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營養與保健論文
紅薯的營養
紅薯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纖維素和多種維生素,其中β-胡蘿卜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C尤多。特別是紅薯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而大米、麵粉恰恰缺乏賴氨酸。紅薯與米面混吃,可以得到更為全面的蛋白質補充。就總體營養而言,紅薯可謂是糧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歐美人贊它是「第二麵包」,前蘇聯科學家說它是未來的「宇航食版品」,法國人稱它是當之無愧的「高級保健食品」。
紅薯的保健作用:
a紅薯有權抗癌作用。
b紅薯有益於心臟。
c紅薯預防肺氣腫。
d紅薯有抗糖尿病作用。
e紅薯可促進人體免疫力增強。
2、保健食品與健康論文每章寫什麼
不知道你是寫論文還是寫保健食品的推銷文章。如果是論文,應該有三部分:一是談保健品的定義、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二是社會上對保健品關注的狀況和認識誤區。三是保健品科學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果是推銷保健品,就要這樣寫:一是保健品的市場需求研發的過程,二是這個保健品有哪些有別於其他保健品的特殊之處和研發中產生的數據證明,三是該保健品適用的人群和注意事項,四是提供公司的質量保證、售後服務和聯系方式,最後喊幾個口號!
3、食品營養學及食療保健小論文~~~急。。。。。
運動、營養與人體免疫功能
免疫力是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運動、營養、免疫」之間有著復雜的關系,了解它們的關系,對掌握營養、運動在整個機體的功能與對外環境的適應能力方面有著重要的價值,將幫助人們運用營養手段來調節機體的免疫狀況,增強運動能力,維持身體健康。
一、運動與免疫
文獻已有報道,骨骼肌運動能夠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發生改變。例如運動後機體產生特異性或非特異性抗體的能力發生變化,運動可以引起殺傷性細胞的數日及殺傷能力發生變化等。有資料表明,適度規律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大強度運動使機體免疫力受損。長時間大強度的運動(指耗氧量超過機體最大耗氧量的75%)會降低人體外周血中免疫細胞的數目及免疫細胞的免疫活性,從而降低機體的抗病能力。有人認為,大強度的運動對機體是一種應激刺激,體內某些應激性物質,如腎上腺皮質激柬、交感神經遞質、阿片肽等升高,這些物質均會影響到免疫系統的功能。大強度運動時,體內能量物質缺乏,
影響了免疫細胞的質和量,從而降低丁機體的免疫功能。
二、運動、蛋白質營養與免疫
大量營養免疫學的研究資料表明,體內的營養狀況如蛋白質、氨基酸、糖、鋅、鐵以及維生意A、維生意C等營養會影響免疫功能而影響運動競技能力。也有資料表明,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T、B細胞以及吞噬細胞數量與功能低下,細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減少,感染性疾病發生率上升。已有報道,蛋白
質限制攝入的運動員,比如運動員減體重時,體重減少4%就可出現吞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下降。動物實驗證明,大鼠如在低蛋白質飲食條件下運動。則往往會出現高皮質酮血症,繼發免疫功能下降,動物處死時常見免疫器官萎縮。大多數研究者認為蛋白質攝入不足,加之訓練又加劇對蛋白質的需求,最終導致免疫系統能量不足,這是運動時蛋白質營養不良影響免疫功能的主要原因。有報道,運動大鼠膳食中適量控高蛋白質含量(20%~40%的蛋白質含量的膳食),8周訓練結束後,大鼠的脾細胞對ConA的反應能力,肺泡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以及血漿IL-1濃度均較運動對照組明顯提高,由此進一步說明運動膳食中蛋白質含量直接影響運動過程中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
三、運動、脂類營養與免疫
飲食脂成分和含量也可通過改變細胞膜脂成分直接影響細胞(包括免疫細胞)的功能。—般來說,當膜磷脂中n-6PUFA(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升高時,通過增加花生四烯酸合成,提高胞內前列腺素水平,已知前列腺素可通過提高細胞內cAMP或cGMP水平,介導對機體的細胞免疫抑制,主要表現為T細胞和NK細胞功能的低下,1990年Nieman Dt等將36名輕度肥胖的中青年婦女分為運動組(15周輕快步行)和非運動對照組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運動組較非運動組淋巴細胞數、T淋巴細胞數顯著下降,NK細胞無變化,而NK活性、IgA、IgG、IgM均顯著升高,上呼吸道感染率下降。
四、運動、糖與免疫
正常情況下,機體組織中皆有自由基代謝發生,當自由基產生過多(劇烈運動時)和/或機體清除能力降低時,會導致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廣泛性損害,體內存在的可清除自由基,減輕其危害的物質主要是抗氧化酶,通過體內抗氧化酶系統的保護機制使機體免遭自由基的損害。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它們通過各自的作用途徑,維持著體內自由基產生和清除的動態平衡。而急性運動會破壞這種平衡,導致自由基堆積。近期有學者提出運動引起的脂質過氧化反應加強而產生較多的自由基,會導致肌纖維及線粒體膜等生物膜完整性喪失及損傷,從而引發一系列細胞代謝功能紊亂,細胞廣泛性損害及病理變化,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產生疲勞。據實驗表明,補充單純果糖及葡萄糖—果糖混合液能改善骨骼肌利用O2的能力和心血管系統供氧能力,擔高機體有氧代謝能力,減少乳酸堆積,從而維持內環境PH值穩定。陳吉棣教授(1990年)曾做實驗表明,低聚糖飲料可使血糖維持在較高水平,並可穩定血容量、血清胰島素、血鎂、血鉀和血乳酸,增加運動做勸和延長運動時間。
五、運動、維生素與免疫
體內維生素缺乏或飲食維生素攝入不足同祥可以影響免疫功能。已知Vit B6和Vit A缺乏可引起T細胞對Con A反應下降,Vit E和Vit C缺乏導致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吞噬能力低下。大運動量訓練後口服Vit E可以抑制機體氧自由基的生成,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並使大鼠血漿ET含量降低,血清NO含量升高,ET/NO比值下降,表明Vit E對大運動量訓練大鼠的內皮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可提高機體運動能力和抗疲勞能力。據運動員減體重前後Vit A比較,表明運動員減體重後暗適應時間明顯短於減重前。減體重營養餅干可補充運動員減體重造成的各種維生素不足和丟失。也有實驗證明,賽前Vit C補充(600mg/d,3周),運動員賽後上呼吸道感染率的發生率
4、求一篇關於食品安全的的論文2000字左右
食品安全與健康同行
近年來,在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出現了令人憂慮的問題。肯德雞的「蘇丹紅」、豆腐中的「吊白塊」、水餃中的「毒青菜」……更危險的是「三聚氰胺」,它不僅在牛奶中大量出現,還在雞蛋中存在。這些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問題,就像目前全球暴發的金融危機一樣,席捲整個大地,給人們的生命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更牽動著大家的心。
在我們的周圍食品安全問題確實存在著。我的鄉下老家盛產食用菌,記得上次回家時,我參觀了整個香菇的製作過程。我與叔叔一起走進菇棚時,一股帶著香菇味的暖流迎面赴來,叔叔告訴我這里就是做香菇的地方,並示範給我看製作過程。只見叔叔與其他小夥子在一起幹了起來,我正看得著迷,可看到最後我感到什麼地方出了毛病。只見他們把做好香菇筒袋,放入石蠟液體中浸泡。叔叔告訴我,用石蠟浸泡後不但可以保證菌棒不發生爛棒,同時可以防水,等香菇生展後還可以保證香菇水分不丟失,起到很好的保鮮作用。我聽了他們對石蠟作用的介紹後,使我對「石蠟」這兩個字越想越不對勁,決心弄個明白。
回到家裡,我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全力搜索有關石蠟的知識。終於明白了它的真面目。原來,蠟是一種工業用品,也叫工業石蠟,它是一種復雜的化學成分,其所含的危險成分主要是苯,它是對人體一種十分有害的物質。專家指出它是人體皮膚癌、肺癌產生的罪魁禍首。看了介紹我大吃一驚,原來這就是電視上宣傳的嚴格禁止的「蠟菇」。看到這里,我終於明白了,這些菇農,為了自己掙大錢,追求最大的自身利益,在食用菌生產中放入了工業石蠟,製造出毒香菇。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是犯罪行為,他不但影響了人們的生命健康,如果這些香菇出口國外還會引起外交糾紛,損害我國的國際形象,他們這樣做實在是不應該啊。
原來食品安全問題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也可能正在發生在我們的身上危害著我們的健康。我想,我們國家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這個問題,只有通過加強立法,嚴格執法才能制止這些問題的出現。同時做為一名小學生,我們也要積極地參與到食品安全的宣傳中,讓更多的人認識食品安全的危害,抵制農葯食品、化學食品、問題食品,這樣才能讓食品安全與我們的健康同行。
食品安全與人性
食品,說的普通一點就是人們每天吃的和喝的。具體指的是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不安全的食品成為「問題食品」。
提到食品安全,人們心中是異常關心的,關注的。因為隨著經濟社會不斷進步,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人們飲食文化多樣化,食品衛生與安全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蘇丹紅事件」、「注水肉」還有最近的「三鹿奶粉事件」,無一不牽動著廣大民眾的心。隨著食品的多樣化發展,各種添加劑不斷翻新、涌現,不斷被加入食物中。肉鬆中有添加劑,奶粉中有三氯氰胺。雖然現社會食品的安全的信息不對稱,但可能都是消費者心中所默認的,考慮到我們每天吃的食物,想想我們身邊的人,他們也大都認同「眼不見為凈的」觀點,是的,在你吃食物的時候,你不會想食品的生產過程是怎樣的,你也不去想是否真的通過了國家衛生檢查,你只是考慮到口感的好壞,但有時吃的是「問題食品」,你卻不知道,等到出現問題時,你可能也發現不出是食品原因,當然也拿不出任何證據來證明了。生產商這樣生產「問題食品」,我認為這不但影響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亦嚴重威脅到國家的聲譽。這樣做無疑是一種羞恥,一種無能,一種人性泯滅的表現。
食品安全中出現問題,人們都會首先想到出售商和製造商。是的,追求利益是企業的天職,但他們不能丟失了人性;是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競爭的是價格,但是他們不能向豬肉中注水;是的,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內部之間,企業與民眾之間有時會利益分配扭曲,但是他們不能拿消費者的健康來負擔。
企業固然有他們應該負擔的責任,但是國家有關部門的官員也不能從旁而立。以人民利益為重,依靠國家法律法規來維護民眾健康是他們的責任,有句俗話「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在者,建立食品安全體系是重中之重,如今《食品安全法》已讓部分民眾吃了顆「定心丸」。食品安全已有標准,但每個企業有自己的「標准」,有時是標准不能落實,因為個別地方官員、領導和生產製造商「勾結」,有所謂的免檢產品,不用檢查就發放衛生許可證,直接出售。這樣可以說不為黨負責,不為人民負責。
消費者自身的防範意識、自我安全健康保護意識也是不可缺少的。當然買食品不能單純的相信吹噓的廣告:質量第一,等等的。從某些消費者理解到,他們全憑廣告,坦言道:有質量第一的誰還買質量第二的食品?話說回來,自己不對自身健康負責,何人還會關心你?
食品安全出現問題,人的健康就會受到威脅。在如此嚴峻的問題面前,為什麼還要出現「問題食品」?所謂的人性都到哪裡去了?作為自然界生物鏈的最頂端,我們不是自食其果嗎?
5、淺論保健食品與健康 2000字
營養素對小麥粉和大米進行強化,正是由於穀物制
品是每個人每天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品。進一
步通過主食品的營養強化,來促進人們改變膳食不
平衡所引起的問題,從主食品營養著手,使之更加
有益於人們的健康。
1.2穀物食品是微營養素強化的重要載體
糧食及其製品強化微營養素具有普及面廣,易
於添加,無需專門包裝運輸,受者無需一日數次服
用「葯片」,並且成本低廉易於為消費者所接受等諸
多優點。因此,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美國聯邦政
府通過強制性法規,在麵粉、麵包及其它穀物食品
中添加維生素B一、B、煙酸和礦物質鐵;而以鈣做為
供選擇添加的礦物質。從那時起,穀物微營養素強
化對改善人們營養健康狀況,預防多種疾患起到重
要作用,因此也在許多國家得到推廣。美國食品葯
品管理局(FDA)從1998年1月1日起又增加強制
添加葉酸,以有益於孕婦和新生兒健康。
我國的小麥粉和大米的「7
1」微營養素強化
配方是由營養學家和糧食及食品科技人員根據我
國廣大人群的營養狀況和微營養素缺乏情況所制
定的。目前還屬於「推薦」性配方,將逐步形成強制
性的國家標准。
2穀物食品營養強化新概念
由於各種不良膳食習慣所引起的各種疾病發
病率增加,人們健康意識的進一步增強和為了滿足
不同人群的需求,營養學家和穀物食品科技工作者
重新評價穀物食品對營養素強化的突出作用。
隨著食品科技的發展,許多新的食品原輔料、
新的營養素已經出現。營養學家和食品科學、食品
工程學的結合,使營養強化已經不再局限於維生素
和微礦物質,而是發展到利用穀物食品這一載體,
針對某些特定人群,如嬰幼兒、青年、婦女、運動員
和中老年等,推出所需要的營養強化食品,主要是
「強化蛋白、纖維」和「降低脂肪、糖」。穀物食品營養
強化的趨勢是為人們提供高蛋白高纖維低熱量而
又多種多樣美味適口的食品,為平衡營養發揮更積
極的作用。
2.1強化蛋白和纖維營養素
當前國際上已經開發並逐步應用於穀物食品
強化的新組分很多,下面介紹幾個主要方面:
2.1.1大豆及其它植物蛋白
添加到食品中的大豆蛋白有幾種,包括酶法大
豆粉、脫脂大豆粉以及大豆分離蛋白和濃縮蛋白
等。大豆蛋白中富含賴氨酸,而這正是小麥和玉米
中所缺少的。大豆蛋白比動物蛋白價格低廉得多,
可以低成本彌補賴氨酸缺乏。大豆蛋白和小麥蛋白
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大豆蛋白中缺少蛋氨酸,但相
對富含賴氨酸;而小麥麵筋中缺少賴氨酸卻富含半
胱氨酸(人體能將其轉化為蛋氨酸)。兩種蛋白源的
組合達到兩種基本氨基酸的平衡。
大豆蛋白有益於人體健康,主要是:降低血液
膽固醇,減少冠心病的危險;減少骨質疏鬆,延緩骨
老化;減少婦女「後更年期」症狀;減少患前列腺癌
和結腸癌的危險。
當前美國已有6000萬人食用「低碳水化合物」
食品,烘焙工業趨向用大豆粉直接添加到穀物製品
中來提高蛋白含量,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大豆中還含有植物雌激素——異黃酮;大豆中
的植物固醇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而大豆中的天
然抗氧化劑可能起抑制癌症的作用。從眾多的研究
成果可以說明,強化大豆蛋白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
意義。
另一種值得注意的蛋白源
膳食纖維源是亞
麻籽。除了可制工業用和食用亞麻籽油外,亞麻籽
餅粕富含蛋白和纖維,碳水化合物含量僅為30%,
而其中27%是不消化膳食纖維,而只有3%是可消
化纖維,或稱為碳水化合物的「凈」含量。另一種方
式是將亞麻籽粉、膳食纖維、麥麩和脫脂葵花籽粉
共同研磨成與小麥粉細度一樣的混合粉,製成高蛋
白高纖維麵包,降低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我國人民具有長期食用豆腐豆漿和豆製品的
傳統,應該說是一種平衡營養的方式。但傳統豆制
品有不耐保存的弱勢,豆漿豆腐又不便攜帶,在主
食品中強化大豆蛋白甚至是脫脂大豆粉則能夠克
服這些缺點,又實現營養均衡。
2.1.2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在小腸中難於消化而經大腸排出,起
到「鬆弛通便」的作用。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低飽和
脂肪低膽固醇高纖維含量的膳食與降低糖尿病、消
化失調、心臟病和一些癌症的危險有關。可能是由
於不溶性纖維使糞便體積增大,對致癌物起到「稀
釋」作用,並加速通過直腸排出體外。
談到食品中強化「纖維」時,人們立即會有吃
「鋸末」的感覺。近年來,為開發膳食纖維並添加到
食品中達到具有營養價值的水平做出了巨大努力,
主要是解決纖維的適口性問題。理想的膳食纖維應
是無臭無味無芳香並且完全不活躍和適合多用途
的,不僅有益人體健康,還要滿足消費者的口味。已
經開發出的多種纖維粉,如用豆莢、柑橘類水果殘
渣的衍生物或用竹子莖葉提取的膳食纖維,均是具
有中性氣味和口味的純天然纖維,不溶性纖維比例
高因而熱量低,無論用於液體或粉狀配方都方便易
行。經強化到主食品中不但降低了凈糖量和熱量,
而且使烘焙製品內芯柔軟,增強新鮮度並延長貨架
期。
我國麵粉業的副產品——麥麩的年產總量達
20xx萬噸以上,是重要飼料源之一。但如果利用其
中一小部分深加工為膳食纖維用於食用,不但增加
糧食加工/20xx年第2期GrainProcessing/20xx,No.2
了小麥資源的食用比例,而且可以適當增值。更主要
的是能為「三高」人群提供強化膳食纖維的主食品,
為他們的營養平衡服務。
2.2強化B族維生素
美國在60多年小麥粉強制強化維生素B(磺胺
素)、B:(核黃素)的基礎上,於1998年起強制添加葉
酸(B族維生素FolicAcid)並推薦強化維生素B(膽
礆)。
2.2.1葉酸
醫學科研發現,葉酸缺乏會引起胎兒發育缺陷
的危險,如大腦發育不全或者脊柱裂。據悉,美國強
制執行穀物食品強化葉酸以來,比以前每年平均增
加900名健康新生兒。
葉酸主要來源為全穀物(如全麥粉等)食品、綠
葉蔬菜、豆類和水果。全麥粉的葉酸含量約0.6~
0.7mg/kg麵粉,而白麵粉僅為0.2mg/kg麵粉。因
此需強化葉酸使白麵粉恢復到全麥粉的葉酸含量。
葉酸的添加量為0.94~3.08mg/kg麵包(含漢堡圓
麵包等),還有葉酸強化小麥粉、玉米渣、玉米粉、大
米和意式麵食品、面條等。
據最近美國發布的冠心病流行病學和預防報告
預測,自FDA強制執行食品強化葉酸以來可能已經
防止在美國每年31000人死於中風和17000人死
於心臟病。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研究報告發
現,在研究了從1999至20xx年美國40歲以上人群
的心血管病和中風死亡率後得出結論,在強化葉酸
後的3年中比前3年與中風有關的死亡率下降了
10%~15%。1997以前,中風死亡率每年上升1%,
以後每年平均降低4.5%。
2.2.2膽礆
20xx年8月美國FDA法規規定強化膽礆的食
品標簽,要求在嬰幼兒食品中強化膽礆。標示分為
「富含膽礆」和「極富含膽礆」兩種要求在每一份
(客)食品中分別含有至少55mg和110mg膽礆。
膽礆,即維生素B,在蛋黃、肉類、魚類和穀物、
豆類中自然存在。但有些人因避諱高脂肪高膽固醇
而減少食用這些食品,造成膽礆攝人缺乏。膽礆缺乏
可能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肝硬化和肝臟脂肪變性
等疾患。
6、有關健康飲食的論文3000字左右
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是不一樣的。
中國飲食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葯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
中國是文明是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吾存於世,吃喝二十餘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現將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望大家見教:
第一,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第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第三,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第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葯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國人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經形成,在《禮記·月令》就有明確的記載,而且反對顛倒季節,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當然也反對食用反季節食品,孔子說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與當代人的意識正相反,有些吃反季節食品是為了擺闊。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溫室種植「蔥韭菜茹」,西晉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這種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的確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這種意識殘留到現代的大約僅有節日食俗了(中醫中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視)。
「陰陽五行」說是傳統思想所設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認為是宇宙規律。人是「三才」之一,飲食是人類生活所不可少的、製作飲食的烹飪必然也要循此規律。因此,不僅把味道分為五,並產生了「五味」說(其實人能感覺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種也不算少),而且還削足適履地把為數眾多(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的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這使人感到荒誕。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有「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禮記·郊特牲》)。並認為只有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這樣才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時要嚴格遵循陰陽五行之說。這種說法被後來的道教所繼承,成為他們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如認為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如「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食氣者壽」等,要修煉、要獲得陽氣就要盡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穀」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什麼叫「中」?不能簡單地用「中間」來概括它。這個「中」指恰到好處,合乎度。有點像河南話中的那個「中」。「和」也是烹飪概念。《古文尚書·說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爾鹽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湯,關鍵是調和好咸(鹽)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國。《左傳》中晏嬰(齊國賢相)也與齊景公談論過什麼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國哲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這種審美理想建築在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之上。這種通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對於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與「中和」相反的是極端,極端在烹飪上也不被視為正宗,那些「咸過頭,辣過頭,酸過頭」的食品雖然會受到一些身體處在不正常狀態下的人們的追捧,但從長遠看來它對身體是有害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極端主義其弊更是不可勝言。
如上所述,華夏民族的飲食生活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特性,盡管有些特性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不可理解、或者說不太科學(近百年來,「科學」二字在中國幾乎成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領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卻不能受到質疑),但飲食生活難道僅僅是「科學」二字所能說盡的嗎?如果我們再關注一下「文化」,那麼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目前,飲食文化還是個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籠統地說,它包括吃什麼、怎麼做、怎麼吃這三方面的問題;有的研究者認為飲食文化學孕育出六門科學,即烹調學、食品製造學、食療學、飲食民俗學、飲食文藝學、食品製造學;有的研究者還主張加上飲食美學、飲食商業學、飲食用具學等等。本人才疏學淺,對於這么多學科未能涉獵。我所理解的飲食文化主要指飲食與人、人群的關系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所以我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中雖然也討論食物、餚饌、食品加工、烹飪、飲食習俗乃至進餐環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圍繞著它們與人、人群的關系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等方面加以介紹和評介,至於與人關系不大的純工藝過程、除了必要的知識介紹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飲食生活給人們帶來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以及中國飲食文化在這兩方面的刻意追求。
7、關於飲食健康的論文
飲食與健康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於飲食更為關注,單純吃得飽已經不是我們的唯一目的,如何能吃得好吃的健康已成為我們關注的話題。科學飲食是很有講究,根據現代醫學概念,日常生活中的科學飲食方法應具備:早餐宜早:人體經過一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進食,精神才能振作,因此早餐宜早。 宜細嚼慢咽:這不僅有助於唾液分泌,幫助消化,而且能減輕胃的負擔。 宜暖:俗話說:「一熱三解」,暖食味道好。中醫認為,胃喜肯惡寒,寒易傷脾胃。食用生冷食品及瓜果均宜適量,應利於胃的消化、吸收;否則,會造成腹痛、嘔吐、腹瀉等病症。 宜少:在日常飲食中,少吃多滋味,忌暴飲暴食,要做到善食還要善節。 宜軟:堅硬的食物難以消化,特別是老年人及胃弱者,一日三餐烹煮飯菜應以爛熟為好。 宜淡:中醫認為,多食咸,傷心傷骨;多食辣,傷肝傷脈;多食酸,傷脾傷筋;多食甜,傷腎。因此,節制飲食,多吃淡味,於健康大有益處。 宜素: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常吃蔬菜、豆製品有利健康,也不易發胖;常吃素食,還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宜坐:飲食保健專家指出,邊走邊吃,不衛生;蹲著進食,不利於消化。因此,坐著用餐,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宜靜:用餐時,宜安靜地品嘗美味;而談笑進食,很容易嗆咳;哭著用餐,或者生氣吃飯,對身體健康很不利。飲食習慣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健康的重要措施。(l)合理分配三餐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適應生理狀況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應該是3:4:3。如果一天吃l·斤糧食的話,早晚各吃3兩,中午吃4兩比較合適。(2)葷、素搭配適當葷食中蛋白質、鈣、磷及脂溶性維生素優於素食;而素食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纖維素又優於葷食。所以,葷食與素食適當搭配,取長補短,才有利於健康。(3)不挑食和偏食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由各種食物供給的,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品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單吃一種食物;不管吃的數量多大,營養如何豐富,也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因此,在飲食中,不可長期挑食或偏食。(4)不暴飲暴食俗話說:「若要身體好,吃飯不過飽」,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暴飲暴食不僅能破壞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腸炎、急性胃擴張和急性胰腺炎,而且由於隔肌上升,影響心臟活動,還可誘發心臟病等,如果搶救不及時,會發生生命危險。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大吃大喝、暴飲暴食。一年當中,由於四季的氣候不同,存在著春溫、夏熱、暑濕、秋涼而燥以及冬寒等不同特點,人的生理、病理也會受到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因此,無論是在健康的情況下還是在疾病過程中,都要注意食物的選擇應與氣候相適應。 春季 陽氣生發,人的精力也易於奮發,好像只有外長之勢而無內藏之功,易發生熱性傳染病。因此,春季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油膩烹煎之物,應當選食一些鴨梨、橘子、甘蔗等果品為輔助。常食綠豆湯、綠豆芽,取其清淡、甘涼,以免積熱在內。 夏季 氣候炎熱,萬物華實,身體熱量不易外散,有中暑的可能,所以飲食宜甘寒、清淡,多食新鮮蔬菜。暑熱兼濕之時,汗出易多,使人常易貪食生冷、寒涼之物,過食則傷脾胃。因此,在炎暑之季,切忌過食生冷,更不可多食油膩厚味,飲食宜利濕、清暑、少油之品,常選食西瓜、冬瓜、綠豆湯、酸梅、冰糖煎水代茶飲等,取其清熱、解暑、利濕、養陰益氣之功。涼拌苦菜可防止腸炎;海帶絲涼拌更適合老年,既化痰去濕又可增加鋅、碘,預防癌症。此外,還可常吃綠豆粥、荷葉粥、薄荷粥。在盛夏季節,平時陰虛的人,即使常服參、茸等溫補之品者,也應減服停服。 秋季 氣候由熱轉涼,處處有乾燥的徵兆,人體也同樣有燥感,如鼻干、口乾、皮膚干,甚至乾咳等。此時的飲食不要過分清淡,應適當增加些油膩,常飲銀耳湯、梨汁及其它果汁,尤其是梨汁。一般多在午飯後或午覺後喝,以養肺陰。 冬季 水冰地凍,萬物閉藏,這時就應去寒就溫。飲食上宜多食肉、蛋、棗、仁之類。天寒季節,血流緩慢,血液變得粘稠,抗病能力減退,所以少飲些酒和喝些附子羊肉湯是有利於身體的。有高血壓的病人,冬季可常服些山楂水。合理的烹調是提高食慾,保證營養不被破壞的關鍵。那麼正確合理的烹調方法是什麼?(l)主食的烹調淘米時要輕洗,不宜次數太多,也不宜用力搓,以減少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丟失。對於存放過久的米,則要多淘洗幾遍。米的吸水率在浸泡兩小時後最大,所以,先將米浸泡兩小時,然後再煮飯為好。米浸泡後煮飯,不但時間可節省 4 0%,米中的維生素 B;也只損失 35%。最好採用炯飯或帶水蒸飯,如做撈飯,米湯也應當飲用。煮飯、煮粥、煮豆、炒菜、都不宜放鹼,因為鹼容易加速維生素C及維生素B;的破壞。(2)蔬菜的烹調選購新鮮的蔬菜,含維生素和無機鹽較多,如蔬菜存放過久,則營養素會大量丟失。蔬菜宜先洗後切,烹調之前現切,這樣可減少維生素的損失。切菜時一般不宜太碎,可用手拉斷者,盡量少用刀,因為鐵會加速維生素C的氧化。炒菜時要急火快炒,避免長時間燉煮,而且要蓋好鍋蓋,防止溶於水的維生素隨蒸汽跑掉。炒菜時應盡量少加水,煮菜時應先將水燒開,然後再放菜。燉菜時在油中先加鹽提高溫度,或適當加點醋,既可調味,又可保護維生素C少受損失。做肉菜時適當加一點澱粉,可以保護肉中的蛋白質,不至使其過於變硬,既好吃、又容易消化。烹調時盡可能不用鋼鍋、銅鏟。因為銅可以加速維生素c的氧化,用鋁鍋烹調,維生素c損失最少。人在成長的不同時期合理的膳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兒童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此期生長發育旺盛,身高、體重迅速增長。為了使兒童能健康地發育成長,除了要注意營養要求以外,還要注意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兒童的營養要求:兒童活潑好動,肌肉系統發育較快,故對熱能和蛋白質的需要量較高。在蛋白質中,賴氨酸對生長發育更為重要,要供應充足的鈣和磷,同時還應保證維生素C、D、B1和B2的食入量和鐵、碘、鋅、鎂等元素的供給量。青少年時期,是一生中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期。這時期全身各部位、各器官逐漸發育成熟。為使青少年能健康地成長,在飲食中要注意如下特殊要求:(l)熱能青少年生長發育快,活動量大,故對熱能的需要量較多,平均每天需要熱能大約2800卡。(2)蛋白質青少年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而且在質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約需要蛋白質80~90克。青少年應多吃一些動物性蛋白,如蛋類、乳類、瘦肉類及動物肝臟。另外,還應將動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一頓飯吃,以防增加胃腸道負擔。(3)維生素是人體生長發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對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出現維生素缺乏症。如維生素A缺乏,會患夜盲症、乾眼病;維生素B;缺乏,會患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2缺乏。會患口角炎、舌炎;維生素C缺乏,會患壞血病;維生素D缺乏,則影響其骨能發育等。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鮮蔬菜。(4)無機鹽青少年需要有足夠的鈣、磷、鐵、碘等元素。鈣和磷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鈣和磷,骨骼發育就會出現障礙,嚴重時可患軟骨病。鐵是紅細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隨著身體的增長,血量逐漸增多,需要的鐵也就較多,如果缺鐵就容易發生貧血。碘是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狀腺素能促進機體代謝和神經骨骼的發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會出現身材矮小,智力遲鈍。人到老年以後,由於消化器官衰退,消化和吸收功能逐漸減弱,再加牙齒脫落,咀嚼較困難,故應注意以下事項: (1)不要吃得太飽:老年人活動量少,消化功能差,吃得過他不僅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還會造成身體發胖,引起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增加心臟負擔。因此,適當節制飲食,對於老年人尤為重要。(2)不要吃得太成:老年人的食鹽量,以每日不超過10克為宜。食鹽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引起浮腫,鈉鹽儲留還會引起血壓升高,增加高血庄、冠心病、腦溢血的發病率。(3)不要吃糖和脂肪過多:老年人運動量少,吃糖過多不僅會引起或加重糖尿病,而且糖在體內會轉化為脂肪使人發胖。老年人胰腺功能較低,吃多了脂肪易造成消化不良,動物脂肪中膽固醇含量較高,會造成動脈硬化和肝臟摜害。(4)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無機鹽,纖維素和果膠能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防止糞便在腸道內停留,這對預防便秘,腸道腫瘤和動脈硬化有一定作用,維生素有健身、抗衰老和預防癌症的作用。(5)要合理調整膳食:老年人飲食要多樣化,不要偏食,也不宜進食很乾和很燙的食物。宜多食些易消化的菜泥、羹湯、果汁類食物和含鈣、磷、鐵較多的食物。在保證營養要求的基礎上,務求清淡。(6)要少食多餐:老年人對低血糖的耐受性較差,易感飢餓和頭暈,故易少食多餐。每餐可吃七分飽,在睡前或兩餐之間酌情進食少量食物,如牛奶、糕點等。以上談了這么多飲食與健康的問題,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應該了解的。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應該認識健康飲食對於生命的重要作用,讓我們都看是關注我們的飲食吧,只有人們健康了,我們的民族才會興盛,國家才會富強,明天愈來愈美好。
8、食品保健與安全論文
去食品夥伴網上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