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童口腔健康知識 哪些必須要知道的常識
寶寶們在出生幾個月以後會逐漸的長牙齒,因為每個孩子的身體狀況不同,所以長牙齒的時間也不會相同。但基本上大多數的孩子在長牙齒期間媽媽們都會特別的注意孩子的牙齒健康問題。等到孩子開始上小學,六七歲的時候也開始注重牙齒的保護。其實從小媽媽們就應該告訴孩子要注意牙齒的保護,那麼兒童口腔健康知識有哪些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媽媽記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這個是從小就要開始養成的好習慣,寶寶長到2-6歲年齡段的時候,媽媽們要給寶寶漱口,吃完每頓飯的時候三分鍾以後用溫開水給寶寶漱口,讓寶寶們早晚各刷牙一次。這樣做就可以讓孩子養成刷牙的好習慣,逐漸的適應牙刷。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牙齒才剛剛長出來,不建議刷太久,每次一到兩分鍾就可以了,就是先讓寶寶適應刷牙的狀態。
接著就是教孩子如何正確的刷牙,要順著牙豎著刷,然後刷完裡面再刷外面。孩子學習東西能力很強的,只要你告訴他幾次,他下次自己刷牙的時候就會注意的。再有就是要時刻保護孩子的牙齒,盡量不給孩子吃過多的糖果,零食還有棒棒糖之類的食物,不讓孩子拿牙咬手指等等不良習慣。市場上的牙膏品種很多,盡量選擇適合兒童牙齒健康的牙膏,不要只選貴的不看說明書,要詳細的看過配方之後再購買。
根據上面所說的這些,媽媽們是不是都已經很清楚了,該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牙膏和牙刷,幫助孩子保護健康,如何正確的教寶寶刷牙等等。兒童的牙齒健康問題是大事,不能讓孩子從小就失去一口好牙,盡量不讓孩子去吃糖,嚼口香糖等等,這些都是不對的,希望上面的這些健康小常識可以幫助到您。
2、兒童牙齒保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家庭的希望,兒童牙齒保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家長們都很關心兒童成長健康,希望孩子們能健康成長,兒童牙齒關繫到兒童營養吸收,兒童牙齒保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兒童口腔保健要從娃娃抓起,北京優頤口腔醫院口腔專家建議,從0歲起就應該注意寶寶口腔健康,俗話說「病從口入」兒童口腔免疫不足,造成了很多兒童口腔疾病高發,那麼,兒童牙齒保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兒童口腔保健刷牙是關鍵。 (1)兒童刷牙速度要慢,速度快容易戳傷牙齦。 (2)兒童牙刷使用一內個月左右就該換新的了; (3)兒童牙齒使用完後家長幫忙甩容干刷頭水分,刷頭朝上放到通風乾燥處; (4)兒童牙刷最好一周消毒一次,具體消毒方法是,拿白醋浸泡一晚,早上拿清水洗凈即可。 (5)兒童刷牙最好使用淡鹽水,然後把牙刷放到溫水裡面泡幾分鍾,讓牙刷的刷毛柔軟一點再刷牙;
希望採納
3、怎麼給幼兒園小朋友上口腔保健課
有些家長發現小兒高燒後出現流口水,不吃東西。口腔內發現許多小白點,牙床發紅,這種病是皰疹性口炎,是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此病多發生在6歲以下兒童,3歲以前的兒童好發。患兒全身症狀很重,發病前有持續高燒,往往認為是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燒退後,患兒唇、頰、舌、牙齦粘膜上出現成簇小庖,破潰形成潰瘍,潰瘍面上被覆黃白色假膜,牙齦紅腫充血,舌背覆蓋舌苔。患兒由於疼痛不肯進食,流口水。口水流到的口角皮膚部位也相繼出現小庖。一般7~14天後症狀消失。皰疹性口炎患兒一定要注意休息,多吃富含維生素B、C和易消化的飲食,可以口服板藍根等抗病毒葯物。潰瘍處可以塗布養陰生肌散,口腔內可以噴金喉健,西瓜霜清涼止痛。皰疹性口炎有一定傳染性,其他兒童應與患兒隔離,室內要注意通風換氣,注意個人口腔衛生,增強身體抵抗力,必要時可以口服板藍根湯預防感染。 兒童也可以發生牙齦炎,多見於牙齒排列不齊,偏側咀嚼,口腔衛生較差的兒童。臨床表現為牙齦充血,質地變軟,紅腫,輕探牙齦出血。有的患兒咬蘋果,咬饅頭時可見血印,口腔內有臭味。幼兒牙齦炎時一定要加強刷牙,去除軟垢菌斑,通過改善口腔衛生狀況使牙齦恢復健康。要培養兒童飯後漱口習慣,堅持早晚刷牙,定期用淡鹽水漱口,積極治療齲齒,糾正偏側咀嚼不良習慣。如果牙齦嚴重出血,疼痛應進行血液檢查,排除血液病等全身疾患。 2歲左右幼兒已經會走路了,他們活潑好動,四處探索,擴大勢力范圍,難免會摔傷碰傷,2~3歲是乳牙外傷最易發生的年齡。發生牙齒外傷後,家長一定盡快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如果牙齒折斷牙神經暴露,就要取出牙神經進行根管治療。如果未露出神經,也要用材料保護折斷的斷面從而保護牙神經不受進一步侵犯。松動的、根折的牙齒,還需要進行固定。家長應囑咐患兒不用外傷牙咬東西,以利於恢復。有的牙齒雖然沒有折斷,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牙齒顏色變黑,此時牙齒的神經已經壞死,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根管治療。由於乳牙下方有以後要替換的恆牙,乳牙的外傷可能會影響恆牙的發育,如嚴重的嵌入性外傷可能會造成恆前牙的牙根彎曲不能萌出。因此,嚴重的乳牙外傷或患兒不合作不能勝任牙科治療時也可考慮拔除患牙。乳牙外傷後一定要定期檢查,拍攝X線牙片觀察恆牙的發育萌出。 對兒童口腔有害的習慣性小動作被稱作兒童口腔不良習慣。長期持續的口腔不良習慣可以影響頜骨的發育,造成頜面畸形。家長應盡可能採取合適的護理和心理輸導方法使兒童盡早放棄不良習慣。若在6歲以後仍不能克服不良習慣,應採用矯正器,幫助患兒克服不良習慣。 最常見的不良習慣是吮指習慣,文獻報道胎兒在媽媽子宮里就有吮指的動作。3~4個月的嬰兒也多有吮指習慣,吮拇指或多個指頭,2,3歲以前吮指習慣是正常的,4~6歲這種習慣會逐漸消失。長期持續的吮指習慣會造成前牙咬合不上形成開合,上門牙向外傾斜,下門牙向內傾斜,牙弓變窄。異常吐舌習慣可以造成開合。如果患兒不能自行戒除不良習慣,或已經形成錯合畸形,可以採用矯正器如唇擋,舌刺幫助戒除不良習慣和進行矯正。咬上唇習慣可能造成「地包天」,「下兜齒」,應該在5歲以前進行矯正,解除上下牙齒的鎖結關系,促進頜骨發育並改善面形。 嬰幼兒時期的常見多發病是齲齒,俗稱「蟲牙」,「蛀牙」。兒童齲齒發病年齡早,乳牙剛萌出就可以患齲齒,而且進展快,比如2歲的幼兒牙齒還沒長全就可以全口多個牙齒齲壞。兒童齲齒不但可以侵犯多個牙齒,在一個牙齒上還可以多個牙面出現齲洞。兒童患齲率很高,1998年全國牙防組報告北京市城市5歲幼兒乳牙患齲率71.97%,鄉村為82.72%。兒童為什麼容易患齲呢?齲齒是怎樣發生的呢? 齲齒是一種發生在牙齒硬組織上的慢性破壞性感染性疾病,它是細菌,宿主,食物長時間共同作用的結果。細菌存在於粘附在牙齒表面的菌斑內,其中變形鏈球菌是罪魁禍首,它可以作用於食物中的蔗糖使之發酵產酸,酸液使牙齒脫鈣,產生齲洞。齲齒的發生與人體自身素質也有很大關系。乳牙牙齒鈣化度低,抗酸能力差,牙間隙大容易造成食物滯留。兒童的睡眠時間長,飲食以粘,軟,甜食為主,精細的食物更容易粘在牙齒上。再加上兒童年齡小,口腔衛生差,不能很好刷牙。另外,乳牙齲齒疼痛症狀不明顯,家長很容易忽視。還有的家長認為乳牙最終要換成恆牙沒有必要治療。這些因素都造成兒童易患齲齒,患齲率居高不下。很多家長認為不吃糖就不得蟲牙了,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兒童齲齒的預防不單單是不吃糖那麼簡單。那麼怎樣預防齲齒呢? 首先要控制飲食。糖是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的重要物質,不吃糖並不能預防齲齒。應該少吃高含糖飲食如各種蛋糕,巧克力,奶糖等,教育孩子不要吃零食尤其不要在臨睡前吃東西。吃糖後應該漱口刷牙盡量減少糖在牙齒上滯留的時間。可以多吃富含纖維素的水果蔬菜,多喝牛奶增加鈣質的吸收。 其次,要改變喂養習慣。有的孩子晚上臨睡前要喝奶甚至含著奶頭睡覺,夜裡還要再喝一次奶。這種喂養習慣對牙齒的損害最大。入睡後,口腔吞咽咀嚼活動停止了,唾液分泌減少,清潔能力下降。口腔內的溫度、濕度適合細菌生長。臨睡前吃的東西,夜裡喝的奶液滯留在牙齒上,正好為細菌利用發酵產酸,整個牙齒處在酸液的腐蝕中,患齲危險大大增加。因此幼兒在長牙後逐漸用杯子替代奶瓶,戒除夜間喝奶的習慣。如果晚上喝奶應該提前半小時喝奶,喝完要刷牙。刷牙後不吃任何東西。 刷牙是預防齲齒,牙齦炎的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刷牙可以去除附著在牙面的菌斑和軟垢,改善口腔衛生狀況,嬰兒長出第一顆牙齒時,母親就可以用棉簽或棉球沾清水把牙齒周圍擦乾凈,隨著牙齒的萌出可用指套牙刷刷牙,3歲以前母親每天為孩子刷牙。3歲以後母親可以為孩子選則刷頭小刷毛柔軟的保健牙刷在家長的監督下每天早晚自己刷牙,家長每周應該親自為孩子刷牙一次。另外刷牙後不要再吃任何東西,讓牙齒在干凈的口腔環境中休息一夜,第二天更好行使咀嚼功能。 齲齒的發生和人體的自身素質有關,牙齒排列不齊,釉質發育不全的患兒容易患齲齒。因此,預防齲齒還要從加強牙齒的抵抗力著手。氟可以增強牙齒的硬度,可以抑制細菌。可以定期給全口牙齒塗布一層氟化物,就好像給牙齒穿上了防齲衣。乳磨牙可以進行窩溝封閉術,把容易藏匿食物殘渣的點隙窩溝填平有利於刷牙和預防窩溝齲齒。 最後提醒家長齲齒的發生是經過一段時間才產生的,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最重要。家長一定要定期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發現齲齒就要立即治療,以防齲齒進一步發展。學齡前兒童一般應該3個月左右檢查一次,學齡兒童應該半年檢查一次。 總之,在嬰幼兒時期家長應該培養孩子飯後漱口,早晚刷牙的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蛋糕等含糖高的粘軟點心,增強自身免疫力,去除不良習慣。定期進行口腔衛生檢查,保障兒童口腔健康,提高兒童健康水平。
4、兒童口腔保健有哪些特點
兒童時期是處在長身體和增長知識的重要階段,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兒童自我口腔保健能力,提高對口腔知識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兒童口腔的衛生是口腔保健的關鍵,如果兒童不注意口腔的衛生,就會導致口腔多種疾病的發生。
首先家長和兒童都要高度重視口腔衛生和口腔保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在這時候要特別注重飲食的平衡,盡量教育兒童做到不要挑食,在保證好兒童蛋白質、鈣、磷等礦物質的同時,而且還要囑兒童多吃些含纖維素高和粗糙的食品,以增強兒童口腔的咀嚼功能,纖維食物也有利於口腔黏膜及牙齒的潔凈,對兒童口腔的發育也是很有好處的。
隨著兒童年齡的逐漸增大,齲齒的發生率也逐漸增加,所以,一定要培養兒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盡量減少兒童攝入甜食和黏稠性很強的食品,少喝碳酸飲料,以保持口腔牙齒的潔凈。
刷牙是兒童口腔保健的重要內容,家長要教會並監督兒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要選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兒童要養成早、晚刷牙和飯後漱口的好習慣,特別是在睡前刷牙後盡量不要再吃食物,盡可能使牙面保持清潔。如果不注重口腔衛生,口腔內形成牙菌斑,經過長時間的作用,慢慢就會導致兒童齲齒的發生。在這個時期父母的示範作用顯得非常重要,最好做到父母和兒童一起刷牙和飯後漱口,教會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兒童齲齒和口腔疾病的發生。
兒童在戶外活動時還要積極預防牙齒和頜面部的外傷,如遇牙外傷要盡快到醫院就診及時處治。兒童口腔的保健是多方面而又細致的工作,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並制定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兒童口腔的健康發育,防止口腔各種疾病的發生,只有兒童的口腔健康了才能保證兒童的身體健康
5、請急速幫忙做一份兒童口腔保健的統計分析
你設計份調查問卷,搜集點資料再幫你做分析。不然沒數據不好做分析的。
6、兒童口腔保健的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刷牙是兒童口腔保健的重要內容,一般提倡豎刷法,上牙從上向下刷,下牙從下向上刷,咬合面要來回刷,但對學齡前兒童建議採用轉圈法刷牙,即在上、下牙輕輕合攏的情況下,用牙刷在牙面上順時針或逆時針畫圈清除菌斑。刷牙建議使用兒童保健牙刷,而且選用適合孩子年齡段的保健牙刷。3歲以上的孩子能正常漱口後,建議使用含氟兒童牙膏進行刷牙。
兒童時期,因年齡段的不同,孩子的認知能力和牙齒萌出發育也存在不同,所以針對每個年齡段,採取相應的口腔保健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不僅僅對預防口腔疾病有益,而且還使兒童終生受益。 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開始一些基本的口腔保健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清除菌斑應從第一顆乳牙萌出開始,而這一工作完全靠孩子的父母來完成,即父母手指纏上濕潤的紗布或用指套牙刷輕輕清潔牙面和按摩牙齦組織。
孩子第一次口腔檢查時間應在大約第一顆牙齒萌出的時間或最遲在孩子的12個月之前。孩子的第一次口腔檢查主要有這幾個目的:首先,告訴父母使用上述口腔保健措施的必要性;此外,孩子的口腔狀況、與喂養和低齡兒童齲有關的飲食建議及其它的健康狀況咨詢也應完成;第一次口腔檢查也是孩子開始熟悉就診環境、口腔專業人員工作的時間,這樣可以避免或減少將來的口腔治療恐懼。 這個年齡是變形鏈球菌在嬰幼兒口腔中定植的時間,變形鏈球菌是主要的致齲病。一方面要注意看護人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避免其口腔致齲菌傳播給孩子,另一方面應保持嬰幼兒口腔的清潔。
這個階段提倡開始刷牙去除菌斑。當孩子能漱口時(約3歲左右),可以開始使用含氟的兒童牙膏,每次只用豌豆大小的牙膏即可。當孩子能進行簡單的刷牙後,父母還需要進一步幫助孩子刷牙。當牙齒鄰面有接觸時,建議使用牙線,不過使用牙線需父母經專業人員的指導後進行。 此時的兒童尚未完全掌握刷牙方法,加上孩子自律性差,因此,家長必須繼續幫助(學齡前期)或監督(學齡期)孩子刷牙。
這一時期,雖然在家庭中可以在口腔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使用氟凝膠和含氟漱口水,但是由於吞咽的危險,所以氟凝膠及漱口水的使用應少量且僅局限於那些中、高度齲易感孩子的家長,且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對於口腔工作人員和家長來說繼續幫助和指導青少年渡過這段困難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增加青少年關於菌斑和預防口腔疾病的知識並要求他們的積極參與,這將有助於激發青少年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這個時期的青少年,飲用碳酸飲料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因此應科學地飲用碳酸飲料,改變飲用方式。
7、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要使用保健牙刷即刷頭小、刷毛軟、刷毛未端經過磨圓的。這種牙刷的優點是不會損傷牙齒和牙齦而且在口腔內轉動靈活,可以刷到牙列的各個部位,有效地清除牙菌斑。
>02
從兩歲半開始可教給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每天要刷兩次牙,早晚各一次,到六歲時,孩子就能自已刷牙,但家長要進行監督。內
>03
清除兩個牙之間的牙菌斑要使用牙線。兒童自己使用牙線有一定困難,可能由口腔專業人員或父母用牙線清除牙齒鄰面的牙菌斑。
>04
多吃些有營養及對牙齒有益的食物,少吃對牙齒有害的甜食。
>05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最好每年進行一次。
>06
氟化物
(1)在低氟區或適氟區要使用含氟牙膏以增強牙齒的結構,抑制致齲的細菌。3歲開始用含氟牙膏刷牙,牙膏的量不要太多,約黃豆大就行了。
(2)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氟片也容有一定的防齲效果。
(3)使用低濃度的含氟塗料,例如氟保護漆。
8、兒童口腔健康體檢表
有無齲齒,咬合關系,牙齒萌出情況,有幾顆壞牙,齲壞程度,建議做什麼治療,這幾項差不多了,不全的你在補一下。
9、兒童口腔保健作文400字
從六歲開始,我就進入了換牙期。從第一顆掉落的下左門牙起,到現在,大概已經換了十來幾顆牙齒了。一天中午,我正在吃午飯,突然發現我上邊右門牙旁第3顆牙齒有些松動,用手摸一摸,還真是搖搖晃晃。憑著多年的換牙經驗,我想:這顆陪伴我源九年之久的牙齒,也快要「光榮下崗」了吧。這以後,我就不時地用舌頭去舔那顆牙齒,時刻關注著它的「動向」。每次吃東西時,我都是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啃骨頭,都不敢把骨頭放在那顆牙的一側去啃,生怕一不小心將它拽下,並連帶著吞進肚裡。直到星百期三的音樂課上,我正張嘴唱歌時,覺得下牙齒似乎磕到了什麼硬硬的東西。不好度!是那顆牙掉了嗎?我趕緊用舌頭去驗證我的猜測,啊!它還在!不過已經搖搖欲墜了,而且整顆牙齒已經傾斜,隨時都有掉落的可能。晚上,我正在享受著美味的紅燒魚,突然間感覺嘴裡問有血腥味,咦?莫非……我趕緊將嘴裡的東西吐出來,一看,果真是那顆牙!此時,它已離開了它多年的家(我的嘴),正安然地躺在桌子上。我連忙奔向衛生間去漱口。漱完口,對著鏡子一照,呀!上排牙齒多了個豁口,還漏風呢!這就是我的一次掉牙答的經歷。每顆掉落的牙齒,都是我成長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