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中國的保健品市場處於什麼狀態?你認為目前投資哪種保健品最可能盈利???
隨著社會的健康發展,當絕大多數人把健康拿到桌面上來談論的時候,財富第五波——健康產業勢必爆發出巨大的財富空間。保健品作為該產業的先行者和主導者也將面臨巨大的機遇與挑戰。 然而,近兩三年來保健品行業在卻一直在低谷徘徊。 在國內做醫葯保健品的同行都知道,今年本土的保健市場營銷現在已經陷入了一種比較疲軟的狀態。市場的靈動與熱情只能像野火一樣,忽閃忽閃,充滿變數且不燦爛。市場再艱難,總有成功者;市場再艱難,還得去開拓。 惟有源頭活水來,市場呼喚新好產品 產品本身決定其在市場的生命周期與市場境遇。 在涉足保健品市場之後,一定要抓住產品選擇這一關。在對市場消費者需求與潛在市場容量進行充分的調研分析之後,推陳出新,推出有獨特療效和足夠技術含金量的好產品。保健品重在細分市場,推出有全新保健功效的優質產品。我們把目標群體細分為:嬰幼兒呵護計劃,青少年成長計劃,女性關愛計劃(少女系列、孕婦系列、更年期女性系列),男性關懷計劃,老年人健康計劃,亞健康管理計劃等等相關系列產品,選定合適的研究課題與方向,研究功效性和針對性比較強,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及產品系列。 保健品最容易體現「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融入高科技技術含量的新產品,尤其是導入生物科學技術等高科技元素的產品研發和推廣將有廣闊的空間。 物美價廉順乎民心 價格決定產品市場走向。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保健品給消費者的一個印象就是價格虛高。讓人一提到保健品就有「那是有錢人吃的東西」的概念。確實,保健品研製由於技術和取材方面的原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但也並非任何產品都高到離譜且不能接受。保健品本身也因為價格的門檻在篩選著合適的消費群體。由於起初保健品行業的試水者並不多,行業也沒有一個規范的價格體系,確實存在一些哄抬價格的現象。但是,隨著市場的逐步規范,尤其是行業競爭的逐步激烈,價格勢必逐步走向通透。消費者最終可以憑借自己的明智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具有良好性價比的產品。 在我國,保健品市場仍然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市場並不成熟,在此情況下,只有讓產品的定價趨向於產品的實際價值,企業才能獲得長久發展,市場才能走向成熟。 因此價格關也將不是核心問題,價格走勢是逐步走向大眾化和平民化,合理的價格切入才能獲取豐厚的市場。 根深蒂固自然枝繁葉茂 營銷必須逐步走向精細化,精耕細作方能碩果累累。 新生產的保健品進入市場需要一個周期。至少要經過一個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成長期、成熟期、衰落期。我們在操作產品的過程中,都希望產品的成長期能夠短一些,快速的進入產品市場成熟期,並期望成熟期能夠不斷延長,永不衰落。產品既然有周期,也肯定有其規律。 我們不妨來一個簡單的邏輯思考。保健品重在療效,但沒有消費者使用過又怎麼知道它療效好?使用人少怎麼讓更多的人知道它好?作為消費者我憑什麼信賴這種保健品?它真能給我的生活健康帶來新的改變嗎?新出的產品我又怎麼可以輕易信賴呢?它的價格是合理的嗎?購買它值得嗎?公司有好的售後服務嗎?…… 所有的這些,都是市場營銷應該去做的。現在的保健品營銷絕對不在允許粗放的不負責任的簡單買賣,更注重的是精細的市場運作。從產品研發、包裝、價格、傳播、渠道建設、銷售促進、公關、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市場營銷人員從細節入手,精耕細作。整合既有資源,形成穩健的營銷軍團。 所謂精細,就是專人專事,專業科學,關注營銷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而整合,就是強調營銷資源的綜合有效利用,起到1+1>2的市場效果,精細和整合是保健品應對市場競爭的必經道路。 「投機」只是煙花火,「蒙派」走向沒落 「價格虛高、編造概念、虛擬技術、誇大療效」勢必自取滅亡。 國家對醫葯保健品行業的規范和整頓,就是要規范行業環境,打擊市場「短期投機」行為,建立公平的競爭體系,促進醫葯保健品行業的健康發展。當然,我們並不否認傳統市場投機行為不會在今後短期內馬上消失,但隨著行業環境的成熟,加上國家的政策規范,傳統市場投機、炒做短期行為必將走向沒落。國家葯品食品監督管理局新的政策不斷出台之後,一些蠢蠢欲動准備投機一把的小型公司也只能望洋興嘆了。良好的平台出現勢必將具備優厚條件和豐厚資本的大品牌推到平台上來。 保健品是關繫到人身安全的商品,這個行業需要的是更具良好商業道德的企業和企業家來做,本行業呼喚中國商人傳承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德高而行遠」的精神。商業道德和商業文化需要在保健品行業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誠信賺長遠,得民心者得天下 治病救人,救死扶傷。以醫德要求保健品市場經營品德。 君王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保健品市場也是如此。 民心安在?何以得之? 在保健品市場廣闊的空間里,自由翱翔確乃是人之所想。但是經營者必須清晰的明白,做保健品,道德與責任第一。如果沒有博大的胸懷,沒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沒有長期運作一個品牌的戰略規劃,勸君莫出手,出手定遭殃。 誠信源自對產品的信心,誠信源自精誠的企業文化與企業家的商業道德。 整合傳播,陸空結合 媒體傳播策略多元化,空中傳播與地面相結合。地面動作抓住信息傳播,有效拉動市場。 廣告已經不是幾年前的廣告了!這裡麵包涵的幾種含義相信從事廣告經營和與廣告打交道多的人都會有深切體會。廣告效果、廣告到達率、廣告成本、廣告信息可信度、廣告投入產出比例等等。都再變,變化之大,匪夷所思。最直接的就是廣告主最為關注的廣告效果。大不如前,廣告成本已經成為現在新產品入市的最大產品成本! 一定要把廣告的價值最大化,在信息的海洋中能夠給潛在和目標消費者留下可以信賴的印象。必須把傳播和營銷緊密的聯合起來。不打無准備之廣告!本章節在筆者相關文章有詳盡闡述。 大舍大得,持久實力鑄就品牌經典 保健品商戰將是持久戰和拉鋸戰。最終就是品牌大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保健品營銷必將是品牌之爭,實力之戰。做好一個產品或者產品群,必須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就簡單來說渠道建設,至少要做到無盲點網路。葯線連鎖、醫院、保健品專櫃、保健品專賣店、商場超市、社區網點、網路直購、異地郵購等,更多的讓消費者無時無刻不看到它、想起它、念者它、急切想擁有它。當然,羅馬非一日建成
2、現在的保健品市場前景如何,質量如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 2013年我國保健品行業的總產值是1624.41億元,而國內保健品企業的銷售收入則為1579.36億元。2014年,中國膳食補充劑市場規模約為1000億元,同比增長12%。據統計,保健品行業平均年增長率為10%-15%,銷售額從2600億元擴張到4000億元。再加上同期國內保健品出口金額:15.37億元,進口金額:10.82億元兩組數據,可以推算出2015年國內保健品消費市場規模大概有2198.53億元,相較2014年,同期增長39.8%。
相較美國和澳洲,國內的保健品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2014年,國內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為902億元。比較人均消費水平,美國和澳洲分別為56美元和41.6美元,而國內市場僅為11.4美元。根據Bain預測,行業規模有望在未來4年保持8%的年均增速,至2018年達到1263億元的規模。
對比海外市場,國內保健品的審核和牌照壁壘更高。安利持有國內唯一的全國直銷牌照,2013年國內銷售額近 300億元,占據絕對優勢。本土品牌在競爭中總體處於弱勢,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10年前5大國內廠商合計銷售額尚不及安利一家。但藉由深度分銷,內資品牌湯臣倍健在07-14年的7年中將收入水平由6685萬元擴張25.5倍至17.05億元, 顯示內資品牌缺乏強勢企業,行業格局亦尚未定型。
盡管中國保健品空間巨大且缺乏強力競爭者,線下渠道的審批壁壘導致國內市場的進入難度依然很高。根據專家調研,為獲取CFDA「藍帽子」,海外品牌平均需要為每個SKU支付50-100萬的成本,且審批時長高達1-2年。因此目前包括GNC、NBTY在內的海外品牌在國內基本藉由食品類的灰色渠道進行銷售,對葯店等專業渠道的覆蓋受限。
3、現在的保健品市場到底如何
保健百品行業是永遠的朝陽行業
要想佔有部分保健品市場,傳統的零售式是達不度到目的的。因為當人們身體沒出現什麼問題時,他就問不會去考慮在保健上花費太多。而當有人給他的健康敲個警鍾時,他便能警醒,發現並重視答這塊。而且,一旦當一個客戶持續使用一款保健品時,他便認定了這種品牌,是版不會輕易改變選擇的。所權以,還是要以推銷式,人性化服務佔有市場。
4、保健品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保健品行業還是有市場百的,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隨著老齡化的加速,人們的營養保健意識加強。營養保健品市場將越來越繁茂。
目前中國保健食品的功能多集中在免疫調節、抗衰老、抗疲勞等領域,而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產品功能分布將逐步發散,趨向合理,中葯保健食品度、老年保健食品、職業保健食品、昆蟲保健食品、海洋保健食品、第三代保健食品等是中國保健食品未來的發展方向。
數據顯示,2006-2012年,我國營養保健品行業銷售收入由159.06億元增加至1130.6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8%。到版2015年,我國營養與保健食品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年均增長在20%以上。照此發展速度,2015年,我國營養與保健品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950億元以上,預計到2017年,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3300億元左右。
目前中國保健食品的功能多集中在免疫調節、抗衰老、抗疲勞等領域,而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產品功能分布將逐步發散,趨向合理,中葯保健食品、老年保健食品、職業保健食品、昆蟲保健食品、海洋保健食品、第三代保權健食品等是中國保健食品未來的發展方向。
5、保健品行業的市場前景如何?
是的,雖然投資保健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也要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要有雄厚的公司背景,一支完善的研發隊伍,要有自然地道的原料取材,精緻,精心地全方位保障人類身體健康。要完全取得消費者的親睞,一定得靠品質與信譽說話。
當初我們廣州微笑公司的老總也是看中這一市場的前景,創辦了「健康教練」這一保健品品牌,現在看來是明智的!下面的數據,是我在報上看到的,更有力地證實了它:
經過2003-2008年6年的調整期,我國的保健食品行業從2009年開始邁入有序發展的新階段。2009年,中國以134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被稱為世界第二大保健食品市場。2009年我國保健品累計進出口額達2億美元,同比上升3.1%。其中,出口額達8910萬美元,同比增長2.2%;進口額達1.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9%。
隨著2009年國家基本醫葯目錄的推出,通過政府采購的葯品價格將大幅降低,葯廠為進入醫葯招標也將會壓低葯價。雖然不至於無錢可賺,但毛利率走低將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在這一背景之下,保健品因為其穩定的利潤率開始獲得各大制葯企業的青睞,可以預見今後保健品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盡管10年前規模很小,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已經逐漸壯大。雖然仍面臨諸多挑戰,但是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在市場需求、技術進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動下,中國保健品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未來發展將呈現消費者群體多元化、保健品銷售模式專營化、宣傳模式推陳出新以及保健品成日常消費四大趨勢。