消費維權熱點之首。普通的食品、器械、日用品「搖身一變」,具有了神奇的保健功效,許多老人心甘情願高價購買。老年人為何容易受騙?「坑老保健品」的監管難在哪裡?請看記者調查。

看騙局

「忽悠」式推銷、贈送禮品,引誘老年人非理性消費

「大家說,年紀大了什麼最重要?對,是健康!」早上7點鍾,村灣小廣場已經人聲鼎沸。一個男青年舉著話筒,向坐在簡易塑料凳上的30餘名老人大聲喊話,旁邊還有兩名中年女子站在場外警惕地環顧四周。

這是日前發生在湖北通山縣闖王鎮劉家嶺村的場景。近年來,公開推銷保健品成了該村的常見事。

這一回,賣的是「電磁療內衣褲」,據說穿上能治風濕病、糖尿病、緩解腰酸腿痛。男青年並不急著推銷產品,而是先跟老人們拉家常、談養生。近一個小時里,他從中華孝道談到科學前沿,時不時與老人們互動並贈送禮品,現場掌聲不斷……很多人當場就要交錢拿貨。短短十幾分鍾,24套「電磁療內衣褲」便銷售一空。

76歲的舒老漢買完東西正要離開,撞上了趕來找他的小兒子。小兒子生氣地指責推銷者「詐騙」,並拿出手機准備報警,卻被暴怒的父親攔了下來。

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發現,該「電磁療內衣褲」的生產、銷售公司並不存在,是典型的「三無產品」,類似商品在一些網店上單價只有不到40元,賣給老人的價格卻是每套120元。村支書陳細慶曾召集年輕人開會要求防止自家老人上當,甚至還報過警,無奈「賣家買家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警方調查幾乎沒有實際成效」。

家住上海的小繆有著同樣的無奈:家裡年近80歲的老父親最近為了買一台6萬塊錢、號稱德國進口的保健儀器,向老伴要3萬塊付了首期,還找子女借錢。「但是我媽後悔了,說錢拿不回來就跳樓!」後來經過反復交涉,這家公司總算退回了錢款。「我真是搞不懂,他也是大學畢業,怎麼就那麼輕信騙子?」

日前,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與上海市消保委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上海13.8%的老年人在保健品上消費超過1萬元,44.9%的老年人有非理性消費保健品傾向。據介紹,去年上海市消保委共計受理保健品投訴375件,同比上升2.2%,涉及金額300餘萬元,但保健品投訴數量僅占投訴總量的0.32%,且大部分是子女投訴。

上海市消保委秘書長陶愛蓮說,老年人維權意識較差,發現上當,也大都是「打落牙齒往肚裡咽」,這無疑助長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

識套路

設置「溫柔陷阱」,形成精神依賴,讓老人們防不勝防

一場場保健品騙局中,老人為何屢屢心甘情願被「忽悠」?

調查數據顯示,雖然調查對象中七成以上的子女提醒過老人不要上當,但效果並不理想。購買保健品的行為傾向與老年人的學歷、原工作職務等無關,與年齡、健康狀況和與子女親密度相關,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快速提高。如在61—65歲老人中,此比例為28.7%,但80歲以上老人則達到95.2%。

專家認為,老年人知識更新慢,面對疾病,他們往往會病急亂投醫,導致輕易被騙子「拿下」。即使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也使他們的心理防線容易被攻破。

在湖北鄢城派出所便衣大隊隊長程興強看來,犯罪分子極力營造的「送溫暖」氛圍,正是專為老人而設的「溫柔陷阱」。「相比於遠在他鄉的子女,溫言好語、體貼入微的保健品銷售人員更讓老人有依賴感。即使在破案之後,還有一些老人不願承認上當受騙。」

湖北通山劉家嶺村保健品流行的現狀,在鄉村較為普遍。劉家嶺村很多年輕人都在外打工,離鄉千里,只有老人留在家中。日常生活的枯燥、精神世界的空虛等因素給了保健品推銷者乘虛而入的機會。大城市也有類似的問題:子女平日工作繁忙,而老人們生怕影響孩子工作,生了病也不敢告訴家人,而是寄望於所謂的保健品。等到上了當醒悟過來,害怕「丟面子」或者擔心給子女添麻煩,也不願報案。

騙子們「高明」的騙術,也是讓老年消費者防不勝防的重要原因。

程興強向記者再現了一個詐騙團伙的行騙過程:2016年12月8日,田某某一夥人以舉辦感恩活動向老年人送溫暖的名義,發放傳單將上百名老人引至宜城市匯友賓館會議室,冒充養生專家的身份,向老人們宣傳保健知識,並推銷所謂「宜興紫砂杯」「蟲草保健品」等大量廉價保健品,並承諾第二天參會將全額退款,等於贈送。老人們第二天收到退款,就更加信任該詐騙團伙。一周後,該團伙向老人們推銷標價500元的懷表和標價1200元的「奧克斯空調」,現場有60餘人交錢拿貨。第二天,等著退款的老人們來到賓館,卻發現早已「人去樓空」。經警方查證,老人們所買的「奧克斯空調」只是市場價150元的暖風機,懷表則是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和生產地址的「三無產品」。

程興強介紹說,這是一種常見的針對老年人詐騙的策略,可以說是「放長線釣大魚」。不法分子往往打著「送溫暖」「關愛老人」的旗號,贈送日用品等小禮物引誘老人上當,取得老人信任後,狠狠騙一次就收手,「打一槍再換一個地方」。

破難題

需政府、社會齊發力,建議設立保健品購買「法定冷靜期」

針對保健品監管,各地紛紛出招。比如,去年5月以來,湖北省食葯監局、工商局等十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向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行為亮劍。半年時間,全省共查處各類案件627起,驅散、取締117個涉案點,責令停產停業105家。湖北省食葯監局總工程師朱與傑介紹,整治涵蓋了利用電話、網路、電視購物等方式違法宣傳、銷售保健食品行為與未經審查發布,以及發布虛假保健食品廣告行為等。

然而,與行政執法部門打了多年「交道」,保健品銷售公司也在「研究」如何規避打擊。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說,「例如,分布在社區的營銷點、體驗店,只負責保健品展示體驗,主要做維系感情、推廣所謂保健養生的工作,不銷售實物。然後採取『會銷』方式,也就是會議營銷。這是保健品營銷中的常用手段,通過集體式『洗腦』,使老年人產生強烈購買欲,最後給你一張所謂優惠券,告訴你去指定地點購買。」唐健盛認為,這種把營銷推廣與實際銷售分開的模式,給執法監管帶來很大難度。

「保健品監管的難點,還在於缺乏有效的執法手段。」一位基層市場監管所的負責人談道,在不少案例中,保健品企業往往在一個區舉辦推介活動,而在另一個區進行銷售,由於涉及跨區域執法,基層執法人員往往權責有限。

陶愛蓮建議,立法和執法部門需要通過更有力的法治手段規范市場。要規范市場的銷售行為,要求商業經營場所必須證照齊全;商品和服務必須明碼標價,銷售對象為老年人的,必須主動提供發票。同時,建議設立老年人購買保健品的「法定冷靜期」制度,即60歲以上老年人購買保健品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無理由退貨的權利,以避免老年人非理性消費行為可能帶來的損失。

上海新消費研究中心劉波認為,子女自身和社區等社會主體也需要多關心老年人。在親情層面,子女應主動關心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為老年人適當購買安全、合格的保健品;在社會層面,加大社區建設力度,豐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多組織針對老人的專業健康知識講座,增強其對真假保健品的辨識能力。

(見習編輯:於浩)

3、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 為什麼沒人管

採用欺騙的手段讓老人購買保健品是違法的,老人如果受騙可以由子女陪同依據受騙的不同情形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價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等地投訴抄,也可以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提起民事訴訟。情節嚴重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符合刑法中關於詐騙罪的情節,公安機關會立案偵查。根據2010年7月1日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百條規定: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對於度已經被工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查獲的不法分子,老年人除了可以追回自己的損失外,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就購買假冒偽劣的保健品造成的其他損失提出賠償;對於已經交由公安機關立案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保障自身的權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知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道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4、老年人最易上當的九大「保健」騙局有哪些?

近年來,不少老人深陷保健品騙局,有病不吃葯,被騙光「棺材本」,甚至去世後家裡還會收到推銷電話。為此,河南省公安廳官方微博@平安中原總結了容易針對老年人的九大「保健」騙局,提醒老年人一定要警惕別落入不法保健「陷阱」。

1、「專家」義診免費講座

不法商販在住宅小區、早市或公園推銷葯品、保健品或醫療器械,通過免費體檢途徑,無中生有或有意誇大老年人身體的健康隱患,從而達到推銷葯品的目的。

2、大肆宣傳產品療效

正規保健品都有國家批準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隻能起到保健或治療時的輔助作用,並不能起到治療作用,而不法商販大肆宣傳療效。

3、產品「包治百病」

宣傳產品神乎其神,對大部分的內科疾病都有效,甚至「包治百病」。

4、「慢性病也能治癒」

說乙肝、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世界醫學難題居然能通過服用保健品治癒,違背醫學,滿足患者急於想治癒、不想長期服葯的心理。

5、「進口、專利、高科技」

打著「進口、專利、高科技、綠色環保」的旗號,吸引老年消費者。有意誇大宣傳,將普通的商品宣傳成高科技或綠色環保商品。

6、「免費旅遊」、「贈送體檢」

以免費專車、旅遊、贈送體檢等「策略」推銷保健品,誘導老年人消費。

7、「陪聊」搞感情促銷

有些獨居的老人,很希望與人交流,騙子們就抓住這一點搞感情促銷。先是對老人家熱情招呼,然後天天上門陪老人說話,還幫忙做家務,取得老人的信任後就開始推銷價格不菲的產品。

8、步步設套,最後「走人」

第一天辦免費講座,並贈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銷某低價物品,稱回家試用,可退貨退錢;第三天如期退貨退錢,並推銷另一高價物品,一般幾百元,仍承諾退款;第四天「走人」。

9、「買保健品能發財」

廠商稱「健康投資」回報豐厚,只要購買一家企業生產的保健品,不僅可以獲得包括境外旅遊在內的種種豐厚贈品,更誘人的是可以獲得大量該集團公司的原始股。老年人買保健品上當各種原因,既有老年人健康意識強、對保健品「情有獨鍾」,也緣於騙子的推銷手段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具有欺騙性。

5、23萬老人買保健品被騙99.5億,為什麼老人信騙子,不信兒女?

2016年,邦家公司顧問張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當記者專訪張某問:「為什麼專門去針對中老年人呢?」

張某的回答是:「第一個,老年人呢,思想上我感覺還是很單純,只要你的資質證照,各種榮譽獎狀都很齊全,他們很容易信。第二個就是,老年人可能生活都比較空虛,而這些工作人員都比較熱情,再組織一些活動,對他(老年人)可能構成了一些吸引。」


騙子為何要騙老人,無非是因為人老犯暈,容易輕信陌生人。很多人都納悶,年輕時那麼精神的一個人,一老怎麼就糊塗了,跟個孩子似的?這裡面有生理原因,也不排除孤獨心理疾患。人老了,交際圈子越來越小,那些輕信陌生人的老人,恐怕身邊已沒有多少能說話的熟人了。他們孤單,想與人交往,可要麼不敢,要麼被人嫌棄。於是乎,甜嘴蜜舌的騙子就鑽空子了,因為老人太想聽那些「高興話」了。如果有個人像親人一般地噓寒問暖,關懷備至,老年人的心理防線不會這般被輕易攻破的。

不知大家發現沒有,許多上當受騙的老人,並非孤陋寡聞,沒見過世面,很多堪稱人情練達的長者、世事洞明的智者,他們為何也上當?多半老人心態使然,與眼界、見識沒有多大關系。一是深層焦慮:疾病與死亡。一生哲學比不上半個小時痛苦,當焦慮灼傷自信、恐懼沖毀理性,決策便會偏離正常思維,要不然皇帝英明神武如李世民也一樣受騙;一是空巢焦慮:空寂與茫然。盯上老人的保健品推銷員大打「感情牌」,有老人形容,「比自己的兒子女兒還要親」。話說到這份上,老人豈能不上當?


騙子們就是利用了老年人的這種心理來行騙,這些需求的廣泛性,為騙子行騙提供了條件。以健康為誘餌,以親情為誘餌,以發財為誘餌,老年人除了因年老體衰而造成的反應遲鈍外,有的人盲目追求健康或迷信高額投資回報,是他們被「套牢」的重要因素。再加上網路時代,各種詐騙手段不斷翻新,而老年群體中,觸網的人相對較少。不是他們不明白,而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對於網路時代的種種騙局缺乏認識,更容易受騙上當。

說到原委,誰都知道,老人寂寞,需要社交、慰藉,正是子女缺位,才讓騙子上位。獨生子女時代,孩子本來就少,一個孩子應付幾位老人,加上職場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哪怕子女明了老人有情感需求,有時未免有心無力。說多了都是淚,老人不容易,孩子也不容易。



提高老年人防騙和維權意識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凈化社會環境,加大打擊違法犯罪力度,從根本上取締詐騙行為。這樣才能消除老人上當受騙的根源。

6、為何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騙子的圈套?

很多人不解,為何家裡的老人屢屢都陷入保健品的風波之中呢?而且很多人還是傾家盪產也要去買,甚至跟家裡人鬧翻了也要聽信保健品銷售者的一番說辭。這些老人是怎麼了,明明活了幾十年按照道理來說是不會被誘惑的,怎麼會心甘情願的掏錢。其實這也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有一部分是因為銷售者的花言巧語,有些是老人自身的心理需求。

花言巧語迷惑老人,很多人喜歡用老人貪便宜的這個方面入手。買東西就送東西,買東西就搞活動等等。還有很多保健品公司搞一些旅遊,集體活動等等,這些活動恰恰也是老人比較信任的。一來二往,就會造成老人十分信任銷售保健品的這些人,而且很多老人跟銷售者關系好,也願意購買。而且很多銷售保健品的公司還弄一些保健身體的,所以很多老人對保健品這一塊又比較新奇,所以上當受騙的也確實比較多。

洗腦,也是老人想要的關心。很多銷售者就是看著老人的兒女不在身邊,於是充當「假兒女」,噓寒問暖,讓老人徹底的相信這些銷售者。覺得人家跟自己無親無故的,但是對自己也這么好,不過就是買個保健品而已,自己也願意花錢買享受。所以很多老人也會迷失在所謂的「愛」裡面。

所以,老人深陷保健品的風波,一部分是銷售者的原因一部分也是因為兒女不再身邊。讓這些銷售者搶佔先機躲得了老人的信任之後,就會教唆老人,對兒女好還不如對自己好,你看兒女也沒有管你多少等說法之中,讓人防不勝防。

7、老人被忽悠買保健品是否屬於消費欺詐?

屬於。

根據《廣告法》規定,保健食品廣告中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聲稱或者暗示廣告商品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違者,工商部門將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行政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將移交司法機關。

這是商家不斷通過「洗腦式」宣傳,向老年消費者推銷保健品等各種商品,誤導老人一步步掉入消費陷阱。

當前老年人消費有兩大特點:老年人已經成為養生、保健品以及理療儀、按摩器等保健器械的主要消費群體;老年人對健康養老有能力有需求,但同時也面臨著鑒別能力有限,容易上當受騙。

(7)保健品老人騙局擴展資料

注意

1、警惕以「免費」為噱頭的推銷陷阱。

一些經營者現場推銷商品,誇大宣傳功效,謊稱能治疾病,哄抬商品價格,高價出售,使不少老年消費者因此蒙受了經濟損失。老年人應提防消費欺詐和虛假宣傳。

2、正確認識和理性選購保健食品,切勿以保健品替代葯品進行疾病治療。

消費者在購買時要看清保健食品的特定標識,如「衛食健字型大小」或「國食健字型大小」的批准文號和標有「保健食品」的字樣。

3、堅持品質消費,按需消費。

消費者在選購養生保健品、保健器械等此類產品時,要到證照齊全、信譽度好的商場、超市、連鎖店或網店選購。根據自己或家人的身體體質狀況,按實際需要選購最適合的產品。

8、為何越來越多的老人被保健品騙?

現在老人防備意識薄弱,錢很容易就被騙走了,平常理財經驗不足,騙來老人買保健品就更容易了,越來越多的老人被騙買保健品了

老年人相對來說文化水平較低、掌握的社會信息不夠、以及老年人自身智力的退化,一些人正是利用這些從事針對老年人的違法犯罪活動,而老年人也很容易被騙。這一方面需要媒自體加大宣傳,讓老年人知道這些騙人的伎倆;民政、社區等機構也要多派志願者深入老年人中,普及知識,防止老年人上當受騙;同時,相關部門更要加大打擊力度,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老人初衷只是想讓自己更健康,自己少受罪,子女少受累,但知卻事與願違。人到老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功能逐漸下降,各種慢性病找上身來,尤其在看到周圍老友一個個離道世後,害怕疾病與死亡的心理也與日俱增。於是,「花錢買健康」便成為許多老年人的共識。

9、老年人保健品騙局犯法嗎法律怎麼處理呢

老年人保健品騙局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將構成詐騙罪,可追究刑事責任,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通常採取免費贈送食品、生活物品,組織所謂「專家」作免費「健康講座」,為老年人免費體檢,組織免費旅遊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息和信任,進而誇大、虛構保健品效果,向老年人推銷高價保健品來騙取大額資金。

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屬於詐騙,即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266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9)保健品老人騙局擴展資料:

近年來,保健品詐騙犯罪呈現發案區域不斷擴大、涉案金額不斷增加、作案手法不斷翻新的趨勢。特別是一些犯罪團伙採取公司化模式運營,老年群體深陷「保健品詐騙陷阱」的情況愈發嚴重,成為受害重災區。

多數老年人沒有渠道去了解產品信息,也無法利用網路公開口徑去查證保健品真偽。許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老年人信息閉塞,法律意識淡薄,愛「佔小便宜」、盲信權威,固執從眾等心理,針對他們量身定做的騙局。

據公安部數據統計,2018年以來,已破獲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詐騙犯罪案件30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900餘人,追贓挽損1.4億余元。

與保健品老人騙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