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的保健品與中國的區別
1、分類不同
美國保健品屬於「膳食補充劑」,在國內銷售定位為QS食品范疇。我國保健品屬於功能性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需要帶「健」字批號。
2、消費環境不同
生產商與供應商信譽及政府監管力度和公平性,仍然令中國保健品消費者面對五花八門的保健品廣告,人們仍然有茫然和不放心的現象。美國生產商,供應商信譽及政府監管嚴格透明,良性的信任體制和環境,決定了美國人消費放心,生活質量高。
3、消費者不同
中國只有部分人有了消費意識和習慣。其中老人孩子居多。大多數人仍然停留在能吃飽飯,不生病就行的健康質量上。美國消費意識強,已成習慣全家通吃,甚至各種類型成把地吃,如同中國人每天要吃青菜水果一樣的正常。保健品消費占家庭開支較高比例。
(1)保健品在中國擴展資料:
保健食品只適宜特定人群調節機體功能時食用,因此要對症選購。要詳細查看產品標簽和說明書,看看自己是不是該產品的「特定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適宜人群」。老年人、體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兒童及青少年、孕婦要謹慎選擇。因為產品劑量、添加物質和品牌的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如果您不需要更多的添加內容(如加鈣等),那麼選擇功能少些、價格低些的保健食品就可以了。另外,不要相信任何百分比,比如吸收率、沉積率、使用率、有效率、治癒率等。
群中機體間的差異很大,不要相信廣告里的絕對性用語,不要輕信張三、李四食用結果如何有效的證言。一些企業很願意採用個別案例作為普遍現象廣為宣傳。不要輕信明星在廣告里的宣傳,不要輕信葯店、商場、超市裡「穿白大褂」的所謂專家的誇大宣傳。衛生部《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界定了保健食品的定義:「保健食品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也就是說,保健品並不是「老少皆宜」,更不能取代葯物對病人的治療作用。
2、保健品在中國
我相信完美產品。中國人自己的品牌,針對中國人的營養而打造的保健品
3、請問保健食品在中國的前景怎麼樣
保健品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保健品產業是朝陽產業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的我國保健品行業,在短短十幾年時間里,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獨特的產業。到2000年,我國保健品產值達到500億元,利稅100億元,保健品生產的企業總數、產品品種、年產值和實現利潤已佔醫葯類企業總量的50%以上,成為中國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之一,國民經濟的一個新興行業。
保健品產業之所以蓬勃發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目前,我國城鄉的恩格爾系數分別為52.9%和56.8%,處於溫飽向小康的過渡階段,東南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和地區已達到了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人們的消費觀念、健康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促進城鄉保健品消費支出以每年15~30%的速度快速增長。同時,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保健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隨著社會競爭愈演愈烈,生活工作節奏不斷加快,給人們生理和心理機能帶來巨大沖擊,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不斷擴大。為規避不健康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使人們求助於保健品,使得保健品的開發和生產成為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再者,多層次的社會生活需要,為保健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除了在家庭和事業雙重壓力下的中年人逐步加入保健品消費行列之外,「一老一小」(老年人、青少年)是保健品消費的主力軍。隨著老齡化趨勢的發展,「銀發族」對保健品的需求旺盛,使參茸滋補類的保健品消費大幅上揚。現代家庭對獨生子女成長的期望,使家長捨得在營養保健品上投資,這就為滋補壯體型、益智型、營養均衡型、食療型等保健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特別是在「送禮送健康」新時尚潮流的引導下,保健品成為節假日送禮的重要選擇之一,中秋、國慶、元旦、春節期間這5個月的保健品銷量佔到全年銷量的65%以上,成為保健品產銷旺季。據預測,到2005年,我國保健品銷售總額將突破1000億元,表明在新的世紀里,保健品市場將繼續擴大,保健品行業將繼續保持國民經濟重要產業的地位。
保健品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盡管我國保健品產業已有快速發展,但有諸多問題嚴重製約保健品行業的進一步健康發展。
一是低水平重復生產現象嚴重,不利於競爭力的提升。據統計,我國共有保健品企業3000多家,其中,投資總額在1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只佔總數的1.45%,投資總額在5000萬元至1億元的中型企業佔38%,100萬元以下10萬元以上的小型企業佔了41.39%;投資不足10萬元的作坊式企業佔12.5%。截至2000年6月,我國已批準的保健品有2453個品種,但在市場可見到的僅700餘個,而真正有市場份額的不足百個,能長期站得住腳的產品更是為數不多。
二是過分依賴廣告促銷,不利於提高質量水平。有些企業的廣告費高達銷售額的30%以上,從一開始就陷入研發低投入、廣告高投入的怪圈。在廣告宣傳中,又較多地存在誇大宣傳現象,慣於使用「概念炒作」,把它作為保健品「造市」法寶,實際上成為保健品「短命」的硬傷,這使得保健品產業常常陷入了「概念—市場—概念」的經營誤區。
三是產品開發力量薄弱,不利於提高科技含量。目前,不少專業保健品企業技術力量薄弱,產品開發投入少,且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較多採用買斷經銷權或外購產品的辦法,使得整個保健品產業的產品層次很低。據統計,2000年,在全部的保健品企業中,僅有20%的企業進行了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從事新產品開發的科技人員僅占保健品從業人員的7%。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保健品90%以上屬於第一、二代產品,較少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產品功能雷同現象明顯,在衛生部准予申報的22項保健功能中,具有增強免疫、調節血脂和抗疲勞功能的產品佔全部產品的2/3。
四是難以面對國外企業進入,不利於提高市場份額。目前有20多家國際知名保健品跨國公司通過收購、兼並、租賃等形式,在中國設立分廠,斥巨資進駐我國市場。2000年,美國全球健康聯盟就與國內葯業巨頭三九集團簽訂了在華開展保健品連鎖營銷的協議;位列世界500強前列的美國杜邦公司,其生命科學領域中營養與保健的TAKECARE系列產品也開始全面進入我國;國際著名品牌、美國第三代保健食品——維格爾保健食品營養套餐被成都五牛集團以1億元購得在我國的代理權。在保健品零售領域,近五年來國外保健品正在悄悄地佔領中國市場。2000年,僅花旗參就在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銷售了2000多萬美元。目前歐美等國在中國銷售的保健品近500種。這些都說明,中國的保健品企業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五是產業法規不完善,不利於提高政府監管能力。目前保健品產業還沒有統一的行政歸口管理部門,衛生、醫葯、工商等部門各自為政,還沒有制定一個可操作性的產業標准以及規范統一的檢測手段、審查程序和管理辦法。一些違法經營者便採取打「擦邊球」的策略進入保健品市場,一些不具備生產條件的廠家,在該產業較高利潤的刺激下,紛紛投產或轉產保健品,這是導致假冒偽劣產品泛濫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於以上問題的存在,我國的保健品產剛剛起步就面臨著嚴重的現實和潛在危機,成了「問題產業」,往往使消費者難以實現「花錢買健康」的目的。保健品企業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負回報」。
進一步發展保健品產業的策略
在未來5到10年或更長一些的時間里,保健品產業必須進行產業整頓,使之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力爭實現一種競爭有序的產業格局,以優質的產品恢復消費者對國內保健品的信任度,並積極進入海外市場。
當前,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嚴格制定有關的法律法規,統一保健品市場的宏觀管理。中國保健品產業需要一個好的游戲規則。國家進一步完善保健品產業質量標准和法規,加強產業管理,並增加執法與管理力度。要盡快明確保健品產業統一的歸口管理部門,徹底克服目前政出多門的弊端,統管各類保健品的科研、開發、生產、銷售、審批等。強化統一產品技術標准、生產標准、檢測標准等,使保健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做到有章可循。對已審批生產的,也應該根據統一的新標准重新審核,做到標准和尺度相一致,使各廠家能夠公平競爭。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要特別強調產業協會的作用。保健品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監管、行業自律。協會要結合國家有關政策,制定行規行約,建立行業自律機制,保護企業的合法利益。協會也要創造條件,爭取做一些共性的開拓性工作,如產業標准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等工作。
(二)高起點發展保健品產業,提高保健品的科技含量。WTO給中國保健品企業帶來了世界級的競爭對手,面臨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所有從事保健品生產的中國企業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未來保健品競爭的核心必將是科技含量,加強科技投入迫在眉睫。特別是已經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更要重視保健品的應用基礎研究,努力提高新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水平,使保健品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過渡,科技含量高的產品成為主流。只有保健品企業不斷更新技術和提高技術含量,開發出效果好、質量高、有特點的第三代保健品,使產品從低層次的價格戰、廣告戰中走出來,轉向高層次的技術戰、服務戰,才能在「入世」後,締造出我國的保健品世界品牌,才有能力進軍國際市場。
(三)激活農村市場,壯大保健品產業的實力和規模。目前,我國保健品的主要市場在城市,在農村地區,保健品的市場開拓還遠遠不夠,特別是經濟比較發達的農村地區,如長江三角洲地區,是巨大的保健品潛在市場。從年銷售額上看,這幾年銷售業績超過5億元的基本上都是以農村為重點的企業。例如,三株口服液依據「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和戰線,取得了年銷售額80億元的驚人業績。同時,企業開拓農村市場時,還要充分考慮到農村的廣告策略,因地制宜地採用不同的市場推廣方法。
(四)發揮中葯特長,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我國有著5000多年的中醫葯養生保健傳統,中國傳統的中葯療法以及養生之道,具有防治統一、毒副作用極少的優勢,在國際上日益受到重視,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發揮傳統中醫葯優勢,積極地「走出去」,是我們保健品開發的一條重要思路。當前,我們在中醫葯保健品上要盡快形成一套完善的驗證系統,包括中醫現代化系統、中葯質量、毒理安全及臨床療效評估驗證系統、統一的中葯實驗室分析方法的標准化系統和配套系統,以便盡快獲得發達國家的保健品認證。
(五)制定科學合理的價格標准,由奢侈消費品向普通消費品轉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加強,有專家斷言:「生物保健品將是21世紀的食品。」保健品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消費品。然而,目前保健品被定位為高檔奢侈消費品,其價格較昂貴。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保健品屬於需求彈性較大的產品,即價格的降低,將會導致保健品需求量的成倍增加。目前大多數保健品在價格上還存在比較大的降價空間,如果保健品企業實行低價策略,實行規模經營,保健品生產企業由此所獲得的規模效益不僅可彌補降價所造成的損失,而且企業的利潤也會增加。
(六)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保健意識和健康觀念。成熟的產業離不開成熟的消費者,但目前消費者對保健及保健品缺乏必要的知識,不恰當地否定真正保健品的作用。因此,今後的保健品廣告宣傳要從功效宣傳轉向保健知識宣傳,以保健知識宣傳和品牌宣傳為核心,提高消費者的保健意識,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上海發展保健品產業的優勢
盡管保健品產業存在種種問題,但生物保健品產業巨大的發展前景,仍然吸引著更多企業去開拓進取。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城市,在保健品的發展上具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必將成為未來保健品產業發展的熱土。
首先,上海具有保健品產業發展的良好宏觀環境。生物醫葯技術產業是上海市重點扶持的戰略產業。當前,上海正通過浦東張江的「葯谷」來加速生物、醫葯技術的產業化進程。上海的法制化程度較高,對保健品產業的監管力度較大,這對保健品企業走上規范化道路提供了制度保障。對於那些具有長遠眼光,真正希望通過持續經營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企業來講,上海是商機無限的。同時,上海還具有科研與人才上的優勢。上海是生物技術中心,從事生物技術研究的大學和研究所林立,人才資源雄厚。這對於那些重視自身的科技含量,有戰略眼光的企業而言,上海是扎扎實實地練好內功,大力培育名牌產品的好地方。
其次,上海具有強大的市場優勢。在2000年全國銷售總額607億中,上海佔了67億,成為保健品的主要消費品市場。2001年,上海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4500美元,已經率先進入了世界中等收入水平,保健品的消費量將會進一步加大。上海市場上,也具有一支高素質的消費者隊伍,對於保健品已經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看法,一部分消費者已經能從科學的角度去認識保健品,並且形成了保健品長期服用的觀念。
當前,上海本地的保健品企業要抓住時機加快發展。截至2000底,上海有70家保健品生產企業,佔全國保健品企業總數的6.9%,保健品總數有192個,佔全國比重的10.5%。在上海的保健品市場上,上海本地的產品只佔有35%的市場份額,65%都是外國和外地的產品成本,尤其在保健品的禮品市場上基本上被萬基、今日、喜悅、康福來、保齡參等外來品牌所佔據,上海本地的保健品產業與上海市場的容量相比,發展是相對滯後的。上海的保健品企業要抓住時機,加快發展,力爭早日形成一個多品種、多層次、多功能、高科技含量的保健品工業體系,贏得市場競爭的優勢。
4、日本的保健品在中國的市場如何?
樂菲娜降壓效果明顯不是保健百品該有的效果,醫院葯房賣的降壓葯降壓更快!乾脆吃降度壓葯得了也別吃保健品了。保健品不是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吃我們的完美健怡茶蘆薈礦物晶營養餐效回果也很好,不過沒你說的那麼神速。何為保健答品?對吧?不是葯!衛食健字和國葯准字不是一回事對吧?
5、《目前在中國,所有保健品都是騙人的,沒有例外》,是人民日報發的嗎?
人民日報屬於權威媒體,並不會做這樣片面的判定,這樣的標題是自媒體一貫的吸引人的標題黨!
6、在中國的保健品銷售額
公元2006年中國保健品企業在規模上基本呈現了金字塔的結構,即投資規模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占總數的1.55%,5000萬元到1億元的佔12.5%,100萬元到5000萬元的佔6.66%,10萬元到100萬元的企業最多,佔41.39%,而10萬元以下的企業為38%。2006年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額突破300億美元大關,達到306.7億美元,同比增加20.4%。其中,出口額為196.1億美元,同比增加26.3%;進口額為110.6億美元,同比增長11.2%。
2007年中國醫葯保健品對外貿易再創歷史新高,達到385.9億美元,同比增加25.6%,其中,出口245.9億美元,同比增加25.1%,與全國整體出口增速相當;進口140億美元,同比增長26.6%。全年醫葯對外貿易順差達105.9億美元,但進口增幅高於出口增幅1.5個百分點。
2008年1-9月,中國保健品進出口額1.45億美元,同比上升29.28%,其中出口額6267萬美元,同比增長21.32%;進口額8231萬美元,同比增長36.08%。
中國保健品產業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已經逐漸壯大。雖然仍面臨諸多挑戰,但是,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在市場需求、技術進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動下,中國保健品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未來發展將呈現消費者群體多元化、保健品銷售模式專營化、宣傳模式推陳出新以及保健品成日常消費四大趨勢。
7、現在的保健品市場在中國已經達到什麼水平了
目前美國市場達到980億美元,90年代末期我國市場300億元。遠不及發達國家水平。
8、為什麼有很多保健品在中國葯監局網站查詢不到
在我接觸的保健品中,有部分保健品批號copy是假的,自己胡編亂造的,因為國家的保健品批號是一個一個挨著批的,每年審批的量都不同,有時候是200個,有時候是500個,200個的話末尾批號應該是0200以下的,500個批號應該是0500以下的,胡編有個好處就是他們是假冒偽劣產品,但他們沒有冒用其他公司的批號,不負經濟民事責任。
還有一些是盜用他人的zd批號的保健品,這類的產品大部分在生產地址和廠家以及產品配料中就能看出端倪,他們與注冊備案的信息是不同的,也是屬於假冒產品。
至於外包裝完全模仿正規企業保健品的行為就是明顯的假冒產品了,這類產品有個特點就是市場影響力大,如果這款產品沒有市場影響力,一般完全模仿人家的外包裝是很蠢的行為。
9、目前在中國,所有保健品都是騙人的.此文是真的嗎
當然對,不要相信從業者的回答,保健品最大的功效就是安慰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