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助2015年保健食品安全自檢自查與報告制度
一、進貨索證索票制度
(一)嚴格審驗供貨商(包括銷售商或者直接供貨的生產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
(二)對購入的食品,索取並仔細查驗供貨商的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或者流通許可證、標注通過有關質量認證食品的相關質量認證證書、進口食品的有效商檢證明、國家規定應當經過檢驗檢疫食品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上述相關證明文件應當在有效期內首次購入該種食品時索驗。
(三)購入食品時,索取供貨商出具的正式銷售發票;或者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索取有供貨商蓋章或者簽名的銷售憑證,並留具真實地址和聯系方式;銷售憑證應當記明食品名稱、規格、數量、單價、金額、銷貨日期等內容。
(四)索取和查驗的營業執照(身份證明)、生產許可證、流通許可證、質量認證證書、商檢證明、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質量檢驗合格報告和銷售發票(憑證)應當按供貨商名稱或者食品種類整理建檔備查,相關檔案應當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該種食品購入之日起不少於2年。
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一)每次購入食品,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
(二)採取賬簿登記、單據粘貼建檔等多種方式建立進貨台賬。食品進貨台賬應當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該種食品購入之日起不少於2年。
(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定期查閱進貨台賬和檢查食品的保存與質量狀況,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應當在進貨台賬中作出醒目標注,並將食品集中陳列或者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對超過保質期或者腐敗、變質、質量不合格等食品,應當立即停止銷售,撤下櫃台銷毀或者報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處理,食品的處理情況應當在進貨台賬中如實記錄。
三、 庫房管理制度
(一)食品與非食品應分庫存放,不得與洗化用品、日雜用品等混放。
(二)食品倉庫實行專用並設有防鼠、防蠅、防潮、防霉、通風的設施及措施,並運轉正常。
(三)食品應分類,分架,隔牆隔地存放。各類食品有明顯標志,有異味或易吸潮的食品應密封保存或分庫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時冷藏、冷凍保存。
(四)貯存散裝食品的,應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
(五) 建立倉庫進出庫專人驗收登記制度,做到勤進勤出,先進先出,定期清倉檢查,防止食品過期、變質、霉變、生蟲,
及時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六)食品倉庫應經常開窗通風,定期清掃,保持乾燥和整潔。
(七)工作人員應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保持個人衛生。
四、食品銷售衛生制度
(一)食品銷售工作人員必須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後上崗,銷售過程中禁止撓頭、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捂口。
(二)銷售直接入口的食品必須有完整的包裝或防塵容器盛放,使用無毒、清潔的售貨工具。
(三)食品銷售應有專櫃,要有防塵、防蠅、防污染設施。
(四)銷售的預包裝及散裝食品應標明廠名、廠址、品名、生產日期和保存期限(或保質期)等。
五、食品展示衛生制度
(一)展示食品的貨架必須在展示食品前進行清潔消毒。
(二)展示食品必須生、熟分離,避免食品交叉感染。
(三)展示直接入口食品必須使用無毒、清潔的容器,保持食品新鮮衛生,不得超出保質期。
(四)展示櫃的玻璃、銷售用具、架子、燈罩、價格牌不得直接接觸食品,展示的食品不得直接散放在貨架上。。
(五)展示食品的銷售人員必須持有有效健康證明上崗,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
六、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
(一)食品經營人員必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參加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證明。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本單位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
(三)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制度
(一)認真制定培訓計劃,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參加食品安全知識、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的培訓以及操作技能培訓。
(二)新參加工作的人員包括實習工、實習生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
(三)建立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檔案,將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考核結果記錄歸檔,以備查驗。
八、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食品用具、容器、包裝材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並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要求。
(二)食品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三)食品用具要有專人保管、不混用不亂用。
(四)食品冷藏、冷凍工具應定期保潔、洗刷、消毒,專人負責、專人管理。
(五)食品用具清洗、消毒應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要求的用具及時更換。
九、衛生檢查制度
(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衛生檢查計劃,將全面檢查與抽查、問查相結合,主要檢查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
(二)衛生管理人員負責各項衛生管理制度的落實,每天在營業後檢查一次衛生,檢查各崗是否有違反制度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改進,並做好衛生檢查記錄備查。每周1-2次全面現場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並提出限期改進意見,做好檢查記錄
2、求助,保健食品GMP認證檢查細則
GMP認證,是指由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組織GMP評審專家對企業人員、培訓、廠房設施、生產環境、衛生狀況、物料管理、生產管理、質量管理、銷售管理等企業涉及的所有環節進行檢查,評定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過程。
葯品 GMP 認證流程
1、申報企業到省局受理大廳提交認證申請和申報材料
2、省局葯品安全監管處對申報材料形式審查 (5個工作日)
3、認證中心對申報材料進行技術審查 (10個工作日)
4、認證中心制定現場檢查方案(10個工作日)
5、省局審批方案 (10個工作日)
6、認證中心組織實施認證現場檢查 (10個工作日)
7、認證中心對現場檢查報告進行初審 (10個工作日)
8、省局對認證初審意見進行審批(10個工作日)
9、報國家局發布審查公告(10個工作日)
葯品 GMP認證標准
GMP標准(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是為保證葯品在規定的質量下持續生產的體系。它是為把葯品生產過程中的不合格的危險降低到最小而訂立的。GMP包含方方面面的要求,從廠房到地面、設備、人員和培訓、衛生、空氣和水的純化、生產和文件。「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縮寫,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業規范」,或是「優良製造標准」,是一種特別注重在生產過程中實施對產品質量與衛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是一套適用於制葯、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准,要求企業從原料、人員、設施設備、生產過程、包裝運輸、質量控制等方面按國家有關法規達到衛生質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業規范幫助企業改善企業衛生環境,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善。簡要的說,GMP要求生產企業應具備良好的生產設備,合理的生產過程,完善的質量管理和嚴格的檢測系統,確保最終產品的質量(包括食品安全衛生)符合法規要求。
GMP所規定的內容,是食品加工企業必須達到的最基本的條件。
《良好葯品生產規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GMP)是指導葯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的法規。世界衛生組織於1975年11月正式公布GMP標准。國際上葯品的概念包括獸葯,只有中國和澳大利亞等少數幾個國家是將人用葯GMP和獸葯GMP分開的。
3、日常監管中對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檢查時,應檢查哪些內容
日常監管中對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檢查時,檢查內容有:
①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的合法性
②《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執行情況
③產品的標簽標識是否與批准證書一致
④是否有違法添加行為
4、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檢查保健品需要提供什麼
產品檢疫合格證,產品生產合格證,產品生產報告,產品質量審批書,檢驗檢疫報告,產品批號,你去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有詳細要求和規定,另外你如果注冊公司,就應該有對應的管理部門下發的審批資料條目明細,希望對你有效
5、誰知道現在葯監局查保健品這塊查的是什麼呀?
各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開展保健食品監督檢查工作的重點有所不同。例如:
福建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部署開展保健食品監督檢查工作
2011年06月27日 發布
為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切實加強保健食品監管,近日,福建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出通知,部署開展保健食品監督檢查工作。
一是開展保健食品生產環節檢查:開展對本轄區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產品情況調查,摸清所有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情況。重點檢查生產企業在采購和使用食品添加劑原料情況。委託生產企業是否按規定實施委託生產,受託企業是否按《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要求對生產使用的原料嚴格把關。
二是開展保健食品經營環節檢查:檢查流通環節葯品經營企業、保健食品專營店和批發市場等。重點檢查經營單位索證索票、台賬管理等制度落實情況;經營產品標識標簽是否符合要求;所經營的產品是否存在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三是在檢查過程中,認真對照《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國家局保健食品基礎資料庫、企業備案標准以及《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GB 2760)來判定是否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超范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四是對發現的問題立即督促企業整改,情節嚴重的,該移送的移送,該吊銷許可證的吊銷許可證,力爭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對違法行為追根溯源,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五是對工作責任心不強,不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導致監管環節發生保健食品安全事件的,依法依紀嚴肅追究有關單位的責任。
6、檢查食品,保健食品是否有假,是否含有毒品成份到哪個單位去檢查
食品葯品檢驗所,國家葯品食品檢定院
7、誰有《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實施指南
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日常監督現場檢查工作指南
2013年07月25日 發布
一、適用范圍
本指南適用於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已取得《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保健食品相關規定進行的現場監督檢查。
二、檢查依據
本指南依據現行的與保健食品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標准編寫。當以下相關編寫依據發生變化時,應當及時修訂本指南。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
(二)《保健食品管理辦法》;
(三)《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
(四)《保健食品標識規定》;
(五)《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B 17405);
(六)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及核準的產品配方、工藝;
(七)企業標准;
(八)其他相關法規文件。
三、檢查人員
(一)現場檢查人員至少2名,並對所承擔的檢查項目和內容負責。
(二)檢查人員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 遵紀守法,廉潔正派,實事求是;
2. 熟悉掌握國家有關保健食品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
3. 熟悉保健食品生產工藝流程和企業標准結構等基本常識,從企業標准中能夠查閱到原料控制標准、出廠檢驗項目、型式檢驗周期、組批規則、抽樣方案、說明書及標簽管理要求等信息;
4. 理解和掌握《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審查條款,准確運用於檢查工作;
5. 具有較強的溝通和理解能力,在檢查中能夠正確表達檢查要求,能夠正確理解對方所表達的意見;
6. 具有較強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能夠客觀分析,並做出正確判斷。
(三)工作要求
1. 尊重企業的權力,遇到爭議問題要認真聽取其陳述,允許其申辯;
2. 涉及企業秘密,應當保密;
3. 遵守依法、廉潔、公正、客觀、嚴謹、詳實的原則;
4. 嚴格遵守檢查程序。
四、檢查計劃及准備
(一)根據影響產品質量因素(人員、設備、物料、制度、環境)的動態變化情況,選擇檢查內容,制訂現場檢查實施方案。檢查方案包括檢查目的、檢查范圍、檢查方式(如事先通知或事先不通知)、檢查重點、檢查時間、檢查分工、檢查進度等。檢查重點可以是許可情況、原料控制、潔凈車間管理、出廠檢驗控制等《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部分項目或全部項目。
(二)准備《現場檢查筆錄》、《現場監督檢查意見書》等相關檢查文書以及必要的現場記錄設備。
(三)根據既往檢查情況和企業報送資料情況,了解企業近期生產狀況,主要包括:
1. 企業相應的證照取得或變化情況(如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保健食品批准證書);
2. 企業質量管理人員變動情況;
3. 企業生產工藝、生產檢驗設備、主要原材料變化情況;
4. 產品生產、銷售情況;
5. 產品抽驗情況。
(四) 了解擬檢查產品的相關資料,如保健食品批准證書、企業標准等。
五、實施檢查
(一) 進入企業現場後,首先向企業出示執法證件,告知企業檢查目的,介紹檢查組成員、檢查依據、檢查內容、檢查流程及檢查紀律,確定企業的檢查陪同人員。聽取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及質量管理等情況的介紹。
(二) 在企業相關人員陪同下,分別對企業保存的文字資料、生產現場進行檢查。
(三) 檢查過程中,對於檢查的內容,尤其是發現的問題應當隨時記錄,並與企業相關人員進行確認。必要時,可進行產品抽樣或對有關情況進行證據留存(如資料復印件、影視圖像等)。
(四) 現場檢查流程圖
六、檢查重點內容
以下列出的現場檢查重點內容,各地區可以此為參考,結合轄區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檢查內容,並制訂相應的實施方案。如有其他需要檢查項目,各地區應當根據現場需要具體安排。
(一)許可事項和標簽標識
序號 檢查內容 檢查方式 審查要點
1.《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 查閱《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 要求企業提供《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原件,參照《營業執照》,核查實際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許可范圍、注冊地、生產地、許可期限等是否與批準的一致。
2.《保健食品批准證書》 抽樣和查閱《保健食品批准證書》 要求企業提供所查品種的《保健食品批准證書》,核查與實際是否一致,批件是否過期。
3.標簽、說明書 抽樣 (1)從成品庫或留樣室抽取樣品,逐個核對產品的說明書及標簽信息是否與《保健食品批准證書》核準的內容一致。
(2)標簽標識內容是否符合《保健食品標識規定》,標簽標識使用是否符合規定。
4.廠房、設施設備 查閱設計圖紙和設備設施清單;
現場檢查 根據企業提供的廠房設計圖紙、設備設施清單,現場核對廠房車間、設施是否有擅自改建或擴建行為,是否與審批一致。
(二)人員
序號 檢查內容 檢查方式 審查要點
1.人員變動情況 詢問;
查閱人員檔案
(1)詢問企業生產負責人、質量負責人、質檢人員等主要人員是否發生過變動,記錄姓名。
(2)查看人員檔案,是否有生產負責人和質量負責人任命書或勞動用工合同,人員資質是否符合要求。
2.人員培訓 詢問;
查閱人員培訓檔案
(1) 查看人員培訓檔案,看從業人員是否經過上崗培訓,尤其對新錄用人員是否及時進行了上崗培訓。
(2)查看質檢人員是否有職工登記表及學歷證書或資質證書,必要時現場提問相關技術問題。
(3)查看采購人員是否經過相關培訓,有本崗工作經驗,必要時現場提問相關技術問題。
3人員健康 查閱人員健康檔案 現場隨機抽查企業內一定比例從業人員,看其是否有有效的健康體檢證明。
(三)原料
序號 檢查內容 檢查方式 審查要點
1原料庫 現場檢查,
查閱原料庫台賬、原料稱量記錄
(1)檢查原料庫存放的原料種類、原料用途:庫房內是否有非申報成分的物質,如果發現存放有與所生產的保健食品品種無關的原料,要求企業說明其用途。
(2)檢查原料儲存環境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保持倉庫內通風、乾燥;是否有防蠅、防塵、防鼠設施;溫濕度是否符合要求;應當陰涼保存的原料是否在陰涼庫。
(3)檢查原料是否按待檢、合格和不合格分區管理,是否隔牆離地存放,合格備用的原料是否按不同批次分開存放。
(4)檢查是否設置有原料標識卡,卡上內容至少包含名稱、批號(編號)、出入庫記錄(進貨時無批號的原料,企業應當自行編號,以便質量追溯)。
(5)對原料庫台賬、標識卡及原料進行核對,檢查是否做到賬、物、卡一致。
(6)抽查若干原料,記錄名稱、供貨商和批號(編號),進一步追溯原料購進情況。
2.原料購進記錄和供應商檔案 查閱原料的購進記錄和供應商資質 要求企業提供原料的購進記錄和供應商資質,查看原料供應商檔案建立情況,看其資質是否有效。必要時可要求企業提供財務賬本,核對企業所進原料是否屬實。
3.原料出入庫記錄
查閱原料出入庫記錄、生產記錄
(1)檢查原料出入庫記錄,看記錄內容是否完整和真實,記錄應當包括品名、規格、原料批號或編號、出入庫數量、出入庫時間、庫存量、責任人。
(2)比對出入庫記錄和生產記錄,看原料領取量、批次與批生產記錄中記錄的使用量、批次是否一致。
4.原料質量(原料的品種、來源、規格、質量應與批準的配方及產品企業標准相一致) 查閱企業標准、原料檢驗報告(可與批生產記錄檢查結合進行)(1) 對照企業標准規定的原料要求,要求企業提供所抽批次原料的原料檢驗報告。核對原料檢測引用的標準是否齊全、有效;檢測項目是否符合引用標準的規定。(植物類原料檢驗引用了《中國葯典》標准,查看原料檢驗是否按葯典規定檢驗了所有項目)
(2) 檢查檢驗報告內容是否齊全、完整,是否有質檢人員和質檢負責人的簽字。
(3)企業需委託檢驗的項目,是否能提供相應的委託檢驗報告。
(四)生產過程
序號 檢查內容 檢查方式 審查要點
1.工藝規程 查閱產品的工藝規程文件 要求企業提供所抽產品的工藝規程文件,檢查工藝規程是否包括配方、工藝流程、加工過程的主要技術條件及關鍵工序的質量和衛生控制點、物料平衡的計算方法等內容。
2.批生產記錄 查閱批生產記錄
(步驟:抽取樣品,記錄產品名稱和批號,按批號追溯批生產記錄。取樣地點為成品庫或留樣室)
(1)以所抽批次產品的批生產記錄為追溯起點,檢查批生產記錄反映的生產過程是否完整,向前檢查是否可追溯到所用原料的批次及原料檢測報告,向後檢查是否可追溯到成品出廠檢驗報告。
(2)查看投料記錄是否有原料名稱、批號(編號)、用量、原料檢測報告單號,投料記錄是否完整並經第二人復核。
(3)查看批生產記錄中的原料及用量是否與批准證書和企業提供的配方一致。(植物提取物與原植物不能相互代替)
(4)查看批生產記錄中的生產工藝與參數(尤其是主要技術條件及關鍵工序的質量和衛生控制點)是否與企業提供的工藝規程一致。
(5)查看是否有物料平衡記錄,復核物料平衡記錄的計算方法是否正確、結果是否准確;偏差是否按規定要求進行處理。
(6)批生產記錄中原料名稱是否規范(不得使用數字、字母、編碼組合等代名稱)。
(7)批生產記錄是否包括了成品出廠檢驗報告。
(8)批生產記錄中是否留存了包裝和說明書。
(9)查看記錄是否真實和完整,有無隨意塗改現象。
3.水系統 現場檢查水處理系統並查閱水質報告
(1)檢查生產用水是否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 5749)的規定,是否具有水質報告。核對工藝規程,檢查工藝用水是否達到工藝規程要求,是否具有水質報告。
(2)檢查水處理系統運行是否正常,是否有記錄。
4.清場情況 查閱清場規程和記錄;
現場檢查
(1)查閱有關清場的操作規程,檢查批生產記錄是否包括上一批次產品的生產清場記錄。
(2)設備設施有無清潔狀態標識。
(3)檢查現場衛生狀況,重點檢查回風口、地漏等部位的清潔消毒是否符合要求。
5.生產操作人員的衛生 現場檢查
(1)現場查看更衣、洗手、消毒等衛生設施是否齊全有效。
(2)現場查看操作人員的工作服、鞋、帽是否符合相應生產區的衛生及管理要求。
6空氣凈化系統 現場檢查;
查閱空調的運行時間表和運行記錄,空氣凈化設施、設備維修記錄
(1)查看生產時的空氣凈化系統是否正常運行,是否定期進行檢測。壓差計顯示的數據是否符合規定。
(2)檢查潔凈廠房的溫濕度記錄是否按時記錄,記錄的數據是否符合生產工藝的要求,溫濕度記錄中是否記錄了當溫濕度超過標准時所採取的措施。
(3)檢查潔凈廠房內的空氣凈化設施、設備的維修記錄,各設施設備的維修周期是否符合要求。
(4)檢查空氣凈化設施、設備維修時採取的措施是否能夠切實有效地保證不對保健食品的生產造成污染。
7.原料前處理 現場檢查;
查閱批記錄
(1)現場查看原料前處理車間是否裝備有必要的通風、除塵、降溫設施,運行是否正常。
(2)現場查看提取完的提取物儲存是符合要求,是否有標識。
(3)有前處理工藝的,在批記錄里應當有記錄。
(五)成品儲存
序號 檢查內容 檢查方式 審查要點
1.成品庫 現場檢查;
查閱溫濕度記錄
(1)檢查成品庫是否地面平整,便於通風換氣;是否有防鼠、防蟲設施。
(2)檢查成品是否離地、離牆存放。
(3)檢查成品庫的容量是否與生產能力相適應。
(4)檢查成品庫是否設有溫濕度監測和調節裝置。
(5)檢查是否有溫濕度定期檢測記錄。
2.成品出入庫記錄 查閱出入庫記錄 檢查出入庫記錄是否先進先出,記錄的信息是否齊全(成品入庫應當有存量記錄,出貨記錄內容至少包括批號、出貨時間、地點、對象、數量等)。
3.非常溫下保存的保健食品貯運時的溫度控制 現場檢查
(1)檢查成品溫控設備(如冷藏室)是否正常運行。
(2)檢查成品貯存和設備是否符合企業標准規定。
(六)品質管理
序號 檢查內容 檢查方式 審查要點
1.品質管理組織機構運行情況 查閱品質管理機構文件;
詢問
(1)查閱品質管理機構文件,是否直屬企業負責人領導。
(2)詢問品質管理機構是否現行有效,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
2.質量管理人員 查閱人員崗位職責;詢問
(1)查閱各級質量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2)詢問質量檢驗、質量控制人員是否清楚自己的崗位職責。
3.加工過程的品質管理 查閱關鍵控制點監控記錄
(1)查看各產品是否有質量、衛生關鍵控制點計劃(工藝文件)。
(2)抽查各產品的質量、衛生關鍵控制點計劃中的關鍵控制點1-3個,索取相應的監控記錄3-5批,看是否有超出控制限的情況,如果有,是否進行了糾偏,品質管理部門是否有相關記錄。
4.檢驗室 現場檢查;詢問
(1)現場查看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微生物和理化檢驗室及相應的儀器設備;儀器設備是否與所生產產品種類相適應。
(2)查看成品檢驗記錄及現場提問,以了解是否有能力檢測產品企業標准中規定的出廠檢驗指標。
5.儀器和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 查閱檢定報告;
現場檢查 依據企業標准核查檢驗儀器和計量器具的配置情況,現場隨機記下3-5個計量器具或檢測儀器編號,查看是否有相應的檢定報告。
6.成品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 查閱出廠檢驗報告和型式檢驗報告。(可與批生產記錄檢查結合進行)
(1)根據已備案的企業標准,檢查所抽產品出廠檢驗所引用的標準是否齊全、有效。
(2)隨機抽取2-3個批號的產品,查看是否按企業標准規定的出廠檢驗項目進行檢驗。
(3)查看所抽產品的型式檢驗報告項目是否齊全,按企業標准規定的檢驗周期是否在有效期內。
7.留樣情況 現場檢查 現場查看是否有專設的留樣室和留樣記錄;是否按品種、批號分類存放,標識明確;留樣數量是否符合標准要求。
8.生產環境檢測能力 查閱生產環境檢測記錄或檢測報告 檢查企業是否按操作規程的要求,定期對生產環境進行檢測,是否有檢測記錄或檢測報告。
(七)委託生產
序號 檢查內容 檢查方式 審查要點
1.委託生產協議 查閱委託生產協議 查看委託生產協議是否明確委託雙方產品質量責任。(委託方負有向受託方提供經注冊審批的產品配方、工藝流程、質量標準的義務;受託方應當對委託方提供的原輔料、包材的質量進行檢驗,並對標簽、標識、說明書內容的合法性進行檢查;保健食品批准證書持有者對產品質量負總責)
2.批生產指令台賬 查閱批生產指令台賬
(1).檢查有無批生產指令台賬,批生產指令台賬是否明確產品名稱、規格、劑型、批量,原料預算用量等內容。
(2)檢查批生產指令台賬是否與批生產記錄一起保存。
3.批記錄留存 查閱批記錄 檢查受託方是否留存批記錄原件,委託方是否留存復印件。批記錄至少包括批生產記錄、批包裝記錄和批檢驗記錄。
4.生產過程 查閱批生產記錄
(1).檢查從投料至生產出最小銷售包裝的全過程是否都在同一企業完成(前處理除外)。
(2).前處理(如提取工藝)若有二次委託的,查看是否有二次委託手續。(應當留存二次委託合同和前處理批生產記錄)
5.標簽和說明書 查看產品包裝、標簽和說明書 檢查產品最小銷售包裝、標簽和說明書是否標注委託方和受託方雙方的企業名稱、地址和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號。
七、主要檢查方式
(一)語言交流
1. 積極與企業領導層溝通,通過了解企業發展歷史、質量體系近期運行狀況和產品市場情況,分析判斷企業運行中質量管理工作是否存在問題、存在哪方面問題、當前急需解決哪些問題。
2. 可與企業部門領導以及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等特殊崗位人員採取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判斷人員能否承擔該崗位賦予的相應職責。對於不了解、不熟悉、不能行使職權的或由他人代答的,應當視企業整體情況提出人員調配建議。
3. 對於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當認真地與企業溝通交流,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要求和時限。
(二)文件檢查
1. 檢查文件中涵蓋的質量體系過程,判斷質量體系的全過程是否都已被識別。
2. 檢查對識別出的過程是否都已形成控制文件,判斷文件內容是否覆蓋了全過程。
3. 檢查文件規定的內容,判斷是否與現場觀察的實際情況相一致。
4. 檢查文件間的關聯性,判斷文件要求是否能夠滿足企業和產品的特點,是否恰當。
5. 檢查各項記錄間的可追溯性,判斷能否根據各項記錄的相互關系完成產品生產過程的質量追溯。
(三)現場觀察
1. 根據工藝的不同,生產現場包括前處理、制粒、填充、壓片、包裝現場;原輔料、半成品、成品檢驗現場;原料庫、中轉庫、成品庫等。
2. 根據生產流程,查看生產現場布局是否合理,有無反復交叉、往復的情況。生產場地的整體規劃與生產情況(生產量和銷售量)是否匹配。
3. 正常生產車間是否整潔,設備、場地實際狀況與記錄或文件是否一致。現場有無刻意遮擋、破亂不堪的角落。生產廢料、辦公垃圾堆積的地方是否會對產品質量造成影響。
3. 觀察生產人員、檢驗人員操作是否熟練,生產能力與實際銷售情況是否匹配。在生產現場,可以適時地詢問員工操作要求,判斷是否與文件規定一致。
4. 考察企業負責質量管理的人員,是否可以獨立完成質量管理工作。
八、處理措施
(一)檢查結束後,檢查人員可要求企業人員迴避,匯總檢查情況,核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討論確定檢查意見。遇到特殊情況時,應當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
(二)與企業溝通,核實發現的問題,通報檢查情況。經確認,填寫《現場檢查筆錄》。筆錄應當全面、真實、客觀地反映現場檢查情況,並具有可追溯性(符合規定的項目與不符合規定的項目均應記錄)。
(三)對發現的不合格項目,能立即整改的,應當監督企業當場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監督人員應當下達《現場監督檢查意見書》,根據企業生產管理情況,責令限期整改,並跟蹤復查。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後仍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移交稽查部門處理。
(四)對發現涉嫌存在違法行為的,應當直接移交稽查部門依法查處。
(五)若檢查中發現保健食品廣告存在誇大宣傳等問題,應當及時移送負責廣告監管的行政管理部門。
(六)要求企業負責人在《現場檢查筆錄》、《現場監督檢查意見書》上簽字確認,拒絕簽字或由於企業原因無法實施檢查的,應當由至少2名檢查人員在檢查記錄中註明情況並簽字確認。
(七)將日常監督現場檢查材料、企業整改材料及跟蹤檢查材料,歸入日常監督管理檔案。
8、我辦的營業執照上面的有保健品和保健食品,但是工商局檢查說,我們所經營的食品已經超范圍經營,?
因為根據規定,經營保健品和保健食品等具有特殊功能的食品,需要經過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工商部門檢查是指出你的問題是對的。不過目前對經營保健品和保健食品等具有特殊功能的食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如何進行前置管理,國務院的規定還沒有出來,各地做法不完全一致,你可以給工商部門說明原因的。祝你經營順利。
9、如何正確認識保健品 檢查保健食品
正確認識保健品:
「將保健食品混同於普通食品或葯品進行宣傳,是一些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進行違法宣傳的慣用手段。」食葯監局一工作人員表示,很多消費者購買保健食品的目的是用來治病,這是很大的錯誤。保健食品一般需要較長時間服用,才能對身體發揮保健作用,消費者千萬不能抱有「吃保健食品能治病」的觀念,以免誤入保健食品消費誤區。
保健食品是什麼,在2005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中對保健食品有明確定義,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檢查保健食品:
要看清保健食品的標志和批准文號。保健食品的標志為「藍帽子」,國產保健食品的批准文號是「國食健字」「衛食健字」,進口保健食品是「國食健進字」。保健食品的批准文號可在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網站查詢。
檢查保健食品包裝上是否註明生產企業名稱及其生產許可證號。生產許可證號可到生產企業所在地省級葯監部門網站查詢。
保健食品的基本屬性是食品,任何保健食品(包括進口產品)都標明了特定的保健功能,應當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購保健食品。
看清產品的包裝、說明書等標識內容,產品的外包裝或說明書中不能宣傳或暗示具有治療作用,否則違反標識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